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腸炎的中葯方
腸炎是十分常見的 疾病 ,不論男女老少,均有發病。下面由我給大家整理了腸炎的 中葯 方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腸炎的中葯方
治療腸炎的中葯方一:熟地15克,山葯12克,炒扁豆12克,炮姜9克,吳茱萸6克,炒白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 腹瀉 久治不愈,進食生冷物則瀉,腹部怕冷,飲食不香等。
治療腸炎的中葯方二:黨參12克,焦白術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炒防風9克,陳皮9克,白芍15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秦皮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大便稀薄,便前 腹痛 ,便後痛減,大便挾有粘液,情緒波動則病情加重。
治療腸炎的中葯方三:黨參15克,熟附片6克,苦參6克,烏梅10克,焦白術10克,乾薑6克,白芍10克,木香6克,焦山楂15克,煅牡蠣15克,茯苓12克,車前子(布包)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腹瀉與 便秘 交替發作,大便挾有粘液膿血,腹痛等症。
治療腸炎的中葯方四:柴胡、白芍、白術、防風各10克,木香、甘草各6克,青皮、陳皮各5克,槐花15克,黃連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飯前半小時溫服。
治療腸炎,腹痛腸鳴,便下稀薄,挾帶粘液或膿血。
治療腸炎的中葯方五:淮山葯30克,谷芽15克,炮乾薑10克,黃連6克,白芍12克,地榆炭18克,合歡皮20克,烏葯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慢性非特異性 結腸炎 ,腹痛,腹瀉,腸鳴,里急後重,大便挾有粘液,便後腹痛消失等症。
治療腸炎的中葯方六:黨參15克,焦白術15克,酒軍炭2克,炮姜7.5克,苦參10克,秦皮15克,炒山葯15克,扁豆15克,烏梅7.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腹痛,腹瀉,大便帶有紅白凍子等症。
腸炎的 食療
1.梅子
把已黃或半黃的梅子,經草灰處理後,用籠屜盛了加以熏蒸,曬干後即成烏梅。烏梅有斂肺澀腸,止久咳,消腫等多種功能,果汁可治腸炎、痢疾等。《本草逢源》中記載說:“烏梅酸收,益津開胃,能斂肺、澀腸、止嘔、斂汗、定惴、定蛔、治血痢必用之。”
(1)糖漬青梅
青梅5000克,自糖100克,食鹽、明礬各適量。將青梅用清水洗凈,去雜質及小石形成的果實,放人盆中,加人食鹽、明礬和適量清水拌勻,待青梅顏色轉黃後撈出;給每個青梅刺上10一15個孔眼,用清水再泡6小時左右,取出瀝干水分;倒瓦盆中,加人自糖攪拌均勻,待糖溶解後,糖漬,每隔兩天上下翻動1次,逐步加糖,待糖液濃度呈飽和狀態即可。本方具有生津止渴,澀腸止痢的功效。對於治療腸炎,煩渴,心神不安,消渴,痢疾等病症有很好的作用。
(2)烏梅甜湯
烏梅10個,紅糖少許。將烏梅洗凈,加水500毫升,煎湯,然後加入紅糖,即可飲有。每日4次,每次1杯,連服3日。治結腸炎。
2.柿子
柿的果實經加工而成柿餅。柿餅性味甘澀、寒,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功效。《本草通玄》認為柿餅“止胃熱口乾、潤心肺、消痰治血淋、更血”。配以活血、止血、益氣強身的木耳可治療腸炎、痢疾、吐血、咯血、血淋等症。
干炸柿餅:干柿餅8個,雞蛋2枚,花生油750毫升,綿白糖、麵粉、干澱粉、青紅絲各適量。將柿餅去蒂、核,洗凈後切成柿條,裹上干澱粉待用;雞蛋打人碗內,加人、麵粉及少許清水,調成蛋糊待用;往鍋中加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將柿條逐條裹上蛋糊,放人油鍋內,炸至呈淡黃色時撈出;待油溫達八成熱時,再放人柿條復炸至呈金黃色,外殼變脆時撈起瀝油,裝人盤內,撒上青紅絲、綿白糖即成。此方適用於久瀉虛痢,胃弱食少,慢性腸炎等病症。
3.橄欖
橄欖味酸、甘、澀、溫,無毒。種子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可榨油。有 清熱 解毒 、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開胃降氣、除煩醒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 咳嗽 、暑熱煩渴、腸炎腹瀉等病症。
橄欖生薑茶:取橄欖7枚,生薑5片,紅糖15克。將橄欖洗凈搗碎,加人紅糖、生薑,水200毫升,文火煎10分鍾,然後濾出湯汁待溫飲用,每曰2次。此茶具有止痢消炎的功效,可用於腸炎,痢疾,腹瀉等病症。
4.菠蘿、蘋果
菠蘿味甘、微澀,有清暑解渴、消食止瀉的功效。其果汁不僅能治傷暑、少食納獃等症,而且還有通經的作用。所以菠蘿汁適合於 中暑 、腸炎、腹瀉以及 月經不調 者飲用。蘋果中含有4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腸炎患者可經常食用。
慢性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可喝些果汁、菜湯、淡鹽開水、米湯、米粥等,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不要貪食剛從冰箱取出的冷飲、水果、飯菜等,因為當冰鎮飲料、水果進入胃腸道後,冷的刺激可使胃腸道血管驟然收縮,血流量頓減,引起胃腸道痙攣性收縮而發生腹痛,冷刺激更可引起胃腸炎、腹痛、腹瀉等症。專家告誡,放入冰箱內的水果貯存以不超過兩天為宜。各種飲料最好放在常溫下半小時後再慢慢少量飲用。
② 腸炎中葯方_腸炎中葯方治療效果怎麼樣
中醫 認為腸炎的發生,系受暑濕之邪或貪涼感受寒濕,過食生冷肥膩,以致損傷脾胃,運化失常而致病。那麼治療腸炎的 中葯 有哪些呢?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腸炎的中葯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腸炎的中葯方
仙鶴草桔梗治腸炎
【功能主治】補脾斂陰,清化 濕熱 。主治久瀉,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 結腸炎 ,經常泄瀉,時輕時劇,時作時休,作則 腹痛 ,腹脹,大便溏薄,夾有粘液,間見少許膿血,反復發作,久治不愈者。
【 偏方 組成】仙鶴草30克,桔梗6克,烏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術9克,廣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檳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加減】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時,應另加鴉膽子14粒,去殼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結腸炎肝鬱脾滯徵象較著者,去檳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應加重白芍與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瀉日久,體虛氣弱,而腹脹不顯者,去木香、檳榔,加炙升麻4.5克、黨參12克、炙芪15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98例,其中痊癒者71例(佔72.4%),好轉25例(佔25.5%),無效2例(佔2%),總有效率為98%。
烏梅敗醬治腸炎
【功能主治】 清熱 化濕,調氣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長期 腹瀉 ,大便粘滯或帶膿血,腹痛墜脹,或里急後重,脘腹痞悶,納少乏力,面色黃白,舌質暗滯,苔膩,脈弦緩滑。
【偏方組成】烏梅12~15克,敗醬草12克,黃連4.5~6克,木香(後下)9克,當歸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實10克,太子參12克,炒白術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後重甚者,加廣木香3克、檳榔6克以導滯行氣;熱象明顯者,加川黃連6克,以清熱燥濕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腸化濕;下腹脹滿者,加炒萊菔子15克以下氣寬膨。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117例,其中痊癒87例,好轉2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5.7%。
旱蓮當歸治腸炎
【功能主治】燮理陰陽,祛邪厚腸止瀉。主治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等)。證見腹瀉經久反復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夾赤白粘液,腹痛隱綿,按之不減,形體消瘦,四肢不溫,神疲倦怠,納谷不馨,脘腹不適,口乾粘或苦,不甚喜飲,舌質淡紅或暗紅,多細裂紋,苔薄白微膩,脈虛濡或細弦略數。
【偏方組成】旱蓮草20克,當歸、毛薑、阿膠、白術各10克,黃連、木香、防風、炙甘草各6克,乾薑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頭煎2煎葯液合並約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膠應另燉烊化,分2次兌入葯液中。症狀緩解取得療效後,可按上 方劑 量比例,研末(阿膠烊化)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資鞏固,以2~6個月為宜。
【加減】濕熱偏盛者,加馬齒莧30克;便血或赤凍多者,加地榆10克、鴉膽子(每服15粒,去殼吞服,日2次);陰虛偏甚,瀉下量多者,加烏梅20克。
【病例驗證】萬某,男,32 歲,工人。腹痛便瀉赤白粘液,時或便血半年余。多方醫治乏效,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18~20厘米處充血、糜爛,有出血點。見其面容憔悴,形體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溫,口乾唇紅,腹痛隱隱,按之不減,大便溏薄夾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幾日以赤凍為多,舌淡暗有淺細裂紋,苔白薄微黃,兩脈虛濡且細。證為陰陽兩虛,氣血不足,寒熱氣血壅遏為害,治當標本兼顧,緩調為要,遂擬本方加地榆10克、鴉膽子30粒(去殼2次吞服)。一月後諸症大減,大便成形,只後段略稀。做鏡檢,患處已無糜爛,僅見出血點。繼服上方去地榆、鴉膽子,加烏梅20克、白芍10克以養陰和營。又20劑後臨床症狀痊癒,納增便調,形體氣色恢復正常。又鏡檢,已無出血點,潰瘍已癒合。
黨參白術治腸炎
【功能主治】補脾健胃,止瀉固腸,促進脾胃運化。主治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證見脾胃虛弱,時溏時瀉,脘悶腹脹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組成】黨參、秦皮、炒白術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烏梅、黃連、炮乾薑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製成丸劑服用。
【加減】如因久作瀉痢,氣虛下陷,導致 脫肛 者,可加黃芪、升麻;若兼見晨起則瀉,瀉而後安,或臍下時痛作瀉,下肢不溫,舌淡苔白,脾腎陽氣不足者,加補骨脂補命門火,輔吳萸、肉豆蔻暖腎溫脾,五味子澀腸止瀉;如年老體衰,氣虛於下久瀉不止愈,加訶子;因氣郁誘作痛瀉,症見胸脅痞悶者,加枳殼、白芍、防風以泄肝益脾。
腸炎的飲食調理
1、生花生米,記得得是生的哦,如果是油炸的反倒對胃不好,蒸煮後的 營養 價值就成 植物 蛋白了,起不到 養胃 的作用。可以將生的花生米常備於包中,隨身攜帶,每日進食幾顆,一段時間下來,對養胃有很好的效果。
2、粥可以養胃,常見的是小米粥。將小米熬成粥狀,稍微晾涼的時候能看到,最上面生成一層油狀的膜,這個事小米熬出來的米油,營養豐富。多飲食小米粥,長期對胃有 養生 作用。
3、饅頭容易 消化 ,以饅頭代替其他主食。饅頭中含有的澱粉,易消化,不會對胃產生“工作”負擔。另外,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多以米飯為主食,我提醒一下湯泡米飯,這種飲食會稀釋胃液,直接影響對食物的吸收效果,因此不要食用湯泡飯。
4、木瓜養胃。原理是這樣:因為木瓜本身的特性,其含有可以消化蛋白質的酶體,進食木瓜後,它的這種酶可以幫助我們體內分解和吸收的器官,來一起消化含有蛋白質的食物。
5、紅棗。紅棗的補血 養顏 功效可謂眾所周知,有些人還不清楚,紅棗也有養護胃口的好效果。可選擇生食,熬粥,切片泡水等多種方法。這個也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見保養效果。
6、忌諱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我們的胃最討厭寒冷,生冷食物會直接造成胃部感到不舒服。同樣,忌諱大量飲酒。
腸炎的預防 措施
1、飲食要規律:凡飲食不節,過飢過飽或過食生冷食品都能影響胃的功能而引起疼痛,胃病之後消化 性功能 減弱,因此飲食一定要按時定量,少吃為宜,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喜潤惡燥,而醇酒辛辣,油膩厚味的食物均能生熱化燥,對胃部不利。
2、 飲食禁忌 :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
3、保證入口食物清潔:胃腸炎多因不潔東西所引起,故預防最要緊的是食物之清潔及保存安全。在家中吃東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凈消毒滅菌,食物受細菌感染,再煮熟或半熟的食物,特別容易染有細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凈。
4、良好的精神狀態: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身體本身就是一個較為完整的調節機構,能在體內進行自我我調節,所以心理也是能很好地幫助體內器官的保養。
5、注意氣候的變化:天氣過度的炎熱或寒冷,人們的抵抗力就會變差,消化能力也會減弱,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要小心照顧好自己的腸胃。
6、注意飲食衛生:病從口入,所以注意飲食衛生是很重要的,如果遇到一些 疾病 的出現,一定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治療,避免因為病菌的感染而引發急性腸炎。
7、運動鍛煉: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 健康 。
猜你喜歡:
1. 盲腸炎的治療方法
2. 結腸炎最佳治療方法
3. 全國食品安全知識競賽題答案
4. 膽汁反流偏方
5. 治療感冒中葯方
③ 治結腸炎葯方
治療結腸炎的中葯配方主要有以下幾種可以使用: 第一可以使用熟地、山葯、炒扁豆、炮姜、吳茱萸、炒白術、炙甘草、用水煎服,一般具體的用量需要在中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病情輕重情況,具體的使用具體的配方。
第二可以使用黨參、焦白術、茯苓、炙甘草、炒防風、陳皮、白芍、焦山楂、焦神曲、秦皮等用水煎服。
第三可以使用黨參、熟附片、苦參,烏梅、焦白術、乾薑、白芍、木香、焦山楂、茯苓、車前子,用水進行煎服,每種葯方的用量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具體的進行配置。
④ 結腸炎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呢
第一,西葯治療。但得了結腸炎以後首先要選擇,西葯治療,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腹瀉等情況,就要及時去醫院對症下葯。可以短期使用一些抗生素或者使用麗珠腸樂,得舒特等一些葯物,來調節一下自己腸道的功能,慢慢的改善腸炎的症狀。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建議來用量,不要盲目的過多用葯。
第二中葯治療。如果有些患者的體質不適合西葯治療,就可以選擇中葯治療。中葯治療主要是以健脾補腎,益氣除濕為主要方法,然後對患者進行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中葯治療禁忌吃一些生冷的東西,很多人選擇中葯治療,因為中葯治療可以調理患者的身體,並且對身體來說副作用非常小。
第三,飲食治療。大多數患有結腸炎的患者都會有一個腹瀉期的階段,在腹瀉階段要格外補充營養。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還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葉酸,鈣,鐵,鎂,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要注意避免一些牛奶以及乳製品,並且如果比較嚴重的最開始幾天先不要吃東西,然後慢慢地從流質食物開始。
第四,心理治療。一定要有一個平穩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疾病,平時要保持全身的放鬆。如果長期處於過度緊張,憂郁,焦慮的狀態中,就會不利於患者的康復。因此一定要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來面對,相信醫生的治療方法,積極配合好醫生治療。
⑤ 中葯治療腸炎葯方
腸 胃炎 是夏季常見的、高發性的一類 疾病 ,給我們的 健康 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那麼怎麼治療 腸胃炎 呢?治療腸胃炎的方法有很多, 中醫 哪些 偏方 能治療腸炎?治療腸炎的偏方有哪些?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 中葯 治療腸炎葯方,希望能幫到你。
一:中葯治療腸炎葯方
馬齒莧湯治腸炎
【功能主治】治腸炎, 腹瀉 。
【偏方組成】馬齒莧60克,大蒜(搗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馬齒莧煎湯,沖服蒜泥,加紅糖適量。頓服,每日2~3次。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癒20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5.2%。
白芍白術治腸炎
【功能主治】養血柔肝,行氣止痛。主治慢性腸炎。
【偏方組成】炒白芍25克,炒白術15克,陳皮6克,防風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治療慢性腸炎35例,痊癒28例(佔80%),好轉5例(佔14.25%),無效2例(佔5.7%),總有效率為94.3%。
葛根黃芪治腸炎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健脾止瀉。主治急性腸炎。
【偏方組成】粉葛根6克,淡黃岑6克,川黃連2.4克,苦參片3克,川黃柏3克,廣木香2.4克(後入),青、陳皮各3克,金銀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車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腸炎19例,其中痊癒12例(佔63.1%),好轉6例(佔31。6%),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4.7%。
二: 食療 治療腸炎葯方
柚皮薑茶
【用料】老柚皮9克,細茶葉6克,生薑2片。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
【功效】 清熱 解毒 ,下氣快膈。
【適應症】急性腸胃炎。
葯理說明
柚子皮性溫,味辛、甘、苦,有健脾消食,去郁解悶,下氣化痰,利膈疏肝等功效;細茶葉性涼,昧甘、苦、澀,有清熱利濕,消食止痢等功效;生薑性溫,味辛,有降逆和胃,除邪等功效。
黨參大米茶
【用料】黨參15~30克,大米30克。
【制用法】將大米炒至黃色,與黨參共置鍋內,加水煎湯,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補中益氣,溫中散寒。
【適應症】虛寒型急性腸胃炎。
葯理說明
黨參性平,昧甘,有補中益氣等功效;大米性乎,味甘,有益氣健脾,和胃除煩等功效。
怎麼治療腸胃炎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治療腸胃炎的中葯療法,效果非常的好,同時提醒大家,平時要做好腸胃炎的預防,注意休息,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
⑥ 治療腸炎有哪些偏方 治療腸炎的民間偏方
中醫 哪些 偏方 能治療腸炎?治療腸炎的偏方有哪些?下面我分享了治療腸炎的民間偏方,希望能幫助到你。
治療腸炎的民間偏方
馬齒莧湯治腸炎
【功能主治】治腸炎, 腹瀉 。
【偏方組成】馬齒莧60克,大蒜(搗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馬齒莧煎湯,沖服蒜泥,加紅糖適量。頓服,每日2~3次。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癒20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5.2%。
白芍白術治腸炎
【功能主治】養血柔肝,行氣止痛。主治慢性腸炎。
【偏方組成】炒白芍25克,炒白術15克,陳皮6克,防風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治療慢性腸炎35例,痊癒28例(佔80%),好轉5例(佔14.25%),無效2例(佔5.7%),總有效率為94.3%。
葛根黃芪治腸炎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健脾止瀉。主治急性腸炎。
【偏方組成】粉葛根6克,淡黃岑6克,川黃連2.4克,苦參片3克,川黃柏3克,廣木香2.4克(後入),青、陳皮各3克,金銀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車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腸炎19例,其中痊癒12例(佔63.1%),好轉6例(佔31。6%),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4.7%。
車前子金銀花治腸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腸 胃炎 。
【偏方組成】車前子20克,金銀花15克,防風、川黃連克10克,雞內金8克。
【用法用量】將上葯水煎,每日1劑,分2~3次口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胃腸炎患者39例,經 用葯 3~6劑後,均獲治癒。
仙鶴草桔梗治腸炎
【功能主治】補脾斂陰,清化 濕熱 。主治久瀉,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 結腸炎 ,經常泄瀉,時輕時劇,時作時休,作則 腹痛 ,腹脹,大便溏薄,夾有粘液,間見少許膿血,反復發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組成】仙鶴草30克,桔梗6克,烏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術9克,廣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檳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加減】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時,應另加鴉膽子14粒,去殼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結腸炎肝鬱脾滯徵象較著者,去檳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應加重白芍與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瀉日久,體虛氣弱,而腹脹不顯者,去木香、檳榔,加炙升麻4.5克、黨參12克、炙芪15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98例,其中痊癒者71例(佔72.4%),好轉25例(佔25.5%),無效2例(佔2%),總有效率為98%。
烏梅敗醬治腸炎
【功能主治】 清熱 化濕,調氣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長期腹瀉,大便粘滯或帶膿血,腹痛墜脹,或里急後重,脘腹痞悶,納少乏力,面色黃白,舌質暗滯,苔膩,脈弦緩滑。
【偏方組成】烏梅12~15克,敗醬草12克,黃連4.5~6克,木香(後下)9克,當歸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實10克,太子參12克,炒白術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後重甚者,加廣木香3克、檳榔6克以導滯行氣;熱象明顯者,加川黃連6克,以清熱燥濕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腸化濕;下腹脹滿者,加炒萊菔子15克以下氣寬膨。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117例,其中痊癒87例,好轉2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5.7%。
旱蓮當歸治腸炎
【功能主治】燮理陰陽,祛邪厚腸止瀉。主治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等)。證見腹瀉經久反復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夾赤白粘液,腹痛隱綿,按之不減,形體消瘦,四肢不溫,神疲倦怠,納谷不馨,脘腹不適,口乾粘或苦,不甚喜飲,舌質淡紅或暗紅,多細裂紋,苔薄白微膩,脈虛濡或細弦略數。
【偏方組成】旱蓮草20克,當歸、毛薑、阿膠、白術各10克,黃連、木香、防風、炙甘草各6克,乾薑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頭煎2煎葯液合並約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膠應另燉烊化,分2次兌入葯液中。症狀緩解取得療效後,可按上 方劑 量比例,研末(阿膠烊化)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資鞏固,以2~6個月為宜。
【加減】濕熱偏盛者,加馬齒莧30克;便血或赤凍多者,加地榆10克、鴉膽子(每服15粒,去殼吞服,日2次);陰虛偏甚,瀉下量多者,加烏梅20克。
【病例驗證】萬某,男,32 歲,工人。腹痛便瀉赤白粘液,時或便血半年余。多方醫治乏效,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18~20厘米處充血、糜爛,有出血點。見其面容憔悴,形體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溫,口乾唇紅,腹痛隱隱,按之不減,大便溏薄夾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幾日以赤凍為多,舌淡暗有淺細裂紋,苔白薄微黃,兩脈虛濡且細。證為陰陽兩虛,氣血不足,寒熱氣血壅遏為害,治當標本兼顧,緩調為要,遂擬本方加地榆10克、鴉膽子30粒(去殼2次吞服)。一月後諸症大減,大便成形,只後段略稀。做鏡檢,患處已無糜爛,僅見出血點。繼服上方去地榆、鴉膽子,加烏梅20克、白芍10克以養陰和營。又20劑後臨床症狀痊癒,納增便調,形體氣色恢復正常。又鏡檢,已無出血點,潰瘍已癒合。
黨參白術治腸炎
【功能主治】補脾健胃,止瀉固腸,促進脾胃運化。主治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證見脾胃虛弱,時溏時瀉,脘悶腹脹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組成】黨參、秦皮、炒白術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烏梅、黃連、炮乾薑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製成丸劑服用。
【加減】如因久作瀉痢,氣虛下陷,導致 脫肛 者,可加黃芪、升麻;若兼見晨起則瀉,瀉而後安,或臍下時痛作瀉,下肢不溫,舌淡苔白,脾腎陽氣不足者,加補骨脂補命門火,輔吳萸、肉豆蔻暖腎溫脾,五味子澀腸止瀉;如年老體衰,氣虛於下久瀉不止愈,加訶子;因氣郁誘作痛瀉,症見胸脅痞悶者,加枳殼、白芍、防風以泄肝益脾。
【病例驗證】李某,男,40 歲,幹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飲食,出現腹痛下瀉,住醫院檢查確診為菌痢,留住院治療近旬,腹痛下痢明顯好轉,因在外不便調理,返回繼續門診治療。病情時好時發,但發作症狀比初患症狀為輕。遷延至今,近日應酬葷腥稍多,再見腹痛下瀉,日1~2次,便呈黃色稀溏,少有粘液,無里急後重兼症,自覺食慾日趨減退,食後脹悶不適,精神常感時久不支,舌質淡、苔薄黃,脈弱。綜析是症,顯系瀉痢日久,導致脾胃受損,氣虛不運,兼見未盡濕熱。本益氣運脾、兼清濕熱為治。用上方,去烏梅,加陳皮、厚朴、竹茹、佩蘭,囑服2劑。葯未竟,上症盡為大減,患者以工作開會就醫煎服不便,請開常服葯治療,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與服。服散劑2劑近1個月後,瀉、痛已愈,食慾、精神日漸正常。
猜你喜歡:
1. 治療腸炎的偏方
2. 中醫治腸炎偏方有哪些
3. 治療慢性結腸炎中葯方劑
4. 健脾止瀉的小偏方
5. 拉肚子的食物治療偏方
6. 治療腹瀉的中葯偏方
⑦ 結腸炎的中葯方都有什麼呢
結腸炎 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胃腸道 疾病 ,一旦發作起來,疼痛難忍,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 健康 。因此,治療結腸炎刻不容緩。那麼,治療結腸炎的 中葯 有哪些呢?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結腸炎的中葯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結腸炎的中葯方
治療結腸炎的中葯方一:熟地15克,山葯12克,炒扁豆12克,炮姜9克,吳茱萸6克,炒白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結腸炎, 腹瀉 久治不愈,進食生冷物則瀉,腹部怕冷,飲食不香等。
治療結腸炎的中葯方二:黨參12克,焦白術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炒防風9克,陳皮9克,白芍15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秦皮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結腸炎,大便稀薄,便前 腹痛 ,便後痛減,大便挾有粘液,情緒波動則病情加重。
治療結腸炎的中葯方三:黨參15克,熟附片6克,苦參6克,烏梅10克,焦白術10克,乾薑6克,白芍10克,木香6克,焦山楂15克,煅牡蠣15克,茯苓12克,車前子(布包)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結腸炎,腹瀉與 便秘 交替發作,大便挾有粘液膿血,腹痛等症。
治療結腸炎的中葯方四:柴胡、白芍、白術、防風各10克,木香、甘草各6克,青皮、陳皮各5克,槐花15克,黃連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飯前半小時溫服。
治療結腸炎,腹痛腸鳴,便下稀薄,挾帶粘液或膿血。
治療結腸炎的中葯方五:淮山葯30克,谷芽15克,炮乾薑10克,黃連6克,白芍12克,地榆炭18克,合歡皮20克,烏葯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慢性非特異性結結腸炎,腹痛,腹瀉,腸鳴,里急後重,大便挾有粘液,便後腹痛消失等症。
治療結腸炎的中葯方六:黨參15克,焦白術15克,酒軍炭2克,炮姜7.5克,苦參10克,秦皮15克,炒山葯15克,扁豆15克,烏梅7.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慢性潰瘍性結結腸炎,腹痛,腹瀉,大便帶有紅白凍子等症。
結腸炎吃什麼好
結腸炎初期: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發炎和滲出的階段,此時腸蠕動活躍或處於痙攣狀態,其 消化 吸收功能都比較弱,所以,在起病後8~12小時內,患者可吃流質食物,如大米粥、藕粉、細掛面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以補充體內水、維生素和電解質的不足。
結腸炎好轉期:可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 營養 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大米粥、細面條等。宜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進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後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增加患者痛苦。
結腸炎恢復期:由於胃腸道尤其是腸道病理生理的改變,此時腸道對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別注意節制飲食,飲食上宜吃些清淡、軟爛、溫熱的食物,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炸、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如芹菜等。恢復期後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
結腸炎的 飲食禁忌
1、牛奶:大多數慢性結結腸炎特別是脾胃虛寒患腹瀉患者不宜飲用,容易引起腸鳴、腹瀉、腹脹。江蘇省 中醫 院 肛腸 科史仁傑
2、生冷瓜果:新鮮瓜果如西瓜、甜瓜、黃瓜、香蕉、桃子、柿子、枇杷、梨等,大都性屬寒涼,容易導致腹瀉頻作,影響療效。
3、油膩不容易消化食物:如肥肉、蹄膀、雞湯以及紅燒肉、大排骨、肉饅頭、餛飩等。食後易出現排便次數增多。
4、粗纖維果蔬:如竹筍、韭菜、柑橘類水果,其粗糙殘渣對炎症粘膜面刺激性大。
5、刺激性食物:大蒜、韭菜、醋、辛辣佐料,可加重充血和炎症,加重腹瀉,引發排發不暢。
⑧ 脾胃虛弱導致節腸炎,要如何通過中醫治療
首先要選擇正規的中醫治療手段,在治療的過程中,要調整自己的脾胃,多吃一些能夠補益脾胃的葯物或者結合食療的方式,其次是要根據醫生的建議,按時服用相關的葯物,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不能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
⑨ 結腸炎吃什麼葯
結腸炎可以吃腸炎寧片、參苓白術散和補脾益腸丸,都能很好的緩解結腸炎帶來的疼痛。因為病發的時候,回引起腹部疼痛、腹瀉自己便血的症狀,患者非常的難受。所以,要預防結腸炎,平時應該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
平時生活中,很多人因為亂吃亂喝導致拉肚子,然後認為是一般的拉肚子也沒過多的在意,繼續去胡吃海喝,最後病情加重,炎症范圍擴大。疼痛加劇,甚至拉出血便的時候,已經非常嚴重了。為了抑制疼痛,結腸炎吃什麼葯好?
一、結腸炎吃什麼葯好
1.腸炎寧片
一般結腸炎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所以可以吃一些腸炎寧片,進行止痛,給腸道消炎殺菌,以免病毒滋生的更多,引起腸胃不適。
2.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散屬於中醫葯材,能夠強健脾胃,益氣養肺,正好能夠治療結腸炎,並且是慢慢的調理腸胃,不僅葯到病除,還能降低復發幾率。
3.補脾益腸丸
補脾益腸丸也是一種中葯材,從名稱上就能只想他可以補脾胃,益腸道,非常適合。腸胃不適的病人服用,長期以往,就能夠治療病情,還能夠把腸胃調節到正常的狀態。
⑩ 《金匱要略》名方,3味中葯組成,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薏苡仁、附子、敗醬草
方劑名稱: 附子薏苡敗醬散
薏苡仁 性味甘寒,具有排膿消腫、健脾祛濕、調和營衛的功效,可促使津液正常運行,清除濕熱之邪; 附子 性大熱,味辛、甘,可逐風寒濕邪、補火助陽、溫陽補腎; 敗醬草 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消癰排膿、清熱解毒的功效;
三葯合用標本兼顧,可起到 溫補脾腎、消腫排膿、清熱利濕 的功效。
現代葯理研究證實,薏苡附子敗醬散能促進血液循環與組織修復,增強免疫調節功能,並且降低腸黏膜通透性,對受損腸黏膜具有良好的修復作用。
薏苡附子敗醬散出自《金匱要略》由薏苡仁、附子、敗醬草3味葯材組成,為治療腸癰的傳統經典方劑。具有健脾利濕、破血排膿的功效,目前該方及其加減方被廣泛應用於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
潰瘍性結腸炎,是局限於黏膜與黏膜下層的炎症病變,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里急後重感、黏液膿血便等,近年來由於飲食結構改變、生活節奏加快、環境污染等因素,其發病率有明顯升高的趨勢,由於它屬於結腸癌癌前病變,故積極給予有效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西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以柳氮磺胺吡啶水楊酸制劑等為主,但長期療效並不理想,停葯後易復發。
中醫認為,本病病位於大腸,可累及肝、腎、脾臟,其中與脾腎關系尤為密切。外邪侵襲、飲食不節、七情內傷可致脾氣漸虛、運化失司,濕熱壅滯大腸,而致腹瀉、腹痛等症,脾氣虧虛加泄瀉日久,最終可引發脾腎陽虛之證;陽氣虧虛,則大腸有失溫煦,血液脈絡瘀阻受損,而致便下膿血、腹痛;脾陽不足,則運化失司,一瀉而下,故針對脾腎陽虛型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病機,在溫腎補脾的同時應兼顧清除濕熱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