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骨折鍛煉方法

骨折鍛煉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4 05:19:19

㈠ 粉碎性骨折的鍛煉方法如何鍛煉

摘要 你好,粉碎性骨折患者的鍛煉方法有以下方面:1.可以適當的通過散步的方法來鍛煉。2.可以通過爬樓梯的方法來鍛煉。每次在鍛煉的時候一定要適量,不要做一些劇烈運動,粉碎性骨折一般情況下需要休養三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鍛煉,因為傷筋動骨100天,平時要多吃一些含鈣的食物。

㈡ 骨折後如何康復鍛煉

康復訓練一般在骨折固定好後就可開始,不但可以防止關節粘連,僵硬,減少肌肉萎縮的程度,還可促進腫脹的消退和骨折的癒合
1.促進消腫,防止關節粘連和僵硬:骨折後,骨折處的軟組織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腫,使得靜脈和淋巴都迴流受阻,因而會出現傷肢腫塊,該腫塊若不及時消除,可導致相應軟組織粘連,甚至變硬.這種粘連可發生在肌肉與肌腱內,肌腱與滑膜間以及關節內,從而影響肌肉收縮的功能練習,可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促進血腫吸收,腫脹消退,減少關節液滲出.從而防止了因關節本身及軟組織粘連所造成的關節僵硬.
2.促進骨折癒合:傷肢肌肉的反復舒縮活動,可使骨折縱向擠壓力加強,骨折縫隙變小,骨折部更為穩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營養,骨折端骨能力的增強促進了骨折的癒合.功能練習還可以矯正微小的骨折錯位,也有利於骨折的癒合.
3.促進血液循環:功能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長期卧床病人,肌肉由於沒有舒縮運動,血循環會變慢,使組織的新陳代謝降低,傷病的癒合過程延長,由於創傷出血壁本身的損害,血液在受損的血管內緩慢流動時容易形成血凝塊,稱為「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較大,從血管壁脫落下來,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可引起心,腦,肺重要器官梗塞,嚴重的可能造成病人猝死.
4.減少並發症:經常活動鍛煉,可以預防骨,關節,肌肉等並發症,如骨質疏鬆,骨折遲緩癒合,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關節僵直及肌肉萎縮等多種並發症.
為了使病人戰勝傷病,最大范圍的恢復機體功能只有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堅持進行科學的功能鍛煉,才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㈢ 手部骨折怎樣進行鍛煉恢復

手部骨折的功能鍛煉方法:
1、徒手鍛煉
可進行主動握拳和伸指鍛煉,以中指為中心的各指外展和內收,以及以拇指為中心的對掌活動。在指間關節的活動中,可用健側手的拇指按在患側手指的背側,健側的第2、第3指放在患指掌側固定近端指節,以便使該指節的遠端關節能更有效地進行主動鍛煉。也可用健側手指對患手進行被動屈伸鍛煉。
2、持物鍛煉
可以利用簡單物體幫助鍛煉,以增加病人鍛煉時的興趣和效果。如用一寬度適當的木板,握於手掌內,用以控制住拇指及其他手指的掌指關節,更便於指間關節作屈伸鍛煉;揉捏皮球以增加握力;揉搓核桃、乒乓球或健身球以鍛煉手指的屈、伸、外展、內收和協調運動;夾持薄木板以鍛煉骨間肌等。這些都是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功能鍛煉方法。

㈣ 腰1骨折如何鍛煉

於腰椎骨折鍛煉而言,中醫往往講究動靜結合,這是中醫重要的治療原則,腰椎骨折常見功能鍛煉方法如下:

1、仰卧位鍛煉法:常見方法為五點支撐、四點支撐、三點支撐。五點支撐就是以頭、雙肘及雙足跟五個點為支撐,使腹部盡量抬離床面,形成向上弓形;四點支撐以雙肘及雙足跟為支撐點,使腹部抬離床面,形成向上弓形;三點支撐以頭及雙足為支撐點,使腹部向上抬離床面,形成向上弓形;

2、俯卧位鍛煉法:常見方法為飛燕式,飛燕式以腹部為支撐點,雙手向後、雙足展開、頭向上抬,形成弓形,類似燕子飛的動作。只要在患者全身狀況允許情況下,一般在患者受傷後的1-2天,就可以開始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循序漸進,從易到難,持之以恆。患者可根據自己力量和耐力,選擇合適功能鍛煉方法。

此外,還應該向患者講明功能鍛煉的要領及必要性,解除患者思想負擔,充分調動患者積極因素,讓患者自覺進行功能鍛煉。在進行以上兩種功能鍛煉的時候,同時還要進行全身肌肉及關節鍛煉,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骨質疏鬆等並發症。

㈤ 如何指導骨折病人進行功能鍛煉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部位最大可能、盡快地恢復正常功能。治療骨折有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一.復位
(一)骨折早期復位 可使骨折修復順利進行。復位的方法有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兩類。如果過長地拖延復位時間,就會造成骨折復位的困難。
骨拆復位是治療骨折的首要步驟,所以,對每一個骨折,原則上應爭取解剖學對位,而對某些骨折,復位時有一定困難,雖未完全恢復到解剖位置,但骨折癒合後,不影響該傷肢的功能,稱功能對位。在治療骨折時,要重視傷肢功能恢復,而不能片面地、機械地強求解剖學的復位。
若傷肢局部腫脹嚴重,甚至形成皮膚水泡,復位更加困難。此時仍應力求爭取骨折復位,如果消極等待腫脹消失,往往延誤復位的時機。
遇到傷員處於昏迷、休克狀態,或合並內臟、顱腦等損傷時,則先要集中力量進行搶救,待全身情況穩定以後,才可以進行骨折復位。
(二)復位的標准 一般說來,骨折復位應爭取到解剖學對位,或接近解剖學對位。但臨床實踐中,由於骨折部位、骨折類型、傷後骨折的腫脹程度、復位時設備條件和復位者技術水平等不同,應根據具體情況,盡最大努力使患肢得到最好程度的恢復。以骨折修復後不影響病人肢體的功能為原則。
1.上肢:肱骨骨折,較多的縮短畸形和側方移位,略超過5°~10°的成角,對患肢功能影響都不大。尺撓骨骨折要求較嚴。側方移位不可超過50%,成角畸形在5°~10°以下時,對前臂旋前、旋後功能影響不大。尺撓骨必須同時整復。
2.下肢:下肢骨折縮短應不超過2cm為宜,過多的縮短,會出現破行,日久會引起髖部和腰部疼痛。旋轉移位,應盡力矯正,下肢的內旋或外旋,均會影響下肢行走的步態。
3.兒童:兒童骨折整復要求較寬,一般15°以下成角及旋轉畸形,以及輕度的縮短或側方移位,在兒童發育中,均可靠強大的塑形能力得到代償,日後可無明顯功能障礙。
4.關節內骨折:關節內骨折,骨拆線經過關節面者,復位要求較高,應爭取解剖學復位。關節內骨折,手法復位不能達到較滿意的解剖學復位者,則應酌情考慮手術復位內固定。
(三)復位的方法
1.手法復位:治療骨折方法中,手法復位應用最廣泛,也較安全。復位後,必須認真地檢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長短,是否已恢復正常。在給予適當有效的外固定後,進行x線透視或攝片,以確證復位結果。如復位不良,根據需要,再予以矯正。
2.牽引復位:牽引既可用為復位的方法,又是維持復位的措施。主要用於手法牽引不能復位、或復位後不穩定的骨折。
3.切開復位:是骨折不癒合的重要原因,應慎重選擇,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防止濫用。如下幾種情況可做為切開復位的參考指征:①累及關節面的骨折,手法復位不能達到關節面良好對位者。②骨折後,因附著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縮,使骨片移位,不易對合者。②骨折端剪式傷力大,血液供應差,骨斷端需要嚴格固定才能癒合者,如股骨頸囊內骨折。④骨折斷端間有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經等嵌入,手法復位失敗者。⑥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復位困難者。⑥長骨骨幹不穩定性骨折,手法復位不滿意,又不宜應用牽引方法治療者,而用內固定又有較好的療效。⑧骨折伴有肢體主要血管斷裂,治療中應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體斷離。⑨骨折不連接或發生畸形癒合,功能恢復不良者。
二.固定
合適有效的固定,是骨折癒合的關鍵之一。它可繼續維持骨折復位後的對位對線,又可以防止不利於骨折癒合的剪力旋轉力和成角的活動。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兩類,骨折復位後,用於傷肢外部固定的為外固定,有小夾板、石膏綳帶、持續牽引等。骨折復位後,用於傷肢內部的固定為內固定,有螺絲釘、鋼板、三刃釘、髓內針等。內固定後,常需藉助外固定作短期或長期的協同固定,使療效更為確實。
三.功能鍛煉
早期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減少肌肉萎縮,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關節僵硬,促進骨折癒合。所以,被固定的肢體,均要作適當的肌肉收縮和放鬆鍛煉。對於沒有固定的關節,應及時鼓勵病人作主動的功能鍛煉,當骨折端已達臨床癒合就逐漸加強負重鍛煉。
臨床上功能鍛煉有兩種形式: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
(一)主動運動 是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根據病人的活動能力,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盡早進行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未固定關節的各向運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減輕創傷對全身反應,防止關節僵硬,因此主動運動應自始至終貫串在整個骨折修復過程中。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骨折l一2周內斷端雖經整復,但不穩定,偶而伴有輕度側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殘余,此時骨折並發的軟組織損傷尚需修復,局部疼痛,肢端腫脹仍存在,因此鍛煉主要形式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在不影響斷端再移位的情況下,進行上下關節屈伸活動,以幫助血液迴流,促進腫脹消退,防止肌肉萎縮,同時也通過肌肉收縮和舒張使壓力墊效應力增強,對穩固斷端和逐漸整復殘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撓骨雙骨折,經復位固定後,即可進行指間關節、指掌關節的屈伸鍛煉,手指內收外展,肘關節屈伸和肩關節屈伸、內收外展、旋轉等鍛煉。
骨折2-3周後肢體腫脹疼痛已明顯減輕,軟組織創傷已基本修復,骨痂開始形成,斷端初步連接,除加強進行肌肉收縮與放鬆運動外,其他關節均可逐漸加大主動活動度,由單一而到幾個關節的協同鍛煉,在牽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來帶動患肢的活動。
2.第二階段:此時骨折已達到臨床癒合標准,外固定和牽引拆除後,除了固定期間所控制的關節活動需繼續鍛煉修復外,某些病人由於初期鍛煉比較差,固定拆除後,還可能存在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肢體水腫等症狀,那麼必須繼續鼓勵病人加強功能鍛煉,配合中葯外洗和推拿來促進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復。另外,還可據病情需要適當配合物理治療,但應仍以主動鍛煉為主。
(二)被動運動
1.按摩:適用於骨折斷端有腫脹的肢體,通過輕微按摩幫助腫脹消退。
2.關節被動活動:骨折固定初期,少數病人因懼怕疼痛不敢作主動鍛煉,宜在醫務人員幫助下進行輔助性活動,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動鍛煉。對早日消除腫脹,防止肌肉萎縮粘連,關節囊攣縮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時要輕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創傷。
(三)功能鍛煉注意事項
1.功能鍛煉必須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
2.功能鍛煉應根據骨折的穩定程度,可從輕微活動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時間,不能操之過急,若驟然作劇烈活動而使骨斷端再移位,同時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醫務人員正確指導下不敢進行鍛煉,對這樣的病人應作耐心說服工作。
3.功能鍛煉是為了加速骨折癒合與恢復患肢功能,所以對骨折有利的活動應鼓勵病人堅持鍛煉,對骨折癒合不利的活動要嚴加防止,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外展活動,內收型骨折的內收活動,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直活動,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動,前臂骨折的旋轉活動,脛腓骨幹骨折的內外旋轉活動,橈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撓屈活動等都應防止。

㈥ 粉碎性骨折的鍛煉方法該如何鍛煉

功能鍛煉對促進骨折恢復至關重要,因此千萬不可大意。盡早進行系統合理的功能鍛煉,不僅能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骨折癒合、防止毗鄰未受傷關節的功能障礙,而且可以防止因肌肉粘連、關節僵硬及肌肉萎縮引起受傷關節永久性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傷者的肢體功能,預防肢體廢用性萎縮及關節攣縮。
四肢骨折,尤其是關節及關節周圍骨折術後的康復,最重要的是關節活動度和肌力的訓練。早期關節活動度訓練要以被動活動為主,循序漸進。術後3天可開始逐步進行主動的關節活動。康復訓練應逐步加大強度並維持關節的最大活動度,切忌小范圍快節奏活動,這樣不僅不利於關節活動度的改善,而且對骨折局部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㈦ 腿骨折怎麼樣進行康復訓練

骨折以後的康復訓練,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肌肉的鍛煉。因為骨折後長期不活動或者進行外固定、內固定,這個時候肌肉會萎
縮,就要進行肌肉功能鍛煉,這樣在骨折好以後,活動的時候才不至於無力。常用的
方法是把腿抬高,抬到20-30度,整個下肢都要綳緊,每次堅持到不能堅持為止,- -組
練20個,每天練2-3組,肌肉功能就不會萎縮,會甚至會逐漸恢復。
2、關節功能的鍛煉。骨折以後,往往可能需要固定關節,這時候關節就會出現僵硬,
甚至活動受限。一旦骨折穩定以後,就可以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比如屈伸、旋轉,
這些功能鍛煉對以後恢復也很重要。
除此之外,還可以鍛煉本體感覺,因為本體感覺是人自身的反射,在運動的時候會協
調身體,骨折以後,這種反射會降低,所以也要進行鍛煉。

㈧ 骨折好後怎麼鍛煉方法

骨折平常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年輕人也時有發生,兒童活潑好動,老年人的骨骼比較脆弱,磕磕碰碰就會發生骨折,而年輕人也是運動中常常發生骨折。如果發生骨折,在受傷的部位會感覺到疼痛、腫脹,還會有傷痕,甚至還會造成功能障礙。因此,骨折後一定要進行慢慢的修養和後期的鍛煉。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還是聽醫生的話,多養。
步驟/方法:
1病人經過處理包紮和固定以後,要特別注意打石膏的夾板不要固定的太緊。太緊了會阻礙血液循環,造成皮膚發紫發黑或者是更嚴重的腫脹,這個時候一定要應及時請醫生來處理。骨折病人需長期卧床,要注意定時幫助病人翻身,防止發生褥瘡。
2骨折病人在養病期間,應抬高受傷部位所在的四肢,最好是用枕頭墊一下,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腫脹的更厲害。另外,家屬要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注意加強營養,多吃一些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
3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下床進行活動,不能下床的話最好也要在床上做一下輕度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還有利於骨折的癒合和身體各項功能的恢復。
注意事項:
另外,手術或者修養30天後可以到處走動走動,曬曬太陽。還要定期去醫院做檢查,看骨頭的恢復情況如何。骨頭長好後後就要加大活動量,因為長期卧床修養缺乏運動,會導致骨折處的活動能力減弱。

㈨ 髖關節骨折,怎麼鍛煉

您好,關於鍛煉方法給予以下幾點建議:

一. 站立位鍛煉法

  1. 扶物下蹲法:單或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慢慢下蹲後再起立,反復進行3~5分鍾;

  2. 患肢擺動法:單或雙手前伸或側神扶住固定物。單腳負重而立,患肢前屈、後伸、內收,外展擺動3~5分鍾;

  3. 內外旋轉法:手扶固定物,單腳略向前外仲,足跟著地,作內旋和外旋運動3~5分鍾。

    二. 坐位鍛煉法

    1. 屈髖法:患者正坐於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自然分開,患肢反復作屈髖屈膝運動3~5分鍾;

    2. 抱膝法:患者正坐床邊、沙發、椅子上,雙下肢自然分開,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脛骨近端前方,反復屈肘後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配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活動3~5分鍾;

    3. 開合法:患者正坐於椅、凳上,髖膝踝關節各成90度角,雙足並攏,以雙足間為軸心,作雙膝外展、內收運動3~5分鍾,以外展為主;

    4. 分合法:患者坐於凳邊,髖膝踝關節各成90度角,以足尖、腳跟交替為軸旋轉外移至最大限度,然後以足跟為軸心,雙膝內收外展活動3~5分鍾;

    5.蹬車活動法:患者穩坐於特製自行車運動器械上(功能鍛煉車),如蹬自行車行駛一樣,活動10~20分鍾,速度逐漸加快。


    三. 卧位

    1. 蹬空屈伸法:患者仰卧位,雙手置於體側,雙下肢交替屈髖屈膝,使小腿懸於空中,像蹬自行車行駛一樣的運動5~10分鍾,以屈曲髖關節為主,幅度、次數逐漸增加;

    2.抱膝法:患者取仰卧位,傷肢屈髖、屈膝,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脛骨近端前方,反復屈肘向上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結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持續活動3~5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㈩ 骨折功能鍛煉方法及意義

預防性鍛煉:1、相鄰關節主被動全范圍活動,預防相鄰關節功能障礙;2、受骨折影響的關節周圍肌肉進行等長收縮,預防不必要的肌肉萎縮。
治療性鍛煉:根據骨折類型,固定類型及時選擇適當的鍛煉方法。一般有關節活動度訓練和肌力訓練等。意義在於盡快使受累關節恢復應有的功能。關節活動度訓練又分為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和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前者會結合肌力訓練,後者就是平時說的「掰」。肌力訓練一般就是抗阻訓練、PNF之類的。當然這些都是有技巧,有方法的,在這里很難細致描述的!!

需要的話留言討論!!

閱讀全文

與骨折鍛煉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60瀏覽器如何多頁面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51
汽車燈光的使用方法 瀏覽:853
快速純蜜蠟的鑒別方法 瀏覽:44
紅白蘿卜的腌制方法最簡單 瀏覽:934
瞬間變質二極體檢測方法 瀏覽:536
電子測量儀測量平方面積方法 瀏覽:893
江蘇如何拓展員工激勵方法 瀏覽:296
咽喉腫痛怎麼辦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81
檢測蛋白質脂肪的方法 瀏覽:322
高危6周用哪種方法檢測比較好 瀏覽:9
ps4r2按鍵安裝方法 瀏覽:213
怎樣消滅蒼蠅簡單方法 瀏覽:908
廚房洗手消毒方法標志圖片 瀏覽:484
社會研究學簡答題普查的方法 瀏覽:473
耳機唱歌的正確方法 瀏覽:523
華為榮耀圓圈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93
副駕駛玻璃安裝方法 瀏覽:219
幹細胞治療腎結石的最佳方法 瀏覽:679
牛皮癬白癜風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648
吃狗肉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