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行為主義治療方法

行為主義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4 11:59:30

⑴ 以行為主義為理論背景的心理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之行為主義治療的常用方法 簡介 根據學習理論和條件反射的原理,對患者行為進行訓練,以矯正適應不良行為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

⑵ 精神分析學,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和神經心理學治療方法

行為主義:原因:患者之前的經歷把蝙蝠跟恐怖的體驗聯系了起來,即使說蝙蝠變成了一個負面的刺激,從而變成患者自然的條件反射。
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以選擇系統脫敏法或者內爆法等行為療法進行治療。

精神分析:原因:應該是童年的某種陰影和心結所致。
方法:通過精神分析的一些手段(如釋夢、自由聯想等)挖掘其心結,讓潛意識里的內容被意識接受,並且幫助患者超越其陰影,從而成長和超越這些問題。

認知療法:原因:患者對於蝙蝠有不正確的認知,把其妖魔化或者恐怖化。
方法:改變其認識,通過一些手段輸入正確的認知給患者,讓其了解蝙蝠的真實情況,從而消除恐懼。

⑶ 行為主義治療技術的應用

行為主義療法的技術療法分為放鬆療法、系統脫敏技術、模仿學習療法/示範療法、代幣法。放鬆技術是作為焦慮狀態的頡頏反應來應用於治療的。系統脫敏療法又稱交互抑製法,利用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症焦慮的情境,並通過心理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症焦慮慣的目的。 代幣法根據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原理,用獎勵的方法強化所期望的行為,常應用於智殘兒童、行為障礙兒童、呈現嚴重行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來塑造新的行為。

放鬆療法
放鬆療法(Relaxation therapy)又稱鬆弛療法、放鬆訓練,它是一種通過訓練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心理治療方法。實踐表明,心理生理的放鬆,均有利於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
肌肉放鬆可分為全部放鬆和漸進放鬆兩種程序,又可分為放鬆全身肌肉群的逐個放鬆身上的肌肉群兩種形式。同時,按誘導方式又可分為直接放鬆和間接放鬆。
放鬆訓練發展了五大類型:
(1)漸進性肌肉放鬆;
(2)自生訓練;
(3)自我催眠;
(4)靜默;
(5)生物反饋輔助下的放鬆。
[適應症]
漸進性的放鬆訓練是對抗焦慮的一種常用方法,和系統脫敏療法相結合,可治療各種焦慮性神經症、恐怖症,且對各系統的身心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放鬆技術除了肌肉性放鬆之外,還有意象性放鬆技術等等,也比較有效。肌肉性放鬆雖然廣泛使用,不過美國較新的研究表明,肌肉性放鬆不要使用在心臟病和高血壓的來訪者人群,因為其之前的肌肉先緊張有可能使其心血管系統方面承受壓力,對於這類來訪者,使用意象性放鬆技術比較合適.。

⑷ 行為主義的方法

(一)系統脫敏療法

通過漸進性暴露於恐懼刺激,使已建立的條件反射消失,用以治療心理或行為障礙,如:恐怖症的治療。

(二)厭惡療法

將令病人厭惡的刺激與對他有吸引力的不良刺激相結合,形成條件反射以消退不良刺激對病人的吸引力,使症狀消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三)放鬆訓練

按一定的練習程序,學習有意識地控制或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那些因緊張刺激而紊亂了的功能。

(四)生物反饋療

藉助儀器將與心理生理過程有關的體內某些生理活動信息,通過視覺或聽覺的方式顯示給人,人們通過學習和訓練,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動,從而達到調整機體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⑸ 行為主義取向心理咨詢的核心技術和一般步驟是哪些

行為治療的主要方法包括:
①系統脫敏法;
②自我管理技術;
③厭惡療法;
④模仿學習;
⑤角色扮演;
⑥自信心訓練;
⑦強化法;
⑧認知—行為療法。
行為治療的具體方法雖然有很多,但其治療過程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大都包括以下方面
1.了解來訪者非適應性行為或疾病產生的原因
來訪者的非適應性行為往往不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種因素(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只有比較准確地把握了這些影響因素,才能奠定有效咨詢的基礎。
2.確定需要矯治的目標行為(或稱靶行為)
來訪者的非適應性行為往往十分復雜,其中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有「原發性的」,還有「繼發性」的。因此,需要把來訪者非適應性行為的主要表現確定下來,即把需要矯治的靶行為確定下來,作為治療的目標。然後通過觀察、檢查,記錄下來訪者非適應性行為的嚴重程度與出現的頻度,並列出治療前症狀表現的基線,作為治療時的對照指標。例如對焦慮,就可按照所規定的輕、中、重的等級標准,確定其表現的嚴重程度與出現的頻度。這項工作的完成為下一步制定恰當的治療方案打下了基礎。
3.向來訪者說明行為治療的目的、意義和方法 行為治療的實施方案和程序雖然是由治療者制定的,但實施過程必須取得來訪者的主動配合才能成功。行為治療從表面上看,治療者是主動的,來訪者是被動的,但實際上,必須要求雙方密切配合,特別是來訪者的主動配合行動是行為治療能否取得理想療效的關鍵。因此,在治療開始之前要向來訪者說明行為治療的目的、意義和方法,使其消除由於無知而產生的不必要的疑慮和心理阻抗,從而主動配合治療。
4.採用專門的行為治療技術或配合必要的葯物或治療器具進行治療 行為治療技術種類繁多,但每種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適應症范圍。在開始進行行為治療時必須根據靶行為的臨床特點、治療的目的,選取一種或兩種最為恰當、最可能取得可靠療效的行為治療技術。有時,為了提高療效,還需配合一定的葯物或治療器械,作為綜合性的治療措施。
5.根據行為治療技術的性質及來訪者行為的改變情況給予正負強化
治療過程中,治療者根據選用的治療技術本身特點和靶行為的性質、特點、形成原因以及治療目的(例如,是對靶行為進行消退、改造,還是進行重塑,或是形成新的行為以取代舊有的行為),給予相應的正強化(如表揚、鼓勵或物質獎勵等)或負強化(如批評、疼痛刺激或撤消獎勵等),並且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針對行為改變的具體情況而變換方式,以達到最佳療效。
6.根據治療的轉變情況,調整治療方法
由於來訪者的非適應性行為大多數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形成起來的,而且形成的原因也很復雜,所以不經過一定的療程難以治癒。因此,在治療開始以後就需要根據治療情況的變化,對治療方法與措施作適當的調整。
7.將治療效果遷移到非治療情境中
行為治療一般都是在專門的治療情境中(如治療室)進行,來訪者有可能在特殊的治療情境中是有效的,能否將療效遷移到到日常生活情景中,這是行為治療經常碰到的一個難題。
可能的解決方法之一,是根據歸因理論,特別是「歸因—維持模型」,通過改變歸因,強化來訪者的行為自由感和「自我引導感」(Sense of Self initiation),訓練他們的抗干擾的能力。有關內容我們已在第十章第二節中做過介紹。

理論概述:巴甫洛夫和桑代克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人物。
華生認為,行為可通過學習和訓練加以控制,遺傳因素起重要作用不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華生創立的心理學派主要研究人的行為。
符合刺激一反應模式的理論觀點的說法是:①可以用公式R=f(S)來表示;②不必考慮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中間過程。
新行為主義者托爾曼關於行為主義的理論認為,正確的是:①B=f(S、P、H、T、A);②刺激和反應間存在中介變數。即行為(B)是環境刺激(S)、生物內驅力(P)、遺傳(H)、過去訓練的經驗(T)、以及年齡(A)等試驗變數的函數。
不屬於斯金納行為主義理論貢獻的是:①提出R=f(S,A)的公式,其中R為反應,S為中間變數;②提出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條件反射理論。
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公式是R=f(S,A)。S為刺激,A為控制變數。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的觀點是:①人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②模仿學習理論;③人類可替代學習。
關於替代學習的概念,不正確的說法是:①人類不可預見行為結果,不需要實際去經驗它;②替代學習屬於經典行為主義理論觀點。
行為治療是使用實驗確立的行為學習原則和方式,克服不良行為習慣的過程,這個行為治療的定義是由沃皮首先提出來的。
屬於行為治療技術的特點的是★:①用客觀的操作性術語描述治療程序;②依據實驗研究,從中引申出假設和治療技術。

⑹ 行為主義療法有哪些

行為治療沒有一個一致性的理論,有的是在行為基本原理基礎上發展出的種種
技術。行為治療的目標是相當具體的,設計我們改變的行為。
系統脫敏療法:沃爾普發展了系統脫敏的方法,治療對特定的事件、人和物體異
常的恐懼和焦慮的來訪者或泛化和焦慮。基本的方法是讓來訪者用放鬆取代焦慮。第
一步,教來訪者放鬆,放鬆可以對抗焦慮。基本上它是先拉緊,再鬆弛肌肉群。第二
步,把引起焦慮的事件分為等級。建構一個焦慮的等級是為了獲得使來訪者焦慮的時
間引發焦慮的詳細信息常常要建立幾個不同的恐懼等級表,分別對應不同的恐懼。第
三步,脫敏,讓來訪者想像引起焦慮的情境同時做放鬆。逐漸重復,讓放鬆和過去引
起焦慮事件相結合。來訪者對過去引起焦慮的情境逐漸脫敏。
想像滿灌療法:系統脫敏是逐漸地暴露,滿灌則不是。在想像滿灌中,來訪者一
開始就被暴露於可怕的引起焦慮的物體或事件的心理的形象之中,繼續想像直到焦慮
逐漸減少消失。暴露不是在實際情境中,而是想像可怕的情境如被侮辱強暴或者在飛
機上。
內爆破療法:由托馬斯創立,在這種療法中,與起初相比,場面更被子誇張,並
且,假設出一些使人緊張的場面,這種情境反復呈現,直到焦慮逐漸減少。
脫敏、滿灌和內爆破都是使用的想像的情境,有些其他治療是使用真實情境。實境治
療和想像治療差不多。

⑺ 以行為主義為理論背景的心理治療方法是什麼

系統脫敏法:治療師幫助患者建立與不良行為反應相對抗的鬆弛條件反射,然後在接觸引起這種行為的條件刺激中,將習得的放鬆狀態用於抑制焦慮反應,使不良行為逐漸消退(脫敏),最終矯正不良行為。系統脫敏法包括放鬆訓練、制定焦慮等級表及脫敏治療。主要適應證為恐怖、焦慮、強迫症等神經症。

⑻ 談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治療理論及方法,並舉例說明

此派理論的特徵有以下四點(1)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此在方法上重實驗、觀察;在研究題材上只重視可觀察記錄的外顯行為。(2)解釋構成行為的基礎是個體表現於外的反應,而反應的形成與改變是經由制約作用的歷程。(3)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不承認個體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故而被認為是決定論。(4)在教育上主張獎勵與懲罰兼施,不重視內發性的動機,強調外在控制的訓練價值。行為學派盛行在美國,影響擴及全世界,本世紀二十至五十年代,期間四十多年,心理學界幾乎全為行為主義的天下。

而人本主義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它強調人的自主性、整體性和獨特性,認為學習是個人自主發起的、使個人整體投入其中並產生全面變化的活動,學生內在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極為重要;個人對學習的投入不僅涉及認知方面,還涉及情感、行為和個性等方面;學習不單是對認知領域產生影響,而且對行為、態度和情感等多方面發生作用。在教學方法上,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放手讓學生自我選擇、自我發現。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人的潛能、個性與創造性的發展,強調自我實現、自我選擇和健康人格作為追求的目標。代表人物為羅傑斯。

⑼ 行為主義主要方法認知行為療法

行為治療)或條件反射治療,是以行為學習理論為指導,按一定的治療程序,來消除或糾正人們的異常或不良行為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行為治療強調,病人的症狀即異常的行為或生理功能,都是個體在其過去的生活歷程中,通過條件反射作用即學習過程而固定下來的。因此,也就可以設計某些特殊的治療程序,通過條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學習的方法來消除或矯正那些異常的行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為來代替它們。
行為治療最初產生於本世紀20年代。巴甫洛夫的動物實驗性神經症的模型以及早期行為主義者華生等人的兒童強迫性恐怖症的模型都是行為治療的理論與實踐的典範。當時已有很多人試圖用以解釋人的行為和精神異常現象,並對此作了矯正和治療的嘗試。但由於當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療占據著統治的地位,因而行為治療還無法作為一種心理治療領域中獨立的體系和方法被推廣和傳播開來。直到50年代,新行為主義者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條件反射原理或稱條件強化學說,並嘗試應用於醫療實踐。接著,英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艾森克也結合臨床實踐提出行為學習過程的新理論;特別是著名精神病學家沃爾帕把行為治療技術系統地應用到病人的臨床實踐以後,極大地推動了行為治療的進一步發展。到了60年代,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使行為療法有可能與某些現代尖端科學技術結合起來。生物反饋治療技術的出現,使行為治療作為心理治療領域中一個獨立的體系與卓有成效的治療方法,得以廣泛地推廣和運用起來。到了70年代,行為治療被譽為心理治療領域的第二勢力,大大超過精神分析治療,占據了壓倒的優勢地位。

⑽ 什麼是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是一種通過對病人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矯正而達到心理治療目的的療法。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人的一些行為和病症是通過條件反射的作用得來的,這些行為和病症是人與環境等不協調的結果,所以對於這類病症和不良行為是可以通過矯正得以扭轉的。可以根據條件反射形成或消退的一些規律和因由對症下葯,來矯正不良行為和病症。

比如有一些人對一些刺激會產生十分強烈的反應,如恐懼等,其實這種心理通常是某種強化作用因素所導致的,只要找出這個強化作用因素,並消除它,久而久之就能夠讓這種不良心理消失或自然消退了。

還有一種方法是和上述方法截然相反的,不是試圖使那種強化作用因素消退,而是要使它完全的暴露出來。對於成人來講,一些刺激,去迴避它,不如去正視它面對它,然後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消除這些刺激對人所產生的反應,從而達到驅除心理壓力和矯正不良行為的目的。大家都知道這樣的道理,當我們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迴避是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只有去正視去面對,去想解決的辦法,才有可能把問題圓滿的解決。而我們在這里所說的這種暴露療法也即是這個意思。如有的人對水有莫名的恐懼感,從來不敢下水游泳,消除這種恐懼心理最好的辦法不是迴避水,而是應該試著去面對水,接近水,可以在他人的幫助下一步一步的去接近它,可以先觀察別人在水中游泳等活動,感受別人在水中嬉戲的快樂,讓自己也感覺到愉快的氣氛,這就起到了一種示範的作用,並消除了自己的一些恐懼和緊張的心理。然後你要告訴自己,其實它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並鼓起勇氣走過去嘗試,在反復練習以後,相信就可以取到比較良好的效果。

而行為療法中的一種厭惡療法,對戒煙戒酒等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這種方法是讓人對香煙和酒產生厭倦而達到戒煙、戒酒目的的一種方法。在想要抽煙或者喝酒的時候服食催吐劑,會產生強烈的生理反應的葯物,讓病人惡心、嘔吐等,如此反復幾次,就會讓吸煙、喝酒者對香煙和酒產生強烈的厭惡感,從而達到戒煙的目的。也可以在想要抽煙、喝酒的時候,給予病人電擊(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專門的設備),讓他有皮肉痛苦的感覺,這樣反復幾次,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戒煙戒酒的目的了。這是行為療法對癖好症病人治療的典型例子。

除了對以上恐懼症和癖好症的治療外,行為療法還可以對其他很多心因性疾病和心理障礙有很好的療效,比如口吃、兒童學習障礙、強迫性神經症、性功能障礙等。

閱讀全文

與行為主義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切開蘋果用什麼方法變 瀏覽:122
上海甲醛檢測正確方法 瀏覽:377
豎式計算簡便方法是什麼意思 瀏覽:581
HBVQN是什麼檢測方法 瀏覽:566
紅米手機的錄音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7
糊盒機走紙雙張解決方法 瀏覽:490
數據調查方法有哪些 瀏覽:575
脂肪肝13點多怎麼方法用葯 瀏覽:193
梅毒病的治療方法有幾種 瀏覽:115
虛擬機的安裝方法 瀏覽:408
頭癬早期圖片治療方法 瀏覽:567
無法掛空擋的解決方法 瀏覽:869
薄荷糖的食用方法 瀏覽:932
蘋果手機照片歸類方法 瀏覽:91
孩子如何補鈣和餃子面的方法竅門 瀏覽:887
100x26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892
照度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利用 瀏覽:978
檢測方法的對比 瀏覽:375
點易拍使用方法 瀏覽:994
倩碧擦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