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腸易激綜合征怎麼治療?回答者:ylmbasara您好,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胃腸道功能性疾病,包括便秘型、腹瀉型及混合型三種。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您可以到正規醫院的中西醫進行調節。另外平時生活要有規律、保證睡眠、經常運動、注意飲食、避免著涼、調節情緒,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不要盲目吃抗生素、通便葯或者止瀉葯。祝您健康快樂
我的腸易激綜合征回答者:楊立志一是長期不間斷的飲食控制,不吃生冷刺激難消化食物,二是堅持服用一段時間整腸生膠囊和乳酸菌素片!!
腸易激綜合征回答者:李江紅主要是要生活有規律,心情不要太緊張,三餐定時定量,吃易消化的食物。可以服用維生素K4及西米替叮試試
腸易激綜合征應該吃什麼葯?回答者:姚新太1.
胃腸解痙葯
抗膽鹼葯物可作為症狀重的腹痛的短期對症治療。鈣通道阻止劑如硝苯地平對腹痛、腹瀉有一定療效,匹維溴胺為選擇性作用於胃腸道平滑肌的鈣通道阻止劑,故副作用少,用法為50mg,3次/日。
2.
止瀉葯
洛哌丁胺或復方地芬諾酯止瀉效果好,適用於腹瀉症狀較重者,但不宜長期使用。一般的腹瀉宜使用吸附止瀉葯如思密達、葯用炭等。
3.
瀉葯
對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瀉葯,但不宜長期使用。半纖維素或親水膠體,在腸內不被消化和吸收,而具強大親水性,在腸腔內吸水膨脹增加腸內容物水分及容積,起到促進腸蠕動、軟化大便的作用,被認為是治療IBS便秘比較理想的葯物。如歐車前子制劑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
抗抑鬱葯
對腹痛、腹瀉症狀重而上述治療無效且精神症狀無明顯者可試用。
5.
奧美拉挫腸溶片,谷維素片,馬來酸曲美布丁片,聯合治療。
6.
其它
腸道菌群調節葯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制劑,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對腹脹、腹瀉有效。促胃腸動力葯如西沙必利有助便秘改善。
『貳』 腸易激綜合征應該怎麼治
腸易激綜合征, 見過不少,就很難受,但又控制不了,中醫西醫都效果不是太好,不過,腸易激綜合征可以通過"糞菌移植」來治療。
富瑪特生物針對於腸道菌群失調,存在便秘、腹瀉、胃腸道不適、食物不耐受等人群和患有腸易激綜合征、克羅恩病、炎症性腸炎,以及大腦功能障礙的病症,比如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疾病患者,進行個性化定製,開發專利的益生菌,GAP食療和技術性服務「糞菌移植」、菌丸、菌液的儲存服務,同時可滿足腸道菌群檢測,早期進行疾病、營養等風險預測。
(一)治療
治療原則:IBS病因復雜,症狀較多且易反復,不能單純依靠特定的葯物治療,需按不同個體採用綜合性的全身性治療。
1.生活和飲食調節避免誘發因素,飲食選用易消化、少脂肪,禁食刺激性、敏感性食品。對便秘、腹脹者,可適當多吃些富含纖維素,但不易產氣的飲食,避免過食及零食。以腹瀉為主的患者,應少吃含粗纖維的食品。
2.精神治療精神狀態與腸道症狀密切相關。醫務工作者要以同情和負責的態度向病人解釋疾病的性質和注意事項,應解除病人許多疑慮的心態,使其消除恐懼,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必要時應用鎮靜、抗抑鬱治療。可用去郁敏50mg,3次/d,或鹽酸氟西丁(百憂解,Prozae)20mg/d,或用氟哌噻噸/二甲胺丙烯(黛安神),每天上午2片,口服,以緩解其精神異常,使腹痛等不適得以緩解。亦可選用阿米替林25mg,2次/d、多塞平25mg,2~3次/d,睡眠差者服地西泮(安定)等。
3.葯物治療雖可減輕症狀,但不能預防復發,故應合理用葯,並避免濫用葯。
(1)腹瀉為主的治療:
①抗膽鹼能葯:如山莨菪鹼(654-2)、貝那替秦(胃復康)等,因不良反應較多漸被其他葯物替代。目前推薦應用美貝維林(麥皮凡林)10mg;雙環維林10mg;吡芬嗅銨(prifiniumbromide)30mg;口服3次/d。亦有應用西托溴銨(cimetropiumbromide)50mg餐前服,取得良好效果。
②鹽酸醋丁洛爾(鹽酸醋丁醯心胺):具有單一抗運動,無麻醉的抗膽鹼能作用,用量為2mg,3~4次/d。亦可用可樂定(氯壓定)0.3~0.4mg,3次/d,口服,能促進小腸對液體物質吸收,增強結腸對電解質的吸收,以減慢小腸的轉運時間,有較好的止瀉效果。
③鈣通道阻滯葯:硝苯地平(心痛定)10~20mg或維拉帕米(異搏定)40mg,3次/d口服,可抑制胃結腸反射,緩解腹痛,減少便次。
④阿片類止瀉劑:洛哌丁胺(易蒙停)作用於腸壁的阿片受體,阻滯乙醯膽鹼和前列腺素釋放,抑制腸蠕動,增加水、電解質吸收。每次口服2mg,2~3次/d,每天用量不得超過10mg。便成形後可漸減用量至停葯。有患者出現口乾、腹脹,甚至呈假性腸梗阻等副作用。亦有服復方苯乙哌啶,本葯系哌替丁衍生物,除有止瀉效果外,尚有興奮中樞神經作用,大劑量有止痛和欣快感,長期使用有依賴性。
⑤微生態調節劑:是通過微生物學技術,將人體內正常菌群分離出來,經純培養後,進行工業化生產,製成益生菌製品,再按原途徑回歸人體,調整微生態失常,達到防治疾病增強免疫功能作用。微生態調節劑除有益生菌製品(Probiotics)外,尚有益生菌生長促進物質稱益生元(Prebiotcs)。益生菌制劑服後進入腸道,迅速定植於腸道黏膜,並迅速繁殖形成生物學屏障,分解葡萄糖產生乳酸,使腸道pH降低,抑制致病菌的繁殖生長,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恢復和維持腸內微生物生態系統穩定,改變腸道運動功能。常益生菌制劑有:
A.口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制劑(培菲康):為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等組成,對抗生素、化療葯物具有抵抗性的乳酸菌制劑,使患者服用抗生素、化療葯後,腸內菌群保持平衡,消除由菌群失調引起的一些症狀。每次服2~4粒,2~3次/d。
B.嗜酸乳桿菌(樂托爾):主含嗜酸乳桿菌及其代謝產物,具有抑制腸道致病菌的生長,阻止細菌、病毒與腸絨毛黏附作用。每次1粒,口服3~4次。
C.聚克通:主要含嗜酸乳桿菌、乳酸乳桿菌、乳鏈球菌3種乳酸菌,對多種抗生素有抵抗性。每次2粒,3次/d。
D.佳士康(gastrferm)主要為活性糞腸球菌,能耐受多種抗生素。每次1~2粒,2~3次/d。
E.酪酸梭狀芽孢肝菌(米雅BM):為宮入菌(酪酸菌)是芽孢厭氧梭狀桿菌,在體內不受胃酸、膽汁等影響,是一體內正常菌群,可阻止有害菌定植,糾正腸內菌群紊亂,每服2片(含宮入菌末40mg),3次/d。此外,尚有雙歧桿菌(麗珠腸樂)、地衣芽孢桿菌(整腸生)、雙歧桿菌(回春生)、乳酸菌素、乳酶生等,均屬此類葯物。
(2)便秘為主的治療:
①飲食調整:進食有軟化和擴大糞便容積的食物,如粗纖維多的食物,適量多飲水,定時排便。
②西沙必利(普瑞博思):通過興奮節前神經元的5-羥色胺4(5-HT4)受體,並作用於腸肌叢神經節細胞使乙醯膽鹼釋放,增加胃腸推動力,促進排便。每次5~10mg,3次/d餐前半小時服。
③乳果糖:口服15ml/d,可增加便次,使糞便變軟,緩解排便困難。但有過敏者應慎用。
④口服甘露醇2~4g,3次/d;或服葡甘聚糖1g,3次/d。
(3)腹痛為主的治療:注意情緒與腹痛的關系,必要時暗示療法或局部熱敷、理療、按摩或封閉。近年報道鈣通道阻滯葯有良好作用,對胃腸平滑肌有鬆弛作用,尤其對食管及結腸作用為佳,腹痛者可試用硝苯地平(心痛定),及解痙鎮痛葯等。選擇性胃腸道鈣通道抑制劑能解除胃腸道平滑肌痙攣,抑制餐後結腸運動反應。對IBS患者腹痛治療效果較好,對腹瀉和便秘亦有一定療效。常用選擇性鈣通道拮抗葯有匹維溴胺(得舒特)5mg/次,3次/d;雙環維林(雙環胺)10~20mg/次,3~4次/d;西托溴銨(cimetropitumbromide)50mg/次,3次/d,口服。
(4)激素和肽相關治療:促性腺激素醋酸亮丙瑞林(1euprolideacetate)是一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劑。一些作者發現行經期婦女較易出現IBS症狀,故可試用此葯。6個月試用發現此葯對IBS患者的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有明顯改善作用。
奧曲肽(Octreotide)為長效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長抑素,對其他大多數激素如縮膽囊素及內啡肽都有抑製作用,故可試用於治療IBS,但其價格昂貴。
5-羥色胺在體外對腸運動功能有多種作用,可加強收縮或促使鬆弛,但在人體內尚未開展研究。
(5)其他:
①十六角蒙脫石(思密達):為天然礦物質,系雙八面體蒙脫石,該葯為層紋狀結構,有很強覆蓋力,對病毒、細菌及毒素有極強的固定、清除力,防止腸上皮細胞損傷,並可吸收腸內氣體,降低腸道的敏感性。本葯不被細胞吸收,不進入血循環,故無毒副作用,可與抗生素、益生菌制劑等並用。十六角蒙脫石(思密達)每袋3g,倒入50ml溫水中攪勻口服,每次服1~2袋;亦用1~3袋混於50~100ml溫水,保留灌腸,1~3次/d。
②促性腺激素醋酸亮丙瑞林[leuprolideacetate(1eupron)]:是一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劑。有人用以治療IBS使腹痛、惡心、嘔吐等症均得以明顯改善。
③鈉鉻銅(naloxone和natrexem):是一鴉片對抗劑,可使腸蠕動亢進,對便秘的IBS病人應用較好。
④應用調節自主神經葯:如谷維素每次服20~60mg,3次/d;亦可應用泛酸鈣、桂利嗪(肉桂嗪)等。
4.中醫葯治療:
(1)、脾胃虛弱型:症見餐後即瀉,大便時溏時瀉,夾有粘液,便次增多,腹痛隱隱,肛門墜脹,脘悶不舒,納差肢倦,面黃無華,知淡、苔白,脈細弱緩。治以健脾益氣、和胃滲濕。方選參苓白術散或七味白術加減。
(2)、脾腎陽虛型;症見清晨泄瀉,便下清稀,完谷不化,便後腹痛不減,腰膝酸軟,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脈沉細遲。治以溫補脾胃、固澀止瀉。方選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
(3)、脾胃陰虛型:症見腹痛不甚,便秘難下,糞如羊矢,大便粘液,大便數日一解,少腹結塊,聚散無常,按之脹痛,消瘦,飢不欲食,口乾喜飲但飲不多,尿頻色黃,常伴失眠、焦慮、心悸等,舌紅、少苔,脈細數。治以養陰潤便。方選麻仁丸、增液湯加減。
(4)、肝鬱氣滯型;症見腹痛便秘,欲便不暢,便下艱難,後重窘迫,脘腹脹悶,脅肋脹滿、竄痛、矢氣可緩,惱怒憂慮易發,?氣呃逆,納差,苔薄,脈弦細。治以順氣行滯,降逆通便。方選六磨湯或柴胡疏肝飲加減。
(5)、肝脾不和型:常因惱怒或神緊張而發病或加重。症見腸鳴矢氣,腹痛即瀉、瀉下不多、瀉後痛緩,伴少腹拘急、胸肋脹滿、?氣少食、便下粘液等。舌淡紅、苔薄白,肪弦細。治以抑肝扶脾、調和氣機。方選痛瀉要方合四逆散加減。
(6)、肝脾不和寒熱夾雜型:症見久瀉,便下粘膩或夾泡沫,或腹瀉便秘交作,便前腹痛、腹脹、腸鳴,便後減輕,須臾又作。苔白膩、脈細弦滑。治以泄木安土,平調寒熱。方選烏梅丸。
(7)、瘀阻腸絡型:症見泄瀉日久,大便粘滯,或干或溏,瀉後不盡,腹部刺痛,痛有定處,按之痛甚,面色灰滯。舌質暗紅或紫暗,脈弦細澀。治宜化瘀通絡,和營止痛。方選少腹逐瘀湯加減。
隨症用葯:腹痛甚者用元胡,或重用白芍(30~60g);痛欲大便者用妙防風、陳皮;痛有定外兼瘀血證者用失笑散。氣滯腹脹者選煨木香、陳皮、枳殼、川楝、青皮;腹脹大便不爽者選蠶矢、大腹皮、枳殼、檳榔;虛寒腸鳴腹脹甚者用畢橙茄、小茴香;胸脘痞悶用枳殼。大便粘液多者選白頭翁、紅藤、敗醬草、公英、蒼術、胡黃連、土茯苓;五更泄中,腎泄用補骨脂、肉豆蔻,脾泄用白芍、炒防風;一般腹瀉用炒白術、神曲,水淀用炒苡仁;虛瀉、久瀉、滑瀉不止者選用煨訶子、煨肉果、五倍子、五味子、肉豆蔻、赤石脂、烏梅、石榴皮、禹余糖,甚者用罌粟殼,但須中病即止。腎陽虛甚者用附子、肉桂、仙靈脾,脾陽虛甚者用炮姜、桂枝便秘一般選用栝樓仁、郁李仁、炎麻仁、檳榔,陽虛但秘者用內蓯蓉。久瀉傷陰選用沙參、石斛、雲苓,或生用白芍、烏梅;氣虛甚者用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肛門下墜氣虛下陷者用生黃芪、升麻、柴胡,肛門下墜里急後重者用木香、檳榔;肛門滯重排便不盡者用積實;腸有濕熱者用秦皮、黃連、厚朴;納差、消化不良者用雞內金、焦山楂、神曲等。
5.理療針炙等:腹部按摩、熱敷、超短波等可減輕症狀,針炙可取足三里、關元、氣海、中脘、三陰交、胃俞、大腸俞。此外,氣功療法對本病亦有較好療效。
『肆』 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各有妙招
同樣可以治療,同樣的效果因人而異,需要個體化治療,個體化用葯。只是強調,如果醫生給你開了抗抑鬱葯或者其他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葯物,不要懷疑醫生亂開葯,也不要隨意聽信網上流言或者某谷某度治病。前述腦腸軸的介紹已經明確這是符合科學的治療手段。其他規范的治療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解痙葯、止瀉葯(腹瀉型)、瀉葯(便秘型)(不要因為別的病友拿的葯和你不一樣就認為醫生亂開葯,不是的,要透過表象看本質)、抗抑鬱葯、腸道微生態制劑(腸道益生菌,例如雙歧桿菌等)和心理/行為療法。
這里一並說一下,腸易激綜合症(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呈良性過程,症狀可反復或間歇發作,影響生活質量,但一般不會嚴重影響全身情況。除了個別抑鬱有自殺傾向的需要強制干預外,一般不影響患者的壽命和狹義上的機體上的健康,可以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結婚、生子。
『伍』 胃腸神經官能症的發病原因都有哪些
胃腸功能紊亂又稱胃腸神經官能症,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前提下,精神因素為本病發生的主要誘因,如情緒緊張、焦慮、生活與工作上的困難、煩惱、意外不幸等,均可影響胃腸功能正常活動,進而引起胃腸道的功能障礙。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不規律
導致胃的蠕動功能紊亂,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導致胃炎或胃潰瘍。
2.病理性原因
如消化不良、胃炎、潰瘍病、急性胃腸炎等等。
3.精神因素
不良情緒可以通過大腦皮層導致下丘腦功能紊亂,從而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分類
語音
1.胃神經官能症
①神經性嘔吐。②神經性噯氣。③神經性厭食。
2.腸神經官能症
腸神經官能症又稱腸易激綜合征,為胃腸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①以結腸運動障礙為主,較多見。②以結腸分泌功能障礙為主。③以小腸功能障礙為主。
臨床表現
語音
胃腸功能紊亂起病多緩慢,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胃神經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現為:反酸、噯氣、厭食、惡心、嘔吐、劍突下灼熱感、食後飽脹、上腹不適或疼痛,每遇情緒變化則症狀加重。腸神經官能症又稱腸易激綜合征,為胃腸道最常見的功能性疾病。以腸道症狀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脹、腸鳴、腹瀉和便秘、左下腹痛時可捫及條索狀腫物,腹痛常因進食或冷飲而加重,在排便、排氣、灌腸後減輕。腹痛常伴有腹脹、排便不暢感或排便次數增加,糞便可稀可乾等症狀。過去稱此為結腸功能紊亂、結腸痙攣、結腸過敏、痙攣性結腸炎、黏液性結腸炎、情緒性腹瀉等。
起病大多緩慢,病程常經年累月,呈持續性或有反復發作。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可局限於咽、食管或胃,但以腸道症狀最常見,也可同時伴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常見症狀。
檢查
語音
1.影像診斷
根據不同情況採取X線、內鏡檢查、胃液分析與糞便化驗等手段。必要時應行超聲、CT等檢查以排除肝、膽、胰等腹腔臟器病變。
(1)胃腸道X線檢查 顯示整個胃腸道的運動加速,結腸袋加深,張力增強,有時因結腸痙攣,降結腸以下呈線樣陰影。
(2)結腸鏡檢 結腸黏膜無明顯異常。
2.實驗室診斷
血常規、免疫因子檢查,肝腎功能,必要時做活組織病檢。
診斷
語音
胃腸道功能紊亂的臨床特點,特別是病情常隨情緒變化而波動,症狀可因精神治療如暗示療法而暫時消退,提示有本症的可能性。前提是必須排除器質性病變。
初步診斷為此症後,還須密切隨訪,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確保診斷無誤。
鑒別診斷
語音
必須首先排除器質性疾病,尤其是胃腸道的惡性病變。除外結腸癌、炎症性腸病、憩室炎、痢疾等。
有持續腹痛伴體重減輕者應作全消化道鋇餐攝片除外克羅恩病,餐後持續上腹痛者作膽囊超聲,懷疑胰腺疾患時作腹部CT及澱粉酶測定,懷疑乳糖酶缺乏症時應作乳糖耐量試驗;小腸黏膜活檢除外小腸黏膜疾病;結腸黏膜活檢除外結腸炎。神經性嘔吐須與慢性胃病、妊娠嘔吐、尿毒症等鑒別,還應除外顱內佔位性病變。神經性厭食須與胃癌、早期妊娠反應、垂體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鑒別。
並發症
語音
嚴重營養不良、神經性厭食。
治療
語音
1.一般治療
胃腸道功能紊亂治療,只有通過精神調適和改變行為等方式,才能從根本上調整胃腸道功能紊亂。傳統治療上應用飲食療法、營養支持療法、鎮靜安眠、解痙止痛綜合治療方法,醫生可根據病情對症使用理腸調胃安神劑、谷維素、消化酶、維生素B1、胃達喜、嗎叮啉等治療。對具有明顯精神症狀的患者,給予抗焦慮或抗抑鬱葯,解除心理障礙。重要的是採用心理治療,其方法一般是解釋、安慰、疏導、分析、認識、積極暗示和情緒轉移,讓患者真正認識病情、主動調節情緒、消除思想顧慮,提高疾病治癒信心。
2.葯物治療
調節神經功能,改善睡眠。根據病情,可選用下述葯物與方法。
(1)鎮靜劑 可給予利眠寧、安定、氯丙嗪、苯巴比妥、眠爾通或谷維素等。
(2)解痙止痛 抗膽鹼能葯物可使平滑肌鬆弛,有解痙止痛作用;如顛茄制劑、阿托品、普魯本辛等。
(3)神經性嘔吐 可用維生素B6。嘔吐劇烈酌情給予冬眠靈、異丙嗪、嗎叮啉等。
(4)腸神經官能症 便秘可予滑潤劑如石蠟油、氧化鎂、安他樂和植物黏液性物質。腹瀉可用復方苯乙哌啶,或0.25%奴夫卡因灌腸,一日一次,也可用易蒙停。
預防
首先要重視心理衛生,其次注意飲食衛生。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飲酒和吸煙;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生活起居應有規律。
『陸』 腸易激綜合征一般是通過什麼手段來治療的呢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組持續或間歇發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為臨床表現,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那麼腸易激綜合征如何治療呢?
1、一般治療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避免誘發症狀的食物,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宜避免產氣的食物如乳製品、大豆等。高纖維食物有助改善便秘。對失眠、焦慮者可適當給予鎮靜葯。
2、葯物治療
(1)胃腸解痙葯:抗膽鹼葯物可作為症狀重的腹痛的短期對症治療。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對腹痛、腹瀉有一定療效,匹維溴胺為選擇性作用於胃腸道平滑肌的鈣通道阻滯劑,故副作用少。
(2)止瀉葯:洛哌丁胺或復方地芬諾酯止瀉效果好,適用於腹瀉症狀較重者,但不宜長期使用。一般的腹瀉宜使用吸附止瀉葯如思密達、葯用炭等。
(3)瀉葯:對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瀉葯,但不宜長期使用。半纖維素或親水膠體,在腸內不被消化和吸收,而具強大親水性,在腸腔內吸水膨脹增加腸內容物水分及容積,起到促進腸蠕動、軟化大便的作用,被認為是治療IBS便秘比較理想的葯物。如歐車前子制劑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抗抑鬱葯:對腹痛、腹瀉症狀重而上述治療無效且精神症狀無明顯者可試用。
(5)奧美拉挫腸溶片,谷維素片,馬來酸曲美布丁片,聯合治療。
(6)腸道微生態制劑: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制劑,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對腹脹、腹瀉有效。促胃腸動力葯如西沙必利有助便秘改善。
(7)胃腸動力雙向調節劑:馬來酸曲美布丁片,它通過作用於外周ENS阿片受體、直接作用於胃腸道平滑肌、影響胃腸肽類的釋放三種途徑調節胃腸動力紊亂。
3、心理和行為療法
包括心理治療、催眠術、生物反饋療法,國外報道有一定療效。
醫師具有同情心地理解和引導非常重要,醫師必須解釋基礎疾病的性質,並令人信服地向患者證實沒有器質性疾病的存在。這就需要時間去傾聽患者訴說並向他們解釋正常腸道生理和腸道對應激食物或葯物的高敏感性,這些解釋工作使我們有基礎嘗試重新建立腸道運動的正常規律和選擇適合於該患者的具體療法,應該尋找、評估和治療心理應激、焦慮和情緒異常。有規律的體力活動有助於緩解壓力和促進腸道功能,尤其是便秘患者。
4、中醫治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屬於祖國醫學的「腹痛」、「便秘」與「郁證」范疇。從病變的部位來看,雖病在大腸,但卻與肝、脾、胃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柒』 腸易激綜合征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根據主要症狀類型進行症狀治療和根據症狀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治療。採用個體化治療措施。
[葯物治療]
1.解痙劑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是選擇性腸道平滑肌鈣離子通道拮抗劑,或離子通道調節劑。抗膽鹼能葯如阿托品、顛茄、莨菪鹼類也能改善腹痛症狀,但需注意不良反應。 2.便秘可試用容積性瀉劑如甲基纖維素和滲透性輕瀉劑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刺激性瀉劑應慎用。 3.止瀉劑如洛哌丁胺或復方苯乙哌啶等,可改善腹瀉,需注意便秘、腹脹等不良反應。輕症者可選用八面體蒙脫石等吸附劑。 4.促動力劑適用於有腹脹和便秘型患者。常用的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等。 5.內臟止痛劑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如奧曲肽,具有緩解軀體和內臟疼痛的作用。5-HT3受體阻滯劑如阿洛司瓊,能改善腹瀉型患者的腹痛及大便次數,但需注意引起缺血性結腸炎等不良反應。5-HT4受體的部分激動劑因其存在增加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風險,已被停止使用。6.抗精神病葯對腹痛症狀重而上述治療無效,尤其是具有明顯精神症狀的患者,適當予以鎮靜劑,抗抑鬱葯,抗焦慮葯有一定幫助。 7.益生菌適用於伴有腸道菌群失調的IBS患者。
[其他治療]
1.中醫將IBS分為大腸燥熱證、寒熱夾雜證、脾胃虛弱證、肝氣乘脾證、肝鬱氣滯證等證型,通過辨證論治、針灸等方法,對IBS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療效,仍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研究。 2.對患者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具體包括心理治療,生物反饋療法等,對於有失眠,焦慮等症狀者,可適當予以鎮靜葯。
『捌』 腸易激綜合征好治嗎
腸易激綜合征是能夠治好的,該病雖然病程比較長且易復發,但是只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其預後大多良好。這種疾病要想治好除了必要的治療後,還要做好日常護理,那麼一年之內症狀就會逐漸消退。
揭秘治療方法
1、葯物治療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患者可以使用解攣葯、通便葯、止痛葯以及精神類葯物等。解攣葯、止痛葯以及通便葯都是用於緩解該病所帶來的不適症狀,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腸道痙攣,抑制便秘,減輕腹部疼痛。若該病是因為精神因素引起的,還可以使用一些精神類的葯物,比如抗抑鬱葯或者是鎮定劑。
2、中醫治療腸易激綜合症的效果也不錯,患者可以服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行氣效果的中葯,常用的有白術、茯苓、葛根、黨參等。中醫會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和身體狀況辨證用葯,患者不要自己隨意搭配葯物使用。雖然中醫治療的周期比西醫長,但是可以有效的減少長期服用西葯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而且可以在治療的同時調理體質。
綜上所述,患者要想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就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由於該病是胃腸疾病,所以患者平時更要注意飲食問題,盡量多吃富含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咖啡、辛辣食物、油炸食品等。同時患者還應減少進食易脹氣的食物,比如大豆、奶製品等,避免加重腸道的負擔。
『玖』 腸易激綜合征怎麼治療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組持續或間歇發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為臨床表現,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羅馬Ⅲ將其列為功能性腸病的一類,患者以中青年人為主,發病年齡多見於20~50歲,女性較男性多見,有家族聚集傾向,常與其他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並存伴發。按照大便的性狀將IBS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種臨床類型,我國以腹瀉為主型多見。
IBS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被認為是胃腸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腦腸調控異常、炎症和精神心理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胃腸道動力紊亂
腸道動力變化是IBS 症狀發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以腹瀉為主的IBS患者呈腸道動力亢進的表現,小腸傳輸時間顯著縮短,結腸動力指數和高幅推進性收縮的均值和最大值均明顯提高。便秘型IBS則正好相反,表現為腸道動力不足。
2.內臟感覺異常
研究發現IBS患者多數具有對管腔(直腸)擴張感覺過敏的臨床特徵,其平均痛覺閾值下降,直腸擴張後的不適程度增強或有異常的內臟-軀體放射痛,提示脊髓水平對內臟感覺信號處理的異常。
3.中樞感覺異常
研究表明,IBS患者其內臟疼痛的中樞通路與正常人有所不同,且腹瀉型IBS與便秘型IBS之間的大腦反應區也有所不同。
4.腦-腸軸調節異常
IBS患者存在中樞神經系統對腸道傳入信號的處理及對腸神經系統的調節異常。
5.腸道感染與炎症反應
研究顯示,急性腸道感染後發生IBS的幾率大大增高,因此腸道急性感染被認為是誘發IBS的危險因素之一。腸道感染引起的黏膜炎症反應,通透性增加及免疫功能激活與IBS發病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研究。
6.精神心理因素
IBS患者常有焦慮、緊張、抑鬱等心理異常。同時精神心理應激也可誘發或加重IBS症狀,說明精神心理因素與IBS有密切的關系。
臨床表現
IBS無特異性症狀,但相對於器質性胃腸疾病,具有一些特點:起病緩慢,間歇性發作;病程長但全身健康狀況不受影響;症狀的出現或加重常與精神因素或應激狀態有關;白天明顯,夜間睡眠後減輕。
1.症狀
(1)腹痛或腹部不適 是IBS的主要症狀,伴有大便次數或形狀的異常,腹痛多於排便後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後出現,腹痛可發生於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彌漫性,疼痛性質多樣。腹痛不會進行性加重,夜間睡眠後極少有痛醒者。
(2)腹瀉 ①持續性或間歇性腹瀉,糞量少,呈糊狀,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時後症狀消失;③夜間不出現,有別於器質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進食誘發;⑤患者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現象。
(3)便秘 排便困難,大便干結,量少,可帶較多黏液,便秘可間斷或與腹瀉相交替,常伴排便不盡感。
(4)腹脹 白天較重,尤其在午後,夜間睡眠後減輕。
(5)上胃腸道症狀 近半數患者有胃燒灼感、惡心、嘔吐等上胃腸道症狀。
(6)腸外症狀 背痛、頭痛、心悸、尿頻、尿急、性功能障礙等胃腸外表現較器質性腸病顯著多見,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異常表現,如焦慮、抑鬱、緊張等。
2.體征
通常無陽性發現,或僅有腹部輕壓痛。部分患者有多汗,脈快,血壓高等自主神經失調表現,有時可於腹部觸及乙狀結腸曲或痛性腸襻。直腸指檢可感到肛門痙攣、張力高,可有觸痛。
檢查
旨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多次(至少3次)大便常規培養均陰性,便隱血試驗陰性,血尿常規正常,血沉正常,甲狀腺、肝、膽、胰腺、腎功能正常。對於年齡40歲以上患者,除上述檢查外,尚需進行結腸鏡檢查並進行黏膜活檢以除外腸道感染性、腫瘤性疾病等。鋇劑灌腸X線檢查和腹部超聲檢查,也常用來進行排除診斷。
診斷
IBS診斷標准以症狀學為依據,診斷建立在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推薦採用目前國際公認的IBS羅馬Ⅲ診斷標准:
反復發作的腹痛或不適(不適意味著感覺不舒服而非疼痛),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症狀,合並以下2條或多條:①排便後症狀緩解;②發作時伴有排便頻率改變;③發作時伴有大便性狀(外觀)改變。
診斷前症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符合以上標准。
以下症狀對診斷具有支持意義,包括①排便頻率異常(每周排便少於3次,或每日排便多於3次);②糞便性狀異常(干糞球或硬糞,或糊狀糞/稀水糞);③排便費力;④排便急迫感、排便不盡、排黏液便以及腹脹。
治療
目前對IBS的治療只限於對症處理。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胃腸動力學組在《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中提出:「治療目的是消除患者顧慮,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治療原則是建立在良好醫患關系的基礎上,根據主要症狀類型進行症狀治療和根據症狀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治療。注意治療措施的個體化和綜合運用。」
1.調整飲食
詳細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及其與症狀的關系,避免敏感食物,避免過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酒精等,並減少產氣食物(奶製品,大豆,扁豆等)的攝取。高纖維素食物(如麩糠)可刺激結腸運動,對改善便秘有明顯效果。
2.心理和行為治療
對病人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具體包括心理治療,生物反饋療法等,對於有失眠,焦慮等症狀者,可適當予以鎮靜葯。
3.葯物治療
(1)解痙劑 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是選擇性腸道平滑肌鈣離子通道拮抗劑,或離子通道調節劑。抗膽鹼能葯如阿托品、顛茄、莨菪鹼類也能改善腹痛症狀,但需注意不良反應。
(2)通便劑 便秘可使用導瀉葯,可試用容積性瀉劑如甲基纖維素和滲透性輕瀉劑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刺激性瀉劑應慎用。
(3)止瀉劑 如洛哌丁胺或復方苯乙哌啶等,可改善腹瀉,需注意便秘、腹脹等不良反應。輕症者可選用八面體蒙脫石等吸附劑。
(4)促動力劑 適用於有腹脹和便秘型患者。常用的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等。
(5)內臟止痛劑 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如奧曲肽,具有緩解軀體和內臟疼痛的作用。5-HT3受體阻滯劑如阿洛司瓊,能改善腹瀉型患者的腹痛及大便次數,可引起缺血性結腸炎等不良反應,使用時需注意。5-HT4受體的部分激動劑因其存在增加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風險,已被停止使用。
(6)抗精神病葯 對腹痛症狀重而上述治療無效,尤其是具有明顯精神症狀的患者,適當予以鎮靜劑,抗抑鬱葯,抗焦慮葯有一定幫助。
(7)益生菌 能調整宿主腸道微生物群生態平衡,適用於伴有腸道菌群失調的IBS患者。
4.中醫葯治療
中醫將IBS分為大腸燥熱證、寒熱夾雜證、脾胃虛弱證、肝氣乘脾證、肝鬱氣滯證等證型,通過辨證論治、針灸等方法,對IBS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療效,仍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