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鑼鼓經的正確使用方法

鑼鼓經的正確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03 08:49:32

❶ 戲曲常用鑼鼓點的准確念法

鑼鼓經是中國漢族傳統器樂及戲曲裡面常用的打擊樂記譜方法,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奏,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鑼鼓經實際上是以口頭背誦的鑼鼓譜。將各種打擊樂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組合,並通過各種不同的節奏*形態演奏出來,就形成一套套的鑼鼓點*。將各種鑼鼓點按其實際音響與節奏口頭背誦,則稱為鑼鼓經。簡稱鑼經。鑼鼓經在戲曲的訓練與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戲曲藝人必須熟悉掌握的手段。

所謂「鑼鼓經」是中國傳統器樂及戲曲裡面常用的打擊樂記譜方法,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奏,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
為了讓各個演奏者在正確的時候打擊正確的樂器,並讓演員清楚知道什麼時候一定有什麼樣的鑼鼓,於是把每一種打法都取一個名字,例如【四擊頭】、【慢長錘】、【急急風】等,而且每一種鑼鼓經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記譜法,例如「台」代表小鑼、「匡」代表大鑼、「七」代表鐃鈸等,所以【慢長錘】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鼓:大——右揵擊鼓
八——左揵擊鼓
巴——雙揵重擊
嘟——雙揵快速輪奏
板:扎——板獨奏
衣——板輕擊
乙——休止
大鑼:倉——大鑼、小鑼和鐃鈸齊奏
頃、空——大鑼、小鑼和鐃鈸輕奏
匝——大鑼、小鑼和鐃鈸悶奏
匡——大鑼獨奏,一般用於更鼓,鳴金。
小鑼:台——小鑼重擊
令——小鑼輕擊
鐃鈸:才——小鑼和鐃鈸重擊
七——鐃鈸輕擊或獨奏
撲——鐃鈸悶奏

❷ 鑼鼓經的簡介

所謂「鑼鼓經」是中國傳統器樂及戲曲裡面常用的打擊樂記譜方法,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奏,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
為了讓各個演奏者在正確的時候打擊正確的樂器,並讓演員清楚知道什麼時候一定有什麼樣的鑼鼓,於是把每一種打法都取一個名字,例如【四擊頭】、【慢長錘】、【急急風】等,而且每一種鑼鼓經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記譜法,例如「台」代表小鑼、「匡」代表大鑼、「七」代表鐃鈸等,所以【慢長錘】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❸ 京劇里的鑼鼓經用到哪些樂器

所謂「鑼鼓經」是指京劇打擊樂各種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稱,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奏,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

為了讓各個演奏者在正確的時候打擊正確的樂器,並讓演員清楚知道什麼時候一定有什麼樣的鑼鼓,於是把每一種打法都取一個名字,例如【四擊頭】、【慢長錘】、【急急風】等,而且每一種鑼鼓經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記譜法,例如「台」代表小鑼、「匡」代表大鑼、「七」代表鐃鈸等,所以【慢長錘】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❹ 鑼的正確敲打方法

小型鑼在演奏時用左手提鑼身, 右手拿槌擊鑼;大型鑼則須懸掛於鑼架上演奏。

樂器特色:屬於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低沉、洪亮而強烈,餘音悠長持久。通常,鑼聲用於 表現一種緊張的氣氛和不祥的預兆,具有十分 獨特的藝術效果。

鑼是一種屬於金屬類的打擊樂器。鑼是用銅冶煉而成的,它的結構比較簡單,鑼身呈一個圓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鑼身的邊框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擊鑼身正面的中央部分,產生振動而發音。

(4)鑼鼓經的正確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敲鑼的技巧:

擊鼓時,要幅度大動作大。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鼓棰要超過頭頂,十六分音符,鼓棰應與胸部相平,這樣不僅曲牌聽起來威風,動作看起來,更為威風。

擊打時手腕放鬆,握槌力度適中。將大臂力量揮動傳送手腕,乃至手臂,鼓槌。最終敲擊到鼓面。練習時一定要放鬆,感受力度的協調變化與反饋,多感受,多練習。

鼓棰的技巧:敲威風鑼鼓時,常常會遇到前八分休止符或換氣符號,在這短暫的停留中,鼓棰中挽一些花,以增強威風鑼鼓的美感。

❺ 戲曲常用鑼鼓點准確念法是什麼

常用羅鼓點的准確念法是需要口授的,這里很難表達清楚,因為這里無法制譜,那麼,很多的時值線,反復符號、附點、延長符號等等都無法標出,所以,就無法表述准確的念法了。即使是記譜比較簡單的四擊頭,也很難表述。我這樣寫看你能不能念得出來:大台 倉 — 倉 才台 倉 才 倉。本來在「大台」和「才台」下面都要有下劃線的,以表示八分音符,這里只能用靠得近一些來表示。稍微復雜一點的就更加無法表達了。我只能給你說一下大鑼、小鑼和鐃鈸合奏或獨奏時的念法,常用的鑼鼓經念法就是由這些組合而成的,你舉一反三吧。鼓和板演奏時的念法就無法一一表述了,因為很復雜,只能說幾個最常見的。
鼓:大——右揵擊鼓
八——左揵擊鼓
巴——雙揵重擊
嘟——雙揵快速輪奏
板:扎——板獨奏
衣——板輕擊
乙——休止
大鑼:倉——大鑼、小鑼和鐃鈸齊奏
頃、空——大鑼、小鑼和鐃鈸輕奏
匝——大鑼、小鑼和鐃鈸悶奏
匡——大鑼獨奏,一般用於更鼓,鳴金。
小鑼:台——小鑼重擊
令——小鑼輕擊
鐃鈸:才——小鑼和鐃鈸重擊
七——鐃鈸輕擊或獨奏
撲——鐃鈸悶奏

❻ 鑼鼓怎麼敲我想學

練習鑼鼓首先要按譜背誦鑼鼓經,接著每個人記住自己的內容,然後合成練習,這就如同樂隊練習演奏前首先要記總譜然後按再分譜進行合成練習一樣。一般的鑼鼓內容簡單而且常常只需練熟後反復打就行了,但是作為一項專業,傳統戲曲的鑼鼓則比較復雜了,有曲牌,比如京劇的夜深沉,川劇的亮子,三錘半等,都是有固定套打路數的,而且有很多變化,這需要專業的練習和專門的打擊樂班子進行演奏,傳統戲曲把鑼鼓演奏俗稱為「硬場面」,這時相觀於管弦樂的軟場面而言的,專業稱謂是「打擊樂」。

❼ 戲曲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戲曲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中國戲曲打擊樂器,基本上可分為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和西洋打擊樂器。民族打擊樂器在我國民族音樂和戲曲音樂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戲曲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中國戲曲打擊樂器,基本上可分為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和西洋打擊樂器。民族打擊樂器在我國民族音樂和戲曲音樂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國民族打擊樂器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它還運用獨特的音樂語言和多種編配技法,復雜的演奏技巧,對烘托氣氛,表現音樂內容、戲劇情節的變化和加重音樂的表現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數打擊樂器發音響亮,聲音的空透力強,是一種色彩性的樂器。

一、戲曲樂器的性能及演奏方

戲曲打擊樂器有:鼓、板、鑼、鈸、木魚、梆子等等。

鼓又包括單皮鼓、堂鼓、缸鼓、腰鼓等。

單皮鼓:打擊樂和管弦樂的指揮樂器,鼓面蒙以豬皮,中間為空心,演奏時置於木架上,用兩根細竹(通稱鼓楗子、鼓簽),打擊鼓空心位置而發聲。聲音清脆,雙健滾奏時如珠落花流水玉盤。用底鼓指揮,有時配合手勢,各種樂器都隨著它的指揮來演奏。指揮的方法靠音響領奏。語言豐富多變,稱謂形象准確。如:單鼓健重擊謂之「打」。雙鼓楗同擊謂之「八」。雙鼓楗滾擊謂之「嘟」……將上述稱謂加以組合,便成為「簧頭」,也稱「底鼓」。它預示著內容、速度和力度。如「底鼓」強擊或快擊,即預示著剛強、急促。如「底鼓」輕擊或慢擊,即象徵著柔和、輕快。如「底鼓」突然改變節奏,即提示鼓點轉換或結束。

司鼓的指揮動作既規范又規律。兩手的舉動都起著開、領、轉、收的作用。將其動作加以歸納,可概括為指、揮、拋、領、棒、抱、按、分、放等。演奏司鼓的人稱為鼓師。

板:亦名拍板。由三塊寬約6公分,長約20公分的紅木或楊木板製成的打擊樂器。分二組,前組兩塊木板,用弦縛緊,後組一塊,二者以繩聯結,撞擊發音,主要用於歌唱和演奏樂曲時打節奏,有時也配合司鼓來領奏鼓點和指揮其它樂器,於司鼓一起合成板鼓,由司鼓者兼管。

堂鼓:以木為框,兩面蒙以牛皮,形似腰鼓,演奏時置於木架上,用木槌敲擊發聲,堂鼓鼓面較大,從鼓心到鼓邊可發出不同的音高、音色。一般是鼓心的音較低沉,愈向鼓邊則聲音愈高。擊奏時,音量能從很弱到很強,力度變化較大,可敲擊復雜的花點,對情緒氣氛的渲染能起較大的作用,是現代民間器樂合奏及戲曲音樂中常用的一種樂器。戲曲中常用於戰爭、升帳、升堂、刑場,起更等場面,以及嗩吶吹打等。除了戰爭場面以外,都由司鼓兼管。

大堂鼓(又稱缸鼓):木製鼓框,面大底小,兩面蒙皮,形似花盆,所以又稱花盆鼓。演奏技巧與堂鼓基本相同,用木槌敲擊,聲音較堂鼓低沉雄壯,用於戰爭場面,能加重氣氛。常用於戲曲伴奏,器樂合奏,有時也能獨奏。

大鑼:用銅製成,圓形,直徑約30公分,中間鑼心約10公分,演奏時,左手持鑼強,使鑼面垂直,右手持槌,以槌頭(用布裹成)擊打鑼心而發聲,鑼音高亢。多用於武將及袍帶人物的上下場或戰爭戰面,也常用於歡樂的器樂合奏,演奏方法有重擊、輕擊、悶音、掩音、打邊等。

小鑼:打擊樂器。形同大鑼(直徑約20公分)演奏時左手食指和拇指挑鑼邊,右手持鑼板(長約17公分的竹片)擊打鑼心,發音清朗,多用於戲曲表演中文人、女性和丑角人物的上下場,和配合各種表演上的小動作。由於塑造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動的不同。打擊方法有重擊、輕擊、悶音、打邊等。號稱打擊樂的

鈸(又名鐃鈸):銅制圓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狀,隆起部分中間有孔,穿系綢條或布帶條,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音,有大小不同的多種形制,在大鑼和小鑼中間加強節奏,音色尖噪,具有不穩定的特點和動力較強的性能,並起聯系作用,有時也單獨使用塑造人物形象。

木魚:木魚最初是佛教的法器,用於伴奏寺經(即宗教歌曲),後來逐漸用於民間器樂合奏。為木製,用小槌敲擊,木魚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在合奏中常用兩個或採用一組,能奏出模仿馬蹄等多種歡快的節奏型。

梆子:大約公元17世紀左右,隨著梆子腔的興起而流行。木製,為兩根長短不一硬木棒,長的一根為圓型,稍粗、短的一根稍細,演奏時,左手持圓形木棒,右手持短木棒,敲擊發音,音色高亢、堅實,是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之一。

二、戲曲打擊樂器的組合

根據各種打擊樂器的性能和特點,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與匹配,使其發音更規范,節奏更豐富,音色更鮮明,形象更准確,意境更深遠。使其更充分地表現人物身份的高低、動作的大小、語言的輕重、感情的變化和配合舞蹈、開打、亮相,以及烘托、渲染環境氣氛。不同形式的組合,謂之「鑼鼓經」。我國的戲曲多達300餘種,唱腔各異,風格不同。就在同一種戲曲中,又有風格各異的不同唱腔流派。但惟獨「鑼鼓經」能夠混合使用。雖然所用樂器不多,但「鑼鼓經」卻很豐富,多達70多個。如[長錘]、[四擊頭]、[緊急風]、[鳳點頭]、[望家鄉]等等。組合的形式,可概括為如下幾類:

(1)按音色組合。其間還可細分為各種不同的色彩型。如:a、單一色彩型,即用一種音色的樂器演奏。b、混合色彩型,即兩件以上的不同色彩的樂器齊奏。c、對比色彩型,即兩種以上音色的樂器合奏。上列中的大鑼、手鈸、小鑼三種樂器之間都形成了鮮明的色彩對比。

(2)按時值組合。即打擊樂的各種節奏按擊打的次數劃分。或者說,戲嶇打擊樂節奏時值組合,是若干「數式」的基礎,即:一、三、五、七。這種分類的方法與我們民族的審美特點是一致的。就是在時值長度上的等值性,即每種數式的最後一音的時值為前兩音的時值總和。也就是說,一數式的時值等於一拍,三數式的時值等於兩拍。戲曲打擊樂節奏組合的多樣性,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發展的。如通過「加花」發展出與此對仗的二、四、六、八的四種節奏數式。同時,也可在此基礎上發展各種不同的節奏形態。

三、戲曲打擊樂器的功能

打擊樂的功能是通過節奏、力度、速度、音色、音響的細微變化和鮮明的對比,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美化演員的表演形式、強化戲劇的矛盾沖突、渲染舞台的環境氣氛、摹擬特定的音響效果的。它所以被稱為綜合戲曲諸多藝術因素的紐帶,統領全局的核心,演員藝術活動的支柱,就在於它完成了戲曲整個結構和整個舞台節奏的統一性。具體地說,不僅表演、念白、唱腔、開打、舞蹈依靠它,而且連演員內心獨白的表達也要依靠它。如豫劇《拾玉鐲》中,孫玉姣拾玉鐲時的一段表演:孫玉姣拾情人丟下的玉鐲,但又怕被人發現,於是急忙向外跑去窺視。此時打擊樂緊緊伴隨著她輕盈、敏捷的小台步,打出「○大大大大大大乙大乙台」,節奏由快到慢、力度由強到弱的效果。而小鑼的「台」音正好打在孫玉姣窺視的眼神上。當孫玉姣發現無人時,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於是手舞足蹈,左手一指玉鐲,此時打擊樂緊伴之以「乙大乙台」;右手一指玉鐲,又伴之以「乙大乙台」:孫玉姣急不可耐地跑向玉鐲時,小鑼連續擊打「台台台台……」;當孫玉姣將要拾起玉鐲時,突然發現動靜,打擊樂急忙伴之以「大大」短促有力的鼓點,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孫玉姣此時驚慌、羞澀的復雜心情。

僅鼓和小鑼通過不同的力度、速度和色彩,就把孫玉姣拾玉鐲的純朴形象作出了生動的刻畫、准確的表現、有效的模擬、適度的誇張。同時,也使孫玉姣的優美表演更加音樂化了。

孫玉姣的表演所以能夠使人得到滿足,就在於我們充分運用了擊樂的特點,刻畫了人物的內心活動,通過聽覺節奏與內心節奏的諧調統一,獲得了傳神的藝術效果。可以這樣說,打擊樂的鑼鼓節奏,是「打」演員的,也是「打」觀眾的,把演戲和看戲「打」在一起,才能完成完整的藝術創造。

打擊樂在許多民樂中的運用,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如聶耳的《金蛇狂舞》,主旋律具有鮮明的節奏特點,這一富於彈性的節奏貫穿了全曲。樂曲中加上打擊樂的熱烈。它象徵著光明,象徵著未來的新生活,給人們以強有力的鼓舞,使民間的喜慶節日氣氛得到充分體現,使原曲歡騰的情緒得以進一步發揮。

樂曲大量運用了鑼、鼓、鈸、木魚等打擊樂器,它不僅加強了樂曲的節奏,而且在烘托熱烈的氣氛上起了重要作用。打擊樂在這首樂曲中成為整個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使樂曲的民族特色更加鮮明。

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在長期的歷史流遷演變過程中,依託於中國古典哲學和傳統文化的深厚背景,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表現體系。不僅強化了戲曲立於世界戲劇之林的地位,豐富了戲曲音樂自身的表現能力,同時,對我國民族音樂發展的許多方式,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研究、總結中國民族打擊樂的特殊功能,不僅是戲曲音樂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民族音樂事業發展的需要。

打擊樂器種類

打擊樂之一—爵士鼓

我們知道節奏是構成音樂的基本骨骼,要了解音樂、聽懂音樂,必須從節奏入手,而且節奏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兒接受。

現在喜歡爵士鼓的孩子和家長都很多,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具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打擊樂就很適合幼兒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抓住什麼就打什麼,這是一種天性。青少年喜歡爵士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爵士鼓的激情四射和自由,特別是能宣洩內心的情感。

流行音樂的風行帶動一大批年輕人的參與原因之一,目前國內不缺鋼琴手不缺吉他手,卻很缺鼓手,因為鼓手想要達到一定高度還是比較難的,它是一種易學難精的樂器。

爵士鼓學習需要手腳都用上了,對身體的協調、平衡、和諧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與影響,這種促進與開發,還表現在平衡協調能力,也表現在靈敏的反應、開闊的思想、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

爵士鼓的學習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初學者要協調好四肢才能演奏它,練習的時候也是相當枯燥的事情。

學爵士鼓的年齡相對大一些會更好,以前會是要求9周歲開始,現在5周歲就開始學也很多。

學習爵士鼓的孩子要求節奏感要好,要有激情,

性格過於內向的孩子不容易投入學習爵士鼓的氛圍里,甚至會感覺太吵太鬧了。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開朗一些,學習爵士鼓的過程能夠比較好的改變他。

爵士鼓學習還有一個場地的要求問題,隔音要好,不然你隔壁鄰居要跟你拚命了,這是爵士鼓學習的人相對會比較少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解決的方法有很多,租用場地,到培訓中心那邊去練習,當然這個會造成另外一個麻煩,接送時間問題。

最佳的辦法

一、還是在家裡做一個隔音好的房間提供給孩子練習,

二、現在還有很多種在爵士鼓上做手腳的方法來降低鼓的聲音,保證聲音傳遞出去比較小,不影響鄰居(比如在鼓面上裝置啞鼓墊,或是在鼓桶里放置海綿降低聲音等等,現在都證明是很有效果的方法)。

三、目前國內外都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練習影響鄰居的問題而研製出電子鼓,電子鼓的所有功能都跟真鼓一模一樣,然而在不開啟音箱的情況下它是不會發出聲音的,開啟聲音後的音量也是根據你自己的要求可以調節。

電子鼓優點是有很真實的音色,跟錄制好CD裡面多音色一樣,讓孩子有比較大的滿足感。還有擁有一個龐大的音色庫,裡麵包括了目前國際上各種知名鼓點音色(如康佳鼓、非洲鼓、邦戈鼓……)。但是電子鼓的缺點也很明顯,它只是模擬了音色,打擊電子鼓的手感和打擊真鼓點感覺還非常不一樣的。真鼓它是有靈性,會對你的情緒回應,對你的情感回應,對你的表達做出最正確展示。

很多人都認為學鼓會影響到孩子的耳朵。其實這個大家倒不用擔心,可以用很多方法來保護你孩子的耳朵,比如帶隔音耳機,在鼓裡放置弱音設備等。

爵士鼓的資金投入也相當不菲,普通一些的要2000左右了,好的鼓一般都需要5000—20000左右,而且鼓棒、鼓皮都是消耗品。

打擊樂之——馬林巴

馬林巴是這些打擊樂器里唯一有世界級比賽的'樂器

學習馬林巴的年齡8周歲左右,馬林巴是站著演奏的樂器,孩子太小身高夠不著是不能很好掌握。

馬林巴的學習比較難,但也是最好聽的旋律打擊樂器了。

學習馬林巴的要求孩子對節奏感要好,旋律感要強,需要一定的耐心。

馬林巴被稱為打擊樂中的鋼琴,它是一種旋律打擊樂器,音域非常的寬廣,可以獨奏,也可以由幾個人組成重奏小組,還可以組成馬林巴合奏團。另外與其它打擊樂器的合作效果堪與大樂隊媲美。目前世界上有無數個馬林巴合奏團和打擊樂團,可以說馬林巴在打擊樂領域里屬領先地位。

目前國內馬林巴還沒有被完全認識,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以後應該也會被大家所接受而追捧。國內著名音樂院校上海音樂學院就曾經把四屆世界馬林巴比賽暨2005上海國際打擊樂周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和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同一等量級的世界馬林巴比賽,堪稱打擊樂界的「F1」或「大師杯」。(這是世界最高規格的演奏賽事首次落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專業學科帶頭人楊茹文表示,上音準備藉助這項賽事力爭在五到十年內,將上海打造成亞洲乃至世界打擊樂新的中心。)

馬林巴的製作被認為是樂器製造中最難的一項,它不僅要求製作者有良好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而且非常了解選材的知識。製作馬林巴需要優質紅木,在木材的選擇上十分苛刻,目前,全世界能夠製作馬林巴的樹木很少,分布范圍也很窄。

1874年演出「死神的舞蹈」時首次在管弦樂中使用馬林巴。在當時它也被被馬戲和音樂廳作為獨奏樂器使用。隨著馬林巴地位的不斷上升和自身的不斷完善,它的應用場合和演奏曲目也日趨廣泛。如今的馬林巴主要用於音樂會的演奏,在管弦樂隊、軍樂隊及各種樂隊中都有馬林巴的存在,有許多作曲家為馬林巴譜曲,其中包括樂隊協奏曲。更重要的是馬林巴可以獨奏,也可以由幾個人組成重奏小組,還可以組成馬林巴合奏團。另外與其它打擊樂器的合作效果堪與大樂隊媲美。目前世界上有無數個馬林巴合奏團和打擊樂團,可以說馬林巴在打擊樂領域里屬領先地位。

馬林巴與木琴(xylophone)同屬一個家族,木琴的音域窄,音區高,音色清脆明亮,而馬林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圓潤渾厚,延續音長。最大的馬林巴有近6組音域,有3米多長,一台馬林巴可最多可由4人同時演奏。要使馬林巴發出好聽的音色,槌非常重要,沒有好的槌也就沒有馬林巴迷人的音色。如今用於馬林巴演奏的槌有幾十種,槌的圓頭使用樹脂和橡膠製成的,並用絲線和毛線在圓頭上纏繞成球狀,其軟硬程度有很大區別。因此,演奏者要根據作品的表現內容和聲部分配來嚴格選用。

馬林巴的價格很高,普通的一架也需要3萬人民幣左右,好的一般都需要10--20萬左右。

民族樂器總類之繁多可不是幾句話能說完的,反正只要是在我們民族發揚光大的樂器都統稱為民族樂器~!!民族樂器主要這么分類,主要分為彈奏樂器(琵琶、古箏、柳琴、阮等)、拉奏樂器(二胡、京胡、高胡、馬頭琴、等)吹奏樂器(嗩吶、笙、笛子、葫蘆絲等)和打擊樂器(揚琴、排鼓、堂鼓、等)。

打擊樂之——非洲鼓

爵士鼓學習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相比較非洲鼓的學習就簡單的多了,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很多的快樂。

年齡的要求也沒有太大的限制,3周歲左右就開始學習了,只是相對小的孩子他們的接受能力非常弱,集中精力的時間也很短,剛開始的學習只能是說對他們有一個引導的作用,在游戲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了節奏和旋律。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培養孩子們的協作能力和協調左右手和身體。

學習的要求是有一定的節奏感會比較好一些,熱情些的孩子更好,非洲鼓對孩子協作精神的培養有非常大的優勢,如果孩子比較內向在結交朋友的過程比較拘謹的話,來學習非洲鼓會有很大的幫助。

非洲鼓是一件獨奏樂器也是一件合奏樂器,它可以一個人單獨的表現,也可以跟另外的非洲鼓一起玩對抗,還可以和康佳鼓、爵士鼓、邦戈鼓等一起組成打擊樂團,還能跟吉他一起組成小樂隊進行演出。

;

❽ 打羅鼓應該掌握什麼技巧

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教師講解鑼鼓經和打擊樂器之後,指導學生打鑼鼓經《沖1、本課講解打擊樂器及鑼鼓經並不難,學生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學打鑼鼓經以及各樂器合奏,是學生難以把握的,所以,在課堂活動中除了正確引導學生外,還要多加鼓勵,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並堅持以人為本、以學定教,實現知識與人格的同步發展。

2、本節課主要運用多媒體與實物相結合進行教學,做到聲像結合、視聽結合,引導學生做多種形式的參與和感受。教學過程中,採用先易後難,先分後合頭》時,注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被動式轉為主動式,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身臨其境並體驗成功。

3、新授課共四個環節:1理論認識;2實物得展示;3實際操作;4理解和應用。重點難點在第三個環節實際操作,也就是學打鑼鼓經,我是這樣安排的:先放錄音,然後老師示範念一遍鑼鼓經譜,帶領學生念兩遍,這樣學生對此鑼鼓經有一個總體印象。把學生分四組,分別是梆子、大鑼、小鑼、小鑔,老師打鼓任鼓佬。此處有個提問:此五件樂器在鑼鼓經的記譜中分別是哪幾個字?此提問為了回憶和鞏固剛才的記普法。在練習之前講解各組節奏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可以讓學生正確掌握本組的節奏。練習時先分練各組的節奏,合練時,鼓佬先與節奏相似的小鑔、小鑼合,後加入大鑼,最後加梆子,這種先分後合,由易而難,循序漸進,更有利於突破難點。無論分練還是合練,都要求學生用嘴說節奏的同時用手模仿本組所用的打擊樂器,做到手口的統一,為合奏做准備。在全班同學都能正確和較熟練的掌握之後,每組出一名同學拿著樂器與老師合奏,合奏完後問各組的同學他們打得是否正確,這個小環節有兩層意義:一個是檢查各組的同學是否在認真地聽、看。另一個是檢查他們掌握的情況。師生共合奏3-5組,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練習。第三環節主要是強調師生間的互動,及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目的是由理論知識上升到實際操作。

4、點面結合的教學方式與課時容量的關系:一個課時只有短短的40分鍾,既要訓練學生的音樂技巧,又要兼顧音樂文化的傳承教育。如何把握一個恰當的「度」是擺在每個音樂教師面前的大難題。我是這樣安排的:通過第一環節學生對鑼鼓經的理論認識,第二個環節實物得展示,到第三環節的實際操作,最後到最後環節理解和應用,使他們全方位的掌握了鑼鼓經,來進一步感受我國京劇藝術的魅力。

❾ 京劇里的鑼鼓經是什麼

所謂「鑼鼓經」是指京劇打擊樂各種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稱,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奏,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

為了讓各個演奏者在正確的時候打擊正確的樂器,並讓演員清楚知道什麼時候一定有什麼樣的鑼鼓,於是把每一種打法都取一個名字,例如【四擊頭】、【慢長錘】、【急急風】等,而且每一種鑼鼓經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記譜法,例如「台」代表小鑼、「匡」代表大鑼、「七」代表鐃鈸等,所以【慢長錘】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❿ 中國古代記譜法是怎樣的

1、文字譜

文字譜是用文字記述古琴彈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種記譜,是古琴曲目彈奏的參考。文字譜就是中國古代用文字的方式記錄的樂譜。

現存最早的文字譜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是唐代的《碣石調·幽蘭》,它由六朝梁代丘明傳譜,原譜則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現收藏於日本東京博物館。

2、減字譜

減字譜又稱指法譜,古代漢族古琴常用的一種以記寫指位與左右手演奏技法為特徵的記譜法。因為它是將古琴文字譜的指法、術語減取其較具特點的部分組合而成,故名「減字譜」。

由唐末琴家曹柔創立的古琴文字譜,是由文字譜減化而來。這種記譜法使用減字拼成某種符號記錄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彈奏指法,它是一種只記錄演奏法和音高,不記錄音名、節奏的記譜法。

減字譜是對文字譜記譜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種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記譜法。盡管如此,其在傳播中還是大量遺失。

3、工尺譜

工尺譜是中國漢族傳統記譜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源自中國唐朝時期,後傳至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琉球等使用漢字的地區,屬於文字譜的一種。

在古代流傳甚廣,但是今天只有傳統戲曲的伶人和學習者還會使用工尺譜來演唱或記譜。現代中樂團一般已改用簡譜或五線譜。 工尺譜在傳統寫法上由右而左直行,如同文字,但是現在亦可作橫排書寫。

4、律呂字譜

律呂字譜是以十二律的律呂名稱記錄音樂曲調中各音音高的一種記譜法。在弦索譜中元代熊朋的《擬瑟譜》亦曾用此譜式來記錄瑟的弦音音高。

較早的是南宋進士趙彥肅的傳譜。後世的雅樂歌曲多用律呂字譜記寫。

5、鑼鼓經

鑼鼓經是中國傳統器樂及戲曲裡面常用的打擊樂記譜方法,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奏,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

鑼鼓經實際上是以口頭背誦的鑼鼓譜。將各種打擊樂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組合,並通過各種不同的節奏形態演奏出來,就形成一套套的鑼鼓點。將各種鑼鼓點按其實際音響與節奏口頭背誦,則稱為鑼鼓經。簡稱鑼經。

鑼鼓經在戲曲的訓練與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戲曲藝人必須熟悉掌握的手段。

閱讀全文

與鑼鼓經的正確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判斷母親的哺乳方法是否正確 瀏覽:392
隱藏皮膚的訓練方法 瀏覽:745
申通快遞核心競爭力分析的方法 瀏覽:436
頭發油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856
佩蘭的食用方法 瀏覽:352
積碳怎麼消除最簡單方法 瀏覽:232
院感內鏡采樣檢測方法 瀏覽:171
空腔臟器與實質臟器的鑒別方法 瀏覽:706
小學基礎體能用到哪些方法 瀏覽:863
96乘25的簡便方法怎麼寫 瀏覽:219
螺旋藻功效與作用和食用方法 瀏覽:665
探索研究是研究方法嗎 瀏覽:445
思考如何寫人特點的寫作方法 瀏覽:222
做葫蘆方法視頻 瀏覽:346
瓷磚防污檢測方法用酒精對不 瀏覽:82
多種系鞋帶的方法視頻 瀏覽:463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與步驟總結 瀏覽:279
肱三肌鍛煉方法 瀏覽:171
長城幣伍角的鑒別方法 瀏覽:339
手臂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