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方法有什麼

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方法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4 01:51:04

⑴ 與孩子溝通的好方法

怎麼與孩子溝通

與孩子溝通的好方法,各位家長們需要掌握溝通技巧,才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這樣不但可以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麼大家知道怎麼來與孩子溝通嗎?

與孩子溝通的好方法1

一、和孩子溝通有什麼技巧

每天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但也許你並不知道與孩子說話的方式,有關專家提醒說與孩子說童言有利親子間的溝通,所以家長與孩子在一起交流時,可以多說一些孩子理解,或能理解到孩子心理的童言,這對於孩子與父母的相處來說是十分有好處的。

雖然家長和孩子之間是密切相處的,但要了解孩子,就要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和內在需要。

1、家長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

2、家長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孩子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這時候就很需要家長的關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系,堅強一點」,「這沒什麼好難過的」等話語,這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如果父母把話改一改,比如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有不同的表現。

3、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

父母應該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話,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求。這不僅讓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暢而使雙方之間有代溝的產生。

4、在回答孩子的問話時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因為這正是孩子當時的心願。

5、家長對孩子說話時要避免用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所謂的負面比如家長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限你在五秒鍾內……」、「我數到一、二、三……否則……」、「你應該……」、「你真笨」、「你好環」、「你太讓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而且說的多了,孩子對此更是無所謂的態度,所以家長再說類似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還讓孩子感到厭惡。

6、在與孩子交流的話題上,可以經常變換新鮮的內容。

常變換新鮮的話題會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生了什麼事?」、「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子最喜歡恐龍?」、「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問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能吸引孩子。因此有時一些啰嗦的話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是要運用得當。

7、家長要懂得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

父母與孩子對談的題材,大部分是來自生活之中,因此培養孩子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等,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孩子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當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的引導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二、批評孩子的注意事項

1、不要當眾批評孩子。不要在公共場合和孩子的朋友面前批評孩子,要給孩子留面子。批評最好在只有兩個人的時候進行。

2、父母對待孩子犯錯誤的態度要一致,如果父母的看法都不能統一,孩子就更不能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3、不要翻舊帳,不要因為孩子這次的錯誤而把孩子過去的所有錯事重新數落一遍,這樣會讓孩子反感,覺得自己只要犯了錯誤,就永遠無法擺脫,既然擺不脫,改又有何用。

4、平時在本著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該表揚的時候表揚,該批評的時候批評,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公正的,如果只批評不表揚,孩子會因你只看到他的缺點看不到他的優點而不滿,從而不願意接受批評。

與孩子溝通的好方法2

不宜對孩子說的話

1、「這像是你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當一個5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或者一個4歲的孩子拒絕在公共汽車上老老實實地坐著的時候,他其實就是在做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兒。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體,父母會十分滿意和高興,但當你要求他「合理」時,你實際上是在沒有弄清楚為什麼他會出現這樣「不合理」的行為的原因之前,就說出了這樣帶有責備性質的話。這時,你真正關心的,其實是孩子帶給你的影響(讓你尷尬或者難堪)。真正地去關心他的感受,理解他並給他以足夠的體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為覺得呆在這里很煩悶?或者他餓了?

2、「你真是個沒用的孩子!」

和孩子開玩笑,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開發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諸如「你又忘記了擰緊瓶蓋,你是不是沒腦子啊!」這樣的「玩笑」,卻很可能讓孩子感到受傷或者氣餒。盡管有些父母想,這樣嘲笑一下孩子,也許會對他將來承受更多人際關系的復雜會有幫助——他會因為有過這樣的「訓練」而變得「堅強」!這是錯誤的。作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務是愛他、支持他、幫助他、教導他,而不是應該把這種裝腔作勢的「挫折訓練」隱藏在「玩笑」里。如果心裡並不是真心覺得他很蠢很沒用,那就請你不要那麼說。

3、「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樣啊!」

這種把孩子與別人比較的方式,最直接能達到的效果就是,讓孩子自己覺得像個二等公民,同時加劇他與其他人的對立情緒。也許父母是想通過這種比較讓孩子能更聽話或者更努力地學習,但它除了會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會有更好的效果了。你越是說他不行,他就會越覺得自己不行。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時也要正視孩子的弱點。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行為,發揚或改進,才是正確之道。

4、「別跑!你會摔跟頭的!」

也許父母自己認為自己的關心和提醒簡直是無微不至了,可你的這種警示其實在告訴他「我已經預見了你會摔跟頭的」——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沮喪,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越會遭遇失敗(「跑了就會摔跟頭」)!其實你可以叮囑他「把鞋帶系好了再出去玩兒」,這時你談論的是他的鞋子,是裝備的准備,而不是孩子的「無能」。而且,你越想警告不要發生什麼事情,孩子往往越會忽視你的提醒,因為他覺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最容易被怎樣的情緒問題困擾

0~2歲的寶寶:需要無條件的寵愛

小寶寶正在慢慢了解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他能從別人那得到什麼。他希望最親密和最信任的媽媽可以在任何時候,都無條件地照顧他,寵愛他,即使有時他有些小鬧人。

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感覺被理解:

第一時間的回應。如果寶寶哭了,盡快找到他哭的原因,是餓了,想吃奶了?還是尿濕了,想換一個尿布?或者只是想讓媽媽抱抱。不管因為什麼,對這么小的寶寶來說,立刻滿足就是最好的回應。你可以對他說:「寶寶哭了,一定是哪裡不舒服了才找媽媽的。」他還聽不懂?沒關系!他聽不懂你說的話,卻能感受到你溫柔的聲音和語調。

用面部表情配合他的感受。其實這並不用我們教給你,媽媽的本能也許早就讓你熟練於這個方法了。孩子哭時,你假裝出傷心的表情,孩子笑時,你也跟著他笑。

2~3歲的孩子:需要探索和獨立感

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到處走走跑跑了,對於周圍環境的探索也讓他興奮不已。這時,當事情沒有按照他希望的樣子進行,或者周圍的人不事事順從他時,他最容易感覺沮喪和生氣。

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感覺被理解:

讓他對各種情緒開始有些了解。在兩三歲孩子的眼裡,所以事情只能被分成兩種:好的和壞的。盡管如此,你還是可以讓他開始慢慢了解一些更具體的、描述情緒的詞彙,比如傷心,失望。把感覺和學到的詞彙聯系在一起,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描述自己的感覺,一旦他能把不良情緒說出來,那麼他也就不那麼容易大發脾氣或者攻擊別人了。

讓他自己慢慢來。這時的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急切地希望找到獨立的感覺。當他發現自己能拉上拉鏈或者搭個小積木時,會又興奮又激動。所以在他自己完成一件事情時,你最好別插手,除非他主動讓你幫忙或者表現出明顯的不耐煩。

3~5歲的孩子:需要在增加的外界互動中體會更多的感覺

和外界互動的增加會逐漸給孩子帶來很多強烈的感受和情緒。其他小朋友不讓他玩一個他很喜歡的玩具時,他會氣瘋掉;大孩子模仿怪物的叫聲會讓他害怕極了;他最喜歡的那個小夥伴不怎麼愛和他玩也能讓他非常地傷心和失望……

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感覺被理解:

常常對他說「我知道」。有時候,這樣簡單的三個字比苦口婆心的勸導要管用得多。「我知道你想穿上和灰姑娘一樣水晶鞋」「我知道你明天不想上幼兒園」「我知道你不喜歡吃胡蘿卜」……僅僅是溫柔的「我知道」就可以讓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想法。

避免「但是」。雖然,除了理解孩子的情緒,你還需要讓他了解規則,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但是如果你在對孩子的情緒表示了理解之後,緊接著的下個句子就是「但是,……」那麼他會很容易感覺,前面的理解都是假的。所以,同樣的情況下,不要說「我知道晨晨很讓你生氣,但是不管怎樣你都不能打人」,只是簡單地把它拆成兩個句子就會好很多,「我知道晨晨很讓你生氣。你不能打晨晨,因為他會受傷的。」

留給孩子一點空間,不要急於安慰。聽說其他小朋友排斥或者嘲笑你的孩子,做媽媽的一定感覺不舒服。但你也不需要立刻安慰他說,「他們不對,你是個好孩子」。只是簡單的說出他的感覺就好,「遇到這樣的事,肯定會難過的」。也許這就能讓他感覺好多了,等冷靜一些之後,他也能更加客觀地回想剛才的情景。

5~8歲的孩子:需要融入小夥伴的圈子中

他越來越多地關注家庭以外的世界,融入小夥伴們的圈子對他來說最重要。

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感覺被理解:

不要在小夥伴面前,做讓他尷尬的事情。比如和他再見時,親他一下,尤其是當著其他小朋友的面,他也許會覺得,這樣做讓同伴認為他很幼稚。

用合適的方式教他規矩。「我知道」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依然有效。「我知道你不喜歡林阿姨。你見到他時,還是應該和她打個招呼。」這樣情緒理解和正確的行為教導都不耽誤。

8~12的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

大孩子最關心自己在朋友當中是否受歡迎,樣子是否夠酷,有沒有足夠的隱私。

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感覺被理解:

盡量讓他自己做決定。但是如果要求太過分,比如晚上單獨出門,那麼你還是需要告訴他,「我知道你想自己出去。可是晚上外面不安全,我們不放心讓你單獨出門。」

保持他酷酷的形象。不要在他的朋友,你的朋友或者其他親戚面前,談論他的感覺,比如最近的一些沮喪、不安和氣憤。

在家裡給他足夠的隱私。學校里功課的緊張,以及和同學相處的壓力一定非常累人。所以,在家裡他需要一些單獨的時間和空間回想一下學校里發生的事情。

⑵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五篇)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1

1、順其所思,與其所需。這是按照孩子心理需求的溝通技巧,是人格自我塑造的「內化」過程,父母的責任就是激發和促進這個過程的啟動與深入。

2、同其所感,引其所動。這是以心靈感應為基礎的溝通技巧,教育孩子既是父母反思和評價孩子成長軌跡的過程,又是親子間相互學習的機遇,明智的父母能做到與孩子共同成長。

3、投其所好,揚其所長。這是尊重孩子興趣愛好,特別是尊重孩子人格的溝通技巧,把握住這個技巧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和優勢的發現,有利於孩子自然成才。

4、助其所為,促其所成。這是要求父母下功夫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中去,加入到孩子富有創造性的計劃和行動中去。要向孩子學習,要做孩子有所作為的「同行者」。

跨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是一個可塑性最強、又最容易出偏差的時期。父母要研究自己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通過經常與孩子平等地對話,掌握孩子的心理脈搏,孩子就能夠心悅誠服地接納自己的父母,這便是家教的最大成功。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2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積極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知道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只有勤奮努力才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初一,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和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在學習上有進步,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高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游戲,我對他說,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現在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著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說:「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說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知道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著急,真希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說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裡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知道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說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現在我和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3

1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家長要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盡量地包容缺點,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暗示自己:我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要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們會比別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樂趣。現在孩子因為有我這樣的家長而驕傲,將來我會因為有這樣的孩子而自豪。告訴孩子:在爸媽眼裡「你最棒」,因為,每個人都是有天賦的,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能被喚醒。就像打開寶藏的口訣「芝麻,開門」一 樣,喚醒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訣,那就是「你最棒」。

2對孩子的要求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同事的孩子上初三了,她很著急,就對孩子說:「初三了,可得下功夫。」孩子卻很茫然,反過來問:「怎樣是下功夫?」你的要求孩子無從下手,其實你也說不清楚操作程序。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台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3抓住關鍵時機不放鬆

新學期開始時。這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學生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要好好學,把學習搞上去,做一個好學生。對於學生的這一上進心,家長應該珍視和愛護。這是家長對他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標,他會牢記在心。

享受成功喜悅時。假如你的孩子在運動會上獲了獎、單科競賽獲了獎、文明禮貌獲獎,等等。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孩子受到委屈時。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的態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生感激之情,更易於接受家長的告誡。

孩子有困難或失敗時。家長這時不是訓斥,而是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予指點。家長要以樂觀豁達的精神感染孩子,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精神,快速飛出「困境」。

他人取得優良成績時。看到別人取得好成績,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家長要抓住此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孩子一時的熱情變為永恆的行動。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4

擴展談話內容

父母和孩子就每一問題交談時,不妨把談話內容由淺入深得稍微擴展一下,除了可傳授一些相關的知識技能以外。還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思考這一問題的全過程,如開始怎麼想,後來想法怎麼起了變化,以及為什麼做出了改變等等。從這種對前因後果的深入分析中孩子獲取的智力進步往往要比談話內容本身大得多。因為孩子可以借鑒父母的爾斯魯,逐步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

利用好奇心反問

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也常常喜歡問為什麼。對此有些父母也頗感不耐煩,甚至批評孩子「鑽牛角尖」。相反,一些聰明的父母回充分利用這一點成為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大好機會。他們往往不馬上給孩子答復,而向孩子反問幾個「為什麼」,爭取孩子自己思考並找到合適的答案。

不局限時間、不設定內容

不要以為談話就該在特定的時間進行,睡覺前、晚飯後、幼兒園來回接送孩子的路上,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開闊眼界和心胸的話題。多揣摩孩子的心理與興趣,把握時機,從而使親子雙方都能產生快樂的感覺。

有的父母在與孩子談話過程中總教導孩子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久而久之孩子會放棄說實話的勇氣,對你關閉心靈大門。做個敏感的父母,傾聽他的任何錶達,才能幫助你充分洞察孩子的你內心世界。

耐心和尊重是有效的前提

和孩子談話時,耐心和尊重極其重要,有耐心的父母會引導孩子表達,缺乏耐心的父母則會把孩子推到沉默的邊緣。請記住,你怎樣跟你的同輩說話,就該怎麼跟你的孩子談話。不要讓談話演變成對孩子的教導甚至訓誡,更切忌對孩子大加斥責。

運用孩子的語言方式

能否讓孩子熱情愉快地參與交談,與他的積極性是否被激發有關,運用孩子小社會的語言則是激發孩子積極性的一條捷徑。運用孩子小社會中的語言與孩子進行交談,他自然會產生一種親切感、親近感。即使當他興致不高的時候,也會在不經意間被你吸引、帶動。有了興趣自然談話效果就會大不相同。

和孩子一起談趣事

據有關專家大腦研究表明,每天堅持花半小時喝孩子談一些有的事情,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在智力上、感情上促進他的健康發展,並加強父母與孩子感情紐帶,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詞彙和概念,刺激他的思維能力。

和孩子一起探討

如果問題連父母也回來不了,千萬不要用簡單省力的「我不知道」來應付孩子。應該和孩子說,「寶貝,我很開心你能發現媽媽也不懂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好嗎?」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並不是萬能的。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5

父母跟青春期的孩子的溝通技巧

1、學會理解和傾聽孩子的內心需求。父母需要躬下身來主動傾聽孩子說話,這代表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與尊重。父母在傾聽過程中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孩子在傾訴過程中可以逐漸明確自己的問題,最後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法。有時,孩子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但因為有人接納、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慮。當然,有時孩子的觀點、判斷可能很荒唐,父母可以反對,但要告訴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2、建立友好信任的關系,盡量避免與孩子沖突。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沖動,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有時由於方法、言辭不當,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抵觸情緒並有礙溝通交流。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宜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如果發生語言沖突,家長一定要冷靜,要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這樣效果會好得多。

3、利用贊美,縮短心理距離。每個孩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贊揚,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看孩子成績單時,不要只盯著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從優點看起。

4、及時充電,不要落伍。我們經常聽到家長當著自己的孩子說,「現在的孩子真了不得,他們懂的我都不懂」、「我們思想落伍嘍」。家長可能是無心,但向孩子傳達的信息卻是「你跟我說的我聽不懂」。這滋長了孩子輕視家長的惡習,覺得與父母溝通是沒有價值的。正確的做法是家長也要及時充電,帶著興趣去了解孩子的世界。

父母與青春期孩子溝通要做到四「忌」

1、「忌」談成績。只要一提到「考多少分時,就會觸到孩子們那根最敏感的神經。總是一味地向孩子們追問成績,會使孩子產生郁悶的情緒。

2、「忌」老生常談。動不動就把「你看我們原來吃都吃不飽……穿的衣服補了又補……」掛在嘴邊。這樣日久天長,你一句,我一句,孩子怎麼受得了。

3、「忌」疑神疑鬼。升入初中,父母對孩子的看管越加嚴格,生怕孩子們在外面做「出格」的事,整天疑神疑鬼,問東問西,甚至私拆孩子的信件,偷看孩子的日記。

4、「忌」一味批評。把孩子貶得一無是處,以為批評會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其實這種方式會讓孩子跌人「自卑」的深淵。

父母想要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只要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特點,調整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尊重孩子的需要,就會陪孩子度過這段美好的青春期。
(1)、銷售電話的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2)、電話銷售技巧與口才溝通話術

(3)、溝通是感召員工的重要技巧

(4)、6個實用技巧透析與老闆溝通的潛台詞

(5)、漫談溝通管理技巧

(6)、進行有效溝通技巧培訓的方法攻略

(7)、高效溝通技巧

(8)、國學大師翟鴻燊《大智慧之溝通技巧》講座經典語錄摘要

(9)、國學大師翟鴻燊《大智慧之溝通技巧》講座經典語錄
;

⑶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為你整理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一、要了解和理解孩子

父母與孩子生活在一起,天天都在看著孩子成長、變化,好像是最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其實如果父母沒有與孩子進行很好的交流與溝通,那麼父母與孩子的心理距離會很遙遠。

父母要了解孩子,就要適應新的時代要求,摒棄自己對孩子教育的陳舊觀念和落後思想,這樣才會縮短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父母與孩子交談,必須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他們的角度聽他們的體會,從他們的立場聽他們的呼聲,了解孩子的情感,了解孩子的愛好與興趣,體貼他們的困難,肯定他們的長處。父母若能透徹地認識溝通的對象,使親子關系更加密切,孩子一旦有問題,就能順利得到解決。

子是天真、幼稚的,父母是理智、成熟的。大人與小孩認識能力會有一些差異。父母要學會讀懂孩子的心,用孩子的思想去探討琢磨他們內心的感受。

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必須基於良好的環境關系。父母必須在孩子面前表現為平等關系,若能把孩子當作朋友看待,孩子就會在父母面前無所顧忌,暢所欲言,敞開心扉表達他們的想法和願望。由此可見,良好的溝通必須建立在良好的關繫上。

父母與孩子是相互深愛對方的,但他們對愛的需求不一樣。父母喜歡全方位地、包攬式地疼愛孩子;而孩子則希望父母是一種平等的朋友。父母用無私的愛去關心和保護孩子,孩子卻未必接受;孩子所希望的美好情感,卻難以從父母那裡擁有。有很多孩子認為父母是以愛為借口來約束自己,這種無私約束,實際在束縛孩子手腳,有許多父母則認為孩子真是不懂事理。

當家長與孩子在兩個背道而馳的情感軌道里越走越遠時,父母與孩子雙方是難以理解、了解的,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代溝,要想抹平這個代溝,雙方就必須進行很好溝通、磨合,才能真正走進對方的心靈。

愛是發自心靈的,同時也是有藝術的,父母在關愛孩子的同時,多考慮孩子的情感需求。人的情感需要經常不斷的交流與溝通,求大同存小異,這樣才能逐步達到較好的境界。

有些父母認為工作或做生意太忙,以沒有時間為借口,不能經常和孩子溝通,這樣是對孩子不負責的表現,家長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交流談心。奇怪的是有許多家長給孩子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毫不吝嗇,但對與孩子溝通卻不願意去做。若要想和孩子相處得更好就得進行有效的溝通,只有和孩子溝通才說明了家長對他的關心和愛護。也有些家長因自己打麻將、跳舞、應酬等原因,借口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一旦孩子出了問題,就採取訓斥懲罰的方式來管教,可想而知這是得不到應有效果的。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二、要尊重和信任孩子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或聽到有些父母對孩子說:“你們懂得什麼?大

人說話不要亂接話茬兒,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你知道啥?”“我是你爸爸,對錯都得聽我的,你有什麼發言權?”如果我們大人能用對待我們所尊重的人的態度,與孩子交流溝通,那就不容易出更多的問題。其實,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權利。

父母還要尊重孩子的社會行為。比如:孩子願意參加愛國衛生運動,到社區和同學們去做宣傳講衛生、講秩序的宣傳工作,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以耽誤學習為理由進行干涉和阻止。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三、及時進行溝通

有的父母是當孩子出現了問題,才著急找孩子溝通談心,缺乏防患於未然心理,而和孩子交談的內容多是責備與批評;有時是心不在焉的,浮皮潦草和孩子談了幾句,就自己做別的事去了,使孩子感到非常掃興;還有時則是資料性的溝通,給孩子買幾本書,交待幾句像是例行公事式的談話,而非是重視的交流與溝通。孩子很少有機會單獨跟父母溝通,尤其是父親,就更難得有此心思和機會。這樣長此下去,孩子有想法、有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和教育,那麼他就很有可能出現問題。

⑷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溝通是人與人最基本的交流,孩子每天待在父母的身邊比較多,孩子的大哭大鬧、無理要求你有辦法制止嗎?你有什麼技巧和孩子溝通讓他乖乖聽話呢?下面給大家分享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1

1、把自己也變成孩子,走進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父母是否擁有一顆赤子之心,非常重要。

2、和孩子密切相處,從他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內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在和孩子說話時,仔細地把他的話聽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場。

4、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系,堅強一點,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態度對待孩子,適時地給予親情慰藉,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了解孩子的發展,不要盡說些他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他達不到的要求,讓他覺得辛苦,壓力大。

6、認真回答孩子的問話。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7、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你真傻」、「你太讓我失望」了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責備、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語氣說話。

8、經常變換新鮮的話題,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我猜猜看你今天發生了什麼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來到地球……等話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吸引孩子。

9、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親子對話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車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2

您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是否時常會感到「牛頭不對馬嘴」,原本是關心孩子,可是他卻不領情;想說點知心話,卻發現孩子心不在焉……其實,孩子在與家長溝通時是有選擇性的,如果您無法開啟他的心扉,自然也就無法正確地與他進行交流,好話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關心話語:簡練說

場景與假設

1、您送孩子去上學,出門前,邊給他整理衣服邊叮囑他:「樂樂,路上要小心,過馬路時要等綠燈,遇到生人別隨便搭腔,遇到什麼困難,記得找警察……」可您的.孩子卻頭也不抬:「媽媽,您真煩人,每天都講這一套!」

2、您去學校接女兒回家,一路上,邊給她擦汗邊關切地問:「苗苗,在學校聽話嗎?有沒有人欺負你?還記得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嗎?」結果,女兒給您的回答卻是:「媽媽,我的耳朵都要起繭了!」

事實與結果

在這樣的交流與溝通中,您越來越無法理解孩子:這孩子怎麼越來越討厭我?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長的關心和愛撫,但「小大人」意識又使他常表現出不願接受的樣子,尤其不喜歡家長「窮追猛打」式的提問和喋喋不休的說教。

應該這樣做

有位聰明的媽媽曾在兒子上學前故意問:「路上應該注意什麼?」兒子快樂而驕傲地回答:「注意安全!」由此可見,對於關心的話,家長乾脆、簡練的囑咐會更加有效。

知心話語:含情說

場景與假設

1、您忙了一天了,回到家還要拖著疲乏的身體做飯,可5歲的女兒偏偏有道算術題不會做,過來找您幫忙。您心裡很煩,但壓住火氣跟她說「知心話」:「甜甜,媽媽現在忙死了,作業待會兒再做,體諒下媽媽,啊!」結果,女兒去看動畫片了,您後來也忘了這事,第二天早晨醒來,女兒發現作業沒寫完,大哭大鬧,不肯上學。

2、您發現兒子這兩天心情不好,整天悶悶不樂,於是您讓先生去和他說說知心話,溝通一下,可是,才6歲的兒子居然發脾氣了,說爸爸侵犯他的隱私權。您和先生面面相覷,措手無策。

事實與結果

家長放下身段,想和孩子說說知心話,結果,卻發現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並不奇怪,隨著小傢伙的漸漸成長,您會發現,他內心的秘密越來越多了,有時,甚至用謊言來搪塞您的關心。

應該這樣做

家長若想與孩子交心,首先要注意營造融洽的氛圍。勸導孩子,也應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小強,爸爸給你講故事,講爸爸像你這么大時的淘氣事兒……」就這樣,兩代人或隔代人的交流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知心話才能為孩子所接受、理解。

開心話語:帶理說

場景與假設

1、您今天升職了,心情愉快,想把這份快樂讓4歲的女兒一起分享:「然然,爸爸厲害吧,如果你以後也像爸爸這么厲害,我和媽媽就滿意了!」沒想到,小傢伙不以為然:「我以後肯定比您厲害。」您笑到一半,卻發現女兒的嘴巴噘得高高的,很不開心。

2、女兒今天幫您洗碗了,您很開心,於是遞給她一個蘋果:「來,這是媽媽獎勵給你的!」可您發現,女兒的眼神里似乎有些期待,可您不知道她需要的不是蘋果,而是一句獎勵或者鼓勵的話。

事實與結果

家長覺得越來越弄不懂孩子,往往自己很快樂的時候,因為一句話或者一件小事「得罪」了孩子,讓小傢伙變得不開心,再或者,您明明是想讓小傢伙開心點,卻弄巧成拙,反倒讓他哭起了鼻子。開心話能消除孩子心裡的不痛快,而一家人分享開心更能增添家庭的凝聚力,不過,如何讓開心話有趣而又意味深長卻並非易事。

應該這樣做

有位父親看書時太困,睡著了,連眼鏡都沒來得及摘。醒來後,女兒問他,為什麼睡覺時還戴眼鏡,這位父親靈機一動,詼諧地說:「爸爸做夢也在看書,不戴眼鏡看不清字呀!」而有位媽媽在兒子考試考砸後,一邊講笑話開導他,一邊告訴他「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寓理於趣的回答,使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有益的教育。 共3頁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⑸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父母想要和孩子溝通,只要了解孩子心理特點,調整與孩子溝通的 方法 ,尊重孩子的需要,就會陪孩子度過這段美好的時期。下面我整理了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一:年輕父母要認真傾聽孩子說話

眼睛專注看 :當孩子和你說話時,你的眼睛要平視看著孩子的眼睛,為了達到平視,你可以彎下腰來,或者蹲下來。有時可以偶爾掃視孩子身體表現,如果孩子不看著你的眼睛或者面部,可以在孩子說完話後,提醒孩子:“寶貝,剛才你在和媽媽說話時,我發現你的身體在隨意亂動,這些動作都是多餘的,一定要站好(坐好),這樣才是好孩子,你願意做爸爸媽媽或者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嗎?”“寶貝,一個出色的孩子和別人說話時,一定要注意身體姿勢,你不能亂動,一定要用眼睛專注地看著對方,這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你尊重了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的,你願意做一個受人尊重的好孩子嗎?”

耳朵仔細聽: 孩子在說話的過程中,你一定要用耳朵仔細聽孩子的每一句話,這樣才能理解孩子的話,或者話背後隱藏的一些含義。有些時候,孩子有某些動機和需要時,可能會拐彎抹角,並不直接表達,你可以邊聽邊揣摩孩子話中的意思。有些年輕父母聽力和思維常常配合不到一起,聽時抓不住重點,孩子說完了,竟然弄不明白孩子想要干什麼,或者乾脆按表面的意思去回應孩子,這肯定不能正確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說的話表達不清晰時,你可以鄭重地告訴孩子:“寶貝,能否把你剛才的話再有重點地重復一遍?剛才媽媽沒有聽明白你的意思。”讓孩子重復自己說的話,可以鍛煉孩子簡潔的表達。

面帶著微笑 :如果你能面帶著微笑聽孩子說話,這會讓孩子在說話時處於非常放鬆的心情。當然,你面帶微笑傾聽孩子說話時,會給一個最佳的禮貌形像,當孩子聽你說話時,你就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寶貝,你在說話時是否注意媽媽是帶著微笑的?這說明媽媽是帶著好心情傾聽你說話的。你和別人說話也要這樣,微笑可以讓人和你說話保持快樂的心情,也是有修養,有好氣質的表現。”你的引導會讓孩子明白微笑的深層次含義。有些年輕父母平時非常不注意自己的面部情緒表達,如果你變化無常,很容易導致孩子會從你的面部表情中窺探到你的內心世界,你心情好時孩子就用好心情面對你,你心情不好話難聽時,會讓孩子情緒被你帶動,以不良情緒面對你。

保持好體態: 有修養,有好氣質的父母常常給人以好的印象,如果談吐得體,很容易獲得別人的尊重。好的體態簡單點說,就是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與孩子說話過於隨意,如果孩子偶爾看到你懶懶散散地傾聽他說話,可能並不會想到什麼,時間長了,孩子會認為你不願意聽他說話,這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心理暗示:“媽媽不願意聽我說話。”“媽媽對我的話不感興趣。”盡管你並不是有意這樣做,但由於孩子誤讀你的體態信息,也就不願意把內心想的事情和你說。所以,你在傾聽孩子說話時,良好的體態會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處於放鬆的情緒,保持愉快的心情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禮貌地打斷: 有時在傾聽孩子說話時,可能會有電話打進來,或者家裡的門鈴響起,或者廚房裡灶上的火需要察看一下等,這時你絕不能突然就轉身就做自己的事去,而是要禮貌地打斷孩子的話:“寶貝,你剛才的話媽媽一直在認真地聽,但現在媽媽要打斷你一下,有電話響了(其他事要簡單地告知孩子),稍等媽媽,我處理完馬上回來,好嗎?”“寶貝,對不起,請稍等,電話響了(其他事要簡單陳述),我馬上就回來。”像類似的話,你可以讓孩子不至於掃興,同時也可以安靜地等待你處理完事後,返回來繼續聽他說完。否則,你不禮貌地打斷,孩子一看你走了,也就不再說後面的話,而去玩耍或者做別的事了。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二:年輕父母要學會巧妙地問

選擇時機問: 有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會處於變化狀態。比如看到孩子郁悶不樂時,你可以問:“寶貝,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了嗎?來,和媽媽說一說,看看媽媽能否幫助你。”“喲,誰惹我的寶貝不開心了,來告訴媽媽,我聽聽什麼事。”“孩子,遇到困難了嗎?媽媽看你有點不高興呢, 說說 好嗎?”“嗬,寶貝,看你這個高興勁,遇到什麼開心的事了,和媽媽分享一下好嗎?”“孩子,媽媽看你心情不錯,肯定有什麼令你開心的事發生了,說說吧,讓媽媽聽聽唄?”像類似的時機,需要年輕父母平時細心觀察孩子,你肯定能做出問的時機選擇。相信你合理的問會讓孩子敞開心扉,把心事告訴你。

巧妙地反問: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孩子成長的過程會遇到很多不解的事,總會跑來問媽媽,如果你總沿用以前的方式——有問必答,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思維懶惰現象。特別是孩子進入一年級以後,在學習中表現的更為明顯,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請求媽媽給答案。為了鍛煉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你可以巧妙地反問孩子:“寶貝,你再把剛才的問題重復一遍好嗎?”(這是讓孩子加深對問題的印象)“寶貝,剛才的問題你怎麼想?”(把球踢給孩子,引起孩子的思考)“寶貝,你剛才回答的不錯,媽媽再補充一下就完善了。”(把功勞讓給孩子,有利於增強孩子主動思考的自信。)

請教式提問: 這種方法可以展示出年輕父母謙虛的一面,用你的謙虛榜樣來影響孩子。比如看到孩子在組裝玩具,你可以問:“寶貝,為什麼要把這個部件裝在這個地方呢?”“寶貝,你把這個部件裝在這個位置上,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能告訴媽媽嗎?”比如看到孩子在閱讀(只是概略式閱讀,孩子目前還不能完全獨立閱讀)可以這樣問:“寶貝,能給媽媽講講你正看的這個 故事 是什麼大概意思嗎?”“寶貝,圖中的這個人做什麼呢?能給媽媽講講嗎?”“寶貝,剛才動畫片中某某為什麼要這樣做啊?能給媽媽說說嗎?”像類似請教式的問,可以讓激發孩子表達的興趣,或者展開想像,或者主動思考。

引導式發問: 在時間意識培養的過程中,經常要用到引導式問,這種引導式問,並不說出孩子即將要做的事,避免每天總是重復性追問,讓孩子產生聽覺疲勞,比如很多家長在孩子每天寫作業時,總會直奔主題:“為啥還不寫作業去?”“到了寫作業時間,你還沒完沒地玩兒?快去寫。”但如果你用引導方式來提醒孩子,效果會截然不一樣,比如你可以問:“寶貝,能告訴媽媽現在幾點了嗎?”“寶貝,再過五分鍾,你應該到做什麼事的時間了?”“好樣的,你能夠把自己要做的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真是了不起呢,媽媽相信你能認真執行作息時間內容的,加油!”看,這里是不是沒有提作業一詞?而是讓孩子主動思考,然後做事呢?

迂迴曲折問: 有時孩子本來已經從你這里獲得過問題的答案,但是由於不願意主動思考,而是想坐等你給答案,為了避免孩子思維懶惰現象,你可以採取這種方法。比如孩子提出問題後,你可以這樣問:“寶貝,這個問題的答案,媽媽以前告訴過你,現在想一想,媽媽以前怎麼對你說的,好嗎?”“寶貝,這個問題老師在課堂上怎麼講的?給媽媽講一講好嗎?我也想聽聽呢。”“寶貝,這個字以前媽媽告訴過你讀音,現在我給你組一個詞,你肯定一下子就想起來了,試試,好嗎?”象類似的問,會減少孩子對你的心理依賴現象。當然這需要你保持足夠的耐心,並且要鼓勵孩子,肯定孩子,不要用責怪面對孩子。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三:年輕父母要慎用贊賞的話

贊賞針對事 :很多年輕父母在贊賞孩子時,經常會忽略針對具體的事件,而是不加以思考地就說:“孩子,你真棒!”“寶貝,好樣的!”“咱家的寶貝真出色!”“寶貝真了不起!”如果你這樣贊賞孩子,常會讓孩子不知道他到底好在哪,棒在哪。時間長了,孩子便會對你的贊賞有一種麻木之感。為了讓孩子在你的贊美之詞中建立起自信,獲得做事的愉悅感,你可以這樣引導孩子:“剛才這件事,你非常認真,看到你如此專注,媽媽非常開心。”“寶貝,你剛才說話時非常有條理,好樣的,以後就這樣說,你會越來越出色的。”“寶貝,你剛才幫助了別人,媽媽為你自豪。”“寶貝,你早晨能鈴響後馬上穿衣下地,真了不起啊。”等等。

贊賞要有度: 凡事都有一個過猶不及的現象,在親子溝通中同樣也適用。在對孩子進行贊賞時如果你長篇大論,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自滿現象。孩子如果被你的無邊贊美之詞淹沒了,會缺乏分辨力,當你不去極力表揚時,孩子反而會有一種不滿足感,這會影響孩子自主做事的積極性。度的尺度把握,一是建議要用簡潔的語言,便於孩子記憶和理解;二是建議重復性的表揚要間隔開,表揚兩次後要停止,過幾天,或者過一段時間再重復使用;三是建議階段性 總結 贊賞孩子的表現,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近期自己總體表現,讓孩子心中充滿向上的動力。贊賞是一門語言藝術,希望年輕父母平時通過學習,提高你的語言修養。

贊賞抓時機: 有些時候,孩子會因為犯錯誤受到批評而陷入苦惱的情緒之中。面對這種情形很多年輕父母常會缺乏靈活的方式面對孩子,如果你遇到這種情形,可以利用贊賞的方式讓孩子走出煩惱和不安。因為孩子受到批評時,大多數都會處於負面情緒之中,注意力也都會放在錯之中,這時年輕父母可能對孩子說:“寶貝,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只會為犯錯而內疚或者不安,你用不著這樣,媽媽並不會因為一次犯錯就抓住不放的,這時反而可以想想你表現特別出色的事,就拿你晚上關心奶奶病情這件事,你就做的特別棒,現在想想看,只要把你這小小的不足改正了,是不是出色的方面就更多了?”

對比贊賞法: 為了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可以用情景對比贊賞之法來肯定和鼓勵孩子。比如你帶孩子在小區做戶外活動時,看到有的小朋友在破壞小區的環境,你就可以對孩子說:“寶貝,你看到那些小朋友沒有?他們在破壞環境呢,這些行為反應出一個孩子的品質有很大的欠缺,但是媽媽卻從沒有看你做過破壞環境的事,和他們相比,媽媽認為你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比如看到有的小朋友缺乏禮貌的行為,可以引導孩子:“寶貝,你瞧,那個小朋友多沒有禮貌,爺爺沒有答應給他買玩具,他就對爺爺又打又鬧。和這個孩子相比,你這方面做的非常有禮貌,從沒有過這樣的表現,你真了不起呢。”

手勢贊賞法: 平時可以和孩子約定一些手勢贊賞動作,並一一就手勢表達含義詳細講給孩子,讓孩子清楚每一種動作的意思。比如豎起大姆指代表你做的很棒,比如豎起食指和中指呈V形狀代表你做的非常出色,比如緊握拳頭豎起稍用力擺動代表你是好樣的繼續加油。等等,只要孩子看到你的手勢,就立刻會明白你在贊賞他(她)做的非常好,這對孩子來說得到心理暗示後會做的更加來勁,表現的更加自信。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於在集體場合下應用,往往孩子也特別期待你給他鼓勁,有時在家裡或者其他環境也可以適當與其他方法交替使用。手勢贊賞法最大的優點是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減少你的嘮叨。

⑹ 如何有效的與孩子溝通

跟孩子的溝通一定要掌握以下的方法和技巧:

1、一定要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溝通,千萬不能高高在上,甚至總不理解孩子已經成熟、長大,有可能讓孩子覺得沒有辦法與父母交流、溝通,甚至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

2、一定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耐心,尤其是當孩子已經有獨立意識時,一定要多包容孩子的念頭,然後讓孩子勇敢表達,有更多的機會表達。3、也要使用技巧與孩子溝通和交流,有效緩解溝通不暢的問題,比如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同時對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多給予一定的肯定,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同時當孩子有一些非常好的想法時,一定要鼓勵孩子勇敢去做,而不是總給孩子潑冷水。

⑺ 家長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1、用心傾聽孩子的訴求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對於孩子訴說的內容,一定要用心的傾聽,並且最好能夠給出適當且滿意的回應,這樣才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2、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

3、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孩子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這時候就很需要家長的關心,父母可以溫柔的話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覺得父母在意孩子的感受

⑻ 家長應該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跟孩子溝通有哪些技巧

為人父母,就有義務管束好孩子,因此和孩子如何溝通是一個無法逃避的課題。

結語:

為人父母不易,和孩子溝通是一門藝術,捧殺和棒喝都不是方法,要學習理性溝通,孩子就是孩子,他長大過程中必需要過的關口,你提早要有預判。

⑼ 如何跟孩子進行更好的溝通

和孩子溝通的方法:
1、聽完孩子的傾訴再發言。
2、學會與孩子進行換位溝通。
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孩子放置在什麼都不懂的位置上,而是應當學會傾聽孩子,等孩子說完了再發言;換位溝通也非常重要,因為這能讓家長充分地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同時也能讓孩子明白家長的想法和思考。
溝通是我們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溝通是必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有各自的想法和意見,有時候我們常常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但事實上是我們沒有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閱讀全文

與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方法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燈光的使用方法 瀏覽:853
快速純蜜蠟的鑒別方法 瀏覽:43
紅白蘿卜的腌制方法最簡單 瀏覽:933
瞬間變質二極體檢測方法 瀏覽:535
電子測量儀測量平方面積方法 瀏覽:892
江蘇如何拓展員工激勵方法 瀏覽:295
咽喉腫痛怎麼辦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80
檢測蛋白質脂肪的方法 瀏覽:319
高危6周用哪種方法檢測比較好 瀏覽:7
ps4r2按鍵安裝方法 瀏覽:211
怎樣消滅蒼蠅簡單方法 瀏覽:907
廚房洗手消毒方法標志圖片 瀏覽:484
社會研究學簡答題普查的方法 瀏覽:473
耳機唱歌的正確方法 瀏覽:522
華為榮耀圓圈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92
副駕駛玻璃安裝方法 瀏覽:218
幹細胞治療腎結石的最佳方法 瀏覽:678
牛皮癬白癜風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647
吃狗肉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912
P35靶向治療方法 瀏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