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腦膜瘤】高中生尋求幫助。
您好,腦膜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於膠質瘤(也有學者認為垂體瘤的發病率高於腦膜瘤)。腦膜瘤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根據腫瘤的大小,部位,對腦膜和顱骨的侵蝕等因素採取不同級別的切除。您母親的腫瘤部位位於腦表面,腫瘤很小,如果沒有什麼症狀的話可以先觀察,一般該種腫瘤生長緩慢,也有的患者就不生長。不過如果腫瘤臨近或者位於重要功能區,例如運動或者語言區域,還是在腫瘤較小時做手術比較好。手術的風險與腫瘤的部位,大小,患者身體狀況,年齡,手術操作等密切相關,一般凸面的風險小,顱底的風險大。不過在手術顯微鏡普遍應用的今天,手術的風險已經很小了。如果是凸面腦膜瘤,我們這里一般全部費用15000,住院時間7天左右。青島醫學院的神經外科很好的,放心吧。
B. 腦膜瘤怎麼治
你好,腦膜瘤的治療方法包括:
1.手術
腦膜瘤是一種潛在可治癒性腫瘤,外科手術可治癒大多數腦膜瘤。影響手術類型的因素包括部位、術前顱神經損傷情況(後顱凹腦膜瘤)、血管結構、侵襲靜脈竇和包裹動脈情況。如患者無症狀且全部腫瘤切除有產生難以接受的功能喪失的危險,應選擇部分切除。對大腦凸面的腦膜瘤,力爭全切腫瘤並要切除受累硬膜以減少復發機會。蝶骨翼內側、眶、矢狀竇、腦室、腦橋小腦角、視神經鞘或斜坡的腦膜瘤可能難以完全切除。對海綿竇腦膜瘤,要考慮到有損傷顱神經和頸內動脈的風險,外科治療要求高,一般採取伽瑪刀治療。手術能逆轉大多數神經系統體征。
2.立體定向放射外科
包括伽瑪刀、X線刀和粒子刀。適用於術後腫瘤殘留或復發、顱底和海綿竇內腫瘤,以腫瘤最大直徑≤3cm為宜。伽瑪刀治療後4年腫瘤控制率為89%。本法安全、無手術的風險是其優點,但是長期療效還有待觀察。
3.栓塞療法
包括物理性栓塞和化學性栓塞兩種,前者阻塞腫瘤供血動脈和促使血栓形成,後者則作用於血管壁內皮細胞,誘發血栓形成,從而達到減少腦膜瘤血供的目的。兩法均作為術前的輔助療法,且只限於頸外動脈供血為主的腦膜瘤。
4.放射治療
可作為血供豐富腦膜瘤術前的輔助治療,適用於:①腫瘤的供血動脈分支不呈放射狀,而是在瘤內有許多小螺旋狀或粗糙的不規則的分支形成;②腫瘤以腦實質動脈供血為主;③腫瘤局部骨質破壞而無骨質增生。術前放射劑量一般40Gy1個療程,手術在照射對頭皮的影響消退後即可施行;④惡性腦膜瘤和非典型腦膜瘤術後的輔助治療,可延緩復發。
C. 腦膜瘤,大小約為3×3×2.5cm,病灶邊界清楚。請問該如何治療手術成功率大嗎有無生命危險非常感謝!
1.腦膜瘤是起源於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發病率占顱內腫瘤的19.2%,居第2位。
2.根據MR描述,如果沒有手術禁忌症應該手術成功率很大,且腫瘤為良性的幾率非常高。
腫瘤生長在右邊非優勢半球,術後對腦功能影響不大。
3.可以選擇小骨窗手術(微創)或開放式手術。這種手術在有神經外科專科的醫院是很成熟的技術。
4.任何顱腦手術都會有風險。風險可以控制。
5.手術需把病灶周圍的腦膜一並切除,達到根治。:手術切除腫瘤仍然是腦膜瘤的首選治療方法。對於凸面腦膜瘤,如果沒有手術禁忌證,即使病灶較小,仍建議手術切除。而對於深部、多發或顱底腦膜瘤,尤其是海綿竇、腦干腹側、岩斜等處的腦膜瘤,如果腫瘤體積在一定范圍內,才首選伽瑪刀有效控制腫瘤,避免手術對顱神經的損傷。
手打,祝早日康復。
D. 關於治療右岩斜腦膜瘤
您好,不知確診腫瘤的大小為多少?如果是拳頭大,那麼患者腫瘤比較大了,一般直徑5cm的腦膜瘤認為不太適合放射治療,應以手術治療做為首選。當然這也需要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綜合考慮。如果醫生結合各方面建議手術治療,那麼可以到比較權威的醫院去做手術,以免貽誤時機了。手術治療費用梢高,約4-10萬。
腦膜瘤的人群發生率為2/10萬,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中年人好發,女稍多於男。好發部位為:幕上89%,幕下11%;大腦凸面、矢狀竇及鐮旁多見,其次為顱底,腦室內較少。近年來腦膜瘤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尤其是老年人。許多無症狀的腦膜瘤多為偶然發現,生長慢,病程長。腦膜瘤出現早期症狀平均2.5年,少數病人可長達6年之久,病人往往以頭痛和癲癇為首發症狀。根據腫瘤部位不同,還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老年病人,尤以癲癇發作為首發症狀的居多。
腦膜瘤多屬良性,惡性或惡性變佔1-2%。多為實質性,有包膜,血運豐富;腫瘤常較大、較深,與一些重要血管、神經相鄰,使處理困難。臨床表現以慢性進行性顱內壓增高症為主,可出現局源症狀。由於麻醉、手術設備與技巧的顯著進步,腦膜瘤治療成功率大大提高。然而,由於腫瘤性質與解剖特徵,某些腦膜瘤處理仍屬難題,有待早診早治。晚期死於腦疝。手術切除是腦膜瘤的最佳治療手段。在CT檢查日益普及的情況下,腦膜瘤可以做到早期確診、早期治療。
腦膜瘤分類
WHO根據腫瘤增殖活躍程度、侵襲性等生物學行為,將腦膜瘤分為三型:典型或良性腦膜瘤,佔88~94%;不典型腦膜瘤,佔5~7%;間變型即惡性腦膜瘤,僅佔1~2%。
腦膜瘤的臨床表現
1.腦膜瘤屬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因腫瘤呈膨脹性生長,病人往往以頭疼和癲癇為首發症狀。
2.顱內壓增高症狀可不明顯。許多患者僅有輕微的頭痛,甚至經CT掃描偶然為發現腦膜瘤。
3.腦膜瘤對顱骨的影響:臨近顱骨的腦膜瘤常可造成骨質的變化,表現為骨板受壓變薄,或骨板被破壞,甚至穿破骨板侵蝕至帽狀腱膜下,頭皮局部可見隆起。
4.對同一患者,最好同時進行CT和MRI的對比分析,方可得到較正確的定性診斷。
具體症狀:
醒後頭痛:腦瘤引起的頭痛,以一夜酣睡醒來時最重,白天逐漸緩解。疼痛多呈搏動性鈍痛或脹痛,陣發性或持續性痛。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嘔吐後疼痛減輕。約90%的患者出現此症。
眼部症狀:視力逐漸減遲,甚至完全失明;視物出現雙影;一側眼球突出,嚴重時爆裂閉合不全。
單側耳聾:中年人若無中耳炎和外傷病史,僅有一側聽力進行性減退,或伴有同側耳鳴,多半為腦瘤壓迫聽神經所致。
其他表現:①遲發癲癇(中年以後發生癲癇);②半身不遂;③肢端腫大;④眉弓和下頜突出,面貌醜陋。兒童發病者可發育成巨人;⑤育齡婦女非妊娠的閉經、泌乳,常為垂體腺瘤的首發症狀;⑥男性病例則表現為陽萎、陰毛及胡須脫落,皮下脂肪增厚等女性化徵象。
腦膜瘤依據部位不同,其特殊臨床表現亦不同,以下特作略述:
大腦凸面腦膜瘤:
病史一般較長,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頭痛,精神障礙,肢體動動障礙及視力、視野的改變,約60%患者半年後可出現顱壓增高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局部癲癇,面及手抽搐,大發作不常見。
矢狀竇旁腦膜瘤:
瘤體生長緩慢,一般患者出現症狀時,瘤體多已很大,癲癇是本病的首發症狀,為局部或大發作,精神障礙表現為痴呆,情感淡漠或欣快,患者出現性格改變,位於枕葉的矢狀竇旁腦膜瘤可出現視野障礙。
蝶骨嵴腦膜瘤:
腫瘤起源為前床突,可出現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向眶內或眶上侵犯,可出現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瞳孔散大;癲癇,精神症狀、嗅覺障礙等。
鞍結節腦膜瘤:視力視野障礙,80%以上患者以視力障礙為首發症狀;頭痛,少數患者可出現嗜睡,記憶力減退,焦慮等精神症狀;有的患者可出現內分泌功能障礙,如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亦有患者以嗅覺喪失,癲癇、動眼神經麻痹為首發症狀就診。
腦膜瘤:
運動障礙表現為從足部開始,漸至下肢,繼而上肢肌力障礙,最後波及頭面部,如腫瘤向兩側生長,可出現雙側肢體肌力弱並伴有排尿障礙,癲癇,顱內壓增高症狀等。
嗅溝腦膜瘤:
早期症狀即有嗅覺逐漸喪失,顱內壓增高可引起視力障礙,腫瘤影響額葉功能時可有興奮、幻覺、妄想,遲鈍,精神淡漠,少數患者可有癲癇。
橋小腦角腦膜瘤:
此部位腫瘤以聽神經瘤多見,佔70-80%腦膜瘤,佔6-8%,膽脂瘤4-5%,臨床表現為聽力下降,耳鳴,面部麻木,感覺減退,三叉神經瘤,走路不穩,粗大水平震顫,患側共濟失調。
岩骨—斜坡腦膜瘤:
常表現為頭痛,但往往不被引起注意,Ⅲ—X顱神經受損症狀明顯。
腦室內腦膜瘤:
因在腦室內生長,早期神經系統功能損害不明顯,就診時腫瘤多已較大,常表現為頭痛,視乳頭水腫,癲癇,同向性偏盲,對側肢體偏癱。
中顱窩腦膜瘤:
表現為三叉神經痛,眼球活動障礙,眼瞼下垂,復視,神力下降,同向性偏盲等。
小腦幕腦膜瘤:
患側粗大水平震顫及共濟失調,視野障礙等。
海綿竇旁腦膜瘤:
表現為頭痛、視力視野改變,眼肌麻痹,三叉神經一二支分布區域疼痛。
枕骨大孔腦膜瘤:
早期表現為頸部疼痛,手和上肢麻木,易被誤診。
眼眶及顱眶溝通膜瘤:
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視力下降等。
腦膜瘤診斷
診斷依據:
1.病程長,發病慢,慢性進行性頭痛,精神異常,局限性癲癇;逐步可出現定位症狀。後期可出現明顯的顱內壓增高症狀及各部位腦膜瘤的典型定位體征。
2.頭部CT:病變呈均勻高或較高密度,邊界清,基底寬,增強掃描腫瘤像更明顯,腦室系統受壓。
3.頭部MRI:大多數腦膜瘤為低信號(T1加權)和高、等信號(T2加權),注射Gd-DTPA造影劑後信號均勻提高;腫瘤與腦組織間有一低信號環或帶;伴瘤周水腫,清晰顯示腫瘤與血管、靜脈竇的關系。
4.血管造影:除正常血管移位外,一般可見腫瘤「染色」影像,不僅能定位,而且能定性。
腦膜瘤治療
顯微手術是腦膜瘤的首選治療方法。
【腦膜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級
Ⅰ級 腫瘤全切除並切除腫瘤累及的硬膜和顱骨
Ⅱ級 腫瘤全切除並用激光或電灼腫瘤附著硬膜
Ⅲ級 腫瘤全切除,腫瘤附著的硬膜沒有任何處理
Ⅳ級 部分切除腫瘤
Ⅴ級 單純腫瘤減壓或活檢
近年來很多學者通過臨床和基礎觀察提出Simpson 0 級切除的概念,也就是切除受累硬膜周圍2cm的正常硬膜。其主要依據是,1 腦膜瘤細胞有潛在的浸潤,2 腦膜瘤是多中心起源的,3 通過臨床發現,Ⅰ級切除的腦膜瘤也可以復發。一些臨床研究證實了0級切除可以減少腦膜瘤的復發。
腦膜瘤預後
腦膜瘤預後主要取決於病變位置、可切除性及類型。同樣組織學類型的腫瘤,腦凸面者可完全切除,預後要優於累及海綿竇的顱底腦膜瘤。使用WHO分類法,不同類型者復發率有明顯差異,典型即良性者術後5年復發率僅為3~7%,不典型者復發率約為1/3,而間變型腫瘤復發率高達75%。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進步,腦膜瘤的預後也不斷改善。
治療方法的選擇
1.顯微手術治療:與其它顱內腫瘤一樣,手術切除腦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手術器械如雙極電凝,超聲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斷改進和普及,腦膜瘤的手術效果不斷提高,使大多數病人得以治癒。
手術原則:
1)體位:根據腫瘤的部位,側卧位、仰卧位、俯卧位都是常使用的體位。
2)切口:影像學的進展和導航技術的出現,使腫瘤的定位十分精確,因此切口設計的關鍵是將腫瘤恰位於骨窗的中心。
3)手術顯微鏡的應用:手術顯微鏡下分離腫瘤,使操作更細致,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腦組織及重要的神經血管。
4)對富於血運的腫瘤,術前可栓塞供應動脈或術中結扎供應腫瘤的血管。
5)受腫瘤侵蝕的硬腦膜、顱骨應一並切除,以防術後復發。經造影證實已閉塞的硬膜竇也可以切除。以筋膜或人工材料修補硬腦膜和顱骨。
6)術後處理:控制顱內壓,抗癲癇治療,注意預防腦脊液耳漏、鼻漏。
2.放射治療:
對於不能全切的腦膜瘤和少數惡性腦膜瘤,需在手術切除後放療。惡性腦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腦膜瘤對放療敏感,效果是肯定的。綜合文獻,伽瑪刀治療腦膜瘤的適應證包括:①生長在顱底或腦內深部、手術全切困難的腦膜瘤;②腫瘤平均直徑小於30mm;③腫瘤邊緣距離視神經、視交叉和視束須大於5mm;④多發性腦膜瘤、手術後殘留或復發的腦膜瘤;⑤高齡(>70歲)患者,且影像資料證實腫瘤持續生長者;⑥患有心肺腎、血液系統疾病或糖尿病等,有手術禁忌或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
3. 中西醫治療
西醫治療
化學葯物治療:由於多數葯物不易透過血腦屏障,且多數腫瘤對化療不敏感。因而,所選用的葯物非常有限。常用的抗腦瘤葯物有卡氮芥(BC-NU)、氯乙基環己烷亞硝脲(CCNU)。
手術治療:良性的腦瘤如能完全切除,可獲痊癒,不再復發。長在額、顳或枕部的膠質瘤,行腦葉切鱗也可取得良好效果。若腫痛不能全部切除,可部分切除,並作減壓術。
放射治療:術後可進行放射治療,以推遲復發時間。放射源多選擇60Co-γ線,加速器高能X線,電子線等。
其他治療:激素治療對減慢腫瘤的生長是否有效尚不能肯定,對復發的腦膜瘤不失為一個有希望的方法。
中醫治療
單驗方:(又名蛇六穀、蘑芋)30克,煎3小時,分3次口服,每日1劑。
外治
①鮮金剪刀草根適量,將上葯洗凈,放少量食鹽共搗爛,敷於頭部之腫瘤患處,24-36小時後取下。一般敷1次。
②田螺、明礬各適量。田螺去蓋,配明礬搗如泥,外敷患處。
4、注意事項
積極關心病人,創造良好的環境以穩定病人情緒,不可泄露病情,以免患者因背思想包袱而加重病情。飲食以易消化的半流質為主,需富含蛋白質,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時應對症處理。
5、預防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苯並芘、亞硝胺等致癌物質進入體內。講究個人衛生,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避免腦部外傷,發生腦外傷時應及時治癒。已患顱內腫瘤的人不宜再生育。日常生活中,應多食用些黃綠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蘿卜、南瓜、西紅柿、萵苣、油白菜、菠菜、大棗、香蕉、蘋果、芒果等。
以上供您參考,不知您是在哪個城市,請盡量在權威醫院進行診治。
祝患者早日康復。
E. 伽馬刀治療腦膜瘤可以嗎
腦膜瘤腦膜瘤的發生可能與一定的內環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腦膜瘤是起源於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治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答案是肯定的。伽馬刀是其中一種比較好的治療方法,
腦膜瘤多數屬於良性腫瘤(惡性佔10%左右),不同部位的腦膜瘤,都應該咨詢伽瑪刀醫師,首先考慮伽瑪刀治療,在伽瑪刀不能做的情況下,不得已才考慮手術治療。雖然伽瑪刀不能馬上使腦膜瘤消失,但能控制腫瘤生長,在以後的半年到兩年內,腦膜瘤會逐漸縮小。一般來講,凸面腦膜瘤優先手術,其他部位的優先伽瑪刀,有高顱壓症狀的優先手術,沒有症狀的優先伽瑪刀。
腦膜瘤多屬良性,呈球形或結節狀,生長於腦實質外,但常常嵌入大腦半球之內。腦膜瘤多發部位為矢狀竇旁、大腦凸面及顱底。後者包括蝶骨嵴、嗅溝、鞍結節、橋腦小腦角等部位,生長於腦室內者很少。腦膜瘤的血運極豐富,因為腫瘤常接受頸外動脈、頸內動脈或椎基底動脈等多來源的供血。這類腫瘤生長很緩慢,所以有時腫瘤長到很大仍可不出現症狀。臨床表現依據腫瘤部位而定。位於大腦半球者,常引起癲癇、偏癱及精神障礙。位於顱底者,常出現相應部位顱神經與腦部受累的症狀。顱內壓增高症狀通常出現較晚。病人可因長期的慢性顱內壓增高而致兩眼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由於伽馬刀定位病灶區域與周邊的射線照射劑量梯度很大,幾乎不對周邊組織有損傷,伽馬刀由最開始治療顱內腫瘤為主的放療治療方式,漸漸發展為頭部和體部治療。
伽馬刀治療腦部腫瘤技術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了,伽馬刀治療腦瘤的優勢在於定位精準、創傷小,不易感染。
答案是可以的。伽馬刀治療有無創傷、不需要全麻、不開刀、不出血和無感染等優點。是腦膜瘤患者不錯的選擇。
F. 無症狀腦膜瘤什麼手術比較好
近期熱播電視劇《心術》中有一個病人體檢發現腦部有瘤,醫生不建議手術,病人家屬不放心想方設法要求做手術,最後鬧劇一場。很多時候病人腦瘤不需要手術,還有些時候手術時間不到需要觀察,下面就是一個病人家屬咨詢的案例。
A1:即使當地神經外科醫生完全有能力完成此類手術,但是無症狀的小腦膜瘤何時手術取決於其生長速度、部位以及患者對其承受的心理壓力。
Q2:右側額部顱骨內板下可見一半圓形等T1等T2信號,FLAIR序列呈等信號。病灶各徑(前後*左右*上下)大小約為(2.3*2.2*2.1)。
周圍腦組織受壓,病灶周圍無明顯水腫信號,兩側腦室旁可見散在的點狀長T1長T2信號,FLAIR序列呈高信號,腦干垂體形態及信號未見異常,腦室形態,信號未見異常。中線結構居中,腦溝腦裂未見增寬,眼眶眼球未見異常信號,副鼻竇未見異常信號。
MRI診斷結果顯示: 右側額部腦膜瘤可能性大, 兩側腦室旁多發異常信號,考慮缺血性腦白質脫髓鞘改變。
A2:患者是右額凸面腦膜瘤2.4cm大小,局部腦組織有受壓徵象,雖無症狀,也可以手術;如果目前患者能夠從事一般家務或農活,一般說來可以耐受手術。
另一方面,如果目前不打算手術,按腦膜瘤生長速度每年約5mm計算,5年後應當有5cm大小,手術會因患者年齡加大而風險增加。至於有何風險,手術醫生會術前詳細告知。總之,在有手術適應症的情況下,何時手術取決於患者及其家屬態度。
以上案例適合手術,還有些病人瘤體較小,醫生一般建議觀察一段時間,等瘤體長到適合大時吃能做手術。伽瑪刀治療腦膜瘤知識大全 伽馬刀治療後為何要定期檢查
G. 腦膜瘤,在大腦右側表層,但長得比較大,深入到里層一些,直徑約40mm,做手術切除風險有多大,有無並發症
右側表層這個描述,還是有點模糊。關鍵看和中央前回、中央後回的關系,如果關系密切,手術損傷了,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偏癱和感覺障礙;另外要看跟上矢狀竇的關系,如果關系密切損傷了,可能會出血多一些,後期一些結構的靜脈引流會差。估計是個大腦凸面的腦膜瘤,一般來說,在神經外科的手術裡面,風險是不大的。
H. 得了腦膜瘤怎麼辦
腦膜瘤在顱腦腫瘤中占的比例較高,約20-30%,發病率僅次於膠質瘤。不過腦膜瘤絕大多數為良性,即生長速度較慢,有包膜,絕大多數可以手術切除而治癒或使病情得到控制。其中大部分可以切除干凈不再復發。對於較小的腦膜瘤可以考慮觀察或伽馬刀治療,也問題不大。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得了腦膜瘤不必過於緊張。
腦膜瘤來源於蛛網膜細胞,顱內有蛛網膜或蛛網膜顆粒的地方均可以發生,因此腦膜瘤可以出現在顱內的許多部位,有的在大腦表面,有的在深部顱底。因為這個原因,腦膜瘤的手術難度有很大區別。在大腦半球凸面的腦膜瘤主要是與腦組織有粘連,一般手術較容易,位於矢狀竇旁的難度就增加了,因為要恰當地處理矢狀竇,術後不能有大的變化,對腦的靜脈迴流不要產生大的影響。顱底腦膜瘤是一大類,從前向後包括:嗅溝腦膜瘤,蝶骨脊腦膜瘤,鞍結節腦膜瘤及鞍膈腦膜瘤,中顱底腦膜瘤,海綿竇腦膜瘤,岩斜區腦膜瘤,後顱窩腦膜瘤,枕大孔區腦膜瘤等。顱底腦膜瘤因為位置深在,涉及到許多動靜脈、顱神經及重要腦組織,因此風險比大腦凸面的腦膜瘤明顯增加。還有大腦鐮旁腦膜瘤、小腦幕腦膜瘤及腦室腦膜瘤均由於位置深在,手術難度增加隨之風險也增加了。可以這樣說,腦膜瘤位置不同,風險就不一樣了。
盡管腦膜瘤手術風險還與其它因素如腫瘤的硬度、腫瘤血供程度、與血管神經腦組織的粘連情況等有關,還包括病人的年齡、體質等,但腦膜瘤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隨著醫學的發展、神經外科顯微技術的進步,幾乎所有部位的腦膜瘤均可以通過手術處理,大部分可以做到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而且有極高的成功率(接近100%)。由於病人及腫瘤的具體情況多種多樣很不相同,因此有各不相同的對策,有的需要手術,有的需要手術加伽馬刀,有的需要伽馬刀,有的只需觀察,視具體情況而定。具體的治療方案最好由經驗豐富的醫生做出。治療方案的正確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就像人到了十字路口不要選錯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