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胃下垂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胃下垂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5 12:10:46

『壹』 胃下垂的症狀

一、胃下垂的飲食治療 (1)為使患者能體質強壯,增加腹腔仙脂肪,宜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糖飲食,並鼓勵盡量多吃富含脂肪的食物,爭取胖起來。 (2)胃下垂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多較差,故食物加工應精細,所供食品要容易消化、吸收,不宜太粗糙。 (3)必須少食多餐。這樣既可充分消化,又可持續不斷地供助米穀之氣,鼓舞中氣上行,以升陷舉托。飲食必須高熱量、營養豐富,且易消化。可選用羊肉、雞肉、紅棗、甘薯等。 (4)切忌一次飲用大量茶水。適量飲用黃酒,可鼓舞氣血上行,但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或伴有肝病、酒精過敏者禁用。 (5)忌煙、酒,慎用辛辣刺激性食品。 (6)在症狀改善前,避免進食過飽,宜少食多餐,流質和半流質食物,常易使下垂加重,也應避免。 二、胃下垂的中醫食療 (1)羊骨粥:取羊脊骨1具,搗碎,與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約60分鍾,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蔥白煮熟取食。每晨空腹服。適用於體虛、胃下垂、食慾不振者。 (2)肉餡餛飩:取嫩肥羊肉和黃母雞肉各200克,斬為泥,加入生薑末15克,食鹽、黃酒各適量攪 勻為餡,取麵粉適量按常法包為餛飩,每晨空腹服。內熱盛者禁用。 (3)兔肉燉山葯:取兔肉100克,洗凈,切塊,入碗內,酌加食鹽、黃酒、薑末,再加入山葯粉30克,入屜後隔水燉熟即成。適用於胃下垂內熱盛者。 (4)核桃燉蠶腎:取核桃仁100-150克和略炒過的蠶腎50克,共置碗內,入屜,隔水燉熟服。健胃收斂有良效。 (5)取紅色甘薯200克洗凈切片,入屜蒸熟後裝盤,另取一鍋,放入少許清水燒沸,後加入白糖和番茄醬各適量。再沸後澆在甘薯片上即成。分頓服食。適於胃下垂體虛乏力者。胃酸多者不宜。 (6)人參燉豬蹄:取豬後蹄1隻,刮洗干凈,與人參15克、蔥、姜各適量、清水1000毫升共置砂名冊人,中火煨至爛熟後,調味服食。 (7)雞肝粥:取雄烏雞肝1具,生薑末少許,粳米50克,按常法共為稠粥。日服1次,空腹服。可補脾養肝、益筋生氣。 (8)鯽魚黃芪湯:取鯽魚1尾,洗凈去雜,與黃芪40克、炒枳殼15克加水共煨湯。日服2次,食肉飲湯。可補中益氣。用治胃下垂、脫肛等。 (9)龜肉湯:取烏龜肉250克,炒枳殼20克共煨湯。湯成後去葯,食肉飲湯,可酌加食鹽調服。用治胃下垂、子宮脫垂等症。 (10)山楂炒肉丁:取鮮山楂12克,陳皮、枳殼各9克、生薑6克,與瘦豬肉丁60克入鍋中共炒,熟後食肉。可疏肝理氣健脾和中。 (1 1)荸薺茯苓湯:取鮮荸、紅蘿卜各250克,茯苓15克、生薑2片,加水燉煮。宜先將荸薺煨熟後再加入後三味共煨。調味服食。可清熱利濕。 (1 2)芪豆羊肝湯:取黃芪15克,以布包好,與黑豆50克、洗凈的羊肝1具,共燉至羊肝爛熟,去黃芪,羊肝切片後再入湯中,酌加食鹽略煮即可。日內2次分服,連服5-7日。可溫中散寒、益氣升提。用治脾胃虛寒、胃下垂。 (1 3)鱔魚大蒜湯:取黃鱔2條,洗屈,與蒜1頭加水共煮。魚將熟時加入黃酒100毫升,稍煮即成。可健胃行氣。 (1 4)豬脾粥:將黨參15克、桔紅6克洗屈,水煎取汁。再取粳米100克,洗凈,豬脾1具,洗凈切片後,共入葯汁中,再加入生薑、蔥白、清水各適量,煨燉至豬脾熟時即右。每日1次,空腹服食。用治胃下垂,症見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倦怠消瘦。 (1 5)歸升牛肝湯:炙黃芪、黨參、茯苓各15克,白術、當歸、半夏、柴胡、木香、升麻、陳皮各10克,炙甘草、砂仁各6克,大棗5枚,黃牛肝800克,蔥姜佐料各適量。將上述中葯加清煎煮取汁,黃牛肝刮凈加鹽醋反得揉洗凈,氽後切成長條鍋置旺火上加幾塊豬骨墊底,加牛肚條及鮮湯,開後撇去浮沫,加中葯汁、姜、蔥、大棗、花椒、紹酒,移至小火燉至熟透,加精鹽、味精、花椒粉調味即成。食肚飲湯。益氣養血,溫補脾胃,適用於胃下垂症。 (1 6)參芪燒鰣魚:鰣魚1條,醬牛肉50克,玉蘭片50克,黨參15克,黃花15克。將黨參、黃花分別按水煮提取各得濃縮液15毫升;鰣魚處理干凈;醬牛肉、玉蘭片切成小丁;魚炸成金黃色,撈出;炒勺內留油少許,使熱,加入蔥、姜、大料、大蒜片、豆醬、辣椒醬同炒至金黃色,烹入料酒,加適量水、香醋、味精、醬油、白糖,下炸魚,沸後,撇去浮沫,加入醬牛肉丁、玉蘭片丁,用文火燉熟,加入黨參、黃芪濃縮液,見湯濃時,盛入魚備用時,濃汁及配料澆上即成。佐餐服食。利胃健脾,益氣補虛,適用於氣血雙虧,脾胃虛弱,如胃下垂、子宮脫垂、貧血等症。 (1 7)參芪清蒸羊肉:熟羊肋條肉50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水發香菇2個,玉蘭片少許,調料各適量。將黨參、黃芪切片,加水煮提取2次得黨參、黃芪濃縮汁約30毫升;將羊肉切成長約寸半的片;玉蘭片放於碗底,香菇於當中,羊肉整齊擺於其上,加入胡椒粉、料酒、味精、精鹽、蔥、姜和花椒、清湯、黨參黃芪濃縮汁,入籠蒸30分鍾取出;揀除葯包、蔥、姜即成。佐餐服食。溫中益氣,氣血雙補。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雙虧,如胃下垂、脫肛、子宮脫肛等症。 (1 8)枳砂牛肚湯:枳殼10克,砂仁3克,牛肚適量,調料適量。先將牛肚除去油脂洗凈,加入枳殼砂仁調料等共煮,牛肚熟後飲湯食肚,亦可將煮好的牛肚做成其它菜餚。飲湯食肚。補中益氣,和胃消食,適用於脾胃氣許多之食後脘腹脹滿痞悶,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是胃下垂,身體羸弱病人良好的食療調養方。 (1 9)砂仁參肚:砂仁10克,黨參20克,枳殼10克,些胡、升麻各5克,豬肚1個,五香粉、精鹽、味精等各適量。將5種中葯研成細粉,豬肚用刀切成大方塊,用醪糟汁將中葯粉、五香粉、鹽、味精等調勻抹於豬肚片上,從內向外裹緊成卷,用麻繩捆紮好,掛於通風處風干;食時放蒸籠內蒸熟,冷卻成圓片形。可作為佐酒冷碟。佐餐食之。補中益氣,健胃升提,適宜於脾胃氣虛,中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胃脘食後脹悶,噯氣等症。 (20)黃芪燉帶魚:帶魚1000克,炒枳殼15克,黃芪50克,鹽、姜、蔥、味精、食油、料酒各適量。將黃芪、炒枳殼洗凈,研細,用白紗布包好,扎緊;將帶魚去頭,除內臟,切成5指長的段,洗屈,放入油鍋中略煎片刻,再放入葯包及佐料,注入清水適量。用中火燉30分鍾後,揀去葯包、蔥節、姜,加入味精調好味即成。佐餐食之。有補五臟,和開胃,溫養脾胃,固護衛陽,充實表分,補氣生血,長舉脾陽清氣之功效。適用於胃下垂、久瀉、脫肛等中氣下陷病患者食用。

『貳』 胃下垂的症狀是什麼如何可以治癒怎麼得的

胃下垂 本病系胃的位置小降,胃下界最低點在髂嵴連線以下。常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全身其他病狀,並有腹肌鬆弛,體重減輕等體證。 (病因病理)現代醫學認為,胃下垂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乃由於胃平滑肌或韌帶鬆弛所致。患者因長期勞累,大腦過渡疲勞,強烈的神經刺激和情緒波動不斷作用於大腦皮層,使皮層和皮層下中樞功能失調,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逆使胃緊張力減弱,蠕動緩慢,機能減退。但少數患者,因胃腸蠕動亢進,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較短,營養物質不易被吸收,消化功能低下,故日漸消瘦,也可導致胃下垂和其他內臟下垂。 引起胃下垂的原因有先天和後天兩種。 1.先天性 多見於無力型體形者。身體素若,胸廓狹小,皮膚蒼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肌肉營養不良,第十肋游離等。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可並發其他內臟(如腎、肝、脾、橫結腸、子宮等內臟下垂),所以又叫全內臟下垂。 2.後天性 多與慢性消耗病合並存在或在大病初癒之後;為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並發症。如慢性胃炎、猩性潰瘍等;腹肌鬆弛或腹內壓降低,如婦女多次生育,腹部腫瘤切除術,體重突然減輕,或胸腔內壓增加,如長期咳嗽、悶氣、心界下移等,均可引起胃下垂。 祖國醫學雖無「胃下垂」病名的記載,但認為此症乃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致。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納,以降為順;脾主運化,以升為和。兩者一納一運,一升一降,互相配合,在心肺的作用下,將水谷精微輸布於全身,以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活動。 由於稟賦不足,機體素弱,七情內傷,飲食勞倦等,均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升降失調,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可導致胃下垂和其他臟器下垂。 (臨床表現) 1.消化系統症狀 患者食慾減退頑固性腹脹,以食後症狀尤為突出,經常噯氣不止,左腹有下墜感和壓迫感,且於食後或行走時加重,平卧時減輕。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或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胃部多有悶痛、隱痛,劇烈疼痛比較少見,患者食慾明顯降低,並有畏食、厭食的表現。 2.全身症狀 多表現為逐漸消瘦,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3.體征 患者身體瘦長,皮下脂肪缺乏,肌張力低下,直立時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顯振水音,腹肌鬆弛,左下腹觸壓明顯疼痛。少數患者可見肢體多關節鬆弛。 4.X線檢查 X線觀察一般可見胃的位置下降、緊張力低下蠕動波稀疏,滯留物較多,胃由膨大型變為袋形或其他胃形。 胃下垂的診斷標准,一般以胃距髂嵴連線4厘米視為正常。按下垂的程度,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度,5到8厘米為輕度下垂;9到十二厘米為中度下垂,十三厘米以上為重度下垂。 根據病史,消化系統典型症狀及全身情況,結合體征預X線檢查,對其診斷並不難。根據X線鋇餐透視與攝片,還可與吸收不良綜合征、惡病質、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相鑒別。 (辯證論治) 胃下垂乃脾胃失和,中其不足,氣虛下陷所致。治療當以溫中健脾,益氣升舉為原則。 (基本手法) 1.推揉背俞健脾法 單掌或掌根交替推顫,雙拇指重疊頂推,疊掌上行攏揉,雙掌快速交替推搓背部膀胱經內側線大腸俞至膈俞一段,在主要穴位上,頂推時應重點刺激,以上手法自下而上,以左側為主,反復操作約十分鍾。 2.壓推三穴提胃法 單肘按壓三焦俞,在保持壓力的前提下,緩慢上推至脾俞,熱後輕輕抬起,再重復以上動作。 3.揉壓腎俞固本法 雙掌根同揉,對擠、按壓雙側腎俞。亦可左右撥動。 4.推顫腹部益氣法 兩手掌自右下腹交替推、顫至左上腹,兩手多指揉撥腎區後,捧攏腹肌向上推顫;單手多指左右輕撥腹直肌,自下而上;疊掌上行揉左側腹部胃經路線,掌根揉關元,拇指揉脘,單指壓顫膻中穴等;以上手法應反復操作約8分鍾。 5.牽拉肢體升舉法 雙拇指分拿患者雙合谷或雙行間,令患者肢體屈曲,待肢體伸展時加外力牽拉抖動,患者應配合深呼吸,反復十次;平復後揉孔最、足三里,按壓公孫。 6.對症處理手法 若患者伴左下腹墜疼,可按壓大腸俞、中脘、重壓粱丘;腹瀉者可採用掌搓八繆;便秘嚴重可側指敲擊結腸部位;腹脹嚴重者可握拿背肌;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加捏脊法;失眠者,可同時按壓雙神門,交替壓兩側枕骨下緣;合並腎下垂者,可採用上摩百會,中按揉關元、擦搓、揉湧泉穴。 【附】胃下垂醫療體操 1.腹式呼吸舉腿法 (1)兩腿交替抬舉法配合腹式呼吸,兩腿交替伸直,抬舉90度停片刻放下,反復數次。 (2)兩腿一齊抬舉法配合腹式呼吸,雙腿伸直,一齊抬舉至最大限度,稍停片刻放下,反復數次。 2.雙足空中蹬車法屈膝曲髖在空中作蹬自行車動作1~2分鍾。 3.雙手抱膝屈腰法雙腿舉至90度屈膝,然後兩手抱膝,屈髓抬髖使腰部屈曲,復原休息片刻,反復數次。 4.仰卧起坐收腹法雙下肢伸直靠緊,兩手十指在枕部交叉,腹直肌用力收縮,同時上身抬起坐立,再慢慢躺下還原,休息片刻並逐漸增加其次數。 5.收腹抬臀縮肛法屈膝抬臀,足蹬床面,然後收腹抬臀,肛門緊縮停半分鍾後,臀部著床,腹肌放鬆,休息片刻,復作數次。 6.靜卧雙掌摩腹法雙掌緊貼下腹部,循順時針方向掌揉全腹部(自下腹起經右下腹向上,橫過上腹,轉向左側,向下至左下部,循環全腹部),連續摩揉10至20遍。 注意:此醫療體操,有利於鞏固療效,但在進食前後一小時內慎用。 【附2】 腎下垂醫療體操 第一節腹式呼吸 口呼鼻吸,呼時收腹,吸時鼓腹。 第二節仰卧半坐 拾起上身至半卧位,兩臂前平舉,呼氣,躺下,吸氣。 第三節單抬腿 兩腿伸直,輪流抬高和放下。 第四節挺胸 頭和兩肘支床面,抬起胸肩部,臀部不動。 第五節轉體 仰卧,兩臂側平舉,輪流向一側轉體,同時一臂經體前擺,至對側擊掌。 第六節雙抬腿 兩腿並攏伸直上舉到垂直位,呼氣;放下,吸氣。 第七節「半橋」 兩腿屈曲,足踩床面,抬起臀腰,同時收緊肛門,吸氣,放下,呼氣。 第八節仰卧起坐 兩臂舉向頭側,掌心向上,起坐,盡量以手抵足。 第九節舉腿側倒 1.兩腿伸直上舉至和地面垂直; 2.兩腿並攏向左側倒下; 3.還原到1: 4.兩腿並攏向右側倒下。 第十節抬腿剪交 1.兩腿伸直拾起約30度,然後左右分開; 2.兩腿伸直交叉,右腿在上; 3.兩腿伸直分開同1; 4.兩腿伸直交叉,左腿在上。 第十一節「全橋」 頭、兩臂、兩足撐地,抬起臀、胸及肩,吸氣,放下,呼氣。 第十二節蹬「自行車」 兩腿抬起,交替屈伸,模仿踏自行車動作。 說明: 1.體力較差時先練1至5節,1至2周後加6至8節,以後酌情增加11、12節,最後加9、10節。 2.每節重復1至2個八拍,逐步增加至3至4個八拍。 (附3)胃下垂的叩壓診檢查法 仰卧位患者飯後屈膝仰卧,醫者立於其側,沿左鎖骨中線自上而下叩診。正常人胃部呈濁音,腸曲呈鼓音。如胃內氣體充盈,胃部可出現鼓音,腸曲鼓音相對減弱,兩種不同叩診音的分界線,即為胃下界。沿叩診線稍用力觸壓,可觸及到一半圓形囊體,用手撥動明顯上移,此囊體的最低點即胃下界。以上叩壓診所得胃下界距髂嵴連線的厘米數(橫指),即胃下垂的實際度數。 站立位患者頭、臀、足根緊貼牆壁,(方法同上)。所得結果比仰卧位檢查的胃下約低2至3厘米,這與站立時胃自然下垂或腹肌鬆弛有明顯關系。 以上檢查方法對於腹壁菲薄者准確率較高。 胃小彎角切跡低於髂嵴連線以下,十二指腸球部向左偏移時,稱為胃下垂。胃下垂的程度不一,且常伴有其他內臟下垂,多見於瘦長體型者。 (1)臨床表現 胃下垂的主要表現有:消瘦、乏力、胃部脹悶不舒,食手更甚,腹部似有物下墜,平卧時減輕,腹痛無周

『叄』 胃下垂是怎樣引起的,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胃下垂

病因症狀

胃下垂是胃體下降至生理最低線以下的位置。多因長期飲食失節,或勞倦過度,致

中氣下降,升降失常所致。病者感到腹脹(食後加重,平卧減輕)、惡心、噯氣、

胃痛(無周期性及節律性及節律性,疼痛性質與程度變化很大),偶有便秘、腹瀉

,或交替性腹瀉及便秘。患此病者,多為瘦長體型,可伴有眩暈、乏力、直立性

低血壓、昏厥、體乏無力、食後脹滿、推腹有震水聲、食慾差、噯氣、惡心、頭暈

、心悸等症狀。中醫認為胃下垂是脾胃氣虛、中氣下陷、升舉無力造成的。常採用

健脾、益氣、升提等方法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患者多數體質虛弱,故自療要「治本」,從改善整體素質著手。例如,平時

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運動量可由小到大。氣功鍛煉對本病也有較好效果。

(2)避免暴飲暴食。選用的食品應富有營養,容易消化,但體積要小。高能量、

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適當多於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積累而托胃體。減少食

量,但要增加餐次,以減輕胃的負提。

(3)不宜久站和劇烈跳動。飯後宜半平卧半小時。

(4)卧床宜頭低腳高,可以在床腳下墊高兩塊磚頭。

(5)性生活對體質衰弱者是較大負擔,應盡量減少房事次數。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十全大補膏,每次1湯匙,每日3次,開水沖服。

2.驗方自療法

(1)蜜根30克、生薑3片、紅糖適量,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炒黃芪30克、枳殼15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3)肉桂10克、五倍子20克、炒何首烏30克,一起研粉,每次6克,每日

1-2次,溫水吞服。

(4)枳殼15克,煎湯服,每日2次。

3.飲食自療法

(1)豬肚1隻、黃芪30克、龍眼肉30克,砂仁5克,加調料煮熟後分次食用。

(2)鯽魚500克、黃芪50克、枳殼30克,加調料烹制食用。

(3)榛子60克、淮山60克、黨參30克、砂仁15克、陳皮15克,研成粉

拌入白糖,每次取適量用開水沖服,每日3次。

4.外治自療法

(1)取百會、足三里二穴。用指端及指甲按掐二次,各3-5分鍾,每日多次。

百會穴:兩耳尖連線頭頂上的中點處。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四橫指寬、脛骨外側

一橫指處。

(2)代灸膏貼百會、足三里、中脘三穴。隔天調換。

中脘穴:在劍突與臍連線的中點處。

5.其他自療法

每天進行仰卧起坐鍛煉2-3次,每次10分鍾。

避免誤診

許多女性愛美節食,體弱消瘦,腹腰部脂肪極少,腹壁單薄,容易導致胃、腎等臟

器下垂。

由於胃體下垂,出口抬高,胃內食物排空延遲,故患者時有飽脹不消化感、噯氣惡

心等症狀,倘誤作胃病進行治療,會延誤病情。

『肆』 胃下垂是什麼意思,要怎麼治療呢

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本病的發生多是由於膈肌懸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韌帶功能減退而松馳,腹內壓下降及腹肌松馳等因素,加上體形或體質等因素,使胃呈極底低張的魚構狀,即為胃下垂所見的無張力型胃。本症是內臟下垂的一部分,多見於瘦長無力體型者、久病體弱者、經產婦、多次腹部手術有切口疝者和長期卧床少動者。
胃下垂治療前的注意事項?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食物細軟、營養均衡、減少刺激、防止便秘、動靜相宜、切勿暴飲暴食宜少吃多餐。
胃下垂中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1.內科治療
(1)加強鍛煉,增強腹肌張力,並少吃多餐,糾正不良的習慣性體位。
(2)增加營養,並給以助消化劑,必要時給蛋白合成制劑及胰島素等以增加腹腔內脂肪,加強腹肌張力。胰島素(普通胰島素)4~8U,餐前半小時皮下注射,以促進食慾。苯丙酸諾龍25mg肌內注射,每周2次,1個月後每周1次,連用3個月。
(3)對症治療:對無力型胃可用促胃動力葯,胃痛者可用鎮痛葯,便秘者可用潤滑劑。
(4)可試用加蘭他敏氫溴酸鹽10mg,3次/d,口服或25mg,1次/d,肌內注射。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20~40天為一療程,視患者病情而定,經1~2個療程後,病情仍未改善,應停用。
(5)可試用三磷腺苷(ATP)20mg,2次/d,在早、午餐前半小時肌內注射,25天為1療程,間隔10天再進行第2療程,總有效率為98.5%。
(6)必要時可放置胃托或腹帶輔助治療。
2.中醫治療
(1)中葯治療:
①脾虛氣陷型: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噯氣不舒,食後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象緩弱。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丸。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6g,炒稻芽、麥芽各12g,惡心嘔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湯。
②虛實夾飲型:脘腹墜脹不適,食後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動,水走腸間漉漉有聲,惡心,嘔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脈象沉細小滑。治以溫陽化飲、和胃降逆,方用苓桂術甘湯合附子理中湯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黃連3g、吳萸6g。
③肝胃不和型:兩脅脹而不適,脘腹脹滿,呃逆,噯氣,嘈雜噫酸,善太息,苔薄膩,脈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與逍遙散加減化裁。
④胃陰不足型:面色略紅,唇紅而干,脘腹脹滿,灼熱不適,口乾苦,口渴思飲,噯氣,惡心嘔吐,大便干,舌紅少津,脈象細數。治以濡養胃陰,方用益胃湯合一貫煎加雞內金6g,炒麥芽15g,萊服子12g。如嘔吐較著,可養胃降逆,方用麥門冬湯合竹茹湯。
⑤胃絡瘀滯型:胸膈痞滿,脘腹脹墜,臍上刺痛,按之濡軟,惡心,形體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脈象沉細或澀。治以疏肝養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湯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化裁。
(2)針灸治療:
①可選內關、足三里、中脘透梁門、脾俞、胃俞、氣海、章門,任選2~3穴,以平補平瀉法,留針20~30min。如胃痛屬實加期門、陽陵泉;偏虛者選脾俞、胃俞、章門;泄瀉加關元;便秘加大腸俞、天樞、上巨虛。
②以補法針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補平瀉法針刺足三里1.5寸左右,三陰交1寸左右,間隔5min行針1次,留針25min。1次/d,10次為1療程,有效率為96.94%。
3.其他治療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維生素B1 0.1g與當歸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為96.5%。另外,電興奮療法,按摩、推拿療法、氣功療法以及幾種療法綜合治療,均有較好的療效。
4.手術治療 適用於症狀嚴重,內科治療無效的重度胃下垂者。
(二)預後
一般來說,胃下垂預後較好,但也因患者的體質,慢性疾病等因素影響和治療不及時而發生慢性擴張、胃扭轉、直立性暈厥、心悸、低血壓等。

胃下垂西醫治療方法

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參照慢性胃炎治療。
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丁啉19mg,每日3次,或胃復安5-10mg,每天3次。 合並便秘者首選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每天3次。
試用ATP治療,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時肌注,每次20mg,每日2次,25日為1療程,間隔5天後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必要時放置胃托。
胃下垂吃什麼好?

一、適宜吃的食物:
增加飲食營養,宜多食用有補益作用的高蛋白、高熱量、多糖、低脂肪飲食。多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如紅棗、杏仁、鮮藕汁、羊肉、狗肉、生薑等,可以使胃氣升溫,調理脾胃寒氣,減輕症狀。
經常食用對胃有益的食品,如捲心菜、胡蘿卜、猴頭菇、酸奶、山楂等。
二、不適宜吃的食物:
避免暴飲暴食,宜少食多餐,以減輕胃的負擔。飯後若感不適,可做短時間的平卧休息。飯後不宜劇烈運動。
忌吃生冷與刺激性強的食物,忌煙、酒。忌大量飲用水及各種飲料,忌過多食用體積大的食物。
三、食療方法
榛子 60 克,山葯 60 克,黨參 30 克,砂仁 15 克,陳皮 15 克,共搗爛,研成粉末,拌入少許白糖,每次取適量用開水沖服,每日 3 次。

豬肚 1 只,黃芪 30 克,龍眼肉 30 克,砂仁 50 克,加調料煮熟後分次食用。

鯽魚 500 克,黃芪 50 克,枳殼 30 克,加調料烹制食用。

豬肚 250 克,白鬍椒 15 克。將豬肚洗凈切片,加水與白鬍椒同煮熟, 當日分 2 次食用。適用於胃下垂及胃寒疼痛。

雞蛋 1 只,打入碗內,不要攪散,隔水蒸至蛋白凝固、蛋黃未熟時 ( 一般用 2~3 分鍾 ) 放入桂圓肉 10 余片,再蒸 10 分鍾,即可食用。每日 1 次,連續服至病癒。

資料僅供參考,具體請詢問醫生

『伍』 我想治療胃下垂

一般治療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餐,食物細軟。消瘦的患者,應注意補充營養,以增加腹肌的力量,給胃足夠的支撐。

葯物治療
對於胃下垂患者,若有腹脹、飽腹感症狀,可使用多潘立酮片,或者莫沙必利,緩解腹部壓力,促進胃部消化。這類葯品應飯後食用,盡量避免飯前食用,以免增加胃部負擔。

還可通過肌注三磷酸腺苷二鈉氯化鈉注射液治療,於每日早中飯前半小時肌注,兩個療程後即可觀察到效果。

手術治療
胃下垂採用畢式胃部分切除術,縮小胃體積,減少胃內容物瀦留,幫助恢復正常胃的體積和位置。同時,胃內容物減少,可減少胃壁施加牽引的張力,縮短胃排空時間,利於胃腸道功能的恢復。

中醫治療
胃下垂主要因為飲食不節、過度勞倦、情志所傷和稟賦不足等原因導致身體羸瘦而成。病位主要在脾胃。其病證表現以虛證為多,或虛實夾雜。

其病為本虛標實,在本為脾胃虛弱、中氣下陷;在標為食滯、飲停、氣滯和血瘀。可根據辨證論治採取不同方葯進行治療。

中葯方劑
脾虛氣陷證
證候:脘腹墜脹,食後、站立或勞累後加重,不思飲食,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舌淡有齒痕,苔薄白,脈細或濡。
治法:補氣升陷,健脾和胃。
方葯:補中益氣湯加減。
中成葯:補中益氣丸。
脾虛飲停證
證候:脘腹脹滿不舒,胃內振水聲或水在腸間轆轆有聲,嘔吐清水痰涎,或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舌質淡胖有齒痕,苔白滑,脈弦滑或弦細。
治法:健脾和胃,溫陽化飲。
方葯: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湯加減。
中成葯:胃苓丸。
胃陰不足證
證候:胃脘痞滿,隱隱作墜疼痛,飢不欲食,口燥咽干,煩渴喜飲,納呆消瘦,大便干結,舌質紅或有裂紋,少津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養胃陰,和胃降逆。
方葯:益胃湯加減。
中成葯:陰虛胃痛沖劑。
肝胃不和證
證候:胃脘痞脹,甚則脹及胸脅,噯氣頻頻,食後尤甚,舌苔薄白,脈細弦。
治法:疏肝和胃,升降氣機。
方葯:四逆散加減。
中成葯:胃蘇沖劑、氣滯胃痛沖劑。
胃絡瘀阻證
證候:脘腹墜脹疼痛,固定不移,形體消瘦,面色晦暗,食後或入夜痛甚,嘔血或黑便,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葯: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
單方驗方
枳術黃芪湯。

針灸治療
為中醫治療方法中比較有效的方案,根據胃下垂的病情,大多選足三里、內關、章門等穴位,一般留置針20~30分鍾最為合適,治癒率比較高。

推拿
推拿分為腹部推拿和背部推拿。取中脘、氣海、鳩尾、關元、脾俞、胃俞、關元俞、肝俞等。可採用一指禪推法、摩法、揉法、托法、振法等手法。

其他治療

『陸』 胃下垂有什麼症狀怎樣治療

胃下垂

本病系胃的位置小降,胃下界最低點在髂嵴連線以下。常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全身其他病狀,並有腹肌鬆弛,體重減輕等體證。

(病因病理)現代醫學認為,胃下垂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乃由於胃平滑肌或韌帶鬆弛所致。患者因長期勞累,大腦過渡疲勞,強烈的神經刺激和情緒波動不斷作用於大腦皮層,使皮層和皮層下中樞功能失調,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逆使胃緊張力減弱,蠕動緩慢,機能減退。但少數患者,因胃腸蠕動亢進,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較短,營養物質不易被吸收,消化功能低下,故日漸消瘦,也可導致胃下垂和其他內臟下垂。

引起胃下垂的原因有先天和後天兩種。

1.先天性 多見於無力型體形者。身體素若,胸廓狹小,皮膚蒼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肌肉營養不良,第十肋游離等。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可並發其他內臟(如腎、肝、脾、橫結腸、子宮等內臟下垂),所以又叫全內臟下垂。

2.後天性 多與慢性消耗病合並存在或在大病初癒之後;為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並發症。如慢性胃炎、猩性潰瘍等;腹肌鬆弛或腹內壓降低,如婦女多次生育,腹部腫瘤切除術,體重突然減輕,或胸腔內壓增加,如長期咳嗽、悶氣、心界下移等,均可引起胃下垂。

祖國醫學雖無「胃下垂」病名的記載,但認為此症乃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致。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納,以降為順;脾主運化,以升為和。兩者一納一運,一升一降,互相配合,在心肺的作用下,將水谷精微輸布於全身,以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活動。

由於稟賦不足,機體素弱,七情內傷,飲食勞倦等,均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升降失調,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可導致胃下垂和其他臟器下垂。

(臨床表現)

1.消化系統症狀 患者食慾減退頑固性腹脹,以食後症狀尤為突出,經常噯氣不止,左腹有下墜感和壓迫感,且於食後或行走時加重,平卧時減輕。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或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胃部多有悶痛、隱痛,劇烈疼痛比較少見,患者食慾明顯降低,並有畏食、厭食的表現。

2.全身症狀 多表現為逐漸消瘦,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3.體征 患者身體瘦長,皮下脂肪缺乏,肌張力低下,直立時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顯振水音,腹肌鬆弛,左下腹觸壓明顯疼痛。少數患者可見肢體多關節鬆弛。

4.X線檢查 X線觀察一般可見胃的位置下降、緊張力低下蠕動波稀疏,滯留物較多,胃由膨大型變為袋形或其他胃形。

胃下垂的診斷標准,一般以胃距髂嵴連線4厘米視為正常。按下垂的程度,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度,5到8厘米為輕度下垂;9到十二厘米為中度下垂,十三厘米以上為重度下垂。

根據病史,消化系統典型症狀及全身情況,結合體征預X線檢查,對其診斷並不難。根據X線鋇餐透視與攝片,還可與吸收不良綜合征、惡病質、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相鑒別。

(辯證論治) 胃下垂乃脾胃失和,中其不足,氣虛下陷所致。治療當以溫中健脾,益氣升舉為原則。

(基本手法)

1.推揉背俞健脾法 單掌或掌根交替推顫,雙拇指重疊頂推,疊掌上行攏揉,雙掌快速交替推搓背部膀胱經內側線大腸俞至膈俞一段,在主要穴位上,頂推時應重點刺激,以上手法自下而上,以左側為主,反復操作約十分鍾。

2.壓推三穴提胃法 單肘按壓三焦俞,在保持壓力的前提下,緩慢上推至脾俞,熱後輕輕抬起,再重復以上動作。

3.揉壓腎俞固本法 雙掌根同揉,對擠、按壓雙側腎俞。亦可左右撥動。

4.推顫腹部益氣法 兩手掌自右下腹交替推、顫至左上腹,兩手多指揉撥腎區後,捧攏腹肌向上推顫;單手多指左右輕撥腹直肌,自下而上;疊掌上行揉左側腹部胃經路線,掌根揉關元,拇指揉脘,單指壓顫膻中穴等;以上手法應反復操作約8分鍾。

5.牽拉肢體升舉法 雙拇指分拿患者雙合谷或雙行間,令患者肢體屈曲,待肢體伸展時加外力牽拉抖動,患者應配合深呼吸,反復十次;平復後揉孔最、足三里,按壓公孫。

6.對症處理手法 若患者伴左下腹墜疼,可按壓大腸俞、中脘、重壓粱丘;腹瀉者可採用掌搓八繆;便秘嚴重可側指敲擊結腸部位;腹脹嚴重者可握拿背肌;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加捏脊法;失眠者,可同時按壓雙神門,交替壓兩側枕骨下緣;合並腎下垂者,可採用上摩百會,中按揉關元、擦搓、揉湧泉穴。

【附】胃下垂醫療體操

1.腹式呼吸舉腿法

(1)兩腿交替抬舉法配合腹式呼吸,兩腿交替伸直,抬舉90度停片刻放下,反復數次。

(2)兩腿一齊抬舉法配合腹式呼吸,雙腿伸直,一齊抬舉至最大限度,稍停片刻放下,反復數次。

2.雙足空中蹬車法屈膝曲髖在空中作蹬自行車動作1~2分鍾。

3.雙手抱膝屈腰法雙腿舉至90度屈膝,然後兩手抱膝,屈髓抬髖使腰部屈曲,復原休息片刻,反復數次。

4.仰卧起坐收腹法雙下肢伸直靠緊,兩手十指在枕部交叉,腹直肌用力收縮,同時上身抬起坐立,再慢慢躺下還原,休息片刻並逐漸增加其次數。

5.收腹抬臀縮肛法屈膝抬臀,足蹬床面,然後收腹抬臀,肛門緊縮停半分鍾後,臀部著床,腹肌放鬆,休息片刻,復作數次。

6.靜卧雙掌摩腹法雙掌緊貼下腹部,循順時針方向掌揉全腹部(自下腹起經右下腹向上,橫過上腹,轉向左側,向下至左下部,循環全腹部),連續摩揉10至20遍。

注意:此醫療體操,有利於鞏固療效,但在進食前後一小時內慎用。

【附2】 腎下垂醫療體操

第一節腹式呼吸

口呼鼻吸,呼時收腹,吸時鼓腹。

第二節仰卧半坐

拾起上身至半卧位,兩臂前平舉,呼氣,躺下,吸氣。

第三節單抬腿

兩腿伸直,輪流抬高和放下。

第四節挺胸

頭和兩肘支床面,抬起胸肩部,臀部不動。

第五節轉體

仰卧,兩臂側平舉,輪流向一側轉體,同時一臂經體前擺,至對側擊掌。

第六節雙抬腿

兩腿並攏伸直上舉到垂直位,呼氣;放下,吸氣。

第七節「半橋」

兩腿屈曲,足踩床面,抬起臀腰,同時收緊肛門,吸氣,放下,呼氣。

第八節仰卧起坐

兩臂舉向頭側,掌心向上,起坐,盡量以手抵足。

第九節舉腿側倒

1.兩腿伸直上舉至和地面垂直;

2.兩腿並攏向左側倒下;

3.還原到1:

4.兩腿並攏向右側倒下。

第十節抬腿剪交

1.兩腿伸直拾起約30度,然後左右分開;

2.兩腿伸直交叉,右腿在上;

3.兩腿伸直分開同1;

4.兩腿伸直交叉,左腿在上。

第十一節「全橋」

頭、兩臂、兩足撐地,抬起臀、胸及肩,吸氣,放下,呼氣。

第十二節蹬「自行車」

兩腿抬起,交替屈伸,模仿踏自行車動作。

說明:

1.體力較差時先練1至5節,1至2周後加6至8節,以後酌情增加11、12節,最後加9、10節。

2.每節重復1至2個八拍,逐步增加至3至4個八拍。

(附3)胃下垂的叩壓診檢查法

仰卧位患者飯後屈膝仰卧,醫者立於其側,沿左鎖骨中線自上而下叩診。正常人胃部呈濁音,腸曲呈鼓音。如胃內氣體充盈,胃部可出現鼓音,腸曲鼓音相對減弱,兩種不同叩診音的分界線,即為胃下界。沿叩診線稍用力觸壓,可觸及到一半圓形囊體,用手撥動明顯上移,此囊體的最低點即胃下界。以上叩壓診所得胃下界距髂嵴連線的厘米數(橫指),即胃下垂的實際度數。

站立位患者頭、臀、足根緊貼牆壁,(方法同上)。所得結果比仰卧位檢查的胃下約低2至3厘米,這與站立時胃自然下垂或腹肌鬆弛有明顯關系。

以上檢查方法對於腹壁菲薄者准確率較高。

胃小彎角切跡低於髂嵴連線以下,十二指腸球部向左偏移時,稱為胃下垂。胃下垂的程度不一,且常伴有其他內臟下垂,多見於瘦長體型者。
(1)臨床表現 胃下垂的主要表現有:消瘦、乏力、胃部脹悶不舒,食手更甚,腹部似有物下墜,平卧時減輕,腹痛無周期性及節律性,常有嘔吐、噯氣,飽餐後臍下部可見隆起,而在上腹部反而凹陷。上腹部可捫及強烈的主動脈搏動。X線胃腸鋇餐檢查可幫助確診。
(2)治療 包括
1) 飲食 少吃多餐,食後平卧,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熱量。
2) 胃托 安置胃托。
3) 鍛煉 加強腹部肌肉的鍛煉,每天堅持做仰卧起坐,以增強腹肌張力。
4) 對症治療 ①每餐前皮下注射正規胰島素4-8單位;或用甲苯磺丁脲0.5克,每天3次,飲前半小明服用,以促時食慾。②苯丙酸諾龍25毫克肌內注射,每周2次。
5) 中葯 補中益氣丸或補中益氣湯。
6) 外敷法 五倍子10克,蓖麻子仁克,搗爛後以紗布包裹,敷貼臍區

『柒』 胃下垂有哪些危害及治療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時,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緣垂墜於盆腔,胃小彎弧線的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約在肚臍水平線上)以下。
胃下垂多見子體型瘦長、體質虛弱、腹壁松馳、腹肌薄弱者。產生的原由,主要是由於懸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韌帶松馳無力以及腹部壓力下降,使胃整個位置降低、胃蠕動減弱。婦女產後,腹壓突然下降,或瘦長體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動的人,容易患此病。
輕度胃下垂患者一般無不適感覺,下垂明顯者常見腹都不適、飽脹重墜感,每於餐後、站立或勞累後症狀加重,伴有食慾不振、惡心、噯氣、消化不良、便秘等現象。胃下垂嚴重時,可同時伴有肝、腎、結腸等內臟下垂的現象。
診斷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線鋇餐造影,可顯示無張力型胃:胃體呈垂直狀,蠕動無力,胃內滯留液較多,胃小彎弧線最低點在髂嵴連線以下;超聲波檢查可見胃的下緣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電圖描記檢查可見胃電波幅值無論在餐前還是在餐後都低予正常。
胃下垂的治療,要以功能鍛煉和飲食調節為主。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著重對腹肌進行鍛煉,沒有體育器械者,可採取仰卧起坐的簡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做累為止。飲食要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而富於營養的食物,餐後應卧床休息45分鍾至1小時,以減輕胃的負擔;減少站立時間,避免過度勞累。腹脹、惡心明顯者,可服用嗎丁啉、維生素B6以促進胃蠕動、增加胃的張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胃下垂在中醫屬於虛證,脾氣虛衰是根本的原因。治療以扶脾健胃為主,輔以體育鍛煉和飲食調養。中醫治療如下:
a. 由於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過度勞累等引起脾氣虛衰,中氣下陷,治療以補中益氣丸健脾升提。
b. 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導致氣機不暢,表現為胃脘脹滿、噯氣後舒適,屬脾虛氣滯型,以健脾丸加香砂養胃丸健脾理氣和胃。
c. 脾氣虛不能正常運化水濕,濕聚為飲,水飲停留胃脘,可見胃脘痞脹、感覺胃中有水液晃盪、腸鳴作響,治以苓桂術甘湯健脾化飲。

胃下垂是怎麼回事?

『捌』 胃下垂的症狀-如何治療胃下垂

胃下垂會出現餐後胃脹、胃痛、食量增加、便秘等症狀。胃下垂在患病之後,胃對食物的消化功能會受到影響,由於食物不能及時排空,會在胃內積滯,所以不少患者在吃完食物後會出現胃部發脹感。尤其是大量攝入食物後,胃下垂的症狀就會顯現出來。患者自己會感覺到有胃部沉重、壓迫等感覺,同時還會伴隨有胃部疼痛。主要是由於食物攝入量過大,對胃壁韌帶造成牽扯,而引起的疼痛。由於胃下垂會導致胃的體積相對增大,患者的食量會逐漸增大。在胃下垂嚴重時甚至還會對橫結腸造成一定的壓迫,而導致橫結腸的內容物通過受到阻礙,這時部分人會因此出現便秘症狀

『玖』 胃下垂會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你好,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症狀,下垂明顯者有上腹不適,飽脹,飯後明顯,伴惡心、噯氣、厭食、便秘等,有時腹部有深部隱痛感,常於餐後,站立及勞累後加重。長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壓、心悸、失眠、頭痛等症狀。

『拾』 請問胃下垂具體有什麼症狀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時,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緣垂墜於盆腔,胃小彎弧線的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約在肚臍水平線上)以下。
胃下垂多見子體型瘦長、體質虛弱、腹壁松馳、腹肌薄弱者。產生的原由,主要是由於懸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韌帶松馳無力以及腹部壓力下降,使胃整個位置降低、胃蠕動減弱。婦女產後,腹壓突然下降,或瘦長體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動的人,容易患此病。
輕度胃下垂患者一般無不適感覺,下垂明顯者常見腹都不適、飽脹重墜感,每於餐後、站立或勞累後症狀加重,伴有食慾不振、惡心、噯氣、消化不良、便秘等現象。胃下垂嚴重時,可同時伴有肝、腎、結腸等內臟下垂的現象。
診斷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線鋇餐造影,可顯示無張力型胃:胃體呈垂直狀,蠕動無力,胃內滯留液較多,胃小彎弧線最低點在髂嵴連線以下;超聲波檢查可見胃的下緣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電圖描記檢查可見胃電波幅值無論在餐前還是在餐後都低予正常。
胃下垂的治療,要以功能鍛煉和飲食調節為主。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著重對腹肌進行鍛煉,沒有體育器械者,可採取仰卧起坐的簡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做累為止。飲食要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而富於營養的食物,餐後應卧床休息45分鍾至1小時,以減輕胃的負擔;減少站立時間,避免過度勞累。腹脹、惡心明顯者,可服用嗎丁啉、維生素B6以促進胃蠕動、增加胃的張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胃下垂在中醫屬於虛證,脾氣虛衰是根本的原因。治療以扶脾健胃為主,輔以體育鍛煉和飲食調養。中醫治療如下:
a. 由於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過度勞累等引起脾氣虛衰,中氣下陷,治療以補中益氣丸健脾升提。
b. 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導致氣機不暢,表現為胃脘脹滿、噯氣後舒適,屬脾虛氣滯型,以健脾丸加香砂養胃丸健脾理氣和胃。
c. 脾氣虛不能正常運化水濕,濕聚為飲,水飲停留胃脘,可見胃脘痞脹、感覺胃中有水液晃盪、腸鳴作響,治以苓桂術甘湯健脾化飲。

胃下垂是怎麼回事?�
健康人的胃相對固定在上腹腔,當人站立時,胃的最低點不能超過臍下二橫指(指胃小彎)。所謂胃下垂,就是胃在站立時明顯下移,甚至從上腹移至下腹。由於胃的下垂,病人都有胃部不適的感覺,吃點飯就感到胃部飽脹,所以不敢多吃,飯後走路快一點就感到肚子疼。有的胃下垂病人,還合並有其他臟器如腎、肝、脾、橫結腸下垂,稱之為全內臟下垂。引起胃下垂的原因主要和體質有關,身體虛弱,腹壁脂肪薄,肌張力減弱,臟器韌帶鬆弛,易發生胃下垂,且女性多於男性。這種病變易診斷。因胃移到下腹部,所以吃過飯下腹膨隆,上腹部胃區下陷,並且可以看到主動脈搏動,用手摸及更加明顯。最可靠的方法是鋇餐造影,如果胃小彎低於兩側髂嵴連線,就可以診斷為胃下垂。此病西醫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用胃托系於腹部,可緩解臨床症狀。中醫在這方面相對西醫有很多優勢,如中葯、推拿、針灸,可視病情輕重而確定方法。中醫將胃下垂分為中氣下陷型、脾胃陰虛型、脾腎陽虛型等。�

怎樣治療胃下垂?�
(1)加強營養
胃下垂的孩子形體消瘦,營養不足,所以應該選用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應豐富一些。由於小兒食量少,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進餐後應該有一段時間平卧,切不可暴飲暴食。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症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2)全身性康復鍛煉
患兒午飯後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卧床上20~30分鍾。仰卧後雙腿伸直,然後抬高、放下,反復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復做數次。也可在仰卧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晚飯後散散步,回家後再仰卧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後在胃脘部做環行按摩。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3)仰卧起坐鍛煉
患兒仰卧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鬆,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復做數次。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鍾16~18次。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 ,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鬆。15分鍾後做仰卧起坐,即身體平卧,雙手放於頭後,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卧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後復位。仰卧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
康復鍛煉期間,嚴禁做跑跳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

中氣下陷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食慾不振,食後飽脹,呃逆,上腹部疼痛,身體乏力,舌體胖大苔白,脈沉無力。治以舉氣升陽。方選補中益氣湯,葯用炙黃芪、白術、陳皮、升麻、當歸、柴胡、黨參、焦三仙等。水煎,日1劑,分3次服。

脾胃陰虛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乾瘦,口渴喜飲,飲後胃脘不適,不思飲食,食後倒飽,手足心熱,苔白少津,舌質紅,脈細無力。治以滋陰養胃,健脾益氣。葯用經驗方:山葯、黨參、黃精、玉竹、石斛、荷葉、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水煎,日1劑,分3次服。

脾腎陽虛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畏寒肢冷,渴不喜飲,胃脘不適,不思飲食,食後飽脹,腹脹矢氣,苔白而潤,舌體腫大,脈沉細弱。治以溫中健脾,補氣沖陽。方選附子理中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葯用附子、炮姜、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白術、柴胡、當歸、佛手、木香。水煎,日1劑,分3次服。

胃下垂有哪些外治法?�
(1)推拿法
腹部取穴:鳩尾(劍突下0.5寸)、中脘、氣海、天樞,仰卧位,術者站於患者右側,以推揉鳩尾、中脘為重點,循序往下至腹部,以臍周天樞、氣海為重點按揉,並用托法,即醫者四指並攏,根據胃下垂的程度不同,自下而上托之。再以摩法在腹部治療(逆時針方向操作)14分鍾。
背部取穴:肝俞(背部第9胸椎旁1.5寸)、脾俞(背部第11胸椎旁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旁1.5寸)。患者取俯卧位,以輕揉的滾法,沿脊椎兩側操作,重點在胸6~12兩旁的穴位,然後在脾俞、胃俞按揉10分鍾。
( 2) 針灸法
取穴:中脘、天樞向下斜刺外陵,氣海向下斜刺關元。用補法,留針10~20分鍾。惡心嘔吐,配上脘、內關,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30分鍾,和中降逆;如合並有潰瘍病,可配巨闕、內關、公孫、脾俞、胃俞,用補法,留針10~20分鍾,以溫中止痛;陽虛灸關元、氣海;陰虛者加陰陵泉、太溪;氣虛加足三里。

閱讀全文

與胃下垂的症狀和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薄荷糖的食用方法 瀏覽:930
蘋果手機照片歸類方法 瀏覽:89
孩子如何補鈣和餃子面的方法竅門 瀏覽:885
100x26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890
照度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利用 瀏覽:976
檢測方法的對比 瀏覽:373
點易拍使用方法 瀏覽:992
倩碧擦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687
腳背腫了有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184
蟲草泡水喝的食用方法 瀏覽:361
鼠的剪紙簡單方法步驟 瀏覽:848
根號18平方根的計算方法 瀏覽:400
蠍子的養殖方法哪裡可以學 瀏覽:869
日本mamew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717
老年人地鐵鍛煉方法 瀏覽:1001
口吃中醫能治療方法 瀏覽:182
日常打單挑的正確方法 瀏覽:494
電子流量計使用方法 瀏覽:915
孕婦鼻子堵塞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854
心肌梗塞快速的確診方法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