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子書用什麼方式打開
一般的是PDF或是FDG的,可以根據文件後綴名。PDF用adobe,FDG用超星!
B. 名著怎麼讀:十種正確打開名著的方法
讀書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下面介紹常見的十種方法。
(1)泛讀
泛讀即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備一般常識。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採眾家之長,開拓思路。馬克思寫《資本論》曾鑽研過1500種書,通過閱讀來搜集大量的准備資料。
(2)精讀
朱熹在《讀書之要》中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里「熟讀而精思」,即是精讀的含義。也就是說,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對本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採取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
(3)通讀
即對書報雜志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志可採取這種方法。
(4)跳讀
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復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速讀
這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以采勸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於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6)略讀
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
有價值的書刊雜志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老友重逢」。重復是學習之母。重復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
古人雲:「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
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10)選讀
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古往今來,人類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不加選擇,眉毛鬍子一把抓似地讀書,就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 人生畫廊秘密書怎麼打開
需要調整書中間的三個圓圈,將其轉到正確的位置形成完整的圖案,才能打開秘密書。
將書挪到手上,然後旋轉書中間的圓圈,可以假設從中心向外分別為1到3,要注意的是轉3的時候1跟著轉,轉2的時候1也會轉。所以先轉動1使其與2拼接正確,然後再調整2讓整體對齊。
人生畫廊是一款劇情類型的解密游戲。游戲中從在不少恐怖或者令人頭皮發麻的畫面,音樂也比較詭異。心裡承受能力低,密集恐懼症的玩家最好不要去冒險嘗試這游戲。
D. 整本書閱讀該怎麼上
吳忠豪教授認為,培養學生讀書習慣是語文課程的頭等大事。
一、如何上好名著讀書交流課
1.讀書交流課的重點在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讀書習慣。
如果把讀書交流的重點放在體會小說的藝術特點,體會作品中心心理活動描寫和細節描寫,對提高讀書質量確實是有價值的,但並不符合兒童閱讀的心裡有成人化之嫌。
2.強調讀書交流內容情景化,生活化,會激發學生交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位老師以西遊記的整本書閱讀教學設置了以下問題
二、整本書的閱讀指導課怎麼上?
閱讀指導課的原則是要少指導,多讓學生閱讀。
1.閱讀指導課重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年幼的孩子對閱讀的趣味性要求越高,只管鼓勵孩子大量閱讀喜歡的書籍,對書的內容不做過多要求。如果強迫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閱讀,孩子會覺得閱讀是一件苦惱的事情。
閱讀這件事是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積累夠了足夠的量,技能才能得到提升。
2.讀書指導應該重視策略的指導,但是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有效的閱讀策略,高層次的閱讀策略不僅不會幫到學生,讓學生用成人閱讀策略去讀書,會讓學生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對整本書失去閱讀的興趣
精讀、品讀、讀思結合、邊讀邊思、批註等是名家的讀書策略,是成人的讀書策略,超越的兒童的最近發展區,適合兒童的整本書閱讀。
總之學生需要掌握的是最基本的閱讀策略,不可好高騖遠。
(對此,我存在疑問,三年級就提出了預測讀,批註讀等閱讀方法,課內學到的方法,難道不應該在課外閱讀中遷移使用嗎?)
3.閱讀指導課要少指導,多留出時間讓學生閱讀。
三、按閱讀能力的發展與層次
范多倫教授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出了閱讀的四個層次
一位認知神經學家提出了閱讀能力的發展路徑。
如果把范多倫教授和認知神經學家的學說對比來看,萌芽級和初級閱讀水平相當於第一層次基礎閱讀,解碼能力相當於第二層次的檢視閱讀,流暢閱讀相當於第三層次的分析閱讀,專家級閱讀相當於第四層次的主體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經過長期觀察研究發現,學生的朗讀要達到200個小時,默讀要達到2000個小時,閱讀水平才能達到半自動化的程度。所謂半自動化,相當於范多倫教授的分析閱讀和神經學家的流暢閱讀。
所以在蘇霍姆林斯基的學校,兒童九年必須讀完200本書。
總之,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達到熟練閱讀的技能,需要大概十年左右的時間。
四、當前語文教學方式不利於閱讀能力的養成
根據以上學說,兒童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讓兒童廣泛的,大量的閱讀。而實際上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閱讀定位不準。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沒有明確閱讀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
2.教學目標越位。把分析課文深度閱讀作為教學目標,超越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打擊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學生的閱讀能力本來停留在第二層次,老師卻用第三層次——分析閱讀來教學,使學生產生嚴重的挫敗感。
3.教學方式不當。
而實際情況是,老師在課堂上大量的分析,講讀嚴重擠壓了學生的閱讀時間。
學生沒有時間閱讀,年齡在增長,年級在升高,但是閱讀的水平,閱讀的能力卻並沒有相應增長。研究發現,學生即使到了大學閱讀能力,還停留在第二層次。
所以現有的分析閱讀教學嚴重的超越了學生的認知水平,違背了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規律,造成了語文教學的高投入低回報局面。
4 .閱讀能力養成的認識不足
新課程標准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課外閱讀量不低於五萬字,第二學段不低於40萬字,第三學段不低於100萬字。
照這個保底數字來推算,
50000÷365÷2~69
400000÷365÷2~548
100000÷365÷2~1370
第一學段學生每天只需閱讀69個字,第二學段學生每天只需閱讀548個字,第三學段學生每天只需閱讀1370個字。
按照默讀速度300個字每分鍾來計算,第三學段學生每天閱讀時間只需4.7分鍾。
總之,吳忠豪教授提出,在整本書閱讀中,要重閱讀輕講解,重興趣輕策略方法,在分享交流中要重生活輕套路,重參與輕引導。
E. 正確的看書姿勢。
1、坐的正確姿勢。在讀書寫字時,要求先坐好、頭正、肩平、身要直、胸稍挺起,兩肩自然下垂、兩條大腿平放在椅面上,兩條小腿並攏,雙腳平放在地面上。
2、讀書的正確姿勢。讀書時,雙手捧著書本,書本上端稍抬高與桌面成45度角,頭稍向前傾,這易看清字體,還能避免頸部肌肉緊張和疲勞。把書豎直或平放在桌上都是不正確的。
3、寫字的正確姿勢。寫字時頭比看書時要再稍向前傾斜。兩臂同時放在桌面,並且長度要相等,不能兩臂一長、一短,或單臂放在桌面,這樣都會使軀干不正而形成畸形。
1、不良坐姿會影響視力而且會影響頸椎的正常發育
2、不良的坐姿會誘發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
3、不良的坐姿會導致視力加劇下降,記憶力減退等一系列的不良反映
4、不良的坐姿會造成嚴重的會造成頭暈目眩,後腦麻木甚至刺痛。
F. 英語書的光碟正確打開方式
在我的電腦里找到我的光碟選項,點擊打開,選中需要拷貝的文件復制粘貼在桌面或其他儲存空間,復制完畢,你就得到你需要的文件了
G. 讀一本忘一本,完全記不住,讀書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怎樣的
其實我們很多人在平時生活中都有一顆熱愛閱讀的心,但是很多時候當自己滿懷熱情讀完一本書之後,卻發現自己根本啥也沒有記住,這樣的尷尬是不是很多人都經歷過呢?我想是肯定的。讀書完全記不住,那是自己沒有用對方法。
首先,邊讀邊記。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也就是說再好的記性也不如自己手中有一支筆,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可以手中握著一支筆。這樣,當自己讀到書中某句話,突然覺得自己特別有感觸的時候,就可以隨時把自己的內心想法記錄下來,這樣就會為讀完整本書輸出書評或者是寫讀後感打下了基礎。
所以說,讀書不是把書拿在手中就可以了,也不是拿著手機看就可以了,最好是拿著一支筆,拿著紙質書來讀。
H. 如何正確的打開書籍
打開掌閱iReader,進入主界面
點擊"+"按鍵,彈出如下窗口:
點擊「閱讀本機圖書」,如圖:
通過智能導書方式導書,選擇要導入的圖書,在圖書後面方框內打上對號。
然後「加入書架」。
然後返回主界面就有了。
I. 請列舉三種不需要用手就可以打開一本書的辦法
不用手,可以用工具,也可以用風吹動。還可以用腳翻動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