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筋痹症最好的治療方法

筋痹症最好的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2 06:25:38

① 中醫上說的痹症是什麼病,有吃的葯嗎

病情分析:痹症是指人的正氣虛弱的時候,感受風、寒、濕、熱等不良因素,這些不良因素在衛氣不固的時候容易侵入身體,導致痹症的發生。痹症是指經絡以及氣血不通引起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月經痛等,都屬於中醫痹症的范疇,可以口服血府逐瘀丸、正清風痛寧、萬通筋骨片、腰痛寧膠囊等進行調理,可以結合針灸、拔火罐等治療,是可以治好的。

② 什麼症狀!怎樣醫治!高分懸賞!!

[概念]
四肢疼痛是指病人上肢或下肢,或上下肢筋脈、肌肉、關節疼痛的症狀。
四肢疼痛最早見於《內經》,如"肢節痛"、"骨痛"、手臂痛"、"腳下痛"、"腰股痛"、"股、膝、髀、【月+端】、【月+行】足皆痛"等。《傷寒論》、《金匱要略》則載有"歷節痛"、"四肢疼"、"骨節疼痛"。後世所稱"痛風"、"風腰腿疼痛"、"風走注疼痛"、"肩臂痡"、"手指痛"、"大股痛"、"足痛"、"足跟痛"、"足心痛"、"腿痛"及山嶽丘陵地帶的"柳拐子病"均屬四肢疼痛的病症范疇。
《內經》論述的痹證,如"行痹(風痹)"、"痛痹(寒痹)"、"著痹(濕痹)"、"熱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骨痹"、"周痹"、"眾痹"等亦是以四肢疼痛為主證的證候。
為便於臨床辯證,本篇重點敘述四肢疼痛,肩痛、臂痛、腰脊痛、膝腫痛、足痛等另立條目討論。
[鑒別]
常見證候
風邪阻絡四肢疼痛:四肢關節走注疼痛,痛無定處,而以腑、肘、膝、踝等處為多見,關節屈伸不便,或兼見寒熱表證,舌苔薄白或膩,脈多浮。屬行痹。
寒邪阻絡四肢疼痛:四肢關節冷痛,痛處不移,形寒肢冷,局部皮膚顏色不紅,遇寒加重,得溫痛減,舌苔白,脈弦緊。屬痛痹。
濕邪阻絡四肢疼痛:關節酸楚疼痛,重看不移,或肌膚麻木不仁,日久失治則肌肉頑硬,骨節變形,致成殘廢,苔白膩,脈濡緩。屬著痹。
熱邪阻絡四肢疼痛:四肢關節疼痛,局部焮紅腫脹,兼有發熱、口渴、煩躁、舌紅苔黃懆,脈數。
濕熱阻絡四肢疼痛:關節紅腫,小便赤濁,四肢困重疼痛,脈滑或濡數,舌紅苔黃膩,可伴有肌膚紅色結節。
氣血虧虛四肢疼痛:關節酸痛,勞累後加重,可見肌肉瘦削,面色蒼白,唇甲淡白無華,少氣懶言,神疲倦怠,眩暈,長風自汗,脈細弱,舌質淡,苔薄。兼挾瘀血則關節疼痛如錐刺,痛處不移,拒按,肌膚甲錯,形體羸瘦或關節變形頑硬,舌質暗而有瘀點,苔薄膩,脈細澀。兼痰渭則肢臂疼痛,身體困重,首如裹,舌質胖,苔白膩,脈弦滑。
肝腎虧虛四肢疼痛:筋骨弛緩或拘急、酸痛,頭目眩暈,爪甲枯脆,腰膝酸軟,耳鳴失聰,齒搖發脫,陽萎遺泄,尺脈弦細沉弱,偏陰虛則四肢關節熱痛喜涼,骨痛夜甚,顴紅唇赤,舌質鮮紅少苔,或紅絳少津。偏陽虛則兼見兩足浮腫無力,大便溏泄,小溲清長,手足不溫。
鑒別分析
屬於哪種情況可以告訴我

③ 腳轉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腳轉筋、抽筋學名為「肌肉痙攣」(muscle cramp),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的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很難動彈。抽筋常常在運動後發生,腳部經常酸痛抽筋很有可能是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
包括在任何靜態的情況下所發生的抽筋,如睡覺時或靜坐不動時發生之抽筋。此種抽筋常發生的部位為腓腸肌和足部的一些小肌肉。此種抽筋有些是因為神經肌的自主性活動使得患者的腳產生活動。
中暑性抽筋
此種類型的抽筋與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失調有關。此種抽筋最常發生在運動員的身上,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下運動最易發生。典型的中暑性痙鑾是於炎熱的環境下工作一或二小時後發生;中暑性痙鑾甚至在活動結束後的18小時之內皆可能發生,且可能在持續幾天內肌肉皆有不正常的現象。中暑性痙鑾較 生在手掌、手臂及腿部的大肌肉上,有時一些女性短跑選手也會在腹壁發生中暑性痙鑾。
抽筋的真正機制目前尚未被確知,大多數的研究結果認為,肌肉抽筋是起因於神經或神經肌應激閾值降低,使得肌肉的神經行動頻率突然增加,造成肌肉強直收縮。

包括在任何靜態的情況下所發生的抽筋,如睡覺時或靜坐不動時發生之抽筋。此種抽筋常發生的部位為腓腸肌和足部的一些小肌肉。此種抽筋有些是因為神經肌的自主性活動使得患者的腳產生活動。
中暑性抽筋
此種類型的抽筋與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失調有關。此種抽筋最常發生在運動員的身上,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下運動最易發生。典型的中暑性痙鑾是於炎熱的環境下工作一或二小時後發生;中暑性痙鑾甚至在活動結束後的18小時之內皆可能發生,且可能在持續幾天內肌肉皆有不正常的現象。中暑性痙鑾較 生在手掌、手臂及腿部的大肌肉上,有時一些女性短跑選手也會在腹壁發生中暑性痙鑾。
抽筋的真正機制目前尚未被確知,大多數的研究結果認為,肌肉抽筋是起因於神經或神經肌應激閾值降低,使得肌肉的神經行動頻率突然增加,造成肌肉強直收縮。

原因
1. 經過長時間運動而形成肌肉疲勞時,仍持續運動。
2. 局部循環不良。
3. 水份和鹽份流失過多。
4. 嚴重腹瀉、嘔吐和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5. 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6. 肌肉或肌腱輕裂傷。
7. 情緒過度緊張。
8. 以不適當的姿勢從事運動或肌肉協調不良。
9. 一些尚未發覺或確定的原因。
10. 一些慢性疾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須小心留意。
血流因素編輯
對於腿部靜脈曲張或深部靜脈血栓的患者,若睡覺時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腿部靜脈受壓,迴流受阻,造成血流淤滯,當血液淤滯達到一定程度時,則會引起腿部肌肉的痙攣。
低鈣血症編輯
當體內發生低血鈣時,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閾值降低,低於正常情況下的刺激強度即能使神經肌肉興奮,因而極易產生異常的收縮,引起小腿抽筋。這種情況多見於缺鈣的孕婦和老年人。
疲勞編輯
白天腿部的運動量過大或用力過度而造成疲勞,夜間肌肉緊張的狀態未得到改善,過多的代謝產物未能及時代謝掉,它的刺激可以引起小腿抽筋。
睡眠姿勢編輯
如長時間仰卧,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卧,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寒冷編輯
夜間睡眠時,腳和腿部受涼可以引起腿部肌肉痙攣。
疾病預防
1. 不在通風不良,或密閉的空間做長時間或激烈的運動。
2. 長時間運動之前、中、後,皆須有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
3. 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如鈣、鎂)和電解質(如鉀、鈉)。礦物質的攝取可從蝦皮、綠色葉類蔬菜等食物中攝取,電解質可從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飲料中獲得。
4. 不穿太緊或太厚重的衣服從事運動或工作。
5. 運動前檢查保護性的貼扎、護套、鞋襪是否太緊。
6. 運動前做充足的准備運動和伸展操。
7. 冷天運動後須做適當的保溫,如游泳後應立即將泳衣換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8. 以放鬆的心情從事運動或工作。
9. 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需做一些伸展操,尤其是易抽筋的部位的伸展。
10. 不做過度的練習。
11. 運動前對易抽筋的肌肉做適當的按摩。
疾病治療
在抽筋的處理方法上,可分為兩部份,一、為急性期的處理,二、為治本的處理。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發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因當你將肌肉拉長時,會使肌腱的張力增加,當張力達到某一強度時,神經會將沖動傳至大腦,大腦為了避免肌腱受傷會釋放訊息放鬆抽筋的肌肉。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 。短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後即可繼續工作,但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的噴灑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葯水或葯膏也很有效。萬一很容易再次發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後者則需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發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一些″歷史″,例如了解飲食的習慣、平日運動(工作)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摔跤、自由車、或劍術選手所發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經 從事的運動種類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須了解的項目。將所有的了解綜合後,找出抽筋的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若你經常性的發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那你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生做徹底的檢查,腳部肌肉經常酸痛抽筋,很有可能是靜脈曲張的原因,由於長期的站立與久坐工作導致血液不流暢引起的腳部麻木與抽筋。
中醫學理論認為肌肉痙攣屬「筋痹」范疇。《素問·長刺節論篇》曰:「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為故,刺分肉間,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素問·痹論篇》曰:「痹,……其留連筋骨者痛久。」《靈樞·經筋》篇認為如果經筋有病,就會發生摯引、疼痛、轉筋以及痹症,指出「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9]。《靈樞·官針》篇提出了運用「恢刺」「關刺」治療筋急、筋痹等。《醫宗金鑒》曰:「筋痹,筋攣節痛,屈而不伸也」。

如何治療腳祼筋痹、氣滯血瘀症。

刺絡放血

⑤ 有沒有中草葯治療小腿痹痛症狀

治病常用葯酒-痹症

「痹」者閉也,是阻閉不通之意。中醫認為痹證是由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致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本症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灼熱疼痛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古代對痹證的論述很多,如「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等,還有骨痹、筋痹、脈痹、肌痹、五臟痹、血痹、歷節、痛風、周痹等等,名目雖繁多,但其基本病理則是一致的。痹證的治療以宣通為主,並根據具體臨床表現配合祛風、散寒、祛濕、清熱、活血、溫經通絡、益氣養血等。由於痹症常纏綿日久,反復發作,難以根治,而酒有辛溫宣通之性,又可助蠲痹諸葯之力,酒力引葯直達經絡血脈關節諸筋病之所在,故葯酒治痹療效卓著,而且寓治於膳,可長期飲服,備受病家的歡迎。因此,葯酒已成為痹證治療的重要手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治療痹症的葯物,如大辛大熱的附子、川烏、草烏、馬錢子等,由於有一定毒性,過量服用易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而使用時切要謹慎,不可過量,以免發生意外。

巨勝子酒
配方:巨勝子100克,薏苡仁30克,生地250克,白酒1000毫升。
愈風酒
配方:海蟄360克,黑大豆120克,嫩桑枝120克,新鮮松針200克,陳年黃酒7斤。
丹參花蛇酒
配方:配方丹參50克,白花蛇(皮、骨、肉)25克,白酒1斤半。
抗風濕酒
配方:木瓜、紅花、制川烏、制草烏、五加皮、烏梅各20克,麻黃、甘草各10克,白酒1000毫升。
威靈仙酒
配方:威靈仙500克,白酒3斤。
茵陳薏米酒
配方:茵陳蒿150克,薏米仁200克,秫米1000克,酒麴適量。
牛膝酒
配方:牛膝500克,糯米1000克,甜酒麴適量。
祛風濕酒
配方:生地15克,藏紅花3克,制川烏5克,桑寄生12克,全當歸10克,蘄蛇干15克,烏梢蛇干15克,白酒2斤。
臨汝葯酒
配方:當歸100克,高良姜100克,生草烏300克,丁香100克,紅糖500克,白酒3000毫升。
祛風勝濕酒
配方:羌活100克,威靈仙100克,當歸80克,獨活100克,北五加100克,防己100克,薏苡仁100克,白酒10斤。
螞蟻酒
配方:大螞蟻100克,白酒2斤。
狗骨酒
配方:狗骨100克,白茄根1000克,虎杖根200克,紅花15克,白酒1000毫升。

⑥ 骨關節炎應該怎樣預防治療方法

膝骨關節炎全稱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可以稱為退行性膝骨關節炎、增生性膝骨關節炎等等,是一種多發於老年人中的慢性無菌性炎症病變。膝骨關節炎是骨關節炎的一種,骨關節炎在全身可動關節均可發生,但是由於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大、活動最多的主要關節之一,因此是骨關節炎最常見的發病部位。
膝骨關節炎是全球范圍內的常見病與多發病。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中有55%的人患有該病,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擴大。今天,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對膝骨關節炎有著高度的關注和不斷深入的認識。
膝骨關節炎的症狀及病因
膝骨關節炎是一種可以由自我檢出,也可以由醫生診斷出的疾病。在生活中主要的外部表現為反復出現的膝關節疼痛,晨起或者久坐後關節僵硬不舒,難以屈伸,遇天氣變化症狀加重。發病初期主要出現關節腫脹,活動時關節常有摩擦聲或者摩擦感。若不及時治療,隨著年齡發展,還會出現關節畸形,不能伸直,繼續發展成夜間疼痛難眠,甚至夢中痛醒,最終出現休息時關節也疼痛難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膝骨關節炎患者膝關節內部主要發生的變化表現在膝關節軟骨與骨的退行性變:關節邊緣和軟骨下發生骨質硬化、囊性變,繼發關節表面及邊緣出現骨贅,並引起關節疼痛、腫脹、畸形,導致出現活動障礙。
膝骨關節炎的主要病因多為長期勞損而引起關節損傷,損傷後關節相關的肌肉和肌肉附著點的韌帶、筋膜以及關節囊等受損軟組織會發出疼痛信號,引起肌肉緊張、收縮甚至發生痙攣。疼痛促使機體減少關節的活動,如果未得到及時治療,受損的關節組織有可能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及疤痕化,進一步加劇新陳代謝障礙,減慢炎性因子的代謝,加重疼痛。最終導致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礙等臨床症狀與骨及軟骨的退行性變形成惡性循環。中醫對膝骨關節炎的認識
中醫學對膝骨關節炎的認識由來已久,雖然並無明確的膝骨關節炎病名,但是傳統醫學根據其臨床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的症狀,將此病歸屬於「痹證」中「骨痹」、「筋痹」的范疇。那麼何為「痹證」呢?痹證是由於風、寒、濕、熱等邪氣痹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酸楚、疼痛、重著、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甚至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的一種疾病。病情輕者,病在四肢關節肌肉;病情重者,可內舍於五臟六腑。而痹證的病名更早在《內經》中就已提出,且對這一疾病包括其分類和預後等有了完整的認識。《素問》中有雲:「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即是認為此病由於肢體關節、肌肉、經脈氣血痹阻不通,「不通則痛」,形成痹證。又如《素問》中還有關於痹證頗為著名的描述:「風、寒、濕三氣夾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說的是,風、寒、濕三種邪氣共同侵襲身體,形成痹證。其中風這種邪氣侵襲表現更突出的成為行痹,寒氣侵襲表現更明顯的稱為痛痹,濕氣侵襲更嚴重的稱為著痹。
那麼中醫又是怎樣認識膝骨關節炎的發病原因呢?痹證的發生總體來看屬於本虛標實,同時與體質因素、氣候條件、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等有著密切關系。
《內經》中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說明膝骨關節炎發病與肝、腎二臟密切相關。肝藏血,血養筋,故肝之合筋也。腎主儲藏精氣,骨髓生於精氣,故腎之合骨也。諸筋者,皆屬於節,筋能約束骨節。膝關節中的筋骨有賴於肝腎中氣血的滋養,肝腎足,則髓盛骨強筋健;肝腎虧,則髓虛骨弱筋萎。同時骨痹又與肢體經筋、經絡、氣血聯系緊密,凡是能引起筋骨脈絡不通,使氣血痹阻不通的因素,皆可引起骨關節炎的發生。
中年以後,肝腎精血漸虧,氣血不足,致使筋骨失養,形體疲倦,易發本病。而過度勞累,日積月累,筋骨受損,氣血受阻,經脈凝滯,筋骨失養,導致疾病的發生。眾多古籍文獻闡述了本病的病因為肝腎虧虛,氣血不調而導致經脈失養拘急,或慢性勞損加之風、寒、濕邪內侵而致使經脈不通,氣血瘀滯發生疼痛。
由此可見,肝腎虧虛與慢性勞損是膝骨關節炎發病的主要原因。肝腎氣血虧虛為本,感受風、寒、濕外邪、氣血瘀滯為標。
中醫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方法
那麼中醫對於膝骨關節炎又有哪些治療方法呢?祖國醫學在膝骨關節炎的治療理念中,始終遵循祖先「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辨證論治思想,強調傳統中醫在疾病防治過程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在膝骨關節炎的診治過程中將中醫的「辨證論治」和「治未病」與現代醫學「個體化治療」和「預防為主」的思想進行結合和實踐,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特別是早中期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祖國醫學在治療方法上不僅著眼於鎮痛消腫,而且針對維持膝關節穩定性、恢復膝關節附近相關肌群肌力、保護膝關節功能方面給予了更多地關注。
在治療方法上,多採用針灸、推拿、中葯薰洗等物理治療的方法,均有確切的臨床療效,且具有廉價、無創等優點。而在眾多物理療法中,針灸作為中醫葯治療傳統優勢手段,可以被視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針灸治療主要針對膝骨關節炎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兩大主症「疼痛」和「膝關節功能障礙」,通過穴位選取、針灸手法,結合電針、拔罐療法等,能夠達到疏通經絡、散寒除濕的目的。

⑦ 馬尾神經損傷術後,有哪些好的治療方案

術後康復:

手術後的康復鍛煉常成為影響術後功能恢復的一大因素,因為人體的肌肉和骨骼在運動時相輔相成,肌肉的鍛煉可以很大程度上維持腰椎的穩定性,減少因為腰椎肌肉衰弱、腰椎失穩的疼痛。


生 經益氣 湯選當歸,木通,桂枝,大棗,甘草,川烏,草烏,補骨脂,秦艽,防風等為主葯。以通經活絡,益氣養血為大法,即所謂「通」法。蓋通之之法;各有不同,根據虛實,虛則補益,助之使通;實則去其阻滯,瀉之使通,亦通法也。虛證宜益氣養血,培補肝腎,根據虛之所在,或健脾益氣,或氣血雙補,或滋陰清熱,或補益肝腎。實證宜祛邪通絡,根據外邪的不同,分別予以祛風散寒,疏風清熱,清熱除濕,或化痰行瘀,活血通絡。虛實夾雜,當權衡主次,攻補兼施。另外,慎起居,適寒溫,根據病情適當活動和採用外治法,不僅是護理的重要措施,也為防病治病及康復所必須。

以上就是馬尾神經損傷的三個治療方法,馬尾神經損傷疾病對於身體的損害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提起重視,在治療的時候也要結合自身的狀況來選擇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這樣才可以更快的擺脫疾病帶來的痛苦,在治療之後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⑧ 如何治類風濕關節炎

你好,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可以治癒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治療從提高免疫系統和滋補肝腎著手全面調理,配合調和脾胃.去風通絡,活血散寒,消腫止痛。治療用純中葯追風舒筋療法就可以,沒有任何副作用,療效好,療程短。慢性病中葯效果最好。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勞累,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

⑨ 求救治療內風濕關節炎的有效葯方用這個葯方治療內風濕關節炎,有多大作用這個病是否可以徹底治癒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的葯理與治療:

風濕病在中國古代稱之於「痹」,而類風濕稱之於「木」。風濕病,雖然因風寒濕而來,亦因元氣之虛,邪氣始得乘虛而入,造成風濕病的發作。類風濕病也是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疾,但有病機不同。風濕病發作時,關節和神經會脹而無無痛覺,如果有痛,也只是輕微的痛。而類風濕病,它是長在肉和皮膚之間或痛或麻木。

痹症論:痹者,風寒濕之氣,中於臟腑之謂也。入腑則病淺易治,入臟則病深難治。有風、寒、濕、熱、氣及筋、骨、血、肉、氣之別。大凡風寒署濕之邪,入於心者,名曰血痹,入脾者名曰肉痹,入肝者名曰筋痹,入肺者名曰氣痹,入胃者名骨痹。感病則其治乃異,痹者閉也,五臟六腑感於邪氣,亂於真氣,閉而不仁也,又痹病或痛癢,或淋或急,或緩而不能收持,或拳而能舒張,或行立艱難,或言語蹇澀。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縮,或口眼偏邪,或行步而不言語,或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偏壅滯,或上通於下,或下不通於上,或左右手疼痛,或即疾而死亡,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滿而不寐,或昏昧而不醒。種種諸症,出於痹也。其治療方法如下:

白術、黨參、茯苓、半夏、柴胡、附子、陳皮、防風。

痹症葯理:《諸病源候論.風痹候》說:痹者,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楊痹。《風濕痹候》說:風濕痹由血氣虛,則受風濕,而楊此病。《醫宗必讀.痹》對病症的治療原則做了概括,提出「祛風、除濕、散寒」,痛痹參以解火的治則,本方劑依據古代醫學典藉醫則配伍而成,方中諸葯簡述如下。白術:苦、目溫、苦能燥濕、溫能散濕,此葯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本經》:主風寒濕痹死肌、痙。《本經逢原》「除濕益燥,治風寒濕痹,散腰臍間及沖脈為病」。黨參:本品為常駐用的中益氣葯。適用肢體關節倦怠無力等症,和白術相合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茯苓:益脾和胃,寧心安神。其味甘平,性則無毒,入手足少陰,手太陽,足太陰,陽明經,陽中之陰也。甘能補中,淡而利竅,補中則心脾實,利竅則熱解,心脾實則驚邪自止,邪熱解則心下結痛,寒熱煩滿,中焦受濕熱,則口發渴,濕在脾,脾氣弱則好睡,大腹者,脾虛不能利水,故腹脹大也。淋瀝者,脾受濕邪,則水道不利也。隔中痰濕水腫,皆緩脾胃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利水實脾,則其證自退矣。半夏:辛、溫燥濕化痰,消痞散結,半夏具溫燥之性,能燥濕為治濕要葯,與前葯茯苓。後葯陳皮配伍以增強燥濕化痰的功效。此外,適量半夏有一定的鎮痛效果,能緩解痹症的疼痛。附子:辛、熱。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附子。善用於補火助陽,與白術、茯苓常配伍治療肢冷畏寒,關節腰背頸項強直僵化疼痛。附子有較強的止痛效果,用於痛痹、除濕祛寒、溫經止痛。柴胡: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攣急、能祛風散寒、又能勝濕止痛,是治療痛痹的理想葯物。陳皮:辛、散、苦、燥。適用於痹症治則,統觀全葯,大體分為針對寒、濕、風三類用葯,符合痹症三大病因。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個概念不同,在治療上也有些不同,如:風濕性關節炎,用上述葯方治療比類風濕方便的多,如果風濕性關節炎用上述葯方一個月就能治癒,那麼類風濕性炎就需要一個半月至二個月。如果類風濕性關節炎不用內服外熬的話,那在治療上的時間比風濕性關節炎短的多,治療起來也方便。那麼,外熬的葯用來治風濕性關節炎就沒有效果。

⑩ 中醫的「筋痹」該怎麼治療

筋痹

病名。

①指筋膜受風寒濕邪所浸而致之痹證。《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素問·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聖濟總錄》卷二十:「《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為筋痹。其狀拘急,屈而不伸是也。」治以疏筋養血結合祛邪法,方用羚羊角散、天麻湯等。

②指肝痹。見秦景明《症因脈治》卷三。參見肝痹條。

③指風痹。《證治匯補》:「筋痹即風痹也。遊行不定,上下左右,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於關節,或赤或腫,筋脈弛縱。」參見風痹條。

閱讀全文

與筋痹症最好的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約束最優化計算方法 瀏覽:41
直線成角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222
教學方法與管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342
毛衣變舊了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401
現代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瀏覽:224
發育性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650
實木畫架安裝方法 瀏覽:326
有什麼方法讓太陽帽不被風吹掉 瀏覽:74
小腿肚疼最快治療方法 瀏覽:365
回收舊電瓶安裝方法 瀏覽:913
如何瘦腿肌肉的學生方法 瀏覽:185
gekka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320
衰氣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592
前置過濾器安裝方法圖片 瀏覽:21
榮威rx3缸蓋滲油解決方法 瀏覽:351
深圳專業除甲醛方法是什麼 瀏覽:105
到哪裡能獲得個性化減肥方法呢 瀏覽:844
有什麼方法能快速推廣軟體 瀏覽:212
小米5手機開關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7
權健肌舒霜的使用方法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