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截癱患者初期的康復訓練有哪些
截癱患者康復訓練方法:
一、對不完全脊髓損傷者:不要急於給他們製作、佩帶支具,要想方設法挖掘其殘存的潛力,提高其肌力級別。如果關鍵肌的肌力達到Ⅲ級以上,則可對患者進行不帶支具的行走訓練,特別是關鍵肌的肌力達到Ⅳ級或Ⅴ級者,一般可以很容易地離床活動。
二、對完全性脊髓損傷者:需要判斷其是否有行走的可能性,然後加以訓練。原則上第4胸椎以下損傷者可以做到室內行走,第7胸椎以下損傷者能夠恢復到室外行走。
三、對符合行走要求的截癱患者:首先要進行直立性訓練和上肢肌力訓練。可先藉助起立平台做直立訓練,一般每天訓練3次,每次數小時,訓練時間為3~4周。上肢肌力可採用啞鈴和支撐器訓練,每次應訓練到肌肉產生酸痛,但不影響下一次訓練為止。
四、進行獨立站立和平衡訓練:可在長3米、寬0.8米、高1米的平行杠內進行。護理人員須協助病人雙手扶好平行杠,站立時避免屈膝,每天訓練2~3次,總時間為3小時。
五、根據不同的損傷平面,為病人製作、佩帶相應的支具:常用的有踝足矯形器、膝踝足矯形器、髖膝踝足矯形器、截癱步行訓練器。對第2腰椎以上損傷者,應優先選用截癱步行訓練器;第2~4腰椎損傷者,可選用膝踝足矯形器;第5腰椎以下損傷者,選用踝足矯形器。
六、在平行杠內藉助合適的支具行走:訓練時不求數量,但要講究質量,待病人能按要求完成轉移體重—擺腿—再轉移體重—擺另一條腿的動作後,再加大訓練量,每天最大訓練量可達1公里左右。這項訓練一般要持續1~6個月。
七、在助行器支持下訓練行走:在完成平行杠內支具支持下的行走訓練後,就可進行助行器內的行走訓練,訓練要求同上一步。
八、雙腋拐支持下的行走訓練和單腋拐支持下的行走訓練:多數病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助行器內的行走訓練後,均可過渡到使用腋拐行走的程度。
2. 截癱病人要怎樣鍛煉身體
鍛煉不可能恢復脊髓功能,鍛煉是西醫手術治療後無法恢復受損的脊髓神經推患者出院做的一種減少合並症之運動。對恢復受損神經是沒有多大幫助的(並會延誤黃金治療時間遲發缺血性神經變性壞死而不能恢復導致終殘)。只有通過正確治療使受損脊髓獲得再生修復才能恢 復神經以支配調節運動,二便等各種功能。且治療時間非常有限,機會只有一次,延誤治療和治療不當,受損脊髓會因缺血時間過久發生變性壞死,遺留症狀會終生 相伴。高位截癱因治療缺乏導受損脊髓再度受損後的早期病理改變會發生抽筋,僵硬等。
治療方案1、採用中葯增強改善脊髓血液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2、中西醫結合營養神經。3、並興奮激活受損後麻痹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獲得再生修復才能獲得二便,運動等功能最佳恢復。4,合理鍛煉設計和膀胱訓練指導。提示,治療時間有限,機會只有一次。需幫助發來術前後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3. 急性脊髓炎高位截癱的康復鍛煉方法有哪些
對於在家進行恢復功能鍛煉的截癱患者,首先一定要樹立戰勝病魔的勇氣和自信,其次,要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勞逸結合地進行最大限度的功能鍛煉。 1、肌肉關節運動法:每日3—4次做癱瘓平面以下的肌肉被運活動,包括揉、搓等按摩手法,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肌肉豐滿,同時進行癱瘓平面以下的各關節被動運動,保持關節靈活,以防關節僵化而影響進一步的功能鍛煉。
2、抵膝抱臀站立法:此法適用於脊髓損傷三個月後的截癱患者,具體順序如下: (1)讓患者雙手扶床邊,雙腳著地,坐於床邊; (2)配合者坐於患者對面,以自己的膝蓋部位抵住患者的膝蓋部位,雙手抱緊患者臀部,並讓患者雙手抱住自己的肩膀。
(3)配合者雙手用力抱緊患者臀部並往自己的方向牽拉,同時患者雙手用力即可站起。 以上動作完成後,每次可讓患者站立15—30分鍾,依次遞增,如有頭暈、惡心等不適,可坐下休息片刻重新進行,以便患者逐步適應,如站立後患者雙腳腫脹青紫,可在晚上睡覺時將患者雙腳墊高,腫脹即可消退。
3、扶物行走法:站立一段時間後,可讓患者鍛煉扶物行走。膝關節固定器固定患者膝蓋部位,然後扶雙杠配合者進行邁步、抬腿等功能重建性鍛煉。 以上三種功能鍛煉方式應用時互相結合,對截癱患者的最終恢復大有裨益。
4. 截癱患者怎樣鍛煉尋求有同樣經歷的患友或醫生幫忙指導!!!
一:卧床者康復鍛煉:
患者在卧床階段,患者肢體力量可能仍十分軟弱,有時甚至連轉身也要別人幫助,不少家屬在照顧患者時也感到吃力,甚至束手無策。其實患者在卧床階段也有不少的訓練可以進行,以增強參與日常生活中的自理動作的能力,從而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同事也利於日後的康復。
被動式訓練
對於患側完全沒有控制力的患者,預防患肢痙攣萎縮是首要的重點。
進行被動式運動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1.為被伸展者選擇舒適的位置以減輕肌張力。如仰卧。
2.為被伸展者除去阻礙伸展運動的衣服。
3.囑咐被伸展者放鬆以配合。
4.替別人做伸展運動時,應慢慢將需要伸展的肢體伸展至最盡處(即患者可接受的痛楚范圍到達了可伸展的盡處),停留10~15秒,再慢慢返回原處。
5.切勿伸展的太快或不規則地伸展。
6.每進行一次伸展運動後,被伸展的部位理論上可以有活動能力上的改善,所以在進行另一次伸展時應可以伸展更多。
7.每次進行3~5次為一個循環,每次2~3個循環。
8.進行期間,注意被伸展者的面部表情,並詢問痛楚程度,要適可而止,不是越痛越有效果。
進行被動式運動的禁忌症:
以下情況不適合做被動式運動:
*新近的骨折
*新近的關節移位
*發炎症狀,如紅,熱,腫,痛
*傷口,組織損傷或血腫。
*與伸展運動不成比例的痛楚。
二:坐立者康復鍛煉:
患者到坐立階段,患側肌力已開始或多或少有一定程度的恢復,至於有多少的恢復則視乎嚴重程度以及康復潛能。可以肯定的是坐立者腰部力量已開始恢復,可以較平穩地坐在椅子上,並能開展難度更高的康復訓練,包括預備站立訓練及步行訓練。
這些常見的姿勢對他們康復大大不利:
1. 健側長期受壓,容易導致褥瘡。
2. 頸扭向健側,視線受影響,不能看見患側,久而久之頸部肌肉更會僵硬,令頸部活動受限。
3. 忽略患側,拖慢患側肢體康復過程,最後肢體肌肉變得僵硬,活動受限。
4. 中心由於長期傾向健側,學習站立和走路時更加困難。
5. 導致脊骨及附近肌肉不平衡,繼續變成長期痛症。
在坐立階段時,患者對需要轉變姿勢時的坐立平衡仍信心不足,例如很多患者仍未有信心彎腰進行一些如穿鞋,穿襪子的日常生活動作。下面將有一些訓練可以幫助患者重拾平衡力,肌力及預備步行的動作。
訓練坐立的穩定性
軀干肌肉是支撐人體的重要部分,是四肢活動的起點。有研究發現當人舉起手時,背部支撐身體的肌肉會先行收緊,使身體穩定,才完成舉手動作,足見軀干對人體活動的重要性。軀干肌肉長時間缺乏訓練,會造成廢用及不協調。影響肢體動作,造成不良姿勢及長期疼痛等。所以患者的肢體活動固然重要,但也絕不能忽視軀干肌肉的控制和練習。
訓練坐立動態平衡
不少患者到坐立階段時,對於彎腰等動作仍缺乏信心,害怕彎腰時會導致跌倒。其實,如果患者能進行適當的坐立平衡訓練,加上腰部肌肉力量訓練,患者便會發現「彎腰」沒有難度!
在坐立階段,患者的上肢一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復原,當然也要視乎嚴重程度及康復進展。如果上肢進展良好,可以開展更多的上肢肌力及控制力訓練,否則需要進行多一些伸展運動及基本訓練。
下肢肌力訓練
當患者已經到達坐立者階段,下肢肌力已有進一步復原,在此階段,患者及家人需加強下肢肌力及控制能力的訓練,幫助患者可以穩定地站立,為站立及步行訓練做准備。
三:站立者的康復鍛煉
站立者康復訓練
患者由坐立階段進步至站立階段,上下肢的肌肉力量及控制能力都得到進一步恢復。可以去挑戰另一個新的階段了。
站立的程序
以下將站立的過程進行分解,介紹。
站立的幾個階段
1. 將膝部屈曲成直角。
2. 由頭部開始,身軀向前屈,將整個人的重心放在膝部之前。
3. 臀部離開椅子,雙腳發力站起。
4. 背肌發力豎起背部。
5. 身體保持平衡及伸直。
站立平衡訓練
如果家中沒有穩固的傢具,可用作進行訓練時支撐身體的工具。建議患者在家中空曠地方的牆面安裝扶手及一面大鏡子,以便在訓練時由鏡子提供視覺上的反饋,讓患者知悉自己的站立姿勢及進行訓練時是否合乎要求。
基本站立平衡訓練(一)
1. 面向或側向扶手,患者健手扶著扶手站立(如沒有扶手,可以扶著穩固的傢具)
2. 治療師站在患者患側背後(因患者如果跌倒通常跌倒患側)
3. 提示,協助患者保持站立時的平衡。
4. 盡量長時間的保持平衡(視乎患者的疲勞而定)
基本站立平衡訓練(二)
1. 面向扶手,患者健手扶著扶手站立(如沒有扶手,可以扶著穩固的傢具)
2. 治療師站在患者患側背後。
3. 治療師扶著患者的盆骨位置,向左向右前後將重心移動。
4. 每次約進行10~20次(視乎患者的疲勞程度而定)
四:步行者康復鍛煉
如果患者已到達可步行階段,下肢肌力已恢復至不錯的水平。至少可以與地球吸引力抗衡。至於患側上肢有可能仍沒有太大進展,因為上肢與步行能力沒有太大的關系。不少患側仍乏力的患者也能平穩地步行。然而,不少步行階段的患者步行時步姿仍不是太理想,所以繼續進行優化步姿及步履平衡的訓練是需要的。
當患者學會由坐至站起後,就需要開始訓練站立平衡及改善站立的姿勢了。站立平衡分為靜態站立平衡和動態站立平衡:靜態站立平衡是指站立時沒有身體擺動的平衡,這是能站起來的最基本的能力;動態的站立平衡是指站立時有身體擺動的平衡,包括前後及左右各方向的重心轉移能力,是步行及日常生活如伸手取物及位姿轉移所必需的。
一般物理治療師都會採用貝氏平衡力測試去評估平衡力,56分為滿分,一般在45分以上的人跌倒的風險較低。
步行平衡能力訓練
步行平衡能力訓練,其實是站立平衡能力訓練的延續。
靜態站立平衡:
雙腳站立
單腳站立
動態站立平衡:
向外伸出平衡訓練
踏步訓練
輕蹲訓練
腳尖站立訓練
平衡板
步行訓練:
患者經過訓練,平衡力達到一定程度,便需要進入另一個階段----步行平衡能力的訓練。而訓練者在真正進行步行訓練前,可先嘗試「橫向步行訓練」及來「回步行訓練」。
常見的患者步姿問題:
患者在步行階段會有很多不同的步姿問題,要優化患者的步姿,物理治療師會先評估患者在步行時所出現的問題,一般來說可分為「肌張力上升型」及「肌張力下降型」。而在個別的類型中也可再細分為不同的成因,以下為部分常見例子:
肌張力上升型:
患側腳站立時屈曲性痙攣狀態:
有屈曲性痙攣狀態的患者,大多數患者側腳都較難受力及著地,故他們的重心都會傾向健側腳及助行工具。
下肢屈曲性痙攣狀態包括下面這些情形:
盤骨——提起及後縮
髖關節——外轉及外旋
膝關節——屈曲
踝關節——伸直及內翻
正確的步行方法:
軀乾的肌肉及盆骨的控制能力對步行時的重心轉移及平衡有很大的幫助,上肢的擺動對平衡身體亦有幫助。患者及家人需認識如何協助患者進行正確,安全的步行訓練。
步行平路的步驟:
1. 將助行器放前約一步的距離。
2. 將患側腳放前,盡量以正確的步姿踏出患側。
3. 健側腳踏前。
4. 繼續重復以上步驟。
這個步法可能需要一定時間去適應,但這是最有效,最安全及最能模仿正常步姿的方法,為患者日後獨立步行奠定基礎。
上下樓梯的方法:
患者能夠上下樓梯,對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可以借著這個技巧去到更遠的地方和參與更多的活動,例如復診,到老人活動中心,出外玩樂等。雖現在很多地方建有適合殘障認識的斜路,但患者偶然也需要上下一兩級台階,而上下公交車等更加需要熟練的上下樓梯的技巧,下面先看看如何上下樓梯:
上樓梯的方法:
上樓梯時,需要有力的健側大腿作起動。在有助行器及患側腳支撐時,健側腳要先放上樓梯作為升起整個人的動力。
下樓梯的方法:
由於下樓梯時需要有力的健側大腿作蹲下的動作,故此先把助行器及患側腳放下。最後才放下健側腳。
截癱患者藉助康復器材鍛煉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康復輔助器材: 韓國大星空氣波壓力治療儀,站立床,髖關節矯正器 踝關節矯正器 減重步態訓練器,中頻理療儀等。
5. 痙攣性截癱怎樣鍛煉
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要進行肢體的康復鍛煉,要進行他的心理上的干預,好多人得這個病,因為它是這個病得的不是四五歲才犯病的,大部分都是青少年時期就犯病了完了之後越來越重,病人就背負著很大的心理負擔,他就不想動了很早就卧床了,但是實際上這個病進展是相對還不是說太快的,一般要幾年或者十幾年才會進展到完全動不了的,這個時候我們要給予病人的心理安慰,要讓病人鼓起生活的勇氣。
第二個就是在專業人員的輔導下的特殊的鍛煉,不是你自己回去之後,他說我鍛煉得很好我天天鍛煉,我也信心很足我的病能治,你知道他咋鍛煉,就天天這樣窩著腳在那這樣走他腳是這樣內翻的,所以他總是拿外足背鍛煉著力的,走的時間長了,把小指的骨頭都走斷 ,時間長了把這個踩斷。這種情況下要在專業的人士下把它矯正過來,告訴你這個斷裂的步態是怎麼斷的,甚至我們要加理療加按摩把肌肉鬆弛下來,甚至還會給特殊的葯物肌松劑,把恢復到功能位在功能位上的適度鍛煉這是很關鍵的,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
第三個要藉助特殊的支具,還是講內翻足腳內翻之後,要給特殊的矯形鞋,在專業機構做的訂做的矯形鞋,先把腳恢復到正常功能位的情況下再做鍛煉,如果還有支具他走路不是剪刀步態,這個時候我們要做一些,這些輔助性的移動的這些支具,可以有輔助他的鍛煉的功效,目前我覺得就這三大方面心理的,專業的人員指導再加上合適的支具的輔助,這三個方面應該在這痙攣性截癱的病人當中,康復當中應該是起很大的作用。
6. 截癱小腿酸麻試不上勁怎麼鍛煉
對於雙下肢截肢的康復訓練,我們要注意它的治療要點。要進行正確的鍛煉,不可以盲目治療。患者在鍛煉的期間不能恢復脊髓的功能,但能夠促進肌肉血液循環。患者在家的時候可以進行小腿肌肉鍛煉,作為家屬可以進行幫助,幫助患者進行活動關節。
第二、患者在進行康復的時候要注意,正確的護理措施。在這期間,患者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多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和油膩的食物。患者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裡面有很多的纖維素,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能夠促進患者的消化功能。這就是要注意保持好自己的心態,不要過度的悲觀。
對於雙下肢截癱的患者,在三個月左右可以進行功能性鍛煉,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床下也可以在地上。在床上時可以練習一下自己的腹肌,以及上肢肌力。下床的時候需要藉助夾板或者是拐杖,這樣可以開始練習病人的行走和站立。只要患者堅持鍛煉,終可以達到生活自理的效果。
以上就是為大家講解的關於雙下肢截癱,的治療措施和康復訓練呢!雙下肢截癱的患者,要做好正確的護理措施,在進行鍛煉的時候要注意防止病人跌倒,引起損傷。平時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患者在受傷的早期,大多數會伴隨著腹脹的感覺,此時要採取流食。
7. 高位截癱患者需要做哪些鍛煉
對於在家進行恢復功能鍛煉的截癱患者,首先一定要樹立戰勝病魔的勇氣和自信,其次,要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勞逸結合地進行最大限度的功能鍛煉。
一、肌肉關節運動法
每日3—4次做癱瘓平面以下的肌肉被運活動,包括揉、搓等按摩手法,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肌肉豐滿,同時進行癱瘓平面以下的各關節被動運動,保持關節靈活,以防關節僵化而影響進一步的功能鍛煉。
二、抵膝抱臀站立法
此法適用於脊髓損傷三個月後的截癱患者,具體順序如下:
(1)讓患者雙手扶床邊,雙腳著地,坐於床邊;
(2)配合者坐於患者對面,以自己的膝蓋部位抵住患者的膝蓋部位,雙手抱緊患者臀部,並讓患者雙手抱住自己的肩膀。
(3)配合者雙手用力抱緊患者臀部並往自己的方向牽拉,同時患者雙手用力即可站起。
以上動作完成後,每次可讓患者站立15—30分鍾,依次遞增,如有頭暈、惡心等不適,可坐下休息片刻重新進行,以便患者逐步適應,如站立後患者雙腳腫脹青紫,可在晚上睡覺時將患者雙腳墊高,腫脹即可消退。
三、扶物行走法
站立一段時間後,可讓患者鍛煉扶物行走。膝關節固定器固定患者膝蓋部位,然後扶雙杠配合者進行邁步、抬腿等功能重建性鍛煉。
以上三種功能鍛煉方式應用時互相結合,對截癱患者的最終恢復大有裨益。
高位截癱的康復鍛煉需要做哪些?以上就是詳細的介紹,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的介紹,對高位截癱的康復鍛煉需要做哪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患者可以堅持完成康復鍛煉,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8. 高位截癱的恢復鍛煉
對於在家進行恢復功能鍛煉的截癱患者,首先一定要樹立戰勝病魔的勇氣和自信,其次,要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勞逸結合地進行最大限度的功能鍛煉。
1、肌肉關節運動法:每日3—4次做癱瘓平面以下的肌肉被運活動,包括揉、搓等按摩手法,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肌肉豐滿,同時進行癱瘓平面以下的各關節被動運動,保持關節靈活,以防關節僵化而影響進一步的功能鍛煉。
2、抵膝抱臀站立法:此法適用於脊髓損傷三個月後的截癱患者,具體順序如下:
(1)讓患者雙手扶床邊,雙腳著地,坐於床邊;
(2)配合者坐於患者對面,以自己的膝蓋部位抵住患者的膝蓋部位,雙手抱緊患者臀部,並讓患者雙手抱住自己的肩膀。
(3)配合者雙手用力抱緊患者臀部並往自己的方向牽拉,同時患者雙手用力即可站起。
以上動作完成後,每次可讓患者站立15—30分鍾,依次遞增,如有頭暈、惡心等不適,可坐下休息片刻重新進行,以便患者逐步適應,如站立後患者雙腳腫脹青紫,可在晚上睡覺時將患者雙腳墊高,腫脹即可消退。
3、扶物行走法:站立一段時間後,可讓患者鍛煉扶物行走。膝關節固定器固定患者膝蓋部位,然後扶雙杠配合者進行邁步、抬腿等功能重建性鍛煉。
以上三種功能鍛煉方式應用時互相結合,對截癱患者的最終恢復大有裨益。
高位截癱還可以使用【益髓脊柱】強效起癱貼,精選48味天然名貴中葯,對脊髓空洞症、截癱、脊髓損傷、脊髓炎、脊髓蛛網膜炎、重症肌無力、多發性硬化、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椎管內腫瘤等病,療效顯著!確認脊髓損傷的節段,可用生薑片輕輕擦塗患處,對准部位貼上【益髓脊柱】強效起癱貼,很快就感覺到膏體開始發揮活性能量,脊柱及神經根處的劇痛、酸脹和麻木感馬上減輕,好像脈絡被打通一樣舒暢!
9. 截癱患者平時要保持鍛煉
行走訓練
1、扶物行走法:站立一段時間後,可讓截癱患者鍛煉扶物行走。用膝關節固定器固定(夾板)患者膝蓋部位,然後扶雙杠配合者進行邁步、抬腿等功能重建性鍛煉。
2、助行器的行走訓練:上手扶助助行器先站立平穩後,借用腰部和髖關節力量交替將雙下肢依次甩出,或者扶住助行器來練習蹲下起來增強下肢的肌力,這樣截癱患者就可慢慢有自主的運動從而用拐杖行走。來達到生活自理的目的。
站立訓練
截癱患者在平時應該做哪些訓練?每次可讓截癱患者站立15-30分鍾,依次遞增,如有頭暈、惡心等不適,可坐下休息片刻重新進行,以便患者逐步適應,如站立後患者雙腳腫脹青紫,可在晚上睡覺時將患者雙腳墊高,腫脹即可消退。
轉移和輪椅訓練
1、輔助轉移訓練:訓練人員面對截癱患者,雙膝抵住截癱患者膝部,雙手扶患者臀部,將患者托起。患者一手扶住訓練人員肩部,另一手自然下垂。輔助患者緩慢轉移到床上。
2、向前方轉移訓練:輪椅正對床邊,閘住輪椅。輔助截癱患者緩慢轉移到床上,患者雙手扶住輪椅扶手,支撐身體,從輪椅前方移到床上。
3、向側方轉移訓練:輪椅與床約成45度角,閘住輪椅,患者將雙腿放在床上。截癱患者一手撐床,另一手撐輪椅扶手。
支撐和減壓與床上移動訓練
1、支撐訓練:截癱患者坐穩,雙腿伸直。使用雙臂用力將身體撐起,使臀部離開床面。
2、減壓訓練:閘住輪椅,截癱患者雙手支撐輪椅扶手。使用雙臂用力將身體撐起,使臀部離開床面。鼓勵每隔半小時做一次,以防壓瘡。
3、前方移動訓練:截癱患者將雙手放在身後支撐床面。臀部離開床面向前移動。
4、側方移動訓練:截癱患者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支撐床面。臀部離開床面向左或向右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