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癰疽治療方法

癰疽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1 08:14:29

⑴ 癰疽發背,地銘腫毒用何處方

你好:你可以用老麥粉,炒熟變黃黑色,到第二天,研為末, 掉陳醋調成糊,熬如黑漆,藏入瓷罐中。同時攤小塊布,剪孔貼患處,疼 痛漸消。以後腫毒亦消,此方屢試屢驗,葯易得而功極顯。

⑵ 治療癰、疽、疔、癤有哪些偏方

白酒枸杞汁飲 [用料]鮮嫩枸杞子60克,白酒100毫升。

[制用法]將枸把子洗凈,搗爛,取汁。白酒燒熱,沖入枸杞汁中,趁熱飲用。每天1劑,2次分服。

[功效]清熱,排膿,生肌。可治療已化膿的瘡癤。本方有清除膿毒,使瘡收口更快的作用。

銀花蜜飲 [用料]盒銀花30克,蜂蜜50克。

[制用法]先將金銀花水煎取汁,兌入蜂蜜即成。每天1劑,2~3次分服。

[功效]清熱解毒。可治療小兒暑癤、膿皰瘡及痱子合並感染。

糯米粽子方 [用料]糯米粽子適量。

[制用法]將糯米粽去皮,搗爛如泥,敷於患處。

[功效]行血散腫。可治療腋下癤、癰毒等瘡癤發炎紅腫。

芙蓉花湯 [用料]鮮芙蓉花30克,冰糖15克。

[制用法]將芙蓉花水煎取汁,加入冰糖令溶即成。每天2劑。

[功效]清熱解糨,消腫止痛。可治療癰疽、瘡癤、腫毒等。

醋墨汁治療癤腫 [用料]墨1塊,醋適量。

[制用法]以醋研墨,至極濃,用毛筆蘸墨汁,塗於癰腫周圍,幹了再塗,1夜可消腫。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止痛。可治療癰腫初起及背癰症。

巴豆治療癰疽 [用料]巴豆適量。

[制用法]在瓦上炙存性,研末外用。

[功效]祛寒、解毒、消炎。可治療癰潰後腐肉不脫。

芙蓉葉醋糊治療癤腫 [用料]芙蓉葉粉、醋、蜂蜜各等份。

[制用法]將三味原料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每天2次。

[功效]清熱解毒。可治療癤腫及膿頭痱子。

生番薯治瘡毒 [用料]生番薯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敷患處,每天更換2次。

[功效]消炎擊毒。可治療瘡毒腫痛、乳癰。

赤小豆黑豆治瘡癤 [用料]黑豆、赤小豆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湯。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可治療小兒瘡癤、膿皰瘡。

芝麻油治毛囊炎 [用料]芝麻油、大蔥白(根部以上)各適量。

[制用法]將麻油加熱,待起泡冒煙後倒出晾涼,用蔥白蘸芝麻油塗患處。每次塗20~30分鍾,連塗3天,有奇效。

[功效]解毒涼肌,消炎散腫。可治療毛裹炎。

654-2治療早期癤腫 [用料]654-2(山茛菪鹼)注射液1支。

[制用法]先用酒精棉球將患處擦凈,再用山茛菪鹼注射液浸濕紗布(以不滴為度)外敷患處,每天2次,也可用棉球蘸葯液塗於患處,每天6~8次。

[功效]治癒率84.4%,化膿率15.6%,明顯優於外塗魚石脂軟膏對照組的治癒率。

絲瓜汁治癰疽久不收口 [用料]鮮絲瓜1個。

[制用法]將絲瓜切碎,搗爛絞汁。頻頻塗於患處。

[功效]散淤、止血、消腫。可治療癰疽瘡口太深不斂。

葵花葉解毒療癰 [用料]鮮葵花葉、蜂蜜各適量。

[制用法]將葵花葉洗凈,搗爛如泥,加蜂蜜調勻備用。取適量攤在紗布上,敷患處包紮固定,每天換葯1次。

[功效] 涼血解毒,達邪外出。主治疔瘡癤腫。初起敷後可消散,膿腫者可消炎排膿,潰破者可去淤斂瘡。

柳葉膏療諸腫毒 [用料]鮮柳樹葉或嫩芽。

[制用法]將採集的鮮柳樹葉或嫩芽用水洗凈,加水適量浸煮,2~4小時後過濾,如此浸煮2次,合並2次濾液,濃縮成膏狀,即可裝入瓶中密封備用。使用時將患處用壓用酒精消毒,塗敷柳葉膏,然後用紗布包紮固定,每天換葯1次。

[功效]退熱,殺菌,消腫,止痛,提膿,生肌。外敷療疔瘡癤腫及外傷感染諸疾。

生芋頭治指頭疔 [用料]生事艿(芋頭),食鹽少許。

[制用法]將芋頭洗凈,加食鹽搗爛。敷於患部,每天更換2次。

[功效]消炎,消腫,鎮痛。可治療無名腫毒、指頭疔(瘭疽),對小兒頭部毛囊炎也有較好療效。

蒲公英糊劑治蛇頭疔 [用料]干蒲公英適量,甘油、75%酒精(比例為1:3)適量。

[制用法]干蒲公英研為細末與甘油、75%酒精調成糊狀,裝瓶密封備用,使用時將葯糊攤於紗布上,敷於患處固定。每天換葯1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蛇頭疔。

鯽魚肉治惡瘡乳癌 [用料]大活鯽魚。

[制用法] 將魚宰殺後,去取鮮魚肉加鹽少許,搗成爛泥。敷於患處,每3~4 小時更換1次。

[功效]解毒生肌。可治療一切惡瘡、乳癌及臁瘡等。

外用頭發灰治黃水瘡 [用料]頭發灰9克。枯礬6克,冰片1.5克。

[制用法]頭發燒灰存性。將三味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前先將瘡面用溫鹽水洗凈,再用少許香油將葯調成糊狀,塗於瘡面上,不必包紮。每天塗2或3次。

[功效]清熱解毒,散淤生肌。可治療黃水瘡。

馬勃療褥瘡有效 [用料]馬勃數枚。

[制用法]馬勃去外皮,切成薄片,經高壓滅菌。置於瘡面上,再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葯1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止血。可治療褥瘡、臁瘡等。

酒浸黑芝麻治小兒熱癤 [用料]黃酒、黑芝麻各適量。

[制用法]酒浸芝麻2日後,蒸熟,搗爛,塗於布上。敷貼患處,每天換1次。

[功效]清熱,消腫。可治療小兒頭面熱癤、皰瘡。

仙鶴糯米粥療膿腫瘡瘍 [用料]鮮仙鶴草根250克,糯米適量。

[制用法]將仙鶴草根洗凈,加水同糯米共煮成粥。粥熟,揀去草根,加少許糖。每天服1次,連服3~5天。

[功效]行血、消腫。可治療腫毒,對小兒頭部腫癤療效更佳。

蜜糖銀花露治小兒癤瘡 [用料]蜜糖50克,金銀花50克。

[制用法]用砂鍋加水煎金銀花,煎至只剩兩碗汁,放涼去渣。飲用前分次加入適量蜂蜜,攪勻。

[功效]清熱解毒。可治療小兒夏天長暑癤、膿皰瘡及痱子合並感染。

首烏酒治諸癰疽腫毒 [用料]生何首烏或夜交藤、白酒各適量。

[制用法]將首烏切細,以60度的白酒浸泡於瓶中,密封,隔水燉3~5小時。隨時通量飲用。

[功效]可治療一切癰疽腫毒。

羊肉片治嬰兒肛後潰瘍 [用料]鮮羊肉1塊。

[制用法]將羊肉洗凈,切成薄片(比潰瘍面積要大些)。用溫水洗凈患處,把肉片貼上,用橡皮膏粘住,或用紗布包紮。每天更換1次,五六天即愈。

[功效]可治療初生嬰兒肛門後潰瘍。 野菊花治癰疽潰爛久不收口 [用料]野菊花30克。

[制用法]水煎服。另用鮮野菊花葉適量,煎水洗傷口。

[功效]癰疽潰爛久不收口。

⑶ 治療癰癤的方法,最好是中葯的,謝謝

癰疽是體內濕熱毒火所致;
中葯治療是很簡單的;
1;口服;清熱化毒丸
2;外用;拔毒膏或者是配製的中葯外敷

⑷ 癰疽用什麼外用葯

可以外用碘伏消毒,之後使用百多邦治療。平時應注意衛生
如果膿腫較大,是需要手術切開把膿液擠出的。

⑸ 怎樣用葯浴治療癰疽

癰是指由多個相鄰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有時是由1個癤或多個癤腫發展而成,一般瘡面淺而大。常發生於較粗厚的皮膚處,如頸項部或背部、腰部等。其主要症狀是初起局部為一片醬紅色浸潤區,稍高出正常皮膚,堅硬疼痛,病變繼續發展,表面出現多個膿頭,狀如蜂窩,中央部常壞死潰爛,周圍紅腫范圍較大,無明顯界限。病程中常伴有高熱、寒戰、頭痛等症狀。
疽是指發於肌肉筋骨間的瘡腫,瘡面一般較深,臨床分有頭疽和無頭疽兩類。有頭疽屬陽性瘡瘍,根據形態和發病部位的不同而命名,如發背、腦疽等;無頭疽屬陰性瘡瘍,其病位較深,多發於筋骨之間或肌肉深部,一般病程較長,如缺盆疽、環跳疽等。由於癰與疽形態相似,且可以互相轉化,所以習慣上往往癰疽並稱。
方一【組成】蔥、麻油各適量。
【用法】將麻油煎蔥至發黑,趁熱外洗患處。
【功用】解毒消腫。
【適應證】腫毒初起。
【說明】蔥能通氣,消腫毒,葯理學研究表明,蔥對多種致病菌有殺滅作用。麻油有潤燥、解毒、止痛、消腫之功兩者相合,解毒消腫,故能有效地治療腫毒初起。
方二【組成】麻油適量。
【用法】將麻油外洗患處。
【功用】解毒涼血。
【適應證】癰瘡腫毒。
【說明】麻油能解毒涼血,外敷一切惡瘡疥癬。有生肌長肉,止痛,消癰腫的作用。
方三【組成】蔥汁適量。
【用法】用蔥汁外洗患處,每日4或5次。
【功用】解毒消腫。
【適應證】一切腫毒。
【說明】蔥汁功能散瘀血,止痛,具有良好的解毒消腫的作用。
方四【組成】絲瓜適量。
【用法】將絲瓜搗汁,外洗患處。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癰疽不斂,瘡口太深。
【說明】絲瓜性屬寒物,味甘體滑。有解毒、清熱、涼血之功,凡癰疽瘡瘍均可用。
方五【組成】萎黃蔥葉適量。
【用法】將萎黃蔥葉煮沸,取汁浸漬患指。
【功用】解毒消腫。
【適應證】甲溝炎。
【說明】蔥葉功能解毒消腫,故可用於治療化膿性甲溝炎、指頭炎。
方六【組成】豬蹄1隻,薔薇根50克,炙甘草、芍葯、白芷各25克。
【用法】將上五物切碎,以水2 000毫升,煮豬蹄,取汁1 000毫升,去滓,下諸物,再煮取500毫升,以洗瘡。
【功用】解毒消腫。
【適應證】癰疽等毒潰爛。
【說明】豬蹄,能解癰疽,消毒氣,去惡肉。薔薇根治熱毒風,癰疽惡瘡。甘草、芍葯、白芷皆有解毒消腫之功,諸物合用,故能有效地治療癰疽等毒潰爛。
方七【組成】米漿水適量,食鹽少許。
【用法】用米漿水人鹽少許,加熱漬洗患指。
【功用】清熱涼血。
【適應證】手指腫毒。
【說明】米漿水即米泔水,性味「甘寒,無毒」,功能清熱涼血,故常被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瘡瘍腫毒。
方八【組成】白及55克,松香25克。
【用法】將葯物放沙鍋內,對入涼水300毫升,煎沸去渣,趁熱將葯水裝在帶細眼的新噴壺內,不斷淋洗患處。已用過之葯水不要再用,需另補加適量水,煎後繼續再用。每劑葯可重煎3次,使用3日(冬季),夏天只能使用1~2日。
【功用】解毒消腫,祛腐生肌。
【適應證】瘡癰潰瘍疼痛,不易收口者。
【說明】白及為外瘍消腫生肌之要葯。松香,外敷可祛膿拔毒。
方九【組成】夏枯草25克,金銀花、赤芍、拳參、白芷各30克,地丁40克,白花蛇舌草50克,連翹、丹皮各15克。
【用法】上葯共煎液,1/4的葯液留作濕敷,3/4的葯液用作熏洗。每日1次,3次為1個療程。
【功用】解毒消腫。
【適應證】癰腫未化膿者。
【說明】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功能清熱散結,主寒熱,瘰癧,頭瘡。葯理學實驗表明,其煎劑在體外有較廣的抑菌譜,作用亦較強。配伍金銀花等葯,其效更強。
方十【組成】一枝黃花65克,野菊花根20克。
【用法】上葯加醋適量煎水,趁熱熏洗瘡口。每日2或3次。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適應證】癰腫潰後腐肉不脫者。
【說明】一枝黃花常用作清熱消炎劑。野菊花根有清熱解毒之功。
方十一【組成】鮮蒲公英30~60克。
【用法】上葯煎水外洗患處。每日1或2次。
【功用】解毒消腫。
【適應證】癰腫初期。
【說明】蒲公英,其性清涼,治一切疔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可服可敷,頗有應驗。

⑹ 瘡疥疔癰可以用哪些葯方治療

癤是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大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中醫亦稱癤,多由暑、濕、熱毒蘊於肌膚所致。

癰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由多個癤融合而成。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特點為初起即有多個粟粒樣膿頭,潰後狀如蜂窩,易向深部及周圍擴散,范圍較大,甚者大於30厘米。屬中醫「有頭疽」范圍,多因外受風溫熱毒,內有臟腑蓄毒所致。

疔是發病迅速而且危險性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發生在顏面和手足等處。若處理不當,發於顏面者很容易走黃而危及生命,發於手足者則可以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包括西醫的癤,癰,壞疽的一部分。蛇頭疔,指疔毒發於手指末端,腫脹形如蛇頭者。

【方一】清暑湯

【出處】《外科全生集》

【組成】銀花20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滑石15克,車前仁10克,花粉10克,赤芍10克,薄荷6克,荷梗10克,生甘草5克。

【功用】清暑利濕,消腫解毒。

【主治】夏秋季節,患處結塊,形似如錐,單個或多個,胸悶少食,小便短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熱癤方

【組成】銀花2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營和血。

【主治】患處突起,形似如錐,灼熱疼痛,膿成潰破,數日而愈,或有發熱、口渴。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五味消毒飲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銀花,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酒少量。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輕者癤腫只有一二個,多則可散發全身,或簇集一處,或此愈彼起。

【方解】銀花清氣血熱毒,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清熱解毒,清解之力尤強,並能令血散結,消腫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防風通聖散

【出處】《宣明論方》

【組成】防風、川芎、當歸、芍葯、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各6克,石膏、黃芩、桔梗各12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荊芥、白術、梔子各3克。

【功用】養陰清熱解毒。

【主治】癤腫此愈彼起,不斷發生。散發全身各處,癤腫較大,易轉變為有頭疽。

【方解】麻黃、荊芥、防風、薄荷疏風解表,大黃、芒硝瀉熱通便,滑石、梔子清熱利濕,使里熱從二便分消。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熱瀉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熱,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血,白術、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葯。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托里透膿湯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黨參6克,生黃芪10克,白術3克,當歸6克,穿山甲、白芷各3克,升麻2克,皂角刺5克,青皮、甘草節各2克。

【功用】益氣活血,托里透膿。

【主治】治氣血虧損,癰瘡將潰,體虛邪盛,膿成未潰,紫陷無膿,根腳散大,舌淡苔白,脈虛緩。

【方解】本方治證乃氣血虧損所致。方中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益氣補托;穿山甲、皂角刺、白芷、青皮潰瘍排膿;當歸補血活血。其配伍特點,是益氣升陷與托里透膿同用,使氣充陷升,提膿泄毒。臨床應用:本方是治療癰瘡膿熟、正虛不潰的方劑。以氣血虧損,癰疽膿熟不潰,見紫陷無膿者。若疼痛較劇者,加乳香、沒葯;氣虛不足,面色萎黃者,加熟地黃、枸杞子;陽虛畏寒,局部紫陷者,加鹿角、肉桂。用於多種化膿性疾病,產後缺乳,心悸等屬氣血虧損者。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服下,每次沖酒少許服用。瘡瘍已潰者忌用。

【方六】托里定痛湯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熟地黃15克,當歸、白芍、川芎各9克,乳香、沒葯各7克,罌粟殼6克,肉桂2克。

【功用】補血行瘀,內托止痛。

【主治】治癰疽潰後,因體弱血虛疼痛者。

【方解】方中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補血活血;肉桂溫經助陽,通血脈,散寒止痛;乳香、沒葯活血定痛,消腫生肌;罌粟殼專止疼痛。諸葯共奏其功效。臨床應用:本方是補血行瘀,內托止痛的方劑。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溫服。實熱者忌用。

【方七】陽和湯

【出處】《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熟地黃30克,鹿角膠9克,白芥子6克,肉桂、麻黃、生甘草各3克,炮姜炭2克。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治陽虛寒凝所致陰疽、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局部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痠痛不熱,舌淡苔白,脈沉細;外科常治一切陰證瘡瘍。

【方解】本方所治陰疽,屬陰寒之證,由營血本虛,寒凝痰滯,痹阻肌肉、筋骨、血脈、關節而成。故本方重用熟地黃,以溫補營血;鹿角膠填精補髓,強壯筋骨,助熟地黃以養血;炮姜、肉桂溫中有通,以溫通經脈,解散寒凝痰滯;麻黃開腠理以達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與溫補葯同用,則補而不膩,通而不散;生甘草有化毒之功。本方配伍特點,為溫補營血不足,解散陰凝寒痰,使破陰回陽,消寒化痰。

【葯理】抑制結核桿菌,擴張血管,強心,利尿。地黃具糖皮質激素樣作用;甘草浸膏具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用法】水煎,1日1劑。

【方八】回陽三建湯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附子、人參、黃芪、當歸、川芎、茯苓、陳皮、枸杞子、山茱萸各6克,木香、甘草、紫草、蒼術、厚朴、紅花、獨活各3克,煨姜5克,皂角樹根白皮6克,米酒30毫升。

【功用】補氣助陽,托毒消癰。

【主治】治陰疽發背,初起不腫不疼,不熱不紅,硬若牛皮,堅如頑石,後皮色紫暗,根腳平散,軟陷無膿,皮不作腐,身冷,肢體倦怠,脈細。

【方解】方中附子、人參、黃芪補氣助陽,以扶正逐寒;川芎、當歸、紅花活血養血,以通經脈;蒼術、厚朴、陳皮、茯苓溫燥寒濕,以除陰凝之邪。諸葯合用,共奏扶正托邪,轉陰回陽之功效。臨床應用:本方是治療陰疽不起之危證的方劑。以陰疽不起,根腳平散軟陷,皮色暗而不活,無膿不腐,身涼,脈細為據。用於瘡疽癰瘍等化膿性感染合並全身性膿毒敗血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見上述症狀者。

【用法】水煎,1日1劑,分3次服。

【方九】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大黃、黃柏、五倍子。任選1種,每種30克,或3種同用各等量。

【主治】癤。

【用法】研為細末,用食醋適量,調為糊狀,敷於患處。每日4~5次。

【方十】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巴豆6克、生薑10克、大黃6克、桂圓20克。

【主治】癤腫初期。

【用法】上葯搗爛後加麵粉調拌,塞於鼻孔中,左右交替,1日4次,3天為一療程。

【方十一】神功內托散

【出處】《外科正宗》

【組成】當歸6克,白芍、川芎、茯苓、陳皮、附子、穿山甲各3克,人參、黃芪、白術各5克,炙甘草、木香各2克,煨姜6克,大棗6克。

【功用】補氣益血,溫陽托毒。

【主治】治瘡瘍日久,氣血兩虛,寒邪凝滯所致瘡瘍平塌,漫腫鈍痛,不散不腐潰,身涼,舌淡,脈細弱。

【方解】方中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茯苓、大棗補氣健脾;當歸、白芍、川芎補血活血;附子溫陽散寒;穿山甲散結透膿。諸葯合用,共奏托毒外透之功效。臨床應用:適用於蜂窩組織炎,乳腺炎,多種化膿性瘡瘍,貧血,心肌勞損,心力衰竭,屬氣血不足,寒邪凝滯者,畏寒肢冷者,加鹿角、肉桂;疼痛者,加乳香、沒葯;身有寒熱者,加麻黃、白芷。

【用法】水煎,1日1劑,半餓時分3次溫服。內服葯的同時,外敷溫散箍毒葯。

【方十二】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鮮馬蘭頭100克,白酒適量。

【主治】癤、癰。

【用法】前一味加食鹽少許搗爛用酒拌成糊狀,塗敷於癤癰患處。

⑺ 癰疽疔瘡用葯治療,吃什麼葯好

一般情況還是以消炎為主的,常用的青黴素就是可以的,您還可以再患處塗抹紅黴素軟膏治療的,您還要注意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的,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⑻ 效果療效

艾灸的治病機理艾灸療法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其治療效果為無數臨床實踐所證實,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局部溫熱刺激效應
灸療是一種在人體某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以達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療方法,施灸點皮膚外溫度上升高達130℃左右,皮膚內溫度最高在56℃左右。皮下與肌層內的溫度變化和表皮不同,灸刺激不僅涉及淺層,也涉及深層。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斑痕、浮腫、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同時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於代謝產物的排泄;還可引起大腦皮層抑制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葯物的吸收。研究發現艾灸具有近紅外輻射作用。人體既是一個紅外輻射源,又是一個良好的紅外吸收體,艾灸的近紅外輻射為肌體的活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艾灸所發出的近紅外光量子能為肌體所調控。在艾灸療法過程中,近紅外輻射作用於人體穴位時,具有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種有利於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產生受激共振」的基礎上,藉助於反饋調節機制,糾正病理狀態下能量/信息代謝的紊亂狀態,調控肌體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恢復正常機能的目的。
2.經絡調節作用
經絡學說是中醫學說的重要內容,也是灸療學的理論基礎。人是一個整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協調的,這種互相協調關系,主要是靠肌體自控調節系統實現的。皮部起著接收器和效應器的作用,經絡起著傳遞信息和聯絡的作用,頭腦綜合分析處理信息、發出指令、起著指揮的作用,即皮部 經絡系統
大腦 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這也是生物全息論的研究結果,醫學已證明,即便是一種微小的局部性病變,也會呈現全身肌體失調的一切反映(如皮膚紅腫,可引起發燒、全身不適),因此,經絡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控系統。因此在穴位上施灸時,由於艾火的溫熱刺激,才產生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迭加的結果,導致生理上的放大效應。
3.其它作用
灸療的治療作用還可以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實現,而且這種作用呈雙向調節的特徵,即低者可以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因為艾灸施於穴位,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經氣、調動了經脈的功能、使之更好的發揮行氣血和陰陽的整體作用,而且激活皮膚中某些神經末梢酶類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因而對疾病的治療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
綜上所述,艾灸的作用機理,是通過艾灸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效應,傳遞到經絡系統,調動人體的免疫功能,作用於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病變部位,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的調整,在相互協同相互激發的作用下,產生治療上的倍數效應。

作用
概述
艾灸灸法又名灸療。它使用艾絨或其他葯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葯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黃帝內經》的《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亦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由於其安全性高、無毒副作用、養生保健,因此流傳很廣。主要作用歸結為一下: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雲:「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雲:「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雲:「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雲:「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熱
艾灸美容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范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嚙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⑼ 癰疽是什麼病,怎麼治療

癰疽(yōng jū),毒瘡,多而廣的叫癰,深的叫疽。這樣的毒瘡被現代醫學解釋為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細菌感染所致的化膿性炎,病原菌為葡萄球菌。 癰發於肌肉,紅腫高大,多屬於陽症,疽發於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屬於陰症

閱讀全文

與癰疽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確繪制電導滴定曲線的方法 瀏覽:664
富鋰錳正極材料主體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1000
青松形體組合訓練方法 瀏覽:975
心衰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265
裝修公司用什麼方法代理 瀏覽:995
土鱉蟲怎麼養殖方法 瀏覽:845
快速取雞內金的方法 瀏覽:995
五個回歸分析方法 瀏覽:951
污水的檢測方法標准 瀏覽:315
才買的三角梅快速服盆方法 瀏覽:144
系統需求分析方法 瀏覽:894
龍眼快速熟的方法 瀏覽:985
熱源檢測方法優缺點 瀏覽:629
試劑檢測方法性能首先驗證什麼 瀏覽:199
案例分析科學的激勵方法造就成功 瀏覽:657
失效螺紋連接方法 瀏覽:953
術後凹陷疤痕修復最佳方法 瀏覽:351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方法途徑研究 瀏覽:868
黃瓜花蕾的食用方法 瀏覽:720
圓頂蚊帳的正確方法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