你好,運動後腹痛有以下的原因: 1,胃腸痙攣:飯後過早進行運動;運動前吃的過飽、喝的過多;空腹鍛煉引起胃酸和空氣對胃的刺激等都可能引起胃腸痙攣,致使胃腸壁的神經受到牽扯,而產生腹痛。 2,肝脾鬱血:1,開始運動時,速度過快,內臟器官的功能跟不上運動的需要心臟搏動無力,影響靜脈血回心,下腔靜脈壓力上升,肝靜脈迴流受阻,從而引起肝脾鬱血腫脹;2,劇烈運動時如果呼吸急促而表淺,可使胸內壓上升,從而妨礙下腔靜脈和肝靜脈的迴流,造成肝脾鬱血。肝脾被膜的張力增加,使被膜上的神經受到牽扯而產生疼痛。肝痛在右,脾痛在左。 3,肌肉痙攣:由於肌肉收縮過於頻繁,過於緊張;肌肉在劇烈的運動中受傷;肌肉疲勞以及由於大量排汗,丟失鹽分,使水鹽代謝紊亂都可導致肌肉痙攣產生疼痛。肌肉痙攣分呼吸肌痙攣、腹直肌痙攣、髂腰肌血腫。 4,腹部慢性疾病:患有肝炎、膽道感染、潰瘍和慢性闌尾炎的人,病變部位常有充血、水腫,比較敏感,參加劇烈運動時受到牽扯和震動等刺激,即可產生疼痛。 (二),徵象: 運動中腹痛的部位一般與有關臟器的解剖部位有關 膽石症,胃痙攣 ,脾鬱血 ,肝鬱血,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腸痙攣,右髂腰肌血腫,腹直肌痙攣,左髂腰肌血腫,闌尾炎,宿便刺激等 (三),處理: 1,一般情況下減速度、加深呼吸、按摩疼痛部位即可使症狀減輕;2,嚴重的停止運動,針刺、點按內關、足三里等穴位,並請醫生來處理。 (四),預防: 1、合理安排膳食,運動前避免吃的過飽和飲水過多;2、做好准備活動;3、運動中注意呼吸節律與動作配合;4、夏季運動要適當補充鹽分;5、對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就醫治療,不可勉強運動。
希望採納
B. 腰疼什麼療法。
應用物理因素治療疼痛性疾病的方法稱為物理療法,其內容包括應用天然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素,人工的包括電、光、聲、磁、冷、熱、機械力等,天然的包括日光、空氣、海水、泥、礦泉、氣候景觀等。物理療法可降低神經興奮性,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緩解肌肉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加速致痛物質排瀉,對消除或減輕炎症、創傷、肌肉痙攣、代謝、精神性疼痛均有較好療效。由於物理療法多作用於局部,具有操作簡便、療效確切、全身副作用少等優點,故而不失為腰痛患者家庭自療的最佳選擇之一。
以下就介紹一些臨床常用的物理治療方法,供腰痛患者自療時作參考。
腰痛的熱療法
腰痛的熱療法
水熨法
鹽熨法
蠟療法
坎離砂療法
溫水浴療法
葯浴療法
熱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腰痛(尤以慢性腰痛)的最為常用理療方法之一。熱療分為表淺加溫及深部加溫,治療時將溫度控制在40℃~45℃最為適宜。溫度過高將造成組織損傷。進行熱療時出現疼痛是超越安全范圍的信號。熱療治療腰痛的機理:①可以改變膠原組織的物理性能,增加肌腱、韌帶及關節囊的延展度,減輕關節僵硬。②使小動脈及毛細血管擴張,局部血流量增加,增加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利於血腫、水腫及滲出液的吸收。③提高神經末梢的痛閾(即神經末梢感受器對疼痛刺激的敏感度),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④減輕肌肉對牽拉刺激的敏感性,消除肌肉痙攣,從而改善肌肉痙攣造成的疼痛及活動障礙。
熱療對於慢性腰肌勞損、慢性棘上或棘間韌帶勞損、腰椎小關節紊亂、急性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窄症、骶髂關節致急性骨炎、腰背筋膜纖維織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腰痛均有一定的療效。
一、水熨法
用熱水袋裝上熱水,(一般水溫在50℃~60℃),排去空氣,蓋緊塞子,外裹毛巾,放於腰背部或臀部,往返移動,在患處停留時間長些。每次10~20分鍾,一日3~5次。
二、鹽熨法
用粗海鹽500克,放入鍋內急火干炒約5分鍾,至鹽發黃發熱,倒出用白紙包裹,外裹以棉布。溫度以熱而不燙為宜。在臀部或腰背部熨燙,每次20分鍾,一次2~3次。也可將鹽炒後加兩片鮮薑片,效果更佳。
三、蠟療法
准備500毫升輸液軟包裝空袋一隻,白蠟450克,50毫升注射器一個,注射用15號大針頭一支,搪瓷杯、酒精燈各一個。
首先將白蠟放入搪瓷杯內,用文火加熱至蠟完全融化成液態。將15號針頭插入輸液袋滴管內,然後用注射器將蠟吸入,再通過大針頭向輸液袋內注入350~400克。抽蠟和注射器蠟動作要快,以防蠟液凝固而無法注入。每次針管注入後,要抽少量空氣注入軟袋滴管,防止針頭和滴管內余蠟因溫度降低再凝固。注蠟後,排空袋內空氣,並將輸液袋滴管打結備用。將制備好的蠟袋置入熱水中,直至蠟完全融化成液態後取出。擦乾蠟袋,裝入棉布袋,將蠟袋敷於腰背部患處,每次1小時,一次2~3次。
四、坎離砂療法
坎離砂是用醋和鐵砂,加防風、當歸、川芎和透骨草等中葯配製而成,醫院醫葯或葯店均有售。將一袋調制發熱的坎離砂袋,放於相應患處。每日熱敷1~2次,每次20~30分鍾。
五、溫水浴療法
溫水浴療法所用水溫控制在40℃左右,病人全身浸泡其中,先浸泡5分鍾,自行按摩腰部。一般每次浸泡15分鍾左右手,一日一次。亦可在保持室溫40℃左右,同時用家用熱水器淋浴,水溫以使局部皮膚潮紅舒適不燙為度。有條件的病人可選擇溫泉浴療,效果更佳。
六、葯浴療法
葯浴療法是祖國傳統醫學在治療腰痛方面的獨特療法之一,它是在溫水浴溫熱作用的基礎上選用不同的中葯材,使葯物能通過皮膚滲透到患處而達到改善患處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葯浴應因人、因地制宜,以下就介紹幾種葯浴方法:
1.生薑50~100克,切成薄片,放入500~1000毫升熱水(約60℃)中浸泡10分鍾,待薑汁泡出後,以潔凈紗布蘸取姜水在胸背、腰部反復擦洗。每次15~30分鍾,每天1~2次。如擦洗後再配合按摩,則療效更佳。
2.艾葉250克,加水1000~15000ml,煎煮30分鍾後取汁,放入浴盆或浴池中,再加適量溫水進行全身擦浴。每日1~2次,每次10~30分鍾。
3.蒼術100克,艾葉300克,羌、獨活各100克,防風200克,加水1000~15000毫升,煎水取汁後,以毛巾蘸取葯汁在全身擦洗,水溫下降後可將葯汁倒入浴盆中進行全身浸泡,每次10~30分鍾,每日1~2次。
以上介紹的是一些常用的熱療方法,患者在進行家庭自療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同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保護皮膚,防止燒燙傷。
2.婦女月經期及孕婦腰骶部慎用。
3.腰部急性損傷,局部腫脹嚴重者,不宜熱療。
4.注意禁忌症。梵谷熱、化膿性炎症、心腎功能不全、皮膚過敏、皮炎、腫瘤、結核等患者,不宜熱療。
腰痛的冷敷法
冷敷是用冰塊或冰水裝入容器中敷於病變部位,通過降低局部溫度,使毛細血管收縮,以減少出血及滲出,減少代謝產物對神經的刺激,減輕疼痛,其鎮痛機理恰好與熱敷相反。冷敷在治療腰部急性損傷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傷後24~48小時之內,冷敷可以減少傷處滲血量及其導致的腫脹疼痛,有利於傷處組織的早期癒合。腰部皮膚燒燙傷立即用冷敷冶療可以降低局部溫度,減少滲出,減輕組織損傷程度,亦可以用涼水浸泡或持續沖洗。此外,葯房內出售的「好得快」、「雲南白葯氣霧劑」、「理通」等氣霧劑亦能通過蒸發散熱而降低局部溫度,起到冷療作用。
冷敷適用於腰部急性損傷引起的腰痛,如急性腰扭傷、腰部軟組織挫傷、腰部皮膚燒燙傷等。亦可用於腰部炎症性疾患引起的高熱或脊髓損傷引起的高熱。
腰痛患者在進行家庭冷療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冷療僅限於傷後24~48小時之內的患者。
2.腰骶部同時伴有皮膚炎症疾患者慎用。
3.婦女月經期及孕婦腰骶部慎用。
4.腰部肌肉、神經等組織外露者禁用。
腰痛的紅外線療法
紅外線是由太陽光譜中從波長760mц~400ц部分應用於治療疾病的一種不可見光線,主要由熱光源產生。短波紅外線波長760mц~1.5ц,其穿透能力強,可穿入組織3~8厘米。其作用於人體組織,可使細胞分子運動加速,局部產熱,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新陳代謝加快,促進組織癒合,恢復正常生理功能。腰痛患者可選用紅外線療法,其適應症有:慢性腰肌勞損、腰椎椎管狹窄、退行性腰椎肥大、腰椎棘上、棘尖韌帶勞損、急性腰部損傷後48小時以外、腰椎間盤突出症、強直性脊柱炎等。
通常用紅外線燈局部照射治療。患者可將紅外線燈對著腰部疼痛部位照射,燈距一般為30~50cm左右,可根據燈的功率大小與治療局部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治療劑量可根據患者的感覺,皮膚紅斑及測定皮溫等判定。一般患者感到腰背部有舒適的溫熱感,皮膚出現均勻的桃紅色斑,皮溫不超過45℃為適宜。劑量大小可通過改變燈距來調節,每次照射時間為15~30分鍾,一日2~3次。
腰痛患者在用紅外線燈治療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防止過熱燙傷,對有皮膚感覺障礙、局部植皮或疤痕組織者慎用。
2.治療時不要隨便移動肢體,以防觸碰燈具而引起燒燙傷。
3.患有出血傾向、高熱、腫瘤、結核疾病的患者禁用。
腰痛的磁療法
應用磁場作用於身體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磁療法,磁場作用於人體可降低神經末梢的興歷興奮性及阻滯感覺神經的傳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物質的吸收消散,緩解神經末梢的壓迫;從而起到改善疼痛症狀的作用。磁療法適用於急性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症、強直性脊柱炎、腰背筋膜織炎、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的腰痛。其具體操作方法有:
1.貼敷法:將磁片或磁珠用膠布貼在選定的腰部痛點或穴位上,可用多個穴位或痛點上多點進行,每隔3~5天檢查或更換穴(點)後繼續敷貼。用一個磁鐵敷貼時,用S極或N極貼接皮膚均可,用兩個以上磁鐵敷貼時,可用異名極對置、異名極並置或同名極並置。
2.磁帶法:將多個磁片裝置在金屬帶或寬布帶上作成磁腰帶,治療時將磁腰帶縛在腰上。作用與貼敷法相同,但不需用膠布粘著,適用於對膠布過敏患者,使用時除戴方便,但容易移動。
腰痛患者在選擇使用磁療時應注意:
1.體內有金屬異物(如心臟起搏器、金屬內固定物等)的患者慎用。
2.磁療時呈現血壓波動、頭暈、惡心、嗜睡或失眠等副作用,應停止治療,副作用嚴重者應為禁忌。
腰痛的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中醫治療腰痛的一種手段,它是利用各種罐子,使其內部形成負壓後吸著體表來治病的一種物理療法,適應於腰部急慢性軟組織損傷性腰痛。臨床常用的罐子有竹罐、陶罐、玻璃罐、鐵罐、銅罐和抽氣罐(如圖2-1),不過最常用的還是玻璃罐,其優點是質地透明,拔後內部皮膚的淤血程度可以看見,便於掌握治療時間。玻璃罐的外形如球狀,罐口圓滑,分大、中、小三號,病人可在葯房或醫療器械商店購買。
拔罐操作方法有閃火法、架火法、投火法(如圖2-2)等,在這里我們只介紹最安全和最易操作的拔罐方法——閃火法。
操作方法:
1.根據腰部壓痛點選擇皮下組織豐富,肌肉豐厚和毛發較少處拔罐,通常選用腰部壓痛點、足太陽膀胱經及督脈俞穴拔罐,亦可按神經節段拔罐。
2.病人取舒適體位,使肌肉放鬆,暴露治療部位。
3.治療前先檢查一下玻璃罐是否完好無缺,有無裂損。選好後,用鑷子夾取95%的酒精棉球,點燃後在罐內繞3圈,再急速抽出,並迅速將罐扣在選定部位的皮膚上,即可吸附穩妥。拔罐後吸附皮膚10~15分鍾。
4.治療完畢起罐時,一手持罐,一手擠壓皮膚,使罐口與皮膚間形成小的空隙,讓空氣緩慢進入罐內,罐即自行脫落。
操作注意事項:
5.拔罐時應詢問病人感覺,如感覺局部有發熱、酸脹、冷氣外出、溫暖舒適感覺 ,為正常現象。若有燒灼感或疼痛時,應及時將罐取下檢查後再拔,以免燙傷。
6.拔罐部位要避開皮膚細嫩、血管淺顯及骨性突出處。局部皮膚有炎症或皮膚病或破損,禁用拔罐療法。
7.治療過程中若病人出現頭暈、面色蒼白、脈搏弱而快、呼吸急促時,應立即起罐,讓病人休息,並請醫生處理。
8.凡有中、重度心臟病、全身浮腫、血友病及有出血傾向者、極度衰弱者、消瘦及皮膚失去彈性者禁用拔罐療法。
理療具有操作單、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等優點,供腰痛患者選擇的理療方法層出不窮,以上僅介紹了幾種常用又能在家庭自我治療的簡單理療手段,患者可進行自療後比較,選擇一種適合於自已的理療方法。目前醫療用品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家庭保健小型理療儀,對治療腰痛亦有所幫助,且操作簡單、攜帶方便,但腰痛患者在選擇購買時,應看明生產廠家和品牌,也要看有無「械准字」國家批號,還要看器械的理療原理,自行操作的難易度及對治療腰痛是否合適。最好能在理療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切勿盲目輕信廣告,不但不能治好自己的腰痛,反而帶來許多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小結
腰痛的熱療法
水熨法
鹽熨法
蠟療法
坎離砂療法
溫水浴療法
葯浴療法
腰痛的冷敷法
腰痛的紅外線療法
腰痛的磁療法
腰痛的拔罐療法
C. 運動過程中腹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預防及處理辦法
運動中腹痛是由激烈運動引起的一時性的機能機能紊亂,不應是疾病,隨著運動停止,症狀可以逐漸緩解。其產生的原因如下。
(一)胃腸痙攣
多因飲食不當、暴飲暴食、離比賽時間過近或吃得過飽、喝得過多(尤其是冷飲),或因吃的是產氣食物和不易消化食物(豆類、薯類、牛肉等)而發病。此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多在上腹部,疼痛的性質多為鈍痛、脹痛、嚴重者可產生絞痛。運動訓練安排不當(如空腹訓練、胃酸分泌過多或吸入冷空氣等),可能引起胃部痙攣。另外有些因素可能引起宿便,使糞便過於乾燥,刺激腸粘膜而引起痙攣疼痛。引類疼痛多發生在左下腹。蛔蟲或其它寄生蟲所致疼痛,多發生在臍周圍。
(二)肝脾區疼痛
如果發生在運動早期,其原因多為准備活動不足,開始速度過快,內臟器官活動與運動器官不相適應,在內臟器官功能還沒有提高到應有的活動水平時就加大運動強度;特別是如果心肌收縮較差時,會引起搏動無力,大量的下腔靜脈血向心臟迴流受阻,血液大量淤積在腹腔、肝和脾,而肝臟的門靜脈無靜脈瓣,連接門靜脈的兩端都是毛細血管,這種解剖結構的特點不但能造成肝部血液迴流,更會發生肝、脾鬱血性腫脹,使門靜脈壓力增高和肝脾被膜牽扯產生疼痛或脹痛。
發生在運動早期的第二個原因,是呼吸節律紊亂。劇烈運動時,呼吸變得不均勻,沒有節律,使呼吸變得表淺,頻率過快,從而造成呼吸肌疲勞,甚至痙攣,而膈肌痙攣本身即可引起疼痛,又由於呼吸肌疲勞和痙攣減弱了對肝臟的「按摩」作用,同時呼吸短淺,胸內壓較高,也會妨礙下腔靜脈的迴流,也會造成肝、脾淤血性腫大或肝、脾被膜緊張而引起疼痛。肝、脾懸重韌帶緊張牽扯,亦能引起疼痛,多發生在運動中後期。最近有報道,運動中肝脾未見淤血,肝區疼痛是因為激烈運動時肝糖消耗增多,熱量釋放猛增,局部溫度明顯升高,使肝細胞膨脹,與橫膈膜的磨擦加劇,神經受刺激而引起的。
(三)腹直肌痙攣
多在運動後發生,診斷容易,發生位置表淺,用手可觸及腹直肌痙攣情況,主要是由於運動時大量排汗,鹽分喪失,水鹽代謝失調所致。
(四)腹部慢性疾病
運動者原有慢性闌尾炎、潰瘍病、慢性盆腔炎或腸道寄生蟲等,參加激烈活動時,由於受到振動和牽扯即可產生運動中疼痛,這種腹痛部位與原來病痛部位一致。蘇聯斯柯里尼克對150名運動員測量結果表明,「肝痛」的運動員的肝血流量比健康運動員少得多,幾乎少一倍以上。健康者血流量穩定,而有肝痛者血流量明顯下降。血流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肝內淤血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另外「肝痛」者膽汁排出系統均不正常,膽囊容量減少,有一半的疼痛者膽囊內有炎症性改變。
(五)原因不明的右上腹痛
此類運動中腹痛有如下特點。
運動員主訴「肝區痛」已持續甚久,大多數安靜時不痛,運動時痛,其疼痛程度與運動量大小及運動強度成正比,減慢速度,減小運動強度或作深呼吸或按壓腹部後,疼痛可減輕;除腹痛外無其它特異性症狀;檢查肝功能、肝脾超聲波或膽汁檢查等未見異常,各種「保肝」葯物治療無效。
預防方法:
因腹內或腹外疾患所致的腹痛,以治療原發性疾病為主,加強醫務監督,定期做各項身體檢查。慢性病,應堅持治療。
鍛煉要講科學,運動量的增加應循序漸進,並應合理安排膳食,飯後1-2小時才可參加劇烈運動,不吃冷飲和難以消化的食物。
准備活動要做得充分、合理,要由一般的慢的身體練習開始,逐漸加大運動量和強度,直至把身體調節到與邀烈運動相適應的程度,再進行專項練習或比賽。運動過程中應注意呼吸節奏,失水較多時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和鹽。
處理辦法:
1.在運動中發生腹部疼痛時,不單是運動性疾病的運動中腹痛,還有可能是內臟器質性病變及其它內科疾病發生,尤其是首先要考慮到急腹症發生的可能性,要迅速准確地做出鑒別,停止訓練送醫院急救。
2.腹痛在沒有明確診斷前,不能服用止痛葯,因為會掩蓋病情造成誤診。
3.一般運動過程中腹痛時,可適當減速,調整呼吸,並以手按壓。如果用上述方法疼痛仍不減輕並有所加重時、即應停止運動,進行檢查,找出原因,酌情處理。
4.如屬胃腸痙攣,可針刺和手刺和手指點揉內關、足三里、大腸俞、陽陵泉、承山等穴,亦可用阿托品0.5毫克即刻注射,或口服「十滴水」。如屬腹直肌痙直肌痙攣,可作局部按摩和背伸動作,拉長腹部肌肉。
D. 大腿外側痛是怎麼回事如何檢查診斷及中西醫治療
大腿外側痛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股外側皮神經炎:股外側皮神經系由第2~3腰神經發出,通過腰大肌外側緣,斜過髂肌,沿骨盆經腹股溝韌帶之深面,在髂前上棘以下10cm處穿出闊筋膜至股部皮膚。在該神經行程中,如果由於受壓、外傷或感染等某種原因影響到股外側皮神經時,即可能發生本病。如脊椎畸形、肥大性脊椎炎、脊椎裂、腰椎骶化、椎間盤突出、腰肌炎、盆腔炎、神經梅毒、闌尾炎、妊娠、負重勞動、盆腔腫瘤、酒精中毒、腹股溝疝及帶狀皰疹後遺症等,都可誘發本病,寒冷及潮濕也是本病常見之誘因。
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
1.股外側皮神經在出骨盆入股部有成角,加之解剖變異,當肢體活動、體位不當時,神經受到持續性牽拉、摩擦、擠壓等,造成局部組織水腫、瘢痕形成、肌肉筋膜鞘管增厚,引起神經卡壓。
2.骨盆骨折、腫瘤、異物、石膏壓迫股外側皮神經,引起卡壓。
3.手術切取髂骨時刺激神經,或局部瘢痕粘連壓迫神經。
4.因外傷或血友病患者發生的髂腰肌筋膜內血腫可引起本徵。
E. 怎麼快速治療腰扭傷
腰扭傷自療
急性腰扭傷是腰部肌肉、韌帶、筋膜等發生撕裂造成的 ,可引起淤血、腫脹、腰部疼痛。發生急性腰扭傷 , 1- 2天內用冷毛巾作腰部濕敷 ,使破裂的小血管收縮止血 ,然後改用熱毛巾溫敷 ,促進血腫吸收 ,再採取以下治療方法 :
懸吊牽引法 :患者站在單杠或門框架下的矮凳上 ,雙手握住橫杠 ,雙足離凳上肢、軀乾和下肢放鬆伸直 ,利用身體重量懸吊牽引腰部 ,作前後擺和左右轉動。每天牽引 3- 5次 ,結束時足踏凳下地勿直接鬆手落地。
伸腰牽引法 :患者仰卧床上 ,雙上肢伸直放鬆 ,若為單側腰痛者 ,痛側的髖、膝關節屈曲 ,借慣力猛力伸直下肢 ,以此來牽拉腰部 ,有時可聽到腰部發出響聲 ;若是雙側腰痛者 ,可交替進行 ,每次行 5- 10分鍾 ,每天行 3- 5次。
抱膝滾腰法 :仰卧 ,屈膝屈髖 ,雙手相扣抱於膝關節下 ,頭部盡量向雙膝靠攏 ,使脊柱內背部後凸 ,利用自身力量 ,作擺椅式滾動。開始時因腰肌板硬 ,滾動 1- 2分鍾後 ,腰肌痙攣緩解 ,疼痛減輕 ,可加大滾動幅度 3- 5分鍾 ,此法適用於年老體弱者。
點按太沖穴法 :患者取坐位 ,用大拇指或中指用力點按一側太沖穴 (位於足背第 1、 2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 )約 3- 5分鍾 ,再點按另一側。點按時或點按後 ,前後、左右轉動腰部。
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如轉身取物、提重物或咳嗽、打噴嚏時,由於用力不當或過猛,容易造成急性腰扭傷。
患者進行輔助自療必須遵守的原則是,急性腰扭傷的頭3天最好卧床休息,因卧位可使腰部放鬆,而取坐位和立位時腰部處於負重狀態,疼痛不易緩解;必須睡硬板床,太松軟的床難以使脊柱保持正常位置,腰痛反而會加重。急性腰扭傷24小時內不做劇烈的按摩或推拿治療,只能在腰痛明顯處輕輕按摩以緩解腰肌痙攣,每次3~5分鍾;扭傷24小時後用熱毛巾敷於患處,溫度以病人能耐得為限,每次持續20~30分鍾,早晚各一次;可在熱敷後外貼膏葯,或在腰部佩戴用松緊帶製作的腰帶,寬度約7~13厘米,以使腰部舒適為宜。
急性腰扭傷病人的家庭護理
急性腰扭傷常見於40歲以上中年人,常以扭傷、受風著涼引起。也有在睡眠後突然發現腰痛逐漸加重,一般發病前有過勞累史。
(1)急性期必須卧床休息,最好睡硬板床,保持脊柱正常位置。
(2)急性期腰部最好是濕冷敷,冷敷後塗擦樟腦油等活血鎮痛。
(3)急性期亦可用中葯治療,以祛風散寒、活血止痛。
(4)在醫師建議下,可以按摩、推拿,但不能自行進行。因為反復按揉、過度刺激會致腰部充血、水腫、加重疼痛。
(5)急性期緩解後,平時注意腰的保護,坐姿要正確,防風寒侵入,並注意腰肌的鍛煉,可酌情做些扭腰動作,但不能過快過猛,宜循序漸進。
食療提示
臨床上查不出器質性病變的腰痛患者,可選以下食療處方:
處方1枸杞葉燉豬腰豬腰2隻,枸杞葉150克。將豬腰洗凈切塊,與枸杞葉加水燉湯,加少許鹽調味食之。
處方2豬腰湯豬腰2隻(去筋膜切碎),加核桃仁60克,黑豆90克和適量水煮熟,加點鹽及蔥姜調味服食。
處方3鱔魚湯黃鱔250克,洗凈切成段煮熟成湯,加蔥姜鹽調味後,吃魚喝湯。
腎虛腰痛食療處方:
處方1黑豆90克、核桃仁60克,豬腰2隻。將豬腰去筋膜與前兩味共煮熟服食。
處方2枸杞根120克,豬前腳蹄1隻。共燉湯食。
處方3黃鱔250克,精豬肉60克,將黃鱔去內臟洗凈切碎,同時切碎精豬肉,共放入碗內上籠蒸熟食用。
處方4核桃仁250克,板栗仁120克,共搗爛如泥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嚼吃。
急性腰扭傷處理
發生腰扭傷,要停止活動,立即休息。為了使腰部的肌肉放鬆,腰下可墊個薄點的軟枕頭,以減輕疼痛。腰扭傷以後,用熱敷療法較好,就是把大鹽、麩子或砂子炒熱,用布包起來,敷在腰部疼痛最厲害的地方,每天兩次。針灸、拔火罐、推拿、按摩、理療也有很好的效果。
急性腰扭傷自療
急性腰扭傷是腰部肌肉、韌帶、筋膜等發生撕裂造成的,可引起淤血、腫脹、腰部疼痛。發生急性腰扭傷,1--2天內用冷毛巾作腰部濕敷,使破裂的小血管收縮止血,然後改用熱毛巾溫敷,促進血腫吸收,再採取以下治療方法:
1.懸吊牽引法
患者站在單杠或門框架下的矮凳上,雙手握住橫杠,雙足離凳上肢、軀乾和下肢放鬆伸直,利用身體重量懸吊牽引腰部,作前後擺和左右轉動。每天牽引3--5次,結束時足踏凳下地勿直接鬆手落地。
2.伸腰牽引法
患者仰卧床上,雙上肢伸直放鬆,若為單側腰痛者,痛側的髖、膝關節屈曲,借慣力猛力伸直下肢,以此來牽拉腰部,有時可聽到腰部發出響聲;若是雙側腰痛者,可交替進行,每次行5--10分鍾,每天行3--5次。
3.抱膝滾腰法
仰卧,屈膝屈髖,雙手相扣抱於膝關節下,頭部盡量向雙膝靠攏,使脊柱內背部後凸,利用自身力量,作擺椅式滾動。開始時因腰肌板硬,滾動1--2分鍾後,腰肌痙攣緩解,疼痛減輕,可加大滾動幅度3--5分鍾,此法適用於年老體弱者。
4.點按太沖穴法
患者取坐位,用大拇指或中指用力點按一側太沖穴(位於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
之前的凹陷處)約3--5分鍾,再點按另一側。點按時或點按後,前後、左右轉動腰部。
4)急性腰扭傷針刺、針灸法
1.針刺法
①取百會穴,常規皮膚消毒,病員俯伏坐位,用28號毫針斜刺入穴位,病員有酸脹感後大幅度上下提插,強刺激約1分鍾後,囑病員站起緩緩活動,運動腰部。如果仍然活動不了,5分鍾後,再強刺激一次,一般在刺激一次時腰部就有熱脹感覺,疼痛消失,功能改善,奏效後留針10分鍾,針畢用消毒干棉球壓迫穴位片刻,,以防出血。每日針刺1次,囑患者少活動,平卧硬板床休息。
②取懸鍾穴,即外踝尖上3寸,腓骨後緣,垂直刺入2--2.5寸,快速進針,強刺激,當病人局部感到酸麻脹時,囑病人作腰部大幅度活動,邊行針,邊活動。待腰痛明顯減輕後出針。每隔1--2日治療一次,一般2--3次後腰痛消失。
2.針灸法
取命門穴,以及雙側委中穴,用酒精將皮膚消毒後,用梅花針或三棱針將穴位處的皮膚刺破,在雙側委中穴上刺破皮膚上細小的表淺靜脈,用手擠壓出血。然後,立即用中等大小的4號玻璃火罐拔在這3個穴位上拔15分鍾至20分鍾。起罐時以每個穴位出血1--2毫升為宜。此方法隔日一次,一般患者經1--2次治療腰痛即可基本解除。
5)急性腰扭傷偏方、秘方。
1.取生薑洗凈切碎、搗爛絞汁於干凈容器內,然後加入大黃(研末)適量,調成軟膏狀,平攤於扭傷處,厚約0.5厘米,並覆蓋油紙或塑料布以保持濕潤,再加消毒紗布、膠布固定,每日一換,連用3--7日。
2.讓患者坐著。醫生坐於病人背後的小凳上,用拇指在患者腰部的骶棘肌上有節奏的由里向外地迴旋動作,但拇指必須緊貼病人的皮膚,使緊貼的皮膚隨手法而活動,而不是讓拇指在皮膚上移動摩擦。拇指推揉的用力方向,應與骶棘肌纖維方向垂直,以此松解腰肌痙攣。
3.取土鱉蟲7隻,地龍、麻黃、桂枝、杜仲各15克。水煎服。
4.用紅花10克,雞蛋2個。將雞蛋打入碗內,放入紅花拌勻,用油炒熟(不加鹽),一次食完,每日1次,5天為1個療程。
5.取韭菜100克,搗爛敷患處,每日1次。
6.用土鱉蟲7隻,地龍、麻黃、桂枝、杜仲各15克。水煎服。
F. 運動中為什麼會出現腹痛如何防止
(一),病因:
1,胃腸痙攣:飯後過早進行運動;運動前吃的過飽、喝的過多;空腹鍛煉引起胃酸和空氣對胃的刺激等都可能引起胃腸痙攣,致使胃腸壁的神經受到牽扯,而產生腹痛。
2,肝脾鬱血:1,開始運動時,速度過快,內臟器官的功能跟不上運動的需要心臟搏動無力,影響靜脈血回心,下腔靜脈壓力上升,肝靜脈迴流受阻,從而引起肝脾鬱血腫脹;2,劇烈運動時如果呼吸急促而表淺,可使胸內壓上升,從而妨礙下腔靜脈和肝靜脈的迴流,造成肝脾鬱血。肝脾被膜的張力增加,使被膜上的神經受到牽扯而產生疼痛。肝痛在右,脾痛在左。
3,肌肉痙攣:由於肌肉收縮過於頻繁,過於緊張;肌肉在劇烈的運動中受傷;肌肉疲勞以及由於大量排汗,丟失鹽分,使水鹽代謝紊亂都可導致肌肉痙攣產生疼痛。肌肉痙攣分呼吸肌痙攣、腹直肌痙攣、髂腰肌血腫。
4,腹部慢性疾病:患有肝炎、膽道感染、潰瘍和慢性闌尾炎的人,病變部位常有充血、水腫,比較敏感,參加劇烈運動時受到牽扯和震動等刺激,即可產生疼痛。
(二),徵象:
運動中腹痛的部位一般與有關臟器的解剖部位有關
膽石症,胃痙攣 ,脾鬱血 ,肝鬱血,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腸痙攣,右髂腰肌血腫,腹直肌痙攣,左髂腰肌血腫,闌尾炎,宿便刺激等
(三),處理:
1,一般情況下減速度、加深呼吸、按摩疼痛部位即可使症狀減輕;2,嚴重的停止運動,針刺、點按內關、足三里等穴位,並請醫生來處理。
(四),預防:
1、合理安排膳食,運動前避免吃的過飽和飲水過多;2、做好准備活動;3、運動中注意呼吸節律與動作配合;4、夏季運動要適當補充鹽分;5、對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就醫治療,不可勉強運動。
G. ′髂動脈來層如何治療髂動脈夾層血腫
腹部主動脈夾層的主要症狀就是部分患者會突然發生胸部疼痛,並且開始向胸前及背部放射,發作時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甚至感覺刀割或撕裂樣。會出現焦慮不安,大汗淋漓,還有高血壓症狀,及其分支動脈,如累及腸系膜上動脈,可出現血液性腸梗阻等表現。腹主動脈夾層治療上就是介入支架治療及外科手術修補兩類方法,具體的治療方案還是要根據所在醫院治療水平及病變嚴重程度選擇治療方案。對患者的控制血壓進行控制,防止患者的夾層進一步擴大。如果是A型主動脈夾層:一般來說,外科治療,如器官低灌注,可能需要混合手術。B型主動脈夾層:如果不具有復雜性,一般建議進行葯物治療,如果情況更復雜,則可以通過腔內手術來治療。慢性主動脈夾層:可選擇手術治療。病人病情穩定後,根據夾層的類型選擇治療。一般情況下。對於患者發生的B型主動脈夾層的治療以微創血管內治療為主。治療基礎包括以下情況或手術適應證:主動脈夾層繼續擴大,表現為主動脈夾層直徑迅速增大,范圍迅速擴大,胸腔出血,疼痛不可控制。
H. 股神經卡壓綜合征的治療
神經功能的恢復與手術減壓遲早有密切關系。若減壓不及時,神經受壓時間長,則功能恢復不全或不能恢復;及時徹底的減壓可使神經功能獲完全恢復。但在術前必須明確診斷,若為血友病患者,則不宜手術減壓,需按血友病治療原則積極進行止血、止痛和保護功能。止血主要靠輸新鮮血或凍幹人凝血因子Ⅷ(抗血友病球蛋白),以補充缺乏的凝血因子Ⅷ和Ⅸ。壓迫包裹及冷敷也有助於止血,但需注意不要包裹太緊,以免壓力過大,造成組織損傷。抬高患肢、制動牽引,不但可止痛,也可減少出血。
對非血友病患者,在硬脊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神經減壓手術。患者仰卧,取患側下腹部至腹股溝韌帶中點、沿髂嵴內側2~3橫指做斜形切口,至腹股溝韌帶中點向下垂直做3~4cm的縱切口。切開皮膚,沿腹外斜肌肌纖維的方向分開腹外斜肌及筋膜,沿切口方向切斷腹內斜肌及腹橫肌的纖維。用生理鹽水紗布裹住手指,將腹膜輕輕推向中線,顯露髂腰肌及其筋膜和隆起的腫塊。切開髂腰肌筋膜時,勿損傷被腫塊擠壓變位的神經。清除血腫,沿股神經向下,切斷腹股溝韌帶,並切開韌帶下的髂腰肌筋膜鞘管。注意勿損傷內側的股血管束。這時,股神經完全顯露。對神經進行外松解,清除血塊、瘢痕等致壓物質。神經如因壓迫而變形或觸之有硬感,應在手術顯微鏡下用尖刀小心切開神經外膜。進行神經外膜松解,肌肉筋膜鞘無需縫合,腹股溝韌帶原位縫合,切口內置負壓吸引,按層縫合肌層及皮膚。術後患肢抬高,48h內拔除負壓吸引。拆線後,應進行有利於股神經恢復的理療,定期隨診。
I. 大腿外側痛是怎麼回事如何檢查診斷及中西醫治療
大腿外側痛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股外側皮神經炎:股外側皮神經系由第2~3腰神經發出,通過腰大肌外側緣,斜過髂肌,沿骨盆經腹股溝韌帶之深面,在髂前上棘以下10cm處穿出闊筋膜至股部皮膚。在該神經行程中,如果由於受壓、外傷或感染等某種原因影響到股外側皮神經時,即可能發生本病。如脊椎畸形、肥大性脊椎炎、脊椎裂、腰椎骶化、椎間盤突出、腰肌炎、盆腔炎、神經梅毒、闌尾炎、妊娠、負重勞動、盆腔腫瘤、酒精中毒、腹股溝疝及帶狀皰疹後遺症等,都可誘發本病,寒冷及潮濕也是本病常見之誘因。
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綜合征:1.股外側皮神經在出骨盆入股部有成角,加之解剖變異,當肢體活動、體位不當時,神經受到持續性牽拉、摩擦、擠壓等,造成局部組織水腫、瘢痕形成、肌肉筋膜鞘管增厚,引起神經卡壓。
2.骨盆骨折、腫瘤、異物、石膏壓迫股外側皮神經,引起卡壓。
3.手術切取髂骨時刺激神經,或局部瘢痕粘連壓迫神經。
4.因外傷或血友病患者發生的髂腰肌筋膜內血腫可引起本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