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社區行為治療模式工作方法

社區行為治療模式工作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6 15:15:28

A. 社會工作的介入模式是什麼

1、整合模式

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可選擇的第一個模式是整合模式。

所建構的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的整合模式,即一種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兩種功能集中在某一個機構、某一個(或若干個)社會工作者身上的模式。具體來講,在這個模式中,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是整合的焦點和平台。

其按照《暫行辦法》和《意見》的要求,履行如下職責:

(1)通過統一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窗口,及時受理、轉辦申請事項;

(2)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在申請人所在社區公示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3)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定期核查;

(4)除這三項傳統的經濟保障職責外,他們還要面向社會救助對象發揮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和宣傳倡導等社會服務功能。

2、分離模式

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可選擇的第二個模式是分離模式。

所建構的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的分離模式,即一種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兩種功能分別放在某兩個(或多個)機構、經過必要的溝通(轉介),由這兩個(或多個)機構的工作人員分別運作的模式。具體來講,在這個模式中,由縣級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居民委員會等構成的體系屬於社會救助的行政管道,由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構成的體系屬於社會救助的社會服務管道。

其中,分離的焦點集中在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之間的分離。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根據《暫行辦法》和《意見》的要求,主要履行如下職責:

(1)通過統一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窗口,及時受理、轉辦申請事項;

(2)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在申請人所在社區公示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3)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定期核查。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依據《暫行辦法》和《意見》的要求,面向社會救助對象主要發揮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和宣傳倡導等社會服務功能。

3、混合模式

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可選擇的第三個模式是混合模式。所謂混合模式,按麥肯泰爾和霍沃思的說法,指針對整合模式和分離模式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內在的中間可能性」。這種內在的中間可能性由整合模式和分離模式延伸而來,既與這兩個模式不同,又帶有這兩個模式的特點。

從在一個機構里處理經濟援助和社會服務來講,它是整合的;從一個機構里的不同工作人員分別處理經濟援助和社會服務來講,它是分離的。

建構的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的混合模式,即一種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兩種功能集中在某一個機構里,但由不同工作人員實施的模式。在該機構里要分設三個小組或分支,分別履行不同的職責,發揮不同的功能。這三個小組或分支可分別稱為「受理組(或接案組)」、「經濟保障組」和「社會服務組」。

具體來講,受理組具體負責:(1)通過統一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窗口,及時受理社會救助申請人的申請;

(2)根據社會救助申請人的情況,行使一定的酌情權,把他們分別轉介給經濟保障組、社會服務組。

經濟保障組具體負責:(1)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在申請人所在社區公示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2)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定期核查。

社會服務組具體負責:(1)對社會救助申請人的需求進行進一步評估,與社會救助對象一道確認其社會服務需求;

(2)根據評估結果,並依據《暫行辦法》和《意見》的要求,為社會救助對象提供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和宣傳倡導等社會服務。


(1)社區行為治療模式工作方法擴展閱讀

1、整合模式

這個模式的關鍵,是要對街道辦事處的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經辦人員進行徹底改造,使社會救助經辦機構變成以社會工作為主體專業技術崗位的機構,使經辦人員變成符合資格要求的社會工作者。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同時承擔起兩種功能,既提供經濟援助,又提供社會服務。

在改造過程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支持在街道辦事處設立以社會工作為主體專業技術崗位的社會救助經辦機構,並通過以下兩種辦法完成社會工作崗位的改造升級:一方面可以採取培訓原有「存量」(經辦人員),使之勝任社會服務的辦法;

另一方面可以採取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購買崗位,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向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派出社會工作者的辦法。

作為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的一種可選擇的模式,這種整合模式有其優點:第一,整合模式具有使社會救助對象擺脫依賴、實現自立的潛力。美國1962年《社會保障法》修正案最初的基本原理是,由受過訓練的社會工作者提供服務,將使社會救助對象康復和自立,進而減少依靠福利過活的人的數量和社會救助的支出。

第二,在整合模式中,由社會工作者接待社會救助申請人或受理社會救助申請人的申請,社會工作者會對社會救助申請人的環境獲得一個整體性看法,並把核心的個案管理活動作為一個整合的整體去滿足社會救助對象的需要。

第三,在整合模式中,由於社會工作者一個人負責社會救助對象的所有方面,所以至少對社會救助對象來講,協調社會救助系統內部廣泛的要求與服務會變得更容易。第四,整合模式能夠使社會工作者在討論社會救助過程中顯示出對社會救助對象的關心,並對問題做出回應。

第五,在整合模式下,可能會有更多的社會救助對象對社會服務提出要求,以及對社會服務更滿意,有助於疏通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救助的渠道。

當然,整合模式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在整合模式中,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工作者有可能會批准那些不擁有法定權利的人享受社會救助待遇,造成社會救助資源的濫用。第二,在整合模式中,社會工作者需要進行家訪,了解社會救助對象的經濟狀況和社會服務需求,這可能會導致侵犯社會救助對象的隱私。

第三,在整合模式下,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傾向於成為獲得經濟援助的一個條件。由於社會工作者對經濟援助擁有酌情控制權,他們有強迫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的風險,而且還會破壞社會工作的專業助人關系。

第四,除非假定確認社會救助申請人資格的決定要求具有與從事治療性社會服務一樣程度的專業特長,那麼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兩種功能在同一個崗位上結合起來就是對稀缺的專業人員時間的浪費。

第五,在整合模式中,倘若「社會工作者」不是符合資格要求的社會工作者,那麼他們將不知道尋找什麼,或如何面對他們所觀察到的社會救助對象身上的問題,並不能達成使社會救助對象擺脫依賴、實現自立的目的。

2、分離模式

與整合模式相比,這個模式並不需要對街道辦事處的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經辦人員進行徹底改造。

從邏輯上來講,分離模式是在對整合模式的反思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因而,整合模式的缺點正是分離模式要克服和揚棄的。具體來講,分離模式的優點表現為:第一,分離模式具有減少社會救助對象數量和因而減少公共支出數量的潛力。

第二,分離模式解除了社會工作者在整合模式下既提供經濟援助又提供社會服務的「救濟的沉重負擔」,使經濟援助人員和社會工作者分別專門從事一項工作,並能使社會工作者發展出清晰的(和通常更受尊重的)專業身份。

第三,由於分離模式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分開,社會工作者不再對社會救助對象是否能夠享受經濟援助行使酌情權,從而避免了社會工作者強迫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的風險,以及破壞二者之間專業關系的風險,使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成為他們自己的一個自主選擇。

分離模式的缺點主要表現在:第一,分離模式難於達成令社會救助對象擺脫社會救助,變為自食其力的目標。第二,在分離模式下,社會救助對象可能不會主動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求助,因而也就享受不到《暫行辦法》和《意見》規定的社會服務,同時也堵塞了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救助的渠道。

第三,在分離模式下,社會救助對象可能會被被動地轉介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由於不是出於他們自己的自由選擇,因而,當社會工作者主動接觸他們並為他們提供《暫行辦法》和《意見》規定的社會服務時,的確要冒強迫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以及破壞他們二者之間專業關系的風險。

第四,在分離模式下,社會救助對象可能傾向於減少對社會服務的要求,並且把社會工作者看作是不太有幫助的,不利於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救助。

3、混合模式

從理論上來講,這種混合模式應具備整合模式和分離模式各自的優點。第一,混合模式具有使社會救助對象擺脫依賴、實現自立的潛力。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有相當一部分是有工作能力的。

混合模式在為他們提供經濟保障的同時,還為他們提供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和宣傳倡導等社會服務。這為有工作能力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自雇或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由於混合模式是一個工作團隊,可以把來自各小組工作人員關於社會救助對象的信息匯總,形成對社會救助對象的整體看法,對其提供所需要的經濟保障和社會服務,從而避免僅從社會救助機構的角度,把社會救助對象只看作是簡單的一個可能或者不可能符合救助資格的人。

第三,同樣由於混合模式是一個工作團隊,三個小組之間有分工又有合作,這不但有利於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內部的協調,同時便於社會救助對象及時尋求經濟保障和社會服務。

第四,在混合模式下,由於不同的工作人員分屬不同的小組,分別專門從事一項工作,社會服務組中的社會工作者可以從既提供經濟援助又提供社會服務的「救濟的沉重負擔」中解放出來,為社會救助對象提供更好的社會服務。

第五,在混合模式下,受理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接待社會救助對象,有可能避免整合模式下社會工作者強迫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的風險,以及破壞二者之間專業關系的風險。

當然,混合模式也存在理論上的缺點。第一,在混合模式下,社會服務組中的社會工作者可能會受到經濟保障組尤其是整個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的行政擠壓,導致出現社會工作者忙於經濟保障事務甚至一般性行政事務,而不能從事專業社會服務的現象。

無論社會服務組中的社會工作者是通過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購買崗位而來的,還是通過公開招聘而來的,他們在混合模式中可能都會處於弱勢地位,極有可能被經濟保障事務及一般性行政事務壓垮。

第二,受理組工作人員是最先接觸社會救助對象的工作人員,他們在是否要向經濟保障組和社會服務組轉介社會救助對象上會行使一定的酌情權。倘若受理組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社會工作培訓,他們就很難判斷出社會救助對象是否有社會服務需要。

第三,混合模式的關鍵是要在三個小組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機制,但這種溝通機制尚無現成的經驗,亟須地方創造性的實踐。

B. 行為治療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行為治療的方法主要有:系統脫敏法、滿灌療法、逐級暴露法、參與示範法、自信心及社交技巧訓練、厭惡療法、輔助工具療法、正強化和消退法、治療協議或臨時合同方法等。

C. 行為療法有那幾種具體的方法

行為療法包括:系統脫敏、沖擊療法、厭惡療法

一、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療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稱交互抑製法,是由美國學者沃爾普創立和發展的。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症焦慮、恐懼的情境,並通過心理的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

二、沖擊療法

沖擊療法是暴露療法的一種。暴露療法就是把病人發生恐怖反應的某事物或某刺激在其面前再次呈現、猛烈刺激,從而使病人對此事物或刺激的恐怖反應逐漸消退。為了使病人更快地收到療效,可以把某事物或某刺激整天暴露在病人面前,由於持續地猛烈刺激,使恐怖反應在短期內由高度緊張而漸趨消退,從而短期內使疾病治好,這就是沖擊療法,又稱滿灌療法或情緒沖斥療法。

三、厭惡療法

此療法多用引起軀體痛苦反應的非條件刺激與形成不良行為的條件刺激結合,使病人發生不良行為的同時感到軀體的痛苦反應,從而對不良行為產生厭惡而使其逐漸擺脫。

四、行為塑造法

行為塑造法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研究結果而設計的培育和養成新反應或行為形式的一項行為治療技術,是操作條件作用法強化原則的有力應用之一。行為塑造法的應用不僅要求病人的積極參與,而且也需要所有有關醫務人員和病人家屬的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病人的接近或朝著最終目標的變化能得到及時而又適當的強化,並使病人的行為愈來愈逼近最終的目標。

D. 行為治療的常用技術和方法

(1)放鬆訓練
放鬆訓練又被稱為鬆弛訓練,是一種通過來訪者的主動放鬆來增強其對體內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
(2)系統脫敏
系統脫敏又被稱為對抗條件療法、交互抑製法或緩慢暴露法等。系統脫敏是根據沃爾普提出的交互抑制原理,用鬆弛對抗緊張。是在鬆弛條件下,按照輕重強度順序將誘發反應的境遇呈現給來訪者,讓他逐步習慣這種刺激,以消除敏感狀態。
(3)厭惡療法
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又稱對抗性條件反射治療,是行為治療的一種,即將厭惡刺激與不良強化物多次重復配對,以減少不良行為。具體來說,是用引起痛苦反應的非條件刺激與形成不良行為的條件刺激結合,使來訪者在發生反應的同時感到痛苦,從而對不良行為感到厭惡而逐漸減少至最終放棄該行為。
(4)行為塑造法
行為塑造法是一項通過強化而產生某種期望的良好行為出現的行為治療技術。行為塑造法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設計出來的,這種療法主要是通過某種獎勵系統,在來訪者做出預期的良好行為表現時,馬上就能獲得獎勵,即可得到強化,從而使來訪者所表現的良好行為得以形成和鞏固,同時使其不良行為得以消退。
(5)滿灌療法
滿灌療法又稱沖擊療法,是讓來訪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強烈恐懼或焦慮情緒的各種不同刺激情境中的一種行為治療方法
(6)生物反饋治療
生物反饋治療是通過電子儀器讓來訪者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生物反饋療法是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由美國心理學家邁爾(Miller)根據操作條
件反射學習理論。首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內臟反應訓練的實驗研究,於1967年首次獲得成功,從而創立了這一嶄新的治療技術。此種療法是藉助儀器將體內原本不能察覺的生理活動信息記錄放大,並轉換成視聽信號,通過儀表顯示出來,讓人們能夠知道自己身體內部正在發生變化的行為矯治技術。
(7)示範療法
示範方法是以某人或某團體的行為作為一種刺激示範,使觀察者發展近似的想法、態度與行為。是指根據一套特定程序,以一種機體反應去改善另一種機體反應。

E. 2015陝西社區工作者考試報名入口在哪裡

2015陝西社區工作者考試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dg8xiRDKcIqjHnWCeDLewQ

提取碼: yb7s

2015陝西社區工作者考試 社區工作者考試社區綜合知識(程偲)

2015陝西社區精講

2015陝西社區工作基礎知識、公共基礎、法律知識 陝西社區招聘考試《社區知識》網路課程講義).doc 陝西社區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網路課程講義).doc

【社區知識】第9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小組工作方法.mp4

【社區知識】第8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的常用技巧.mp4

【社區知識】第7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的各階段.mp4

【社區知識】第6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之人本治療模式.mp4

【社區知識】第5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之行為治療模式.mp4

【社區知識】第4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之心理社會模式.mp4

【社區知識】第3講: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內涵和體系.mp4

【社區知識】第2講:社會工作的構成要素.mp4

【社區知識】第1講:社會工作概述.mp4

F. 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什麼是人本治療

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考試大綱考試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科目考試,考察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掌握和運用社會工作價值觀、知識、工作方法,開展專業工作以及指導助理社會工作師的綜合能力。

考試內容

一、社會工作的目標、要素及主要領域

(一)社會工作的目標及功能

(二)社會工作的發展

1.西方社會工作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

2.中國社會工作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

(三)社會工作的要素

(四)社會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五)社會工作的主要領域

二、社會工作的價值觀與專業倫理

(一)中國和西方福利思想對社會工作的影響

(二)社會工作價值觀

1.社會工作價值觀的作用

2.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內容

(三)社會工作專業倫理

1.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作用

2.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特點

3.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內容

4.社會工作中的倫理難題及處理

(四)社會工作專業守則

三、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

1.人類需要的層次和類型

2.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

3.社會環境的構成要素

4.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

(二)人生發展階段

1.人生發展各階段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發展特徵

2.人生發展各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

四、社會工作理論的應用

(一)精神分析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二)認知行為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三)系統理論和生態系統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四)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五)增能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五、個案工作方法

(一)個案工作的本質

(二)個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1.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2.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3.理性情緒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4.任務中心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5.危機介入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6.人本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7.家庭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三)個案工作各階段的工作要求

(四)個案工作的技巧

(五)個案管理

六、小組工作方法

(一)小組工作的類型及特點

(二)小組工作的主要模式

1.社會目標模式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2.治療模式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3.互動模式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4.發展模式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三)小組工作各階段的工作要求

(四)小組工作的技巧

七、社區工作方法

(一)社區工作的特點及目標

(二)社區工作的主要模式

1.地區發展模式的特點及實施策略

2.社會策劃模式的特點及實施策略

3.社區照顧模式的特點及實施策略

(三)社區工作各階段的工作要求

(四)社區工作的技巧

八、社會工作行政

(一)社會服務計劃

1.社會服務機構規劃

2.社會服務方案策劃

(二)社會服務機構的類型與運作

(三)社會服務機構的領導

(四)社會服務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志願者管理

(五)社會服務機構的財務與籌資管理

(六)社會服務機構的公信力與公共關系管理

(七)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

1.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的構成

2.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的運作方式

3.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的特點

九、社會工作督導

(一)社會工作督導的對象與內容

(二)社會工作督導的功能

(三)社會工作督導的方法與應用

十、社會工作研究

(一)社會工作研究的功能

(二)社會工作研究的方法論

(三)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特點及適用范圍

(四)具體研究方法

(五)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六)研究報告的撰寫

G. 2015陝西社區工作者考試公告在哪

2015陝西社區工作者考試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dg8xiRDKcIqjHnWCeDLewQ

提取碼: yb7s

2015陝西社區工作者考試 社區工作者考試社區綜合知識(程偲)

2015陝西社區精講

2015陝西社區工作基礎知識、公共基礎、法律知識 陝西社區招聘考試《社區知識》網路課程講義).doc 陝西社區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網路課程講義).doc

【社區知識】第9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小組工作方法.mp4

【社區知識】第8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的常用技巧.mp4

【社區知識】第7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的各階段.mp4

【社區知識】第6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之人本治療模式.mp4

【社區知識】第5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之行為治療模式.mp4

【社區知識】第4講:社會工作直接方法---個案工作之心理社會模式.mp4

【社區知識】第3講: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內涵和體系.mp4

【社區知識】第2講:社會工作的構成要素.mp4

【社區知識】第1講:社會工作概述.mp4

H. 什麼是社會治療法,有哪幾種具體方法

社會治療方法是指根據社會診斷的結果,制定切實可行的社會醫療計劃、方法,進行社會治療。
社會治療法是醫療社會工作的方法之一,具體有以下方法:
1、支持性個案治療法。它是根據不同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利用各方 面的社會資源協助病人解決因疾病而帶來的某些外在困難,以消除患者的顧慮,保持患者積極面對疾病的勇氣,預防其精神崩潰。
醫療社會工作者可以從三方面為病人提供社會支持:
(1) 疾病知識的支持;
(2)行動決心的支持;
(3)社會環境的支持。
2、開放性團體治療法。它是指醫療社會工作者協助組織同類病人同病房患者及家屬開展小團體活動,組成臨時或較穩固的小團體,促使病人 與病人及其家屬之間形成有利互動營造一個好的社會小團體氛圍,以利於疾病的治療。
醫療社會工作者應扮演好幾種角色:
(1) 團體的顧問;
(2)團體的指導者;
(3)團體的協調者。

I.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包括哪些基本技術

1.布魯姆1974年,布魯姆(Blum)提出:影響人類健康有環境、生物、行為生活方式、衛生服務四大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會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對健康有重要影響。2.綜合健康模式拉隆達(Lalonde)和德威爾(Dever)對環境健康醫學模式加以修正和補充後,提出了綜合健康醫學模式,為制定衛生政策、指導衛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該模式認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四大類因素,每一大類可分為三個因素,則共計十二個因素;各類因素對不同的疾病影響是不同的,如心腦血管病以行為生活方式、生物因素為主,意外死亡以環境因素為主,傳染病以衛生服務為主。3.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1977年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精神和內科教授恩格爾(Engel)提出,應該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取代生物醫學模式。他指出:生物醫學模式關注導致疾病的生物化學因素,而忽視社會、心理的維度,是一個簡化的、近似的觀點。恩格爾提出:「為理解疾病的決定因素,以及達到合理的治療和衛生保健模式,醫學模式必須考慮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環境以及由社會設計來對付疾病的破壞作用的補充系統,即醫生的作用和衛生保健制度」

J. 行為治療的主要方法

厭惡療法是一種幫助人們(包括患者)將所要戒除的靶行為(或症狀)同某種使人厭惡的或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作用,從而達到戒除或減少靶行為出現的目的。這一療法也是行為治療中最早和最廣泛地被應用的方法之一。在臨床上多用於戒除吸煙、吸毒、酗酒、各種性行為異常和某些適應不良性行為,也可以用於治療某些強迫症。
厭惡刺激可採用疼痛刺激(如橡皮圈彈痛刺激和電刺激)、催吐劑(如阿朴嗎啡)和令人難以忍受的氣味或聲響刺激等,也可以採取食物剝奪或社會交往剝奪措施等,還可以通過想像作用使人在頭腦中出現極端憎厭或無法接受的想像場面,從而達到厭惡刺激強化的目的。例如,要戒除酗酒的不良行為,可以在酗酒者個人生活習慣中最喜歡喝酒的時刻進行,使用催吐嗎啡或電擊等懲罰性刺激,造成對酒的厭惡反應,從而阻止並消除原來酗酒的不良行為。又如,戒煙,可以採用「戒煙糖」、「戒煙漱口水」等,都可以直接或間接使吸煙者在吸煙時感覺到一種難受的氣味,而對吸煙產生厭惡感,以至最終放棄吸煙的不良行為。 代幣制療法。這是在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特別是條件強化原理的基礎上形成並完善起來的一種行為療法。它通過某種獎勵系統,在病人做出預期的良好行為表現時,馬上就能獲得獎勵,即可得到強化,從而使患者所表現的良好行為得以形成和鞏固,同時使其不良行為得以消退。
代幣作為陽性強化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用記分卡、籌碼和證券等象徵性的方式。代幣應該具有現實生活中「錢幣」那樣的功能,即可換取多種多樣的獎勵物品或患者所感興趣的活動,從而獲得價值。用代幣作為強化物的優點在於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用起來極為便利,還可進行連續的強化;只要患者出現預期的行為,強化馬上就能實現;用代幣去換取不同的實物,從而可滿足受獎者的某種偏好,可避免對實物本身作為強化物的那種滿足感,而不致於降低追求強化(獎勵)的動機。並且在患者出現不良行為時還可扣回代幣,使陽性強化和陰性強化同時起作用而造成雙重強化的效果。
代幣制療法不僅可用於個體,而且可在集體行為矯治中實施。可以在醫院,也可以在學校中廣泛使用,甚至可在精神病院、在特殊教育的班級中以及在工讀學校、管教所和監獄中使用。臨床實踐表明,在多動症兒童、葯癮者和酒癖者等的矯治中,在衰退的精神病人的康復中代幣制療法都有良好的效果。 鬆弛反應訓練,這是一種通過自我調整訓練,由身體放鬆進而導致整個身心放鬆,以對抗由於心理應激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的緊張反應,從而達到消除緊張和強身祛病目的的行為訓練技術。一般的鬆弛反應訓練方法,使用較多的是雅可布松所首創的漸進性鬆弛法。此法可使被試者學會交替收縮或放鬆自己的骨骼肌群,同時能體驗到自身肌肉的緊張和鬆弛的程度以及有意識地去感受四肢和軀體的松緊、輕重和冷暖的程度,從而取得松靜的效果。我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和日本的坐禪等都能起到類似的作用。一般認為,不論何種鬆弛反應訓練技術,只要產生鬆弛反應都必須包含四種成份:①安靜的環境;②被動、舒適的姿勢;③心情平靜,肌肉放鬆;④精神內守(一般通過重復默念一種聲音,一個詞或一個短句來實現)。
據國內外的實驗研究證實,鬆弛反應訓練能產生如下的生理效應:交感神經系統活動降低,耗氧量降低,心率、呼吸率減慢,收縮壓下降,腦電波多呈a波等。因此,一般說來,能產生鬆弛反應的療法,都能對抗緊張和焦慮。鬆弛反應療法由於簡便易行,還可以自我訓練,故它不僅是系統脫敏法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與生物反饋儀並用可收到生物反饋治療單獨進行時所得不到的效果;對於高血壓、失眠、頭痛、心律失常以及各種由於心理應激(緊張)所造成的疾患都有良好的療效。今天,各種鬆弛反應訓練技術在世界各國已廣泛地成為人們用以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而且還廣泛地運用於體育競賽、文藝表演以及一切可能產生緊張、焦慮的情境,以對抗緊張和焦慮,從而保持和發揮良好的競賽和表演效果。

閱讀全文

與社區行為治療模式工作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少兒短跑訓練方法大集合 瀏覽:256
運動目標檢測的四種方法 瀏覽:573
空中花園折疊門安裝方法 瀏覽:487
修復敏感肌膚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90
小度appwifi手機上設置方法 瀏覽:146
讓球計算方法 瀏覽:396
175乘63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92
陽台太陽能室內外管的連接方法 瀏覽:8
日本充氣娃使用方法 瀏覽:825
簡單的白酒發酵方法 瀏覽:629
蘋果max屏幕不靈敏解決方法 瀏覽:353
鑒別氧氣瓶二氧化碳瓶的方法 瀏覽:966
分解溫度高於熔點用什麼方法紡絲 瀏覽:498
有什麼可以催經的快速方法 瀏覽:169
20歲男生如何長高方法 瀏覽:481
彈力拉繩訓練方法練腿女 瀏覽:420
最簡單的剝蔬菜皮方法 瀏覽:735
冬天冰箱怎麼除霜的方法 瀏覽:274
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快地縮小差距 瀏覽:304
方管的流速檢測方法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