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腦前庭如何鍛煉
使用吊床,躺在上面。也可以使用一種很大的充氣球,躺在上面,像以前的練功一樣。還有滾筒。一般這種都是需要器械的,家裡不太方便,還是去專業的感統訓練機構最好。
『貳』 鍛煉前庭的感統訓練有哪些
鍛煉前庭 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這里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希望能幫助到您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叄』 內耳前庭刺激方法
內耳的構造非常復雜,包括聽覺神經和前庭神經末梢。刺激內耳神經末梢產生的感覺信息非常重要,有點像交警,幫助整合各感官的信息,把我們五大感官的信息分類和整合輸送到大腦各區域。內耳的前庭器官具有調節身體平衡的能力。
前庭:位於內耳,能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情況,與維持身體平衡有關。耳前庭是內耳的組成部分,它控制著平衡、協調、垂直平衡、肌肉緊張度及身體所有的肌肉, 包括眼睛的肌肉。正是由於耳前庭的存在我們才可以在空間中表達我們的身體,作出各種動作。 耳前庭還是身體傳達給肢體所有感官信息的重要中繼站。(基本就是控制平衡。)
前庭功能失調可能會出現的表現:
主要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聽而不見,久轉不暈,平衡能力差,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門牆。
改善前庭功能失調訓練方法:
以下是網路上找到的前庭功能訓練的一些方法,有些很專業,不太適合用於非專業人士的訓練。
四、前庭平衡能力訓練
前庭感覺是綜合判斷頭部位置和身體變化的綜合性感覺,有助於人的頭、眼、四肢和身體相互協調做出一系列動作,前庭感覺的協調又稱為前庭平衡,前庭平衡不良會造成身體控制不良。通過給予前庭器官的各種不同程度的刺激,使調節姿勢反應的前功能正常化,在接受觸覺刺激的同時,有助於其他感覺的統合。前庭的功能對大腦整體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覺運動訓練中廣泛得到應用。在治療感覺統合的許多方法中,刺激內耳前庭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矯治方式。前庭刺激和觸覺刺激具有促進其他感覺統合的作用,因此被優先引入感覺統合矯治中。
治療師在對兒童進行被動式前庭刺激時,一般讓兒童躺或坐在吊網床中,然後使其進行有節奏地搖擺或旋轉,從而達到刺激前庭感覺的效果,如果有些兒童對前庭刺激過分敏感,甚至產生不安全感,可以讓孩子用雙手在地上輕輕地推動自己的身體,或是拉著眼前的繩子來搖擺自己,而不是由別人推動旋轉或搖擺。主動參與活動會促進個體的順應性反應,而順應性反應又能改善感覺統合。
對於正常人來說,在旋轉中會有眩暈感,旁人也能看到眼球震顫;而前庭反應不足的兒童在被旋轉後,很少產生眩暈感和眼球震顫。這表明前庭信息並未在神經系統中得到正常處理。因此,治療師可讓兒童以向上的姿勢坐在網纜中,由治療師把網上端扭緊後放鬆,造成旋轉,讓前庭受到刺激,以逐漸產生眼球震顫和眩暈感進而打通那些處於沉睡狀態的神經通道。
如果前庭刺激產生過度興奮或過度抑制時,可鼓勵兒童進行順應性反應,而使前庭反應回到常態。例如,在大球上前後滾動時,可伸出雙手按住地面。重新組合好一項反應時,可使腦功能的興奮和抑製作用趨於平衡。
另外,還可以讓孩子接受下列各種運動的訓練來刺激平衡能力的發展:
① 旋轉運動:旋轉圓桶、旋轉木馬、旋轉椅子等。
② 搖晃運動:採取腹卧位、仰卧位、側卧位、頭腳顛倒等體位進行鞦韆、吊床等游戲。
③ 平衡運動: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④ 跳躍性運動:蹦床、翻滾、墊上運動等。
⑤ 姿勢反應性運動:進行兒童踏板車、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戲。
⑥ 速度感、位置感、距離感的體驗:讓孩子一隻腳著地,一隻腳踏上滑行的兒童踏板車。
對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訓練應從懷孕時開始。胎兒在前三個月主要是發育大腦神經系統,但此時的媽媽都比較緊張地「保胎」而很少活動,有的孕婦在床上要躺好幾個月。其實,在整個懷孕期間都應該適當地運動,如散步、一些家務等。孩子出生回家後,每天都可以做幾秒鍾的俯卧抬頭、頭豎直等訓練。適當地搖抱孩子,不要老讓孩子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三個月開始訓練孩子翻身,六個月開始訓練孩子坐,七、八個月開始訓練孩子爬行。據調查,現在有不少孩子沒孩子的注意力、動作協調性、語言能力等關系密切。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過早使用學步車,不要超越爬行階段。12個月時訓練孩子走,然後逐步訓練孩子跑、跳、單、雙腿蹦、上下台階、走平衡木、坐滑梯、跳繩、拍球、坐旋轉游戲等活動能力。
[以下適合普通人聯系]:
Cawthorne-Cooksey前庭功能訓練
發表者:於棟禎
前庭功能異常的病人多數可以採用Cawthorne-Cooksey訓練。訓練內容從簡單的眼動到復雜的扔球等,持之以恆的認真訓練可以加快前庭功能的恢復。可由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或在家屬的陪同下進行訓練。
一、躺在床上或坐位
1. 眼球運動,由慢到快
1.1上下運動:雙眼向上看,再向下看
1.2 左右運動:雙眼向一側看,然後轉到另一側
1.3遠近注視:注視手指病人面前1米處逐漸移近病人至0.3米,病人雙眼跟隨手指移動。
2. 頭部運動,先慢、再快、然後閉眼
2.1頭前屈、後伸
2.2左右轉頭
二、坐位
1. 同上眼球與頭部運動
2. 聳肩與轉肩
2. 前屈,並從地下撿起物體
三、站位
1. 同上眼球、頭和肩部運動
2. 睜眼和閉眼時從坐位到站位
3. 在眼球水平雙手間傳遞小球
4. 從坐位到站位,中間轉身
四、活動(室內)
1. 以站房間中間的人轉圈,並與該人傳遞球。
2. 睜眼與閉眼時穿過過房間
3. 睜眼與閉眼時上下斜坡
4. 睜眼與閉眼時上下台階
5. 任何需要彎腰、伸展和有目標的運動,如打保齡球和籃球。
游戲訓練方法
1.充分爬行
要訓練寶寶爬行,出生後28天內寶寶就具有爬行反射,每天讓寶寶俯卧幾秒鍾,先鍛煉頸部肌肉,使他慢慢能抬頭,用手抵住他的雙腳,寶寶可趁勢向前爬,會爬後再充分爬行3個月以上,盡量不使用學步車,可以專門准備一塊地毯在地上,讓孩子在上面爬,即保證了安全又使孩子有足夠大的活動區域,爬行不足的孩子走路容易摔跤,磕磕碰碰。
2.平衡游戲
嬰兒期家長要多搖抱,也可以讓寶寶多坐搖籃,強化孩子對自身重力感刺激的輸入,大一點的孩子要讓他們玩盪鞦韆、走平衡木等游戲。
3.飛機游戲
由家長平躺,向上伸出胳臂,雙手頂住孩子的前肩,並彎曲雙腿用腿托住孩子的腹部,孩子則頸部抬高,雙臂張開,雙腿並攏伸直,做飛機的模樣,這時可做前後左右的搖動。
搖擺毛巾游戲
用毛巾將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一端,左右或上下搖動,也可在擺動時指示孩子向固定目標投球。
雙側前庭功能完全喪失的患者運動療法難以奏效,但對單側或雙側的部分功能喪失卻常可通過運動療法收到治療效果,但弱前庭功能障礙合並視或軀體感障礙時,治療收效也很難。Susan等設計出一套提高前庭適應性和在平衡中誘發視和軀體感覺參與的提高姿勢穩定性的練習,其法如下:
I.患者雙腳盡可能靠攏,必要時雙手或單手扶牆保持平衡,然後左右轉頭,其後單手或雙手不扶牆站立,時間逐漸延長並仍保持平衡,雙腳再靠攏些
II.患者步行,必要時他人給予幫助
III.患者練習在行走中轉頭
Ⅳ.患者應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直視前方目標,逐漸使支持基底變窄,即雙腳間距離縮短至1/2足長。在進行這一訓練時前臂首先伸展,然後放置體側,再交叉於胸前,在進行下一個難度訓練之前,每一體位至少保持15s。訓練時間總共為5—15min
V.患者雙腳與肩同寬站立,直視前方目標,逐漸使支持基底變窄,即雙腳間距離縮短至1/2足長。在進行這一徐連時,雙眼先斷續閉攏,然後閉眼時間逐漸延長。與此同時,前臂先伸展,然後放置體側,再交叉於胸前。在進行下一難度訓練之前,每前一體位至少保持15s,訓練時間總共為5—15mln
Ⅵ.患者站立於軟墊上,可從站立於硬地板開始,逐漸過渡到在薄地毯、薄枕頭或沙發墊上站立
Ⅶ.患者在行走中轉圈練習,從轉大圈開始,逐漸變得愈來愈小,兩個方向均應練習。
[下面這個感覺更適合專業人士的訓練]:
訓練的目的是通過逐漸增加前庭器官的刺激量,以提高受訓人員的適應水平.前蘇聯很重視航天員飛行前的前庭功能訓練.訓練的方法包括主動和被動兩種,前者包括體操,彈跳網,跳板,轉輪,滑冰,游泳(每次游800米,形式是游泳-桑拿-游泳-桑拿反復2~3次)等體育訓練,主動訓練的目的是為了鞏固被動訓練.被動訓練包括轉椅,鞦韆,離心機上旋轉,頭低位6°體液倒轉技術訓練,生物反饋訓練,帶倒相棱鏡步行加頭動訓練,特技飛行訓練和拋物線飛行訓練等.一般認為這些訓練有一定效果,尤其是拋物線飛行可產生短期的失重,效果較好.生物反饋訓練應用到航天中,也取得一定效果.
1.轉椅訓練
被動訓練主要是轉椅訓練,失重飛機訓練.轉椅訓練貫穿在整個飛行前的訓練過程中,分為幾個階段:
綜合訓練階段凡是在訓練期間前庭檢查中未達到標準的航天員都要進行轉椅訓練,轉椅旋轉的負荷是遞增的,要進行兩種方式的訓練:連續旋轉15分鍾,旋轉中身體前後運動;間斷地訓練,身體左右運動.被動訓練達到標准後,以主動訓練為主.
編入小組訓練對未編入航天員小組的航天員前庭訓練較松,只有在1年四次的體檢中,前庭功能檢查不合格時再進行被動訓練.編入小組的航天員要求較高,每月進行1次訓練.
乘員組階段參加過飛行,身體狀態良好的航天員作為任務乘員的機會越多,轉椅訓練的次數也更多,3天1次,一直堅持到進入發射場,在發射場,1天1次,至發射前2天.在發射場的訓練方法是:大幅度的旋轉運動,找出前庭器官的敏感點,以在航天中避免出現這種運動.
在訓練時期,根據航天員的情況,給予人參口服液(70%酒精提取液),1ml/日,1天3次.有的在飛行前1.5月,訓練前口服6ml.在航天中也服人參液,或根據航天員的情況帶適合自己的草葯.長期航天中如果葯用完,可通過貨運飛船將葯帶到航天站上.
2. 失重飛機訓練
失重飛機飛每個拋物線時產生28秒左右的失重,一次飛行通常飛10~15個拋物線,一般在6~7個拋物線時前庭功能良好的航天員都會出現嘔吐.
俄羅斯專家認為經過這樣的前庭功能訓練,基本可以防止航天運動病.前蘇聯從80年代中期後沒有報道航天運動病的發病率,可能與運動病的發病率減少有關.俄羅斯的航天員好勝心較強,一些能忍受的運動病症狀常常不報告,但至少說明經過訓練不會引起明顯的運動病症狀,訓練是有效的.
運動病症狀常常出現在航天員返回地面後,迎接航天員返回的航天醫生必須帶嘔吐袋.說明前庭系統適應失重環境後對地面的1G的環境又出現了不適應.
3.生物反饋訓練
生物反饋方法是通過人的意識來控制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其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是讓被試者注視自己的某項生理指標,例如心率和血壓,然後調整自己的情緒或心理狀態來改變它,使它升高或降低;通過儀器將改變的結果再反饋給被試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以將生理狀態控制在較佳的狀態.中國的氣功實際上也是一種生物反饋方法.我們的實驗證明它在防止失重引起的不良反應,例如運動病症狀,立位耐力降低,卧床時出現的主客觀反應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肆』 鍛煉大腦前庭的方法
前庭覺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前庭是大腦門檻,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活動信息也必須在此過濾以選擇重要的信息作為回應。下面是我整理的下面是我整理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一、躺在床上或坐位
1. 眼球運動,由慢到快
1.1上下運動:雙眼向上看,再向下看
1.2 左右運動:雙眼向一側看,然後轉到另一側
1.3遠近注視:注視手指病人面前1米處逐漸移近病人至0.3米,病人雙眼跟隨手指移動。
2. 頭部運動,先慢、再快、然後閉眼
2.1頭前屈、後伸
2.2左右轉頭
二、坐位
1. 同上眼球與頭部運動
2. 聳肩與轉肩
2. 前屈,並從地下撿起物體
三、站位
1. 同上眼球、頭和肩部運動
2. 睜眼和閉眼時從坐位到站位
3. 在眼球水平雙手間傳遞小球
4. 從坐位到站位,中間轉身
四、活動(室內)
1. 以站房間中間的人轉圈,並與該人傳遞球。
2. 睜眼與閉眼時穿過過房間
3. 睜眼與閉眼時上下斜坡
4. 睜眼與閉眼時上下台階
5. 任何需要彎腰、伸展和有目標的運動,如打保齡球和籃球。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注意力與前庭平衡能力有關。
一、平衡感是人類行動的基礎
前庭器官是大腦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人對重力的感受、判斷身體與環境的關系、控制身體的平衡,方向感、距離感的正確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動都與前庭器官有重要關系。
平衡能力主要來自人身體骨架和中樞(脊髓)神經的功能,以協調身體和地心引力的運動。平衡能力的發展從母體的胎位變化就開始了,出生的後,嬰兒由平躺、翻身、坐、爬,才能站立起來,進而靈活操縱大小肌肉,這些運動既是孩子平衡能力的體現,又在不斷地進一步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是今後開始行動的基礎。
平衡感發展不良會出現什麼問題呢?研究發現,平衡感發育不良會造成兒童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容易跌倒、拿東西不穩、走路撞牆、心煩氣躁、好動不安、眼睛不能盯住目標、人際關系不良、有攻擊性,甚至由於腦機能不全,影響語言能力發展及左腦的組織、邏輯能力等。這些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學習能力,例如,在學校里表現得好動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喜歡捉弄人,浮躁,愛發脾氣,缺乏自信心。上課不自覺地下位子走動,扭動身體,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接老師的話茬,不能聽老師的指令,不會做操,不愛寫字和讀書,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經常磕磕碰碰,喜歡爬高,繞圈子跑,旋轉不暈,怕走平衡木等等。他們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挑三揀四,很難與他人分享快樂,也不願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等。有的孩子自己學不到東西,也影響課堂紀律,讓老師感到很頭疼。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調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動不足、爬行不足、過早地長時間使用學步車等。
二、前庭覺是大腦功能的門檻
在大腦後下方腦乾的前面,有個微小的雷達試感應器官,叫前庭神經核,以此組成的神經網路,便是前庭覺。它是感覺、運動覺中轉站。大腦半球單側功能分化(包括視、聽、嗅、語言)及運動協調均依賴腦幹部功能的完整有效工作。
由於前庭是大腦門檻,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活動信息也必須再次過濾,以選擇重要的信息做回應,所以前許覺必須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協調,才能正確分辨和認識身體的空間擱置,這就是所謂的前庭平衡。前庭覺不良,身體活動會直接受到影響,笨手笨腳、不聽指揮,視聽神經系統都會扭曲形成聽講、閱讀、書寫、計算等學習問題。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個體與環境在交互作用的過程中產生了適應性動作,促進了兒童智慧的發展。然而一部分動作障礙兒童,由於存在感覺統合失調問題,相應的協調功能,很難對周圍環境產生恰當、有效的適應動作。因此,他們特別需要適合其神經系統特點的特殊環境。感覺統合失調矯治的核心原則在於,充分提供內耳前庭、皮膚接觸等感覺刺激,並科學、恰當地控制刺激輸入的環境,促使兒童逐漸自覺地形成順應反應,進而激發其自信心和潛能,最終改善協調與控制能力。
三、前庭平衡功能失調
前庭感覺系統和大腦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前庭系統功能正常時,人的一生中,對重力感會有持續性的相類似的信息輸入,這些感覺信息會與其他感覺信息一起以不斷重疊的方式輸入大腦,所以一般人的大腦對重力的反應是持續不變的。這些重力感的信息,由於相當持久和穩定,在它輸入神經系統後,就會成為眼睛及其他身體感覺在判斷信息時的重要參考資料。
頭部轉動或彎曲時,前庭感覺接受器的碳酸鈣晶體,會離開原來位置,改變前庭神經系統的傳達淤積。這種現象在跳躍、跑步、搖晃時更為嚴重,會使中耳半規管中的慣性液體流動,感覺接受器立刻受很大影響。其他像走路、乘車船或頭部有輕微振動時,前庭感覺也會立刻有反應。在我們所有的感覺器官中,前庭接受器最為敏感,其信息能否對環境產生順應反,也是最重要的。
前庭器官隨時在告訴我們頭和身體的方向,我們的視覺信息也才有意義。所以,前庭信息處理不良的孩子,視覺便很難跟著移動的目標,也很難將雙眼由一點移到另外的一點。眼肌和頸肌上的信息反應處理也會發生問題,促使眼球的移動不平衡,常會以跳動方式去抓住新目標,造成孩子在閱讀、玩球和劃線上的困難。
此外,前庭神經會將信息由脊髓錐體神經體系傳達到身體各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縮和運動。同時也會將這種肌肉和關節的信息傳到前庭神經核及小腦。如果這方面功能不良,便無法達成感覺的統合,小孩子會常常跌倒或撞牆,動作上也顯得笨手笨腳,甚至害怕行動,還造成感覺信息的傳入嚴重不足,影響身體的協調能力。
前庭系統中的網狀組織的作用,是幫助大腦保持清醒和警覺狀態,所以,當身體快速轉動時,前庭系統必須迅速調節,才能讓我們保持適度的清醒。如果前庭體系活動量低,高速的作用就不足或較差,孩子於是出現多雲及注意力渙散的現象。
感覺統合運動有很多在復甦前庭刺激,使孩子能恢復安靜,身體活動才能有組織力。
前庭感覺不良,也會產生無法判斷視覺空間的現象。空間感來自於身體和重力感的聯系,缺乏重力感的孩子,很難有空間透視感,因此常無法判斷距離和方向,在人多的地方,常有迷失的感覺,也會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人際關系的嚴重障礙。
前庭感覺不良,會使孩子經常遭遇挫折,喪失自信心更容易養成恐懼、傷心、生氣、過度興奮等情緒問題。如果無法有效壓抑及協調,使人格和情緒的健全發展都會受到嚴重的阻礙。
0~1.5歲
1.爬行
材料:大毛巾
玩法:(1)俯卧抬頭(針對不會爬的寶寶)。
(2)當寶寶能匍匐前進時,家長可用雙手把寶寶的腹部抬起,讓寶寶的手和膝部著地,試著爬行。待寶寶略適應以後,可以一隻手用毛巾將寶寶腹部吊起,另一手撥弄玩具吸引寶寶向前方用手和膝爬行。
注意:在軟墊子上練習較安全。
2.轉頭游戲
材料:沙錘、小鼓、棒鈴
玩法:兩個人一起配合,一個人在前面彈琴唱歌讓寶寶和家長配合,另一個老師在音樂結束後,奏響以上的樂器,第一次是沙錘,第二次是小鼓,引導寶寶轉頭找樂器在哪裡響。
3.翻爬大山
材料:墊子
玩法:爸爸或家人躺在地上,讓寶寶從右邊爬過大人的身體左邊,再從左邊爬到右邊,待寶寶爬到大人身上時,爸爸把身體抬高,然後慢慢下降,使寶寶感覺到爬高了。
注意:家長在抬高身體時要小心,不要讓寶寶跌落。
1.5歲~3歲
1.過山洞
材料:紙箱、矮桌、掛著布條的山洞
玩法:器材按順序擺出,引導寶寶鑽過紙箱,爬過矮桌,爬過布條山洞。
注意:在運動過程中小心碰到寶寶的頭。
2.小飛機
材料:軟墊、軟被
玩法:(1)抱寶寶面向下,前後擺動,三次後輕緩地丟在軟被上。
(2)家長和老師,分別側拉寶寶的手腳,前後搖擺緩丟在軟墊上(註:寶寶的面向上)。
注意:家長在拉寶寶時要同時用力,緩慢拉起,不能用強力拉。
3.頭向下爬斜坡
材料:軟墊多塊、斜坡
玩法:多塊軟墊鋪在斜坡上,鋪成軟斜坡。斜坡的幅度不要太高,讓寶寶從上面爬下去。
注意:謹防寶寶因手部力量不足而翻滾下來。
3歲以上
1. 鞦韆
材料:鞦韆、圈、感統棒
玩法:(1)寶寶俯卧在鞦韆上,引導寶寶雙手伸直做飛機樣式,家長雙手拉寶寶的雙腳,前後搖擺。
(2)用同樣的姿勢,給寶寶手拿圈往前時,引導寶寶快速把圈套在感統棒上。
注意:軟墊需在鞦韆下。
2. 滑板拾物
材料:滑板、物品(大小玩具)
玩法:(1)寶寶俯卧滑板上,在家長拉動滑板的同時,引導寶寶很快地伸手去拿玩具。
(2)寶寶俯卧在滑板上,從斜坡上滑下來。
注意:下滑時,注意寶寶手的安全。
3. 小推車
材料:軟墊
玩法:軟墊鋪成一條跑道,讓寶寶在墊子上活動。家長拉著寶寶的腿,引導寶寶手撐地,用手交替往前走。
『伍』 怎樣鍛煉前庭功能
一、鍛煉方式:
1,可嘗試去走獨木橋等來提高人體的平衡力;
2,可多坐盪鞦韆來減少前庭器官的敏感度;
3,也可以通過一些旋轉運動來改善自己前庭功能。
二、注意事項:
1,可採用一些提高人體平衡力的運動,同時也要注意人生安全;
2,也要保持個人衛生避免耳朵受到感染;
3,每天可適量的運動來提高人體的平衡力。
前廳前庭可由內耳疾病、中樞性疾病和許多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內耳疾病中如迷路炎、梅尼埃爾氏病等。中樞性疾病中如聽神經瘤、顳葉腫瘤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前庭功能檢查對鑒別這些疾病有重要價值。
(5)鍛煉大腦前廳的方法有是誰擴展閱讀:
前庭功能中的眼肌對於起自前庭及半規管的輸入沖動產生反射性反應即出現眼球震顫。因此,前庭迷路有病變時(如梅尼埃爾氏病)或作冷熱水試驗時,半規管受到刺激,就產生眼球震顫。
檢查眼震時,囑受檢者注視檢查者向各個方向緩慢移動的食指,手指距病人眼球約50cm,受檢者的注視角度(視線與中線相交之角)不宜超過45°,超過45°時可誘發生理性終位性眼震而影響檢查的准確性。手指移動的方向是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 4個方向。必要時,還要向右上左下和左上右下斜向移動。
『陸』 前庭訓練最有效的方法
前庭功能日常訓練方法主要是針對於視覺、前庭和本體感受器,進行平衡功能的訓練。對於靜態或者動態的平衡進行保持和訓練。
前庭是位於耳部的器官。前庭器官主要是包括六個半規管和兩對耳石器,如橢圓囊和球囊,負責不同方向加速度和直線加速度的判斷。涉及到頭部的動作,需要前庭的功能來協助。
所以我們在鍛煉的時候,可以閉上眼睛、吃飯、穿衣來進行練習行走或者運動。也可以通過一些器械來輔助性的鍛煉。
『柒』 怎樣鍛煉前庭功能
如果前庭功能不好,在飛行中可以引起空暈病。目前飛行員是通過固滾和活滾來鍛煉前庭機能,也可以通過有動感的模擬機或電動轉椅來鍛煉。體檢主要用轉椅檢查。
前庭末梢感受器以及與其相聯系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任何病理刺激都可產生眩暈。常見病因有以下幾種類型:①細菌或病毒侵犯前庭神經,如迷路炎或前庭神經炎。②耳毒葯物中毒,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及水楊酸類等耳毒葯物對內耳前庭系統的毒性損傷;③前庭系統供血不足,如椎基底動脈系統血管痙攣或內耳迷路小動脈發生栓塞等。④內耳膜迷路積水,最常見的就是梅尼埃病。⑤前庭耳石器的耳石由於某些原因脫落掉到敏感區產生不良刺激也引起眩暈,醫學上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總之眩暈的病因很多,還有一些原因至今不明。
暈車、暈船又叫暈動病,它和耳朵有直接關系。人的前庭負責感知人體空間位置和運動狀態,如果所乘坐車船發生的轉彎、加速、剎車過於頻繁,船體過度搖擺對前庭產生的刺激程度超出人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人就要發生暈動病,這就是常說的暈車暈船。每個人的致暈閾值差異很大,有一些人致暈閾值很低,在別人感到很平常甚至很舒服的車船輕微的晃動,他就發生了眩暈,他就屬於暈動病的易感人群。當然正常人乘車船時間過長,或由於風浪太大,也可以發生暈動病。至於汽油味不是產生暈動病的根本原因,但可以加重和誘發暈動病。
運動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避免或離開能引起該病的環境,但這很不現實。以前防治療運動病多採用葯物,主要為鎮靜止吐葯,如乘暈寧、東莨菪鹼、安定等,抑制中樞興奮,緩解消化道痙攣。但這些葯物多有作用慢,口乾、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療效不理想。市場曾有一種耳後皮膚貼劑,為東莨菪緩釋劑可經皮膚滲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該葯物固有的副作用。其它如:貼肚臍、壓內關穴、開窗通風向前注視等也是常用而作用極有限的方法。還有就是前庭鍛煉方法,如同飛行員訓練一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反復刺激前庭,如:旋轉椅、鞦韆、俯虎、盪船等,使前庭產生適應習慣,可以達到減輕運動病症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