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針灸的原理是什麼
針灸治療原理
1 、調和陰陽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損傷等因素使陰陽的平衡遭到破壞時,就會導致 「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 等病理變化,而產生 「 陽盛則熱,陰盛則寒 」 等臨床證候。針炙治病的關鍵就在於根據證候的屬性來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轉歸於 「 陰平陽秘 」 ,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針炙調和陰陽的作用,基本上是通過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來完成的。例如:由腎陰不足,肝陽上亢而引起的頭痛,治當育陰潛陽,可取足少陰經穴針以補法,配足厥陰經穴針以瀉法。
2 、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的過程,即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 《素問 · 刺法論》說: 「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 既病之後,機體仍然會不斷地產生相應的抗病能力,與致病因素作斗爭。若正能勝邪,則邪退而病向愈;若正不敵邪,則邪進而病惡化。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證疾病趨向良性轉歸的基本法則。針炙治病,就在於能夠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大凡針刺補法和艾炙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體運用時必須結合腧穴的特殊性來考慮。例如:膏育、氣海、命門等穴,多在扶正時用之;而十宣、中極、人中等穴,多於祛邪時用之。
3 、疏通經絡
人體的經絡 「 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 」 。十二經脈的分布,陽經在四肢之表,屬於六腑;陰經在四肢之里,屬於五臟。並通過十五絡的聯系,溝通表裡,組成了氣血循環的通路,它們 「 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 ,維持著正常的生理功能。 就病理而言,經絡與臟腑之間也是息息相關的。病起於外者,經絡先病而後可傳於臟腑;病生於內者,臟腑先病而後可反映於經絡。例如,太陽傷寒,首先出現頭項腰背疼痛的經絡證候,然後出現臟腑證候。
針炙治病,就是根據經絡與臟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響的機理,在腧穴部位進行針刺或艾炙,取得 「 通其經脈,調其血氣 」 的作用,從而排隊病理因素,治癒疾病 1 、 補虛與瀉實 補虛,就是扶助正氣; . 瀉實,就是祛除邪氣。在疾病過程中,正氣不足則表現為虛證,治宜補法;邪氣亢盛則表現為實證,治宜瀉法。 《素問 · 通評虛實論》說: 「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 《靈樞 · 經脈》說: 「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 」 這是針炙補瀉實的基本原則。如果違反了這個原則,犯了虛虛實實之戒,就會造成 「 補瀉反則病益篤 」 的不良後果。 本經補瀉。在一般情況下,凡屬某一經絡、臟腑的病變,而未涉及其他經絡臟腑者,即可在該經取穴補瀉之。這就是 「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 的本經補瀉法。 異經補瀉。假使經絡發生了彼虛此實,或彼實此的病理變化,那末,針炙處方就不局限於採用某一經的穴位。例如,合谷配復溜不僅是兩經同用的處方,而且手不示同,效果亦異,用瀉法可治感冒無汗,用補法可治陰虛盜汗。
2 、 清熱與溫寒
清熱,指熱證用 「 清 」 法。溫寒,指寒證用 「 溫 」 法。這與治寒以熱、治熱以寒的意義是一致的。 《靈樞 · 經脈》說: 「 熱則疾之,寒則留之 」 。《靈樞 · 九針十二原》說: 「 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 疾之 」 和 「 如以手探湯 」 ,是指治熱病宜淺刺而疾出 「 留之 」 和 「 如人不欲行 」 ,是指治寒病宜深刺而留針。 凡熱邪在表,或熱閉清竅而臻神昏不省人事等,針刺應淺而疾出,如用三棱針在大椎或井穴點刺出血少許,確有清熱泄毒,桓神開竅之效。假使熱邪入里,即 「 陰有陽疾 」 ,亦可採用深刺久留的方法,直到熱退為止,如熱未退,還可反復施術。凡寒邪入里,或寒邪內生之疾,針刺應深而留針,並可酌加艾炙以扶正壯陽,溫散寒邪。 假使寒邪在表,壅遏絡脈而肢體痹痛,亦可淺刺疾出,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此外,熱證可用 「 透天涼 」 法;寒證可用 「 燒山火 」 法。
3 、 治標與治本
標本的含義頗廣。要之,內為本,外為標;正氣為本,邪氣為標;病因為本,證狀為標;先病為本,後病為標。《素問 · 標本病傳論》說: 「 知標本者,尤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 這是強調標本在辨證論治中的重要性。應用治標與治本的原則是: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和標本兼治。
Ⅱ 針灸治療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針灸治療原則是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即病性、病位、病因等來確定治療的大法。常用的治療原則分述如下:一、補虛與瀉實即扶正與袪邪,是知道針灸治療的基本原則。二、清熱與溫寒指熱性病用「清」法,寒性病用「溫」法,這是針對疾病寒熱的性質提出的治療原則。三、治標與治本標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用以說明各種病證矛盾雙方的主次關系。主要遵循實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四、局部與整體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也是一個辯證的關系,是中醫的整體觀念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為局部出現的一些症狀往往是整體病變的一個部分,我們可以從局部的變化來推斷整體變化的情況。針灸治病,補虛運用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才不會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五、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是以病因病機為一句來選用治療方法的,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體現。六、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指的是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它從分地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原則的靈活性。
Ⅲ 中醫怎麼治療疾病
一、內治法:也就是葯物治療:是中醫體系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用葯是否准確直接關繫到患者的疾病能否有所好轉,所以,在用葯以前必須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和脈象准確判斷證型;
二、外治法:包括針灸、拔罐、按摩、耳穴壓豆、放血等。簡單的說針灸治療就是用專業的針灸針和艾條在特定的穴位上進行操作,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另外,拔罐也屬於針灸推拿的一部分,但是拔罐一般在肌肉比較豐厚處進行,該方法也能和針刺結合,比如刺絡拔罐法。
Ⅳ 針灸能治風濕病么,還是治標不治本
一般的類風濕都是可以通過針灸進行治療的,而且針灸治療類風濕的效果也很不錯,但是針灸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進行,這樣比較的安全,平時要多注意鍛煉身體,對於治療類風濕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但是治療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治療。
Ⅳ 有些小毛病可以用針灸治療,你知道是哪些小毛病嗎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是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手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裡、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國中醫源遠流長,而針灸又是其中之精髓,能有效治療眾多疾病。包括月經不調、白帶異常、乳腺增生、痛經、崩漏、經間期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另可用於輔助治療卵巢早衰、子宮肌瘤、不孕。還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疲勞綜合症;痤瘡、黃褐斑等。其中,甲亢、甲低或甲狀腺結節、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使用針灸作為輔助治療方法。以上疾病都可以使用針灸治療,若久治不愈不妨使用針灸治療試試。
Ⅵ 道家針灸真的治病嗎
針灸的作用體現在幾個方面:一則,緩解病人的各種不適症狀,特別是止痛,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能讓病人打開胃口,睡好覺。我認為這一條的價值非常大,這也是我強烈建議用針灸治療晚期癌症的原因所在。即使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少,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這也是一種積極的治療。有不少癌症晚期患者出現劇烈不適,包括疼痛、腹部脹滿等,用中醫治療一段時間後,病人至生命最後一天,亦未再出現劇烈的不適症狀;
二則,改善體質,扶助正氣,讓五臟六腑和經絡氣血趨向平衡。常有人說,針灸治標而已。其實,這個觀點並不正常。我臨床觀察到,針灸不但治標,能改善症狀,亦能治本,能讓病人正氣健旺,讓病情整體減輕。尤其是早期癌症患者,及時選擇針灸,意義非常大;
三則,改善病人的情緒。不少癌症患者憂慮不安,或恐慌,或悲觀,這些都是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傷損正氣,會導致正氣下降。正氣一虛,邪氣更熾,無益於康復。而針灸之後,我觀察到,不少病人負面情緒漸漸消失,人變得更有正面情況,對於治療也更有信心,也更願意與家人交流其;
四則,減少某些西葯的毒副作用,甚至減少一些止痛葯的用量。我臨床觀察到,當病人劇烈疼痛而不得不服止痛西葯時,用針灸不但可以緩解症狀,進而可以減少或停用止痛西葯。這也是病人非常欣喜。況且,不少西葯有巨大的毒副作用,用針灸不但能減少西葯用量,還可以緩解西葯的毒副作用。
臨床上我幾乎每天都會診治一些癌症患者,並且,我都建議用針灸治療。事實證明,針灸的療效非常高。一般來說,針灸後病人的各種不適症狀都可立即好轉,讓病人迅速體會到中醫的作用。這樣病人也會對中醫產生信心,進而願意選擇中醫繼續治療。
中醫治療癌症,不是只有湯葯內服,還有針刺,有艾灸,有推拿,有中葯外敷,有刮痧等等。醫生當根據具體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合理選擇這些中醫治療手段。以我的臨床經驗來看,中醫治療癌症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Ⅶ 腰椎病的針灸治療方法是什麼
針灸治療腰椎病?針灸治腰椎間盤突出?治療腰椎病的好方法!針灸治療腰椎病只是針對輕度腰椎病,早期腰椎病!治療腰椎病的好方法【年輪骨科醫院】特色微創治療!
Ⅷ 針灸的原理是什麼
針灸治療原理
1 、調和陰陽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損傷等因素使陰陽的平衡遭到破壞時,就會導致 「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 等病理變化,而產生 「 陽盛則熱,陰盛則寒 」 等臨床證候。針炙治病的關鍵就在於根據證候的屬性來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轉歸於 「 陰平陽秘 」 ,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針炙調和陰陽的作用,基本上是通過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來完成的。例如:由腎陰不足,肝陽上亢而引起的頭痛,治當育陰潛陽,可取足少陰經穴針以補法,配足厥陰經穴針以瀉法。
2 、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的過程,即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 《素問 · 刺法論》說: 「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 既病之後,機體仍然會不斷地產生相應的抗病能力,與致病因素作斗爭。若正能勝邪,則邪退而病向愈;若正不敵邪,則邪進而病惡化。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證疾病趨向良性轉歸的基本法則。針炙治病,就在於能夠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大凡針刺補法和艾炙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體運用時必須結合腧穴的特殊性來考慮。例如:膏育、氣海、命門等穴,多在扶正時用之;而十宣、中極、人中等穴,多於祛邪時用之。
3 、疏通經絡
人體的經絡 「 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 」 。十二經脈的分布,陽經在四肢之表,屬於六腑;陰經在四肢之里,屬於五臟。並通過十五絡的聯系,溝通表裡,組成了氣血循環的通路,它們 「 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 ,維持著正常的生理功能。 就病理而言,經絡與臟腑之間也是息息相關的。病起於外者,經絡先病而後可傳於臟腑;病生於內者,臟腑先病而後可反映於經絡。例如,太陽傷寒,首先出現頭項腰背疼痛的經絡證候,然後出現臟腑證候。
針炙治病,就是根據經絡與臟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響的機理,在腧穴部位進行針刺或艾炙,取得 「 通其經脈,調其血氣 」 的作用,從而排隊病理因素,治癒疾病 1 、 補虛與瀉實 補虛,就是扶助正氣; . 瀉實,就是祛除邪氣。在疾病過程中,正氣不足則表現為虛證,治宜補法;邪氣亢盛則表現為實證,治宜瀉法。 《素問 · 通評虛實論》說: 「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 《靈樞 · 經脈》說: 「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 」 這是針炙補瀉實的基本原則。如果違反了這個原則,犯了虛虛實實之戒,就會造成 「 補瀉反則病益篤 」 的不良後果。 本經補瀉。在一般情況下,凡屬某一經絡、臟腑的病變,而未涉及其他經絡臟腑者,即可在該經取穴補瀉之。這就是 「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 的本經補瀉法。 異經補瀉。假使經絡發生了彼虛此實,或彼實此的病理變化,那末,針炙處方就不局限於採用某一經的穴位。例如,合谷配復溜不僅是兩經同用的處方,而且手不示同,效果亦異,用瀉法可治感冒無汗,用補法可治陰虛盜汗。
2 、 清熱與溫寒
清熱,指熱證用 「 清 」 法。溫寒,指寒證用 「 溫 」 法。這與治寒以熱、治熱以寒的意義是一致的。 《靈樞 · 經脈》說: 「 熱則疾之,寒則留之 」 。《靈樞 · 九針十二原》說: 「 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 疾之 」 和 「 如以手探湯 」 ,是指治熱病宜淺刺而疾出 「 留之 」 和 「 如人不欲行 」 ,是指治寒病宜深刺而留針。 凡熱邪在表,或熱閉清竅而臻神昏不省人事等,針刺應淺而疾出,如用三棱針在大椎或井穴點刺出血少許,確有清熱泄毒,桓神開竅之效。假使熱邪入里,即 「 陰有陽疾 」 ,亦可採用深刺久留的方法,直到熱退為止,如熱未退,還可反復施術。凡寒邪入里,或寒邪內生之疾,針刺應深而留針,並可酌加艾炙以扶正壯陽,溫散寒邪。 假使寒邪在表,壅遏絡脈而肢體痹痛,亦可淺刺疾出,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此外,熱證可用 「 透天涼 」 法;寒證可用 「 燒山火 」 法。
3 、 治標與治本
標本的含義頗廣。要之,內為本,外為標;正氣為本,邪氣為標;病因為本,證狀為標;先病為本,後病為標。《素問 · 標本病傳論》說: 「 知標本者,尤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 這是強調標本在辨證論治中的重要性。應用治標與治本的原則是: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和標本兼治。
參考資料:http://www.sx-shengxin.com/mtzj-zjdzlyl.asp
Ⅸ 中醫針灸有什麼效果
針灸可以治療很多類型的疾病,是中國古代醫學的主要治療方法,治療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像固生堂,同善中醫的彭太平利用中醫針灸治療腦震盪,骨脫位,骨質增生等都是有顯著療效的,你第一次去會感覺隱隱的痛,後面就開始很舒服了。
Ⅹ 針灸的針灸介紹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關鍵,辨別性質,明確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裡、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疾病的目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如今,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賴。 毫針刺法
用艾絨或其他葯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部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葯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其他刺法
三棱針刺法,皮膚針刺法,皮內針刺法,火針刺法,芒針刺法,電針刺法,溫針療法,埋線療法。
拔罐法
應用各種方法排除罐筒內空氣以形成負壓,使其吸附體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吸筒療法、拔筒法。古代有以獸角製成的,稱角法。通過吸拔,可引致局部組織充血或鬱血,促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寒、除濕、散結拔毒、退熱等作用。
梅花針療法
梅花針療法,也稱皮膚針療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針結成叢針,彈刺皮膚經絡穴位。
艾灸
艾灸療法有艾條灸、艾炷灸和溫針灸等。艾條灸分溫和灸、雀啄灸和熨熱灸三種。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溫針灸又稱針上加灸或針柄灸,即針刺得氣後在針柄上套艾條,點燃,使其通過針體傳入穴位內。
現代刺法灸法
耳針法,頭針法,眼針法,手針法,足針法,腕踝針法。
聲電波電針法,電火針法,微波針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貼敷法,穴位埋線法,穴位磁療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針法,穴位電離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結扎法。 針灸療法的特點是治病不靠吃葯,只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達到刺瀲神經並引起局部反應,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種稱作針法,後一種稱作灸法,統稱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具有很多優點:第一,有廣泛的適應症,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第二,治療疾病的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簡便易行;第四,醫療費用經濟;第五,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協同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這些也都是它始終受到人民群眾歡迎的原因。
針灸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形成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和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以及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發現了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系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針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和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並發現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系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由於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廣泛的適應性,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如今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並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學。到如今為止,針灸已經傳播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針灸在中國歷代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凝聚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
針灸能治療很多病情,用於美容,最多的就是治療成人痘和減肥。
針灸去痘原理:根據每個人的長痘具體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調等,有針對性地制訂針灸調理的方案,通過治療病症,實現經絡通暢,實現去痘美容的目的。
一、針灸減肥原理
針灸減肥是通過刺激經絡腧穴來調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感—腎上腺髓質兩大系統功能,加快基礎代謝率,從而促進脂肪代謝,產熱增加,使積存的脂肪消耗;進而調整、完善、修復人體自身平衡。
針灸減肥通過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調整經絡,達到加強脾腎功能,扶助正氣,又通過經絡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滯於體內的邪氣,不僅能取得整體減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達到局部減肥的目的。
第一,通過針灸減肥能有效調節脂質的代謝過程。肥胖症患者的體中過氧化脂質高於正常值,針灸打通人體減肥要穴後,可以使人體中過氧化脂質含量下降,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目的。
第二,可以糾正患者的異常食慾,通過對神經系統的調節,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過多,達到不乏力、不飢餓的目的。針灸以後,胃的排空減慢,胃不空了,自然就有飽的感覺,可以不太想吃東西了。
第三,在於有效調節內分泌紊亂。肥胖症患者的內分泌紊亂發生率極高,為什麼生了小孩的婦女會發胖,不單是營養過剩,還有生小孩後打破了她的內分泌平衡,引起發胖,女人到了更年期時,內分泌紊亂同樣引起發胖。在採用針灸減肥時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感腎上腺皮質」兩個系統使內分泌紊亂得以糾正,並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因此達到減肥的目的。
當前減肥方法很多,但針灸減肥有獨特的療效,即安全方便,又無不良反應。針灸減肥不同於葯物減肥等,葯物作用通常有一定的期限,而針灸減肥是通過調整患者內在功能而發揮內因作用,所以一般不會在針灸減肥治療停止後很快又發胖。也就是說,針灸減肥一般不反彈。如今,針灸減肥已倍受國內外學者所關注,是最有效的一種健康減肥方法。特別是針灸治療由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肥胖、單純性肥胖等,可迅速減去多餘脂肪,收緊皮膚、不鬆弛、無皺紋,且影響身體健康。針灸減肥適用於長期減肥無效、葯物減肥失敗者,具有肥胖患者無需節食、無需大運動量運動、無手術痛苦等優點。
針灸治療的適應范圍很廣,舉凡內、外、傷、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的許多疾患,大部分都能應用針灸來治療,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公開宣布針灸對一些疾病確實有幫助。以下列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43種針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980年)
一、呼吸系統疾病
1.過敏性鼻炎 2.鼻竇炎 3.鼻炎 4.感冒 5.扁桃腺炎 6.急、慢性喉炎 7.氣管炎 8.支氣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結膜炎 9.中心性視網膜炎 10.近視眼11.白內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 13.拔牙後疼痛 14.牙齦炎
四、胃腸系統疾病
15.食道、賁門失馳緩症 16.呃逆 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疼緩解) 21.單純急性十二指腸潰瘍炎 22.急、慢性結腸炎23.急性(慢性)桿菌性痢疾 24.便秘 25.腹瀉 26.腸麻痹
五、神經、肌肉、骨骼疾病
27.頭痛 28.偏頭痛29.三叉神經痛30.面神經麻痹31.中風後的輕度癱瘓 32.周圍性神經疾患 33.小兒脊髓灰質炎後遺症34.美尼爾氏綜合征 35.神經性膀胱功能失調 36.遺尿37.肋間神經痛38.頸臂綜合征 39.肩凝症 40.網球肘41.坐骨神經痛42.腰痛43.關節炎44.小兒腦癱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43種疾病針灸臨證指南。中國計量出版社。1995) 在20世紀70年代,以中國向全世界公布針刺麻醉的研究成果為契機,國際社會掀起了一股渴望了解針灸學和應用針灸治病的熱潮,這是一次世界性的針灸熱潮。因為對針灸的學習,西方醫學界漸漸消除了對針灸的誤解,一部分外國人還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成為應用、研究與推廣針灸的主要力量。在針灸國際化的進程中,世界衛生組織發揮了重要的推動和引導作用,如在一些國家設立針灸研究培訓合作中心﹑支持並創建世界針灸學聯合會﹑制定《經絡穴位名稱國際標准》《針灸臨床研究規范》等。如今,在世界各國,已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針灸醫療,從事針灸的人數約20~30萬人。
20世紀下半葉,針灸臨床的側重點在於觀察與總結針灸的適應症。而90年代,針灸的臨床應用范圍已擴大到四個方面,即——經絡診斷,針刺麻醉,針灸保健,針灸治療。針灸如今可以治療的病症達800多種,其中30%~40%治療效果顯著。包括一些常見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難病症與急性病用以針灸輔助更見療效。 由於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廣泛的適應症,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已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並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一些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學。到如今為止,針灸已經傳播到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中國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採用針灸方法保健強身。在《黃帝內經》中稱掌握針灸保健技術的醫生為「上工」,《靈樞·逆順》中雲:「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佔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記載了用針灸預防多種疾病,如刺瀉風門背不發癰疽等。明代醫家亦倡導針灸保健,高武在《針灸聚英》里說:「無病而先針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義。清代潘偉如在《衛生要求》一書中還闡發了針刺的保健作用,他說:「人之臟腑經絡血氣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則病。古之人以針灸為本……所以利關節和氣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復,正復而病自愈。」
所謂針刺保健,就是用毫針刺激人體一定的穴位,以激發經絡之氣,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起來,從而起到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目的。此種養生方法,就是針刺保健。針刺保健與針刺治病的方法雖基本相同,但著眼點不同,針刺治病著眼於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而針刺保健則著眼於強壯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延壽。也正因為二者的著眼點不同,反映在選穴、用針上亦有一定差異。若用於保健,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
保健灸法是中國獨特的養生方法之一,不僅可用於強身保健,也可用於久病體虛之人的康復。所謂保健灸法,就是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延年益壽的目的。《醫學入門》里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可以起到針、葯有時不能起到的作用。至於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鵲心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餘歲矣」。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針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中國中醫科學院的王雪苔和中國針灸學會的賀普仁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