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正確走路
答:走路大家天天都在走,然而不對的走路方式卻會對身體帶來危害,引起自律神經失調、膝蓋和關節老化、骨盆歪斜等問題。
走路姿勢正確的好處
走路姿勢正確可以保持身體平衡,可以避免關節變形以及老化,還可以改善駝背、偏頭痛、肩頸痛、O型腿以及骨盆歪斜等問題。
走路時腳底會承受比自身體重還要強上3倍以上的負擔,要通過正確的走路姿勢來達到防震效果。
如此一來,可以避免關節變形以及老化。
特別是減少了脖子的負擔,能安定自律神經,改善因為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的種種不適。
補充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即自律神經系統內部失去平衡。自律神經失調多與焦慮、緊張、憂郁有關。
自律神經失調的特性之一就是症狀繁多,頭痛頭暈、肩頸僵硬、下背痛、多汗、頻尿、視力模糊、記憶力衰退、失眠、多夢、胸悶、便秘、腹瀉,.........等等
B. 如何維持正確的走路姿勢
如果是要站立的話,那就要努力做到三點一線,也就是說你的後腦和屁股以及背部,在他人看來是在一條直線上的。這個時候你就要一直做到挺胸收腹了。
如果是走路的話,那麼千萬不要出現內八字或者外八字的情況,而盡量讓腿部自然放鬆,按照正常的姿態走路就行。如果是女性的話,注意兩條腿最好不要分得太開。如果是坐著的話,千萬不要讓身體前傾,或者腰部一直佝僂著,這樣很容易導致疾病的出現。我們坐著的時候應該讓腰和背貼著椅背,腳板著地,手臂自然下垂。
走路注意事項
走路鍛煉要注意根據自己的身體體質確定活動的一些方法和活動的時間和鍛煉的強度。一般認為體質狀態不好的,可以適當的活動散步,而不能劇烈的運動,所以如果是初次鍛煉就要注意先散步慢跑慢慢的身體習慣在可以進一步加強鍛煉。
一般可以先慢慢的散步再快走觀察看身體的承受的能力和心臟的跳動程度。所以這個主要是要注意身體出現突然的虛脫,因為鍛煉需要一個身體的適應過程。
C. 如何通過科學正確的方式走路來強健體魄
①速度有講究:
60~70步/分鍾的慢速和80~90步/分鍾的中速,適用於保健;100~120步/分鍾的,減重健體更有效。
②頻率有講究:
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鍾。
③指標有講究:
心率120~130次/分鍾,步長70~80厘米為宜,距離以8500步為上限。
8種科學走路法,走出一身健康來
1.「10點10分」走:護頸椎
●方法:雙臂向上斜舉,就像表針指到「10點10分」的位置上,抬頭挺胸,進行行走鍛煉,每天堅持200步。
●功效:這種走路方式有助於鍛煉肩部、頸部肌肉,緩解和預防頸椎疾患。
●提醒:進行「10點10分」走時,應適當地降低行走速度,以保持身體的平衡;要保證動作的准確性,不要因為胳膊酸疼就鬆懈下來。
2.「三吸一呼」走:最養肺
●方法:每天走路時心裡數數:「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代表走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吸氣,第四步呼氣,動作誇大一點,身體挺直,不許駝背。
●功效:這種走路方式,有助於增強肺部免疫力和肺部細胞的彈性,提高肺部血管的通透率,從而保護肺部健康。
●提醒:呼吸走,最好選擇在樹多、水面濕度大以及負氧離子含量高的環境。
3.一字步:防治便秘
●方法:左右腳要輪番踩在兩腳之間中線的位置,左右腳掌著地的同時,分別向左右兩側扭胯,上身保持放鬆。把一字步當成每天走路的一個環節,走500米就夠了。
●功效:這種走路方式會帶動胯部扭動,有助於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腸胃蠕動,能有效防治便秘。
●提醒:走路時擺髖扭胯的動作幅度不要太大,盡量保持身體平衡,以免扭傷腳踝。
4.倒著走:緩解腰酸背痛
●方法:盡量選擇平整的路面,周圍人比較少的環境,可以採用正走和倒走結合的方式,每天走30分鍾,使身體各部分肌肉都得到鍛煉。
●功效:倒走可以鍛煉腰部和背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運走致痛物質如乳酸等來緩解腰痛;有助於強化脊柱核心肌群,穩定脊柱,減少腰背痛。
●提醒:老年人盡量不要倒著走。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平衡能力下降,在倒走時很可能會出現跌倒、磕碰等危險。
5.邊拍邊走:呼吸通暢
●方法:
①走路時,兩手半握,虎口張開成弧形。
②左腳向前邁步的同時,雙手向身體兩側打開,在左腳落地的同時,右手輕輕拍打左胸,左手則向右側後腰處拍打。
③然後邁右腿,左手拍打右胸,右手拍打左後腰,一邊前進,一邊拍打。
●功效:這種走路方式可以鍛煉肺部,有助於呼吸通暢。
●提醒:行走時,要保持身體直立,眼睛向前看。
6.甩手大步走:防駝背
●方法:行走時,上身挺直,抬頭,下巴前伸,兩肩向後舒展,邁步大小以兩臂伸直的距離為宜,同時前後甩臂,一般以80~90步/分鍾為宜。
●功效:老年人常因背部肌肉薄弱、鬆弛,造成脊柱變形、駝背。走路時,不妨甩開手大步走,可讓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張,同時,還能鍛煉背部和腹部肌肉,減輕腰部負擔。
●提醒:老年人甩手走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掌握好適當的速度,太快容易失去平衡,太慢則達不到鍛煉的效果。
7.走跑交替:防治老寒腿
●方法:如果你覺得走路的運動量太少,可以走走跑跑交替進行。先快跑15步,再快走45秒,這樣交替運動20分鍾;或者快跑60秒,再快走3分鍾,這樣交替運動30分鍾。
●功效:走跑交替可增強體質,增加腰背及腿部的力量,對防治「老寒腿」、腰肌勞損等有良好的作用;這種方式運動量比較大,還能夠燃燒脂肪,有助於減肥。
●提醒:這種方式強度比較大,運動完要抖抖腿,甩甩胳膊,放鬆全身,以緩解肌肉的緊張感。
8.踮腳走:護腎
●方法:每天踮起腳走10分鍾左右,中間可以走走停停,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即可。
●功效:踮腳走是前腳掌內側、大腳趾起支撐作用,而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此處。這樣可以按摩足三陰,溫補腎陽。
●提醒:一定要循序漸進,一開始練習時最好身邊有幫扶物;患有重度骨質疏鬆的老年人,不建議踮腳走路。
D. 走路的正確姿勢
走路的正確姿勢
走路的正確姿勢,很多人都容易忽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也會遇到身邊的很多人有身體健康問題,那麼就要通過鍛煉自己的身體來增強自己的體質了,那麼走路是最常見的運動,走路的正確姿勢大家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1、頭部
很多人都會低頭走路,這樣其實是不對的,不僅會使頸後肌肉承擔太大重量,還會導致肌肉勞損,有的人甚至會因此頭痛。正確的做法是抬起頭部,眼睛向前看在前方3—6米處。
2、胸部
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挺起胸部,同時收緊小腹,夾緊臀部,讓全身收住。
3、手臂
手臂要跟隨著人們的步伐,很自然擺動。切記不要同手同腳。
4、肩膀
很多人在走路的時候,都喜歡聳著肩膀,或著往後面塌著肩膀。這樣是不對的,走路的時候,需要做到雙肩保持放鬆。
5、呼吸
呼吸也非常的講究,為了不會呼吸急促,導致上半身非常的緊張,大家可以每走三步便吸氣一次,再走三步呼氣一次。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呼吸急促的問題。
6、髖部
走路的時候,需要把身體的重心放於髖部,這樣可以讓腰部不會那麼吃力。
走路正確姿勢一定是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在一條直線上。並正確的呼吸與擺臂,這樣才是對的。
從側面看,軀干成一條直線,然後對比鏡子,找出這三個點:耳朵的最高處、肩峰突、大腿上外側骨頭最突出的地方,這三個點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腰部的`壓力才會最小,行走時身體向上挺直,髖部和軀干中部向上頂,眼看前方,雙肩放鬆,挺胸收腹,感覺自己用大腿走路(這個比較難需要反復體會)。
走路時,腳後跟先著地,然後腳後跟抬起,讓腳呈後往前踩實。腳尖指向正前方,努力控制好不要邁內八或者外八,每一步大概是50-60厘米左右。
重點:身體站直、腳踩實、腳後跟先著地。
走路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很多暴走減肥族最容易忽略的,有沒發現走著走著,胸口悶,精神又疲累,原因是你用錯了呼吸方法了!大部分小夥伴都是胸式呼吸,吸氣和呼氣時胸廓舒張收縮十分明顯,這樣只能將空氣交換停留在肺的上半部,導致氧氣無法供應到身體,造成缺氧。
正確的呼吸是腹式呼吸。盡量控制胸廓不動,吸氣時腹部撐大,呼氣時極力壓縮腹部。放在走路時,可以配合節奏數數。心裡默數四下,其中一二三時用鼻子慢吸氣,四是呼氣,最好用嘴巴呼氣,這樣能夠將肺部殘留的二氧化碳徹底排出,吸入的新鮮空氣深入到肺葉下端,提升血氧交換的效率,讓你真正體會到暴走的精神愉悅感。
走路前熱身,走路後拉伸
步行前可以先用正常的步速熱身5分鍾左右,接著就可以加快速度,讓身體發熱。或者跟著以下訓練進行熱身。
結束暴走後也不要掉以輕心,做一些柔和的拉伸動作,能改善放鬆你的肌肉,避免由於劇烈行走對肌肉帶來的緊張。
選一雙合適的鞋
每走一步,體重的0.7到1.5倍重量就會落在腳底,反作用回沖到踝關節、膝關節、甚至頸椎。所以鞋子合適與否,能直接影響行走對你雙腳的刺激,特別是有內八外八、腳內外翻的同學更要注意,可以去專門的運動鞋門店試各種鞋型。一般來說,一雙好的健步鞋,質地比較輕盈透氣,能夠全麵包裹你的雙腳,而且有一定的緩沖作用。
走半小時以上
如果你是想要通過走路減肥,每次最好能夠在正確的姿勢下,至少行走半小時以上,速度在一小時6-7公里之間,一周走5天左右。當然,想要減肥還得控制自己的嘴巴呀,否則吃再多,也抵不上步行消耗的那點熱量。
E. 怎樣才是正確的走路方式
正確地走路,上體伸直,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過於用力,心情舒暢,步伐輕松,颯爽英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下面將正確走法歸納為五個要點。重要的是五個方面的動作要協調成一個動作。五個動作作為一個整體,形成走這個動作。最基本的是腰要伸展,腰若彎,就不能恰當地支撐體重,上體也不能直立。其他五個要點是由此派生出來的。
上體伸展
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這樣,脊柱伸直,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用這種姿勢走,你會覺得是用胸走、用腰走。因為走的時候,胸和腰稍向前突出。這種姿勢與那種直通通像個棍似的直立姿勢不同,它要求上體稍向前傾,走起來颯颯有聲。這樣走,不但看起來看,還有一定道理。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頭,氣力充實。這時就像頭頂有根繩吊著上體似的,而且好像線頭有幾米長。這樣專心致志,思想集中在一點上,精力自然旺盛。其次,兩肩向後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由此點出發,可以看出走是一項可持續時間長的運動,這么說毫無勉強,由於兩肩向後拉,兩手才可大幅度擺動。需要指出,即使說兩肩向後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後拉,而是自然向後。脊柱伸直後,就可調整全身的姿勢,並使身體維持平穩。無論用多大勁走,都要採用這種姿勢。輕微呼吸時,腹部略有起伏。這說明腹部處於輕度緊張狀態。這樣可減輕腹腔內的臟器對腰的負擔。最後一點,在走時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這樣有利於邁大步,而且腿部有從後面反彈過來的感覺。這種姿勢走起來很帥,易於堅持。
伸直膝蓋
展開膝蓋,並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變大。大步走必須伸直膝蓋。至於步幅到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伸直膝蓋有個竅門。伸直膝蓋走時,上體稍向前傾,好像要倒下來似的。後腿蹬,這樣前腿膝蓋自然伸直,步子也邁得大了。此外前腳向前邁出時,同一側腰也好像向前運動,腰與腿要有效配合。走的時候要大腿帶動小腿,膝伸直,步幅也就大了。膝蓋伸展開,上體自然保持端正,速度也出得來。這就是伸直膝蓋的理由。如果走的時候膝蓋是彎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這樣易覺疲勞,腿部很快會沒勁兒。
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前腳著地時,腳跟先著地,身體重心落在腳跟上。然後,身體重心由腳跟通過腳掌向腳尖方向「滾轉」,最後到達腳尖。實際上,有人走路時,身體重心是由腳跟馬上移到腳尖。也有人用腳尖著地,這么走,屬芭蕾舞等特殊情況。關於身體重心從腳跟到腳尖的滾轉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腳跟著地,不等於腳跟承受全部體重,也不意味著腳跟使勁兒踏地,使勁踏會震腦袋。
練習時,不抬胯,後腿膝關節彎曲,然後向前自然擺出。這樣,只有前腳腳跟著地。抬高大腿的「高抬腿」走,消耗的能量太多,不屬於現在提倡的自然走法之列。需強調的是,腳跟不承受全部體重,身體重心移動是流暢地在整個腳底下進行。前腳著地瞬間,後腳尖同時蹬出。身體重心移動是順理成章的事。因此,支撐體重的點不是腳跟,而是後腳大拇腳趾趾根附近區域。
腳向正前方邁
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後腿要伸直。腿伸直,膝蓋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前腳向正前方邁出,腳的內側足跡形成一條直線。一般人們總覺得腳尖多少有點向外撇。有時為追求速度,向外撇點很有必要。有的人慢步時也腳尖外撇,俗稱八字腳,這樣走較穩定。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和後腳重心轉移是有一定關系的,當腳跟著地,身體重心在整個腳掌上滾動,由腳跟移向腳尖,後腳以第一、第二和第三腳趾為中心踢出,形成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腳掌的其餘部分發揮彈力的作用,使步行圓滑、流暢。步子邁大了,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韻律走的要領了。順便說一下「螃蟹步」的走法。這是腳尖向外撇,腳跟外側著地,大拇腳趾內側踢地。此外,它的特徵是彎腰、屈膝、駝背,並且腳不要向正前方邁。
5
擺胳膊
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裡。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鬆鬆垮垮。胳膊擺得好壞,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因為在走這個動作中,手與腳,或者說胳膊與腿有密切關系。胳膊與腿的動作也是相互關聯的,右腳向前邁出,左手向前擺。其中,特別是當膝蓋伸直,腳向正前方邁時,與腳的動作相對應,胳膊自然擺出。如果擺的比肩還寬,膝蓋易彎曲。擺動時,大拇手指似觸非觸衣服為佳,在不受力的狀態下,胳膊擺動時,肘部分自然伸與折。最近美國流行一種訓練方式,叫做「運動式走」。這股風也傳到了日本。其特點是胳膊要擺到90度,臀部也要左右擺動,精神要飽滿。我倒認為自然擺動更好些。美國的「運動式走」可能適宜訓練,但人為因素較多。估且不論它在平地有何利弊,起碼這種走法不是到處可行的。因而,還是把胳膊自然地甩起來吧。
F. 步行訓練常用方法
步行訓練方法:
一、定義 患者自身或利用不同步行輔助裝置進行步行能力的練習。
二、適應證與禁忌證
(1)適應證:中樞性癱瘓者,如偏癱、截癱、小腦疾患、腦癱等;運動系統病損影響行走的患者,如截肢後安裝假肢、髖關節置換術後等。
(2)禁忌證:站立平衡功能嚴重障礙;下肢骨折未癒合;各種原因所致的關節不穩。
三、設備與用具 平行杠、手杖、拐杖、助行車、助行架、減重步行裝置、步行機器人及輪椅等。
四、操作方法與步驟
(1)平行杠、助行器步行訓練:用於初期的步行訓練,適用於下肢無力但無癱瘓、一側偏癱或截肢患者;對於行動遲緩的老年人或有平衡問題的患者,助行器可作為長期步行輔助具。具體操作方法:可在平行杠內完成系列步行訓練;持助行器行走的方法為:用雙手分別握住助行器兩側的扶手,提起助行器使之向前移動 20-30cm 後,邁出患側下肢,再移動健側下肢跟進,如此反復前進。
(2)雙拐步行訓練,包括:
1)交替拖地步:將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拐,雙足同時拖地向前移動至拐腳附近。
2)同時拖地步:雙拐同時向前方伸出,兩腳拖地移動至拐腳附近。
3)擺至步:雙拐同時向前方伸出,患者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同時擺動,雙足在拐腳附近著地。此種步行方式適用於雙下肢完全癱瘓而無法交替移動的患者。移動速度較快,可減少腰部及髖部用力。
4)擺過步:雙側拐同時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撐把手,使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向前擺動,雙足在拐杖著地點前方的位置著地。
訓練時注意防止膝關節屈曲,軀干前屈而跌倒。適用於雙下肢完全癱瘓,上肢肌力強壯的患者。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動方式。
5)四點步:步行時每次僅移動一個點,一直保持四個點在地面,即左拐→右足→右拐→左足,如此反復進行。適用於骨盆上提肌肌力較好的雙下肢運動障礙者以及老人或下肢無力者。是一種穩定性好、安全而緩慢的步行方式。
6)兩點步行:一側拐杖與對側足同時伸出為第一著地點,然後另一側拐杖與相對的另一側足再向前伸出作為第二著地點。此步行方式適用於一側下肢疼痛需要藉助拐杖減輕其負重,以減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點步行後練習。
與正常步態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較快。
7)三點步行:患側下肢和雙拐同時伸出,雙拐先著地,健側待三個點支撐後再向前邁出。適用於一側下肢功能正常,能夠負重,另一側不能負重的患者,如一側下肢骨折,小兒麻痹後一側下肢麻痹等患者。是一種快速移動、穩定性良好的步態。
(3)手杖步行訓練,包括:
1)手杖三點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時先伸出手杖,再邁患側足,最後邁健側足。適用於下肢運動障礙的患者,大部分偏癱患者習慣採用此步態。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練習時按健側足邁步的大小,又可分為後型,並列型和前型三種。
2)手杖二點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時伸出並支撐體重,再邁出健足。手杖與患足為一點,健側足為一點,交替支撐體重。此種步行速度快,因此,當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是較好地掌握三點步行後,可進行兩點步行訓練。
(4)輪椅訓練 見作業治療章節(第二章第三節:輪椅選擇與使用技術)。
五、注意事項
(1)步行訓練時應注意患者的血壓變化。
(2)行走訓練時,要提供安全、無障礙的環境;衣著長度不可及地,以防絆倒;穿著合適的鞋及襪,鞋帶須系牢,不宜赤足練習行走,嚴防摔倒。
(3)選擇適當的行走輔助具和行走步態,選擇高度和長度適合的助行架、拐杖或手杖。
(4)如使用拐杖,要避免腋下直接受壓,以防臂叢神經損傷。
G. 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是怎樣的
1、身體要直
所謂身板直就是這個意思,你自己看一下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 的時候身體是彎曲的,不是弓著腰就是腿彎著,這樣走路是錯誤,一定要讓自己的整個身體,呈現直線型。頭頸部應該微微上抬而不是低下,因為低頭容易造成後頸的肌肉僵硬,而前面的肌肉長期處於一種鬆弛狀態,這樣就會產生肌肉萎縮或者攣縮。
4、雙腳抬起不要拖拉
個人是最討厭那種走路雙腳在地面上拖行的人,除非重病到馬上要掛,不然就要把腳抬起。你自己可以看一下,那些走路緊貼地面拖行的人,不是在生活中屬於那種懶鬼,就是對生活毫無希望、期盼的人,總之,「等死」之人才這樣拖行,所以,一定要抬起腳走路,走出節奏感才好呢。
H. 走姿正確方法
正確的走路姿勢
正確地走,上體伸直,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過於用力,心情舒暢,
步伐輕松,颯爽英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下面將正確走法歸納
為五個要點。重要的是五個方面的動作要協調成一個動作。五個動作
作為一個整體,形成走這個動作。最基本的是腰要伸展,腰若彎,就
不能恰當地支撐體重,上體也不能直立。其他五個要點是由此派生出
來的。
上體伸展
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這樣,脊柱伸直,
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用這種姿勢走,你會覺得是用胸走、用腰走。因為走的時候,胸和
腰稍向前突出。這種姿勢與那種直通通像個棍似的直立姿勢不同,它要
求上體稍向前傾,走起來颯颯有聲。這樣走,不但看起來好看,還有一
定道理。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頭,氣力充實。這時就像頭頂有根繩吊著上
體似的,而且好像線頭有幾米長。這樣專心致志,思想集中在一點上,
精力自然旺盛。
其次,兩肩向後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由此點出發,可以
看出走是一項可持續時間長的運動,這么說毫無勉強,由於兩肩向後拉
,兩手才可大幅度擺動。需要指出,即使說兩肩向後拉,也不要有意用
力向後拉,而是自然向後。脊柱伸直後,就可調整全身的姿勢,並使身
體維持平穩。無論用多大勁走,都要採用這種姿勢。
輕微呼吸時,腹部略有起伏。這說明腹部處於輕度緊張狀態。這樣
可減輕腹腔內的臟器對腰的負擔。
最後一點,在走時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這樣有利於邁大
步,而且腿部有從後面反彈過來的感覺。這種姿勢走起來很帥,易於堅
持。
伸直膝蓋
展開膝蓋,並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
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變大。大步走必須伸直膝蓋。至於步幅到
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伸直膝蓋有個竅門。伸直膝蓋走時,上體稍向前傾,好像要倒下來
似的。後腿蹬,這樣前腿膝蓋自然伸直,步子也邁得大了。此外前腳向
前邁出時,同一側腰也好像向前運動,腰與腿要有效配合。走的時候要
大腿帶動小腿,膝伸直,步幅也就大了。
膝蓋伸展開,上體自然保持端正,速度也出得來。這就是伸直膝蓋
的理由。如果走的時候膝蓋是彎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這樣
易覺疲勞,腿部很快會沒勁兒。
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
前腳著地時,腳跟先著地,身體重心落在腳跟上。然後,身體重心
由腳跟通過腳掌向腳尖方向「滾轉」,最後到達腳尖。實際上,有人走
路時,身體重心是由腳跟馬上移到腳尖。也有人用腳尖著地,這么走,
屬芭蕾舞等特殊情況。
關於身體重心從腳跟到腳尖的滾轉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腳跟著地
,不等於腳跟承受全部體重,也不意味著腳跟使勁兒踏地,使勁踏會震
腦袋。
練習時,不抬胯,後腿膝關節彎曲,然後向前自然擺出。這樣,只
有前腳腳跟著地。抬高大腿的「高抬腿」走,消耗的能量太多,不屬於
現在提倡的自然走法之列。
I. 正確的走路姿勢詳細講解
走路健身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健身方式,這看似簡單的運動方式,裡面卻蘊含著眾多的學問。很多想走路減肥,卻不知錯誤的走路方式不但不能減肥還能傷害身體,那到底該怎麼走路呢?走路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正確的走路姿勢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正確的走路姿勢
1.上體伸展
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這樣,脊柱伸直,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頭,氣力充實。其次,兩肩向後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
需要指出,即使兩肩向後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後拉,而是自然向後。脊柱伸直後,就可調整全身的姿勢,並使身體維持平穩。無論用多大勁走,都要採用這種姿勢。輕微呼吸時,腹部略有起伏。
最後一點,在走時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這樣有利於邁大步,而且腿部有從後面反彈過來的感覺。這種姿勢走起來很帥,易於堅持。
2.伸直膝蓋
展開膝蓋,並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變大。大步走必須伸直膝蓋。至於步幅到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伸直膝蓋有個竅門。伸直膝蓋走時,上體稍向前傾,好像要倒下來似的。後腿蹬,這樣前腿膝蓋自然伸直,步子也邁得大了。此外前腳向前邁出時,同一側腰也好像向前運動,腰與腿要有效配合。
3.腳向正前方邁
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後腿要伸直。腿伸直,膝蓋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
前腳向正前方邁出,腳的內側足跡形成一條直線。一般人們總覺得腳尖多少有點向外撇。有時為追求速度,向外撇點很有必要。有的人慢步時也腳尖外撇,俗稱八字腳,這樣走較穩定。
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和後腳重心轉移是有一定關系的,當腳跟著地,身體重心在整個腳掌上滾動,由腳跟移向腳尖,後腳以第一、第二和第三腳趾為中心踢出,形成前腳向正前方踏出的動作。腳掌的其餘部分發揮彈力的作用,使步行圓滑、流暢。步子邁大了,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韻律走的要領了。
4.擺胳膊
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裡。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鬆鬆垮垮。
胳膊擺得好壞,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因為在走這個動作中,手與腳,或者說胳膊與腿有密切關系。
胳膊與腿的動作也是相互關聯的,右腳向前邁出,左手向前擺。其中,特別是當膝蓋伸直,腳向正前方邁時,與腳的動作相對應,胳膊自然擺出。
如果擺的比肩還寬,膝蓋易彎曲。擺動時,大拇手指似觸非觸衣服為佳,在不受力的狀態下,胳膊擺動時,肘部分自然伸與折。
正確的走路姿勢讓人看起來更有精神,身體也能夠充分的得到鍛煉,本來一天就很辛苦,千萬別讓自己的路白走,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才行。
這些人群走路得多加註意
一、體弱者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或飯後進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二、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鍾散步。每分鍾走80米為宜,每次半小時,會收到較好的鎮靜效果。
三、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應在餐後1小時後再緩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
四、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時間最好在餐後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避開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行走一般選擇在餐後半小時,而且活動時間也不要超過1小時。
五、高血壓病患者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沖作用,要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因為這樣會使大腦處於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步行鍛煉的好處
1.防心臟病
步行鍛煉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博士就首創了以走路作為心臟病和心梗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
2.防大腦萎縮
研究表明,保證每周步行不少於9.6公里,不僅可以增加大腦體積,還能有效預防大腦萎縮、老年痴呆,也會讓記憶力出現問題的幾率降低50%。
3.防糖尿病
其實控製糖尿病並不難,若能一星期堅持3天,每天在30分鍾內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發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堅持4天,可降低 33%;每周5天,則能降低42%。
猜你喜歡:
1. 正確的跳遠方法技巧有哪些
2. 思維導圖步行是最完美的運動方式
3. 跑步機的正確跑步姿勢是怎麼樣的
4. 慢跑的正確姿勢是怎樣
5. 登山運動有什麼基本步法
J. 正確的走路方式是怎樣的
正確的走路方式是怎樣的
正確的走路方式是怎樣的,我們都知道如果走路的方式錯誤,將會導致腿型發生改變,成為X腿型,這樣非常不美觀,影響我們的自信心,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正確的走路方式是怎樣的,一起來學習下吧。
X型腿的人走路多為外八字,即行走的時候,雙足尖向外分,在行走的時候,腿部會向外用力,膝關節受到向外分的力,久而久之,站立的時候膝關節就會無法並攏,變成X型腿。所以要先調整走姿,學會重心放腿內側。
良好的走姿應當身體直立、收腹直腰、兩眼平視前方,雙臂放鬆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腳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勻。
剛開始調整時可能覺得很別扭,有種不會走路的感覺,時間長了就自然了。
導致X型腿的原因是什麼
1、遺傳導致的:如果家族裡面有X型腿的患者,它也是有可能遺傳給下代的,這個主要是通過染色體遺傳給孩子的,這類疾病也是無法避免的,建議通過後期的.治療改善。
2、營養不良導致的:如果孩子在嬰幼兒的時候不注意營養,也是會導致孩子身體出現缺鈣缺鎂等微量元素的,孩子身體如果缺少這些就會導致骨骼發育不健全,就容易形成X型腿的。
3、過早讓孩子學習走路:現在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越早走路就越聰明,於是在孩子七八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練習走路了,這個也是容易導致孩子X型腿的。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孩子練習走路的時候不能給急於求成,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臀中肌是關鍵
X型腿、八字腿等腿型問題,排除先天發育不良等因素外,主要是由於長期不正確的走路習慣所致。臀中肌的重要作用是在運動或站立時維持腿部及整個身體的平衡。
當臀中肌欠發達時,腿部的穩定就會由腿部肌肉代償,因此就會造成腿部的肌肉力量發展不平衡,從而出現腿型不正的問題。而事實上,有優美腿型的人,肯定還有肌肉發達而又飽滿的臀部!因此,腿型不正的人,要通過加強對臀中肌的訓練來矯正。
小腿肚子粗大
小腿肚子粗大,跟走路習慣有很大關系,是由於在行走過程中,小腿過多參與發力造成的。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是步伐自然走直線,腳尖正沖前方,由胯部運動帶動大腿,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帶動腳踝前行。在走路時,大腿和小腿的角度變化區間大約控制在160°~180°。若角度變化區間過大,會增加小腿的肌肉發力,小腿當然就會越來越粗壯了。
因此在走路時,一步的距離要根據自己的腿長情況自由掌握。如果強行邁大步,可能會引起大腿與小腿之間的角度變化過大,從而大大增加小腿肌肉的運動強度,導致小腿變粗。
在走路中,一定要邁開大腿,也就是要保證大腿之間的角度最大時超過60°,原則上越大越好。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走路時還要自然擺臂,做到挺胸、收腹、抬頭,身體向前微傾。在腳落地時,要保證腳跟先著地,然後再轉換成整個腳掌支撐身體。在邁另一隻腳時,後面那隻腳的腳跟要先離地,並用腳尖自然支撐身體重心。這樣走路可以減緩對髖關節的壓力,同時還能減少髖關節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