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預防心血管疾病
專家介紹,心腦血管疾病均屬於可以預防的疾病,這要從導致疾病的幾大危險因素入手,學五招把心血管病擋在門外
應結合自身情況,合理調整生活方式,保證環保,健康飲食,戒煙限酒,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同時還提醒大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並定期進行體檢。建議每年至少體檢一次,以防病為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㈡ 心血管疾病如何預防
預防四大危險因素
身體超重
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可導致超重與高血壓。研究表明,體重指數與血壓呈正相關,體重每相差10千克,收縮壓相差約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張壓相差約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壓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對11萬余名女性進行長達16年的隨訪,發現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入與腦卒中呈正相關,是人群腦卒中病死率的主要決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攝入每天不超過50克為宜,且飽和脂肪酸所佔比例不宜過高。
蛋白質缺乏
曾經有調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國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腦卒中的比率高3倍,兩組人群血壓水平無顯著差異,但夏威夷人群動物蛋白攝入顯著高於日本本土人群,且發現動物蛋白與腦卒中呈負相關,動物蛋白可以抑制腦卒中的發生。但過多蛋白質攝入也導致過量脂肪攝入,並加重腎臟負擔。老年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蛋白質1.2-1.5克為宜,其中至少有1/3為優質蛋白質,如魚、蛋、奶類、瘦肉、豆製品,食用魚類蛋白、大豆蛋白可使腦卒中發病率降低。
缺乏膳食纖維
美國學者曾經對30681名美國健康男性調查4年,綜合所有營養因素分析發現,只有膳食纖維與高血壓呈負相關,即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可預防高血壓。有報道,增加每天水果、蔬菜攝入量可降低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提倡多食用谷類食物,少食用甜食、糖果,多吃粗雜糧、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纖維較高的食物。
鹽的危害
高血壓為心血管病第一危險因素,在中國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全國高血壓患病率最高的是西藏、北京、內蒙古、河北、天津;最低的是海南。高血壓和食鹽攝入量關系密切,攝入量越高,人群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就越高。與每天食鹽攝入量小於6克者相比,每天吃鹽大於等於12克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14%,大於等於18克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27%。中國居民每天食鹽攝入量普遍較大,平均在15-16克,尤其是北方居民口味「重」,對高血壓的預防非常不利。諾貝爾獎得主——伊格納羅教授自稱「有一顆年輕的心臟」,他除了強調運動的作用外,還曾特別提及在他的廚房中沒有食鹽,這一點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克食鹽也就是一個牙膏蓋的量,6克食鹽加起來並沒有多少。從心血管病預防角度來說,人們的飲食還是要盡量清淡一些,逐漸減少食鹽用量,直到不特別在食物中加鹽。
合理膳食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飲食上要嚴格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研究證明,高膽固醇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少吃動物腦髓、內臟、蛋黃、蟹黃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豬油、牛脂等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
4.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
5.限鹽。高鹽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並心衰者,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不宜吃得過飽,否則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松為准,每周堅持活動不少於5天,持之以恆。
2.戒煙限酒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鬱,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葯物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㈢ 推薦些食療防治心腦血管病的方法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冠心病、腦血栓的發生主要是由血液的黏稠凝聚和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痙攣引起,這些原因造成了心臟和大腦的血液供應減少或者中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是冠心病、腦血栓發生的始動因素和中心環節,是心腦血管病發病更重要的原因,因此,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病不僅要針對血液的粘稠凝聚,更重要的是要阻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這個病理環節。目前臨床治療心腦血管病西葯需要選擇β-受體阻滯劑、降脂抗凝葯物、中長效擴血管葯物等多種葯物組合,也就是「雞尾酒」療法。因為這些葯物都是針對心腦血管病發生的某一個環節,作用都比較單一,全面治療就要多種葯物同用。20世紀末,通絡治法在血管病變防治中取得顯著進展,以絡病理論為指導的代表葯物通心絡膠囊,不僅可以降脂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治療血液病變,還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治療血管自身的病變,雙重作用可以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病。通心絡強大的通絡作用更可以抗動脈硬化,解除血管痙攣,消融和穩定血管內的易損血栓斑塊,從而有效治療冠心病、腦血栓,對於已發心腦血管病患者長期服用可以有效防止再發,而且具有多靶點、多角度的治療與預防作用,起到「雞尾酒」療法的效果。
行病學調查顯示:低氣溫,是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BR> 為什麼寒冷氣候是心腦血管病,易發因素?<BR> 冬季,是①心臟疾病,②高血壓性疾病容易惡化的季節,也是③腦血管病變、④急性心肌梗塞最易發的季節。日最低氣溫為00C以下的寒冷天氣,心腦血管發病人數明顯增加。死亡率也顯著升高。氣象醫學研究結果表明:77%心肌梗死患者和55%其他類型冠心病患者,對氣候變化,尤其是氣溫驟降十分敏感,心梗發生率明顯升高。我國心肌梗死發病率最高的季節——冬季,尤其是第1次強冷空氣入侵,或有冷峰過境時,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劇增!<BR> 因為身體在①低溫狀態下,外圍的血管會收縮,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的上升,而且心膽負荷增加,②增加腦溢血和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還由於寒冷而顫抖,身體消耗能量以產生熱量,③心臟必須作更大的功能,增加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此外,冬季因排汗減少,水也比較少喝,尤其老年人口渴的感覺差,④水份攝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⑤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血栓也容易形成,增加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還有就是⑥冬季容易患呼吸系統的毛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氣喘,都會加重原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情。<BR> 注意:00C是心腦血管病的氣象警報!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建議冬季5保健:<BR> <STRONG>1.防寒保健</STRONG><BR> 避免嚴寒刺激,寒潮襲來,氣溫驟降,及時添加衣服。保暖可防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避免加重心臟負擔,預防呼吸道感染。冬天換衣、洗澡,避免室內溫度過低,衣服鞋帽柔軟而保暖。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除房間暖和,還要房內空氣流通、防止流感。冠心病患者,不要在封閉的房間里呆得太久,如果房內開空調取暖,溫度不可太高,因房間過於封閉和過高的溫度,會使房內缺氧,這樣易誘發冠心病。<BR> <STRONG> 2.飲食保健</STRONG><BR> ①多吃一些產熱量高和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魚、乳類及豆製品。<BR> ②少吃油膩食物,禁忌煙酒,膳食總體上要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BR> ③常吃新鮮蔬菜對降低和穩定血壓也有好處,芹菜、菠菜、番茄、蘿卜、大蒜、鮮竹筍等。<BR> ④海產中的海帶、紫菜、海蜇、藻類部很好。<BR> ⑤可將各類蔬菜巧妙搭配烹調菜餚,既有治病功效,又美味可口:如清燉竹筍、芹菜炒瘦肉絲、糖漬番茄、糖醋海蜇、糖醋蘿卜絲、菊花腦蛋湯、紫菜筍干湯等不妨常吃。<BR> ⑥伴有頭昏眩暈,面頰經常充血發赤,局部有麻木感的高血壓患者,平時要減少動物蛋白攝取量,可用含植物蛋白豐富的豆類製品代替一部分飲食。<BR> ⑦伴有心腦血管病的高血壓患者,為了預防血塊凝結,緩解腦動脈硬化症狀,可常吃黑木耳、銀耳等。血脂、膽固醇過高者,最好用植物油代替動物脂肪烹調菜餚,尤在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為好。<BR> ⑧伴有習慣性便秘者,要常吃香蕉、柿子、西瓜、香瓜、荸薺、蜂蜜、蜂乳,玉米粉等食物,以利潤腸通便。<BR> <STRONG> 3.運動保健</STRONG><BR> 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耐寒能力。可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如戶外散步,打<a href="http://bbs.2728.cn/list.asp?boardid=43" title="天癸至論壇太極拳版塊">太極拳</a>,做氣功等。多到戶外曬10分鍾的太陽,血壓可下降6個毫米汞柱。紫外線照射可使機體產生一種營養素——維生素D3,維生素D3與鈣相互影響可控制動脈血壓。改善心血管功能,以耐力性運動最好。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頻率以每星期3—5次為宜,每次20-60分鍾不等,運動強度由小漸大。此外,每天抽幾分鍾便可起到強身防病的功效。如①起床前,不斷地搓雙手,包括手心,手背;②起床後,可以伸伸腿舒展一下四肢;③刷牙時,可以按摩嘴部肌肉。<BR> <STRONG> 4.情緒保健</STRONG><BR> 適當控制情緒,謹防過度疲勞。極度憤怒或緊張,都可誘發腦卒中!高血壓病患者,保持樂觀愉快心情,切忌:①狂喜、②暴怒、③憂郁、④悲傷、⑤恐懼和⑥受驚。<BR> <STRONG> 5.用葯保健</STRONG><BR> 堅持經常服葯,保持血壓穩定。高血壓病人服降壓葯時,不可隨意停服,特別是服氯壓定、心得安、甲基多巴,利血平等降壓葯時更應注意。據報道,如果突然停葯,約有5%左右的病人可在40小時左右,出現血壓大幅度反跳。因此,高血壓病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相當長時間的維持量,使血壓保持在較理想的水平。另外,高血壓病人在寒冷季節還要適當的增加降壓葯物的服用量,一般在冬季其降壓葯物的用量都要增加三分之一左右。<BR> <STRONG> 6.體格保健</STRONG><BR> 經常體格檢查,預防和治療並發症。在冬季易患流感、鼻炎、咽喉炎、扁桃體炎、氣管炎等,應注意預防和積極治廣,並應經常測量血壓,有條件者,還應定期進行血脂,血糖、心電圖、腦血流圖等檢查,發現頭暈,言語不利,半側肢體麻木等異常,及時處理。<BR> <STRONG> 7.日常保健</STRONG><BR> 日常生活,注意6點:①醒來時,不要立刻起床,應在被褥中活動身體,並請家人將室內變暖和。②洗臉、刷牙,用溫水。③如廁時,應穿著暖和。④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大衣等,注意保暖。⑤等汽車時,可做原地踏步等小動作。⑥沐浴前,先讓浴室充滿熱氣等浴室溫度上升後,再入浴。
心腦血管疾病關鍵在於預防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致殘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這類疾病,自己很難生活自理,給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暢,反而影響了疾病的治療。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無論是從經濟角度、家庭角度,還是從健康角度來講,唯有預防才是萬全之策,高明之舉。早一日預防,早一點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需要立刻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 機關幹部、企事業領導、知識分子等。 由於他們每天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導致人體神經失調,新陳代謝發生紊亂;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動脈硬化,從而引起冠心病和腦血栓。
(2) 煙酒過度、生活無規律者。他們較易造成血管痙攣,血流不暢,往往過早患心腦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飲食不科學者。他們往往營養過剩,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
(4) 40歲以上者,尤其是有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記憶力衰退、四肢麻木、聽力和視力下降等症狀的中老年朋友。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秘訣在於「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少吃食鹽和心理平衡」等。魚油的誕生使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當養成如下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合理膳食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但是有許多人的飲食並不科學,以為大魚大肉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實不然。人的健康狀況不同,飲食也應當有所不同。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成以下飲食習慣。
1、增加纖維膳食
膳食中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粗雜糧、米糠、麥麩、干豆類、海帶、蔬菜、水果等,每日攝入纖維量35克—45克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見食品還有洋蔥、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魚和魚油
魚油具有明顯的調節血脂功能,能夠預防動脈硬化。大量攝取富含ω-3的魚油可對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國際營養組織建議:人們每天攝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應的應該攝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國貨精品鴻洋神中老年型魚油為例,每天必須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為30%的魚油膠丸,才能保證人體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製品
大豆裡面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乾、豆油等豆製品有益於人體健康,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4、此外應該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以下。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為宜。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貝殼類(如: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
(二)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 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松為准,每周堅持活動不少於5天,持之以恆。
2、戒煙限酒 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緊張 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鬱,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
(三)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葯物
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五)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心律失常是心臟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包括房性心動過速、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等室上性心動過速,預激綜合征、房顫、室性早搏、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心動過速等等。
由於各種心臟疾病產生心律失常的機制不同,以往因手段和方法比較匱乏,在治療心律失常的過程中往往顯得較為困難。為了能夠控制心律失常,必須給患者服用各種抗心律失常葯物。由於葯物治療只能在一定程度內控制心律失常,治療心律失常只能長期靠葯物維持。一旦葯物失效或停葯,心律失常可能再次發生。抗心律失常的葯物療效有限,副作用多,能夠長期控制心律失常發作的葯物較少,且長期服葯費用高。一些大型的臨床試驗還證實,一些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長期應用抗心律失常的葯物,盡管患者的心律失常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但其副反應和死亡率也隨之增加。
心導管消融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發展成為十分成熟的治療手段,對於常見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典型的房撲、特發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達到90%以上。心導管消融治療是通過心導管將射頻電流引入心臟,定位於心律失常產生或維持的關鍵部位,然後消融阻斷折返環路或消除病灶,從而治療心律失常。隨著心臟電生理檢查不斷完善和導管消融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種類的心律失常能夠被根治。
近年來,隨著一些新的技術和器械的應用,對於持續多年而葯物治療無效或永久性房顫,以及風濕性瓣膜性心臟病等有器質性心臟病合並房顫的病例,導管消融治療也取得很好的療效。
雙心室起搏對於一些心功能衰竭患者也是個福音,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因心衰發作而住院的次數,降低病死率。植入起搏器是一些心動過緩患者的必要選擇,更加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將有利於心功能的恢復,防止房顫的發生。冠脈造影、介入再血管化治療對於冠心病患者已不再陌生,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的建立,急診介入手術讓許多患者轉危為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BAP)為一些如出現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贏得了珍貴的搶救時間,使他們有機會渡過疾病的難關。
此外,篩選致病基因對於遺傳性或家族傾向性心臟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幹細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療在動物實驗取得許多進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分子心臟病學一定不只是在實驗室討論的科研項目,終將為臨床實踐帶來更多更新的診療方案。
其次,基因治療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徑,其主要步驟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備,用適當的載體將目的基因導入靶細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細胞內的表達與調控等,隨著分子克隆技術的日益完善,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產生重大變革。
護理
1.飲食治療指導病人在去除病因,葯物治療的同時,改善飲食習慣。膽固醇控制在5.2mmol/L范圍內,主要以飲食來調節。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蔬菜、瓜類和粗糧,少吃油膩及含脂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內臟、肥肉、魚子、蛋黃及高脂奶粉等,多吃有降血脂作用的洋蔥、大豆、綠豆、花生、生薑、玉米、芹菜、海帶、菠菜、棗等。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控制在300mg以內,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總熱量30%。因飽和脂肪酸(S)能升高血漿膽固醇,故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內,而多不飽和脂肪酸(P)可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提倡進食P/S比值高而膽固醇含量少的食物。飲食勿過飽、過咸,甜食也應少吃。飲食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多數仍須葯物干預。
2.合理應用免疫抑制劑由於免疫抑制劑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腎移植受者撤除腎上腺皮質激素,繼續應用CsA、硫唑嘌呤,可使血漿總膽固醇、LDL-C分別下降17%、16%,而HDL-C也下降18%。
3.降脂葯物根據美國NCEP建議,作為首選的降膽固醇葯物有三類: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纖維酸衍生物、尼克酸。纖維酸衍生物主要應用於血漿甘油三酯特別高的患者,抗氧化劑只用於不能耐受其它降膽固醇葯物者。應用上述葯物時應考慮到與免疫抑制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4.健康教育鍛煉對循環系統功能和調節血脂有著重要作用。對於血脂不太高的人,各種活動可以不受限制,但對於有器官受累者,特別是心臟供血不足而症狀明顯者應控制活動,經葯物治療,病情好轉後再逐漸增加活動量,以防不測。
還應對病人宣教注意葯物、飲食、鍛煉三結合的方針。特別是長期腦力勞動、工作壓力大者,其他還有急躁、超重、或攝入高血脂誘發元素(鉛、鈷、鎘)者等,所以治療高脂血症的同時,應減少高血脂的誘因。
魚油治療
2009年08月06日美國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富含歐米加-3脂肪酸的魚油不僅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對某些心血管疾病起到治療作用。美國新奧爾良奧茨納診所的研究人員在8月刊《美國心臟病學院雜志》上報告說,根據對近4萬人的研究結果,魚油不僅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還可用來治療心房纖維顫動、心臟病發作、動脈硬化症及心衰等。研究人員建議,普通人每天應攝入500毫克的歐米加-3脂肪酸,而心臟病患者每天攝入量應為800毫克至1000毫克。
中醫保健
中醫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獲得多方面進展,如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益氣活血或益氣養陰活血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氣通脈溫陽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益氣養陽透毒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理氣活血預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療後再狹窄等,皆顯示有肯定效果。盡管其針對某個病理環節的作用強度不如化學合成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統的許多疾病方面,也顯示有一定的優勢。如何充分利用中西醫兩種醫學防治心血管病的優勢,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是現代中醫臨床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脂質排泄法如茵陳可通過利膽作用促進膽固醇排泄。
(1)抑制脂質吸收:如何首烏、決明子等可增加腸蠕動,抑制脂肪和膽固醇吸收;
(2)抑制脂質在體內合成:如山楂、何首烏、大黃、決明子等可抑制3-輕基-3-甲基戊二酞輔酶A還原酶,從而抑制膽固醇合成;
(3)促進脂質轉運和清除;如人參、蒲黃、月見草、何首烏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證理論指導下,正確應用上述葯物,可提高臨床的調脂效果。
㈤ 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多睦健康告訴您,心血管疾病預防勝於治療,在飲食上要注意五大限制:
限制總熱量: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糖類和纖維素的含量。
限制脂肪: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
限制膽固醇: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於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於300毫克,心腦血管病人最好每天吃半個雞蛋或每兩天一個雞蛋。此外,還要特別限制動物內臟的攝入,因為動物內臟也是高膽固醇的食物,尤其是豬腰,每百克豬腦中膽固醇的含量在3000毫克以上。
限制蛋白質:每天從麵食攝入的蛋白質應占人體需要量的一半,其餘的蛋白質可從牛奶、酸奶、魚類和豆製品獲得,心腦血管病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
限制食鹽:我國居民目前平均的食鹽攝入量在10克以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我們每天攝入6克食鹽,而對於心腦血管病人來說,食鹽的每日攝入量更要嚴格控制在5克以下。特別是秋冬季節,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鹽的攝入更要嚴格控制。
日本的血液凈化通過把患者血液引出體外並通過一種血液凈化裝置,除去其中的某些致病物質(毒素),達到凈化血液,治療疾病的目的,對於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有很大的幫助,多睦健康提供專業的赴日血液凈化服務,如果您有需要的話可以試一試。
㈥ 心血管病如何治療
心血管病是心臟及心區血管疾病的總稱,其涉及面很廣,通常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臟性猝死、心率失常等多個病種。
心血管病的危害是嚴重的,可導致冠狀動脈管壁上逐漸形成粥樣斑塊,堆積在冠狀動脈內膜上,久而久之,越積越多,使血管腔越來越狹窄,甚至閉塞,從而使心肌的血流量減少,供氧減少。一旦當體力勞動、情緒激動等因素增加心肌需氧量時,心肌缺氧矛盾會更加突出,從而產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現,如心絞痛、胸悶、憋氣,嚴重時出現心肌缺血性壞死(心肌梗塞),甚至死亡等。
心血管病的防治方面,提供如下參考:
一、認識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實行自我保健,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二、保持良好心態,積極地適應社會發展與變革,心有朝霞,胸懷開闊。
三、積極參加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參加健身運動,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以減緩肌肉萎縮,防止肥胖,增強心臟功能。
以心率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經過運動鍛煉可以減到60次/分,表面看也許與以前沒什麼差別,只減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間,就減少了550萬次心跳。健身鍛煉有益心臟健康,最有益的鍛煉項目是大步行走。身體的局部鍛煉(如啞鈴、拉簧)則對心臟無甚益處。
四、戒除不良嗜好與不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規律與方式,有個人的文化興趣愛好。
五、堅持低脂膳食,改變高脂肪飲食習慣。
據某大城市對330萬居民飲食習慣調查,近20年來,糧食、薯類、豆類食物從以往佔三分之二,下降至佔三分之一;而肉類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攝入食物油83克,遠遠超過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
六、飲食多樣化,保持體內酸鹼平衡。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鹼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軟。如果飲食中酸性食物過多,鹼性食物太少,會破壞體內酸鹼平衡。
食物的酸鹼性與其口感味道截然不同。食物在體內消化分解後,含鈉、鉀、鈣元素多的食物稱為鹼性食物,如豆類、奶類、蛋清、水果、蔬菜、海帶、茶葉等等;酸性食物,如麵粉、大米、肉類、糖、禽、魚蝦等等。
七、每天喝奶,可以補鈣。牛奶中所含鈣質最適宜吸收利用。
八、人們對鹽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對鹽敏感,吃得咸,血壓升高;有的人對鹽不敏感,即使吃得咸血壓也不升高。總的來看,還是吃得淡些有益心臟和血管。
九、每年做體格檢查,得到健康指導,也利於早期發現病患。
多種慢性疾病,都是從健康向疾病的逐步轉化發生的,難於早期自覺發現。例如高血壓,約70%的人是在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的。
體檢中發現的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心臟功能減弱等容易引發冠心病,採取個體化治療,是可以恢復和控制的,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可以消退的。對於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歲以上的人,應提早預防。
十、接種適宜的疫苗,對於體弱者及老年人,還應接種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國內外在研製中的感冒疫苗、SARS疫苗,增強免疫能力,預防多種感染,保護心臟和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危害。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致殘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這類疾病,自己很難生活自理,給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暢,反而影響了疾病的治療。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無論是從經濟角度、家庭角度,還是從健康角度來講,唯有預防才是萬全之策,高明之舉。早一日預防,早一點安心。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需要立刻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 機關幹部、企事業領導、知識分子等。 由於他們每天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導致人體神經失調,新陳代謝發生紊亂;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動脈硬化,從而引起冠心病和腦血栓。
(2) 煙酒過度、生活無規律者。他們較易造成血管痙攣,血流不暢,往往過早患心腦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飲食不科學者。他們往往營養過剩,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
(4) 40歲以上者,尤其是有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記憶力衰退、四肢麻木、聽力和視力下降等症狀的中老年朋友。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秘訣在於「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少吃食鹽和心理平衡」等。魚油的誕生使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當養成如下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合理膳食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但是有許多人的飲食並不科學,以為大魚大肉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實不然。人的健康狀況不同,飲食也應當有所不同。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成以下飲食習慣。
1、增加纖維膳食
膳食中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粗雜糧、米糠、麥麩、干豆類、海帶、蔬菜、水果等,每日攝入纖維量35克—45克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見食品還有洋蔥、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魚和魚油
魚油具有明顯的調節血脂功能,能夠預防動脈硬化。大量攝取富含ω-3的魚油可對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國際營養組織建議:人們每天攝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應的應該攝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國貨精品鴻洋神中老年型魚油為例,每天必須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為30%的魚油膠丸,才能保證人體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製品
大豆裡面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乾、豆油等豆製品有益於人體健康,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4、此外應該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以下。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為宜。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貝殼類(如: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
(二)科學生活
1、加強體育運動 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松為准,每周堅持活動不少於5天,持之以恆。
2、戒煙限酒 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緊張 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鬱,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
(三)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葯物
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五)定期體檢
45歲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經常參加吃喝應酬者、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都屬高危對象,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檢查血脂、血壓等指標
㈦ 請問心血管疾病如何預防我外公有這方面的疾病,我擔心我以後也會有
心血管疾病
1:冠心病和高血壓
不少年輕人認為,冠心病和高血壓是老年人才得的病,與自己無關。其實不然。就高血壓而言,僅在我國6~18歲的中小學生中,高血壓的發病率就已達到8%。當然,這其中一部分是繼發於其他疾病而出現的高血壓。對於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年輕人,應定期測量血壓,尤其是30歲以後,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並且糾正誘發血壓增高的飲酒、口味過咸等不良習慣。那麼,冠心病呢?冠心病就是心臟血
管的動脈硬化了。這種過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時期就已經開始。當然,血管只有狹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並急性血栓形成時才會有明顯症狀。由於遺傳、飲食、生活習慣以及外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人發病年齡也不一樣,有些人甚至一生也不出現明顯症狀。可是目前,很多年輕人出現了冠心病心肌梗死,有的還因此而死亡。這些都提醒我們,年輕雖然是最大的財富,但不是保險箱,能否很好地利用這個財富,還取決於您自己!
2:運動卒死
現代很多人工作緊張,長期超負荷運轉,沒時間鍛煉。偶爾有一點放鬆時間,便想起「生命在於運動」的名言,於是跑到健身房狂練一番,或是一口氣爬到山頂。他們以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殊不知,
這樣做的危害更大。前不久,國內兩位企業界的名人相繼在健身房運動時發生猝死,令人扼腕!這些人長期工作緊張,體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蓄勢待發。一旦激烈運動,超出身體承受能力,發生意外
也就不足為奇了。運動後有點喘,微微流汗,講話不累,就表示此次運動強度適當。若活動後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明顯感到疲乏,甚至有頭暈目眩等不適症狀,說明運動過量了。
3:心絞痛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時犯心絞痛的時候,總是先忍著,盡量不吃葯,以為經常吃葯,以後就無效了。其實不然。心絞痛的急救用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長期吃且每天吃的頻率又很高的時候,才可能產生耐葯性;間斷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會形成耐葯性。另一方面,心絞痛發作時,及早服葯治療,可以迅速緩解病情,減輕心肌損傷的程度,減少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4:急性心肌梗死
有些冠心病患者對新技術、新療法了解太少,覺得手術有風險,在緊急時刻不願選擇最佳急診介入手術,錯失救治良機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實,冠心病介入治療已有20多年歷史,它為冠心病提供了葯物
治療以外的又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療創傷小、效果好。可是有資料表明,僅有30%的急性心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發病後6小時內接受了緊急介入手術;高達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
於種種原因選擇了葯物保守治療,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變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如果經濟條件許可,介入治療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5:冠心病
很多經常心絞痛發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術後症狀迅速消失,甚至恢復了體力活動。因此,有些人錯誤地以為,放完支架後就沒事了。其實,支架治療只是一種物理治療。它通過改善血管局部狹窄,從而
減輕心肌缺血而使心絞痛得到緩解。但是,由於患者有冠狀動脈硬化,其他部位同樣也會發生狹窄,冠心病的危險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說冠心病沒有治癒。況且,有些患者血管病變較多,支架只放在了幾個重要的部位,還有的狹窄血管沒有放支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於萬事大吉了,同樣應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且應根據病情按醫生要求繼續服葯治療。
6:血脂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圍,可是大夫卻給他開了降脂葯,他們認為這是胡亂用葯。其實不然。近年來國內外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血脂化驗檢查結果在正常范圍並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療,關鍵要看個體情
況。例如,LDL-C為135mg/dL,對於一個無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健康人而言,確屬正常范圍無需降脂治療;但對患過心肌梗死,做過支架治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糖尿病或同時有多種危險因素的
患者,則該血脂水平就偏高。把LDL-C降至100mg/dL以下,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後,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另外,對於急性冠心病患者,如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他汀類降脂葯如舒降之、普拉固等,可起到穩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這時候用降脂,其實是發揮該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而不是為了降血脂。
7:高血脂
高血脂是一種血脂代謝紊亂疾病,和高血壓一樣是終身性疾病。通過服用降脂葯物,血脂可以長期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但並不等於高脂血症就治癒了。一旦停葯,血脂會很快再次升高。在高血壓的治療
過程中,當血壓長期穩定後,即可試行減少葯物劑量和種類,以最少的葯物和盡可能低的劑量維持目標血壓。而對於調脂葯來說,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血脂達標後可以減量或停葯。臨床觀察顯示,達標後調
脂葯減量往往會引起血脂反彈。同時,減量也容易動搖患者堅持降脂治療的信念,不利於長期療效的維持。因此,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如出現嚴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就不應減量或停用降脂葯。
8:降脂葯物
很多患者認為降脂葯副作用很大,對肝腎都有毒,所以有畏懼心理。他們覺得血脂高點兒,也沒有症狀,還是不吃降脂葯為好。其實,就目前最常用的他汀類降脂葯來說,大多數人對它的耐受性良好,通常只有0.5%~2.0%的病例發生肝臟轉氨酶升高。減少葯物劑量後,常可使這些人升高的轉氨酶下降,再次增加劑量或選用同類葯物時,轉氨酶常不會升高。如果患者尤其是聯合用葯患者肌酸激酶(CK)高於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則應慎重考慮,予以減量或停葯、隨訪,待症狀消失、CK下降至正常,再重新開始治療。另外,是否選用降脂葯一定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權衡利弊後決定。如果一個人是冠心病高危患者,用他汀類降脂葯獲益很大,這時候支持我們使用該葯的砝碼無
疑會加大。
9:高血壓沒有症狀
一般來說,大約有50%的早期高血壓病人可以完全沒有任何症狀,這種高血壓其實潛在的危險更大!因為,有症狀的人,會促使他及時就診,調整治療方案,從而有助於病情的控制;而沒症狀的人,只是由於個體差異,對高血壓不敏感,因而往往忽視了治療。但是,血壓高所造成的危害卻不因症狀的有無而消失。很多人直到出現心衰、腦出血等嚴重並發症後才去治療,悔之晚矣。所以,只要診斷為高血壓病,都應該認真地治療。
10:血壓低於140/90mmHg就可以了
受傳統高血壓防治觀念的影響,大多數人以為血壓降至140/90mmHg就足夠了。這種認識是不對的。國外最新研究資料顯示,55歲時血壓正常者以後90%發生高血壓。年齡40~70歲的人,血壓從115/7
5~185/115mmHg這個范圍,收縮壓每增加20mmHg或舒張壓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險增加一倍。血壓越高,未來發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卒中和腎臟疾病的危險越大。目前主張血壓在理想范圍內
越低越好,當然病人應可以耐受,沒有任何不適表現。人們應盡量將血壓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對合並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患者,血壓水平應低於130/80mmHg以下,這樣有助於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
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第一、注意脂肪、熱量、食鹽的攝取,多吃蔬菜水果。我們都知道,動物性脂肪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含量太高會阻塞動脈,造成血管硬化與狹窄。熱量攝取過多則會形成肥胖,肥胖就容易造成心臟的負擔,進而提高動脈硬化的危險性。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的暢通。
第二、戒煙、戒酒。香煙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與焦油,長期吸煙會造成血管收縮、增加血液黏度及血小板黏性,同時降低溶解血栓能力與血紅素的攜氧能力,因此易產生腦部缺血與腦梗塞。
第三、注意血糖和血壓,血糖濃度過高 (飯前血糖濃度達130~160mg/dl)會傷害動脈內膜,並增加有害脂肪;血壓過高,會使心跳加快,傷害動脈血管的內壁,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第四、適度運動。運動會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的濃度,降低血壓,因此醫師建議,每周至少運動三至五次,每次至少持續30分鍾。研究證實,每天運動二十分鍾可增加一年壽命、一小時可增加兩年壽命,若每天運動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多活三年。運動再加上常保心情開朗,日子就可以過得輕松又愉快。
第五、注意身體的保暖與氣溫的變化。氣溫下降時,血管會跟著收縮,尤其冬天的氣溫變化大,血管一經收縮會形成血栓造成阻塞,引發危險。第六、定期做健康檢查。行政院衛生署呼籲,40歲以上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 ��
------------------------------------------------------------
免費提供心腦血管咨詢,贈送心腦血管保健產品。黃醫生為您解答你的問題,QQ:279347189
詳細的資料請看:http://hi..com/csulucky
㈧ 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有哪些方法
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中老年人就會因為多種因素而有心血管疾病出現的,像高脂血症,高血壓,動脈粥硬化等,危害到健康,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需要及時在飲食上食用大棗,蜂蜜,土豆,玉米,蘋果,西紅柿,洋蔥,海帶等八種能減輕心血管疾病的食物。
心血管疾病是很常見的一種心臟、大腦跟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者是出血性的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才引起的,像高血壓,血液黏稠,還有吸煙酗酒,血管壁平滑肌細胞不正常的代謝,異常,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那麼有哪八種可以減輕心血管疾病的食物呢?
第一種減輕心血管疾病的食物是大棗,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可以防止血管硬化。
第二種是蜂蜜,蜂蜜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能夠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液循環,防止血管出現硬化,還富含能夠潤腸通便的物質,排出體內血管的廢物。
第三種是土豆,土豆屬於多糖與蛋白質的混合物,多吃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含量,對防治血管硬化很有好處。
第四種是玉米,玉米含有亞油酸、維生素e等,這些物質能夠防止血管硬化,還能夠減少膽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積,軟化動脈血管。
第五種是蘋果,蘋果富含多糖果酸跟類黃酮、鉀等物質,能夠使積蓄在體內的脂肪分解,推遲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第六種是西紅柿,西紅柿含有的各種維生素含量會比別的水果高很多,所含的蘆丁還能夠提高身體的抗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