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2 19:36:16

A. 下列關於四大高原敘述不正確的是()A.內蒙古高原遼闊坦盪,草場廣布B.青藏高原地勢高峻,雪山連綿

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巒綿延,山勢雄渾,山脈間多起伏平緩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後,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內蒙古高原,位於我國北部,面積100多萬平方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高原地勢平坦開闊,西北部多荒漠、戈壁,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黃土高原,介於太行山、祁連山、長城和秦嶺之間,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這里是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最廣的區域.長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
雲貴高原,在我國西南部,面積有40多萬平方千米.高原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岩分布廣泛.大小不等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當地稱為「壩子」)錯落其中.
故選:C.

B. 蜂蜜加工知識

蜂蜜除了可以提供食品特殊的風味和天然、新鮮、安全外,對改善食品的品質也有作用,尤其是一些特種蜂蜜,在健康食品中的應用潛力較大。在美國,85%的健康食品生產廠使用蜂蜜。

目前生產的固體蜂蜜,產品形狀有粉狀、顆粒狀和塊狀的。在產品成分上,有完全用蜂蜜的,也有以蜂蜜為主,添加適量輔料製成的。其固化技術一般分為加熱烘製和真空乾燥兩種。

一、粉狀蜂蜜

1、工藝流程:蜂蜜調配→脫水→升溫加熱→冷壓→粉碎→包裝→檢驗。

2、操作要點:先將來源�%

C. 讀我國西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2-3題.圖中A地地勢較低,面積狹小,當地人稱為「壩子」.

A.地球表面的形態都是由於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這個答案是壩子形成的因素之一,故不符合題意;
B.圖中的壩子在我國的西南地區,應該是雲貴高原.此區域也有因為斷層形成的壩子,所以這個答案是壩子形成的因素之一,故不符合題意;
C.圖中的壩子在我國的西南地區,應該是雲貴高原.此區域有流水作用形成的河谷壩,所以這個答案是壩子形成的因素之一,故不符合題意;
D.圖中的壩子在我國的西南地區,應該是雲貴高原.因此此處的壩子的形成與風力作用關系不大,故正確.
故選:D.

D. 怎麼樣正確使用修辭方法!

(一)復習要點�
了解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的修辭方法,能在文中辨認這些修辭方法。
了解常見的幾種句式(主動句、被動句、肯定句、否定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會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句式。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學習語法是為了把話說得簡明、通順;學習修辭方法則是為了把話說得好。例如:「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和「你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前句是反問句,後一句是陳述句,兩句話從內容看是一樣的,從語法上看也都對,但聯系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哪一句表達效果更好呢?再比如說,「他的淚很快流下來」和「他的淚如泉涌」,前句顯得比較平淡,後一句是誇張,雖然淚水不可能像泉水般湧出來,但它給人深刻的印象。人們在表達思想時,不僅要求語言准確、明白、通順,而且要求語言形象、生動,有表現力,有美感,所以我們在初中階段要掌握八種修辭方法,注意理解其含義,掌握其特點,在說話、閱讀和寫作中以求准確掌握。�
依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教學大綱》要求,要掌握八種修辭方法。�
(1)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某一種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種事物或情境。它有三種形式:①明喻,是本體和喻體都出現,比喻詞很明顯,常用的有「像」、「像……似的」、「好像」、「像……一樣」等。②暗喻,是本體和喻體都出現,常用的比喻詞有「是」、「變成」、「成了」、「變為」等。③借喻,只出現喻體,沒有比喻詞,本體也不出現,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2)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如「春天的腳步近了」。�
(3)誇張,就是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誇張能起到更鮮明、更突出的表現事物的作用。如「因為接連一個禮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車上搖晃十一個鍾頭,我已經困軟得像一團棉花了。」�
(4)排比,就是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如:「處處乾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
(5)對偶,就是用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上密切關聯的片語或句子,兩兩對稱地組織在一起的修辭方式。如:「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對偶可以使語言的句式整齊,形式美,音韻和諧,意義嚴謹。�
(6)反復,就是根據表達的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當中沒有其他語句相隔,相同的語句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叫做「連續反復,另一種是相同的語句隔離開來反復出現,當中插入其他語句,叫做「間隔反復」。如:「無恥啊!無恥啊!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居十日,扁鵲復見。」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在復習排比、對偶、反復三種修辭方法時,只要抓住句數、每句字數、句子結構這幾方面明顯的形式特徵,是能對這幾種修辭方法加以區別的。�
(7)設問和反問都是無疑而問。設問是自問自答;反問是只問不答,答案就寓於問話之中了。而一般疑問句是有疑而問,不屬於修辭方法。
(二)例題解析�
〔例1〕①剛才的鈴聲好像誰也沒有聽見。②她的相貌好像她的媽媽。�
從上面兩例來看,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句子用了「像」、「好像」一類的詞,並不表示打比方,而是表示估量或者比較的意思,這類句子就不是比喻句。�

分析修辭方法的作用時,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如:「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此句中作者將《棗核》中的老華僑用世間貴重的珍珠瑪瑙來比喻從家鄉帶來的棗核,表現了僑居海外的華人思念家鄉、依戀故土的熱切感情。
〔例2〕對下面句子所含修辭手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人民英雄紀念碑,猶如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南部。�
A.比喻 B.擬人 C.排比 D.對比�
(1997年湖南省試題)�
〔答案〕A�
〔簡析〕本題是考查學生辨別修辭方法的能力。此題備選答案中涉及四種修辭方法,要依據四種修辭方法的含義、特點來判斷四個選項的正誤。「人民英雄紀念碑」與「猶如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南部」是比喻,A判斷正確。「人民英雄紀念碑」猶如(像)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這兩個分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沒有使用擬人的方法,B判斷是錯誤的。所給的句子是由兩個分句組成的。排比是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三個以上的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此句既不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又不是三個以上的句子,而此句只有兩個分句,不是排比,C判斷不正確。「人民英雄紀念碑」與「猶如頂天立地的巨人……」這兩個分句,不是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並舉出來,相對比較的,不是對比。D項判斷也不正確。由此,即可知道本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A。
〔例3〕選出對下面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①(楊二嫂)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
②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
A.①排比②擬人 B.①比喻②擬人�
C.①誇張②擬人 D.①比喻②誇張�
(1997年廣東省試題)�
〔答案〕B�
〔簡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區別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的修辭方法,備選答案中涉及以上四種方法。但考查的內容集中在是排比還是比喻、誇張,是擬人還是誇張。根據四種修辭方法的含義、特點,可知第①句是比喻不是排比,也不是誇張。——至此,A、C兩項就被排除了。再看第②句,是擬人,沒有誇張,——D項又被排除了。再次確認第①句是比喻,第②句是擬人,所以本題答案應該是B。
〔例4〕對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爭渡」運用了反復手法,表現了詞人急著尋路回家、奮力劃船的情狀。�
B.「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運用對偶手法,描繪了一幅天高日麗、紅碧交輝的彩色圖畫,令人心曠神怡。�
C.「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運用反問手法,表現了女主人公對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出」字運用了誇張手法,寫出了青山的動態美。�
(1997年南京市試題)�
〔答案〕D�
〔簡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辨別題目使用的是什麼修辭方法,結合上下文理解使用修辭方法的作用的能力。A項中「爭渡、爭渡」運用連續反復,分析作用也是正確的,B項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也是正確的。C項分析也是正確的。那麼我們認真分析D項「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出」字給靜止事物賦予動態美,使用的是擬人的手法,而不是誇張,所以D項分析是不正確的。
〔例5〕對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比喻)�
B.老城處處乾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排比)�
C.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對偶)�
D.克服困難不也是一種享受嗎(設問)�
(1997年成都市試題)�
〔答案〕D�
〔簡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辨別句子使用的是什麼修辭方法。此題備選答案中涉及了四種修辭方法。依據已掌握的有關修辭方法的含義和特點的知識,看A項,不難看出「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這兩個分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特點是都有比喻詞),A判斷正確。B所給的句子是由三個分句排列組成,三個分句的結構「相同或相似」,是排比;如果熟悉此句的出處,就知道它在說老城的天氣炎熱的程度。B項判斷正確。C句「接天蓮葉無窮碧」與「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對偶,C判斷正確。「克服困難不也是一種享受嗎?」是反問而不是設問,D判斷是有誤的。依據修辭方法的知識和特點,選項有誤的應是D。
〔例6〕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方法的一句是()�
A.店裡冷得像地窖一樣,冷氣從褲管里向上鑽。�
B.那時候大家簡直好像馬上就會看見他揮著手帕喊著:「喂!菲利普!」�
C.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
D.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答案〕B�
〔簡析〕完成這道試題,要運用比喻的修辭知識。比喻這種修辭方法的要點是:必須是兩種不同事物之間有相似之處,作比方的事物(喻體)能夠說明和描寫被比的事物(本體)。不是凡有「好像」這個詞語的句子就都是比喻句。A句是明喻,B句中雖有「好像」一詞但屬同一類,都指人,不能構成比喻。C句是暗喻,D句是借喻。那麼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方法的是B。
〔例7〕下列各句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選出與例句類型相同的一句是()
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
A.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B.「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C.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賓士,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
一條大氈子。
D.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
本看護婦。�
〔答案〕C�
〔簡析〕這道題是考查學生區分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借喻的能力。要求找出與例句所使用相同類型的比喻句,在判定誰與例句使用比喻中相同類型時,就要先判斷例句是使用了暗喻的修辭方法,然後再分析選項中哪句是使用了暗喻這種修辭方法的。經過分析得知:A項和B項有比喻詞「像」,是明喻;C項用「是」帶有判斷性質的詞取代比喻詞,把本體和喻體連接起來,是暗喻;D項無比喻詞,是借喻;最後的結論是:本題的正確選項是C。
〔例8〕下面的句子都使用了某種修辭方法,最能增強氣勢,突出「這種作風」的危害的一句是()�
A.這種作風怎麼樣呢?只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而已。�
B.這種作風,拿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
C.這種作風,對己、對人、對革命都是一種腐蝕劑。�
D.這種作風,難道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嗎?�
〔答案〕B�
〔簡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使用修辭方法的能力。使用修辭方法,都是為了使文章表達的效果更好,但各種修辭方法使文章表達更好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要想正確回答修辭方法的表達作用,先要理解所運用的具體修辭方法,結合文意來分析它的表達作用,不可脫離句意,泛泛加以論述。本題中的A項,使用的是設問,其作用是引起人們的思考。B項用了排比,其作用是突出強調「這種作風」的危害,增強論證的氣勢。C項使用的是比喻,其作用是形象地說明了「這種作風」對己、對人、對革命的危害。D項運用的是反問,答案已在問話之中了。經過以上分析,正確答案應是B。根據表達需要變換、選擇句式。
文章能否准確地表情達意,不僅要恰當地選用詞語,而且還要選擇最恰當的句子結構形式,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語文試題中常有變換和選擇句式的題。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結構方式,句式的變換和選擇是為了表達相同或相近意思的需要。由於選用的句式不同,表達效果大不一樣。選擇什麼樣的句式,要根據句子的明確度、語意的輕重以及感情的表達和語體的需要而定。我們要善於根據表達的需要,變換句式。�
句式的類型很多,要著重復習好下列幾種句式:
(1)主動句和被動句
①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來。 ②玉石眼被郭全海追了回來。�
句子的主動與被動要看主語是施動者還是受動者。主語是施動者的句子是主動句,主語是受動者的句子是被動句。例①是主動句,例②是被動句。兩個句子的意思一樣,但由於句式不同,表達重點就不一樣。主動句著重說明施動者發出什麼動作、行為,而被動句則著重說明受動者遭受到什麼或什麼樣的動作、行為。在一個句子里,如果既有施動者,又有受動者,可以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來確定用主動句式來表達,還是用被動句式來表達,從而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把主動句式變為被動句式,表示被動關系的介詞「被」在口語里常用「讓」、「叫」來代替。有的被動句式也可不用介詞。在復習主動句和被動句式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用「把」字的主動句和用「被」字的被動句中主動者和被動者的位置變化。例①中用了「把」字,把被動者從「賓語」位置提到了動詞之前。對被動者有處置的意思。例②是被動者提到了主語位置,句中用了「被」字,說明被動者受到了什麼。�(2)肯定句和否定句�
①今天天氣好。�
②今天天氣不壞。�
③那個時候在延安,無論是機關的幹部,學校的教員和學員,部隊的指揮員和戰斗員,在工作、學習、練兵的間隙里,都使用過紡車。�
④那個時候在延安,無論是機關的幹部,學校的教員和學員,部隊的指揮員和戰斗員,在工作、學習、練兵的間隙里,沒有一個沒使用過紡車。�
對事物作出肯定判斷的句子,叫肯定句;對事物作出否定判斷的句子,叫否定句。肯定句和否定句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表達效果不同。一般說來,肯定句的語意重,語氣果斷;而否定句的語意輕,語氣比較委婉、緩和。①和③是肯定句式,②是否定句式,④是雙重否定句式。①和②、③和④的意思大致是相同的,但由於句式不同,語意就有輕有重了。因此,在判斷事物時,一般地說,語意輕的可用否定句式來表達,語意重的可用肯定句式或雙重否定句式來表達。
把肯定句式變為否定句式,常用副詞「不」、「沒有」、「沒」、「無」等;變肯定句式為雙重否定句式,常用「無不」、「不能不」、「不得不」、「沒有不」或「非……不可」等。�
注意:使用雙重否定句式來表達肯定的意思時要特別當心。如果運用不當,會把意思說反了,成為病句。�
(3)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
① 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
② 她是一個多麼溫柔和美麗的人啊!�
③ 我聽了這幾句話,心裡萬分難過。
④ 我聽了這幾句話,心裡能不萬分難過嗎?�
⑤ 不要說話了!
⑥ 不要說話好嗎?�
句子的語氣大致分為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四種。這四種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語氣不一樣,表達效果也不同。如表疑問語氣的反問句比表陳述語氣的否定句,語氣更強烈。又如感嘆句表達的感情要比陳述句強烈些。再如用疑問句的形式表達祈使的內容,帶有商量的口氣,語氣要比對人直接提出要求的祈使句更委婉、更客氣一些。上面第①是陳述句,語氣平穩;第②是感嘆句,比第①的語氣強一些;第③是陳述句,第④是反詰疑問句,語氣比陳述句更加強烈,更加肯定;第⑤是祈使句,是對人直接提出要求;第⑥是用疑問句式,語氣委婉,含有商量的口氣。
綜上所述,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各有各的結構和語氣。相近的意思,用這些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就有語氣輕重、感情強弱的區別。因此,我們在說話和寫文章的時候,對於相同和相近的意思,要運用恰當的語氣來表達,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
〔例9〕下面句式變換後改變了原意的一項是()�
A.他被一陣哭聲驚醒了。�
改為主動句:一陣哭聲驚醒了他。�
B.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改為反問句:難道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嗎?�
C.這篇作文不難寫。�
改為肯定句:這篇作文容易寫。�
D.這個班的同學都會游泳。�
改為雙重否定句:這個班的同學沒有一個不會游泳。�
(1997年河北省試題)�
〔答案〕B�
〔簡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在初中階段應掌握的是將主動句與被動句、肯定句與否定句、相同意思而不同語氣等句式的變換。上面這道題的A句,被動句變成主動句,其方法:把「他」變成「受動者」,A對了。B要求把原來的肯定句變換成反問句,人家說: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是肯定的,你說「難道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嗎?」是反問,改變了原意。——B符合題意要求。C要求把否定句改為肯定句。「不難寫」是否定的,「容易寫」是肯定的,變換後沒改變原意,C對了。D要求把肯定句變換成雙重否定句。有否定副詞「沒有不」沒改變原意,D對了。所以本題的答案就是B。
〔例10〕按要求變換句式有誤的一項是()�
在朝鮮的每一天,總有一些事情感動著我。�
A.變換成被動句:在朝鮮的每一天,我總被一些事物感動著。�
B.變換成否定句:在鮮鮮的每一天,總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動。�
C.變換成反問句:在朝鮮的每一天,總有一些事情感動著我嗎?�
D.變換成感嘆句:在朝鮮的每一天,總有一些事情感動著我啊!�
〔答案〕C�
〔簡析〕此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前面說過的三組句式,都涉及了。要牢記:變換句式的目的是使表達原句意思有更好的效果。要認清:例句是一個陳述句,需要改動的是「一些事情感動著我」這一主謂短語。要注意:按要求變換句式時,稍不留意就會出問題。變換成被動句的方法是:將賓語「我」變成主語,用「被」字將主語變成介賓短語作狀語,即「我總被一些事情感動著」。A是正確的。B句將原來的肯定句變換成雙重否定句,即「總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動」,表達的意思與原句相同,只是語意重了,也是正確的。C句將陳述句改為反問句,只能用否定的反問句,這樣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才能與原句意思相同,即「一些事情怎能不感動我呢?」,而原句C是「總有一些事情感動著我嗎?」是一般疑問句,與例句意思不相同。D句要求變換成感嘆句,加上表語氣的「啊」及感嘆號就可以了。再次確認A、B、D是正確的,所以這四項中變換句式有誤的是C。
〔例11〕按要求變換句式(不改變原意)�
① 同學們掌握了這種計算機操作法。�
改為被動句:�
② 學發展到今天,誰都承認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行的。�
改為雙重否定句:�
(1997年安徽省試題)�
〔簡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掌握變換句式的能力。初中階段應掌握八種句式:主動句和被動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陳述句和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上面這道題的第①句,主動句變成被動句,其方法是:用「掌握」的賓語「這種計算機操作法」作被動句的主語。第②句肯定句變換成雙重否定句要加雙重否定副詞,如「無非、無不、沒有不」等。反之,由否定句改為肯定句時要去掉否定副詞。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①這種計算機操作法被同學們掌握了。②科學發展到今天,誰也不會否認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行的。(或「誰也不會不認識到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行的」、「誰也不得不承認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行的」)
〔例12〕「繼紅,你到翠華山春遊去嗎?」「我去。」「今天就去吧!」「太好了!」這四句話按用途分類依次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A.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B.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陳述句�
C.疑問句陳述句祈使句感嘆句�
D.疑問句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
〔答案〕C�
〔簡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辨別句式的能力。多種句式的產生是由於表情達意的多種需要而引起的。因此辨別句式,一要掌握各種句式的用途,二要細心體味,分析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情與意。
〔例13〕下面句子末尾的橫線上應選填哪一項才能與上文銜接。�
你不要以為我是為他們傷心,不,我是為他們驕傲!我覺得我們的戰士太偉大了,太可愛了,。�
A.他們把我感動得掉下淚來。B.他們感動得我掉下淚來。
C.我不能不被他們感動得掉下淚來。D.我能被他們感動得掉下淚來嗎?〔答案〕C�
〔簡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完成這道題要結合所給文字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選擇。要知道:變換句式的目的是使表達原句意思有更好的效果。本題A句和B句都是主動句,從語氣上看又都是陳述句。C句是雙重否定句,D句是疑問句,又都是被動句。這段文字選自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他抒發的是對志願軍戰士的贊美之情,表達的是「我」的感受。根據這個內容。比較四個句子。A句、B句的主語都是「他們」,突出強調的是「他們」,如果填在文中橫線上,與上文的語意不銜接。C句、D句的主語是「我」,突出「我」的感受,與上文承接,語氣比較貫通。比較這兩個句子,D句是個反問句,這個反問句的正面意思是「我不能被他們感動得掉下淚來」,這個意思正好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相反,填上不合適。C句是個雙重否定句,「我不能不被他們感動得掉下淚來」,語意重些,表達作者的感情也比較強烈,正好與上文的「太偉大」、「太可愛」詞語相呼應,語意銜接也緊密,語氣連貫,所以填上C句才與上文銜接最恰當。�
注意:同學們做選填句式題時,一定要結合語境,語意、語氣要注意上下一致、貫通。
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
「簡明」,就是簡要、明白。說話、寫文章都要努力做到既簡要又明白。簡要,就是准確把握事物的主要之處,盡量去掉多餘的部分。所謂「明白」,就是不要讓對方誤解,而要便於對方理解。「連貫」,首先要注意保持上下文連成一氣,各句要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中心,還要注意合理的語序,做到「言之有序」。同時也要注意過渡、銜接和呼應。「得體」,就是指用語要適合語言環境,符合說話人身份,切合語體特點。總之,在復習這部分知識時,要注意體會、揣摩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的,逐漸知道簡明、連貫、得體的含義和要求。
〔例14〕批評一個不守紀律的同學,誠懇而又不傷害對方感情的一句是()�
A.你這樣做簡直「太好」了。B.你這樣做難道是好的嗎?�
C.你這樣做影響不太好吧。D.你這樣做影響很壞。�
(1997年成都市試題)�
〔答案〕C�
〔簡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語言是否得體。得體就是說用語要適應語言環境,得體的要求主要有注意場合,注意對象和禮貌用語。本題題意要求:選出「誠懇」而「不傷害對方感情」的一句。對象是不守紀律的同學。想通過批評,使同學克服不守紀律的毛病,話怎麼說?A句,說的是反話,諷刺這位犯紀律的同學,目的是幫助同學嗎?這種態度,恐怕除了傷害對方,不會有好的效果吧。B句和D句的說法,很難說態度不誠懇,但話太直,同學不易接受,達不到批評的目的,C句的說法得體,符合題意要求。所以本題的答案是C。
總之,學習語法是為了把話說得通順、正確;學習修辭則是為了把話說得好,恰當地選用句式可以准確地表情達意,增強說話或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E. 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F. 求一個吃天府壩子火鍋正確打開菜單的方式,有什麼推薦菜品嗎

能夠幫上忙還不錯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回答

G. 汶川地震發生原因,人們感到地面震動情況及原因,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

迄今為止,這是地震成因最准確的,獨一無二解答。
知網和各大資料庫收錄。
盆地、沖積平原對地震起了決定作用
郭德勝 佳木斯大學數學系 [email protected]
在地球上,任何生命都與「碳元素」緊密相關,進行 著周而復始的碳元素循環,生命需要進食含碳的有機物質,排放出二氧化碳,地球也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地球也是要吞納含碳有機物質,在地球內部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等,再經過火山、地震、人類開采與使用,形成二氧化碳排放空中,被排放空中的二氧化碳又被樹木,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被吸收,再次將二氧化碳轉化 成有機物質,以植物的形式體現出來,一部分植物被動物消化,一部分通過河流被運移地球內部,形成一個反復「碳」循環的體系。
多年來,我一直思考這樣的問題,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原有的煤炭形成理論,「煤是樹木、植被、動物屍體堆積,以及沼澤地,經過多年的演變形成煤炭」,根據這個理論分析思考,陸地上為什麼看不到樹木、動物屍體的堆積呢?另一方面,煤礦很大,哪來的那麼多樹木和動植物屍體呢?
一,天然氣如何的形成的?
經過多年的思考和研究,終於發現,將含碳有機物質堆積起來,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過河水的運移,將樹木、植被、動物屍體等含碳有機物質運送到湖泊、低窪地帶,經過多年的沉積,疊加,將湖泊,低窪地帶變成盆地和沖積平原。
湖泊,低窪地帶,他們形成了聚集各種地表物質的自然條件,地表的含碳物體在水流、河水的沖擊、運移,被湖泊、低窪地帶沉積下來,經歷幾百年,上千年的沉積過程後,湖泊的演變成乾涸的陸地,也就是,湖泊---沼澤地帶—乾涸的盆地結構陸地。而低窪地帶在多次沖擊中形成沉澱,天長日久成為沖積平原。而在這個上萬年過程中。湖泊、沖積平原要積累無法估量的樹木、植被、泥沙,以及魚類屍體,在多年的積累沉積過程中,湖泊、沖積平原沉積了巨厚的沉積物質,有幾十米,上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厚度,繼而形成了盆地式結構的陸地、沖積平原。通過這樣沉積的方式,地下儲存了大量的含碳物質,從而完成了碳元素物質的積累。而這個過程,與生活中的「沼氣池原理」完全相似。
任何物質,在高溫、高壓、通電作用下,會發生了化學反應和化學變化,地下沉積大量含碳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就會發生同等元素的物質的轉化,形成含碳固體、液體、氣體等物質。根據沼氣池形成甲烷氣體的原理,沉積巨厚含碳物質的盆地、沖積平原,就必然會出現含碳氣體,固體和液體,氣體很可能就是天然氣。
二,煤炭是否也在盆地、沖積平原內部以及與山體接壤處產生呢?
地球上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水流運移,雨水、河流將地球表面沖洗,把地面的含碳有機物運移匯聚,最後停留在湖盆、低窪地帶,盆地、沖積平原就具備了儲存含碳有機物的條件。盆地、沖積平原在多年的河水運移,形成一個天然的碳物質儲存庫,這是一個顯著的量變過程,當物質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盆地、沖積平原條件成熟,就無法避免的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
我們清楚,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產生熱能、氣體、甚至出現爆炸現象。從這個角度分析,那麼,地球上經常出現地震,是不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這樣的地理位置上,而產生了一種巨大的能量釋放,導致地球的震動?
同時,地下在釋放巨大能量的同時,地下含碳物質在熱能作用下將進一步發生化學變化,將含有碳元素氣體物質演變成固體,進而形成煤炭?根據推理分析,天然氣和煤應該存在同一位置,存在於盆地、沖積平原與接壤的山系帶,而地震也應發生在這樣的地理位置上。這個演變過程應該是,沉積盆地與沖積平原--天然氣--地震—煤炭。附下圖:

如果上面的推理正確,那麼,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1,地球內部出現碳元素物質的堆積,一定是通過河水的運移,經過多年的沉積、疊加,將含碳物質埋入地下,進而形成了盆地和沖積平原。
2,沉積式盆地、沖積平原,一定會產生天然氣體,在化學反應的作用下形成含碳的固體、液體、氣體。
3,地震所發生的地域,它的周邊一定存在著一個沖擊平原或盆地。沖積平原、盆地的面積大小決定了天然氣、煤礦、地震的大小。
4,在其內及周邊,沒有盆地、沖積平原的地域,決不會發生地震。
5,如果說,盆地、沖積平原形成天然氣,分析天然氣移動走向,根據地質疏密程度,盆地、沖積平原的表面密度相對於山體的密度就大一些,氣體移動會順山體移動,山體結構是岩石,岩石存在縫隙,盆地、沖積平原所形成的天然氣就會存儲在山體內,根據天然氣可燃可爆特性,就存在膨脹、爆炸可能,產生地質災害,而震源中心多出於這樣的地理位置。
6,對於大的沖積平原、沉積盆地,在它的內部和周邊 ,一定存在巨量的天然氣以及大的煤礦,反之,沒有這樣的地理位置,不會出現巨量天然氣與煤礦,沖積平原大,天然氣儲量也大,地震也大,煤礦也大。
根據上述的結論,用事實加以驗證。 根據網路搜索,復制了相關的信息資料。
三、大地震與沖積平原和盆地地域的關系
1、「汶川大地震」是否發生在沖積平原或盆地周邊地域里?
汶川地震,它所包括的震區是十個最嚴重震點。汶川縣、北川縣、綿竹市、什邡市、青川縣、茂縣、安縣、都江堰市、平武縣、彭州市;
從上面這些地震位置發現,參見下圖,這些震區圍繞著盆西平原,也就是成都平原的北部。
網上資料顯示,成都平原發育在東北—西南向的向斜構造基礎上,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綿遠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 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復合的沖積扇平原。整個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第四紀沉積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結構良好,宜於耕作,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勢平坦。
盆西平原介於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之間,北起江油,南到樂山五通橋。包括北部的綿陽、江油、安縣間的涪江沖積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沖積平原等。

根據這些發生重災區的位置發現,汶川縣、北川縣、綿竹市、什邡市、青川縣、茂縣、安縣、都江堰市、平武縣、彭州市,將這些城市依次連接,將成都平原包圍了一圈,根據這些城市受到同等嚴重受災情況,再根據地圖,成都平原的邊緣是地震中心地帶。
2、魯甸大地震是否發生在沖積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在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餘震1335次。
魯甸此次地震災區最高烈度為Ⅸ度,涉及范圍面積只有90平方千米,等震線長軸總體呈北北西走向,Ⅵ度區及以上總面積為10350平方千米,共造成雲南省、四川省、貴州省10個縣(區)受災,包括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永善縣、昭陽區,曲靖市會澤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寧南縣、布拖縣、金陽縣;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資料顯示, 昭魯壩子東起昭陽區涼風台大山腳,西至相鄰的魯甸縣城稍外。總體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面積約525平方公里,屬雲南四大壩子之一。壩子內丘壩相間,地勢平坦, 昭魯壩子位於雲南省東北部的昭通市,昭通市西北面與四川省隔江(金沙江)相望,東南面與貴州省畢節市接壤,南面與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相鄰,是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結合部。
昭通市境內最高海拔(巧家縣葯山)4040米,最低海拔(水富縣滾坎壩)267米。昭魯壩子處於昭通市的腹心地帶,南北縱貫昭陽區與相鄰的魯甸縣,故稱昭魯壩子。

昭魯壩子北接壤金陽縣,南接壤會澤縣,南北穿越魯甸,昭陽區,西側對應巧家縣。
結合上面的陳述和地圖,就不難得出,昭魯壩子處在8.3魯甸大地震的中心地帶。
3、秘魯大地震是否發生在沖積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資料顯示,亞馬遜平原位於南美洲北部,亞馬孫河中下游,介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西接安第斯山,東濱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領土,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內22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該國領土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
秘魯當地媒體報道,當地時間24日下午18點左右(北京時間25日早6時左右),秘魯中東部與巴西交界的馬德雷德迪奧斯大區發生里氏7.5級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台網中心消息,此次地震的震級為7.7級,震源深度610公里。

秘魯多個省份、巴西、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等鄰近國家的一些地區均有震感。
事實上,亞馬遜平原周邊地帶的智利、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發生過多次大地震。
根據地圖,這些發生大地震的國家,都處於亞馬遜大平原的周邊。這些國家的天然氣開采量也很驚人。
4、台灣大地震是否發生在沖積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資料記載,台灣的台中、南投兩縣為921地震的重災區。地震發生次日有統計數字表明:死亡人數逾2000人,上6534人,受困者2308人。台北縣、台北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等地災情較為嚴重。
台南平原台灣省最大的平原,屬沖積平原,其面積五千平方公里。 台北縣、台北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位於「台南平原」東側,台南平原5000平方公里,921地震處在台南平原地帶。

另註:
網路資料,1556年,中國陝西省南部秦嶺以北的渭河流域發生的一次特大地震。華縣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損失,還與震中區位於河谷盆地和沖積平原,鬆散沉積物厚。
1739年1月3日晚8點左右,在平羅、銀川一帶發生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8級地震,地震位置處在銀川平原。銀川平原是黃河沖積平原,地下水埋深極淺,甚至溢積地表,地下水排泄不暢,土壤鹽漬嚴重。
按照這樣的思路分析判研,再結合衛星地圖,找到世界所有的沉積盆地、沖積平原,與此地所發生的地震結合起來,就會發現:在這樣的地理位置上存在各種地震,對於所有的大地震,在它的周邊,或是在受災嚴重地區所包圍的地帶,都存在各種盆地、「沖積平原」。
所有歷史大地震,都存在一個共性,每一個大地震都對應著一個大的沖擊平原或盆地。我們任意的拿出一個地震事件,都存在這樣的現象。有地震的地區,就存在這么一個「沖積平原」,反之,沒有「沖積平原」的地區及附近周邊,就沒有地震。 E,沖積平原,盆地會產生天然氣么?
另據網路資料,2015年下半年,中國石油在四川盆地頁岩氣勘探獲重大突破。經國土資源部審定,中國石油在四川盆地威202井區、寧201井區、YS108井區,新增含氣面積207.87平方公里、頁岩氣探明地質儲量1635.31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408.83億立方米。這是中國石油首次提交頁岩氣探明地質儲量。
作為一種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頁岩氣如何實現有效勘探開發,國內沒有現成經驗。中國石油從2007年進行地質綜合評價開始,解放思想,創新實踐,創造了頁岩氣工業氣井、頁岩氣「工廠化」作業平台等10多項國內第一,形成了頁岩氣資源評價、區塊優選、快速鑽進、長水平段固井、分段壓裂、壓裂液回收再利用技術系列,積累了以「井位部署平台化、鑽井壓裂工廠化、采輸設備橇裝化、工程服務市場化、組織管理一體化」為核心的降本增效經驗,對我國規模效益開發頁岩氣資源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截至2015年8月27日,在上述探明儲量區內,已有47口氣井投產,日產氣362萬立方米,能保障280萬個三口之家用氣。
對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沖積平原或盆地進行搜查,都會存在著這樣現象,存在大平原或大盆地的國家地區,煤炭、天然氣非常豐富,同時大地震也頻發。把世界上著名的大平原拿出來,得出的結論都是一樣的,不再一一例舉。
經過上面的分析論證,煤礦、天然氣、地質災害的成因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已經非常清楚,所舉的事例和事實完全符合文章所闡述的觀點。從這個觀點出發,各種礦藏的地理位置就明確了,地質災害的成因也找到了。
上述觀點對於地球的合理開發,保護地球家園,有極其深遠意義。按照這個理論觀點,地球多年來形成的自然災害,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對策,避免災害造成的生命與財產的重大傷亡和損失。從這個觀點出發,還會發現地球的過去,預知地球的未來,一舉突破以往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H. 地理【八年級上】中國地圖出版社復習提綱

中國的疆域 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人;從南北半球來看,中國位於北半球。中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中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領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

南北跨越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台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西岸瀕臨台灣海峽。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灣島,海南島等5000多個島嶼。渤海與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多千米,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有6個國家:東為韓國、日本;東南為菲律賓;南為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
中國的行政區劃 中國的行政區劃,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見第三冊P9、10的表。
我國的人口2005年1月6日為止,我國人口為13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國人口空間分布特徵: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線:黑河---騰沖

為了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條件相適應,我國政府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中國的民族 由56個民族組成。在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1.6%,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為少數民族。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除了壯族外,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等。

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

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中國的地形 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

第一、二階梯的分界: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由東北向西南依次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3。習慣上,把山地、丘陵,連同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

全國山區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佔1/10多一點。

我國的山脈

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 昆侖山--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武夷山 台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

我國主要的地形區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的寫照。
內蒙古高原 是我國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盪,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黃土高原 呈現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狀態。
雲貴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嶇,當地人稱為「壩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位於我國的西北部內陸,分居天山南北兩側,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內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柴達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地,有「聚寶盆」之稱。四川盆地位於四川省內。

東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遼河平原和東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組成。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 也稱為黃淮海平原,黃河是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
長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鄉」之稱。除了三大平原以外,還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廣東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我國1月和7月氣溫的分布特點

1月南北氣溫溫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風

0攝氏度等溫線(經秦嶺—淮河),此線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別?
秦嶺—淮河也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

我國7月最熱和1月最冷的兩個地方,認識我國的三大火爐(重慶,南京,武漢)

認識我國的五個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帶,青藏高原區)

我國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認識800mm、400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及其重要性

認識四個干濕區以及它們的界線,這些界線與各等降水量線之間的關系

降水最多(火燒寮)和最少(托克遜)的兩個地方

I. 盆地是怎樣形成的用最簡單的話寫下來

為什麼說郭德勝徹底破解了地震成因?
有史以來的地學基礎空白,【湖泊與盆地存在怎樣的關系】,獲得重大突破:地理學的認知和深入探研,盆地形成的整個過程是這樣的:(看好了)負地形-湖泊(堰塞湖、人工湖)--沼澤地(濕地)--湖盆內陸地--盆地(因在湖盆內)。這就是說,湖泊沉積可以演變成盆地,湖泊、水域是所有盆地形成的基礎,這一重大發現,徹底打破地學多年來一籌莫展的困局。
天然地震,火山爆發地震,岩爆地震,瓦斯爆炸地震,這四者存在相同點,那就是,都是地球內部能夠釋放能量的物質發生了巨大能量的釋放,而事實已經證明,地球內部委實的存在可以燃燒,可以爆炸的很多能量物質,並且這些能量物質是集中的,諸如瓦斯,天然氣,石油,核彈的鈾礦等等物質,只要存在一定的條件,就會發生能量的釋放,造成地殼的震動,火山內沒有這樣的特殊物質,就一定不會爆炸,煤礦內沒有瓦斯,也不會爆炸,純粹的岩石也不會爆炸,這就是說,地球內部如果沒有這些特殊的、可以發生燃燒爆炸、釋放能量物質的存在,那麼,必然不存在天然的地震,,,世界的所謂地震專家,其實就是瞎子摸象,不顧事實的編造各種謊言。
知網收錄。
天然地震的動力,源於地球自身的核能
郭德勝 佳木斯大學數學系 伊春市湯旺河黨校 [email protected]
根據方法論,研究地殼的運動和形變,必須從物質的物理角度和化學角度進行全面的分析總結。物體自身發生形變,產生動力的主要途徑是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及和核裂變,物體的動能與勢能導致物體形變或移動,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形成化學能,導致物體形變或移動。而動能、勢能、化學能、核能是物質自身形成動力的絕對因素。根據多年的細致的研究發現,地球內部即存在物理變化,又存在化學變化,在地球內部的物質化學變化中,各種物質之間相互轉化,形成新的無機物、有機物,單質及核能,而這些物質都具有能量釋放的特性,形成動力。對照地下能量物質與地震產生的位置,可以得出,地震發生的位置與核物質存在的位置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再結合大量事實及文獻,根據地震與能量物質的一系列復雜關系,循序漸進的邏輯分析、推導,推論出這樣一個事實,天然地震的動力,來源於地球內的核能。
關鍵詞:鈾;鈾礦;鈈;鐦;氡;裂變;聚變;衰變;半衰期;中子;地震;天然核反應堆.
前言:
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氣候發生了快速的變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氣候惡化加劇,對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威脅與不適應,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地學科學家與學者當務之急。
自古以來,科學研究者對地震研究一直糾結於地震的「動力」問題,運用「板塊理論」進行了無數次的研究,最終沒有得出科學的結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方法論給出了解釋,研究地質形變,必須要針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所產生的動力入手,對地震等自然災害形成的動力進行分析、判別,只有找到地質災害的動力根源,一切地質災害問題就將迎刃而解。
通過大量的歷史資料與文獻,結合自己多年的認識和總結,按照方法論、以及正確的邏輯思維分析、判斷,在長時間的細致研究與總結中,對地質災害的動力根源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認識,運用正確的思維邏輯,結合文獻對地震等地質災害問題加以全面的剖析和嚴謹的論述。
一,地殼發生形變分析
物體發生形變,不外乎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所形成的動能、勢能、化學能以及核能所形成的動力,地殼發生形變,是地球外部因素與內部的動能、勢能、化學能、核能導致的結果,在地球外部,存在風能、光能、水能,山體勢能,在地球內部,存在著煤、石油、天然氣,核物質等能量物質,而這些物質都隱含巨大的可釋放能量,在一定條件和長時間的轉化過程里,就會發生能量的釋放。火山爆發、地震現象,這是一種能量釋放,造成地殼出現抖動,由於地下本身就存在了各種可燃的能量物質以及核物質,那麼,火山爆發、地震的「動力」一定來自地球內部。由此,我們要對地球內部的地質結構以及地球內部各種能量物質進行研究分析,找到使地殼發生形變的根源。
二,地震、地下能量物質存在的位置分析
根據「盆地、沖積平原,對成煤、成礦起了決定作用」這篇文章,得出這樣的結論是,盆地、沖擊平原地帶會形成煤和天然氣,而成煤地帶,又是地震發生過的地帶。比如山西,歷史發生了無數次大地震,而山西是又是產煤的大省,地震、煤礦、天然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再根據,鈾礦與天然氣伴生等大量的史料文獻,讓我們清楚了這樣一個事實,鈾礦與天然氣共存,也存在於盆地及沖擊平原內及其盆山邊緣,那麼,在盆地、沖擊平原及其周圍就存在這樣一個事實。
煤、天然氣、石油、鈾礦、地震在一個以盆地、沖擊平原這樣地貌的的特殊位置上。在盆地、沖擊平原這個特殊位置上,讓我們發現了無數的煤礦,天然氣礦,油礦、鈾礦,而這些物質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以釋放能量的物質,在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時時的發生著地震,地震與這些能量物質,就存在了千絲萬縷的復雜關系。[1.2.3.4.5]
三, 地下所有能量物質能否在地下釋放能量
對於埋藏地下的能量物質,我門所知道的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氣、瓦斯、核物質。這些儲存地下的能量物質能否進行能量的釋放呢?
按照煤、石油、天然氣瓦斯的燃燒、爆炸性質,他們燃燒、爆炸需要氧氣條件及明火,氧氣的多少決定了能量釋放的多少,礦井常常因瓦斯爆炸引發地震,這是井下瓦斯濃度與充足的氧氣存在了爆炸的條件。在地下,如果煤、天然氣、石油這些礦出現完全的能量釋放,那麼,就必須存在有足夠的氧氣。但事實證明,地下的氧氣不足以釋放這些能量的物質,但現在,大量的事實,以及無數的相關文獻證明,地下存在與天然氣伴生的鈾礦[2.3.4.5],鈾是核物質,鈾礦是運用到各個領域的基礎燃料,而且釋放的能量巨大。而對於核物質來講,不需要任何條件,只需要一個「中子」撞擊,就能將核物質的能量釋放出來。 [9]
四,分析地地球內部所存在核物質的特性
現在所發現的地下核物質是鈾礦,鈾的原子序數為92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種同位素鈾234、鈾235和鈾238。鈾238的半衰期約為45億年,鈾235的半衰期約為7億年,而鈾234的半衰期約為25萬年,鈾礦石里含有鈾234、鈾235和鈾238。[6]
參考關於「鈾_鈈和鈾核裂變產物的若干問題_兼談2011年福島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質」,這篇文章詳細的介紹了核物質的衰變、裂變以及產生的高能碎片繼續衰變的過程,在鈾的三種同位素U234,U235,U238中,鈾U235有巨大的能量,1克U235裂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5噸優質煤所釋放的能量,當鈾U235在中子、熱中子的轟擊下,會發生裂變,裂變的途徑有60多種,裂變所形成的高能碎片有20多種,主要的高能碎片有鍶89(半衰期50天),鍶90(半衰期29年),氪(半衰期10.8年),氙半衰期(9個小時),鈾233,鋇141,等碎片,這些高能碎片,在一定時間內,還會繼續發生衰變,裂變,繼續釋放能量。[6]
鈾礦中存在鈈的痕量,鈈的同位素有13種,自然界里有鈈244,鈈239 ,儲量極少,半衰期年限比較長,人造的鈈的同位素PU238,PU240,PU234,PU232,PU235,PU236,PU237,PU246等,PU244,半衰期約8千萬年,PU239半衰期約2.41萬年,PU238半衰期約88年,PU240半衰期約6500年,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地球內部還存有著極少量的鐦,主要出現在含鈾量很高的鈾礦中。[6.27.28]
鐦的同位素已知的鐦同位素共有20個,都是 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最穩定的有鐦-251( 半衰期為898年)、鐦-249(351年)、鐦-250(13.08年)及鐦-252(2.645年)。其餘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一年以下,大部分甚至少於20分鍾。鐦同位素的 質量數從237到256不等。[34.35]
鐦-252是個強中子射源,因此其放射性極高,非常危險。鐦-252有96.9%的概率進行α衰變(損失兩顆質子和兩顆中子),並形成鋦-248,剩餘的3.1%概率進行自發裂變。一微克(最)的鐦-252每秒釋放230萬顆中子,平均每次自發裂變釋放3.7顆中子。其他大部分的鐦同位素都以α衰變形成鋦的同位素(原子序為96)。可用作高通量的中子源。[9.29] 能夠利用的鐦的數量非常少,使其應用受到了限制,可是,它作為裂解碎片源,被用於核研究。[7.9.24.26]
如果含鈾量高的鈾礦一旦出現鐦,鐦是強中子源,衰變會釋放中子,對於含鈾量高的鈾礦,就會導致裂變,這如同成熟女人的卵細胞,當遇到精子,就會產生卵細胞分裂。
鈾即能自發裂變,又可以人工裂變,在裂變過程中產生巨大能量,同時會發光、發熱。鈾裂變在核電廠最常見,加熱後鈾原子放出2到4個中子,中子再去撞擊其它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而自發裂變,產生爆炸。[12]
五,地震發生的前後,氡氣出現明顯量的變化
氡是一種放射性惰性氣體,鈾是氡的母體,因此有鈾存在的地方就有氡。根據這一說法,如果地表發生了氡氣變化,那麼地下就可能存在鈾及其他核物質,現在常常運用氡出現的變化探測鈾礦。另一方面,很多事實表明,在地震後,氡氣有了明顯變化,在地震後,對龍門山斷裂地帶檢測,氡出現明顯的不同,有鈾礦的地方會出現氡氣,氡氣與鈾有著直接的關系。[13.14.16.25]
六,對核聚變的思考與分析
核聚變的過程也是一種能量釋放的過程。核聚變是小質量的兩個原子合成一個比較大的原子 ,核裂變就是一個大質量的原子分裂成兩個比較小的原子, 在同等條件下,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遠遠大於核裂變。在史料和文獻中還未有地球內部發生自然核聚變的解釋和說明,只是有文獻說明,地球內部發現3H的證據,根據現有的資料和文獻,對於地球內部是否存在核聚變還沒有科學的證實。
從地球內部的核裂變角度去分析,鈾礦發生裂變,會產生大量的熱能,核電站就是通過核裂變產生熱能,運用蒸汽機原理進行發電的,由於鈾礦與天然氣共存,鈾礦裂變產生的熱能就會作用於天然氣,甲烷加熱1000度以上,就出現甲烷裂解,形成炭黑和氫氣,方程式: CH4=高溫=C+2H2 ,一旦鈾礦出現裂變,熱能就會作用於天然氣,地殼內部就出現大量的氫氣,氫氣與其他氣體會形成爆炸么?氫氣在高溫下,是否還會發生其他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形成氘、氚,造成能量釋放?根據氫彈聚變的原理,地震能否在核裂變的基礎上完成核聚變,從而形成了巨大能量釋放,導致了地震。[40]
核聚變的條件比較苛刻,需要超高的溫度,火山爆發會有較高的溫度,地球內部核裂變會出現較高的溫度,它們所產生的溫度能否滿足核聚變的條件,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種種跡象表明,地球內部存在了聚變的物質基礎,在核裂變中能否還存在核聚變,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科學證實。[37.39]
七,地震的消減方法
另據報道,澳大利亞近些年很少地震,通過了解,澳大利亞是鈾礦產量高的國家,而且很早就對鈾礦進行了開采,到現在有80多年的歷史,很多鈾礦都被找到和開采,鈾礦被開采後,奧克洛天然核反應堆現象也就不存在了。澳大利亞近幾十年很少地震,與大量開采鈾礦是否有關系?就有必要的思考了。[33]
地震屬於能量的釋放,而對於地下的的能量物質來講,鈾礦的能量巨大,而且,鈾礦發生能量釋放的方式非常簡單,釋放的條件是,鈾礦的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存在中子源,就會出現鈾裂變,導致能量釋放,出現地殼的震動。
通過上述的分析,消除地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快速找到鈾礦並開采,把這個可以釋放能量的核物質從地球內移除,除去地震的隱患,這是非常可行的辦法。另一方面,對所存在的鈾礦地區,進行鈾礦含量鑒定,因為鈾礦石達到一定含量,才會形成裂變條件。[8.15.17]
八,海嘯的形成
海嘯也同地震一樣,是海洋內出現巨大能量的釋放,但根據已有的資料和文獻,還無法斷定海嘯是哪種能量物質發生了釋放,科學界對可燃冰這個能量物質特性,還沒有較詳細的論證,海洋底部是否也存在核物質也沒有相關文獻和實證,因而,海嘯的發生,是什麼哪一種能量物質還難以定論。
結論
通過上述的邏輯分析和推論,如果所採用的文獻和數據是科學的,那麼,地震將不再是奧秘。自然發生的地震、餘震都是鈾礦的含量到了一定程度,在含量高的鈾礦中,鐦及鐦的同位素會發生衰變,射出中子而導致鈾礦的裂變,釋放能量產生巨大的動力,引起地震震動和無數次持續裂變而產生的餘震,同時,根據盆地、沖擊平原對成煤成礦、地質災害起了決定作用,及天然氣與鈾礦同存,這兩篇文章,就可以發現以往很難發現的各種礦物質,同時,對地震的減消提供了合理的指導方向,為減免大地震的發生,為人類不再為地震所困找到了病因,這是造福人類,重新認識地球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盆地、沖積平原對成煤、成礦、地質災害起了決定作用 郭德勝 - 《科技視界》, 2016 (26) :304-305
2. 天然氣、煤、鈾共存關系初探——以鄂爾多斯盆地東勝地區為例 柳益群 韓作振 馮喬 邢秀娟 樊愛萍 楊仁超 全國沉積學大會, 2005
3. 多種能源礦產同盆共存富集成礦(藏)體系與協同勘探——以鄂爾多斯盆地為例 王毅, 楊偉利, 鄧軍, 吳柏林, 李子穎,地質學報》, 2014 , 88 (5) :815-824
4. 鄂爾多斯盆地多種能源礦產共存富集組合形式研究 李江濤《山東科技大學》 , 2005
5. 柴達木盆地北緣油—氣—煤—鈾共存及其地質意義 王丹《西北大學》 , 2015
6. 關於鈾_鈈和鈾核裂變產物的若干問題_兼談2011年福島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質 曾鐵《職大學報》, 2013 (4) :75-80
7. 248 Cm和252Cf自發裂變瞬發中子譜測量 包尚聯, 劉文龍, 溫琛林, 樊鐵栓, 巴登柯夫,《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2001 , 25 (4) :304-308
8. 近似模擬地下核爆炸沖擊震動效應方法的探討 薛宇龍 , 唐德高 , 么梅利 - 《爆破》 - 2013
9. 淺談核電站用鐦-252中子源 溫國義 - 《科技與創新》 - 2017
10. 一種可實現臨界及次臨界運行實驗的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實驗系統 柏雲清, 吳宜燦, 宋勇來
11. 某些單酸有機磷酸酯萃取Cf和Cm 居崇華, 汪瑞珍, 樊芝草《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1982 , 4 (3) :186-186
12.不同級鈈材料的衰變放熱功率計算分析 左應紅, 朱金輝《核技術》 2016 (1) :39-44
13. 印度用於找鈾的氡測量方法 A.S.布哈特那格《鈾礦地質》, 1973 (6) :45-47
14. 用含氡量變化來預報地震吳迪《世界科學》, 1984 (7) :64-65
15. 90年代以來核爆炸地震學研究進展 吳忠良, 牟其鐸《世界地震譯叢》, 1994 (4) :1-7
16.汶川8.0級地震氡觀測值震後效應特徵初步分析 劉耀煒, 任宏微《地震》, 2009 , 29 (1) :121-131
17. 地下核爆炸消滅大地震 田武《大科技》, 2000 (6) :31-31
18. 3MeV中子誘發裂變測定鈾同位素豐度 喬亞華,吳繼宗,楊毅,劉世龍《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2 , 46 (7) :878-880
19. 天然反應堆與核燃料 李盈安《華東地質學院學報》1940年10期
20. 奧克洛現象——天然核反應堆 巴侍《世界核地質科學》, 1982 (5)

閱讀全文

與壩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個開關浴霸開關盒怎麼接線方法 瀏覽:530
氬弧焊銅焊接最簡單方法 瀏覽:523
甩肩膀啞鈴鍛煉方法 瀏覽:822
肱三頭鍛煉方法徒手 瀏覽:359
手機游戲手柄使用方法 瀏覽:616
放鬆大腦的鍛煉方法 瀏覽:361
位置度的計算方法 瀏覽:732
冬天著涼肚子疼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901
切開蘋果用什麼方法變 瀏覽:124
上海甲醛檢測正確方法 瀏覽:379
豎式計算簡便方法是什麼意思 瀏覽:584
HBVQN是什麼檢測方法 瀏覽:569
紅米手機的錄音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30
糊盒機走紙雙張解決方法 瀏覽:492
數據調查方法有哪些 瀏覽:577
脂肪肝13點多怎麼方法用葯 瀏覽:196
梅毒病的治療方法有幾種 瀏覽:119
虛擬機的安裝方法 瀏覽:410
頭癬早期圖片治療方法 瀏覽:569
無法掛空擋的解決方法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