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雞舍的蛋雞為什麼不下蛋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雞舍蛋雞不下蛋的原因有很多,養殖戶發現蛋雞不下蛋之後,首先應該要找出蛋雞不下蛋的原因,才能加以改善。下面分類列舉出蛋雞不下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需要經常觀察雞群的精神狀態,一旦發現有蛋雞不下蛋的現象,應及時排查不下蛋的原因,並及時治療。
蛋雞常見營養代謝病主要包括痛風,脂肪肝出血綜合征,維生素A、 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D、維生素E缺乏症,硒缺乏症,鈣和磷缺乏症等。
1.痛風
(1)病因 ①飼料中蛋白質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質含量過高,或機體內合成的嘌呤類物經次黃嘌呤和黃嘌呤的轉化,以及體內的核酸分解增強,使尿酸產生增多。中毒、葯物以及腎臟的炎症、變性等而使腎功能障礙的因素,使尿酸排泄減少,造成血尿酸增高,超出了正常的排泄限度,引起尿酸在體內的沉積。②飼料中缺乏充足的維生素A和維生索D,礦物質含量配合不當,腎臟的機能障礙等也與痛風的發生有關。③水、維生素B缺乏,擁擠、陰冷潮濕、球蟲病等都有促進痛風發生的作用。
(2)症狀與剖檢 症狀:因尿酸鹽在體內沉積部位的不同分為內臟型痛風和關節炎型痛風,有時二者兼有,較常見的是內臟型痛風。內臟型痛風多呈急性經過,表現全身性營養障礙,病禽食慾不振,逐漸消瘦、衰弱,精神委頓,羽毛蓬亂,貧血。母雞產卵減少或停止,有時從肛門排出白色、半液體狀稀糞,其中含有多量的尿酸鹽。有的雞冠蒼白,脫毛,皮膚騷癢,氣喘或神經症狀。關節型痛風較少見,病雞腿、腳趾和翅關節腫大、疼痛,運動遲緩,跛行,不能站立。
病變:內臟型痛風打開腹腔,有一層白色的纖維物(尿酸鹽)包圍著整個臟器。腎臟腫大,色澤變淡,表面有尿酸鹽沉積形成的白色斑點。輸尿管擴張、變粗,管腔中充滿石灰樣的沉澱物。嚴重的病雞在心、肝、脾、肺、胸膜和腸系膜表面散在許多石灰樣的白色絮狀物,有時可形成一層白色薄膜,將這些沉澱物刮下鏡檢,可看到許多針狀的尿酸鹽結晶。關節型痛風可見關節表面和關節周圍組織中有稠厚的白色黏性液體,幾乎完全由滑液和尿酸鹽結晶組成。骨關節面發生潰瘍,關節囊壞死。
(4)防治措施 防治:①本病的治療原則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②適當減少飼料中的蛋白質,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的含量。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和新鮮青綠飼料,注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③由於本病的發生與腎功能障礙有密切關系,注意避免可能影響腎功能的各種因素的發生。④治療原則為保肝護腎,促進尿酸鹽排除。⑤防止飼料中含鈣或鎂過高。⑥不要長期或過量服用磺胺類葯物,以免造成腎功能損傷。⑦預防和控制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法氏囊病、敗血支原體病及雞產蛋下降綜合征等傳染病在雞群發生,以免繼發或並發痛風。⑧防止育雛溫度偏低,舍內擁擠、潮濕,飲水不足等應激因素的發生。
2.脂肪肝出血綜合征
(1)病因 ①飼料中添加了過量的豆餅、菜籽餅、豬油、豆油、玉米等蛋白和能量飼料,導致脂肪過度沉積。②膽鹼、含硫氨基酸、維生素B、維生索E缺乏,飼料發霉變質等也可成為本病的病因。③運動不足、高溫和應激是本病的誘發因素。
(2)症狀與剖檢 症狀:多發生於籠養蛋雞,發病雞群精神狀態良好,突然發生產蛋下降,可比正常情況低20%~30%,甚至更低。高產雞的死亡率增高,病雞多於夜間、午後突然死亡,死雞體質良好,體重偏大。母雞可能超重,站立不穩,甚至癱瘓。冠和髯蒼白,覆蓋皮屑。
病變:屍體肥胖,腹腔沉積大量脂肪,肌胃、腺胃、肝臟、腸系膜及腸道幾乎完全被厚的脂肪層包裹,死雞腹腔內有大血凝塊,肝腫大、蒼白、質脆易碎,實質中可見血腫。有的死雞肝包膜破裂而導致內出血,體腔內充滿血樣液體或包膜下形成血腫,切面有水樣血液流出。部分病例輸卵管內還有一個正常、未產出的雞蛋。
(3)防治措施 預防:堅持育成期限飼,可大大降低發病率。降低飼養密度,對於60日齡以上、體重過大的雞,推遲上籠時間,直至體重降到同日齡標准體重為止。蛋雞開產後,光照時間不宜太長。
治療:調整飼料配方,控制日糧能量的含量,可降低飼料中玉米用量的2%~4%左右。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膽鹼、肌醇、甜菜鹼、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B12及亞硒酸鈉等營養物質。每100千克飼料中可添加氯化膽鹼100克、蛋氨酸50克和多維素5克、維生素B12 12毫克、硒0.05~0.1毫克,混勻飼喂。
3.維生素A缺乏症
(1)病因 ①飼料中缺乏合成維生素A的原料或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不足。②飼料中維生素A質量低劣。③飼料存放時間過長或抗氧化劑的添加量不足,飼料發生了酸敗、發酵、氧化,使飼料中的維生素A失效。④飼料中蛋白質水平過低,維生素A在雞的體內不能正常運送,即使供給充足也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⑤長期多病,肝臟中儲存的維生素A消耗很多而補給不足。⑥本身缺乏維生素A的種雞,其後代也容易發生維生素A缺乏病。
(2)症狀與剖檢 症狀:雛雞的維生素A缺乏症表現為精神倦怠,發育不良,羽毛松亂,嘴、腳黃色變淡,步態不穩。其特徵性症狀為眼內流出一種水樣液體,眼瞼腫脹,蓄積有乾酪樣的滲出物。上下眼皮粘合,用鑷子撥開,可見眼皮下蓄積黃豆大的白色乾酪樣物質,眼球凹陷,角膜渾濁呈雲霧狀,變軟,半失明或失明,最後因衰弱或看不見採食而死亡。
成年雞由於生殖道上皮受損,起初產蛋量下降,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抗病力減弱,還會出現血斑蛋的發生率增加,公雞則出現精子數量減少、活力降低並出現較多的畸形精子。隨著時間的延長,精神不振,雞冠不紅,腿腳不靈,羽毛不鮮,最後出現眼部病變。
病變:可見口腔、咽部及食道黏膜上出現許多灰白色小結節,有時融合成片狀並形成假膜,成年雞的這種病變比雛雞更為明顯,為特徵性病變。腎臟腫大,顏色變淡,表面有灰白色網狀花紋。輸尿管變粗,有時在其他內臟器官的表面也常有尿酸鹽沉積,雛雞的這種病變比成年雞嚴重。
(3)防治措施 預防:①根據各品種雞的飼養標准在飼料中添加足量的維生素A,是防止本病發生最重要的環節,因為用來生產全價配合飼料的常規動物性和植物性原料,基本上不含維生素A。②全價配合飼料儲存時間不能太久,以免發生腐敗、變質及氧化而破壞飼料中包括維生素A在內的多種營養成分。
治療:①可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魚肝油5毫升,連用10~15天,成年重病雞每天經口投服濃縮魚肝油1丸,幼齡重病雞每天滴服魚肝油數滴,連續數日。②每100千克飼料的多種維生素由34克增至50克。③可用優質維生素AD3粉,劑量為2克/千克飼料,或單項維生素A,劑量為5000~10000國際單位/千克飼料進行全群治療。④對患有眼疾的病雞,在採取上述措施的同時,還必須用2%~3%硼酸溶液進行點眼治療。
4.維生素B1缺乏症
(1)病因 ①飼料中硫胺素含量不足。②飼料發霉或貯存時間太長,維生素B1分解損失。③魚粉品質差,硫胺素酶活性太高。④抗球蟲葯和磺胺類葯物對維生素B1的拮抗作用。⑤腸道疾病、寄生蟲病影響維生素B1的吸收。引起以糖代謝障礙為主,以神經系統的病變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疾病,又稱多發性神經炎。
(2)症狀與剖檢 症狀:典型症狀為多發性神經炎,病雞表現為厭食,消瘦,消化障礙,體弱,角弓反張。特徵性症狀為腳軟無力,步態不穩,常跌撞後蹲下或倒地,兩腳朝天或側卧,游泳樣擺動或掙扎。有時偏頭扭頸,頭後仰呈「觀星狀」,運動失調,肌肉麻痹等。有的因癱瘓不能行動,倒地不起,抽搐死亡。成年雞一般在飼喂維生素B1缺乏日糧3周後發病,除神經症狀外,羽毛蓬亂,體重減輕,體弱,雞冠發藍,所產種蛋孵化率降低。或突然跳起,轉圈。多次陣發後抽搐死亡。
病變:屍體極度消瘦,皮下水腫,胃腸道有炎症,十二指腸潰瘍,心臟輕度萎縮,睾丸和卵巢明顯萎縮,腎上腺肥大。
(3)防治措施 預防:①防止飼料發霉,不喂變質、劣質魚粉。②注意日糧配合,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B1,滿足家禽需要,雞的需要量為每千克飼料1~2毫克。
治療:小群飼養時可個別強飼或注射硫胺素,每隻內服為每千克體重25毫克。肌注量為每千克體重0.1~0.2毫克。發病後應向飼料里加倍添加復合維生素B和3倍於正常量的維生素B1,病雞每千克體重內服維生素B1 25毫克。肌肉注射為每千克體重0.1~0.2毫克。
5.維生素B2缺乏症
(1)病因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是動物體內十多種酶的輔酶,與動物生長和組織修復有密切關系,家禽體內合成核黃素很少。①飼料中缺乏富含維生素B2的成分,如酵母、青綠飼料、豆類和麩皮等。②飼料中添加的維生素B2不足。③高脂肪低蛋白飼料。④飼料霉變。
(2)症狀與剖檢 症狀:以雛雞多發,發生下痢,生長緩慢,其特徵性的症狀是病雞的趾爪向內卷縮,呈「握拳狀」,兩肢癱瘓,以飛節著地,翅展開以維持身體的平衡,運動困難,被迫以踝部行走,腿部肌肉萎縮或鬆弛,皮膚乾燥,有的發生結膜炎和角膜炎。母雞則產蛋率和所產蛋孵化率明顯下降,蛋白稀薄。種母雞若缺乏維生素B2,則胚胎死亡增加,孵出雛雞呈棒狀羽毛,水腫。
病變:屍體極度消瘦,羽毛脫落不全、捲曲。消化道空虛,病死雛雞腸壁薄,腸內充滿泡沫內容物。肝臟腫大和脂肪肝。病死成年雞的坐骨神經和臂神經顯著腫大和變軟,尤其是坐骨神經的變化最為明顯,其直徑比正常大4~5倍,為維生素B2缺乏症典型病變。
(3)防治措施 防治:①飼料中添加蠶蛹粉和酵母等富含維生素B2的原料。②早期防治維生素B2用量,每千克飼料中,中小雛雞為3.6毫克,大雛1.8毫克,產蛋雞2.2毫克,種雞3.8毫克。③治療病禽,雛雞用量每隻0.1~0.2毫克,育成雞每隻5~6毫克,成雞每隻10毫克。
6.維生素D缺乏症
(1)病因 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腸黏膜對鈣、磷的吸收,增加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同時具有抑制甲狀旁腺,增加腎小管對磷的再吸收,調節雞體鈣、磷代謝。當日糧中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或雞本身患有胃腸道消耗性疾病時,即可發生佝僂病(數周齡至數月齡雞)或骨軟症(成年雞)。
(2)症狀與剖檢 症狀:①雛雞表現為生長遲緩,發育不良,腿部無力,喙和爪軟而彎曲,步態不穩,左右搖擺,常以跗關節蹲伏。在肋骨和肋軟骨的連結處顯著腫大,並形成圓形的結節(念珠狀腫),胸骨側彎,胸骨正中內陷,使胸腔變小。脊椎在薦部和尾部向下彎曲。長骨質脆易骨折。羽毛松亂,無光澤和有時下痢。②產蛋表現為初期產薄殼蛋或軟殼蛋,繼而產蛋量明顯下降,甚至停產,種蛋孵化率降低。嚴重時雙腿軟弱無力,呈現身體坐在腿上的特有「企鵝型」蹲伏姿勢,有時癱瘓不能行走,喙、爪和龍骨、胸骨變軟彎曲。
病變:雛雞特徵變化是肋骨和脊柱連結處呈鏈球狀,長骨的骨骺部分鈣化不良。成年母雞的病理變化是骨軟而易碎,肋骨內側面呈小球狀的突起。
(3)防治措施 預防:①改善飼養管理條件,飼喂維生素D含量充足的飼料。②保持雞舍內光線充足、通風良好。③合理調配日糧,注意日糧中鈣、磷比例。④雛雞和青年雞每千克飼料中維生素D含量應不少於200國際單位;產蛋雞的飼料中應不少於200~500國際單位。
治療:雛雞缺乏維生素D時,每隻可喂服2~3滴魚肝油,每天3次。佝僂病時可一次性大劑量喂給維生素D 1.5萬~2.0萬國際單位(僅喂1次),或肌肉注射維生素D3 1萬國際單位(僅注一次)。過量維生素D可引起雛雞中毒,因此一定要控制劑量。
7.維生素E缺乏症
(1)病因 ①長期飼喂缺乏維生素E或硒的飼料。②飼料變質,維生素E被酸敗脂肪、鹼性物質和光照破壞。由於維生素E缺乏引起的以腦軟化症、滲出性素質、白肌病和成禽繁殖障礙為特徵的營養缺乏性疾病。
(2)症狀與剖檢 症狀:雛雞缺乏維生素E可發生腦軟化、滲出性素質和肌營養不良。①腦軟化多發生在2~4周齡的雛雞,病雞表現為運動失調、腳麻痹、曲頸、橫卧、飛舞等神經症狀,倒地、轉圈、不能站立,衰竭而亡。②滲出性素質,皮下水腫,尤以胸腹部的腹側皮膚浮腫更為明顯。③肌營養不良,主要以胸肌為主。成雞歪脖子、佝僂爪,母雞種蛋孵化率明顯降低,胚胎早死。公雞睾丸退化,繁殖力減退。
病變:①腦軟化腦膜水腫,小腦充血,有散在出血點和灰白色的壞死點。②滲出性素質腹側皮膚和皮下有血跡的水腫。③肌營養不良雛雞的胸或腿的骨骼肌肉內有白色到黃色的條紋。
(4)防治措施 防治:①在低硒地區,應在飼料中添加亞硒酸鈉,常用量為硒0.000001%,對預防本病有明顯效果。②滲出性素質或腦軟化症時,可口服維生素E300國際單位/只,1~2次可見效;同時補充0.000005%~0.00001%的亞硒酸鈉。③大群按每1000千克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250毫克。④肌營養不良時,除補給維生素E和亞硒酸鈉外,最好同時補充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
8.硒缺乏症
(1)病因 由於飼料中硒的添加量不足所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表現為角肌病。
(2)症狀與剖檢 症狀:多發生在1~4月齡的雛雞和育成雞,雛雞病程短,病雞多在1~2天內死亡。血漿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降低,從而出現滲出性素質,蛋雞產蛋量下降,孵化率降低。病初往往頭部水腫,嚴重者睜不開眼,隨之兩腿及腹部水腫,水腫部位呈藍綠色。頭頸彎曲,雞冠蒼白,喙及脛部黃色素消失,精神沉鬱。病程加劇,雞爪並攏,共濟失調,卧地不起,食慾廢絕,排乳白色稀糞,日漸消瘦,最後衰竭死亡。
病變:水腫部位呈藍綠色膠凍樣,皮下有黏稠的滲出液。肌肉發白,胸肌可見白色條紋。心包積液,心肌鬆弛、色淡,有灰白色壞死灶。肝臟腫大、淤血,有壞死點,膽囊腫大。胃黏膜脫落,肌胃色淡,切面有壞死。腎臟腫大。
(3)防治措施 防治:①缺硒地區或用缺硒飼料應補硒。每千克飼料補硒0.1毫克。可在10日齡雛雞的飼料中加入0.1毫克/千克的亞硒酸鈉。②維生素E缺乏時,對硒的需要量增加。③避免飼料因遭受高溫、潮濕、長期貯存,或受黴菌污染而造成的維生素E損失。④可用0.001%亞硒酸鈉水溶液飲水進行預防。⑤病雞用50毫克/升亞硒酸鈉皮下或肌肉注射,每隻1毫升,4小時後即見症狀減輕、好轉;還可在病雞群飼料中添加0.1毫克/千克,或飲水中添加1毫克/升亞硒酸鈉1~2天,輕症病雞可以恢復。⑥大群治療可每天按3~5微克/毫升的亞硒酸鈉溶液,自由飲服8小時,連用3天,停葯3天,再用3天。注意硒過量會抑制生長,降低孵化率,增加胚胎的畸形率。當飼料中硒的濃度高達4毫克/千克時,則是有毒的。
9.鈣和磷缺乏症
(1)病因 鈣、磷缺乏或比例失調,不僅影響家禽骨骼的形成和成年母雞蛋殼的形成,而且影響家禽的血液凝固,酸鹼平衡,神經和肌肉等正常功能。維生素D不足,日糧中蛋白質過高,或脂肪過多,植酸鹽過多,以及環境溫度過高,運動少,光照不足等管理不當,都可能成為致病因素。①佝僂病可因磷缺乏,但大多數是由於維生素D3的不足引起的。②當飼料中的磷和維生素D3的含量足夠時,如果強迫喂給過多的鈣,也會促發磷缺乏而引起佝僂病。③鈣供應不足時,也會出現缺鈣。
籠養母雞疲勞症,與籠養雞所處的特定環境有關。①日糧中鈣、磷比例不當或維生素C、維生素D,尤其是維生素D的缺乏。②籠養雞長期缺乏運動,神經興奮性降低,軟骨變硬,肌肉張力減弱以至運動機能減弱,可能是本病的誘發因素。
(2)症狀與剖檢 症狀:佝僂病主要發生於2周齡以後、6周齡以下的雛雞,骨軟化症及骨質疏鬆症主要發生於成雞,尤其是產蛋雞。臨床表現為骨松軟變形,關節粗大,骨易折,癱瘓不起、跛行、運動失調,常呈坐姿。生長發育不良,體重減輕,高鈣尚可發生內臟痛風。嚴重時,出現癱瘓。但磷缺乏時,一般不表現癱瘓症狀。蛋雞產軟殼、薄殼蛋,破損率高,產蛋下降。後期病雞胸骨呈「S」狀彎曲。
病變:病雞骨骼軟化,似橡皮樣,長骨末端增大,骺的生長盤變寬、畸形或變薄。與脊柱連接處的肋骨呈明顯球狀隆起,肋骨增厚、彎曲,致使胸廓兩側變扁。喙變軟,橡皮樣,易彎曲,甲狀旁腺常明顯增大。
(3)防治措施 防治:①預防為主,保證日糧中鈣、磷供應量,並調整好鈣、磷比例。②對籠養雞,要有足夠的日光照射。日糧中補充骨粉或魚粉(1%~2%),效果較好。③鈣多磷少時要重點補磷,以磷酸氫鈣、過磷酸鈣等較為適宜。④若磷多鈣少,則主要補充鈣,如碳酸鈣或貝殼粉。⑤病雞加喂魚肝油,或補充維生素D3。嚴重者可以肌注維生素膠性鈣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0.2毫升,連用3天。
③ 籠養蛋雞清糞的方法,籠養蛋雞怎樣清理雞糞
籠養蛋雞清糞的方法:首先將舊編織袋用剪刀剪開,卷邊縫好,再根據雞舍的大小,把編織袋接成長方形的布塊,將四角紮上四個鐵絲鉤,用一根細棍挑起一角從籠下徑直送往籠的對面掛在籠架上,同法再將另一角掛好,外面的兩角直接掛在籠架上就行了。出糞時,將四個鉤摘下,將雞糞向中央抖攏,兩手拉住布塊的兩個角,將整個布塊拉出,然後折起四角,將其送往舍外,把雞糞倒掉。布塊經過清理後,可重復使用。以隔3—5天出糞一次為宜。謝謝!
④ 蛋雞下蛋少 產蛋量低怎麼辦
蛋雞不下蛋是什麼原因?
養母雞通常就是為了讓雞下蛋的,但是有時候雞會不下蛋,是什麼原因呢?今天一起來看看吧。
通常來說,雞不下蛋有以下幾個原因:
1、如果母雞剛開始產蛋,容易出現蛋位不正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母雞就會產蛋難或者不產蛋。
解決辦法:此時養雞人應該對母雞進行助產。具體的方式是:一人先抓住母雞的翅膀和大腿,讓雞頭朝上,雞的腹部朝外,然後另一人在右手手指上抹上植物油插入雞的泄殖腔中,撥正蛋位,並剝開雞蛋表面覆蓋的輸卵管黏膜,同時用左手緩慢按壓母雞的腹部,把滯留的雞蛋按壓出來即可。
2、營養的比例不平衡:蛋氨酸和胱氨酸不足,添加量為0.53%-0.61%才能滿足,精氨酸、賴氨酸也要考慮。錳元素不足,鈣、磷比例不平衡,你的飼料達不到5~6:1。
3、要是最近爆發白痢、慢呼、傳鼻等也是會導致產蛋下降。
4、光照時間達不到16小時候產蛋下降也是正常的。
5、你有沒有控料,如果有而且控得嚴重那也是一個原因
6、雞群整齊度如何,體重有沒有達標?如果一開始像你說的產了100多個,但後來顯著減少,就是營養水平不夠,產蛋後體況下降。
7、現在冬季,氣溫下降,如果你在北方那是一個原因。
對照觀察,及時查出原因,找出對策,解決問題。
針對於以上問題 我們廠里用的寶林旗下的吉保姆 效果不錯很快達到下蛋高峰並且能延長高峰期
主要成分:
淫羊藿提取物、蛋白酶、澱粉酶、復合酶、復合菌、發酵中葯、多種維生素等。
本品對提升機體疾病抗病能力,促進蛋白質合成
1.成雞用吉保姆:三到五天糞便細膩;10-15天蛋重增加;雞冠彤紅豎立;肉髯彤紅;7天雞蛋品質提升;不會因肝臟破裂而死亡;延長產蛋高峰期;極大減少投葯次數;產蛋後期雞蛋雀斑問題徹底解決;免疫力和抗體水平提高。
2.雛雞用吉保姆:均勻度好;整齊度高;投葯次數減少;意外收獲初產蛋重。
3.六大效果看得見:一、2天可以看到採食量增加,蛋禽精神狀態明顯好轉。
二、3天可以明顯看到糞便改變,成型,氣味變小。
三、5天可以看到蛋殼顏色明顯改觀,產蛋率上升。
四、7天可以看到褪色蛋、薄殼蛋、軟殼蛋、沙皮蛋、血斑蛋、畸形蛋明顯減少。
五、10天改善整群蛋禽外觀形象,雞冠紅、羽毛亮、腳腿黃。
六、長期使用能夠提高產蛋率和孵化率,延長產蛋高峰。
⑤ 養殖小雞生病如何治
是的,小雞單獨是很難養,平時要有安靜的環境,尤其是晚上。
平時飼料用正大、希望等雛雞顆粒飼料飼喂,開始每日喂5--6次,黑夜可加喂一次,以後逐漸改喂3--4次/日。
溫度的高低對雛雞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嚴格掌握小雞溫度。
濕度也很重要,如果室內空氣的濕度過低,雛雞體內的水份會通過呼吸大量散發出去,同時易引起灰塵飛揚,使雛雞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內空氣濕度過大,會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響雛雞的健康發展。
要保持正常的通風和光照。
另外,先觀察一下小雞是否有腹瀉等症狀,如果沒有,就不要做任何處理了。很多養殖戶都會遇上家禽生病的問題,最近聽到很多養殖戶在詢問關於雞生病了怎麼辦?確實,在養雞中出現疾病多發甚至到難治療的態勢時,就會嚴重製約了養雞的快速發展。此時首先應冷靜的分析病因,盡快盡早確診,尋求解決的辦法,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當雞發生疾病時,對於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一般採取對圍或對症治療。如飼料配合不當、溫度過高過低、應激與外傷等;化學因素,如葯物過量、誤吃農葯吸入有害氣體等;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如果發生的是營養物質缺乏症,應及時補充缺乏的營養物質;如果是毒物中毒,要查清毒物來源。
對疾病的控制和預防,養殖戶需要抓好如下幾點:
(一)在要給雞用葯的同時,養殖戶需要注意幾個事項,1、病因不明不投葯2、同種葯物不宜長期使用3、選擇適當的投葯方法4、掌握葯物的劑量及療程5、聯合用葯時注意葯物的調配禁忌,例如:如果飼料中含有防治球蟲病的牧寧菌素或鹽黴素,就不能再用支原凈或竹桃黴素,否則產生毒性反應。
(二)雞場懷疑有傳染病發生時,應立即查明原因,確定診斷。與此同時,應對雞場嚴密封鎖,隔離病雞並指定專人管理,將雞舍、場地及一切用具嚴格消毒,並把疫情立即火告當地有關部門,以便及時通知周圍雞場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疫情擴大。如本場不能確診,應把病雞或剛死的雞裝在嚴密的容器內,立即送有關部門進行檢驗診斷。(2)針對不同的傳染病採取有效措施。當確診為雞新城疫、雞痘等烈性傳染病時,如為流行初期,應立即對未發病雞進行疫苗接種,往往可在短期內使流行逐漸停止。
(三)牢固樹立防重於治的觀點。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針,對環境要及時的消毒。無論是有圍欄,還是無圍欄的農戶養雞,都必須定期和不定期地進行消毒。環境消毒可用生石灰撒於放養區,一般每周1次,也可用於消毒靈、百毒草、新潔爾滅燈消毒液進行消毒。對病蟲的防治要定期做好防疫和驅蟲工作。樹立用疫(菌)苗防治疾病的觀點。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
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主要有"雞支氣管炎"、"鼻炎"、"喉氣管炎"三種疾病。發病原因:飼養管理不當,衛生條件差、雞的數量多、密度大、通風不良等情況。室內的氨氣和其他污濁的氣體長時間地刺激雞的呼吸器官,便可引發支氣管炎、鼻炎、喉氣管炎。呼吸道內的這些疾病的共同主要症狀是:病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氣管出現羅音、呼吸困難、食慾不振、消瘦,嚴重影響雛雞、肉仔雞的生長發育和成年蛋雞的產蛋。防治:①寒冷季節在室內大群養雞,首先在保證適宜的溫度的前提下,必須搞好通風換氣工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其次要做到室內清潔衛生。②紅黴素:0.2%飲水,每日二次,連用五天。③鏈黴素:每隻雞5萬單位,一次注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用五天。④大群治療時,可用土黴素、四環素或金黴素按飼料量的0.08%加入喂給,連喂10天。⑤金銀花50克,連翹50克,板蘭根50克,水煎後拌入100隻雞的飼料中喂服,連喂五天。
⑥ 在農村養雞如何防止雞病的出現有哪些養雞小妙招
農家夏令營經常會說:「怎樣才能讓雞不那麼疼呢?」被問到。事實上,養殖野雞是一個系統的項目,環環相扣。例如,場地選擇、場地規劃和建設、童年管理、培育期間管理、成溪管理、出獄後管理等多個領域都是相關的。水產養殖過程的各個部分涉及養殖管理方法、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法等。約翰肯尼迪,北方病患者)如果其中一個出了問題,雞可能會生病。
因此,預防雞病不僅僅是預防疾病那麼簡單,疾病也多種多樣,有些疾病單純使用葯物也無法預防或治療。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你想想用什麼葯防止人生病。顯然,這個問題不能回答。例如,有遺傳性疾病。另一個例子是,冬天家裡四周漏風,吃不飽,不穿暖和,只吃預防感冒的葯有用嗎?
免疫接種是預防土系傳染病發生的重要手段,可以降低一定的養殖風險。防疫效果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防疫時選擇的烈酒合適,產品質量太強,疫苗運輸和保管好,疫苗使用過程中的操作技巧都要到位,雞的防疫效果才會更理想。缺乏基本的防疫知識和管理技能,盲目盲從,完全依靠感官和運氣養殖,一場傳染病可以讓你一無所有。為了預防疾病,很多人沒有防疫意識。即使有防疫意識,也不知道科學防疫、防疫前後的養殖管理方法。即使製造疫苗也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也可以「上身」。
很多新手梁啟超都在尋找防疫程序表,防疫程序表屬於各養殖公司的技術機密,要求養殖工作人員保密,外人無法獲得。農家營地有適用於土系的防疫程序表,但強調養殖戶的——防疫程序表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際應用中要根據品種、雞群狀況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最佳防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