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用地震波測地球結構
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
1、縱波的傳播速度較快(約9——12千米/秒),橫波傳播速度較慢(6——8千米/秒)
2、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都隨通過物質的性質不同而發生改變.
3、縱波只能在固體物質里傳播,橫波可在固、液、氣體里傳播.
根據地震波的這些特點,可在地震或人工地震中測量縱、橫波的傳播時間差及收到縱、橫波的情況來調查地球內部結構.
可否?還請指正.
② 膽結石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膽結石屬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原因主要是由於膽囊內留存的結石所致,當代社會,膽結石的發病率很高,同時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所以我們要及時治療。膽結石急性發作的時候會導致我們發生膽絞痛,患者會感覺腹部有很明顯的疼痛症狀,那麼,膽結石疼痛怎麼辦呢?
1.口服葯物
膽囊炎主要是由於膽囊內的結石在膽囊內進行摩擦所導致人體疼痛,因而,我們可以通過服用化膽結石的葯物來進行緩解疼痛,但是不要服用止痛葯物,止痛葯不治根,無法從根本上緩解膽囊炎的症狀,並且,止痛葯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很容易造成危害。排除結石才是關鍵,膽結石較小的就用葯物排石,可以喝御石蓪茶達到溶石消石的效果,使結石慢慢變小。
2.手術治療
膽結石嚴重的話會導致膽囊炎的發生,對人體產生很大弊端,因此我們一定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打掉體內結石,才能從根本上緩解膽結石帶來的疼痛感。
3.保持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飲食要清淡規律一些,同時避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還要注意休息,避免工作勞累,減輕心理負擔。同時,多喝水,可以有效緩解膽結石疼痛。也可以通過按摩的方式,通過對人體的穴位按摩,從而減輕膽結石給人體帶來的疼痛感。
總之,膽結石一旦患上,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的疼痛感,這種疼痛感非常影響我們的生活,因此,我們平時還是要從自己的飲食作息上控制,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運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預防膽結石。同時,如果我們患了膽結石也不要悲觀,積極配合治療,平時飲食多加註意,相信每個患者都能早日康復
③ 怎麼使用地震波劃分地球內部圈層時候
地球內部情況主要是通過地震波的記錄間接地獲得的。地震時,地球內部物質受到強烈沖擊而產生波動,稱為地震波。它主要分為縱波和橫波。由於地球內部物質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彈性、不同密度的介質中,其傳播速度和通過的狀況也就不一樣。例如,縱波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介質中都可以傳播,速度也較快;橫波只能在固體介質中傳播,速度比較慢。地震波在地球深處傳播時,如果傳播速度突然發生變化,這突然發生變化所在的面,稱為不連續面。根據不連續面的存在,人們間接地知道地球內部具有圈層結構。
④ 淺層地震法
12.1.1基本原理
淺層地震勘探(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是地質災害勘查的重要手段,它具備分辨能力強,空間定位準確的技術特點。所有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都是以研究岩石的某一種物性為基礎,地震勘探所依據的是岩石彈性。其勘探原理是:用炸葯或非炸葯震源人為的激發地震波;沿測線的不同位置用地震勘探儀器檢測、記錄地震波;分析、研究這些記錄,從而獲得勘探地區(段)地下地質信息。激發地震波,接收地震波,處理、分析地震波記錄是實施地震勘探的三個主要技術環節。激發、接收地震波稱為地震勘探數據採集,處理、分析地震波稱為地震勘探數據處理。
地震勘探可以看成是一個特殊的、以地層為傳輸訊道的通訊系統。震源激發的地震波是通訊系統的輸入信號,它在地層中傳播時發生波的折射、反射、吸收、干涉、疊加等物理過程,從而攜帶了地層的結構和岩性等信息,因此地震波可以看成是攜帶地層信息的載體。用數字地震勘探儀器接收地震波信號並轉換成二進制數值,存貯在磁記錄介質上,為用計算機處理地震數據提供了方便的信息源。地震勘探數據處理充分運用了現代數據通訊中信號處理方法、波動場的層析成像方法和計算機數值計算方法,從而提高信號的信噪比,可靠地提取蘊含在地震波中的地質信息,或進行層析成像處理,獲得地下被勘查的地質體的數字圖像。
由於將地震勘探的本質理解為以地質體為介質的通訊過程,地震波是通訊過程的信息載體,使得地震勘探數據採集和處理吸收了現代數字通訊技術的最新成果,實現了數字化,擁有更強的解決地質問題的能力。
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習慣將200~300m以上探測深度的地震勘探稱為「淺層地震勘探」,它符合水文、工程地質勘查和地質災害的勘查深度。在地質災害勘查中應用淺層地震勘探可以解決下列地質問題:
(1)按照速度值的變化,對各種類型的鬆散沉積物較詳細地分層;
(2)查明覆蓋層下的基岩埋深和起伏形態;
(3)查明基岩風化殼厚度和變化形態;
(4)查明基岩斷層、破碎帶,確定斷層斷距、斷層性質,確定破碎帶寬度和埋深;
(5)查明隱伏岩溶發育帶,確定溶洞位置;
(6)查明隱伏溶洞和覆蓋層之間,由於水力聯系而形成的覆蓋層中的溶蝕地段和土洞;
(7)應用在鬆散覆蓋層中的詳細分層能力,查明基岩斷層在第四系地層中的形跡,從而判斷是否是活動斷裂;
(8)可以獲取地質體的彈性力學參數和抗壓能力。
12.1.1.1縱波、橫波、瑞雷(Ralyleigh)表面波
在地震勘探應力波動場范圍內,地質體可視為彈性介質,依據固體介質彈性波理論,地震勘探震源在地質體中激起三種類型的地震波:縱波、橫波、表面波。縱波和橫波是在彈性體內部傳播,又稱為體波。傳播縱波介質的質點振動方向與波傳播方向一致,它是由脹縮力性質的震源所激發,例如放置在爆炸孔中的炸葯包。橫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相互垂直,它是具有旋轉力特徵的激勵震源激發,如水平方向敲擊置於地面上的木板塊,對地面作用的剪切力,是常用的激發橫波震源。僅存在於介質與空氣接觸的自由界面下,一個波長范圍內的表面波被稱為瑞雷表面波,它沿介質表面傳播,質點振動軌跡呈橢圓狀。
利用縱波作為信息載體稱為縱波地震勘探,橫波地震勘探是利用橫波作為信息載體。應用瑞雷表面波進行勘探稱為表面波勘探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地震勘探方法的一個分支,本書另闢章節論述。
對同一彈性參數的固體,縱波比橫波有較快的傳播速度,它們都是彈性參數的函數(具體計算公式詳見手冊附錄)。通過綜合測試縱、橫波速度,可以推斷被探測體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學參數。
地質體中的橫波速度不像縱波速度那樣受濕度影響大,橫波速度與地質體力學強度有很好的正相關關系,速度值愈大,強度愈高。
介質對橫波能量的吸收衰減比縱波小,因此在縱、橫波混合的直達波組中,橫波的振幅要大於縱波,但橫波的頻率比縱波低。在相同頻率的條件下,橫波速度較低,波長較短,因此它比縱波有較高的水平和垂直分辨力。
限於目前的技術水平,只能用機械震源激發橫波,激發能量相對較小,最大探測深度一般不超過100m,遠不如縱波所能達到的探測深度。
由於橫波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較強,可以判斷被探測地質體的力學強度,在地質災害勘查工作中應當加以重視,特別是橫波反射地震勘探,但是其技術方法和裝備要比縱波勘探復雜,常用的橫波「叩板」震源比較笨重並且勘探深度相對較小。
圖12-1地震波入射到速度界面上發生的物理現象
12.1.1.2地震波反射、折射
由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岩性組成的地層,可以近似地看成彈性層狀介質,分層的主要依據是地震波速度。相鄰兩種介質之間存在速度界面,地震波入射到速度界面上,部分能量被反射,剩餘的能量透過界面入射到下部介質中,即入射波在速度界面上發生波的反射和透射這一物理現象。如果地震波的入射速度v1低於透入速度 v2,就會出現入射角小於透射角的現象(稱之為遠離法線的透射),因而就會存在使透射角為90°的入射角。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透射波就在透射介質一側,沿著速度界面以v2速度傳播,此時的透射波稱為滑行波,入射角稱為臨界角(圖12-1)。滑行波沿著界面滑行的過程中,引起界面各個質點振動,它可以看作為二次震源,在入射介質(v.)中激起波的傳播,這種由滑行波派生的在上覆介質中傳播的波被稱為折射波,速度界面被稱為折射面。
反射波攜帶有反射界面空間位置的信息,折射波除了攜帶有折射界面位置信息外,還有折射界面的速度信息。由於只有在臨界角入射時才能出現折射波,因此在離開震源某個距離以外才能接收到折射波。地面上接收不到折射波的地段稱盲區。只有下層介質的速度大於上層時,才會出現折射波。折射波是由滑行波派生出來的,因此它的能量較小,為了接收折射波需要較強的激發能量。這些都是開展折射波勘探時,必須考慮的地球物理條件。
用反射波作為信息載體的地震勘探稱為反射波地震勘探,它又可分為反射縱波地震勘探和反射橫波地震勘探。用折射波作為信息載體稱為折射波地震勘探,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只利用折射縱波。
反射波地震勘探是地質災害勘查中最常用的方法,它的技術成熟,裝備輕便、精良,微機控制的數字化地震儀器、諧振頻率100Hz的高頻檢波器、不同級別能量的震源,能夠滿足地質調查要求的各種勘探深度。應用源於石油地震勘探的多次覆蓋技術,使用計算機處理、分析資料,能夠實現地質災害勘查工作提出的多種任務要求,是地質學家優先選擇的方法。
1970年以前,淺層反射地震勘探技術尚處於研究、開發階段,折射波地震勘探在地質災害勘查工作中得到使用,特別是該方法能夠測得界面速度值,很受使用者歡迎。但它要求被勘查地層的下層縱波速度大於上層,並且不適合多於二層以上介質的勘探。由於存在盲區,勘查場地太小就無法施工;由於要求能量較大的震源,因而只能使用炸葯。這些都限制了淺層折射波地震勘探的使用。
12.1.2觀測方法
地震勘探的信息載體——地震波是用人工震源激發的。地質災害勘查時常用的震源類型有炸葯震源和機械錘擊震源兩種。炸葯震源的優點是裝備簡便,能適應不同勘探深度的要求,激發出的地震波的頻帶較寬,主頻較高,有利於高解析度地震勘探,但是這種震源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適於在城市、工礦區等人口密集的地方使用。
錘擊震源使用安全、便捷,可以激發縱波也可以激發橫波,目前是激發橫波的主要震源類型。但錘擊震源激發能量相對較弱,勘探深度一般不超過100m,激發出的地震波頻帶窄,主頻低,解析度低。目前國外開發出了用於淺層地震勘探的陸地氣槍震源和電火花震源,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淺層地震勘探的觀測方法是:在地表安置地震檢波器,將地震波到達時引起的地表微弱振動轉換成微弱的電信號,經由電纜送至地震儀記錄。地震儀有多個信號通道,常用的24通道地震儀,與24個檢波器連接。我們將安置在地表並與電纜連接的檢波器稱之為排列,檢波器之間距離稱為道距,檢波器與激發點之間距離稱為偏移距,最接近炮點的距離稱為最小偏移距。
激發點位置,排列位置,激發點和排列沿測線移動方式就組成了地震勘探觀測系統。道距、組成排列的地震道數目、最小偏移距離、激發點和排列沿測線移動的距離等,統稱為觀測系統參數。
地震儀在工作時預置的采樣間隔,每道采樣點數目,地震放大器的前置濾波器截止頻率等,稱為觀測儀器的參數。
在地震勘探現場採集數據時,正確設置觀測系統和觀測儀器的參數是確保完成地質任務的技術關鍵,要慎之又慎,應當在開工前進行參數選擇試驗,特別是在缺少經驗的新勘探區。
採用多次覆蓋觀測系統採集反射波數據可使地下每個地震波反射點數次被不同偏移距激發的地震波勘查。同一反射點被重復勘查的次數稱為覆蓋次數。通過多次覆蓋數據處理可以提高反射信號的信噪比,有利於提取微弱的反射信號,從而提高了識別地下地質情況的能力。覆蓋次數愈多,效果愈好,但勘探成本要相應提高。人們常用6~12次覆蓋,3次覆蓋屬於「經濟型」的勘查。
折射波觀測的關鍵是要避開盲區,這就要了解勘探地區的物性,判斷是否具備折射波勘查的地球物理前提。採用固定激發點,移動檢波器排列的方式,連續追蹤折射波,在排列兩端輪流激發,才能組成完整的對比觀測系統,獲得與排列對應的完整的折射界面形態。測線較長時,激發點與排列距離太大,無法可靠接收折射波,此時應當移動激發點,但要確保它與上個激發點有一段重復接收段,保證折射界面的連接。可靠地追蹤、對比和連接折射波是觀測系統設計原則。
橫波反射的觀測系統與縱波基本相同,只是橫波反射採用橫波震源激發和用橫波檢波器接收。「叩板」是目前常用的震源,採用炸葯或壓縮氣體的震源處於研究、開發階段。
數字地震儀的通道數目是使用者關注點之一,24道儀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夠裝備有48道或96道儀器則更為理想。多道儀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覆蓋次數。模數轉換器擁有的位數則是關注點之二,位數多,儀器的動態范圍大,接收的地震信號保真度高,地震波承載的信息丟失少,這就提高了數據處理和信息提取的效果和解決地質問題的能力。
12.1.3技術要求
提高地震勘探的解析度是技術要求的主導思想。所謂解析度,就是對被勘查地質體探查的精細程度,可分為垂直和水平兩種解析度。垂直解析度愈高,就愈能精細地劃分地層;水平解析度高,對地質體水平方向的定位精度就高,例如准確地確定斷層的水平位置。
理論研究和實踐均證明,縮短地震波振動延續周期,或者是擴展地震波的頻帶寬度,可以提高解析度。為了提高水平解析度,除了上述要求外,還要適當地縮小檢波器的道距。
由於大地介質對地震波傳播的作用相當於低通濾波器,高頻成分吸收衰減的程度較低頻部分強,兩者相差可達30~40dB。因此補償高頻成分的丟失,就可以擴展地震波頻帶寬度,從而提高分辨能力。提高激發和接收的信號頻率,防止在數據處理時損失信號的高頻成分,是技術要求的關鍵。
此外,應當嚴格遵守《淺層地震勘查技術規范》各項規定和技術要求。附錄中收錄了此規範文本。
12.1.3.1測線布設
根據地質任務的要求在勘探區布置地震測線時,測線的方位要盡可能地垂直於被勘探體的走向,避開地物障礙和地形劇烈起伏的地段。如果無法避免,允許測線有轉折或彎曲,但要符合《淺層地震勘查技術規范》要求。測線要通過勘探區內鑽孔,或者以鑽孔為中心另行布置十字測深短測線,以了解反射層位和地質層位關系。如果有地層出露,要進行出露地層的波速測量,這有助於資料的地質解釋。
12.1.3.2地震波激發
由於炸葯震源激發的地震波主頻率值與葯量成反比,為了提高主頻率,增加方法的解析度,應當用小炸葯量激發地震波。在鬆散的地層中激發的地震波頻率較低,應將炸葯放入注水的爆炸孔中激發地震波。炸葯包直徑與孔徑接近,緊密耦合,可提高激發能量。爆炸速度高的炸葯(例如T.N.T)特性阻抗與岩土體的特性阻抗接近,能夠達到阻抗匹配,能量損失小,有利於激發地震波。
勘查目的層較淺時,人工錘擊是最方便的震源。應用地震儀多次疊加的功能,在同一個激發點處,多次錘擊,使地震信號疊加,增強信號能量。在激發點上安放鐵質或玻璃鋼墊板,錘擊墊板,激發的信號重復性好,主頻率較高。
用三角架支撐,拉起重錘,自由落下撞擊地面,激發地震波,稱為機械錘擊震源,其能量較強,但是頻率低,裝置較笨重。
國內開發了一種稱為「震源彈」震源,形似獵槍子彈,放入配套的「震源槍」中,插入地面上預先挖好的孔中激發,激發能量和頻率均能滿足地質災害勘查要求,比炸葯安全,能夠在城市中使用。
12.1.3.3地震波接收
應當採用諧振頻率高的檢波器接收地震波。當前,100Hz的高頻檢波器是最佳選擇。採用渦流型檢波器就更為理想,動圈式的檢波器在諧振頻率以上靈敏度變化不大。渦流式檢波器靈敏度隨頻率提高而增加,更加有利於補償地震波高頻損失,提高分辨能力。
檢波器將振動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後,通過地震電纜送到地震儀信號輸入端,為提高解析度必須將地震信號通過低截濾波器,使得低頻成分得到衰減,壓制低頻求得其與高頻成分處於相同數量級,顯然也就是擴展了帶寬,提高了分辨能力。低截濾波器的頻率是可調的,正確選擇頻率是技術要求的重要內容。
盡量提高A/D轉換器的位數,使相對較弱的高頻成分獲得足夠位數的轉換值,有助提高解析度。目前,淺層地震儀A/D轉換器已從過去的12bit(二進制位)或18bit提高到24bit。
12.1.3.4淺層地震勘探的應用條件
在地質災害勘查中應用淺層地震勘探方法,要分析解決地質任務的有效性,注意淺層地震勘探的應用條件:
(1)被探查的地質目的物(層)與圍岩體有速度差異;
(2)如果是採用折射法,還要求被探查的地質目的物(層)的速度大於上覆地層速度值;
(3)被探查的地質目的物(層)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度不小於地震波有效信號主波長λ的八分之一,即A/8(Widess分辨准則),否則目的物不能被地震勘探發現;
(4)工作地區如果存在有人文雜訊干擾(例如城市或工礦區),必須採用有效的抗干擾措施,否則會降低方法的信噪比,影響地質效果,甚至無法工作。
12.1.4數據處理方法
12.1.4.1折射波數據處理方法
將記錄在磁介質中的折射波數據送入計算機後,採用相位對比的方法識別折射波並拾取折射波到達各個觀測點上的時間值。為了達到較好的效果,可採用計算機自動識別和拾取與人工檢測相結合的方法。隨後,啟動折射波資料處理程序,最終輸出折射界面形態圖和界面速度值。
時間場法和哈萊斯(Hales)法是常用的處理解釋方法,用於折射波數據自動解釋。
12.1.4.2反射波數據處理方法
反射波數據處理方法涵蓋波動場理論、信號處理理論、計算數學等學科的豐富內容。
反射波數據處理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信噪比,讓背景雜訊掩蓋的反射信號顯現出來。視覺能力研究表明,人眼視力動態范圍約60dB(1000倍),如果地震儀A/D轉換器低於10bit,它就低於視覺動態范圍,此時地震監視記錄中看不到反射波信息。目前地震儀 A/D轉換器已高達18~24bit,遠遠超過視覺動態范圍,採集的反射信號通過數據處理,可提取出豐富的地質信息。
反射波處理的第二個目的,是使反射波正確歸位,即採用動校正、波動方程偏移等各種方法,將反射信號回歸到產生它的界面上去。正確歸位後的反射波表徵了界面的位置和形態,是一種波動場成像的方法。
反射波數據處理,按地震處理作業流程的先後次序,可分為下列各項。
(1)預處理:
解編:將地震數據讀取到計算機,解編成處理程序認可的格式。
編輯:用刪除或拷貝的方法編輯不正常地震道的數據。
動平衡:將地震數據按其自身大小加權放大,實現各數據之間相對平衡。
(2)獲取處理參數:
富氏分析:求得有效反射信號的功率譜,為選擇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和頻帶寬度提供依據。
速度掃描:求得動校正的速度組,為動校正提供速度參數。
(3)提高信噪比處理:
數字濾波:地震信號通過帶通濾波器,增強反射信號,壓制雜訊干擾。
相干加強:相鄰地震道進行互相關運算,用相關系數作權值,調整地震道的數據。由於反射信號有較好的波形相似性,調整後獲得加強,隨機雜訊相關系數接近於零,受到了壓制。
圖12-2偏移歸位
水平疊加:將同一反射點上的數據進行動校正,消除時差,疊加在一起,起到加強信號壓制干擾作用。
(4)歸位處理:
動校正:將不同偏移距的地震信號都校正為自發自收的零偏移距,此時地震信號之間的時差是由反射點位置不同引起,反映了反射界面形態。
偏移:動校正後的歸位界面深度,是界面垂線與地面交點的距離。如果是傾斜界面,則不是它的真正深度,需要偏移處理,校正成與地面垂直的直線距離,參見圖12-2。
12.1.5成果表達形式
12.1.5.1折射波法
折射界面剖面圖和界面速度分布圖是折射波法勘探成果表達的最終形式。通常可以用計算機繪圖儀輸出最終處理結果。
12.1.5.2反射波法
在地質災害勘查時,反射波法勘探成果常用反射波剖面圖的形式表達。該圖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被勘查地層的空間分布形態,斷層位置,斷層的性質(正斷層或逆斷層),基岩破碎帶位置和寬度等地質現象,溶洞以雙曲線形態的繞射波出現,雙曲線極小點位置是溶洞的頂點。
反射波剖面是歸位後的地震波場的分布圖,異常的波動現象代表著介質中地質情況變化,例如地層界面、斷層、溶洞等。
熟悉地震波動場正演特徵和積累成果地質解釋的經驗,是深化認識反射剖面圖的基礎。
12.1.6資料解釋原則
資料解釋的目的,是對地震勘探成果進行地質推斷和解釋,用地質理念和規律表述勘查成果。
資料解釋應當遵循兩條原則:
(1)用於地質解釋的波動場異常是真實的,而不是由採集誤差,環境雜訊干擾,地形起伏影響等非地質因素引起;
(2)波動場異常的地質解釋、推斷要有充分的依據,要從己知推到未知。例如,有已知鑽孔剖面,已知探區的區域地質規律等,使推斷成果符合地質規律。
要正確對比、追蹤有效地震波。在相位對比時,要注意相位之間的錯開、尖滅、分叉等地震波場異常現象。在地震波干涉帶上,要正確認識、追蹤、對比波組,防止混淆不同波組的相位。
要論證反射(折射)層位和地質層位對應關系,特別是勘探地區的標准反射層。標准反射層分布在整個勘探區,與勘查目的地質層位對應。例如,在滑坡地質災害勘查時,滑面就是典型的標准反射層,通常它也是標准折射層。
由於地震儀器的測時精度可以達到毫秒級,時間測定是精確的。應當注意取得准確的速度值,它有助於提高成果定量解釋精度。
數據處理提供了時深轉換的速度值。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進行簡易的速度測井。
12.1.7儀器設備
災害地質勘查常用的淺層地震勘探儀器設備參見表12-1。
表12-1常用的淺層地震勘探儀
續表
⑤ DNF劍聖新技能流心躍過去砍的時候怎麼發出震波,就是跟銀光落刃的震波差不多,到底怎麼發
流心躍是按流心技能鍵,按c往前跳中間的過程按X就是流心躍的砍擊,沖擊波的發出是要求使用鈍器才有的效果,劍魂使用鈍器也很有意思,空中連斬把人砍倒地會有沖擊波後跳斬有沖擊波破軍升龍擊蓄力有沖擊波,流心刺有眩暈效果流心躍有沖擊波效果沖擊波最高大約一個屏幕那麼大。劍魂本身就是武器大師各種武器都應該會用,我的劍魂大號雙修光巨,小號劍魂雙休鈍跟太。劍魂的各種武器都很有用,沒有廢柴的武器只要會用都會很強力。
⑥ 地震波檢測儀的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懸掛的重物的慣性,地震發生時地面振動而它保持不動。由地震儀記錄下來的震動是一條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線,稱為地震譜。
曲線起伏幅度與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動的振幅相應,它標志著地震的強烈程度。從地震譜可以清楚地辨別出各類震波的效應。縱波與橫波到達同一地震台的時間差,即時差與震中離地震台的距離成正比,離震中越遠,時差越大。
由此規律即可求出震中離地震台的距離,即震中距。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儀只能用於測量地震的強度、方向,並不能用於預測地震。
(6)震波的正確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在地震研究中使用的地震儀主要有三種,每一種都有與它們將要測量的地震震動幅度(速度和強度)相應的周期(周期指的是擺完成一次擺動所需的時間長度,或者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
短周期
一般用於研究初次和二次震動,測量移動速度最快的地震波。這是因為這些地震波移動速度太快,短周期地震儀在不到一秒鍾的時間就能完成一次擺動;它同樣能夠放大記錄下來的地震波圖,使研究人員能夠看出地殼瞬間運動的軌跡。
長周期
使用的擺錘一般需要20秒左右的時間完成一次擺動,可以用來測量跟隨在地殼初次和二次震動後的較緩慢的移動。地震檢測儀網路使用的就是這種類型的工具。
超長或寬波段
具有最長擺錘擺動周期的地震儀叫超長型或寬波段地震儀。寬波段地震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常能夠對全世界范圍內的地殼運動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地震儀
⑦ 地震的正確方法
地震的正確方法
地震的正確方法,地震目前還是人類沒有辦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災害,一些大地震更是非常的恐怖,所以做好地震逃生的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為大家介紹地震的正確方法。
1、保持鎮靜在地震中,有人觀察到,不少無辜者並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傷或擠壓傷致死,而是由於精神崩潰,失去生存的希望,亂喊、亂叫,在極度恐懼中「扼殺」了自己。
這是因為,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始終要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後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並參照不同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3、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盡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干凈紗布包紮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氣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系,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傷和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4、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在大火中應盡快脫離火災現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濕衣服覆蓋身上,或卧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消毒紗布或清潔布料包紮後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5、同時要預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並且要盡早深埋屍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一、在家裡發生地震。首先要做的是保持鎮定,就地躲藏,靜觀其變。住在平房,且離門很近的住戶,則可以在12秒鍾內沖出門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堅固的傢具旁;樓房的居民,應選擇開間小的空間避震,遠離外牆、門窗和陽台,根據各國專家總結的經驗,選擇桌邊、床邊、牆角等「生命三角區」的安全性最高,外牆、門窗和陽台是最危險的。
同時要關掉煤氣和電源,不要使用電梯,不要跳樓,不要跑出屋內。許多震例表明,強烈的地震時有不少樓層住戶就是因驚慌失措往外跑,結果不幸被樓上倒下來的東西砸傷、砸死。
二、在學校、寫字樓里發生地震。不要馬上往外跑,應迅速用書本、資料本或者包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在各自的桌子、工作台和辦公傢具下等地方躲避。待地震過後,再向室外轉移。在室外操場等地,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遠離高壓電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危險設施,千萬不可重新回到地震區。
三、在電影院、商場里發生地震。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四、在戶外發生地震。應選擇開闊地點蹲下或趴下,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樓房、水塔、立交橋等建築物;遠離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危險物、懸掛物;避開狹窄街道、危牆等場所。如果處在野外,要避開山腳、陡崖等,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在海邊,要盡快向遠離海岸線的地方轉移,以避免可能發生的海嘯。
五、在行車過程中發生地震。應迅速打開雙閃燈,並找到個空曠的地方停車,不要冒險穿越長橋、堤壩、隧道等危險地帶。除了轎車外,如果是乘坐巴士或火車,車內人員在接到地震警報後第一時間應雙手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貨架上砸下傷人。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此外,地震時還可能出現一些特殊情況。如果遇到火災,要立刻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待搖晃停止後,再向安全地方轉移。轉移時要彎腰或匍匐、逆風而行。如果出現有毒氣體泄漏,也應同火災時一樣,用濕布掩住口鼻,逆風逃離,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1、選擇堅固牢靠的角落或傢具來躲避建築物坍塌的打擊。
2、選擇空間較小穩定性相對來說更好的功能房躲避。
3、如果自己被埋在廢墟,要保護自己的重要部位,例如頭部和面部,盡可能加固周邊空間,給自己增加生存幾率。
4、在地震剛結束又受傷的情況下,不要盲目的呼救大喊,要積蓄體力,想辦法先為自己控制傷勢,當聽見動靜的時候再拚命呼救。
5、如果被埋較深,短時間內無法被救援,要在有限的空間內為自己准備續命的糧食和水源。
6、地震的時候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再去救人,救人的原則是先救活人,救容易救的,壯大救援力量深處救援。如自己遭遇被困要有信心,不要太過慌亂和悲觀。
發生地震時的正確做法是什麼
地震發生時,要保持鎮定,只有鎮定才能想到最好的逃生的方法,就近躲避,伏而待定。
破壞性地震突然發生時,只有幾秒到十幾秒時間,採取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的方法是應急避險的好辦法。震波的間歇是最佳的逃生時機。
就近躲在結實物體旁邊。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且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物體旁。
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
身體應採取的姿勢:伏而待定,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
⑧ 磁脈震波療法怎麼治療股骨頭壞死
建議:股骨頭壞死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通常認為足繼發於股骨上端四周軟組織病變,導致股骨炎部分或全部的血液供給中斷,產生股骨之骨骺缺血性壞死。 磁脈震波治療方法就屬於物理治療的一種,給不少股骨頭患者解除了病痛的困擾。磁脈震波治療是利用液電能量轉換和傳遞原理,可促進骨組織損傷再修復,機械應力作用於骨組織和細胞後,先引起電位變化和空化效應等,進而引起細胞的拉力張力,組織間松解,細胞的彈性變形,活化了細胞,激活細胞的增殖,促進新骨生成;可改善骨及其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打通生理性關閉的血管,加速毛細血管微循環,增加細胞吸氧功能,加速組織微循環,促進毛細血管再生。 磁脈震波療法可改善骨及其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加速組織微循環,磁脈震波產生的空化效應可改善微循環,該效應可以使沖擊部位組織微循環加速,打通生理性關閉的血管,加速毛細血管微循環,增加細胞吸氧功能等,起到改善微循環作用。磁脈震波療法可促進毛細血管再生:組織改變可以看到受磁脈震波焦點區的組織變化過程是:未見變化輕微紅腫點狀出血片狀出血急性損傷毛細血管再生損傷修復。 磁脈震波可以促進毛細血管再生,會使仍未完全壞死的骨組織再血管化,重新獲得血液供應,進而使缺血壞死較輕的骨組織死而復生,逐漸爬行替代其他壞死骨組織,並修復股骨頭表面的光滑度。上面介紹了,預防股骨頭壞死應該走路時要腳下留神、避免摔跤,若滑倒時盡量不要讓臀部著地。冬季在冰雪地行走時,要注意鞋底防滑。
⑨ 腎結石中體外震波碎石手術是怎樣一個過程我要具體點的術後該怎麼修養
不是手術。體外震波碎石,是利用高能聚集沖擊波,在體外非接觸性裂解結石的一種治療技術。適用於腎盂結石、多發性腎結石、輸尿管上段結石,可反復進行。其治療過程是:病人仰卧固定在靠架上,其下方的半橢圓球進行高頻脈沖放電,產生的沖擊波聚集透入人體,准確作用於結石,反復擊發,使結石粉碎,碎石顆粒經輸尿管隨尿液排出體外,從而達到不開刀排石的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