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下利治療方法

下利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1 22:16:26

⑴ 雛鴉下利怎麼

摘要 您好,我是該問題領域專業答主,很高興為您解答,正在為您整理答案,打字需要時間,請稍等

⑵ 下利與自利的區別是什麼

1、含義不同

自利是指由於身體內部因素如脾腎陽虛或中氣不運所致的慢性腹瀉,一般不伴有其他胃腸道症狀。

下利簡稱利。亦稱下痢,是一種病症。早期古醫籍中痢疾與泄瀉的統稱。後世區分為利與痢,以利為泄瀉,痢為痢疾。

2、症狀不同

下利相當於現在說的急性腹瀉,可以見於多種疾病。自利一般說是慢性腹瀉,主要見於腸胃疾病。

下利:水氣不從小便出反而滲於大腸。利下則是一種治法,即利小便,多用於外寒里熱證。


(2)下利治療方法擴展閱讀:

《傷寒論》突出成就是對中醫方劑學的重大貢獻。本書記載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組方原則,介紹了傷寒用汗、吐、下等治法,並將八法具體運用到方劑之中,介紹了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葛根黃芩黃連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等代表名方。

書中記載的的方劑,大多療效可靠,切合臨床實際,一千多年來經歷代醫家的反復應用,屢試有效。由於張仲景所博採或個人擬制的方劑,精於選葯,講究配伍,主治明確,效驗卓著,後世譽之為「眾方之祖」,尊之為「經方」。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葯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前啟後的作用,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且,《傷寒論》一書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范,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被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⑶ 中醫的下利是什麼意思

下之運動的方向;利指運動的狀態。下利是一種疾病的運動狀態,即是多種原因引起的水瀉樣便,多為寒濕之邪引起。既有外感也可內生

⑷ 請問有人知道慢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么

什麼是慢性結腸炎
提起慢性結腸炎人們就會想到腹痛、腹瀉或便秘等臨床症狀,事實上慢性結腸炎還必須具備腸鏡下黏膜充血、水腫的表現,現在在國內有許多醫院纖維結腸鏡檢查報告中,提示為「慢性結腸炎」的比例比較高。由於其病因尚不清楚,又稱為」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與潰瘍性結腸炎的區別
與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不同的是慢性結腸炎的腸粘膜炎症性改變更輕,在纖維結腸鏡下的表現主要是腸段粘膜的充血,血管網路模糊,血管網路偏粗,粘膜發紅或因蒼白而光亮,有些可見粘膜粗糙。這就是通常結腸鏡的檢查?報告中?所描述的「腸粘膜充血,血管網模糊,粘膜?水腫,反光增強「等。這些病變常常只累及直腸和乙狀結腸,累及全結腸的幾乎未見。

.慢性結腸炎的主要症狀
慢性結腸炎的主要症狀有:慢性腹瀉或便秘,雙側腹部及雙側下腹部的純痛或隱痛,或腹脹,大便帶粘液有些伴腸鳴。以直腸炎症為主者可表現為少腹膀胱區的脹痛和尾骶部的墜脹,有時可能回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慢性結腸炎病因
導致慢性結腸炎的因素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指腸道感染了細菌、黴菌等病毒,使腸道長期處於炎症狀態,二是指由於人的身體過度疲勞、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狀態,以及情緒容易激動等,這些因素都可以誘發慢性結腸炎的發生。中醫認為慢性結腸炎是虛寒性下利的一種表現,它與脾胃、肝、腎功能的失調有著密切關系。

慢性結腸炎的治療:
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程較長,因此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無特效葯物,西醫對此病主要運用抗生素進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療。根據中醫整體觀念,可以針對不同病因,多角度進行治療。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優勢,因而療效顯著。由於本病具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特點,調理病人的肝腎脾胃,增強人的體質,以此達到機體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應選用益腎厚腸湯,方中吳茱萸湯、肉桂溫中止瀉,黃連、黃柏清熱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澀腸固脫,對慢性腹瀉標本兼治,起到澀腸止瀉的功效。另外,慢性腹瀉應早做鋇灌腸或結腸鏡檢查,以防病生它變,悔之晚矣。

慢性結腸炎的自身保健
慢性結腸炎的自身保健是預防復發、根治該病的關鍵所在。
1.避免受涼,控制情緒外,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發作期、緩解期不能進食豆類及豆製品,麥類及面製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捲心菜、花生、瓜子等易產氣食物。因為一旦進食,胃腸道內氣體增多,胃腸動力受到影響,即可誘發本病,甚至加劇症狀。
2.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最後一點很重要)

⑸ 慢性結腸炎有什麼方法能治好呢

結腸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結腸炎的主要症狀有:腹瀉或便秘,雙側腹部及雙側下腹部的純痛或隱痛,或腹脹,大便帶粘液有些伴腸鳴。以直腸炎症為主者可表現為少腹膀胱區的脹痛和尾骶部的墜脹。
導致結腸炎的因素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指腸道感染了細菌、黴菌等病毒,使腸道長期處於炎症狀態,二是指由於人的身體過度疲勞、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狀態,以及情緒容易激動等,這些因素都可以誘發結腸炎的發生。中醫認為結腸炎是虛寒性下利的一種表現,它與脾胃、肝、腎功能的失調有著密切關系。

結腸炎的自身保健是預防復發、根治該病的關鍵所在。
1、避免受涼,控制情緒外,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發作期、緩解期不能進食豆類及豆製品,麥類及面製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捲心菜、花生、瓜子等易產氣食物。因為一旦進食,胃腸道內氣體增多,胃腸動力受到影響,即可誘發本病,甚至加劇症狀。
2、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3、結腸炎病人多是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腸道易並發感染,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4、結腸炎病人還應密切觀察自己對各種食品的適應性,注意個體差異。如吃一些本不應對腸道造成影響的食品後腹瀉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規律,以後盡量不要食用。
5、患者平常應加強鍛煉,如打太極拳,以強腰壯腎,增強體質。
6、注意腹部保暖。

治療方法:去醫院掛中醫專家號,中醫辯證治療效果很好。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⑹ 腸功能絮亂怎麼治療

腸功能紊亂屬中醫「腹痛」、「泄瀉」、「下利」等病症范疇,並與便秘密切相關。中醫認為本病與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肥甘;或情志失調,肝氣郁結;或勞倦太過,脾氣受損;或年老體衰,久病臟虛,以致脾胃功能障礙等有關。臨床可分為肝氣乘脾、濕濁困脾、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等症型。
(1)肝氣乘脾症,症見腹脹腹痛,痛即腹瀉,瀉出不多,瀉後脹痛俱減,胸悶暖氣,納呆食少,間或便秘,每因情緒郁怒而發作,舌苔薄白,脈弦。治宜瀉肝實脾。
(2)濕濁困脾症,症見腹脹腹痛,腸鳴腹瀉,飲食不當則腹痛瀉下加重,食少不化,惡心嘔吐,倦怠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膩,脈滑或濡。治宜健脾化濕。
(3)脾胃虛弱症,症見時溏時瀉,水谷不化,稍進油膩之物則次數增多,納呆食少,脘悶腹脹,面色萎黃,倦怠乏力,舌淡,脈細弱。治宜健脾健胃。
(4)脾腎陽虛症,症見黎明即瀉,腹痛則鳴,瀉後則舒,腹涼喜溫,形寒肢冷,面色萎黃或蒼白,食少,神疲體倦,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治宜溫補脾腎。
治療方法1
【組成】防風6克、白術3克、蒼術120克、茯苓3克、白芍葯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上葯共為粗末,空腹前食用 【方解】方用健脾燥濕之蒼術為主葯,配以祛風和血,利濕的防風、芍葯、茯苓、白術等,為其配伍特點 【方劑來源】《脾胃論》生陽除濕防風湯
治療方法2
【組成】甘草6克、乾薑12克、茯苓12克、白術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用茯苓、白術健脾勝濕,合以乾薑溫中散寒,為其配伍特點 【方劑來源】《金匱要略》甘草、乾薑、茯苓、白術湯
治療方法3
【組成】熟地黃30克、白術(炒)9克、乾薑9克、吳茱萸1.5克、甘草(炙)6克、扁豆(炒)6克、山葯(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用乾薑、吳茱萸溫中散寒,熟地、白術、扁豆等健脾,為其配伍特點 【方劑來源】《景岳全書》胃關煎
治療方法4
【組成】罌粟殼(蜜炒)1.5克、橘皮1.5克、炮姜1.8克、煨訶子2.1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用澀腸止瀉的煨訶子、罌粟殼,合以溫中止瀉的炮姜,為其配伍特點 【方劑來源】《蘭室秘藏》訶子皮散編輯本段

食療
1、鯽魚梗米粥 鯽魚1條,粳米50克。 鯽魚煮湯備用。將粳米煮成稀粥,將成時加入鯽魚湯再煮10~15分鍾,食時調味。 作早晚餐食用,同時可食魚肉。
2、橘皮內金散 橘皮100克,雞內金20克。 上二味共焙乾研末,貯瓶備用。 每日2次,每次5克,溫開水化服。
3、梅花扁豆粥 粳米60克,扁豆(白扁豆尤佳)60克,梅花3~5克。 粳米、扁豆加清水煮成粥,加梅花稍煮片刻即可。 每日1次,空腹溫服。 4、佛手蛋 佛手15克,茉莉花10克,雞蛋2個。 先用清水煮雞蛋一沸,撈出將蛋殼打破,再與佛手、茉莉花同煮15分鍾即可。 吃雞蛋,每日1次。
5、九制陳皮黃魚 黃魚1條(約250克),九制陳皮1袋,蔥4根,姜4片,鹽、味精適量。 黃魚洗凈,加九制陳皮、蔥、姜、鹽、味精、料酒等蒸熟。 佐餐食用

⑺ 扭傷的家庭治療方法

頸部酸痛的起因與治療

有沒有睡落枕(一覺睡醒後脖子痛)的經驗?提醒您,這可能是脖子太疲勞的警訊!
落枕的正確名字是斜方肌登炎,主要是因為睡覺姿態不良所引起。扭傷頸部的患者,通常以股票族及辦公上班族為主。

轉動脖子時脖子反而卡住,這種頸部扭傷的情形多半是屬於小梁關節扭傷,最容易發生在患者頭部前屈時做轉動脖子動作時。

頸部僵硬為持續性的肌肉收縮過度,不但使頸部肌肉血液供應減少,也造成代謝物如乳酸等聚積,而引起肌肉缺血性疼痛。後腦疼痛及頭頂痛,則可能是頭部或頸椎病變引起的張力頭痛。

可以進行某些動作讓頸部肌肉得到適度的伸縮,改善血液循環。

脖子在人體中只佔很短的一截,卻「肩負」著人體最重要的任務。

脖子支撐人體頭部,多條感覺神經,都是經由頸部而下…

頸部的最中央就是氣管及食道,人每天最重要的呼吸及飲食,就靠氣管及食道了… 此外,供應操控人體的大腦的血液,也都必須經過頸部才能上通;與人溝通的聲音也從頸內喉部聲帶發出,而對人很重要的水分潤澤的三對唾液腺也是在頸部…

進入大腦的血液、空氣及食物的運輸、所有腦訊息傳達到全身…,事實上,整個維生系統幾乎都要通過頸部!

脖子纖細卻責任重大,豈能不好好保護!

頸部經常酸痛,據復健科及中醫發現,其實大部分的患者是因為頸部活動太少、太常低頭、埋首看書、辦公,造成頸部承受太大的重量所致,建議可以做些醫療練功姿勢,有助改善頸部酸痛。

動一動 脖子松

①左顧右盼保持頭部水平角度,隨後緩慢地左、右轉動至下巴接近肩部,視線朝向後方或後上方看。
②仰首觀天:雙手插腰,頭向上仰雙眼望天。
③轉身回首:右腳向前采弓步站立,身體向左旋轉,右手撐向上托天,左手撐向下用力伸展,並回頭望向左手。
④環繞頸項:頭頸放鬆自然呼吸,先縮下巴再做大幅度的順時針及逆時針的圓形繞圈轉動。
⑤大象點頭:立正兩腳分開手插腰,頭頸盡量右轉雙目向右後方看,緩慢呼吸後還原,將下領盡量碰到胸骨低頭看地。
⑥犀牛望月:頭頸盡量向右後上方轉,上身也隨同略往右轉,雙目轉視右後上方仰望天空,之後還原回預備姿勢,左側動作相同。

以上每個動作需停留五至十秒,左右兩側需各做五至十次。

不過,有頸項酸痛的患者,應避免頭部側彎的動作,以免側彎時造成一側椎間孔受壓產生副作用。

⑻ 崩漏下血吃什麼葯 如何治療崩漏好

崩漏治療

教學視頻指出,崩漏可以採用針灸方法:針刺隱白穴,或者,在隱白穴點刺放血,效果很好。

中葯可以採用膠姜湯進行治療: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姜湯主之。

更年期崩漏,可以採用溫經湯: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下血),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當溫經湯主之。

建議咨詢針灸師、中醫師。

⑼ 下消腎陰虧損型有哪些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

【臨床症狀】

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口乾舌燥,渴而多飲,形體消瘦,消谷善飢不甚明顯。舌紅瘦薄,少苔,脈細數。

【發病原因】

腎陽負責關門的開放,腎陰負責關門的閉合。陰陽平衡,開合有序,則二便正常。若腎陰虧虛,加之燥熱,則陽盛無制。陽盛則開門太過,水津直下,故尿頻數則量多。肺胃有燥熱,則水谷精微不能輸布,而直下於腎,腎失固攝,精微隨尿而出,則尿如脂膏且甜;水谷精微外泄,兼之虛火耗灼,則見消瘦。此時肺胃實火已衰,而以陰虛火旺為主,虛火不能如實火一樣腐熟消耗水谷,所以消谷善飢轉為不明顯。其舌紅瘦,少苔,脈細數,皆陰傷之外候。

【辨證確診】

下消者飲一溲二屬腎,尿液先是濁混,放久則底部沉積有膏液。下消兼有寒熱房癆,其溺出不臭反甜,此腎土之氣下瀉及溺,面浮如脂者此腎敗而精不禁不治。下消也兼有輕度的上消和中消症狀。

【中醫治法】

[治法]滋陰清熱固腎,兼補其肺。

[用葯]應選用益腎養陰清熱之葯物,如山葯、山萸肉、生地、熟地、澤瀉、丹皮、茯苓、枸杞子等。

[主方]六味地黃丸(湯):生地,山萸肉,山葯,茯苓,澤瀉,丹皮。生地、山萸肉、山葯滋腎陰兼益脾陰,茯苓、澤瀉健脾利濕,以防滋膩礙氣,丹皮清泄腎中虛火而不傷陰。水煎服。山萸肉、山葯用量宜大,方能攝精固腎,助陰氣閉合。

【中葯處方】

(1)生地黃飲

[主治]腎陰虛兼有氣虛者,臨床伴睏倦、乏力、氣短等見症。重用二地、二冬、石斛補腎益肺、滋陰生津,以人參、黃芪補氣生津,枳殼及枇杷葉肅降肺氣,澤瀉導虛火下行,甘草配合參芪兼調和諸葯。

[處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石斛6克,人參6克,黃芪10克,枳殼10克,枇杷葉10克,澤瀉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本方以補腎為主,兼顧肺脾,養陰而兼益氣,於消渴最宜。不過,石斛一味有升血糖作用,以少用或不用為好。

(2)補腎養血湯

[主治]益氣養血,扶陰助陽,活血化瘀,通腑泄濁。晚期糖尿病腎病。

[處方]黃芪、生地、熟地、仙靈脾、赤芍、白芍、川芎、佩蘭各15克,當歸、仙茅、枸杞子、澤瀉、澤蘭、葛根各10克,丹參、天花粉、生苡仁各30克,生大黃6~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每日分2次溫服。1~2個月為1個療程。

(3)益氣養陰補腎湯

[主治]益氣養陰活血,補腎舒肝健脾。主治糖尿病腎病。

[處方]生黃芪15~30克,枸杞子10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10克,丹皮10克,澤瀉30克,柴胡10克,白芍15~30克,白術10克,生苡仁30克,全蠍4克,水蛭10~15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每日分2次溫服。1~2個月為1個療程。

(4)黃芪湯

[主治]益氣養陰補腎。氣虛乏力,渴而不甚,舌質淡,苔薄少,脈細弱。

[處方]黃芪15克,五味子10克,人參10克,麥門外15克,桑白皮10克,枸杞子5克,甘草3克,粳米15克。

[用法]水煎服。

(5)太參子參湯

[主治]補脾滋腎。適用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注:即2型糖尿病)。

[處方]太參子參15克,淮山葯15~20克,北黃芪15~20克,枸杞12克,黑豆15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氣陰兩虛者,加漂白術10克,生地15克,地骨皮15克,玄參15克,沙參12克,女貞子12克;陰虛火旺者,加生地15克,白芍20克,沙參12克,天花粉12克,知母12克,葛根12克;陰陽兩虛者,加熟地24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玄參15克,附片6克,棗皮6克,菟絲子12克。

(6)知柏地黃丸加味

[主治]補肝益腎,滋陰清熱。糖尿病並發高血壓(肝腎陰虛,相火偏亢)。

[處方]知母10克,黃柏8克,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山葯10克,澤瀉12克,丹皮8克,茯苓10克,枸杞10克,菊花8克(後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3周為1個療程。

(7)糖痿靈

[主治]滋腎養肝,健脾益氣。糖尿病性陽痿。

[處方]熟地、枸杞子、巴戟天、菟絲子、當歸、白芍、牡蠣、黃芪、白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三餐前半小時服,素有胃病者飯後服。14天為1個療程,中間不間斷。最少者服20劑。最多者服80劑。

【針灸治療】

[取穴]取足少陰經、足厥陰肝經穴為主。弱刺激。

[處方]太溪、腎俞、三陰交、肝俞、太沖、關元。

[方義]太溪乃腎之原穴。腎俞乃腎經經氣輸注之處。兩穴相用,補益腎氣、滋添腎陰;取三陰交以調肝、腎、脾三經之氣;肝俞、太沖以滋肝陰降肝火;關元固腎以濟下焦之虛憊。諸穴合用,共奏清熱降火,滋陰固腎之功效。

[做法]足三里、氣海、然谷可參酌配用。

【飲食療法】

(1)宜食食物

下消以補腎填精為康復原則,可食用鮮洋蔥、冬蟲夏草、枸杞子、瘦豬肉、老雄鴨、蠶蛹、兔肉。

(2)忌食食物

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羊油、奶油、黃油等少用,最好不用。蛋黃和動物內臟如肝、腦、腰等含膽固醇相當高,應盡量少用或不用。

【食療葯膳】

(1)黃精蒸雞

[原料]黃精40克,黨參20克,山葯30克,凈嫩母雞1隻,蔥、姜、精鹽、辣椒各適量。

[做法]將雞宰殺去毛及內臟,用溫水洗凈,剁成塊,入沸水中燙一下,置大碗中,加蔥、姜、精鹽、辣椒和洗凈、切碎的黃精、黨參、山葯,加適量水,上蒸籠蒸至肉爛即成。

[功效]益氣補虛,滋腎潤肺。適宜於糖尿病屬肺腎陰虛型,症見咳嗽少痰、多飲多尿、口咽乾燥、腰膝酸軟者。

(2)洋蔥炒肉

[原料]鮮洋蔥50~100克,瘦豬肉50克。

[做法]先把豬肉煮熟,再放入洋蔥(切片)輕炒即成。

[功效]清熱化痰,健脾益腎,降低血脂。對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療效。

(3)枸杞子燉兔肉

[原料]枸杞子30克,兔肉250克。

[做法]將上料加水適量燉湯。文火燉爛熟後,加食鹽少許調味。

[功效]滋補肝腎。適宜於糖尿病患者。

(4)豬胰海參蛋

[原料]豬胰1條,海參1個,雞蛋1隻。

[做法]將豬胰洗凈切片、海參泡發切片,二味用文火先燉,待熟爛後再將雞蛋去殼放入,加醬油和精鹽少許調味。

[功效]滋陰補腎。適宜於糖尿病,病症見多飲多尿者。

(5)清蒸茶鯽魚

[原料]活鯽魚500克,綠茶10克。

[做法]將綠茶塞入魚腹之內,置盤中上鍋清蒸,不加食鹽。

[功效]健脾益氣。是糖尿病患者良好的食療葯膳。

(6)山葯冬瓜汁

[原料]山葯30克,冬瓜100克,荷葉6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2劑。

[功效]滋陰補腎。腎陰虧損型。症見尿頻清長,稍置後尿面有如浮脂,腰酸無力,口乾,舌質紅,苔少,脈沉細而數。

(7)山葯燉豬肚

[原料]豬肚、山葯、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豬肚煮熟,再入山葯同燉至爛。稍加精鹽調味。

[功效]滋養肺腎。適用於消渴多尿等症。

(8)竹筍鱔魚

[原料]鱔魚500克,竹筍150克,核桃仁、精鹽、味精、醋、白糖、香油、薑汁各適量。

[做法]將鱔魚去內臟和骨,洗凈,切成馬鞍形。竹筍切成鋸齒形;將鱔魚和竹筍用沸水焯熟,在涼開水中過一下,放入盆中,加精鹽、味精、白糖、醋、薑汁、香油拌勻,放入裝飾好的盤中,將炸好的核桃仁同放盤中即可。

[功效]補虛助力,補風濕,強筋骨。適用於糖尿病,產後血虛,風寒濕痹,陽痿,早泄等症。

(9)黃精黑豆湯

[原料]黃精、黑豆各30克,蜂蜜半匙。

[做法]將黃精、黑豆洗凈,倒入砂鍋內,加冷水3大碗,浸泡10分鍾,用小火慢燉2小時,調入蜂蜜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強腎益胃,降血糖,降血壓。對食多易飢,形體消瘦的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或用於糖尿病的穩定期。

(10)豬脾蜜丸

[原料]豬脾7個。

[做法]將豬脾用瓦盆焙焦,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6克。

[功效]健脾攝精。適用於糖尿病。

(11)地黃花粥

[原料]地黃花適量,粟米100克。

[做法]將地黃花陰干,搗碎為末,每次用50克粟米煮粥,候熟,將地黃花末加入,攪勻,再煮沸即可。

[功效]滋腎,清熱,除煩,止渴。適用於消渴及腎虛腰痛。

(12)枸杞葉粥

[原料]鮮枸杞葉100克,糯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取枸杞葉洗凈加水300克,煮至200克時去葉,入糯米、白糖,再加水300克煮成稀粥。

[功效]補虛益精,清熱明目。適用於糖尿病以及虛勞發熱,頭暈目赤,夜盲症。

(13)蠶蛹粥

[原料]帶蠶蛹繭10個,大米適量。

[做法]用帶蠶蛹繭煎水,取汁去繭,然後加入大米共煮成粥。

[功效]止渴,益腎。適用於消渴尿頻之糖尿病。

(14)山葯萸肉粥

[原料]淮山葯60克,山茱萸2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淮山葯、山茱萸煎取濃汁,去渣,再與粳米煮成稀粥。

[功效]滋陰固腎。主治下消。適用於小便頻,數量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口乾舌燥,舌質紅,脈細數。

(15)桂黃漿粥

[原料]肉桂3~5克,熟黃地3~5克,韭菜汁適量(或鮮韭菜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肉桂、熟地黃煎取濃汁,分2份與粳米煮稀粥,粥沸後加入韭菜汁或鮮韭菜(洗凈切細),精鹽少許,煮成粥食。

[功效]溫陽補腎,固澀。主治下消症。

下消陰陽兩虛型的對症生活

糖尿病時間長了,特別是得病超過三、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那麼就會引起陰陽兩虛。

【臨床症狀】

小便頻數量多,混濁如脂膏,甚至飲一溲一,或夜尿頻多;面色黧黑,耳輪焦干,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陽痿不舉。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發病原因】

腎陰腎陽相互依賴,互生互根,腎陰虛日久,必損於陽,形成腎陰腎陽兩虛之證候。然消渴為病,陰虛為本,陰虛重於陽虛,所以腎之關門開多合少,故小便頻數,混濁如脂膏。腎虛日久,陰津不能榮養,則面色黧黑,耳輪焦干。腰為腎之府,內臟不充,腰失所養,則為腰膝酸軟。陽氣虧損,不能溫煦肢體,故畏寒肢冷。命門火衰,宗筋弛緩,則陽痿不舉,陰陽兩虛,故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此證候以陰虛為主,陽虛居次,但一旦陰虛及陽,則表現為晚期重症,當予重視。下消陰陽兩虛型多是上、中、下三消起初由於陰虛,繼之陰損及陽,導致氣陰兩傷,陰陽俱虛。

【辨證確診】

神疲乏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自汗易感,咽干口渴,多尿,尿濁,舌紅或淡紅,脈細數無力。男子則陽痿,女子則月經不調。

【中醫治法】

[治法]滋陰溫陽,補腎固攝。

[用葯]應在滋腎陰的基礎上,參入溫陽之品,如巴戟天、仙茅、仙靈脾等。

[主方]金匱腎氣丸:熟地,山萸肉,山葯,雲苓,澤瀉,丹皮,肉桂,炮附子,仙靈脾,地骨皮,玄參,黃連。

【中葯處方】

(1)腎氣丸

[主治]本方為溫補腎陽之祖。方中六味地黃諸品調補腎陰,以附子、肉桂溫補腎陽。

[處方]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山葯15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肉桂6克,附子3克。

[用法]水煎服。本方於較多補陰葯之中,加用助陽葯,取陰中求陽之意,而且防止了溫陽葯燥熱之弊。

(2)鹿茸丸

[主治]方中鹿茸溫補元陽為主,配合人參、黃芪,大補元氣以助陽氣之化生,肉蓯蓉、補骨脂以壯腎陽;以熟地、山萸肉、玄參、五味子、牛膝滋補腎陰,兼以固腎;地骨皮清虛熱,茯苓健脾利濕,雞內金助脾胃消化,共成反佐。本方補腎陽選溫潤之鹿茸、肉蓯蓉為主,不取附子肉桂之燥熱,壯陽滋陰兩相呼應,作用較平和,適於陰陽兩衰、陰虛陽虛並重者。

[處方]鹿茸10克,人參30克,黃芪60克,麥冬30克,熟地60克,山萸肉30克,五味子30克,玄參30克,牛膝15克,肉蓯蓉30克,補骨脂30克,地骨皮30克,茯苓30克,雞內金15克。

[用法]製成水丸,每服6克,早中晚各服1次。

(3)右歸飲

[主治]小便頻數、混濁如膏,面色黧黑,腰膝酸軟,畏寒,舌淡、苔白,脈沉細。

[處方]附子9克,肉桂6克,龜板20克,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2克,山葯20克,枸杞子12克,澤瀉12克,杜仲12克,丹皮12克,龍骨30克,牡蠣20克,桑螵蛸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4)愈清散

[主治]補益肝腎,溫陽利水。糖尿病腎病。

[處方]鬼箭羽45克,枳椇子10克,威靈仙10克,荔枝核10克,桔梗15克,牛蒡子10克,姜黃10克,仙茅10克,仙靈脾10克,益母草45克,地骨皮30克,黃芪20克,分心木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每日分2次溫服。1~2個月為1療程。

(5)右歸丸

[主治]溫補腎陽,填精補血。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久病氣衰神疲,畏寒肢冷,或陽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大便不實,甚則完谷不化,或小便自遺,或腰膝酸軟,下肢浮腫等。

[處方]大熟地240克,山葯(炒)120克,山茱萸(微炒)90克,枸杞(微炒)120克,鹿角膠(炒)120克,菟絲子(制)120克,杜仲(薑汁炒)120克,當歸90克,肉桂60~12克,制附子60~180克。

[用法]上方煉為蜜為丸,桐子大,或如彈丸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現代服法:配作蜜丸服,每丸約重15克,早晚各服1丸,開水送下。或按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減,水煎服)。

(6)二仙湯

[主治]育陰助陽。糖尿病並發高血壓(陰陽兩虛)。

[處方]仙茅10克,淫羊藿12克,黃柏6克,知母8克,巴戟天10克,枸杞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3周為1個療程。

(7)人參丹參湯

[主治]糖尿病性腎病。

[處方]人參10克,麥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6克,豬苓和茯苓各30克,澤瀉15克,葶藶子30克,丹參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每日分2次溫服。1~2個月為1療程。

【針灸治療】

[治法]以足少陰腎經穴為主。弱刺激。針刺補法(註:補法,是泛指能鼓舞人體正氣,使低下的功能恢復旺盛的方法。補法用於各種虛證。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時間短,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後;提插時先淺後深,重插輕提,幅度小,頻率慢,時間短,以下插為主;進針慢,出針快;針尖隨經脈循行方向,順經而刺;患者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出針後按閉針孔。這些都是對患者進行補法針刺時需要注意的。),加灸。

[處方]太溪、腎俞、足三里、氣海、命門、胰俞。

[方義]腎俞、命門、太溪、氣海補腎陽,滋腎陰。足三里補後天以資先天。胰俞為治消渴效穴。

[做法]眩暈者,加太沖透湧泉。失眠者,加神門、三陰交。

【飲食療法】

(1)宜食食物

陽虛病症者宜食熱性的食物,陰虛病症者宜食涼性食物,而陰陽兩虛或陰陽不虛病症者,則宜食平性食物。常見的平性食物有:豌豆、黑大豆、赤小豆、蠶豆、黃豆、粳米、玉米、白薯、馬鈴薯、洋蔥、藕節、黃花菜、薺菜、香椿、茼蒿、圓白菜、芋頭、扁豆、胡蘿卜、白菜、豆豉、百合、荷葉、橄欖、無花果、李子、葡萄、白木耳、木耳、香菇、黑芝麻、榛子、南瓜子、落花生、白果、蓮子、桃仁、李仁、酸棗仁、香榧子、芡實。

(2)忌食食物

盡管豬肺、豬心、豬肉、豬腎、豬蹄、牛肉、鵝肉、白鴨肉、鵪鶉、鵪鶉蛋、蜂蜜、蜂乳、燕窩、雞蛋、鵝蛋、牛奶、白砂糖等食物也屬於中性食物,但糖尿病患者要慎食。

【食療葯膳】

(1)海帶排骨

[原料]海帶100克,豬排骨250克,蔥、姜、鹽各適量。

[做法]海帶用溫水泡發洗凈,切成絲狀備用。排骨洗凈切塊,入鍋中,加蔥、姜,加水適量,共煮沸,撇去浮沫,煮20分鍾,加入海帶及鹽,煮沸10分鍾即可。

[功效]益腎滋陰,強骨補髓,降血糖。適宜於腎虛型糖尿病並發骨質疏鬆症者。

(2)蒜醋鯉魚

[原料]鯉魚1條,糖、醬油、黃酒適量,蒜25克,姜、韭菜、醋各適量。

[做法]先將魚的鰓鱗內臟去掉,洗凈,切塊,用素油煎黃,烹醬油少許,加糖、黃酒適量,加水煨燉至熟,收汁後,盛平盤,上撒姜、蒜、韭菜和澆醋少許即可。

[功效]補腎納氣,止咳平喘,降糖,利水。適宜於體虛久咳、氣喘、胸滿不舒、糖尿病腎病。

(3)玉竹蒸海參

[原料]水發海參50克,火腿肉25克,玉竹、天門冬、香菇各15克。

[做法]將水發海參洗凈,剖成數段,切成長絲狀;火腿肉切成薄片;玉竹和天門冬洗凈後分別切成薄片;香菇用溫水泡發,洗凈後切成細條狀。將海參裝入蒸盆內,抹上精鹽、醬油少許,香菇條及玉竹、天門冬片分放在海參四周,火腿片蓋在上面,在海參周圍順序碼放,加入雞湯適量,入籠用大火蒸45分鍾即成。

[功效]滋補肝腎,潤燥止渴,降血糖。適宜於腎陰虧虛型糖尿病患者,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屬陰陽兩虛、燥熱傷肺者亦有較好的療效。

(4)油燜香菇

[原料]干香菇12朵,花生油、精鹽、味精、白糖、醬油、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干香菇用溫水泡發,然後去蒂洗凈。將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香菇,爆香後加入精鹽、糖、醬油,再加適量水,加蓋改用文火燜至水分將干時,用澱粉勾芡,放入味精,混勻,起鍋即成。

[功效]擴張血管,補腎養血。適宜於腎炎、高血糖病、血管硬化、貧血等症。

(5)破故豆蔻蛋

[原料]雞蛋3枚,破故紙30克,肉豆蔻15克。

[做法]先將雞蛋用清水煮沸,撈出打破外皮,與破故紙、肉豆蔻同煮20分鍾即成。

[功效]溫腎健脾,澀腸止瀉。適宜於糖尿病性腹瀉屬脾腎兩虛者,症見形肢冷、腰膝或少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瀉等。

(6)銀耳燉豆腐

[原料]銀耳50克,嫩豆腐250克。

[做法]將銀耳用溫水泡發,洗凈,放在沸水鍋中焯透,撈出後撒成片狀備用。嫩豆腐用清水漂洗後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待用。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七成熱,加蔥花、薑末煸炒出香,倒入豆腐小塊,輕輕翻炒,加銀耳片,翻炒均勻,加清湯(或清水)500毫升,改用小火煨煮40分鍾,待豆腐漂浮湯面、銀耳呈黏糊狀時,加適量精鹽、味精,拌勻即成。

[功效]滋陰補虛,清熱生津,降血糖。適宜於腎陰虧虛型糖尿病。

(7)韭菜炒蝦肉

[原料]鮮蝦肉500克(干蝦肉250克),韭菜150克,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用水泡軟干蝦肉或直接將鮮蝦肉洗凈備用。韭菜洗凈切段。鍋置旺火上,加油適量燒熱,將蝦肉與韭菜同入鍋內炒熟,加鹽等調味品即成。

[功效]益腎興陽。適宜於腎陽不足型糖尿病並發性冷淡者。

(8)豬胰煲山葯

[原料]豬胰1條,山葯60克,鹽適量。

[做法]將豬胰洗凈切塊,和山葯共和水煮湯。加食鹽調味。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補腎。

(9)紅燒鱔魚

[原料]鱔魚500克,水發玉蘭片100克,蔥段5克,薑片3克,蒜瓣5克,紹酒10克,白糖5克,醬油8克,醋5克,鹽3克,味精1克,花生油100克。

[做法]將鱔魚摔昏,用錐子將鱔魚釘在長條木板上,左手理直鱔魚,右手持厚背小刀從頜下切開,從骨邊下刀,劃至鱔尾,脊骨與鱔肉即分離,用小刀將鱔魚切成4厘米長的片段。將玉蘭片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炒鍋置於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將鱔片煸炒,表面略焦,倒入漏網瀝油;炒鍋放入花生油,燒至六熟,下玉蘭片略炸一下再放入鱔魚片。蔥段,烹紹酒,下醬油、醋合炒、然後放入清湯燜一分鍾,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芝麻油即可。

[功效]補中氣,溫補腎陽。鱔魚中含有黃鱔魚素A和B具有顯著降血糖作用。實驗證實黃鱔魚素對正常血糖無明顯影響,但對高血糖有類似胰島素作用,故有調節血糖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下利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蕁麻疹治療方法 瀏覽:377
現代汽車檢測技術及方法 瀏覽:882
檢查胃病除了胃鏡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142
如何理解學行疑恆五字治學方法 瀏覽:372
科學研究的三種科學方法 瀏覽:712
穿線蛇皮管與鋼管連接方法 瀏覽:462
女神發膜使用方法 瀏覽:817
射擊距離的測量方法 瀏覽:753
函數average的使用方法 瀏覽:929
rgb代碼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瀏覽:649
福建松花粉膠囊食用方法 瀏覽:544
嬰兒撫觸的正確方法與步驟 瀏覽:16
約束最優化計算方法 瀏覽:43
直線成角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224
教學方法與管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344
毛衣變舊了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403
現代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瀏覽:226
發育性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652
實木畫架安裝方法 瀏覽:328
有什麼方法讓太陽帽不被風吹掉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