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土地荒漠化的解決措施有哪些
1、保護現有植被,加強林草建設。在強化治理的同時,切實解決好人口、牲口、灶口問題,嚴格保護沙區林草植被。通過植樹造林、喬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設多林種、多樹種、多層次的立體防護體系,擴大林草比重。
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時,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加大封禁保護力度,促進生態自然修復。由於飛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因而對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偏遠荒沙、荒山地區恢復植被意義更大。
2、在荒漠化地區開展持久的生態革命,以加速荒漠化過程逆轉。關鍵是合理調配水資源,保障生態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資源調配製度,是造成我國西北河流縮短、湖泊萎縮甚至乾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3、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過速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通過開展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認識水平。關心、愛護環境,自覺地參與改造和建設環境,形成全社會的風尚。
同時,國家要有計劃地對局部荒漠化非常嚴重,草地和耕地幾乎完全廢棄,惡劣的自然環境已經不適於人類生存的地區,實行生態移民。
4、扭轉靠天養畜的落後局面,減輕對草場的破壞。要落實草原承包責任制,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大力推行圍欄封育、輪封輪牧,大力發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發舍飼養畜。加快優良畜種培育,優化畜種結構。
5、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市場要求合理配置農、林、牧、副各業比例,積極發展養殖業、加工業,分流農村剩餘勞動力,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還可利用荒漠化地區蘊藏著多種獨特的資源,如光熱、自然景觀、文化民俗、富餘勞動力等資源優勢開發旅遊、探險、科考產業等。
6、優化農牧區能源結構,大力倡導和鼓勵人民群眾利用非常規能源,如風能、光能、沼氣等能源,以減輕對林、草地等資源的破壞。
7、做好國際履約工作的同時,加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資金與外援。
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乾旱(基本條件)、地表鬆散物質(物質基礎)、大風吹揚(動力),沒有植被(保護)等。
以風力作用下的荒漠化過程為例,包括發生、發展和形成3個階段:
1、發生階段。僅存在發生荒漠化的條件,如氣候乾燥、地表植被開始被破壞等,即潛在荒漠化。
2、發展階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壞,出現風蝕、粗化、斑點狀流沙和低矮灌叢沙堆。隨風沙活動加劇,進一步出現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包括發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佔土地面積20%以下)和強烈發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佔土地面積20~50%)。
3、形成階段。地表廣泛分布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其面積占土地面積50%以上,為嚴重荒漠化。
二、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既包括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人類的不當活動。
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地作用於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植被破壞,荒漠化現象開始出現和發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間擴展受乾旱程度和人畜對土地壓力強度的影響。
荒漠化也存在著逆轉和自我恢復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轉時間進程的長短受不同的自然條件(特別是水分條件)、地表情況和人為活動強度的影響。
⑵ 怎樣治理沙漠化
多種樹,種草,能活多少算多少,先形成小環境,再改造大環境,最後逐漸成為綠洲,理論上是這樣,但由於工程浩大,艱巨,短期很難實現。
用污水治理沙漠的方法:
1、一種根治沙漠的方法,它包括: A、建立引污工程和鋪設分污管網; B、根據冬季沙漠流動大,造成危害嚴重的特點,在冬季季風來臨前通過分污管網將預處理後的污水和任選的江河水均勻地澆在封凍的沙漠上,使沙漠表層沙子與污水結合凍成冰蓋,其厚度在5毫米到100毫米之間,使北方季風和寒流無法再吹動沙漠發展及造成揚沙、沙塵危害,其中冰封的面積可以是局部或全部,取決於污水的量、沙漠的面積及封凍的厚度; C、在春季冰雪融化後,在澆灌污水的沙地上進行種植; D、採用以水種養的方式,在沙漠各類植物種植養護的過程中,對所種植區域適時、適量地澆灌預處理後的污水和經一種生物處理方法處理後的水來營養沙漠,以滿足植被生長的需要,使它們茁壯成長; E、採用保一治一的方式,在沙漠中各類植物種植後,利用預處理後的污水和經上述生物污水處理方法處理後的水確保所種植面積的全面成活,並預計出其生長所需的澆灌水,剩餘的污水再發展下階段的治理,而下階段的種植同樣要達到全面成活,並有足夠支持其生長的澆灌水,再發展另外的治理,保一治一主要是針對以往沙漠種植成活率的問題而提出的保住一塊發展一塊的方法; F、採用泥沙澆合方法,把經生物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淤泥加入適量的干土製成有機肥,經乾燥後運到沙漠撒勻,厚度為30-50毫米,再向上面澆灑污水或江河水,使沙泥溶合在一起,迅速提高沙漠的保持能力,因其中合有大量的植物養分,可加速植被生長,同時因沙漠已具有一定的保持能力,所降的雨水加少量的澆灌水就可確保植被生長,其中泥沙澆合實施的范圍可以是沙漠的全部或局部。 G、在沙漠四周或上風口的側邊種植寬50-150米的防護林帶;
⑶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水資源:1、在農作區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術,推廣節水農業,避免土壤的鹽鹼化;2、在牧區草原,減少水井的數量,以免畜生的大量無序增長;3、在乾旱的內陸地區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既考慮上、中游的開發,又要顧及下游生態環境的保護。二、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體系:1、乾旱地區的綠洲地區:
a、應在綠洲外圍的沙漠邊緣地帶進行封沙育草;b、在綠洲前沿地帶營造喬、灌木結合的防沙林帶(積極保護、恢復和發展天然灌草植被);c、在綠洲內部建立農田防護林網,組成一個多層防護體系。2、在缺乏水源的地區:利用柴草、樹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區設置沙障工程,攔截沙源、鞏固流沙、阻擋沙丘前移。三、調節農、林用地之間的關系——宜林宜地、宜牧則牧:1、現有林地應該作為防護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毀林開荒。2、綠洲邊緣的荒地與綠洲之間的灌草地帶,不能盲目開墾,主要用於種樹種草,發展林業與牧業。3、對已造成荒漠化的地方,應退耕還林,退耕還牧。四、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解決農牧民的能源問題的途徑:如營造薪炭林、興建沼氣池、推廣省柴灶等。五、控制人口增長:控制人口過快發展,提高人口素質,建立一個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系統,對荒漠化的防治有著重要的意義。
⑷ 烏審旗土地荒漠化該如何治理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認識,喚起社會各界自覺參加防沙治沙工作
要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大力宣傳烏審旗荒漠化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宣傳荒漠化給沙區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宣傳防治荒漠化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宣傳烏審旗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宣傳黨和國家對防治荒漠化採取的措施,宣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
通過宣傳活動的深入開展,使社會各界和沙區幹部群眾認識到荒漠化危害的嚴重性,增強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防治荒漠化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認識到防治荒漠化是一項整治國土、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大業。
⑸ 如何治理土地荒漠化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如下所示:
(1)植樹種草。當植被蓋度達到30%以上時,土壤風蝕就會基本消失。種樹種草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就是基於控制土壤風蝕的原理提出的。在沙漠化發展嚴重的農耕地區,主要採取把部分已經沙漠化的耕地退還為林地和草地的方法,以達到沙漠化土地恢復的目的。但由於區域內一部分土地種樹種草,與本區域內另一部分土地承載力的大幅度躍升,沒有協調同步,或者僅考慮到種樹種草,而未在建設基本農田、大幅度提高單位土地的產出水平上下功夫,導致種樹種草與本已過重的人口壓力之間矛盾日趨激烈。
(2)圍欄封育。在草原地區牲畜壓力過大,過度放牧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治理的方式通常採用「圍欄封育」,即把草場劃分成若干小區,使圍起來的草地因牲畜壓力的消失,而自然恢復。
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對荒漠化的概念作了這樣的定義:"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
⑹ 風蝕荒漠化的主要防治措施
目前常見的風蝕荒漠化防治措施有生物措施、化學措施、機械措施和耕作措施。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可以將這些措施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以達到理想的防風固沙效果。
(一)生物措施
其形式主要有營造防風林、防風草帶,增加地表植被覆蓋度、改善植物群落結構,利用生物性結皮保護地表等。
1.構建防風林帶
防風林可使近地面的氣流抬升和增加空氣阻力,降低地表風速,是改變風蝕動力因子的一種常見措施。防風林除具有降低風速、防風固沙作用外,還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和氮含量,改變林下生境,使林下形成較好的生態環境,提高土壤生物量,增強土壤的抗風蝕性。
防風林措施利用的是系統理論中的隔離機制,即在風沙流通路徑上人工設置條帶狀障礙物,將相對較大的風沙流系統分解為多個小系統,或者減弱風沙物質在系統中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從而減小風力侵蝕的危害程度。
防風林的行距、樹高、疏透度、林帶走向、帶間距以及有無灌草搭配等參數,都會對其防風效果產生影響。防風林疏透度是影響防風效果的重要因素:疏透度太低,氣流被抬升,風的動能得不到有效的衰減,風速會在較短距離內得以恢復;疏透度太高,大部分氣流會透過林帶,防護效果也不好。林帶走向應垂直於風向,長度應大於所需要受保護區域的長度,其間不能留有空隙。林帶應有一定的寬度,帶內的林木應交錯栽植。所選擇的樹種應有很強的適應性,以速生、高大且生命周期長的樹種為宜。如果防護林帶搭配灌、草,形成相對完善的垂直「層片」結構,則能更為有效地降低風能,同時還能增加地表覆蓋度,提高其抗風蝕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①在許多風蝕地區,大風天氣多發生在冬、春季節,恰是防風林枝葉稀少的時期,其防護效果並不理想;②風力侵蝕大多發生在水分匱乏、土壤貧瘠的乾旱地區,其自然條件可能並不適宜大面積、高密度的喬木存活,因此,這些地區的防風林是典型的人工生態系統,不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構建,還要長期靠人工維護,如定期進行灌溉、間伐、補種等;③要形成一個能充分發揮防風固沙功能的成熟防護林帶,需要較長的周期。
2.增加植被覆蓋度
從區域尺度來看,防風林多為線狀,覆蓋范圍有限,其主要功能是降低風速或在顆粒搬運過程中對其進行截留,對呈面狀分布的廣大侵蝕區無明顯的保護作用,屬於防治風力侵蝕的一種「被動」措施。要想有效防治風蝕荒漠化,還需要從風力侵蝕的源頭抓起,提高侵蝕區的抗風蝕能力。
通過植被建設增加植被覆蓋度是一種有效改善侵蝕區下墊面性狀的生態措施。由於植被具有覆蓋地表以避免沙粒裸露、提高粗糙度高度、降低風速和阻擋沙塵等作用,在侵蝕區增加植被覆蓋度,可對地表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使其免於風蝕。此外,植被覆蓋度的增加還可減少土面蒸發,增大土壤含水量,營造相對濕潤的小氣候環境,增加空氣濕度,改善土壤結構等,從而提高土壤的抗風蝕性能。
具體的植被建設措施有封育、修補和重建三大類。封育是指人工設置圍欄或劃定保護區,禁止出現有損於植物繁衍的人類活動行為,使現有植被與土壤獲得一個休養生息和自然恢復的過程;修補是對已受損但不能只憑自身再生能力予以恢復或恢復速度太慢的植被採取的措施,具體措施有人工補種、引進外來物種、改良植物生境條件等;重建就是遵循生態學的規律,根據當地的氣候、水、土條件,疊加各種人工栽培措施,形成一種自然-人工復合植物群落的過程。
由於風蝕區植物生存環境惡劣,在植被建設中應特別注意植物物種的選擇。那些生長速度快、能進行克隆繁殖的植物是先鋒植物的首選,它們能快速適應荒漠區的生境特點,並可通過自身繁殖形成覆蓋層,保護土壤免受風蝕,並能改善土壤結構,為後繼物種的入侵定居提供基礎。另外,還要注意不同生活型植物物種的搭配,使不同物種的根群位於地下生境中的不同層次,這樣既可以實現對地下生境資源的充分利用,使地表植被的層片結構盡可能完善,又可以避免植物根群擁擠在地下生境的同一層內,產生對資源的過激競爭而導致存活率較低、生長狀態不佳和土層養分的不足。
3.促進生物結皮形成
生物結皮是由不同種類的苔蘚、地衣、藻類、真菌以及細菌等生物與其下層的土壤共同形成的一個復合生物土壤層,厚度約為1~10cm,在其地下部分,苔蘚和地衣的假根、真菌菌絲和藍藻絲狀體交互作用,能夠固定土壤顆粒。生物結皮可通過固結土壤顆粒以增加土壤表面的抗風蝕性,還可提高粗糙度高度,覆蓋可蝕性顆粒等,從而保護地表免於風力侵蝕。因此,創造適宜的水土條件,促進生物結皮的形成,並進行相應的管理和維持,是防治風力侵蝕的一條途徑。
目前,生物結皮的抗風蝕性能已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但生物性結皮對地表的保護作用也有其脆弱的一面:①生物結皮的形成是一個自然過程,需要較長的周期,通常為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而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技術促進其發育;②生物結皮的結構相對比較脆弱,並且受到破壞後,抗風蝕性急劇減小。
(二)化學措施
化學固沙是將化學制劑噴灑到土壤表面,從而固定沙物質的一種工程措施。土壤表面的沙物質經化學材料處理後,可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保護層或固結層,一方面保護地表免遭風力侵蝕,另一方面其光滑的表面能使風沙流順利輸移,防止產生積沙。
常用的固沙材料有石油類產品、高分子材料固沙液以及無機材料等。前蘇聯早在1934年就開始進行瀝青乳液固沙試驗,後來又進行了聚丙烯醯胺材料固沙試驗,隨後相繼出現了不同的固沙制劑。目前,採用化學材料固沙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成本相對較高,易受風沙流侵蝕而影響固沙效果,並且有些材料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等。
(三)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而有效的抗風蝕形式,主要通過增加土壤表面的粗糙度高度、減小風速、阻擋風沙流、覆蓋地表、阻隔可蝕性顆粒的裸露等方式對土壤起到保護作用,其方法多樣,可以使用的材料也很多,而且使用時幾乎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簡便易行。
1.風障、沙障
風障和沙障是用來減小風速、阻擋流沙的障礙物。風障和沙障可使下風向的區域免於風蝕和流沙堆積。防風林就是一種大型的生物風障。風障和沙障的製作材料也很多,例如用一般的建築材料做成的防沙牆、用植物枝幹製作的防風阻沙柵欄等。
2.地表覆蓋
地表覆蓋是一種用特定材料覆蓋地表以避免風蝕的方法。該措施可減小地表風速、避免可蝕性顆粒裸露、固定土壤顆粒等。用礫石覆蓋地表是我國西北地區經常使用的一種防風蝕方法。草方格固沙也是一項非常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其材料來源相對充足,方法簡便易行,鋪設區域可大可小,而且不受地域或氣候條件的限制,固沙效果顯著,曾成功用於包蘭鐵路沙坡頭段、京通鐵路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的防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用農作物秸稈覆蓋地表,該方法不僅可以減小風蝕,還可增加農田土壤養分。早春使用地膜覆蓋種植,也是減少農田風蝕的有效辦法。
(四)農業措施
農業措施是指利用科學合理的田間管理,增大農田的地表覆蓋度和土壤的團聚性,提高土壤的抗風蝕能力。
1.保護性耕作
傳統的耕作方式由於土地翻耕後土質松動,增加了土壤表面的可蝕性顆粒;同時也由於耕作後地表起伏較大,湍流增加,風蝕率往往很大。實踐和研究表明,免耕可以有效保持土壤的聚合體結構,提高其抗風蝕能力。我國河北北部風蝕性農田的研究結果表明,免耕可以使地表的沙塵通量減少14%。利用耕作措施形成的粗糙壟溝也可限制土壤顆粒的移動。
2.留茬
在農田中保留農作物殘茬,可把裸露農田分割成條田,形成擋風、截土的屏障,起到有效的防風蝕作用。農作物殘茬還能截雪、截雨,減少水分蒸發,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其抗風蝕能力。研究表明:麥田留高茬(20~30cm)可以使地表粗糙度提高12倍,近地風速降低50%,風蝕量減小80%,土壤含水率比傳統方法高10%~15%。在大面積種植馬鈴薯和豆類的地區,通過與禾穀類作物帶狀留茬間作、輪作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擴大作物殘茬覆蓋的防蝕作用。
3.灌溉
對於我國大部分風蝕荒漠區,大風天氣多發生在冬、春季節。而在春季時,地表已經解凍,土壤乾燥、顆粒間固結程度低,抗風蝕能力差。此時對農田進行灌溉,增加土壤含水量,是減小風蝕的有效辦法。
⑺ 沙漠化治理都有哪些新技術
有效治理荒漠化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有鑒於沙的流動性,應對風害成為難中之難。在目前主要的固沙技術中,工程固沙採用人工設置沙障等工程手段,如草方格、石方格來阻止沙子移動;化學固沙通過噴灑化學固沙劑,如乳化瀝青、聚合物樹脂等;植物固沙則是透過種植沙生植物的手段來穩定和阻絕沙體,以達到固沙目的。下面我們來盤點這三種固沙技術中的最熱門的新科技:立體固沙車、藻類治沙固沙技術,植物性纖維黏合劑,這三種技術中前兩項已被證明行之有效,第三種還存在爭議,效果有待驗證。
立體固沙車--速度是人工的約180倍
經施工改造後的沙體當即固定,並表現出持久的抗風蝕能力。試驗地種植了70多種植物,長勢旺盛。為了檢驗治理成果,研究團隊在改造後的沙漠中種植了70多種植物,其長勢都非常好。為了檢驗安全性,團隊還請來了第三方機構對粘合劑及「沙變土」土壤進行檢測。易志堅拿出了西安國聯質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粘合劑的檢測報告,上面多項指標遠遠低於國家標准。
對於這項科研成果,該成果專家評審組的中國林業科學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的秘書長楊文斌認為,其研究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對於一項研究來說,需要有實驗室的結果,還要有基礎性成果,還需要實地的實驗結果,也就是大面積的區域實驗,區域實驗完成之後才能開始推廣,即使區域實驗有了初步成果,也不能說這是一項可以推廣的技術。易教授團隊所做的4000畝實驗在普通人看來面積廣闊,但是對於荒漠化研究來說,4000畝的面積太小了,根本不算什麼。這項所謂的成果也到不了大面積推廣的階段。
而且,沙漠如果有水的話,根本不用治理就會變成農田。楊文斌說:「沙漠是最好的土壤,就是缺水,只要有水就是好土壤。如果沙漠有水,就不用做任何工作,就可以直接種植了。在沙漠上安裝上灌溉設備並保持植被一定密度生長,是現在科學家在著力解決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沙漠形成有的是自然條件,而有的是人為因素,特別在靠近河套地區的一些沙漠地帶確實是人類破壞植被造成的,所以可以分門別類地對沙丘和沙地進行改造,對於人類過度開采造成的荒漠化地區可以優先修復,這些地區曾經也有綠植生長的基礎。所以,沙漠的改造的關鍵在於應該分類分區,而不能違背自然規律。
原生沙漠是地質時期形成的,是荒漠生態系統,是一種一種生態系統,它和濕地生態系統,和森林一樣都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治沙不是消滅所有沙地,不能把全部沙漠都變綠洲,否則,地表下墊面均勻一致,反而無法形成氣壓差,不利於形成空氣流動,進而影響水分的運移。從另一面可能惡化了區域氣候,利弊需要權衡。
⑻ 荒漠化的解決措施
(一般方法)
①保護現有植被,加強林草建設。在強化治理的同時,切實解決好人口、牲口、灶口問題,嚴格保護沙區林草植被。通過植樹造林、喬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設多林種、多樹種、多層次的立體防護體系,擴大林草比重。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時,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加大封禁保護力度,促進生態自然修復。由於飛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因而對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偏遠荒沙、荒山地區恢復植被意義更大。
②在荒漠化地區開展持久的生態革命,以加速荒漠化過程逆轉。關鍵是合理調配水資源,保障生態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資源調配製度,是造成我國西北河流縮短、湖泊萎縮甚至乾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③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過速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通過開展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認識水平。關心、愛護環境,自覺地參與改造和建設環境,形成全社會的風尚。同時,國家要有計劃地對局部荒漠化非常嚴重,草地和耕地幾乎完全廢棄,惡劣的自然環境已經不適於人類生存的地區,實行生態移民。
④扭轉靠天養畜的落後局面,減輕對草場的破壞。要落實草原承包責任制,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大力推行圍欄封育、輪封輪牧,大力發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發舍飼養畜。加快優良畜種培育,優化畜種結構。
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市場要求合理配置農、林、牧、副各業比例,積極發展養殖業、加工業,分流農村剩餘勞動力,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還可利用荒漠化地區蘊藏著多種獨特的資源,如光熱、自然景觀、文化民俗、富餘勞動力等資源優勢開發旅遊、探險、科考產業等。
⑥優化農牧區能源結構,大力倡導和鼓勵人民群眾利用非常規能源,如風能、光能、沼氣等能源,以減輕對林、草地等資源的破壞。
⑦做好國際履約工作的同時,加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資金與外援。
防沙治沙,事關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事關全球生態安全,當前,要落實上述目標,既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更需要從制度、政策、機制、法律、科技、監督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處理好資源、人口、環境之間的關系,促進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