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種慢性彌漫性肝臟疾病。臨床以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礙及門靜脈高壓為特徵。
本病屬中醫「臌脹」、「積滯」、「脅痛」等范疇。
一、病因病機
(1)肝鬱脾虛:肝為藏血之臟,性喜條達。若因情志不暢,特別是小兒喜哭愛怒,肝失疏泄,氣機不利,則血液運行不暢,以致肝之脈絡為瘀血所阻。肝屬木,木旺則克土,土被克,則脾土運化水濕之功能失職,故水濕泛濫而成腹水。
(2)濕熱郁結:飲食不節,滋生濕熱,損傷脾胃。尤其小兒,脾胃未健,不能隨飲而化,積之已久,蝕氣蘊滯,清陽當升不升,濁陰當降不降,以致清濁相雜,壅滯中焦,脾土壅滯則肝失疏泄,氣血瘀阻不行,水濕滯留,氣血交阻而臌脹。
(3)脾腎陽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源,二者為生命之根本。小兒營養不足,或勞熱過度,傷及脾胃。脾傷則不能運化水谷,以資化源,氣血不足,水濕內生。腎傷則氣化不行,不能溫化水液,因而濕聚水阻,氣血凝滯而成臌脹。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門脈性肝硬化:小兒時期起病過程緩慢,可潛伏數年。早期代償正常,可無症狀或僅有消化道症狀,如食慾不佳、惡心、嘔吐、腹脹痛、腹瀉等。肝大常為此期主要體征。脾也可腫大,病情發展時,漸見消瘦、乏力、出現門脈高壓、脾功能亢進等,並有出血傾向,有蜘蛛痣、肝掌及內分泌障礙。後期可見側支循環形成,出現腹水、浮腫、貧血及食管下端或胃底靜脈曲張。
(2)壞死後肝硬化:小兒時期的壞死後肝硬化多見於傳染性肝炎以後。這類肝硬化一旦發生,其發展比較迅速,不易代償,常在短期內由一些感染導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多數病兒在症狀與體征尚未具備之前即發生肝功能衰竭。因此,黃疸常為最早的主訴,也可伴有消化道症狀,臨終才出現腹水和出血傾向。
(3)膽汁性肝硬變:①原發性:有特殊的臨床表現。多數有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及上腹部不適。早期表現梗阻性黃疸,皮膚瘙癢,尿色加深,大便變白或色淺,肝臟顯著增大。黃疸持續時間長者,可能出現出血傾向及皮膚黃疸。②繼發性:在小兒時期,主要為肝外膽道梗阻引起。其臨床表現為阻塞性黃疸。
2.診斷根據既往黃疸的病史,肝臟與脾臟腫大,結合肝功能試驗,可考慮早期肝硬變。必要時可做肝組織活檢。出現腹水時應與結核性胸膜炎、縮窄性心包炎及營養不良性水腫相鑒別。
三、辨證施治
1.肝鬱脾虛型
【辨證】肚腹脹大,四肢乏力,氣短懶言,有時發熱惡寒,小便短少,大便稀溏,臉色蒼白,肚腹臌脹,滿腹青筋,下肢浮腫,掐之有凹。脈象弦滑帶數。
【施治】疏肝調脾,破滯利水。
【方葯】茵陳15g,商陸、黃連、青皮、白術各6g,檳榔、京三棱、雞內金各9g,海金沙(另包煎)9g。日1劑,水煎,3次分服。
【加減】氣短懶言甚者加黨參、黃芪各10g,以固氣扶脾;肝鬱甚者加鬱金、香附各10g,柴胡6g,以疏肝行氣。
2.濕熱郁結型
【辨證】腹部脹滿,右脅疼痛,肝脾大,按之較硬,鞏膜及全身黃疸,食慾不振,時有暖氣,倦怠乏力;或有下肢浮腫,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暗紅,旁有瘀點,苔黃膩,脈象滑數。
【施治】清熱利濕,疏肝化瘀。
【方葯】茵苓散加減:茵陳12g,板藍根、豬苓各10g,丹參15g,澤瀉、黃柏、當歸、赤芍各9g,田七(磨調)6g,日1劑,水煎,3次分服。
【加減】右脅疼痛者加鬱金、玄胡各10g,以疏肝止痛,肝大者加煅鱉甲(先煎)、枯草各10g,以軟堅化結。
3.脾腎陽虛型
【辨證】腹部脹大,按之如鼓,腹部青筋暴露,面色萎黃,四肢浮腫,掐之不起,胸脅脹滿,形寒肢冷,小便短少,大便溏稀。舌質帶紫色,舌苔黃膩,脈沉弦或沉細。
【施治】溫陽利水,調補脾腎。
【方葯】附子理中湯合真武湯加減:制附子6g,白術9g,茯苓、黃芪、山葯、車前子各15g,澤瀉、桂枝、乾薑各3g。日1劑,水煎,3次分服。
【加減】肝脾大者加京三棱、莪術各9g;便秘者加大黃10g;便溏者加蓮肉9g,炒扁豆10g;腹現青筋者加越檣藤10g,青皮6g。
四、、輔助治療
1.驗方
(1)甘遂、大戟、芫花各2g,黑丑、白丑各3g,商陸9g,佛手6g,淮山葯10g,穿山甲5g,路路通9g。日1劑,水煎,3次分服(適用於氣滯血瘀體實者)。
(2)炒山甲15g,鱉甲24g,用三七6g,丹參15g,茵陳30g,基黃30g,太子參18g,茯苓18g,白芍15g,女貞子15g,黃芪30g,糯稻根24g。日1劑,水煎,3次分服(適用於早期肝硬變)。
(3)木香、山楂、甘草各10g,陳皮、紅花、大腹皮、蒼術各6g,莪術、砂仁各3g,乾薑3片,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肝硬變表現為飲食不振、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明顯者)。
(4)黨參、茯苓、白術、鱉甲、牡蠣各15g,香附、鬱金、杭白芍、紅花、雞內金、焦三仙各10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肝硬變見納差、腹脹、腹瀉等症者)。
(5)黃芪、豬苓、澤瀉、茯苓皮、車前子各15g,白術、桂枝各10g,瞿麥12g,椒目3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肝硬變合並腹水者)。
2.針灸療方
(1)體針:取中脘、關元、內關、三陰交穴。小便點滴不通者加陰陵泉、復溜,用瀉法,留針15分鍾,5分鍾得氣,針6次為1個療程,休息1天再針。
(2)耳針:取膀胱、大腸、小腸過敏點穴。首先選好穴位,點上甲紫,消毒後用皮內針埋於穴位上,蓋以膠布。每3天換針1次,6次為1個療程。此法可調整經絡虛實,改善肝功能,加強利尿作用,但必須持久堅持。
五、調護
(1)注意飲食,少吃鹽,多食蔬菜、植物蛋白、高糖。禁吃一切煎炒辛辣食物。
(2)在用各種利尿劑時,注意排尿量,一次不要過多,以免丟失體內重要元素,使患者病情加重。
(3)凡用中葯有效者最好不用西葯,肝昏迷的病人不宜使用利尿劑,以免引起水電解質紊亂。
⑵ 肝硬化治療方案有哪些
肝硬化的治療方案有以下這些:
一、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可以彌補兩類治療方法相互之間的不足。
二、針對病因的治療
從根源對疾病進行治療,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臨床常見的疾病誘發因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血吸蟲病、長期營養不良等。
三、抗肝纖維化治療
由於肝纖維化是疾病的常見症狀表現,所以對疾病進行治療時,一定不能忽視肝臟的抗纖維化治療。
四、 積極防治並發症
肝硬化疾病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治療,發展到晚期難免會出現眾多並發症。倘若再忽視疾病及並發症的治療,就很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患者應該根據自己的病情及身體情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也要在飲食方面做一些調整,適當補充養肝護肝營養制劑,如養肝片,減緩病情惡化進展,同時了解一些必要的飲食護理原則,這樣才會早日康復。
⑶ 上海市兒童醫院 你好,我女兒是肝硬化能治療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⑷ 肝硬化治療方法有哪些
肝硬化多採取綜合治療,常用方法如下:
一、去除病因治療:這種治療非常重要,去除病因後肝硬化進展明顯減慢,甚至可以逆轉,主要分析如下:
1、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採用核苷類似物,如恩替卡韋來治療。
2、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給予以索磷布韋為主的抗病毒治療。
3、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應該給予激素治療。
4、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膽管炎:給予以優思弗為主的治療。
5、酒精性肝硬化:應該戒酒。
6、葯物性肝硬化:應該停用可疑葯物。
二、護肝治療:
部分肝硬化患者伴有轉氨酶升高、膽紅素升高,給予適當的護肝葯物治療、抗纖維化治療。早期肝硬化患者給予中葯為主的抗纖維化治療,可以延緩肝硬化進展。
三、對症治療:
出現腹水給予利尿劑治療,出現消化道出血給予降壓、止血、抗炎治療,出現肝性腦病給予降血氨、去除誘因等綜合治療。
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肝硬化患者的預後較好。
⑸ 肝硬化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治療:
1.休息肝功能代償者,宜適當減少活動,失代償期患者應以卧床休息為主
2.飲食:以易消化、富營養飲食為宜,適當高蛋白、高糖、低脂,有肝性腦病時,應限制蛋白,每日(0.5~1.0)g/(kg/d)。避免食用刺激性及質硬食物,以防止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有腹水及水腫時,應限鈉和水的攝入。
3.支持療法二、葯物治療目前無特效葯,不宜濫用葯物,否則,將加重肝臟負擔而適得其反。
1.補充維生素:適當補充VitB1、B2、C、B6,煙酸,葉酸,B12,A,D及K等
2.抗肝纖維化葯物,現臨床使用尚少,多應用於動物實驗中,如秋水仙鹼,D-青黴胺。另外一些中葯如丹參、冬蟲夏草有明顯的抗纖維化作用
3.保護肝細胞、促肝細胞再生、防止肝細胞壞死的葯物:肝太樂、益肝靈;另肌苷、三磷酸胞苷、肝細胞生長素、維生素E等有抗肝細胞壞死、促肝細胞再生作用。
4.中葯治療。三、肝硬化並發症的治療
1.腹水的治療:
(1)限制鈉和水的攝入。每日攝入氯化鈉不超過2g為宜,每日水的攝入量應不超過1000ml。
(2)利尿劑:單獨使用或聯合應用。常用的利尿劑有雙氫克尿塞、氨苯喋啶、速尿口服或肌注或緩慢靜注。也可用利尿酸鈉50mg與5%GS20ml-40ml靜滴。安體舒通系抗醛固酮保鉀利尿劑。應用利尿劑應排鉀與保鉀聯合使用,交替和間斷應用效果較好。
(3)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擴容:人血白蛋白,也可輸血漿或新鮮全血,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加循環血容量。但擴容不宜過急,因在門脈高壓情況下,易引起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4)放腹水加靜脈輸注白蛋白治療。2.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治療:需急診搶救,根據患者情況可內鏡下套匝術或硬化劑注射等治療。3.脾功能亢進的治療:內科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考慮脾栓塞術後脾切除術。
4.繼發感染的治療:根據疾病感染病因,分別應用相應抗生素,並加強支持療法。根據患者情況可選擇幹細胞移植治療,可恢復肝臟功能、抗肝纖維化、提高生活質量等。幹細胞移植是肝硬化患者的希望。解放軍309醫院消化科採用外有血幹細胞治療肝硬化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⑹ 肝硬化有什麼輔助治療方法
治療肝硬化的方法目前還挺多的,包括手術和非手術,介入、肝移植,葯物等等。具體可以這樣的描述,
第一是常規的葯物治療,葯物治療是整個肝硬化最常見最實用的一種方式,病人痛苦少,當然見效不一定是特別的快,或者能達到根治作用。
第二種是內鏡治療,主要由消化內科進行胃鏡下的處理,包括內鏡的硬化栓塞,套圈結扎,注射硬化劑,或者甚至在鏡下的切除治療。
第三種是手術治療,外科手術最常見的包括胃底靜脈曲張的離斷術,還有這種轉流術。
第四種是一種根治性的作用,主要是肝移植,但是肝移植目前條件受限,很多病人並不適合做肝移植治療。
第五種是介入治療,最常見的介入治療的這種tips的,就是在肝內的,通過肝靜脈和門靜脈的短路手術來緩解肝硬化引起的門脈高壓。總得來說,肝硬化的目前的治療效果還不是特別的理想,除了肝移植是一種根治性的手術之外,其它主要是一種治標的作用。
專家提示:治療肝硬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第一,常規的葯物治療;第二,內鏡治療,包括內鏡下硬化栓塞、套圈結扎或者切除等;第三,手術治療;第四,肝移植,也是一種根治性治療辦法;第五,介入治療。
⑺ 肝硬化如何治療
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包括:1、通過抗病毒葯物控制病毒,使肝細胞免受破壞,且採用扶正化瘀、抗纖維化的葯物控制肝硬化;2、出現低蛋白血症,可在飲食上或通過靜脈補充蛋白;3、出現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血色素降低的情況,需採用升白、升血小板、提高血色素的葯物進行治療;4、葯物無法治療,可採取脾切除、門脈分流術、脾栓塞等方法;5、肝硬化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態,忌生氣,忌辛辣忌酒
⑻ 肝硬化如何治療
治療方針
目前尚無根治辦法。主要在於早期發現和阻止病程進展。
一般治療
(一)針對肝硬化的治療
1.支持治療
靜脈輸入高滲葡萄糖液以補充熱量,輸液中可加入維生素C、胰島素、氯化鉀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病情較重者可輸入白蛋白、新鮮血漿。
2.保肝對症治療
肝炎活動期可給予保肝、降酶、退黃等治療:葡醛內酯、維生素C。
3.門脈高壓治療
(1)口服降低門脈壓力的葯物 如心得安、硝酸酯類、鈣通道阻滯劑;補充B族維生素和消化酶。
(2)脾功能亢進治療 可服用升白細胞和血小板的葯物(如利血生、鯊肝醇、氨肽素等),必要時可行脾切除術或脾動脈栓塞術治療。
(3)腹腔積液的治療
(4)門靜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
(5)肝臟移植手術。
(二)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
治療葯物包括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
(三)其他治療
1.免疫調節治療。
2.中葯及中葯制劑治療。
⑼ 肝硬化怎麼治療
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如下:
1、代償期:以病因治療為主,只要能夠找到病因,就要進行病因治療,比如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抗病毒治療非常關鍵。經過抗病毒治療,肝硬化能夠在一定程度的逆轉。目前對於乙肝和丙肝都有較好的葯物,經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讓病情不再進展,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變成肝硬化再逆轉回來。
如果是酒精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戒酒非常關鍵,患者經過戒酒以後肝硬化停止發展,甚至治癒。
所以對於代償期肝硬化,要去除病因。在病因治療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的去抗纖維化,如果肝臟還有炎症活動,控制肝臟炎症;
2、失代償期:除了病因治療之外,重要的是控制並發症,比如病人由於大量腹水出現自發性腹膜炎、腹腔感染,應積極給予抗感染治療,經過有效的控制感染以後,腹水可能會減少或者消失;如果存在低蛋白血症,補蛋白也比較重要;消化道出血常常是由於門脈高壓所造成,應積極使用胃鏡止血;肝性腦病是由於有毒物質無法排泄,可能會用葯物來降低毒性物質的產生或者降低毒性。也可以使用潤腸通便的葯物將腸道中的毒素盡快排出去,對治療也有幫助。
⑽ 肝硬化用中葯怎麼治
治肝硬化的中葯及驗方 肝硬化是一種難治性慢性疾病,部分中葯治療肝硬化效果不錯。
丹參:丹參具有改善微循環障礙,改變血液流變學狀況,抗凝、抗炎、耐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等效果。適用於氣滯血瘀兼有血熱而表現為肝硬化、脾大,兼有低熱、煩躁、失眠、脅痛、癰腫瘡毒等症。可用丹參注射液或丹參片等。
桃仁:破血行瘀,適用於血瘀徵象明顯,伴有腸燥便秘、舌質紫暗、面色黧黑、肝區刺痛、腹腔感染等患者。
冬蟲夏草:補虛損、益精氣,適用於各種虛證肝硬化患者。不過,此葯價錢較貴,非一般患者可以承受。
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適用於脾氣虛弱、肝硬化所致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
此外,田三七、紅花、澤蘭、當歸等長期使用,也有明顯的抗肝纖維化作用。以上這些單味葯,最好配合辨證施治的復方一起進行,或與下面的驗方共同服用:
補消湯:黨參30g,生蘿卜子(萊菔子)15g,茵陳30g,木香15g,砂仁6g,明礬10g。將上葯用紗布包好,放入鯉魚肚內,煮30分鍾後吃魚喝湯。病輕者一般5-6劑,病重者可多服幾劑,直至症狀完全消失。服葯期間忌鹽100天。主治肝硬化腹水症。
二甲散:鱉甲(醋炒)、龜板(醋炒)各等量,研成細末,混勻。每次10g,開水送服,每日2次,30天為1個療程。主治早期肝硬化,體質尚好者。
復方三七膠囊:三七200g,黃芪500g,丹參500g,三棱200g,莪術200g,檳榔150g,山楂200g,雞內金200g,水蛭1OOg。分別研成細末,混勻過篩裝入膠囊內,每次5粒,每日3次,連服2個月為1療程。
強肝軟肝散:紫靈芝150g,黃精200g,當歸150g,枸杞子150g,黨參200g,黃芪200g,巴戟天150g,鱉甲300g,穿山甲150g,地鱉蟲150g,水蛭150g,雞內金150g,田七150g,絞股藍200g,香附1OOg。共研細末,每次15-20g,開水送服,每日2次,服完1料為1個療程。
資料來源:摘自「東方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