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酒有引經作用嗎
酒的引經作用,是指用酒引導諸葯,選擇性治療某經病變的功能。如「大黃酒浸入太陽經,酒洗入陽明經」(《湯液本草》)、香附子「酒浸炒則引經絡」(《本草綱目》),皆屬此類。所以中醫中葯的引經理論,其實就是引導葯物直達病所,使病灶的葯力更加集中,也是一種選擇性的治療。
酒劑防治並舉
酒劑在中醫臨床方面的應用廣泛。中葯保健側重養生預防之用,此類葯酒具有補益氣血、補益脾胃、滋補肝腎、溫腎壯陽、強筋壯骨、養心安神、補虛扶贏、健腦益智、延年益壽、強身健體、平補陰陽等功能。如八珍酒、人參酒、仙靈固精酒、萬壽葯酒等。這些保健葯酒,無病時服用可以養生,調理臟腑、氣血、陰陽之偏,有病用之亦可祛疾,只要有針對性地選用,均可取得良好的養生保健作用。
祖國醫學以預防促保健的思想在葯酒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在我國歷史上流傳最廣、使用時間最長的屠蘇酒,即用桂心、防風、菝葜、川椒、桔梗、大黃、烏頭、赤小豆等酒制而成。大年初一至初三,闔家男女老幼依次飲服,拜賀,旨在辟疫癘(指各種傳染病)
及一切不正之氣,以圖全家人年中太平。在宋代,這一習俗曾是春節期間三大民俗活動之一。著名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詩為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早把新桃換舊符。」此外,《本草綱目》中的椒柏酒(由川椒和側柏葉以酒製成)
亦屬辟疫防病之劑。
B. 治療月經不調又閉經中葯處方
治月經不調妙方
1毓麟珠
【來源】明·張介賓《景岳全書》
【歌訣】毓麟珠中參術苓,川芎芍甘熟地黃,
當歸杜仲菟絲子,川椒再配鹿角霜。
【組成】人參60克,白術(土炒)60克,茯苓60克,芍葯(酒炒)60克,川芎30克,炙甘草30克,當歸120克,熟地(蒸搗)120克,菟絲子(制)120克,杜仲(酒炒)60克,鹿角霜60克,川椒60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服6~9克,日服2~3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益氣補血,溫腎養肝,調補沖任。
【方解】方用八珍丸補益氣血,配以菟絲子、杜仲、鹿角霜、川椒溫養肝腎。綜觀全方,既補先天以益腎精,又補後天以生氣血,使精充血足,沖任調攝。
【主治】氣血俱虛、肝腎不足,症見月經不調(後期)、量少色淡、腰腿酸軟、少腹冷感、性慾減退、食少體瘦、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細。可用於月經不調、不孕等病症。
【加減】原書【加減】法:「如男子服用,宜加枸杞、胡桃肉、鹿角膠、山葯、山茱萸、巴戟肉各60克;如女人經遲腹痛,宜加酒炒破故紙、肉桂各30克,甚者,再加吳茱萸15克(湯泡一宿,炒用);如帶多腹痛,加破故紙30克,北五味15克,或加龍骨30克(醋煅用);如子宮寒甚,或泄或痛,加制附子、炮乾薑隨宜;如多郁怒、氣有不順而為脹為滯者,宜加酒炒香附60克,或甚者再加沉香15克;如血熱多火、經早內熱者,加川續斷、地骨皮各60克,或另以湯劑暫清其火,而後服此,或以湯引酌量送下亦可」。
2益母丸
【來源】清·程國彭《集驗良方》
【歌訣】益母丸中益母草,當歸芍葯與木香,
活血調經兼止痛,月經病時用時多。
【組成】益母草40克,當歸5克,赤芍葯10克,木香10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製成丸劑,每粒45克,每服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活血調經,祛瘀止痛。
【方解】方用益母草活血散瘀,配以當歸、赤芍活血調經;木香理氣止痛,助歸芍以調經。合而用之,共奏活血調經,祛瘀止痛之功。
【主治】月經不調、經行腹痛或產後瘀滯腹痛、經色黯紅夾有血塊、舌暗紅有瘀點,脈細。可用於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現、不孕症、子宮肌瘤、產後腹痛等病症。
3四物益母丸
【來源】現代·《全國中葯成葯處方集》
【歌訣】四物益母熟地黃,白芍川芎益母膏,
補血調經祛瘀血,葯少力專效稱佳。
【組成】熟地20克,白芍葯5克,川芎5克,益母草膏40克。
【用法】上葯製成丸劑。每服6克,日服2次。膏劑,每服15克,日服2次。
【功效】補血調經,祛瘀生新。
【方解】方用熟地、白芍、川芎滋陰活血,補血調經;配以益母草活血調經。合而用之,共奏補血調經,祛瘀生新之功。葯僅4味,其效不凡。
【主治】月經不調或經閉不行、或經行腹痛、經量少而色淡、產後惡露淋漓、小腹疼痛、舌淡苔溥、脈細。可用於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後惡露淋漓、腹痛等病症。
【加減】改作湯劑,臨床如見心悸、頭暈、眠差等血虛明顯者,加雞血藤、大棗、酸棗仁;腎虛腰腿酸軟,加菟絲子、川續斷、桑寄生;經行脅痛乳脹、小腹脹痛者,加川楝子、柴胡、小茴香、烏葯。
4益母勝金丹
【來源】清·吳謙《醫學心悟》
【歌訣】益母勝金用當歸,熟地川芎與白芍,
丹參術附茺蔚子,活血調經用時多。
【組成】益母草12克,茺蔚子9克,當歸9克,熟地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丹參9克,白術9克,香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活血調經。
【方解】方用四物湯(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養血活血;益母草、茺蔚子、丹參活血調經;配以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白術健脾益氣。諸葯合用,共奏活血調經之功。
【主治】月經不調或前或後、經行不暢、閉經、小腹隱痛、胸脅脹痛。可用於月經不調、閉經等病症。
【加減】若見血熱者,加丹皮、生地;血寒者,加厚朴、肉桂;潮熱盜汗心煩者,加女貞子、旱蓮草、何首烏、地骨皮;脾運不健、食少便溏者,加白術、扁豆、砂仁;心悸不寐者,加遠志、五味子等。
5荊芩四物湯
【來源】清·《醫宗金鑒》
【歌訣】荊芩四物用生地,當歸川芎白芍隨,
再加荊芥與黃芩,養血清熱止血良。
【組成】生地15克,當歸9克,川芎6克,白芍9克,荊芥9克,黃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清熱止血,養血調經。
【方解】方用四物湯養血調經,配以荊芥祛風,黃芩清熱,合生地清熱涼血止血。合而用之,共奏清熱止血,養血調經之功。
【主治】月經先期、色鮮紅、量多、舌紅苔黃、脈滑數。可用於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子宮肌炎以及痤瘡、蕁麻疹、皮膚瘙癢症等病症。
【加減】若見血熱,加黃連、犀角、紫草、丹皮;風熱,加桑葉、鉤藤、白蒺藜;虛熱,加麥冬、玄參、阿膠;出血量多,加旱蓮草、地榆、茜草、三七、血餘炭;血瘀,加大黃、蒲黃、赤芍、桃仁、紅花。
【附記】凡虛寒證者慎用本方。
6清經散
【來源】清·傅山《傅青主女科》
【歌訣】清經散中牡丹皮,青蒿白芍與地骨,
茯苓黃柏熟地黃,清熱涼血療效殊。
【組成】牡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芍葯9克,熟地黃6克,青蒿6克,茯苓3克,黃柏(鹽水炒)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清熱涼血。
【方解】熱伏沖任,月經先期。故方用丹皮清經涼血;配以地骨皮、青蒿、黃柏瀉虛火;白芍、熟地養血斂營;茯苓淡滲寧心。綜觀全方,使火平則血靜,不致妄行,共奏清熱涼血之功。
【主治】月經先期、月經過多、色紅或有塊、舌質紅、脈細數。可用於月經先期、倒經、月經過多、行經期浮腫、下利等病症。
【加減】若經末腹痛,加制香附、合烏葯;經來量多,加生熟蒲黃、茜草根;熱甚,加知母。
【附記】若屬氣血虛弱不能攝血所致的月經先期等,不宜應用。
7先期湯
【來源】明·王肯堂《證治准繩》
【歌訣】先期湯中生地歸,白芍黃柏知母隨,
黃芩黃連川芎配,艾葉甘附阿膠烊。
【組成】生地黃、當歸、白芍葯各6克,黃柏、知母、黃芩、黃連、川芎、阿膠(烊沖)各3克,艾葉、香附、炙甘草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涼血固經。
【方解】陰虛血熱,月經先期。方用膠艾四物湯養血止血;配以知母、黃柏、黃芩、黃連清熱瀉火;香附理氣解郁;炙甘草益氣和中,既可防苦寒傷陰之弊,又可調和諸葯。諸葯合用,共奏涼血固經之功。
【主治】月經先期、色鮮量多、或經行血多如崩、經水色紫而稠。可用於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痛經等病症。
【加減】若見經量多,加仙鶴草、生側柏、生地榆;陰血不足,加女貞子、旱蓮草。
【附記】凡陽虛寒盛、舌淡、苔白者,忌用。
8正氣天香散
【來源】《紺珠經》
【歌訣】紺珠正氣天香散,香附乾薑蘇葉陳,
烏葯舒郁兼除痛,氣行血活自經勻。
【組成】香附240克,烏葯60克,陳皮、紫蘇葉各30克,乾薑15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每次15~18克,水煎服,日服2次。也可改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葯用量按常規劑量酌定。
【功效】順氣調經。
【方解】婦女多憂郁,憂郁則氣滯,氣滯則血澀不行,故胸脅脹痛、或脅肋刺痛、月經不調。方中烏葯、陳皮專入氣分以行氣舒郁;香附、紫蘇兼能入血而行氣和血;乾薑溫中散寒,以增通經活血之力。五葯相合,使氣暢血和,月經自調,余症亦除。
【主治】女子氣郁不舒、胸脅脹痛、或脅肋刺痛、月經不調。
9坤順丹
【來源】清·《集驗良方》
【歌訣】坤順丹益木紫阿,琥砂甘附術苓烏,
歸芎二地川牛膝,芩橘人參與沉香。
【組成】益母草(帶子)90克,木香75克,紫蘇(莖、子)75克,阿膠珠75克,琥珀75克,砂仁45克,甘草45克,香附15克,茯苓15克,烏葯15克,炒白術15克,白芍葯15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生地黃15克,熟地黃15克,黃芩15克,橘紅15克,人參6克,川牛膝6克,沉香
15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服75克,日服2次。
【功效】補氣養血,活血行氣。
【方解】方用人參、白術、白芍、生熟地、阿膠益氣補血;配以益母草、當歸、川芎、琥珀活血調經;紫蘇、砂仁、橘紅、木香、香附、烏葯、沉香調理氣機;黃芩清熱;甘草、茯苓滲濕健脾。諸葯合用,共奏補氣養血,活血行氣之功。
【主治】婦女胎前產後諸疾,兼見疲乏無力、頭目眩暈、面色萎黃、脈細弱。可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白帶、先兆流產、產後腹痛等病症。
【加減】原書注稱:「喘嗽,杏仁、桑白皮煎湯送下;嘔吐,淡姜湯送下;氣喘,蘇子煎湯送下;咳嗽,款冬花、貝母煎湯送下;泄瀉,米湯送下;不思飲食、身體羸瘦、手足厥冷、骨節酸軟,開水送下;遍身虛腫、赤小豆煎湯送下;氣血虛衰、月經不調,當歸、地黃煎湯送下;赤白痢疾,連翹煎湯送下;大便秘結,陳皮煎湯送下;小便不利,木通、燈心煎湯送下;赤白帶下,阿膠、艾葉煎湯送下;月經閉止,桃仁、紅花、當歸尾煎湯送下;行經時身疼腰痛,防風、羌活煎湯送下;胎動下血,阿膠湯送下;胎前臍腹刺痛、胎動不安、下血不止,糯米煎湯送下;橫逆難產,葵子煎湯送下;胞衣不下及產後惡血不盡,臍腹刺痛,童便送下;產後不能飲食,山楂、麥芽煎湯送下;產後便秘、郁李仁煎湯送下;產後惡血上沖、心胸疼悶、結瘀血塊、臍腹刺痛、發寒熱,紫蘇煎湯合童便、陳酒送下;產後中風、牙關緊閉、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童便、酒送下;產後血崩漏下,糯米煎湯或荊芥、蒲黃煎湯送下;產後血暈、不省人事,當歸煎湯合童便送下」。
C. 美尼爾綜合症 這個葯方說的葯引子是什麼啊 這個方子吃8份就能好嗎 或者是什麼別的意思呢
你好,美尼爾氏病是以膜迷路積水的一種內耳疾病。本病以突發性眩暈、耳鳴、耳聾或眼球震顫為主要臨床表現,眩暈有明顯的發作期和間歇期。
發作時要靜卧,戒急噪,進清淡低鹽飲食,限制入水量,忌用煙、酒、茶。在間歇期要鼓勵病人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注意勞逸調度適當。
可以服用白姜散:白果仁60克,乾薑12克。用法:上葯烘乾共研末,分成8份,每份9克每天早晚飯後以紅棗12克,黃芪20克煎水各服1份。體虛不甚者用溫開水送服也可
D. 如何使用引經葯
引經,又稱「引經報使」,是指某些葯物能帶引其它葯物直達病所而起向導作用。它是在歸經理論的基礎上,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總結出的一種用葯經驗。善用引經葯,能提高用葯的准確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葯量,從而改善療效。
一、引經葯的種類
有關文獻記載的引經葯分類較亂,認定也不統一,經整理可分為如下兩類:一為按十二經記述,如手太陰肺經為桔梗、升麻、蔥白、辛夷,手陽明大腸經為白芷、石膏,足太陰脾經為升麻、蒼術,足陽明胃經為白芷、石膏、葛根,手少陰心經為細辛、黃連,手太陽小腸經為木通、竹葉,足少陰腎經為肉桂、細辛,足太陽膀胱經為羌活,手厥陰心包絡經為柴胡、丹皮,手少陽三焦經為連翹、柴胡,足厥陰肝經為柴胡、川芎、青皮、吳茱萸,足少陽肝經為柴胡、青皮。二為按六經記述,如太陽經用羌活、防風、藁本,陽明經用升麻、葛根、白芷,少陽經用柴胡,太陰經用蒼術,少陰經用獨活,厥陰經用細辛、川芎、青皮。
二、引經葯的功用
關於引經葯的功用,前賢有許多精闢論述,而就臨床運用來看,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引葯歸經脈 指引經葯在方劑中先驅先行,引葯入經。如左金丸為清瀉肝火之劑,方中吳茱萸辛熱入肝,黃連苦寒入心,吳茱萸為肝經引葯,可引黃連之寒來清肝火。白虎湯主治陽明經熱盛,石膏用以引諸葯入陽明經而收清熱生津之效。麻黃附子細辛湯中,細辛可引導少陰經寒邪出於太陽之表等。頭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經各異,《丹溪心法》在治療時即注重引經葯的運用,指出:「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葯,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術,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
(二)引葯至病所 一些引經葯具有明顯的作用趨向,可引導它葯作用於病所。如補中益氣湯,以升麻、柴胡為引,升提下陷之中氣。清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諸葯清瀉胃火。其它如川芎引葯上行,牛膝引葯下行,桔梗載葯上達,肉桂引火歸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選牛膝、獨活等,均為實踐所得,已為醫者慣用。此外,治療頭痛時,無論外感內傷,常佐用風葯,如羌活、蔓荊子、防風等,實亦寓引經之意,李中梓對此解釋為:「高巔之上,惟風可到。陰中之陽,自地升天也,在風寒濕固為正用,即虛與熱亦假引經。」
三、運用引經葯的注意事項
(一)引經作用,並非不變
炮製可改變葯物的性能,如土炒入脾,鹽炒入腎,醋制入肝,蜜制歸肺,酒炒上行。引經葯的引導作用隨炮製不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二)辨證使用,有的放矢 運用引經葯,應以辨證為前提,充分考慮其本身的葯性與功能,盡可能功能與導向統一,使葯效得以充分發揮。如手少陰心經引經葯黃連與細辛,清心火時選黃連,通心陽時用細辛。再如痛瀉要方中的防風,既能引葯入脾,又能散肝鬱,舒脾氣,勝濕止瀉;龍膽瀉肝湯之柴胡,既能引葯入肝膽,又能舒暢肝膽。
(三)重視功能,不拘引經 臨床辨證用葯組方,重要的是看葯物的基本功能,而非一味強調某葯的引經作用。實際上在眾多的方劑中,選用葯物的依據主要是功能與歸經,而選葯引經的則為數較少,這就是說,引經的作用是重要的,但並非是必須的。因此,不能過分誇大引經葯的作用。
四、引經學說中的疑點
引經概念的提出,是中葯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飛躍,實際上有關歸經及引經的理論已蘊含了西葯受體學的思想。這一學說在發展過程中未能深化與細化,至今還顯得過於粗糙,仍處於經驗用葯的層面上,理論上不能完全合理解釋,缺乏嚴謹性,實踐上不能直觀量化,缺乏客觀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引經葯的條件應是首先對某經具有選擇性,其次應具引導力,即既有治療作用,又有載體功能。而實際對引經葯的認定、選取及應用並無一個統一、具體的標准,大都屬於個人體會。
(二)作為引經葯,應該有與該經有著親和力的、強於其它葯物的物質,否則怎能說明它能引導它葯而不為它葯所引?而這種特殊物質至今還只是一種推測,並未得到確切的驗證。
(三)數葯引至一經尚可理解,一葯引數經(如柴胡同時為足厥陰、足少陽、手厥陰、手少陽經的引經葯)則未免失之牽強,似帶有一廂情願的人為跡象。
(四)若遇數經同病,法當數經同治,而方中葯有多種,引經葯是只引某葯歸某經,還是引諸葯同歸某經?
盡管目前用同位素示蹤等先進技術已證實了經絡的存在,但引經研究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一方面是由於經絡所屬臟腑具有物質與功能的雙重性,引經葯的引導定位(或曰受體)很難確定,另一方面是由於引經葯與所引葯之間發生的反應難以計數和控制,引經葯的導向成分也因而難以測定。
E. 請問中葯方中常用的引經葯有哪些
手少陰心經:黃連、細辛;
手太陽小腸經:藁本、黃柏;
足少陰腎經:獨活、肉桂(桂枝)、知母、細辛;
足太陽膀胱經:羌活;手太陰肺經:桔梗、升麻、蔥白、白芷;
手陽明大腸經: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陰脾經:蒼術、升麻、葛根、白芍;
足陽明胃經: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陰心包經:柴胡、丹皮;
手少陽三焦經:連翅、柴胡,
上焦地骨皮,
中焦青皮,
下焦附子;
足厥陰肝經:青皮、吳茱萸、川芎、柴胡;
足少陽膽經:柴胡、青皮等。
常用的引經葯,按部位:
頭面部:黃芩 菊花 荷頂 口芪
上 肢:姜黃 桂枝 威靈仙
腰背部:杜仲 川斷 構杞
胸腹部:木香 砂仁 黃蓮 肉桂
少腹部:小茴 桔核 荔枝 五靈脂 黃柏
下 肢:木瓜 牛膝 雞血藤 防已
耳口周:龍膽草 黃蓮
肝周.外陰:黃柏 防已 龍膽草
F. 什麼是引經葯
中醫認為,疾病都是有一定歸經的。無論是何種疾病,都應歸屬於某個臟腑或某個經絡。在治療上,應針對疾病所隸屬的臟腑及經絡進行治療。 祖國醫學在治療疾病的長期探索中,發現某些中葯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症能選擇性起到主導治療作用,中醫稱這些葯為引經葯。如桑白皮是肺經的引經葯,在治療肺燥所至的咳喘方劑中加入桑白皮能引葯入肺經;香附、柴胡是肝經的引經葯,在治療肝氣郁滯、協脅脹痛時加入柴胡入香附可引葯入肝;桂枝、薤白為心經的引經葯,在治療胸悶、氣短、心悸等心陽不通時加入桂枝、薤白等能引葯歸心經。姜黃和牛夕均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但姜黃能引葯上行通達上肢,因此,常做為上肢痹症的引經葯。而懷牛夕則性喜下行而通達到肢,因此在治療下肢痹症時,常加入懷牛夕做為下肢的引經葯。
G. 如何使用引經葯
它是在歸經理論的基礎上,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總結出的一種用葯經驗。善用引經葯,能提高用葯的准確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葯量,從而改善療效。
一、引經葯的種類
有關文獻記載的引經葯分類較亂,認定也不統一,經整理可分為如下兩類:一為按十二經記述,如手太陰肺經為桔梗、升麻、蔥白、辛夷,手陽明大腸經為白芷、石膏,足太陰脾經為升麻、蒼術,足陽明胃經為白芷、石膏、葛根,手少陰心經為細辛、黃連,手太陽小腸經為木通、竹葉,足少陰腎經為肉桂、細辛,足太陽膀胱經為羌活,手厥陰心包絡經為柴胡、丹皮,手少陽三焦經為連翹、柴胡,足厥陰肝經為柴胡、川芎、青皮、吳茱萸,足少陽肝經為柴胡、青皮。二為按六經記述,如太陽經用羌活、防風、藁本,陽明經用升麻、葛根、白芷,少陽經用柴胡,太陰經用蒼術,少陰經用獨活,厥陰經用細辛、川芎、青皮。
二、引經葯的功用
關於引經葯的功用,前賢有許多精闢論述,而就臨床運用來看,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引葯歸經脈 指引經葯在方劑中先驅先行,引葯入經。如左金丸為清瀉肝火之劑,方中吳茱萸辛熱入肝,黃連苦寒入心,吳茱萸為肝經引葯,可引黃連之寒來清肝火。白虎湯主治陽明經熱盛,石膏用以引諸葯入陽明經而收清熱生津之效。麻黃附子細辛湯中,細辛可引導少陰經寒邪出於太陽之表等。頭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經各異,《丹溪心法》在治療時即注重引經葯的運用,指出:「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葯,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術,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
(二)引葯至病所 一些引經葯具有明顯的作用趨向,可引導它葯作用於病所。如補中益氣湯,以升麻、柴胡為引,升提下陷之中氣。清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諸葯清瀉胃火。其它如川芎引葯上行,牛膝引葯下行,桔梗載葯上達,肉桂引火歸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選牛膝、獨活等,均為實踐所得,已為醫者慣用。此外,治療頭痛時,無論外感內傷,常佐用風葯,如羌活、蔓荊子、防風等,實亦寓引經之意,李中梓對此解釋為:「高巔之上,惟風可到。陰中之陽,自地升天也,在風寒濕固為正用,即虛與熱亦假引經。」
三、運用引經葯的注意事項
(一)引經作用,並非不變
炮製可改變葯物的性能,如土炒入脾,鹽炒入腎,醋制入肝,蜜制歸肺,酒炒上行。引經葯的引導作用隨炮製不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二)辨證使用,有的放矢 運用引經葯,應以辨證為前提,充分考慮其本身的葯性與功能,盡可能功能與導向統一,使葯效得以充分發揮。如手少陰心經引經葯黃連與細辛,清心火時選黃連,通心陽時用細辛。再如痛瀉要方中的防風,既能引葯入脾,又能散肝鬱,舒脾氣,勝濕止瀉;龍膽瀉肝湯之柴胡,既能引葯入肝膽,又能舒暢肝膽。
(三)重視功能,不拘引經 臨床辨證用葯組方,重要的是看葯物的基本功能,而非一味強調某葯的引經作用。實際上在眾多的方劑中,選用葯物的依據主要是功能與歸經,而選葯引經的則為數較少,這就是說,引經的作用是重要的,但並非是必須的。因此,不能過分誇大引經葯的作用。
四、引經學說中的疑點
引經概念的提出,是中葯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飛躍,實際上有關歸經及引經的理論已蘊含了西葯受體學的思想。這一學說在發展過程中未能深化與細化,至今還顯得過於粗糙,仍處於經驗用葯的層面上,理論上不能完全合理解釋,缺乏嚴謹性,實踐上不能直觀量化,缺乏客觀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引經葯的條件應是首先對某經具有選擇性,其次應具引導力,即既有治療作用,又有載體功能。而實際對引經葯的認定、選取及應用並無一個統一、具體的標准,大都屬於個人體會。
(二)作為引經葯,應該有與該經有著親和力的、強於其它葯物的物質,否則怎能說明它能引導它葯而不為它葯所引?而這種特殊物質至今還只是一種推測,並未得到確切的驗證。
(三)數葯引至一經尚可理解,一葯引數經(如柴胡同時為足厥陰、足少陽、手厥陰、手少陽經的引經葯)則未免失之牽強,似帶有一廂情願的人為跡象。
盡管目前用同位素示蹤等先進技術已證實了經絡的存在,但引經研究並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一方面是由於經絡所屬臟腑具有物質與功能的雙重性,引經葯的引導定位(或曰受體)很難確定,另一方面是由於引經葯與所引葯之間發生的反應難以計數和控制,引經葯的導向成分也因而難以測定。
H. 什麼中草葯或者是食物作為引經葯,可以把葯力引導到手指上去呢
什麼病用什麼引葯,一般像升麻,甘草,牛夕,桂枝,桔絡,杏皮這些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