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疼的小妙招1:穴位療法
如果出現胃疼,可以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按摩的時候,注意力度,緩慢進行。
穴位療法有不同的方法,其中較為有效的方法有兩個,一是揉內關,內關穴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並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
二是揉按腹部,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慾。
2
治胃疼的小妙招2、運動療法
這種療法有一些特定的動作,包括跪姿前傾,做法是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鬆後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復做3~5次。該動作有助於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征(如胃腸痙攣、腹瀉等),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3
治胃疼的小妙招3、嘗試放鬆腹部
想要緩解胃疼,還需盡量放鬆精神狀態,避免由於精神壓力過大引起胃部不適。
可以嘗試在胃疼的時候,盡量把皮帶松開,這樣可以保障胃氣流通順暢,讓腹部舒服一點。因此,經常胃疼者在平時衣著上應該多加註意。經常胃疼的人,平常盡量穿舒適寬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壓。比如,我們可以選擇穿一些寬松的衣服,下班之後可以脫掉職業裝穿上休閑裝,還可以聽一些舒緩或者令人愉悅的音樂。
4
治胃疼的小妙招4、讓胃更溫暖
緩解胃疼,還可以採取加溫的方法,這是因為,有些胃疼是因為吃了較冷的食物引起了胃寒。
有些人胃疼,是因為本來就是胃寒的人,他們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緩解胃疼的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5
治胃疼的小妙招5、適當吃點食物
對於飢餓引起的胃疼,我們可以選擇適當地吃一些食物。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胃疼的原因有時是因為飢餓產生的,這個時候如果有軟質食物的話,吃一點,比如麵包、餅乾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東西。平時可以買些蘇打餅干放在辦公桌里,以備不時之需。當胃疼時,可以適當吃點食物。
END
養胃的10種食物
牛奶
牛奶的主要作用有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的功效,對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秘等都有著很好的作用。
研究發現,牛奶對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秘等情況有著非常有效的治療效果。雖然說牛奶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但專家提醒:患有腹瀉、脾虛證、濕證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適合過量的飲用牛奶。
粥類
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裡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
養胃早餐的3點原則: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如:雞蛋羹、雞蛋湯、煮雞蛋、大豆、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湯水
除了粥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之外,還有一種食物同樣具有同等的養胃作用,那就是湯。
湯最好不要是肉湯,因為在肉湯中同樣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這不利於養胃。最好的湯是菜湯,比如什麼菠菜、粉絲、雞蛋湯等,你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輔料進行調味,這樣養胃的功效會更加的明顯。
蘋果
味甘、性涼。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宜於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
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秘。《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
在食用菠菜的時候要注意,由於菠菜中草酸含量高,過量食用的話會妨礙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因此在吃菠菜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捲心菜
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捲心菜與薏仁、陳皮、蜂蜜同煨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上腹脹滿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大便溏泄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桂圓
「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桂圓能入葯,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胡蘿卜
性味甘平,「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卜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卜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山葯
天氣轉冷時,有些脾胃虛寒的人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症狀。經常熬山葯粥喝,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其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⑵ 胃炎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生的炎症性或萎縮性病變。
這是一種常見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急性胃炎常見的為單純性和糜爛性兩種。 前者表現為上腹不適、疼痛、厭食、惡心和嘔吐;後者以上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有嘔血和黑糞。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一般僅見飯後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慢性胃炎病程遷延,大多無明顯症狀和體征,工要依賴胃鏡檢查和胃黏膜活組織檢查。 有胃炎的人有條件的話,每天兩杯常蝟寶茶,助消化、調理腸胃、健脾益胃,內調,養胃,保護胃黏膜,長期飲用可以使腸胃恢復到正常狀態!
急性胃炎的飲食調理
1、大量的嘔吐及腹痛劇烈者應禁食並且卧床休息。
2、急性發作時最好用流質飲食,食物應細軟、少渣、少油膩、易消化,如米湯、杏仁茶、清湯、淡茶水、藕粉、去皮紅棗湯,應以流食為主,待病情緩解後,可逐步過渡到半流食,盡量少食用產氣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3、嚴重嘔吐腹瀉者,宜飲糖鹽水,補充水分和鈉鹽。若因嘔吐失水以及電解質紊亂時,應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等溶液。
4、腹痛劇烈時,應禁止飲水,使胃腸充分休息,待腹痛減輕時再酌情飲用。禁用生冷、刺激性食品,如醋、辣椒、蔥、姜、蒜、花椒、濃茶、咖啡、可可等。烹調時,以清淡為主,少用油脂或其他調料。
慢性胃炎的飲食調理
1、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如瘦肉、雞、魚、肝腎等內臟以及綠葉蔬菜、番茄、茄子、紅棗等。每餐最好吃 2~3 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注意食物酸鹼平衡。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麵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用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要避免食用引起腹脹氣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豆類和豆製品、蔗糖、芹菜、韭菜等。當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宜飲酸奶,因為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能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增加胃內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毒素,同時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蝕,有利於胃炎的治療和恢復。
3、當口服抗菌素治療某些炎症性疾病時,也應同時飲用酸奶,這樣可以補充營養,避免抗菌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保護了胃黏膜。
4、以少吃多餐、增加營養、減輕胃部負擔為原則,同時要忌煙酒。胃炎患者一定要忌食花生,特別是新花生,否則會引起嚴重的消化不良,使症狀加重。
5、慢性胃炎者不宜大量喝啤酒。飲用一定量的啤酒,病人會比較普遍地感到上腹脹滿,燒灼感加重,噯氣頻繁,食慾減退;萎縮性胃炎患者飲後症狀尤為明顯。
飲食禁忌
1、忌食生冷食品。過食生冷食品,可致脘腹受涼、氣血凝滯,嘔吐清水或酸水,胃痛加重。忌飲用汽水、可樂和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大魚大肉以及油煎炸品,飲食宜清淡可口。因為大魚大肉,脂肪過量,不易消化吸收,易誘發胃痛。
3、忌煙酒。若急劇過量飲酒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可產生急性胃炎。長期飲烈性酒,對胃黏膜細胞會有嚴重損傷,可使慢性胃炎的發病率明顯增高。煙草中的有害成分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對胃黏膜產生刺激。過量吸煙還可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引起膽汁返流,使胃黏膜受損。據調查,每日吸煙 20 克以上者,有40%會發生胃黏膜炎症。
食療方法:
1、老柚皮 15 克,細茶葉 10 克,生薑 2 片,水煎服。適用於急性胃腸炎。
2、薑汁適量,大米 100 克。先將大米用水浸泡後,用麻紙 5~6 層包好,燒成灰,研細末,早晚 2 次服完,飯前用姜水沖服,輕者 l 劑,重者連服 3 劑,服葯後 1 周內以流食為主,勿食生冷油膩之物。本方對慢性胃炎有較好療效,尤其對病情輕、病程短者療效更佳。
營養產品調理建議:
■3 倍用量:蛋白質粉,牛初乳片(粉),螺旋藻片,維生素B片
■2 倍用量:液體鈣,蜂膠,蜂王漿,維生素B片
■1 倍用量:復合維生素片,維生素C,深海角鯊稀
蛋白質粉:保護胃粘膜,對胃酸起到緩沖的作用;為人體提供營養,維持人體人生命活動的需要;為免疫系統製造抵抗細菌的抗體,為修復受損的組織提供原料。
牛初乳片(粉) :富含免疫因子、生長因子以及免疫促進劑,提高人體的自身免疫力,抵抗細菌的感染;含有的蛋白質可以保護胃粘膜。
螺旋藻片 :屬於高營養的鹼性食品,可以調節胃酸,增加營養,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
B族維生素 :減輕腹部的疼痛,促進消化,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穩定情緒,減輕精神壓力,幫助睡眠。
液體鈣 :降低胃酸的濃度;有助於血液的凝固;有助於肌肉的收縮和擴張,促進胃的蠕動,有助於消化。
蜂王漿 :含有多種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可以協調腸胃的功能,促進消化。
蜂膠 :含有豐富而獨特的黃酮類、萜烯類物質 ,溫和有效,不會引起消化道的寄生菌的失調,對多種細菌、真菌、病毒等有顯著的抑制和殺滅作用;還有安然、消炎、止痛、止癢、麻醉、抗輻射等作用;能快速止血,加速傷口的癒合。
復合維生素片 :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促進消化。
維生素 C :具有抗氧化,解毒的功效,增強免疫力,減輕精神壓力;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有助於傷口的癒合。
深海角鯊稀 : 向細胞供應大量氧氣,使細胞恢復活力,提高身體的自愈能力,加快傷口癒合;增強體質,延緩衰老,提高抗病 (包括癌症)的免疫能力; 調節體內酸鹼值 ,減低胃酸的濃度;消炎殺菌,預防及治療細菌引致的疾病。
⑶ 胃寒,胃涼有什麼治療的方法
一、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忌暴飲暴食。
二、改變飲食習慣:按時就餐,坐著吃飯不要站立或蹲著。戒吃辛辣、油炸、煙熏食物如燒烤等,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烈的食物,不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積極食療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適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殺菌可以幫助消除炎症,建議多吃;另外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飯後、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如何護胃呢?這就要重「五養」 保暖護養-天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 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 痛或加重舊病; 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 少食多餐.
⑷ 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本病的治療分西醫葯治療和中醫葯治療。
(1)西醫葯治療。
①一般治療:飲食療法是慢性胃炎的必要治療措施,飲食宜易於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進食應細嚼慢咽以達到少刺激、易消化的目的。停服刺激性葯物、戒除煙酒、治療口咽部慢性感染等也是必要的治療措施。
②對症治療:腹痛時可給予抗膽鹼能葯物,如阿托品0.3毫克,每日3次;或普魯本辛15毫克,每日3次。返酸、胃酸分泌較高者可用鹼性葯物,如氫氧化鋁凝膠10毫升或碳酸鈣0.5克,每日3次。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酸鹽3~5毫升,每日3次,或胃蛋白酶合劑10毫升,每日3次。貧血時可口服鐵劑及肌注維生素B12。胃鏡下有膽汁返流時可用胃復安(滅吐靈)10毫克,每日3次。
③抗菌治療:適用於有局灶性感染或幽門螺桿菌檢查陽性者。鏈黴素0.25克,每日4次;痢特靈0.1克,每日3次;甲硝唑0.25克,每日3次;呋喃唑硐0.1克,每日3次。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
(2)中醫葯治療。
①脾胃濕熱:胃脘脹痛明顯,噯氣,嘈雜,口中粘膩,或口苦口臭,大便不暢,胸悶痞塞,納差,食後脹痛痛甚,舌質稍紅,苔黃厚膩,脈弦滑。治宜清熱泄濁、和胃消痞。
方葯:蒼術、厚朴、藿香、木香、半夏、陳皮各10克,檀香、砂仁、甘草各3克,白豆蔻5克。
②肝胃蘊熱:胃脘灼痛,痛勢急迫,連及兩脅,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疏肝和胃、泄熱止痛。
中成葯:牛黃清胃丸。
③肝胃氣滯:胃脘脹滿攻撐作痛,痛連兩脅,胸悶噯氣,善太息、嘔吐,有時泛酸或苦水,心煩易怒,大便不暢,或便溏或便秘,舌質淡紅,苔薄黃或薄白,脈弦。治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中成葯:舒肝和胃丸,左金丸。
④脾胃陰虛:胃脘隱隱灼痛,煩渴思飲,口乾咽燥,胃中嘈雜灼熱,大便干結,食少、納呆,乏力,苔少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治宜養陰益胃。
中成葯:麥味地黃丸。
⑤胃絡瘀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處,按之痛甚,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脈弦澀。治宜活血通絡、化瘀止痛。
方葯:炒五靈脂、當歸、紅花、柴胡各10克,三七5克,赤芍、烏葯、元胡、甘草、香附、枳殼、川芎各6克。
⑥脾胃虛寒: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斷,喜暖喜按,得食則減,嘔吐清水,納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益氣溫中、健脾和胃。
中成葯:附子理中丸。
⑸ 胃病有哪些治療方法,請介紹
治療胃炎需要加強營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面條、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製品;最好每天兩杯瑺胃寶茶,助消化、調理腸胃、健脾益胃。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這些食物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癒合。泛酸多的患者應少用牛奶。 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干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
一、慢性胃炎臨床症狀有哪些呢?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可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等。慢性胃炎病程遷延,大多無明顯症狀和體征,一般僅見飯後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那麼慢性胃炎臨床症狀是什麼呢?
1、噯氣,約佔50%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狀。患者胃內氣體增多,經食道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因此很多患者感覺胃裡面有氣,打嗝後舒服一些。
2、重復出血也是慢性胃炎的常見症狀。出血緣故原由為慢性胃炎基礎上並發的一種胃粘膜急性炎症轉變。
3、食慾不振、噯酸、惡心嘔吐、乏力、腹瀉、糞便乾燥或腹瀉等。
4、最常見症狀是上腹疼痛,85%左右的慢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狀。這些個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大都無紀律,疼痛大都與飲食無關(有的患者空肚舒適,飯後不舒)。疼痛通常是彌慢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常常因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非常刺激性食物而症狀加重,少量與天氣變化有關。這種上腹疼痛用解痙劑及抗酸劑不容易緩解。
5、腹脹,70%左右的慢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狀。常常因為胃內瀦留食物、排空推遲、食積所致。
二、慢性胃炎的飲食五大偏方:
1、羊肉蘿卜湯
羊肉100克,蘋果150克,豌豆100克,蘿卜300克,香菜、胡椒粉、鹽、醋各少許。羊肉洗凈,切成小方塊,香菜洗凈切成段待用。豌豆、蘋果、羊肉、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1個小時,再放蘿卜塊煮熟,放鹽、香菜等即成,用醋蘸食。
2、雞蛋冰糖酒
冰糖500克,黃酒500毫升,雞蛋12枚。將冰糖與黃酒用文火煮沸後打入雞蛋,攪勻,熬至呈焦黃色即成。每日3次,飯前服,每次20毫升。用於治胃痙攣。
3、胡椒燉豬肚
豬肚1個,白鬍椒15克,生薑9克。白鬍椒壓碎,生薑切絲,共納入洗凈的豬肚
⑹ 腸胃一直不好,大家能推薦什麼好方法治療嗎
腸胃不好怎麼吃才好
時報記者李智慧
多數人可能認為自己的胃只有一點點小毛病,甚至是完全健康的,根本不用多考慮。實際上,現代人由於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強大的工作壓力,大部分人的胃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也許您的胃並不像您認為的那樣健康呢!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消化科主任孫桂華提醒廣大市民在護理腸胃時邀特別注意以下3要點。
要點一:飲食有規律
很多人在飲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頓,不合口味的就餓一頓,這樣就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進而使胃壁內的神經叢功能亢進,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因此,飲食應該定時定量,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本身患胃病的人應盡量做到定時進餐,每日可定時進食5~6次,進食量少,能減輕胃的負擔,避免胃部過度擴張;進餐次數多,可使胃中經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內過多的胃酸。病情嚴重的人最好食用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的松軟食品,如面條、米粥、牛奶等,如果有條件,還可多吃點蜂蜜,因為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癒合的功能。
要點二: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內得到充分的磨切、並與唾液混合,這樣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使食物更易於消化。此外,應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飲酒和吸煙。煙酒對胃的危害很大。煙草中的尼古丁對胃的刺激作用,會使胃容物排出延遲,進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炎、胃潰瘍的病情加重。飲酒,特別是空腹飲酒對胃病患者的損害就更大,因為酒中乙醇對胃粘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後會出現較強的收縮、擴張等運動,這極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潰瘍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現生命危險。
要點三:保持精神愉快
胃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系。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郁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因此,平時要精神愉快、性格開朗、意志堅強,並善於從困境中解脫自己。
相關鏈接
美味巧食呵護腸胃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各種飲食、水谷,都必須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對人體產生益處。而腸胃病不是一天產生,而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為此治療腸胃病也要從飲食入手。中華葯膳是中醫學的一部分,葯食同源成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我們提供一些食療方法,給讀者有益的幫助。
靚湯護胃
1.板栗燉母雞
原料:板栗500克,柴母雞1隻(農村散養)約1000克重,料酒3匙,姜3片,水1500毫升,鹽適量。
製法:先將母雞宰殺,去毛,剖腹去腸、內雜,剪去爪尖,洗凈,切成塊待用。
再將板栗洗凈,切口,放入開水鍋中煮2分鍾,口裂體漲為宜,剝去皮殼。
最後在鍋內裝入雞塊、栗子、薑片、料酒、水煮開,改用溫火燉2小時,雞肉爛後加食鹽適量即可。
功效:母雞肉與栗子合用,助其健脾益腎之功。慢性腸胃炎患者和腎虧尿頻、腰腿無力者均可食用,療效顯著。
2.桂圓松子仁湯
原料:桂圓40克,松子仁2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桂圓去殼後洗凈,松子仁洗凈,兩者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用中火燒開,改用溫火煮10分鍾,加白糖,過約10秒鍾關火即成。
功效:桂圓肉能補脾益胃、養血安神、益心補氣。松子仁能滋陰、熄風、潤肺。兩者共食,更能起到養胃滋補的作用。
護胃粥方
愛喝粥的朋友,有沒有想過不同方法煲出的粥,不僅有不同的味道,而且還能幫助我們呵護好腸胃呢!來吧,跟著我們本期的貼士煲出新意思的靚粥!
1.香菇粥
配方:小米50克、香菇50克。
製作:先煮小米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
每日服3次,持續服用有效。
功效:大益胃氣。適用於氣虛食少,有開胃肋食用。
2.豬脾粥
配方:豬脾、豬胃各1具、粳米100克
製作:將豬脾、豬胃洗凈切細,與米同煮為粥
功效:健腹益氣。適用於脾胃氣虛、不下食、米穀不化。
參考資料:http://gd.sina.com.cn
1 .白術散治療便秘 :取生白術適量 ,粉碎成極細末 ,每次服用白術散 10克 ,每天 3次。此法對虛性便秘療效頗佳 ,一般用葯 3~ 5天 ,大便即可恢復正常 ,大便正常後即可停葯 ,以後每星期服葯 2~ 3天 ,即可長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湯加味治便秘 :取生白芍 30克 ,生甘草 20克 ,枳實 15克 ,加水 2碗煎成大半碗 ,每天 1劑 ,分 2次服用。此方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便秘 9 5例 ,療效滿意。此法特別適用於老年、久病體弱的成人便秘患者 ,但孕婦慎用。
3.連翹治療便秘 :取連翹 15~ 30克 ,煎沸當茶飲 ,每日 1劑。小兒可兌白糖或冰糖 (不兌糖效果更好 )服用。持續服用 1~ 2周 ,即可停服。此方特別適用於手術後便秘、婦女 (妊期、經期、產後 )便秘、外傷後 (顱腦損傷、腰椎骨折、截癱 )便秘、高血壓便秘、習慣性便秘、老年無力性便秘、腦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4.車前子治療便秘 :每日取車前子 30克 ,加水煎煮成 150毫升 ,每日 3次 ,飯前服 , 1周為 1個療程。一般治療 1~ 4個療程即可痊癒。服葯期間停服其他葯物。本方不僅可以治療便秘 ,而且還有降血壓作用 ,特別適用高血壓而兼便秘患者。另外 ,以車前子為主治療糖尿病便秘患者 ,均有明顯的近期、遠期療效。
5.昆布治療便秘 :昆布 60克 ,溫水浸泡幾分鍾 ,加水煮熟後 ,取出昆布待適宜溫度 ,拌入少許姜、蔥末 ,加鹽、醋、醬油適量 , 1次吃完 ,每天 1次。
6.生甘草治療便秘 :取生甘草 2克 ,用 15~ 20毫升開水沖泡服用。每日 1劑。本法專治嬰幼兒便秘 ,效果滿意 ,一般用葯 7~ 15天即可防止復發。
7.胖大海治療便秘 :取胖大海 5枚 ,放在茶杯或碗里 ,用沸水約 150毫升沖泡 15分鍾 ,待其發大後 ,少量分次頻頗飲服 ,並且將漲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 ,胖大海的核仁勿吃 ,一般飲服1天大便即可通暢。
8.蒲公英治療便秘 :取蒲公英干品或鮮品60~ 9 0克 ,加水煎至 100~ 200毫升 ,鮮品煮 20分鍾 ,干品煮 30分鍾 ,每日 1劑飲服 ,年齡小服葯困難者 ,可分次服用 ,可加適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調味。
9 .桑椹子治療便秘 :取桑椹子 50克 ,加水500毫升 ,煎煮成 250毫升 ,加適量冰糖 ,以上為 1日量 , 1日服 1次 , 5天為 1個療程。
10.決明子治療便秘 :取決明子 20克 ,放置茶杯內 ,以白開水沖浸 ,如泡茶葉一樣 , 20分鍾後 ,水漸成淡黃色 ,香味四溢 ,即可飲用 ,喝完葯液後 ,再加 1次開水泡飲。
蜂蜜治療便秘食療方:
療方1:蜂蜜2~3羹匙,芝麻(黑芝麻最佳)焙熟研細末2~3羹匙,兌開水(溫涼均可)200~300毫升調成糊狀口服,早、晚各1次。湖北省潛江市高石碑鎮衛生院胡興猛用此療方治療習慣性便秘50例,見效最快者2天,最長者10餘天,2~10天見效40例,10天以上見效10例,50例均獲良效。
療方2:蜂蜜60克,每日早、晚各服30克,以涼開水沖飲。適用於老年、孕婦便秘及習慣性便秘。
療方3:蜂蜜60克,蜂王漿6克,將其調勻,每日早、晚分2次用溫開水送服,適用於習慣性便秘。
療方4:蜂花粉150克研碎,加入蜂蜜250克調成膏,每日早、晚空腹服1湯匙,適用於習慣性便秘。
療方5:蜂蜜、白蘿卜適量,先將白蘿卜洗凈切成片,蘸蜂蜜生食,每日數次。最適用於青少年便秘者。
療方6:蜂蜜、香蕉適量,將香蕉剝皮以其肉蘸蜂蜜生食,每日數次。最適用於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秘者。
療方7:蜂蜜、連翹各30克。將連翹用沸水沖泡,加入蜂蜜,以茶頻飲,每日1劑。適用於實熱痰濕壅結的便秘。
療方8:蜂蜜30克、食鹽6克,放入杯中用開水沖勻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適於體虛便秘,不宜服用強瀉葯者,對老人、孕婦便秘者最宜。
療方9:葵花子、蜂蜜各適量,先將葵花子搗爛,加入溫開水1杯,調入適量蜂蜜,每日早、晚各服1次,有良好潤腸通便作用。
療方10:蜂蜜30克,溫開水100毫升,將其調勻製成灌腸液,必要時予以灌腸,可用於頑固性便秘。
療方11:蜂蜜250克,皂角30克,先將皂角研為細末,蜂蜜放入砂鍋中用微火煎,待濃縮後加入皂角末,熬至能成丸時即可,將其搓製成小手指般粗、長約5厘米的栓劑,待冷變硬塞入肛門,有潤腸通便功效,適用於大便秘結。
療方12:蜂蜜適量,蔥白(小指粗) 1 根,將蔥白洗凈,蘸上蜂蜜,徐徐插入肛內 5 ~ 6 厘米,來回抽擦 2 ~ 3 次後拔出,約 20 分鍾即欲大便。如仍不排大便,再插入蔥抽擦 2 ~ 3 次即通。
便秘宜食物品
宜食物品
慢性習慣性便秘者宜食物品有。
番薯
多吃番薯,可治便秘,使大便暢通易解,民間多有此經驗。《本草求原》亦有記載,認為紅薯:「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臟毒。」慢性便秘者食之尤宜。也可用鮮紅薯葉250克,加油、鹽炒菜吃,一次吃完,早晚空腹各吃一次,適宜大便燥結之人。
芝麻
能潤腸通便,適宜腸燥便秘之人服食。《上海中醫雜志》1963年9月介紹:趙某某,女,65歲,陰虛液燥,患有習慣性便秘已5年,每4~5天大便1次,伴有頭暈肢麻,口苦咽乾等症。選用古時《醫鏡》中桑麻丸方,以黑芝麻(炒)同冬桑葉等份為末,蜂蜜調和為丸,日服12~15克,1月而愈。
阿膠
能滋陰補血潤腸,適宜體虛便秘者食用。《仁齋直指方》中介紹:「治老人虛人大便秘澀,阿膠二錢,連根蔥白三片,蜜二匙,水煎,去蔥,人阿膠、蜜溶開,食前溫服。」此法對產後虛弱,大便秘澀者亦宜。
香蕉
能清熱、潤腸、解毒,適宜熱性便秘和習慣性腸燥便秘之人服食。以香蕉生食,每日2~3次,每次2支。
桑椹
能滋液潤腸,適宜體虛之人腸燥便秘,也適宜慢性血虛便秘者服食。可用新鮮黑桑椹擠汁,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或用鮮桑椹2千克,絞汁,白砂糖500克,將白砂糖放入鋁鍋內,加水少許,小火煎熬,待糖溶化後加入桑椹汁,一同熬成桑椹膏。每日2次,每次15克,開水化服,連服1周。
甘蔗
功在清熱、生津、潤腸,適宜熱性便秘者服食。可用青皮甘蔗汁、蜂蜜各1酒盅,混勻,每日早晚空腹服下。
松子仁
適宜慢性腸燥便秘者食用,有養液、潤肺、滑腸之功。可用松子仁30克,每日早晚同粳米煮稀飯吃。或用海松子仁250~500克,炒熟後搗爛,同白糖500克,再加適量清水,一同用文火熬成膏,冷卻後裝瓶內,每日早晚空腹食用,開水沖飲。
柏子仁
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能潤腸通便,適宜腸燥便秘之人服食。古時《世醫得效方》中有潤滑腸道而通便秘的「五仁丸」,就是以柏子仁配合松子仁、桃仁、杏仁、郁李仁為丸。也可用柏子仁、火麻仁各10克,微炒研細,以絹包水煎20分鍾,過濾,加白糖適量,一次頓服,每日1次,便通為度。
胡桃
適宜大便燥結之人服食,古有記載。《醫林纂要》中就說:「胡桃仁,潤大腸,通熱便。」民間常用胡桃仁、黑芝麻各500克,炒後共搗爛研碎,早晚空腹用少許蜂蜜調服,既可補養身體,又治習慣性便秘。也可單用胡桃肉30~50克,同粳米煮粥,早晚食用。
韭菜
可用新鮮韭菜,洗凈,然後搗汁1杯,約30~50毫升,加15~20毫升黃酒,滾開水沖服,適宜便秘者食用。
蘿卜
可用新鮮白蘿卜250克,洗凈後絞取蘿卜汁,然後對入少量蜂蜜,空腹時1次服下,每日1次。《日用本草》雲:「蘿卜寬胸膈、利大小便。」此法尤其適宜氣秘之人,氣秘者欲便不得,甚則腹中脹痛,胸脅痞滿。
莧菜
莧菜能清熱利竅,民間多用莧菜炒食,治大便秘結乾燥者。《滇南本草》雲:「莧菜,治大小便不通。」《本草綱目》亦載:「六莧,並利大小腸。」習慣性便秘之人,也宜用莧菜煮粥服食。」
菠菜
慢性便秘者宜常食之,有養血潤燥通便作用。《本經逢原》載:「凡蔬菜皆能疏利腸胃,而菠菜冷滑尤甚。」《隨息居飲食譜》中亦說:「菠菜,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人宜食之。」
馬鈴薯
適宜習慣性便秘之人食用。早在《中級醫刊》1954年第1期中就有介紹:將馬鈴薯洗凈後切為薄片,放入絞肉機內絞成糊狀,用消毒紗布絞汁,每空腹及午後前各服半玻璃杯。據楊天楹氏報道,用此法曾治療84名長期便秘患者,結果全部痊癒,大部在服用2~4天內有效,個別便秘者服用20天才有效。
芋頭
便秘之人宜食之,它含豐富的澱粉,同時也含維生素Bl、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是一種鹼性食物,民間多有食用芋頭以防治便秘的經驗。
慈姑
含維生素Bl、維生素B2較多,能增強胃腸的蠕動,是預防和治療便秘的理想食品。
海蜇
能清熱、化痰、消積、潤腸,適宜大便燥結者食用。《古方選注)中的「雪羹湯」,以海蜇30克,荸薺4個,煎水服,除可用於慢性咳嗽,吐膿痰之外,對大便干結者亦宜。
蜂蜜
能潤燥清腸,適宜腸燥便秘者食用。《實用經效單方》中曾介紹:「一男子,61歲,左半身不遂,大便秘結,卧床已半年。以蜂蜜180克,黑芝麻30克研爛,調和,蒸熟,1日2次當點心吃。半月後,大便恢復正常,3個月後能起床,半年後,恢復如常。」
豬油
能潤腸燥,通大便。《本草綱目》載有一法:將豬油100克放入搪瓷杯內,加蜂蜜100克,用文火燒沸後,停火晾涼,將豬油與蜂蜜攪拌均勻。每日兩次,每次1湯匙,對腸燥便秘者尤宜。
當歸
既能補血調經,為婦科常用葯,又能潤燥滑腸,適宜大便秘結之人。可用當歸15克,生首烏15克,煎水服用,可養血潤腸,尤其對血虛腸燥便秘者,最為適宜。
肉蓯蓉
有補腎、益精、潤燥、滑腸的作用,尤其適宜血枯便秘和陽虛便秘之人服食。《醫學廣筆記》中介紹:「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結,大肉蓯蓉三兩,白酒浸,洗去鱗甲切片,白湯三碗,煎一碗,頓服。」
決明子
能清肝、明目、通便,適宜習慣性便秘者服用。可先將決明子500克,炒黃,每日取10~15克,沸水沖泡當茶飲。
南瓜
性溫,味甘,中醫認為有補中益氣的作用。現代研究南瓜不僅是一種低糖低熱量食品,而且所含豐富的纖維素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凡便秘之人,尤其是中老年體弱便秘者,食之最宜。
豬肉
有補虛、滋陰、養血、潤燥作用,體弱便秘之人,食之尤宜。《隨息居飲食譜》就說它能「利二便」,並介紹「治便秘:豬肉煮湯,吹去油飲。」
牛奶
性平,味甘,能補虛潤腸,故凡體質虛弱,或病後產後,或年老之人便秘者,皆宜食之。《滇南本草》曾說它「利大腸」,《本草綱目》也認為牛奶「潤大腸,老人煮粥甚宜」。
海參
為清補食物,既能滋陰潤燥,又能養血通便。如《葯性考》中說它「降火滋腎,通腸潤燥」,並介紹「治虛火燥結:海參、木耳、入豬大腸煮食」。所以,對腸燥便秘,或血虛便秘,或年老體弱便秘者,食之頗宜。
蘋果
據現代研究,蘋果中含有多量的纖維素和果膠。經分析,每100克蘋果可含粗纖維15.3~20.6克,含果膠15~18克,這兩種物質都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纖維素難以消化,在腸道中增加容量,刺激腸壁蠕動而通便。所以,有習慣性便秘者,常食頗宜。
甜杏仁
性平,味甘,能潤腸通便。《現代實用中葯》說得好:「甜杏仁有滋補性,內服具輕瀉作用,並有滋補之效。」因此,對於年老體弱之人慢性便秘者,食之最宜。
食鹽
性寒,味咸,有清火涼血作用。對大便乾燥及習慣性便秘之人,每天早晨空腹喝淡鹽水一茶杯最為適宜,有清腸通便的效果。
梨
性涼,味甘微酸,能清熱、生津、潤燥。熱勝津傷的燥熱便秘者,食之頗宜。《開寶本草》就說它能「利大小便」。《中葯大辭典》也認為梨能「治便秘」。
無花果
性平,味甘,有健胃清腸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說它能「清熱、潤腸」。慢性習慣性便秘者宜常食之。
榧子
性平,味甘,有消積潤燥作用。《本草衍義》中還說:食之「過多則滑腸」。因此,大便秘結者,多食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蕹菜
性寒,味甘。《陸川本草》記載:「治腸胃熱,大便結。」《中葯大辭典》說它「治便秘」,因其纖維素可增強腸蠕動,慢性便秘者宜常食之。
落葵
俗稱木耳菜、滑腹菜。性寒,味甘酸,大便秘結者食之尤宜。《本草綱目》雲:落葵「利大小腸」。《福建民間草葯》也說它「瀉熱滑腸」。《泉州本草》亦雲:「治大便秘結」。因其性大涼,對熱性便秘者食之頗宜。
首烏
有何首烏與白首烏之分,兩者均適宜便秘者服食。生何首烏有通便作用。《本草匯言》認為「生者氣寒」。《江西草葯》說它「通便,解瘡毒」。白首烏能補虛潤腸,《山東中葯》記載:「為滋養、強壯、補血葯。鮮的並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老人便秘。」
鎖陽
性溫,味甘,有溫腎、潤腸、通便作用。《本草衍義補遺》中記載:「補陰氣,治虛而大便燥結者。」《本草切要》中曾介紹:「治陽弱精虛,陰衰血竭,大腸燥涸,便秘不運:鎖陽三斤,清水五斗,煎濃汁二次,總和;以沙鍋內熬膏,練蜜八兩收成,入瓷瓶內收貯,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餘匙,熱酒化服。」凡陽虛便秘及血虛便秘者,食之最宜。
此外,便秘之人還宜服食燕麥、甘薯、豬大腸、楊梅、茼蒿、青菜、青蘆筍、甜菜、海帶、羊棲菜、香菇等。
⑺ 胃會出現燒灼感不舒服是什麼原因怎樣預防和治療有什麼好方法
胃酸過多『 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2粒 早空腹服用。阿莫西林 甲硝唑各2片,日3次,飯後服。堅持鍛煉身體,生活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禁生冷。堅持做按摩,有病治病,無病保健。按摩 內關在前臂掌側 ,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復溜 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公孫 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三陰交 小腿內側,當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天樞 臍中部,據臍中旁開2寸。 足三里 小腿前外側,當膝蓋骨下3寸,據小腿骨前緣一橫指。巨闕 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六寸。上脘 上腹部,當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中脘 上腹部,當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四寸。建里 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三寸。下脘 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二寸。 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4.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7.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胃病五養」: ★保暖護養。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養。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葯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平心靜養。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運動健養。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1)食物的選擇 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適當的調整,毋須完全禁食。 戒酸性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於飯後攝食,對潰瘍的患者不會有太大的刺激,所以並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戒產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使患者有飽漲感,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產氣而引起不適,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 此外,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冰品類食物,常會導致患者的不適,應留意選擇。 ◆(2)吃飯注意事項 吃飯要定時定量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並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食用溫和飲食━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均衡的營養,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飯後不要躺下休息。 ◆(3)生活方面 不抽煙、不喝酒。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減少無謂的煩腦,心情保持愉快。睡前2-3小時不要進食。 避免太緊的衣服。體重超重者要減重。 如何養胃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經全面檢查確診後進行系統治療,並配合精神方面進行調養,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對黏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傷,保持有節制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另外,高度精神緊張也是胃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如司機、建築工人、辦公室工作人員等的胃病發生率都很高,所以這些人更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精神的愉悅。 1、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並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鍾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范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查一下相關人體生物鍾的資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料。 4、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7、有胃病的人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葯,因為長期吃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癒。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中醫的良方對於養胃特別有效。 9、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 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必需的。 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葯、蓮子、大豆、穀物、扁豆、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棗、板栗及豬瘦肉、牛肉、雞肉、牛奶、豆製品等。補益脾胃的中草葯有人參、茯苓、黃芪、白術、甘草等,與食物配製成葯膳效果更佳。 常吃土豆可治療胃病 土豆在歐美享有「第二麵包」的稱號。中醫認為土豆具有健脾和胃、通利大便的功效,可輔助治療習慣性便秘、慢性胃痛、皮膚濕疹等症。 土豆富含膳食纖維,每100克土豆含膳食纖維6克,是治療便秘的首選蔬菜。 可將梨去皮、核,切小塊與熟土豆泥拌成沙拉,好吃又通便。如果要治療胃病,可把土豆切碎與大米同煮成土豆粥。而用土豆、秈米、桂花熬成的粥可治療濕疹引起的皮膚瘙癢。 土豆還是理想的減肥食品。豐富的膳食纖維增強了人體的飽腹感,可減少大量食物的攝入,同時土豆中的甜味物質也會讓人的味蕾感到滿足。另外,吃土豆不必擔心脂肪過剩問題,因為它只含有0.1%的脂肪,每天多吃土豆就能減少脂肪的攝入,並且使體內多餘的脂肪逐漸代謝掉。吃土豆減肥關鍵是把土豆做主食而不是菜品來食用,可以做煮土豆、蒸土豆泥或煎土豆餅。如果每天能堅持一餐只吃土豆,長期下去對預防營養過剩或減去多餘的脂肪很有效。 土豆富含鉀元素,每100克土豆含鉀高達300毫克。含鉀高的食物可以降低中風的發病率。專家認為,每周吃5~6個土豆,可使中風危險下降40%。 但要注意的是,盡量不吃油炸土豆,皮色發青或發芽的土豆不能吃,。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1-03 20:10 鹼性食物 酸性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有哪些? 什麼是酸性食品? 食品的酸鹼性與其本身的pH值無關(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後,最後在人體內變成酸性或鹼性的物質來界定。產生酸性物質的稱為酸性食品,如動物的內臟、肌肉、植物種子(五穀類)。產生鹼性物質的稱為鹼性食品,如蔬菜瓜豆類,茶類等。 <一>、對循環系統的影響:體液偏酸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環減慢、血液中的脂質類物質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導致早期動脈硬化、血栓或心、腦血管疾病。 <二>、對骨骼的影響:偏酸的體液刺激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釋放到血液中的鈣增多,鈣雖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這樣長期「借」鈣的結果,會導致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骨骼變形及牙損害等。 <三>、對眼睛影響:體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對組織細胞供氧減少,易造成組織細胞衰老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細又長,所以極易受累病變,使循環不暢,發生眼部疾病。 <四>、對皮膚的影響:偏酸的體液使皮脂臘的微酸性狀態受到破壞,失去了對細菌的抑製作用,易引發痤瘡、毛囊炎、癤腫等感染性皮膚病。據調查,80%痤瘡患者的體液偏酸。粘稠度增高,血循環減慢,黑色素及酸性產物在皮下瘀積,晚出現色素斑、皮膚乾燥,以及皮膚彈性差、晦暗等。此時皮膚還處於高敏感狀態,極易過敏。 <五>、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體液偏酸、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因此,體液的酸鹼平衡對健康與美容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1.食品的酸鹼性與其本身的pH值無關(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後,最後在人體內變成酸性或鹼性的物質來界定。產生酸性物質的稱為酸性食品,如動物的內臟、肌肉、植物種子(五穀類)。產生鹼性物質的稱為鹼性食品,如蔬菜瓜豆類,茶類等。 2. 動物的內臟、肌肉、脂肪、蛋白質、五穀類,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較多,在人體內代謝後產生硫酸、鹽酸、磷酸和乳酸等,他們是人體內酸性物質的來源;而大多數菜蔬水果、海帶、豆類、乳製品等含鈣(Ca)、鉀(K)、鈉(Na)、鎂(Mg)元素較多,在體內代謝後可變成鹼性物質。 3.如果過多食用酸性食品,以至不能中和而導致酸性,消耗鈣、鉀、鎂、鈉等鹼性元素,會導致血液色澤加深,粘度、血壓升高、從而發生酸毒症(Acidosis),年幼者會誘發皮膚病、神經衰弱、胃酸過多、便秘、蛀牙等,中老年者易患高血壓、動脈硬化、腦出血、胃潰瘍等症。酸毒症是由於過多食用酸性食品引起的,所以不能偏食,應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體內酸鹼的平衡。 4.水果雖然含有各種有機酸,吃起來有酸味,但消化後大多氧化成鹼性食物。但草莓有不能氧化代謝的有機酸(苯甲酸、草酸),會使體液的酸度增加,屬於酸性食品,是個例外。存在於蔬菜中的有機酸主要是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和草酸。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草酸,它的有機體不易氧化,與鈣鹽形成的草酸鈣不溶於水而累積於腎臟中,影響了鈣的吸收。在菜蔬中,番茄、馬鈴薯、菠菜等都含有草酸。理論上鹼性中毒(alkalosis)亦會發生,但人類鹼性中毒現象不常見,因為人類有大量的胃酸可以中和。 體液酸鹼度[pH值]小於7.35時,稱體液酸化,酸性體質。產生酸性體質的因素主要是:營養過剩、運動較少、壓力過大和環境污染。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營養過剩,體內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無法排出體外,其酸性分解產物導致體液酸化,如蛋白質分解出尿酸,脂肪分解出乙酸,糖類分解出丙酮酸、乳酸。 德國著名醫學家、193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OttoHeinrichWarburg(古博格)教授發現,當人體組織細胞中的氧含量低於正常值的65%時,缺氧的組織細胞就容易癌變,從而創立了缺氧致病(癌)學。 OttoHeinrichWarburg博士的理論指出,健康的細胞在缺氧的環境下,可使該細胞變成癌細胞,而體液酸化正好導致溶氧量下降,他因以試驗證明了該論點,而榮獲諾貝爾獎。 愛哈氏的學說則提及成弱鹼性的細胞,在累積酸性廢物的附近通常會死亡,但是有不惜改變染色體以求在酸性環境中生存,這就是癌的開始。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鹼平衡,被瑞士學者認為第三種防止癌種的有效途徑。食療法加自然療法攻克癌症。 葯片是人造的,食品是神造的。到目前為止沒有因為葯片布終止癌症在世界蔓延的腳步,人類因為癌症而恐慌,難道真的沒有辦法根除癌症嗎?答案是否定的,內源性疾病的根源都來自我們的食物,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每天吃入大量的酸性食物,使體液酸化,導致了酸性體質,正常細胞在酸性體液里無法生存,只能變異,這就是癌變。 根除癌症只有從改變自身體液開始,改變身體的大環境,讓癌細胞沒有生存的環境。只有大量增加鹼性營養,才能使體液酸鹼平衡,最終達到癌症的治癒。 恰瑪古 ,是兩千多年來維吾爾族葯食同源的一種根莖植物,生長在新疆天山特殊的紅色沙漠中,在特有的鹼性紅土地和二十八眼富鹼泉的灌溉孕育下,成為一種富含多種人體必需元素,鹼性成分含量豐富的高營養鹼性植物「聖果」。所以針對癌症患者是一個很好的食品,對於早中期的患者是起到治癒的效果,對於晚期的不是很晚的是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也可以取得相應的治療。 採用最新的食療法加自然療法攻克了世界醫學難題。 我們只是盡力挽救每一個生命,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患者因為我們的辦法身體在惡化的,都在持續好轉,一個月讓你看到希望,讓每個患者獲得新生。已經有根除的病例了,也有正在好轉的病例。給自己一次機會,讓生命可以延續,讓愛拯救每一個患者。 目前消滅癌細胞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殺死癌細胞,就是用傳統的化(放)療,這種方法不但殺死了癌細胞同時也殺死了好細胞,而且身體越來越虛,另一種方法就是餓死癌細胞,通常當人體組織細胞中的氧含量低於正常值的65%時,缺氧的組織細胞就容易癌變,而體液酸化正好導致溶氧量下降,調整體液酸鹼平衡,使體液達到弱鹼性,提高體液的溶氧量,從而破壞了癌細胞的生存環境,最終餓死癌細胞. 常見的酸性、鹼性和中性食物 1. 食物是引起體液酸鹼變化的物質基礎 人體內的酸鹼平衡依賴於所攝入食物的酸鹼性,以及排泄系統對酸鹼平衡進行調節來實現的。食物除了為人體提供的基本的營養物質外,還對體液酸鹼水平有影響。因為食物是引起體液酸鹼變化的物質基礎。其原因有兩點:一是通過為體液提供質子受體的數量來影響體液的pH值;二是因食物種類不同導致消化吸收過程耗費能量和生物酶不同,從而導致體液pH下降水平的不同,因此過多攝取酸性食物,就會造成酸性代謝產物在體液中積累,同時還會影響細胞排泄酸性代謝產物,通過皮膚和各種分泌腺使分泌液的pH下降。 2. 認識食物的酸鹼性 對於酸鹼性食物的區分,大家可能都存在錯誤觀念,以為靠舌頭品嘗,以味覺來判定是酸味或澀味;或取實蕊試紙,按理化特性,看其顏色的改變,變藍為鹼性,變紅為酸性;或以平日飲食之經驗來區分,以為檸檬、醋、橘子、蘋果等食物口味偏酸,因此屬於酸性食物。總之眾說紛紜。其實食物的酸鹼性,取決於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 食物基本都含有5大類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俗稱糖類)、維生素、礦物質。人人皆知蛋白質、維生素非常重要,礦物質雖然只是微量,但卻也是維系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對人類而言,必要的礦物質中,與食物的酸鹼性有密切關系者有8種:鉀、鈉、鈣、鎂、鐵、磷、氯、硫。前5中元素進入人體之後就呈現鹼性。 從營養的角度來講,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實際上是指成酸性食物和成鹼性食物,是針對他們對人體酸鹼平衡的影響而言的,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是一個生理性概念,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味覺或食物溶於水中所表現出來的化學性質,它是指人吃了某種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新陳代謝,最後在體內變成的物質是酸性的還是鹼性的。 (1)鹼性食品簡單分類 根據食物本身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為鹼性食物、酸性食物、中性食物。 酸性食物 牛奶以外的動物性食品。 鹼性食物 除了五穀雜糧外的植物性食品。 中性食物 油、鹽、咖啡等。 ① 酸性食物 含硫、磷、氯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長呈酸性,如肉、蛋魚等動物食品及豆類和谷類等。與呈鹼食物適當搭配,有助於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② 鹼性食物 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的代謝產物常呈鹼性,如,蔬菜、水果、乳類、大豆和菌類食物等。與呈鹼食物適當搭配,有助於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說起鹼性食物不得不提起帕米爾高原的冰川之水,對人們有很好的幫助。 酸鹼性食物有哪些: 強酸性食品:牛肉、豬肉、雞肉、金槍魚、牡蠣、比目魚、乳酪、米、麥、麵包、酒類、花生、核桃、薄腸、糖、餅干、白糖、啤酒等。 弱酸性食品:火腿、雞蛋、龍蝦、章魚、魷魚、蕎麥、奶油、豌豆、鰻魚、河魚、巧克力、蔥、空心粉、炸豆腐等。 強鹼性食品:恰瑪古、茶、白菜、柿子、黃瓜、胡蘿卜、菠菜、捲心菜、生菜、芋頭、海帶、柑橘類、無花果、西瓜、葡萄、葡萄乾、板栗、咖啡、葡萄酒等等。 弱鹼性食品:豆腐、豌豆、大豆、綠豆、竹筍、馬鈴薯、香菇、蘑菇、油菜、南瓜、豆腐、芹菜、番薯、蓮藕、洋蔥、茄子、南瓜、蘿卜、牛奶、蘋果、梨、香蕉、櫻桃等等。 還有一些食物因吃起來酸,人們就錯誤地把它們當成了酸性食物,如山楂、西紅柿、醋等,其實這些東西正是典型的鹼性食物。 某些乾果(椰子、杏、栗)產生鹼性灰分,而其它(如花生、核桃)產生酸性灰分。玉米和小扁豆則是成酸性食品。 那麼酸性體質是由於什麼原因而引起的呢? 1)食物是影響體液酸鹼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造成酸性體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體過多的攝入酸性食品,如肉類、家禽類、魚類、乳製品類、谷類等,它們被消化分解後,在體內留下氯、硫、磷等酸性元素。而蔬菜、水果屬鹼性食物,它們被消化分解後,在體內留下鈉、鉀、鈣、鎂、鐵等鹼性礦物質。最簡單的一個原理就是鹼性食品可以中和掉酸性食物,維持人體的酸鹼平衡。然而,很多蔬菜採取大棚種植,縮短了生長時間,使之不能充分吸取土壤中的養分和進行光合作用。這樣,其礦物質及其它營養成分的含量大打折扣。再者,農葯、化肥、生長素、保鮮劑等,也破壞了它們的營養結構,使之不能起到足夠的中和酸性物質的作用。 2)環境污染、作息不規律、惡劣情緒、運動不足及其它不良生活習慣導致: 以上這些因素使得細胞居住的體內小環境也同樣被污染了,導致體質變酸。 3)自然規律決定體液必定要變酸: 不論人體的吸收和代謝多麼復雜,但有一點很清楚,就是人類的代謝過程是產生酸性物質的過程,人類所有的代謝活動都依賴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將體內營養物,經氧化分解反應獲得能量,同時釋放出各種酸性代謝廢物,無一例外。 體液變酸意味著人體內環境的改變,體內環境改變,自然會全面影響在其中生活的細胞,使細胞的各種功能不能發揮,甚至導致細胞癌變。科學證實:體液變酸、體質酸化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這具體表現在: ●酸性物質與鈣、鎂等鹼性礦物質結合為鹽類,可以導致骨質疏鬆。 ●酸性鹽類堆積在關節或器官內引起相應炎症,導致動脈硬化、腎結石、關節炎和痛風等。 ●酸性廢棄物堆積後,可以堵塞毛細血管,使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糖血尿、腎炎及各種癌症等。 ●胃酸過多導致燒心、反酸、胃潰瘍等,腸道酸性過高,可以引起便秘、慢性腹瀉、四肢酸痛。另外,酸性體質會影響兒童智力。 ●體液、唾液處於酸性,給細菌繁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導致口臭、體臭。 ●酸性體質導致體液中的脂肪分子加速生成脂肪細胞,以緩解體液的酸化水平,容易肥胖。 ●酸性體液導致肌肉皮膚鬆弛、毛孔粗大、粗糙生痘、易生皺紋、易出現皮膚感染、過敏等,導致治癒速度慢、易留疤痕。 專家指出,採用合理的方法改善酸性體質,是預防各種成人疾病的關鍵! 首先:多吃富含鹼性的食品: 只要人的體液平衡,那麼人就會健康起來,有專家通過實驗發現,鹼性水能有效的改變人體的酸性垃圾。 鹼性食物包括多數蔬菜類、水果類、海藻類。換言之低熱量的植物性食物幾乎都是鹼性食品。 (2)酸味與酸性的疑惑、 為什麼醋及酸味果汁,用舌頭嘗、感覺是酸的,試紙測定也呈酸性,可到了體內反而不會呈酸性的呢?使用醋及酸味的水果,含有機酸,如醋酸、蘋果酸、檸檬酸等,被體內吸收後,胰液、膽汁腸液就以碳酸鈉中和,再被吸收入肝中,很快燃燒成CO2。對人體幾乎沒有影響。因此味道雖酸,卻不被列入酸性食物。有些水果,如檸檬、橘子等,其有機酸成份被分解後,留下許多礦物質。如鉀、鈉、鈣、鎂等,現出鹼性反應。 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酸,除了令人感到酸性外,亦有鹼性味。所謂鹼性味就是一種粘滑感且帶澀味。其理由是因鹼性的原因,舌頭的粘膜蛋白質,受了點傷害,一時喪失感覺。這便是一般人所謂蔬果吃多了,口中澀澀,不禁有種體寒之感,因此長誤解到:多吃蔬果,身體會太虛寒,其實不然。 有些食品為了防腐、保存,或為了增加溶化性,會添加碳酸鈉(蘇打)或減粉,往往令人感到苦味或獨特的澀味,這是由於鹼性物質存留於食物中。 酸鹼性與酸鹼味不同,若論味,食物中酸味較鹼味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但若比較酸性、鹼性食物之味道如何?則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喜歡吃酸性食物的美味感,但如鹼性食物的豆腐,卻也有其獨特的清淡味。因此美味不一定是酸性,如大豆中提煉的麩氨酸、卵磷脂、都是味道鮮美的鹼性食物。 其次,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時進行適量的運動,杜絕不良嗜
⑻ 電療法有哪些具體方法
(1)電體操療法:電體操又名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通常將應用低頻脈沖電流刺激神經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縮,以恢復神經肌肉功能的方法,稱為電體操療法。
醫生根據神經肌肉功能狀態,選用指數曲線波、三角波、梯形波或方波,脈寬一般為200~500微秒,頻率從0.5~100赫茲。這種電流可引起肌肉一起一伏的節律性收縮,改善體液循環,保持正常物質代謝,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延緩患病肌肉萎縮,防止攣縮和纖維化,從而加速健康肌纖維代償性增生和神經傳導功能的恢復。
治療方法:市場有售各種各樣的低頻脈沖電療儀。家庭治療時宜選擇體積小、重量輕、安全可靠、便於攜帶的和用干電池作電源的儀器。治療電極由導電橡膠(或金屬)板和吸水襯墊兩部分構成。吸水襯墊用質地較好的海綿或多層法蘭絨布縫制而成。治療時用自來水浸濕,以克服皮膚電阻,增強導電性。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裸露治療部位。主電極(面積較小的)接陰極,置於病區或痛區或神經干或肌肉運動點;輔電極100~200平方厘米接陽極,置於肩胛間(治療上肢時)或腰部(治療下肢時),然後用固定帶或砂袋固定。根據醫生的意見,按病情選擇脈沖波形、頻率和脈寬。對正常神經支配肌肉,選用脈寬1毫秒、頻率50~100赫茲的三角波或方波;對失神經或部分失神經肌肉,選用頻率1赫茲、間歇比1:2~5的三角波或指數曲線波。調節電流輸出強度。刺激強度一般劃分為:
感覺閾下:電流表有指示,患者無電流作用感。
感覺閾:恰有麻或顫動的電作用感。
感覺閾上:明顯的電作用感。
運動閾下:不引起肌肉收縮反應。
運動閾:恰能引起肌肉收縮反應。
運動閾上:引起明顯的肌肉收縮反應。
耐受限:能耐受的最大電流強度。
電體操治療劑量,宜在運動閾或運動閾上。為提高治療效果,在進行電體操治療的同時,可囑病人隨電刺激節律做主動肌肉收縮,或做附加阻力的電體操運動。
治療時間一般為10~20分鍾,但為防止肌肉持續收縮引起疲勞或缺血狀態,可採取治療10分鍾,休息10分鍾,再治療10分鍾。
電體操療法適用於廢用性肌萎縮、肌無力、運動性肌疲勞、各種周圍神經損傷、子宮收縮無力、遲緩性便秘、中樞性癱瘓等症。出血性疾病、化膿性炎症、惡性腫瘤、心力衰竭、裝有心臟起搏器者等應視為禁忌證。
(2)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應用低頻脈沖電流作用於人體一定部位,引起周圍神經粗纖維興奮,以減輕或消除疼痛的治療方法稱為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即TENS療法)。這種治療的儀器微型化,便於攜帶和家庭治療。
治療方法:經度電刺激神經療法的主要技術參數為:
脈沖波形:單向或雙向不對稱方波。
脈沖頻率:50~100赫茲,低限0.5~25赫茲,高限100~500赫茲。
脈沖寬度:2~50微秒,高限100~500微秒,小於50微秒易興奮神經粗纖維。
電流強度:峰值電流宜在150毫安以下,但一般電量為30~60毫安,不宜太小。
患者暴露治療部位,找出壓痛點、穴位或運動點。在電極正面塗抹導電膠,將電極用固定帶或不幹膠固定於治療部位。可用一對或兩對電極,分別放在痛區兩側,也可放在痛區四個對角點,形成交叉式放置。根據病情選擇頻率和波寬,鎮痛宜用50~100赫茲,波寬<50微秒,有時為加強鎮痛效果,也可選用頻率3~10赫磁的強電流刺激。調節電流輸出,一般用感覺閾上劑量,以有明顯震顫和麻刺感為度。
每次治療20~120分鍾,每日治療1~2次,8~12次為一療程,一般以取得最佳鎮痛效果為准。
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適用於頭痛、偏頭痛、牙痛、頸痛(如落枕)、腰痛、神經痛(枕大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肌肉痛、關節損傷性痛、帶狀皰疹痛、產痛、術後痛,肩周炎、網球肘、肌腱炎、滑囊炎、關節炎、頸椎病、腰部勞損、殘肢痛、癌痛等。禁忌證同電體操療法。
(3)音樂電療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把聽音樂與由音樂信號轉化的同步電流結合起來治病,取得較單一電療更好的效果,稱為音樂電療法。
音樂電療的治療作用有兩個方面:一、音樂對人體的作用。不同的音樂性質、力度、速度、音程,對人體可產生不同心理或生理反應。旋律優美、節奏平穩、速度緩慢、力度適中的音樂,具有放鬆、鎮靜和鎮痛作用;旋律雄壯而熱情,節奏有力而激昂及力度強的音樂,有振精神、興奮神經作用,可用於鍛煉肌肉、增強肌力、防止肌萎縮和促進癱瘓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旋律深沉而憂郁、節奏緩慢而力度較弱的音樂,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節奏有力、力度較強的音樂,具有提高肌張力、促進運動功能作用。二、音樂電流對人體的作用。音樂電流兼有低頻電流和中頻電流的雙重作用,但不同於一般低、中頻電療法。首先,音樂電流作用較為深達,人體不易產生適應性,既能引起肌肉收縮,又沒有低頻電那樣的刺激不適感;其次是音樂電流在鎮痛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方面,與低、中頻電流相似,但優於低、中頻電流的治療作用。
治療方法:將唱片或錄音帶發出的音樂信號(器樂曲、歌曲、戲曲),經聲電轉換器,轉換為電信號,再把這種微弱的電信號放大,通過聲頻匹配器升壓,然後輸出電流,此稱為音樂電流。音樂電流頻率為200~7000赫茲,是一種低、中頻混合的不規則的正弦電流,其頻率、波形和幅度隨音樂節律和強度變化。音樂電療儀配有多種磁帶,機內設有磁帶盒及放錄音裝置。有兩副耳機,一副供患者治療時聽音樂;另一副供操作者試聽,作為調節劑量的參考。
電極有低頻脈沖電療用電極和針電極兩種。針電極是供音樂電針用的。
在家中進行治療,一般宜採用普通電極法。根據病人的病情和音樂愛好,選擇音樂磁帶,放入治療儀的磁帶盒內。患者裸露治療部位,取兩塊導電橡膠電極,在電極上塗抹導電膠,或用吸水襯墊電極,置於病變區、痛區、神經干或肌肉運動點,再用固定帶或沙袋固定。讓患者戴上耳機,接通電源,按下磁帶盒開關,聽到音樂後調節音量,然後再將電極接上導線。調節電流輸出,使電流達到感覺閾上;若用運動閾上劑量,則要使肌肉出現明顯顫動感或節律性收縮。
治療時間為15~20分鍾,每日治療一次,10~20次為1療程。
音樂電療適應范圍較廣。採用節奏有力、力度適中的音樂。感覺閾或運動閾劑量的電流,治療腦血栓、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周圍神經損傷等,可使肢體運動功能恢復較快;採用旋律優美、速度與力度適中的音樂和相應音樂電流,治療神經衰弱、血管神經性頭痛等,均有較好效果;採用節奏感強,旋律輕快、活潑的音樂和運動閾電流,治療肌纖維組織炎、腰部勞損、肩周炎、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等,能收到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凡首次進行低頻電治療,應明確診斷,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干電池作為電源的儀器,應注意及時更換電池,以保證治療所需的足夠電量;用交流電的儀器,需要聯接地線,注意安全用電;治療前要檢查儀器,使電流輸出調節旋鈕置於零位,以防過大電流刺激患者引起不適;電極塗抹導電膠時,應厚薄均勻。用吸水襯墊電極,要干濕適度,以保持良好導電性;電極固定要可靠,要防止治療中途電極脫落;治療中有蟻走感、緊迫感、肌肉顫動是正常現象,不要顧慮;調節電量,宜緩升緩降,以免給患者造成不適感;治療完畢,應關閉電源。儀器長期不用,要取出機內電池,以防電池漏溢損壞儀器。
(4)音頻電療法:又名等幅中頻正弦電療法,常用頻率2000赫茲。顧名思義,因其頻率在音頻范圍之內,故習慣稱為音頻電療法。
音頻電療法的主要治療作用為軟化瘢痕、松解粘連。根據臨床觀察,手術後早期應用音頻電療,有預防瘢痕增生作用。由瘢痕引起的刺癢,治療數次或數十次,便可減輕或消失。已經增生的瘢痕,可使之松解、變軟、變薄和縮小。除了這種作用之外,音頻電療還有鎮痛、消炎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治療方法:市場出售的音頻電療儀,有固定頻率為2000赫茲的,也有頻率由1000~5000赫茲分檔可調的,任何一種都可使用。此種儀器體積比較小巧、操作簡便,既適合醫院用,也適合家庭用。
電極為條狀薄金屬片或由導電橡膠板和絨布套組成。宜根據病變部位的面積選擇大小適宜的電極。
檢查儀器開關。電流輸出旋鈕,使之處於零位。
患者暴露治療部位,將電極套用熱水浸濕,電極板裝入袋內,與儀器導線連接,固定於患部。深在病變治療時電極放置採用對置法,表淺病變治療時用並置法。調節電流輸出強度,一般以感覺閾或運動閾劑量為准,應小於0.3毫安/平方厘米,防止因過大電流引起組織損傷。
治療時間20~30分鍾,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10~20次為1療程。
音頻電療法適用於治療瘢痕疙瘩、組織粘連、注射後硬結、軟組織扭挫傷、腰部勞損、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和各種神經痛、神經炎等。對於急性化膿性炎症、出血、發燒、局部有金屬物、安裝心臟起搏器者,應視為禁忌證。
(5)干擾電療法:干擾電流是一種「內生」的調制中頻電流,治療時要用4個電極,分兩路交叉輸入人體。一路頻率固定為4000赫茲;另一路頻率為4000000赫茲,每15秒變動一次,變動范圍可調。兩路電流在交叉處形成干擾,產生差頻為0~100赫茲的「內生」低頻調制中頻電流。這種電流名為干擾電流,用這種電流治病的方法,稱為干擾電療法。為克服干擾電流的某些「美中不足」,近年又有動態干擾電療法和立體干擾電療法問世,進一步完善干擾電療法的臨床應用。
干擾電流的治療作用,在中頻電療法中頗有特點,其主要作用有:
干擾電療法採用中頻交流電,其優點是人體組織阻抗小、無電解現象、耐受好、作用深;
採用4個電極,兩路輸出,最大電場強度發生在電極之間的交叉點上,而非在電極下。干擾場形成的「內生」電流具有低頻和中頻兩種電流的治療作用;
干擾電流鎮痛作用明顯,單次治療15~30分即有顯著的鎮痛作用,並且表現為全身痛閾升高;
對運動神經和骨骼肌作用,人體對干擾電流的耐受遠比三角波為好,肌肉收縮反應強度也比三角波大。治療各種周圍神經麻痹較直流電、感應電、調制方波、三角波的治療日數少、療效高;
因干擾電流作用深達,適於治療胃腸平滑肌張力低下,調整內臟功能。
治療方法:因干擾電治療技術較為復雜,治療儀種類各異,患者宜到醫院理療科或康復科治療,有關治療方法的操作步驟,在此不作具體介紹。
干擾電療法適於治療習慣性便秘、腸麻痹、胃下垂、尿瀦留、二便失禁、雷諾氏病、早期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廢用性肌萎縮、肩周炎、頸椎病、骨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關節扭挫傷以及各種神經痛、神經炎等。對於出血、急性化膿性感染、孕婦下腹部、心臟部位等,應視為禁忌范疇。
(6)調制中頻電療法:20世紀60年代中期興起調制中頻電療法,因早年的儀器操作技術復雜,不能推廣。80年代後期出現電腦中頻電療儀後,調制中頻電療法得以推廣。調制中頻電療法採用10~150赫茲的低頻調制波,2000~5000赫茲的中頻載波。波形組合分為4個基本類型:連續調制波(連調)、斷續調制波(斷調)、間歇調制波(間調)和變頻調制波(變調)。電腦中頻電療儀不但簡化了技術操作,而且使脈沖電流組合變化更加多樣,病人不易產生適應性反應,因此這種儀器在國內已經相當普及。
電腦多液治療儀程度處方
程序處方號功能1頸椎病、扭傷、挫傷、腰痛。2類風濕性並節炎、骨質增生、關節腫痛。3肩周炎、腱鞘炎、網球時。4坐骨神經痛、神經炎、股外側皮神經、纖維質炎。5胃下垂、胃腸功能紊亂、便秘。6電體操(強)用於鍛煉刺激肌肉,使肌肉發達;治療廢用性肌萎縮。7電體操(弱)用於治療面神經麻痹、改善微循環、促進淋巴迴流、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所致周圍神經血管病變。8附件炎、盆件炎、注射後硬結。9咽炎、喉炎、聲帶小結、聲帶麻痹。10瘢痕疙瘩、術後粘連、慢性炎症。11鎮痛(淺):用於治療各部位軟組織損傷。12鎮痛(深):用於治療各部位軟組織損傷。治療方法:市場銷售的調制中頻電療儀或電腦中頻電療儀有多種,宜選擇功能齊全、操作簡便、性能穩定可靠的儀器。
將儀器接通電源,檢查是否處於良好工作狀態。
選擇適宜大小電極板和吸水墊,或塗抹導電膠,再接上輸出異線與儀器連接。然後將電極放在病人裸露的治療部位上,用沙袋或固定帶固定電極。開啟電源,根據疾病診斷,按動程序處方鍵,選擇治療所需的程序處檢查輸出旋鈕,使之處於「0」位。然後調節治療時間,進入倒計時狀態。最後調節電流輸出,使之達到治療所需的適宜強度。
治療完畢時,將「劑量」旋鈕轉至「0」位,關閉電源,取下電極。
調制中頻電療法適於治療神經痛、神經炎、胃下垂、肌萎縮、遲緩性便秘、神經原性膀胱機能障礙、張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早期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軟組織扭挫傷、骨關節退行性病變、腰椎間盤突出症、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急性化膿性炎症感染、出血疾患、惡性腫瘤、帶有心臟起搏器者,應視為禁忌證。
(7)空氣負離子療法:在波濤洶涌的海濱,或在飛流直下的瀑布旁,人們呼吸了飽含水霧的空氣之後,為什麼會頓時感到心曠神怡、舒暢愉快呢?這是因為吸入了空氣負離子的緣故。由此便知空氣負離子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應用人工或自然的空氣負離子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空氣負離子療法。
空氣離子就是帶正電或帶負電荷的空氣微粒。中性氣體分子(或原子)失去電子而帶正電荷,或吸收電子而帶負電荷,就成為正離子或負離子。在自然界中,海濱、瀑布、噴泉、激流地區,空氣負離子濃度高。據觀測,在海濱、瀑布附近,每1立方厘米空氣中約含5000個負離子、2000個正離子。在人口密集、空氣污濁的環境中,負離子濃度減少,正離子濃度增高,但其有衛生保健作用的主要是空氣負離子。
空氣負離子主要通過皮膚或呼吸後作用於人體。對神經系統具有調節、鎮靜、催眠、改善精神狀況、提高腦力勞動效率的作用;對心血管系統具有改善心肌營養、增強心肌功能、減慢心率、調節血壓的作用;對呼吸系統具有緩解氣管支氣管痙攣、調節呼吸頻率、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氣和換氣作用。除此之外,空氣負離子對於血液系統、消化系統、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系統等均有良好影響。
治療方法:常用的負離子發生器,有電暈式和水動力式兩種。電暈式負離子發生器,是由高壓直流電,通過針狀電極放電,激發氣體分子電離,形成空氣負離子,然後被風吹出供治療應用;水動力式負離子發生器,是根據瀑布效應原理製成,即當水噴濺出時,產生水滴機械性分裂導致電離,從而形成帶電小水滴和空氣負離子。
醫療保健用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產生的負離子濃度約為30~200萬個/立方厘米。隨著負離子發生器與治療部位之間距離增加,空氣負離子數量減少。
將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接通電源,使之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吸入時,口面部與負離子發生器之間距離10~40厘米,或用吸入面罩直接吸入。用於治療10~30分鍾,一次吸入負離子量約為100~200億個,每日1次,20~30次為一療程。用於保健,吸入負離子數量可相對減少。
空氣負離子療法適於治療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早期高血壓病、神經衰弱、偏頭痛、心臟神經官能症等。也可用於衛生保健方面,如:在公共場所應用可以凈化空氣;兒童經常吸入可以促進發育,增強體質;成年人或老年人經常吸入,可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嚴重心臟功能不全、出血傾向、活動性肺結核等患者應慎用。
⑼ 功能性電刺激療法的臨床應用
1 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2 呼吸功能障礙
3 排尿功能障礙
4 特發性脊柱側彎
5 肩關節半脫位
功能性電刺激的應用
功能性電刺激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心臟起博器。
功能性刺激包括治療應用和恢復運動功能的應用。治療應用可以進一步改善或阻止殘疾狀態的進一步發展,一般情況下,這類應用的時間較短(最長只有幾年);運動功能恢復包括增強上肢的控制性和下肢的運運能力。當神經損傷穩定後開始使用功能恢復法並保持下去,可使應用者終身受益。
1 緩解疼痛的神經電子刺激器
疼痛是一種極其復雜的臨床症狀,與機體組織、器官的受損傷程度並不成正比,在某種程度上,疼痛受精神、情緒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大。疼痛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恐懼、驚慌、焦慮、悲傷等不良情緒,使患者精神痛苦,甚至影響其飲食起居。隨著現代工作、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疼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荷蘭一家公司推出一種小型電池驅動的ENS901及ENSgll經皮式神經電子刺激器,它是利用放置在疼痛區近端或遠端的電極發出電脈沖波來治療持續性疼痛。這些電脈沖能阻斷傳送至脊髓的痛性刺激,並能啟動阻斷刺激到達胸部的神經系統的生理控制機制,這種治療方法可減少葯物的使用。
2 下肢助行器
下肢癱瘓是運動神經元癱瘓導致的一種結果,可能由腦血管意外、腦外傷、脊髓損傷、腦性癱瘓、發性硬化引起。FES治療的目的是幫助病人完成某些功能活動,如步行、抓握,協調運動活動,加速隨意控制的恢復。英國曼斯切特的一些科技人員和歐洲12個國家的研究人員聯合研製成一種使下肢癱瘓者正常行走的電子裝置。這種電子裝置產生一種類似於由大腦發出的神經信號的電刺激,能使病人的肌肉恢復活力,行走比較自如。已研製的輔助癱瘓者行走的電子裝置,安置在患者的臀部,可使患者緩慢地行走一公里。新的電子裝置則安置在患者的胃部,它所產生的電刺激類似於大腦本身所產生的相應的神經信號。安置這種裝置後,患者可以基本上象正常人行走一樣,而且不感到疲勞。此外,這種電子裝置還能使植入者上下樓梯。
3上肢的助動器
上肢的運動比下肢復雜許多。應用4一8通道的FES系統刺激手和前臂肌肉,可使病人完成各種抓握動作。因為手和前臂肌肉較小,一般用植入式電極,通過同側肩部肌肉或對側上肢來控制開關。日本Tohku大學研究小組開發出恢復已喪失運運功能的新方法。該方法是採用植入肌肉內的電極提供電刺激來完成的。在肌肉未被損壞的情況下,如果僅是信號傳送通路被破壞,腦中風或脊柱受損患者也能夠鬆弛其運動感官。該研究小組設計的新系統,在計算機控制下,通過植入肌肉的電極刺激肌肉,可使已喪失神經功能的患者的手臂運動。該系統扮演了己損傷的腦和肌肉的角色。美國神經肌肉刺激系統公司開發了一種應用低能電刺激恢復因脊髓損傷的肌肉控制的康復技術—神經肌肉電刺激(NMES)。病人操作時,只要輕輕欲控制裝置內按鈕即可。低能量電流脈沖作用於肌肉並增強肌肉功能,尚可改善關節活動范圍。
4、助呼吸器
利用刺激隔神經維持呼吸大概算得FES臨床應用的最早嘗試。用於控制和調節呼吸運動的FES系統為隔肌起搏器。一對植入電極埋入雙側隔神經上(亦可用體表電極置於雙側勁部隔神經運動點上),與固定於胸壁上的信號接收器相連。控制器發出無線電脈沖信號,由接收器將其變為低頻電流,經電極刺激隔神經,引起隔肌收縮。主要用於腦血管意外、腦外傷、高位脊髓損傷所致的呼吸肌麻痹。
5、尿失禁控制器
實際上這種病人的脊髓排尿中樞和它支配下的膀膚逼尿肌、尿道括約肌等都仍然是完整的。用FES控制尿失禁的一種方法是將刺激電極植入膀膚逼尿肌或其骸神經根,甚至植入脊髓的中間外側柱。另一種比較簡單而實用的方法是經陰道或直腸刺激尿道括約肌。
6、助視器
由於眼球病變而致全盲者,實際上各級視中樞仍未受累,如果用FES代替視網膜的傳入沖動,應能供盲人重「見」光明。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經過人體試驗已發現,刺激盲人枕葉皮層一定部位,可使盲人「看」到在視野一定位置出現光點。
7、助聽器
由於耳蝸(毛細胸)病變而致聾者,聽神經和聽中樞仍然完整,因此一些學者設想用微型話筒配合電子計算機處理,對耳蝸基底膜的聽神經末稍進行FES以重建聽覺。
8、治療脊術側彎
本病常見於青少年,病因不明。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戴脊柱矯形器。但因佩戴時間長(每天需23小時),矯形器限制患者的活動、不舒服,影響患者的形象,病人往往不願戴從而使治療半途而廢。在70年代,一種用於脊柱側彎治療的FES問世,這種能替代矯形器的FES稱為「電子矯形器」(electrical。rthotic),Bobeehk。等首先在1979年報道用植入電極和射頻發射控制的系統治療本病獲得成功。由於植入電極有危險性和副作用,80年代以來改用體表電極。到1989年n月,已有超過1000例患者應用此裝置進行治療,有76%的脊柱側彎患者病情好轉或得以維持。
還可以應用於脊柱融合刺激,經皮神經刺激助產儀,肩關節半脫位,治療癲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