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長如何調整親子關系
三、四年級的孩子,不再那麼迷信老師家長了,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我們經常會發現三、四年級的孩子開始頂嘴了。比如,大人剛說他某方面做的不好,他馬上反唇相譏,你那次還如何如何呢?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千萬不要生氣,其實您可以換另一個角度思考,孩子頂嘴說明他開始有自己的思維了,說明他長大了。所以,此時,家長就不能再像管幼兒一樣的管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了,要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調整親子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減少親子矛盾,使孩子順利成長。 方法 1、外松內緊來管理 三四年級的孩子要求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對家長、老師的約束開始感到不滿,膽子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向權威挑戰,此時家長、老師可以采外松內緊的方式去管理孩子。 比如,有的孩子特別喜歡看電視,放學之後趁家長還都沒回來就一直看電視,只要聽到家長的腳步聲或者開門聲馬上把電視關掉。有的家長採取摸電視機是否熱,打開電視看所顯示的頻道是否是昨天臨關電視時的頻道等方法來判斷孩子放學後是否看了電視。這些方法不但會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會增強孩子的反偵察能力,給家長的教育帶來很大的困難。其實,我們可以完全不去關注電視機,而是輕描淡寫的問問孩子作業寫了沒有,孩子如果說寫了,您可以要求看一看;孩子如果說還沒寫,您可以讓他現在開始寫。孩子先看了電視,再去寫作業,完成作業的時間就會比較晚了,當他寫完作業時您可以說,本來打算等他寫完作業讓他看一張他盼望以久的動畫光碟或者游戲的,但是現在很晚了,活動就取消了,明天如果能寫得快一些,再看不遲。於是孩子就會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放學後抓緊時間寫作業,第二天,他就可能不看電視了先寫作業了。幾次之後,您還可以在孩子寫完作業之後安排一些別的游戲活動,讓他放鬆身心。在放鬆的時候,您可以說,你看你抓緊時間寫完作業,你就有很多時間可以自由支配,這樣多好呀。大家看,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同樣達到了讓孩子放學之後先寫作業的目的,但是孩子卻感覺不到我們家長在管理他,而是覺得這么做是他自己選擇的,而且這種做法讓他很開心這就是外松內緊。 再比如,有很多孩子愛吃肉,愛吃快餐,不愛運動,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小胖墩。很多家長為此很著急,想讓孩子多吃點蔬菜,水果,多運動運動,孩子又不願意,父母和孩子之間經常為了這些事情發生矛盾。您可以嘗試著這樣做:家長在做飯的時候可以把燉肉變成炒肉片,炒肉絲,即使燉肉也要挑選瘦一些的肉,而且每次只燉少量的肉,這樣就可以減少孩子對脂肪的攝入量。另一方面,家長可以提高一下做素菜的手藝,把菜做得色、香、味俱全,比如,把菜做成卡通形狀,包不同顏色的餃子等,以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每次做飯的量要恰到好處,不要多做,防止孩子嘴讒而多吃。家裡不放置零食,孩子沒吃飽可以讓他吃一些黃瓜、蘋果之類的減肥食品充飢。在運動方面,家長可以這么做,如果家離學校不是很遠,家長可以帶孩子步行去上學,放學也是一樣。如果家距離學校比較遠,您可以坐一段車之後再步行。在步行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聊一些比較輕松愉快的話題或者和他一起觀察馬路上的人和車,讓孩子感覺到和家長一起步行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孩子都是喜歡和同齡人一起玩的,您還可以利用孩子的這一心理特點,經常讓孩子和小夥伴出去玩,或者組織幾個家庭一起去郊遊。這些都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總之,我們要採取快樂的方式去,這樣他們才能樂於接受,親子關系也才能得到加強。 注意事項:外松內緊的這種教育方式需要我們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當孩子拒絕的時候不能著急,可以暫時退讓,但是有條件,現在退讓是為了將來大踏步的前進。家長的態度要溫和,但是堅定。 方法 2、創造自由的言論空間 三四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對班裡人,發生的事情也喜歡評論了,所以,當孩子回家後和家長說起學校事情的時候,家長要認真傾聽,哪怕孩子的觀點是錯誤的,認識是片面的,家長都不要任意打斷,不要急於批評指正,可以在耐心傾聽的基礎上,參與討論。您可以把您的觀點說出來,但是不強加給孩子,讓他自己的評判。大家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彼此交流,但是都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 比如,當您的孩子回家後告訴您,今天考試時小建小聲叫明明,明明回過頭還沒和小建說上話就被老師發現了。老師批評明明考試時不該回頭,可是明明說是小建叫的我,我才回的頭。但是老師仍然批評明明就算有人叫你你也不該回頭,這是作弊。為此,明明很不服氣,和老師頂了幾句嘴就賭氣不做卷子了,老師也生氣了,把他卷子收了,寫了個零分。 孩子就要發表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了,他可能會認為明明是委屈的,本來是小建叫的他,他才回的頭,也沒看小建的卷子,也沒說話,干嗎要挨批評呢?還被收了卷子記了零分,老師太過分了,小建也太不仗義了。您可以這樣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明明確實有委屈的理由,理由你剛才已經說過了,但是考試是有考場要求的,無論任何原因都是不可以交頭接耳的,明明已經上了四年級應該清楚這個要求,為什麼明知故犯呢?難道有理由就可以違反紀律嗎?他完全可以不理小建或者舉手告訴老師小建叫他,不是就沒他的事了嗎? 孩子也可能認為老師這么做是對的,明明違反考場紀律在前,又和老師頂嘴,還賭氣不寫卷子,太不應該了。面對孩子這種態度,你可以發表自己這樣的看法,老師批評他,沒收他的卷子,記零分確實有理由,但是我想知道老師為什麼沒有批評小建呢?他才是整件事情的發起者。而且老師沒收了明明的卷子,記了零分,明明和小建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如果考完試老師和他們倆談一談也許效果會更好。不過,我覺得你們老師之所以這么做可能是太想讓班裡的學生重視考場紀律了,而且明明這么一鬧,班裡其他同學也答不好卷子了。 就這樣,當家長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就會獲得新的收益,他的思路就會打開,以後再遇到此類事情,他思考的就會更加全面,客觀。而且他也會更加樂意和家長討論學校里的人和發生的事情了。這樣一來,家長既了解了孩子在學校里的情況,又增強了親子關系,何樂而不為呢?注意事項:和孩子討論時要注意幾點:一是當孩子從一個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您就要從另個角度去分析同一件事情,甚至更多的角度去分析。二是您在發表看法的時候不要去刻意的維護老師的權威,否則會讓孩子感覺到您和老師是一頭的,以後就不願意和您說心裡話了,您也不能總站在孩子的立場說話,否則會讓孩子更加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但是當您對老師的做法有不同看法的時候,要說出老師這么做的用意,讓孩子理解老師的苦心,這樣孩子即使覺得老師的做法不妥,但是由於他理解老師,也就不會和老師作對了。 方法 3、用契約減少摩擦 三四年級的孩子由於有了自己的主見,對於大人的命令便開始有了抵觸情緒,因此,家長就要減少對孩子的命令,可以逐漸向簽定契約過度。簽定契約是一種非常簡便有效的方法,在成人社會也是很常見的。在孩子小的時候這么做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覺性,減少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比如:有的孩子在使用零用錢方面出手闊綽,毫無節儉之心,錢花沒了就伸手向家長要,家長不給,便大哭大鬧,弄得家長左右為難。於是我們就可以和孩子就零用錢簽定一個契約。 首先由父母起草一個契約草案,內容可以包括:每次給的錢數,多長時間給一次,孩子的花錢記錄,某一方違反了某項條約應當如何懲罰的內容等。每次給的錢數我們可以根據家裡的經濟狀況決定得也不要給的太多。事先可以向孩子的同齡人的家長或者
『貳』 如何正確的培養親子關系
一、 打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在一個家庭里,夫妻關系是第一關系,它也是家庭關系的主旋律。一個家庭關系的和諧與否也取決於夫妻關系。所以首先要經營好夫妻關系,夫妻關系好了,才能做到父母齊心協力培養孩子、教育孩子。這也是先決條件吧。
二、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但是有好多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或是自己的依附品。他們要求孩子什麼都得聽父母的,我叫你幹嘛你就得幹嘛,不叫你幹啥你就不能幹啥。我說話你不能頂嘴,無論我說的你愛不愛聽。父母成了指揮官,孩子儼然成了父母的木偶,百依百順。
其實在家裡,父母要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和溝通。而不是總是父母說,孩子聽。也不能拿大家長對小孩子的方式來說話,什麼你都得聽我的。
三、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個人愛好,給他自由空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人愛好。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有的孩子喜歡唱歌,有的孩子喜歡打球。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愛好強加給孩子。同時,孩子要有玩的時間,不能一味地總是學習。父母也不能把孩子的時間都給他安排得滿滿的,他們也要有自己的自由空間。
四、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長不但需要物質營養,更需要精神的陪伴和心理的滋養。孩子小的時候,盡量地多陪伴孩子。即使上了小學,每周也要抽半天或是一天的時間陪孩子玩。並且隔三差五地跟孩子聊一聊天,陪孩子做游戲或是一起做一些事情。孩子大了的時候,也要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一起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五、 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無論是學習習慣,還是生活習慣。一旦發現壞習慣,做到早引導,早糾正。否則,壞習慣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了。當父母看不慣的時候再強硬讓他改,不但改不掉,而且還會造成親子之間的矛盾。
六、 父母要無條件地愛孩子。不能因為孩子學習好,聽家長話,優秀,你就愛他。學習不好,淘氣,做錯事了,你就討厭他。任何錯誤的行為只是孩子的一個行為,而不是孩子的全部。你可以不接受孩子的行為,但是你不能因此而否定你的孩子。
遇到事情的時候,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和關心孩子的感受,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並且,你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說到做到。有好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答應孩子好多要求,有些要求家長根本就做不到。有些要求家長能做得到,但是他們說完就忘了,根本就沒往心裡去。可是孩子是當真的。一旦你的許諾不能兌現,以後孩子就不會信任你了。他甚至因此而不願與你交流了。
『叄』 如何正確處理親子關系
1.定時溝通或即時溝通
如果你很忙,但只要你是一個守信用的家長,使用定時溝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確定固定的溝通時間,每周一至二次,每次溝通一至二小時。如果你有比較多的時間陪孩子,當然是即時溝通比較好,但切忌嘮叨。溝通的內容可以事先設計,也可以是隨機的。溝通時要注意讓子女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勵子女毫無顧慮地表達,這樣才能夠達到充分溝通的目的,和諧的親子關系也就形成了。
2.給情感發泄一個渠道
親子出現的問題之一是由於父母的獨斷給孩子帶來的情緒壓抑。為了產生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子女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情緒發泄是很重要的。每周讓子女發泄一次,讓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給孩子一個講話的機會。在孩子發泄的時候,父母只能耐心地接受,不能反駁,但可以對孩子做出一些解釋。
3.相互尊重並給適度的關心
任何年齡的人之間所產生的問題,通常都是缺少相互尊重的結果。當我們在抱怨孩子不尊重長輩之餘,可曾也自省自己是否平等的對待孩子?建立互相尊重,我們必須先從願意表現對孩子尊重開始。把我們負面談話減少到最少,在氣氛友善的時候和子女說話。仔細聽他說話,認真的注視他,讓他了解我們真的關心並想知道他的問題所在。
4.傳達你的愛意
你是否常常應用話語或行動,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們?對年幼的孩子,你也許說一些「我喜歡你」一類的話,孩子大了,有的家長可能不好意思或不習慣用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愛,非言語的信號也非常重要,如一個溫暖的微笑和關心的眼神,拉拉手或拍拍肩膀,即使是很微小的親密動作都是很重要的。(插述一個小故事)在愛人與被愛中,他獲得了滿足和鼓勵。同時他也會用愛來回報你。
5.適當的鼓勵與引導
當孩子作了一些讓你感到貼心的事時,要及時的讓他知道你對他的滿意。一定讓他聽到、看到、感覺到你對他的鼓勵,千萬不要只會當面數落他的不是。當孩子做了一件你認為不對的事時,希望你能冷靜一下,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在決定如何引導。
6.共賞生活中的樂趣
人與人之間最能維持長久的是精神上的欣賞和依靠,美滿的家庭生活是需要建設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絕非是「量」的問題,關鍵在相處的「質」是否能滿足他的需要。花點時間與孩子做一些你和他都喜歡的事,發掘他的潛能,也會測出你對孩子的包容度,孩子在此時也可能透露出他的一些問題和想法。
親子溝通「六要」
1.要經常為孩子找出優點,並能具體說出孩子的優點。
2.要時常對孩子表示信賴,並告訴他:「你一定行!」
3.要尊重孩子的感覺,積極傾聽孩子的需要,並能真誠表達父母自己的感受。
4.要讓孩子有發泄情緒與談論感受的機會。
5.要常觀察孩子的需要與期待,使他常處於愉快和滿足的狀態中。
6.要與孩子一起談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親子溝通「六不要」
1.不要在情緒高漲時,急於與孩子溝通或討論問題。
2.不要把工作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3.不要太過急躁,因為容易使問題更加嚴重。
4.不要先判斷是非對錯或與孩子互相怪罪,因為這也於事無補。
5.不要用批評、指責的語氣(以言語或是肢體暴力管教)。
6.不要輕易說出「你真笨」、「你不好」、「你很傻」等話語。
與孩子溝通六秘訣
給他機會;能進能退;潛移默化;縮短距離;疏導情緒;知足常樂。
摘自網路
『肆』 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有什麼好的辦法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請家長們做到以下幾點:1,不要忘記自己的角色。父母的職責是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父母既要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更要成為一位充滿愛心和耐心的老師,引領孩子不斷進步;2,適度。家長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平衡好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的同時,給予他們一定的空間和私人領地。這對越來越獨立的孩子來說,是必需的。如果家長對孩子什麼事情都不問不問,那麼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重視。所以在廣角孩子這塊家長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3,做好榜樣。能讓孩子在生活中經常看到父母身上的閃光點,在學習、工作和待人處事等方面,成為孩子的榜樣,這樣孩子會信賴你,佩服你,親近你。以身作則是家教的最好方法,也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不可或缺的一條;4,把握批評和表揚的機會。孩子有錯,不要發火,平靜下來慢慢說,既要分析做錯的原因,更應告訴孩子怎樣做才正確。父母對孩子要寬容,允許孩子犯錯,也相信他們能改正;當孩子有了成績和進步時,要及時表揚。贊揚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受到重視的,自己的能力是得到肯定的。對孩子的贊賞是親子關系的潤滑劑;5,多溝通多陪伴孩子。無論怎樣忙,都應抽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在父母身邊是感到最安全最快樂的,每天餐桌旁的聊天,睡前的小聚,假日的外出活動,其樂融融,這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的絕佳時機。良好的親子關系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伍』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父母能夠在孩子童年給到ta足夠所需的心理營養,孩子自然會與父母建立終生牢固親密的親子關系: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父母的情緒要保持穩定,父母在家說話做事,特別是與孩子互動要堅持「溫柔而堅定」的原則,溫柔而不帶其他情緒,堅定劃定界限,讓孩子既有規則意識界限感,又能感受到父母沒有傷害和惡意。
無條件地接納你的孩子。無論孩子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無論ta貧窮或富貴、健康或病弱,你都接納ta本來的樣子,無條件地愛ta。
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至重。父母是孩子背後最大的精神力量,無論孩子在外面發生什麼,都要讓孩子知道,你用於陪伴ta,支持ta,愛ta,給ta力量。
給孩子足夠的肯定、認同、贊美。鍛煉父母善於發現孩子天賦、優點的能力,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及時表達,說出孩子所做的真實事跡,並肯定表揚孩子的能力、品格、道德,孩子一定會獲得極大的自信,並與父母建立更親密的鏈接。
父母應成為孩子的模範和榜樣。父母的生命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父母先要幸福,孩子才能快樂,父母要成為孩子的模範,用身體力行(而非說教)來影響孩子。
做到以上5點,相信良好的親子關系已經在過程中慢慢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