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筆畫調峰的正確方法

筆畫調峰的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2 04:40:41

1. 書法:中鋒行筆問題

1。中鋒行筆就是寫字時筆鋒始終在寫出來的筆畫的中間,寫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筆鋒的位置,然後運筆時筆桿要豎直。
2,其實筆鋒的運用不是絕對的,中鋒寫出來的筆畫比較飽滿,然後筆畫兩邊的粗糙程度一致,比較有力。寫楷書應該是以中鋒行筆為主,但也可加上其他筆鋒的運用。但主要是中鋒,因楷書筆畫平正,要有骨有肉。
轉的時候,手腕動是肯定的,因為行筆的方向都該變了。我個人認為手指也是動的,至少我寫字時是這樣,要對筆鋒進行調整。
3.以顏體為例吧
顏體橫的寫法是先回鋒,然後下按頓筆,然後稍稍提筆,此時筆鋒還是朝左上的,這式就要注意了,因為行筆是朝右偏上,那筆鋒的方向是朝左的,如果筆鋒朝上,就是側鋒了,在提筆的同時手指稍微轉一下筆,從上往下看是逆時針轉,筆鋒就朝左了,然後行筆到右邊再次頓一下,回鋒收筆。
如果是橫折,橫是一樣的,在轉折處,要先頓一下,然後這時手指和前面一樣稍稍轉一下,也是從上往下看是逆時針轉,使得筆鋒朝上,向下行筆。
如果還有勾,那行筆到下面後,先提筆,此時因為是提著筆的,只要你的筆是豎直的,筆鋒自然會在中間,不需要手指調整,向相對「折」的方向反方向行筆一點點,然後勾出。一定要注意筆要豎直。

不知道這個描述的清楚不

但我覺得每個人寫字的方法都不完全有一樣吧,我們也不能知道當時書家在寫這筆時是怎麼運筆的。有一些公認的方法,一開始還是要按規矩走,最關鍵還是要自己去體會。臨帖的話,只要能把字寫像了就行。初學的話要盡量形似,學到後面有一定水平後還要神似才行。到後面要有自己體會的東西,包括寫法,運筆等。

我學了有些年頭了,自己的一點見解。

2. 怎麼樣才能筆走中鋒

元代書家趙孟頫在《定武蘭亭跋》中雲:「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用筆乃書法之本,這個亘古不變的根本,便是中鋒行筆,然吾學書年余,終不得其解,經征詢他人及查閱資料,恍有頓悟,於是作一簡論,以慰同道。

一、中鋒用筆前提
1、正確執筆:
唐太宗論執筆法:「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要求執筆要正,所謂「正」是說:動筆前筆桿於三維空間內與四方垂直,利於運動時筆鋒向各方出發。運筆後為保證「萬毫齊力」的用墨效果,筆桿反向傾斜於走筆的方向,但筆桿和筆鋒指向構成的縱向平面仍垂直紙面。即筆桿在縱向垂直於紙面的平面內方向傾斜,越出此面為病。

2、立鋒走筆:
立鋒走筆是讓「筆鋒時刻站立著行走」。就是利用快速、短促、有力的提、按、使、轉等筆法,以及筆鋒的自然屬性:彈性,達到每一次轉換筆勢和走向時,都把筆鋒調整到沒有任何方向,保持筆鋒的相對中正,為下一步的中鋒運筆創造條件。

3、恰當用筆
根據不同書體確定用筆的程度和分寸,即書寫時使用幾分豪。將毛筆「筆鋒至筆肚」間距離平均劃分為三等份,一等份為一分豪,二等份為二分毫,三等份為三分毫。通常:瘦金體用一分豪,歐、柳用二分毫,顏體用三分毫。做到書寫時下筆與用力的恰當。

二、中鋒用筆方法
清末書家楊守敬在論及中鋒用筆時,提出「八面出鋒」,是謂中鋒的妙語,道破了神秘筆法的玄機。中鋒用筆的方法便是「鋒出八面」:根據不同筆畫的不同走向,使用不同毛筆的鋒面。
如何能做到鋒出八面?此乃「中鋒用筆」的關鍵。

1、鋒面劃分
將筆鋒的平面走向,粗略分為八個方向,即八面。書寫時採用的不同的面,而非單一採用某一、兩面。

2、中鋒用筆
書法任何筆畫皆從「點起」或叫「點出」,從側鋒落下形成的「點」轉化為行筆的中鋒是講述的重點。

方法一:捻管轉鋒(紙張平面范疇內運筆)。
調峰時保持筆尖位置不變,通過手指轉動筆桿調整筆鋒走向。「橫、提」逆時針轉動筆桿,「豎、撇」順時針轉動筆桿,促使筆肚與行筆走向同。「捺」畫不用轉動。此過程走筆使用的鋒面,與起筆點畫使用的鋒面相同。此法優點是:轉換方便,容易掌握。缺點是:由於不停轉動筆桿,影響筆力和速速,筆法也顯單一。
以長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逆時針捻動筆桿,使A面轉向右邊,用A面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切筆後側鋒帶筆,然後轉動筆桿走向想去的方向。簡稱:點,帶,轉。

方法二:提筆折鋒(紙張空間范疇內運筆)。
落筆成點後將筆鋒原地略提,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迅速「頓筆折鋒」向走筆的方向。「橫」折向正右,「豎」折向正下,「撇」折向左下,「捺」折向右下。從而達到採用不同的鋒面中鋒走筆。此法優點是:用筆有力,轉換迅速。缺點是:提筆的程度難以把握,容易出現類似橫畫筆頭出尖或落肚的現象。
以長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於點畫原處(不離開點畫)略提筆,再迅速頓筆折筆向右(H面),用H面,向右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提筆後使筆鋒沒有任何方向,然後再頓筆折向想去的方向。

方法三:腕轉調鋒(紙張平面范疇內運筆)。
利用腕部的靈活轉動,保持筆尖位置不變,不用提筆原地將筆鋒向外(筆桿倒向懷部)或者向內(筆桿倒向反之)推送,讓筆肚回到筆畫中間,筆鋒自然變化成中鋒走向。「橫、提」筆鋒向外(或上)推送,「豎、撇、捺」筆鋒向內(或下)推送,從而達到採用不同的鋒面中鋒走筆。此法優點是:行筆干凈有力,轉換迅速。缺點是:行筆開始部分容易形成側鋒用筆。
以橫畫為例。起筆用A面向右下做頓,用C面切出斜邊做點,保持筆尖位置不變,然後自點畫原處向外(右上)推送筆鋒,讓筆肚回到筆畫中間,促使筆鋒自然向右(H面),用H面,向右中鋒行筆。
其它筆畫書寫方法理同(略)。
簡單的說,就是保持鋒尖位置不變,略提後按著筆圍著鋒尖畫圓,利用手腕運動轉向想去的方向。
本人向書家推薦後兩種中鋒用筆方法。

方法四:衄挫調峰法(紙張平面范疇內運筆)。
衄有筆鋒上下、左右來回揉動、轉動的意思,挫有筆鋒突然逆勢而行或筆鋒向上或向左輕輕一擠為行筆快速轉向做准備。即運筆的過程中,橫畫用指關節靈活地使筆鋒不斷上下微微提按揉動,豎畫讓腕左右來回微微提按扭動或提按轉趯。

方法五:翻筆調鋒法(紙張平面范疇內運筆)。
即讓筆鋒從一面直接翻向走筆的相反的另一面。

三、筆法書理總論
啰嗦說了這么多,實際上本人也不會,所以眾位客官只能是理解理論多加練習。總之,筆法的「王道」是中鋒用筆,側鋒輔之,用筆的方法是鋒出八面,調鋒的手段是學習的關鍵(內行稱功夫)。
外行說道,誤人子弟,勿怪為盼。

中鋒行筆有兩大困難要克服。
一、克服行筆側偃。
筆鋒受壓太重的時候行筆,筆肚接觸紙面且被筆桿拖著走,是很難使點畫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因此,中鋒行筆要避免側偃。書學兩大派別,都對此有共識。
但是,是否必須讓筆尖聚攏於筆畫中央來行筆,兩派的要求不一樣。帖學,董其昌:「發筆處便要提的起筆,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之語。」意思是盡量提起筆,讓筆尖在筆畫中央行走。碑學,包世臣:「蓋筆向左迤後稍偃,是筆尖著紙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鋪紙上亦。」很明顯和帖學不一樣。——兩派行筆有所不同,書寫的效果也不一樣,帖學的中鋒行筆效果多為「清挺遒勁」,碑學的中鋒行筆效果多為「蒼茫渾厚」。——但是,兩派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不讓筆鋒側偃又能力透紙背。

二、克服使轉時的偏側。
什麼在轉折的時候會出現偏側,寫幾個字就知道了,不知道的也懶的說了,又不是視頻解說......
怎麼克服這個困難?主要的辦法有四:
1、分筆法。
也就是一筆分成兩筆寫的意思。比如橫折豎,寫完橫,斷筆,再寫豎。六朝碑版楷書大多如此,唐楷偶為之。於右任許多字的轉折之筆都是分筆寫的,有時候連勾都是。

2、提按法。
此法用一句話解釋:就是分筆法的快寫,只是分的不明顯。這個方法需要彈性稍好的筆,寫起來很輕快。寫行楷、行書(特別是唐以前的行書)中用的最多。王羲之的字就是這個方法。
3、頓挫法。
頓,很好理解。挫的意思,古人是這樣說滴:「挫者,頓後以筆略提,使筆鋒轉動,離於頓處......」離於頓處的意思不是斷筆,後面的「......」是我省略了一大堆文字,其意思無非是你想怎麼著就怎麼著——轉也好,直也罷,啄也行!比如柳公權的字以及米字都是這個方法,唐楷以後也基本都用此法。

3. 如何把字體筆畫練的更好,說些好方法、、比如點、豎、橫、撇、奈

建議你買本田英章老師的楷書要論中的筆法,然後照著臨寫,一個筆畫一天可以寫百次,練三個月就差不多了。如果是基礎比較薄弱的,可以寫中鋒線,橫線,豎線,曲線,掌握筆畫的力度,然後練入筆和出筆,調峰。參考下邱振中老師的進入書法24個練習。一般筆畫練到3個月,有了基礎,就可以通過臨寫字帖,在學習結字的同時,根據不同字體進一步的加強筆法練習。筆法和結字很多時候是相輔相成的

4. 書法正確的執筆方法

書法正確的執筆方法是:按、押、鉤、格、抵。

按:是指用拇指的第一節緊按筆管的左、後側,力量由內向外。

押:通壓,是指食指第一節壓住筆管的右、前側,力量由外向內,與拇指相對捏住筆管。

鉤:是彎曲、鉤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彎曲如鉤,用第一節指肚前端鉤住筆管外側,力量從外向內,中指與食指合力,對著拇指,以更穩地控制筆管。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無名指用甲肉相連之處頂住筆管的內側,力量從右內側向左外側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緊靠無名指而不接觸筆管,以增強無名指向外的推力。

(4)筆畫調峰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除了上述的正確方法之外,還需掌握幾個要領: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

1、指實,就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外側四指相互靠攏,骨節向外,密實而不鬆散。內側拇指中部骨節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圓如馬鐙形,這樣五指一齊用力,執筆既堅實有力,又有助於運筆,使之松緊適度。

2、掌虛,就是執筆時掌心要虛空,不能曲指塞掌,無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貼到掌心,好像手心裡拿著了雞蛋。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要張開大些。這樣,運筆就能穩實而靈活,容易把字寫得健美。

3、掌豎,就是執筆時手掌要豎起來。掌豎才能筆直,筆直才能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運轉自如。

4、腕平,是指手腕與桌面要平行。康有為說「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豎其鋒」。因為管直則鋒正,這與運腕、掌豎有密切關系,掌豎、腕平、管直鋒正,加之懸肘用筆,既靈活又有力。

5、管直,執筆寫字時要盡量保持筆管紙面垂直,使筆畫容易保持中鋒。但在具體的運筆過程中,筆管有時要有俯仰傾斜的情況,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穩。

5. 歐體中用筆 調鋒 是怎麼回事 例寫 折時如何調鋒.

一般說調鋒是把鋒調正,調成中鋒。
你的意思應該是鋒的轉折
不管是調也好,轉也好,折也好,方法很多。
捻管,推桿折鋒,翻腕或轉腕,都是在調,
折,轉鋒,提按及衄挫也是在調峰。
橫折問題
古代沒有折,就是橫加豎
你就按橫加豎來寫,在橫寫完(當然不用寫橫收筆部分了)豎沒有落筆之間,加一個上提的動作。
九成宮大部分字都是橫加豎,最明顯的是也字。
永字八法沒有折法,就是古代永字是橫加豎,不是橫折。
上提的動作,相當於豎的半藏鋒。
橫——
切筆後就需要推桿折鋒,然後利用腕再把鋒調正,隨後運筆{根據需要提或按},折——該寫折的時候,右上鋒提筆調峰,豎——然後頓筆(相當於寫豎的切筆),頓筆後就需要推桿調鋒,再正鋒,再繼續寫豎。

6. 為什麼我寫字不正,筆畫容易彎曲,不直,怎麼練啊

可能是你拿筆方法不對,應將筆壓在中指的第一個關節,大拇指和食指應在離筆距離相同的地方,

正確的執筆方法:
正確的執筆方法,應採用三指執筆法。具體要求是: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3厘米左右的筆桿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後,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並向手心彎曲。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處,筆桿和紙面呈50。左右。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這樣書寫起來才能靈活運筆。如圖

2
常見的錯誤握筆方法:
錯誤一:拇指與食指平,握筆低,筆桿靠得太高

3
錯誤二:拇指包住食指,握筆低,筆桿靠得太高

4
錯誤三:筆桿靠得太低(會影響運筆的靈活性),握筆低。

5
錯誤四:手腕上拱,握筆低,拇指與食指平。

6
正確的寫字姿勢:
頭正 頭部端正,自然前傾,眼睛離桌面約一尺距離。
臂開 雙臂自然下垂,左右撐開,保持一定的距離。左手按紙,右手握筆。
身直 坐穩身子,雙肩放平,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傾,胸離桌子一拳頭, 全身要放鬆、自然。
腳平 兩腳放平,左右分開,自然踏穩。如圖

END
注意事項
關於孩子識字要因人制宜,不要盲目追求早學。有的孩子雖然認讀了許多字,但沒有達到前面所講的基本條件,就不要急於教他學寫字,否則會因為幼兒不願意學寫字或手勁不足、視覺偏差、空間概念不準,把字寫得歪歪扭扭的,習慣了還不好改正,將影響孩子今後書寫水平的提高。

http://jingyan..com/article/647f01157939c37f2048a851.html

7. 筆畫順序的正確寫法是什麼

一般規則:

1、先撇後捺 : 人、八、入。

2、先橫後豎:十、王、干。

3、從上到下:三、竟、音。

4、從左到右:理、利、禮、明、湖。

5、先外後里: 問、同、司。

6、先外後里在封口:國、圓、園、圈。

7、先中間後兩邊:小、水。

二、補充規則

1、點在上部或左上,先寫點:衣、立、為。

2、點在右上或在字里,後寫點:發、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圍結構的字,先外後里:廳、座、屋。

4、左下包圍結構的字,先里後外:遠、建、廷。

5、左下右包圍結構的字,先里後外:凶、畫。

6、左上右包圍結構的字,先里後外:同、用、風。

7、上左下包圍結構的字,先上後里在左下、醫、巨、匠、區。

(7)筆畫調峰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多數漢字是綜合運用以上兩種或三種方式構成的。如「干、千、天、升」運用了相接、相交兩種方式,「么、虧、乞、億」運用了相接、相離兩種方式,「義、蕊、斗、計」運用了相離、相交兩種方式,「犬、仂、丹、匡」運用了相離、相接、相交三種方式。

有時候筆畫相同,由於組合方式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字。如:刀力、八人。

有時候筆畫相同,組合方式也相同,由於位置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字。如:丄丅、回呂、玉玊。

有時候筆畫相同,組合方式相同,筆順也相同,由於位置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字。如:呂吅、玉玊、𣥄正。

8. 練字如何練出筆鋒一天的練字量應該控制在多少我握筆用勁很大.是對是錯

運筆過程中,筆鋒(筆尖的軌跡)一直處於筆畫的中央:

一、在寫出鋒的筆畫如撇,捺,勾,折時盡量將筆寫到,就是將筆里的墨水一直行運到每個筆畫的盡頭。注重筆畫的飽滿,後續可以將速度加快,但不要潦草,把筆到,注重筆畫之間的牽連,增加一些牽絲的筆畫。至於毛筆書法,筆鋒是要靠行筆時的用筆來把握的,行筆時將筆的筆尖在出鋒的時候向上迅速上提,但不要太快,為了是筆鋒更加犀利可以用一寫筆尖較好的筆,在上提時注意不要草率,行墨要均勻,筆鋒處應仍有墨,不要飛白;

二、注意握筆的方法。筆握得對不對,對我們寫出來的字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會影響我們的發力。很多人寫不出筆鋒,很大的原因就和握筆有關。正確的握筆方法是:筆桿放在拇指、中指和食指中間,食指在前,拇指在側後,食指據筆尖3cm,筆桿與直面成60度斜角。

如下:

1、 大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彎曲,分別從三個方向捏筆,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彎曲依次靠在中指下方;

2、 大拇指在筆桿左下側,食指在筆桿右上側,中指在筆桿下方;

3、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後;

4、 拇指和食指用第一指節前端捏筆,中指用第一指節側上部頂住筆;

5、 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關節處,筆桿和紙面成50度左右;

6、 捏筆處離筆尖一寸(大約3厘米)左右;

7、 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小指不能碰手心;

三、注意練的量。每次練的字,不要貪多。量雖多,但效果並不會很大,其實這也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而是,我們先是把一個筆畫一個筆畫的突破、一個字一個字的過關,這樣下來,舉一反三,就能夠很快的融會貫通了,效果也會比你一次寫幾十個字的好。建議每天練習50-80個字,量不在多,而在於質。

(8)筆畫調峰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筆毫與筆鋒是一個整體,兩個概念。一支優質毛筆必須具備筆毫、筆鋒兩個要素。一般優質的筆,既有優等的毫,更有優質的鋒(穎),如等外毛、劣質毛、廢品毛,同樣可以製作毛筆,從外觀看很像一支毛筆,實際有毫而無鋒。筆鋒在毛筆頭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書寫過程中用中鋒、側鋒、露鋒折轉自如,按筆提筆不倒鋒,不散鋒等,都是通過筆鋒才能完成的。將筆頭用手捻開筆尖前部鋒穎區,捏平後在陽光或燈光下映看,有一截較為透明晶瑩的部分,就是筆鋒,也叫鋒穎,簡稱鋒。

1. 毛筆的尖端。

唐· 方干 《盧卓山人畫水》詩:"海色未將藍汁染,筆鋒猶傍墨花行。"

2. 詩文書畫所表露的氣勢、鋒芒。

南朝 宋鮑照《擬古》詩:"兩說窮舌端,五車摧筆鋒。"

唐 李白 《草書歌行》:"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 中山 兔。"

瞿秋白《論大眾文藝·普洛大眾文藝的現實問題》:"諷刺的筆鋒和刻毒的描寫,對於敵人是不知道什麼叫做寬恕的。"

3. 筆畫的鋒芒。

宋 歐陽修 《<集古錄>跋尾九》:"《陰符經序》則 蔡君謨 以為 柳 書之最精者,雲善藏筆鋒。"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米襄陽論題榜字》:"今有石本,得視之,乃是勾勒,倒收筆鋒,筆筆如蒸餅。

9. 毛筆怎麼起筆

毛筆起筆橫有許多寫法。

橫分長橫,短橫,左尖橫………

說下長橫的寫法,與短橫大同小異。

長橫的寫法是斜點起筆,

向右邊帶筆,

逆轉調峰,

中鋒行筆,

彈起捉鋒上挑 ,

捉鋒折,

回轉輕收。

再說左尖橫,

左尖橫一般這個橫用在長橫之上,

平點起筆 ,

向右帶筆 ,

中鋒行筆 ,

彈起回轉輕收。

閱讀全文

與筆畫調峰的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中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訓練方法 瀏覽:279
聽算檢測的方法 瀏覽:280
e計算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903
數控畢業論文研究方法 瀏覽:770
上午鍛煉的方法 瀏覽:751
控制暴力的最佳方法 瀏覽:177
反彈後如何減肥方法 瀏覽:203
體外血透是治療血液質量的方法嗎 瀏覽:695
c語言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瀏覽:21
能讓臉變白的簡單方法 瀏覽:358
豆腐的包裝方法視頻 瀏覽:323
小孩拉大便拉不出來怎麼辦最快方法 瀏覽:497
磁鍛煉方法如下 瀏覽:459
青鵬軟膏使用方法 瀏覽:759
船閘超載測量方法 瀏覽:72
灸盒使用方法 瀏覽:211
治療宮頸炎症的方法 瀏覽:57
摩托車啟動馬達的檢測方法 瀏覽:957
如何換洗衣機水垢最簡單方法 瀏覽:335
簡單草莓冰棍方法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