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艾灸的分類方法
艾條灸(懸灸)、太乙神針、雷火神針。
(1)艾條灸:是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葯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
(2)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1.5-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圖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3)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復地施轉施灸。
(4)迴旋灸:距皮膚1.5-3厘米左右,艾灸條在皮膚上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又稱針柄灸。即在留針過程中,將艾絨搓團捻裹於針柄上點燃,通過針體將熱力傳入穴位。每次燃燒棗核大艾團1-3團。本法具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的作用。適用於寒盛濕重,經絡壅滯之證,如關節痹痛,肌膚不仁等。
無瘢痕灸----溫和灸輪換灸雀啄灸迴旋灸發皰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間接灸——也叫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餅灸、黃蠟灸、硫磺灸等。
是用葯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隔姜灸,在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岳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亦有載述。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葯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操作方法】 取生薑一塊,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 ~ 0.5cm厚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局部潮紅為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亦有針灸工作者採用隔姜行化膿灸法,對某些病證有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後護理可參照化膿灸法。 隔蒜灸,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於晉·《肘後備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則最見於宋陳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於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在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在明·《類經圖翼》中又作進一步的發揮:「設或瘡頭開大,則以紫皮大蒜十餘頭,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錢,同搗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餅,置毒上鋪艾灸之 」,發展成隔蒜葯餅灸法。
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有醫者將其發展為鋪灸(將作專節論述);在治療范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
【操作方法】 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
1.隔蒜片灸: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厚約0.1~0.3cm的蒜片,用針在蒜片中間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壯後換去蒜片,繼續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鮮大蒜適量,搗如泥膏狀,製成厚0.2~0.4cm的圓餅,大小按病灶而定。置於選定之穴區按上法灸之,但中間不必更換。 隔鹽灸,也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一「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
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現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療的范圍也有相應的擴大,已用於多種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證的治療。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之細白鹽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如患者臍部凹陷不明顯者。可預先有臍周圍一濕面圈,再填入食鹽。如須再隔其他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葯物(葯膏或葯末),再放鹽。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壯,但對急性病證則可多灸,不拘壯數。 穴位: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里;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里。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分別對准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鍾,以各穴位皮膚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周,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里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於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 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穴位: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里穴。
方法:在凍瘡局部先揉按5分鍾。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對准已發或將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鍾,以局部皮膚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合谷穴3~5分鍾;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足三里穴3~5分鍾。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瘡不再復發。 穴位: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里穴。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里穴上各懸灸10分鍾,以穴位上皮膚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
說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感冒:風池,大椎,風府,合谷,肺俞,列缺
急性支氣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氣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淵,定喘,合谷,足三里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風門,列缺,大椎,足三里,豐隆
支氣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
支氣管擴張:孔最,尺澤,膻中
肺結核:肺俞,太淵,三陰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俞,內關,期門,陰陵泉,俠溪,膻中
膈肌痙攣:中脘,足三里,內關,巨闕
急性胃腸炎: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
腹痛:氣海,中脘,內庭,脾腧,足三里,天樞
胃下垂:百會,足三里,中脘,梁門,關元
胃痙攣:天樞,中脘,梁丘,幽門
消化性潰瘍:中脘,梁門,足三里,胃樞
腸梗阻:足三里,天樞,支溝,下巨虛
便秘:足三里,天樞,大橫,大腸腧,支溝
失眠:湧泉,三陰交,內關,足三里,百會
貧血:足三里,關元
高血壓:足三里,絕谷,曲池,血海
心絞痛:心俞,至陽,厥陰俞,膻中,少海,內關
無脈症:心俞,內關,太淵,厥陰俞
糖尿病:關元,太溪
脫肛:長強,百會,足三里
膽囊炎:陽陵泉,期門,日月,膽腧,太沖,足臨泣
肝硬化:期門,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陰交
遺尿:關元,足三里
尿瀦留:三陰交,中極,膀胱腧
前列腺炎:陰陵泉,三陰交,氣海,中極,會陰,腰陽關
前列腺增生(肥大):關元,曲谷,腎腧,命門
陽痿:中極,關元,腎腧,命門
男性不育:氣海,關元,三陰交,命門,足三里
遺精:中極,腎腧,三陰交,關元,志室
上熱下寒:關元、神闕、 足三里、 血海、 曲池、太溪,每天灸一兩個,或者選兩個長期堅持
疏通脾胃:中脘
退熱:大椎
角膜炎:絲竹空,印堂,風池,太陽
② 丹毒可以根治嗎
丹 毒
定義: 丹毒是丹毒鏈球菌引起的皮膚粘膜網狀淋巴管炎,又稱急性淋巴管炎。丹毒鏈球菌是一種感染力很強的細菌,它通過細微的皮膚損傷處侵犯網狀淋巴管,並累及鄰近的皮下組織,然後迅速蔓延。下肢腿脛部、踝部、足背部比較多發。發病後常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本病初期往往有怕冷、發熱、關節酸痛、頭痛、納獃等全身症狀。隨後出現皮膚小片紅斑,後迅速蔓延成鮮紅色一片,稍高出皮膚,邊界清楚,與正常皮膚有明顯的界限。嚴重的紅腫處可伴發紫癜或大小不等的水泡。
小腿和頭面部是丹毒的好發部位。特別是患有足癬的人,反復發作可使下肢淋巴管阻塞,皮膚增厚,形成橡皮腫。
診斷:
一、發病急劇,常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出疹後症狀可持續存在。
二、好發於顏面及小腿。
三、皮膚損害 典型損害為鮮紅、觸痛、灼熱和邊界清楚的硬腫性紅斑。紅腫處可出現水皰、大皰、膿皰或壞疽。也可在原發損害處屢次發作(復發性丹毒)。
四、多次復發者,淋巴管受阻時,日久可形成橡皮腫,多見於小腿。
五、局部淋巴結腫大。
六、常可發現致病的原發灶,如小腿常見足癬,面部常見鼻腔粘膜損害。
治療: 治療本病主要有針灸療法,飲食療法,葯物療法等。同時還應及時治療皮膚、粘膜感染。並充分休息 ,抬高患肢,限制活動。 局部用50%硫酸鎂濕熱敷,或用青敷膏外敷。全身應用碘胺葯或青黴素,並在全身和局部症狀消失後仍繼續應用3~5日,以免丹毒再發。對下肢丹毒,如同時有足癬,應將足癬治好,以避免丹毒復發。還應防止接觸性傳染。
中醫驗方:
(1)大青葉60克,水煎代茶服,每日1劑。
(2)南瓜藤根連花適量,搗汁內服,每日2次。
(3)韓信草50克、一見喜15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連服4-7天。
(4)野菊花、土茯苓各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民間偏方:
(1)蚯蚓1條,加入白糖適量,半日後塗敷患處。
(2)生薑9克,焙乾研末,用蜜調後塗敷患處。
(3)仙人掌根1塊,搗汁敷患處,每日2次。
(4)鮮蘇葉適量,搗爛後外敷患處,每日2次。
(5)白海蜇皮適量,浸潮後貼於患處,每日2次。
(6)扁蓄草適量,搗爛後外敷患處,每日2次。
(7)蟑螂4個,搗爛後外敷患處,每日2次。
(8)紫蘇葉、蔥白、鮮鳳仙花各50克,水煎熏洗患處,每日2次。
(9)海桐皮、姜黃、漢防已、當歸尾、紅花、蒼術、黃柏、晚蠶砂各12克,水煎熏洗患處,每日2次。
飲食調理:
(1)鮮油菜葉50-10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經常食之。
(2)豆腐250克、鮮絲瓜根120克,燉湯服食,連服數天。
(3)生薑9克,蜂蜜少量,將生薑焙乾研細末,用蜂蜜塗擦患處。本方具有祛風燥濕之功效,主治風熱、濕熱之邪發為丹毒。
(4)乾薑末適量,乾薑末用蜜調勻塗之立愈。本方主治五色丹毒遍身散行。
護理:
1 .病人要卧床休息,有條件的家庭要暫將病人與健康人分開住,因丹毒屬接觸性傳染,需要隔離。
2 .要用枕頭將患肢抬高,局部用 50 %硫酸鎂濕敷(或用中葯如意金黃散外敷)。
3 .抗感染治療,肌肉或靜脈注射青黴素。
4 .病人發熱至 38 . 5 ℃以上時,頭部可用冷毛巾濕敷,或枕冰袋(熱水袋灌上冰水),同時可根據醫囑服退熱葯物。
5 .因丹毒有傳染性,所以接觸病人後一定要用肥皂洗凈雙手。
6 .應給予富於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因高熱時胃腸蠕動減弱,影響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大量消耗。高熱可致水分喪失,因此要多飲水以利於毒素排泄。
7 .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在症狀消退後,仍需堅持用葯 1 周以免復發。
8 .有足癬病人應及時治療足癬,並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防止復發。
預防: 要防止皮膚損傷。一旦發現皮損就應及時進行治療。有嚴重下肢靜脈曲張的病人應早期進行手術治療。下肢丹毒大多由腳濕氣糜爛所引起,所以治療足癬是預防本病的關鍵之一。夏秋之交或春冬之交是本病的好發季節,應注意自我調攝。飲食宜以清淡為主,時鮮海貨等「發物」,對有丹毒病史者,應避免食用。冬季要保暖,夏季要防蚊蟲叮咬。同時要注意體育鍛煉。
③ 針灸的針灸介紹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關鍵,辨別性質,明確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裡、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疾病的目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如今,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賴。 毫針刺法
用艾絨或其他葯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部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葯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其他刺法
三棱針刺法,皮膚針刺法,皮內針刺法,火針刺法,芒針刺法,電針刺法,溫針療法,埋線療法。
拔罐法
應用各種方法排除罐筒內空氣以形成負壓,使其吸附體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吸筒療法、拔筒法。古代有以獸角製成的,稱角法。通過吸拔,可引致局部組織充血或鬱血,促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寒、除濕、散結拔毒、退熱等作用。
梅花針療法
梅花針療法,也稱皮膚針療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針結成叢針,彈刺皮膚經絡穴位。
艾灸
艾灸療法有艾條灸、艾炷灸和溫針灸等。艾條灸分溫和灸、雀啄灸和熨熱灸三種。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溫針灸又稱針上加灸或針柄灸,即針刺得氣後在針柄上套艾條,點燃,使其通過針體傳入穴位內。
現代刺法灸法
耳針法,頭針法,眼針法,手針法,足針法,腕踝針法。
聲電波電針法,電火針法,微波針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貼敷法,穴位埋線法,穴位磁療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針法,穴位電離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結扎法。 針灸療法的特點是治病不靠吃葯,只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達到刺瀲神經並引起局部反應,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種稱作針法,後一種稱作灸法,統稱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具有很多優點:第一,有廣泛的適應症,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第二,治療疾病的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簡便易行;第四,醫療費用經濟;第五,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協同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這些也都是它始終受到人民群眾歡迎的原因。
針灸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形成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和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以及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發現了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系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針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和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並發現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系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由於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廣泛的適應性,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如今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並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學。到如今為止,針灸已經傳播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針灸在中國歷代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凝聚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
針灸能治療很多病情,用於美容,最多的就是治療成人痘和減肥。
針灸去痘原理:根據每個人的長痘具體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調等,有針對性地制訂針灸調理的方案,通過治療病症,實現經絡通暢,實現去痘美容的目的。
一、針灸減肥原理
針灸減肥是通過刺激經絡腧穴來調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感—腎上腺髓質兩大系統功能,加快基礎代謝率,從而促進脂肪代謝,產熱增加,使積存的脂肪消耗;進而調整、完善、修復人體自身平衡。
針灸減肥通過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調整經絡,達到加強脾腎功能,扶助正氣,又通過經絡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滯於體內的邪氣,不僅能取得整體減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達到局部減肥的目的。
第一,通過針灸減肥能有效調節脂質的代謝過程。肥胖症患者的體中過氧化脂質高於正常值,針灸打通人體減肥要穴後,可以使人體中過氧化脂質含量下降,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目的。
第二,可以糾正患者的異常食慾,通過對神經系統的調節,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過多,達到不乏力、不飢餓的目的。針灸以後,胃的排空減慢,胃不空了,自然就有飽的感覺,可以不太想吃東西了。
第三,在於有效調節內分泌紊亂。肥胖症患者的內分泌紊亂發生率極高,為什麼生了小孩的婦女會發胖,不單是營養過剩,還有生小孩後打破了她的內分泌平衡,引起發胖,女人到了更年期時,內分泌紊亂同樣引起發胖。在採用針灸減肥時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感腎上腺皮質」兩個系統使內分泌紊亂得以糾正,並加速脂肪的新陳代謝,因此達到減肥的目的。
當前減肥方法很多,但針灸減肥有獨特的療效,即安全方便,又無不良反應。針灸減肥不同於葯物減肥等,葯物作用通常有一定的期限,而針灸減肥是通過調整患者內在功能而發揮內因作用,所以一般不會在針灸減肥治療停止後很快又發胖。也就是說,針灸減肥一般不反彈。如今,針灸減肥已倍受國內外學者所關注,是最有效的一種健康減肥方法。特別是針灸治療由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肥胖、單純性肥胖等,可迅速減去多餘脂肪,收緊皮膚、不鬆弛、無皺紋,且影響身體健康。針灸減肥適用於長期減肥無效、葯物減肥失敗者,具有肥胖患者無需節食、無需大運動量運動、無手術痛苦等優點。
針灸治療的適應范圍很廣,舉凡內、外、傷、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的許多疾患,大部分都能應用針灸來治療,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公開宣布針灸對一些疾病確實有幫助。以下列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43種針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980年)
一、呼吸系統疾病
1.過敏性鼻炎 2.鼻竇炎 3.鼻炎 4.感冒 5.扁桃腺炎 6.急、慢性喉炎 7.氣管炎 8.支氣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結膜炎 9.中心性視網膜炎 10.近視眼11.白內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 13.拔牙後疼痛 14.牙齦炎
四、胃腸系統疾病
15.食道、賁門失馳緩症 16.呃逆 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疼緩解) 21.單純急性十二指腸潰瘍炎 22.急、慢性結腸炎23.急性(慢性)桿菌性痢疾 24.便秘 25.腹瀉 26.腸麻痹
五、神經、肌肉、骨骼疾病
27.頭痛 28.偏頭痛29.三叉神經痛30.面神經麻痹31.中風後的輕度癱瘓 32.周圍性神經疾患 33.小兒脊髓灰質炎後遺症34.美尼爾氏綜合征 35.神經性膀胱功能失調 36.遺尿37.肋間神經痛38.頸臂綜合征 39.肩凝症 40.網球肘41.坐骨神經痛42.腰痛43.關節炎44.小兒腦癱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43種疾病針灸臨證指南。中國計量出版社。1995) 在20世紀70年代,以中國向全世界公布針刺麻醉的研究成果為契機,國際社會掀起了一股渴望了解針灸學和應用針灸治病的熱潮,這是一次世界性的針灸熱潮。因為對針灸的學習,西方醫學界漸漸消除了對針灸的誤解,一部分外國人還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成為應用、研究與推廣針灸的主要力量。在針灸國際化的進程中,世界衛生組織發揮了重要的推動和引導作用,如在一些國家設立針灸研究培訓合作中心﹑支持並創建世界針灸學聯合會﹑制定《經絡穴位名稱國際標准》《針灸臨床研究規范》等。如今,在世界各國,已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針灸醫療,從事針灸的人數約20~30萬人。
20世紀下半葉,針灸臨床的側重點在於觀察與總結針灸的適應症。而90年代,針灸的臨床應用范圍已擴大到四個方面,即——經絡診斷,針刺麻醉,針灸保健,針灸治療。針灸如今可以治療的病症達800多種,其中30%~40%治療效果顯著。包括一些常見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難病症與急性病用以針灸輔助更見療效。 由於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廣泛的適應症,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已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並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一些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學。到如今為止,針灸已經傳播到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中國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採用針灸方法保健強身。在《黃帝內經》中稱掌握針灸保健技術的醫生為「上工」,《靈樞·逆順》中雲:「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佔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中著的《針灸資生經》里,記載了用針灸預防多種疾病,如刺瀉風門背不發癰疽等。明代醫家亦倡導針灸保健,高武在《針灸聚英》里說:「無病而先針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義。清代潘偉如在《衛生要求》一書中還闡發了針刺的保健作用,他說:「人之臟腑經絡血氣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則病。古之人以針灸為本……所以利關節和氣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復,正復而病自愈。」
所謂針刺保健,就是用毫針刺激人體一定的穴位,以激發經絡之氣,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起來,從而起到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目的。此種養生方法,就是針刺保健。針刺保健與針刺治病的方法雖基本相同,但著眼點不同,針刺治病著眼於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而針刺保健則著眼於強壯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延壽。也正因為二者的著眼點不同,反映在選穴、用針上亦有一定差異。若用於保健,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
保健灸法是中國獨特的養生方法之一,不僅可用於強身保健,也可用於久病體虛之人的康復。所謂保健灸法,就是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延年益壽的目的。《醫學入門》里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可以起到針、葯有時不能起到的作用。至於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鵲心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餘歲矣」。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針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中國中醫科學院的王雪苔和中國針灸學會的賀普仁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④ 疔瘡的症狀是什麼如何治療
編輯詞條疔瘡 病名。癰疽等化膿性感染之局部腫脹形似疔蓋狀者。出《仙傳外科集驗方》卷六。從廣義講,泛指瘡瘍之病證者,參見丁條。狹義單指瘡瘍中之一種病證,即所謂:又名丁瘡、丁腫、疔腫、疔毒、疵瘡等。《外科精義》卷上:「夫疔瘡者,以其瘡形如丁蓋之狀是也。古方論之,凡有十種,華元化載之五色丁,《千金方》說丁瘡有十三種,以至《外台秘要》,神巧萬全,其論頗同,然皆不離氣客於經絡五臟,內蘊毒熱,初生一頭凹腫痛……便令煩躁悶亂,或憎寒頭痛,或嘔吐心逆,以針刺瘡,不痛無血,是其候也。」該證因其形小,根深,堅硬如釘,故名。多因外感風邪火毒,或因外傷感染而發。其證多發於顏面、四肢以及軀幹部位。證見發病急,變化迅速,初起者形如粟米狀,形雖小而質堅硬,根基深在,繼則焮熱紅腫,腫勢速增而疼痛轉劇,待膿潰疔根出者,始可腫消痛減而漸愈。若處理遲延不當,或失治誤治,致熱毒更甚者,易成走黃之險證。治宜早而迅捷,內服葯當在審慎辨證確診下施治。若熱重毒熾者宜清熱解毒。方選五味消毒飲;若火毒盛者,方選黃連解毒湯,或解毒大青湯;若潰後膿毒未盡,五心仍煩熱者,方選人參清神湯;若因膿毒出而呈顯氣虛之證候者,宜服內托安神散。外治疔瘡初起。傳統方法多用煙管油膏,或圍葯厚敷疔瘡之四周,使疔破而水出多愈;或可用豬膽汁調合雄黃、京墨、薑汁敷疔瘡之四周亦可取效;或用蓖麻子去油,乳香去油,共搗與飯調合作餅狀貼敷,可拔去疔毒;或可用外敷黃連軟膏,或玉露膏等;若膿已成未潰者,則宜切開去膿,視瘡之大小深淺,確定是否引流。已潰者治宜用五五丹,或八將丹塗貼瘡口,以提膿去腐。膿凈腐去瘡面紅活者,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敷貼換葯,以促瘡口之收斂癒合。 疔瘡是常見的外科急症,好發於面部和指端。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腳堅硬如釘,故名疔瘡。 [病因病機] 多因肌膚不潔,鐵木刺傷而妄施針挑擠壓,以致火毒乘隙侵襲,邪熱蘊結肌膚;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引起臟腑積熱,毒自內發所致。若毒邪盛則流竄經絡,內攻臟腑則屬危候。 [辨證] 本病初起狀如粟粒,色或黃或紫,或起膿水皰、膿皰,根結堅硬如釘,自覺麻癢而疼痛輕微,繼則紅腫灼熱,疼痛增劇,多有寒熱。如見壯熱煩躁,眩暈嘔吐,神識昏憒者,為疔瘡內攻之象,稱為「疔瘡走黃」;如發生於四肢,患處有紅絲上竄的,名為「紅絲疔」。 [治療] 1. 針灸 治法 取督脈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 處方 身柱 靈台 合谷 委中 方義 本方取督脈經穴為主,以督脈統率諸陽,瀉身往、靈台以疏泄陽邪火毒,二穴又為治療疔瘡之經驗災。合谷為手陽明經的原穴,陽明多氣多血,瀉之以泄陽明火毒,面唇疔瘡尤為適宜。取郄穴委中,刺血以清泄血熱。 本病還可根據患部所屬經脈取穴。例如生於面部手陽明經的,配取商陽、曲池;食指端者取曲池、迎香;生於面部足少陽經的,配取陽陵泉、足竅陰;足小趾、次趾的取陽陵泉、聽會。如系紅絲疔,可沿紅絲的止點,依次點刺到起點。 2. 挑治 方法 在背部脊柱兩旁,尋取丘疹樣突起處,用粗針挑治,每日一次。
⑤ 艾灸的方法
意見建議:也稱為艾灸療法,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 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
艾灸分類:
1.直接灸——化膿灸、非化膿灸。
2.間接灸——也叫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餅灸、黃蠟灸、硫磺灸等。
3.艾卷灸——艾條灸(懸灸)、太乙神針、雷火神針。
4.溫筒灸——銅制灸器、不銹鋼灸器、竹製灸器。
5.無瘢痕灸----溫和灸輪換灸雀啄灸迴旋灸發皰灸
6 懸灸
常用方法艾卷灸
艾灸中常用艾條
(1)艾條灸:是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葯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
(2)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1.5-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3)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
溫針灸
是針刺與艾灸結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時,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後,並給予適當補瀉手法而留針,繼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艾條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後,除去灰燼,取出針。
直接灸
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瘢痕灸
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痴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溫管艾灸
溫管灸,是用葦管(或竹管)作為灸器向耳內施灸的一種方法。因用葦管作為灸具,所以也稱葦管灸。首載於孫思邈所撰之《備急千金要方》:「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氣泄。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古代醫家主要用於中風口口咼的治療。現代不僅在灸具的製作上有較大改進,治療病證亦有所擴展。另外,還出現了一種肛管灸法,亦屬溫管灸法。
無瘢痕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間接灸
是用葯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1)隔姜灸:是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到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應灸俞腧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治療瘰癧,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症。
(3)隔鹽灸:用純凈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或於鹽上再置一薄薑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於治療傷寒陰證或吐瀉並作,中風脫證等。
(4)隔附子餅灸: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定壯數為止。多用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艾卷灸演示圖
溫灸器灸
是用金屬等材質特製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內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葯物
溫灸器灸演示圖
,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隔鹽灸
隔鹽灸,也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一「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
隔鹽灸參照圖
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現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療的范圍也有相應的擴大,已用於多種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證的治療。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之細白鹽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如患者臍部凹陷不明顯者。可預先有臍周圍一濕面圈,再填入食鹽。如須再隔其他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葯物(葯膏或葯末),再放鹽。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壯,但對急性病證則可多灸,不拘壯數。
隔姜灸
隔姜灸演示圖
隔姜灸,在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岳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亦有載述。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葯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操作方法】 取生薑一塊,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 ~ 0.5cm厚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局部潮紅為度。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亦有針灸工作者採用隔姜行化膿灸法,對某些病證有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後護理可參照化膿灸法。
隔蒜灸
隔蒜灸演示圖
隔蒜灸,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於晉·《肘後備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則最見於宋陳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於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在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在明·《類經圖翼》中又作進一步的發揮:「設或瘡頭開大,則以紫皮大蒜十餘頭,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錢,同搗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餅,置毒上鋪艾灸之 」,發展成隔蒜葯餅灸法。
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有醫者將其發展為鋪灸(將作專節論述);在治療范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
【操作方法】 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
1.隔蒜片灸: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厚約0.1~0.3cm的蒜片,用針在蒜片中間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壯後換去蒜片,繼續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鮮大蒜適量,搗如泥膏狀,製成厚0.2~0.4cm的圓餅,大小按病灶而定。置於選定之穴區按上法灸之,但中間不必更換。
⑥ 中醫放血拔罐針灸能治好病么
中醫目前之所以在外國形式一片大好,靠的就是針灸、放血、拔罐。當然能治很多病。
放血療法是針刺方法的一種,即《內經》中的刺絡法,是用「三棱針」根據不同的病情,刺破人體特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放出適量的血液,通過活血理氣,達到治療的目的。放血療法在疾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古代醫家對放血療法非常重視,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泄熱、鎮吐止瀉、通經活絡的功效。放血療法治療疾病比較廣泛,小到感冒發燒,頭痛腦熱,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療,其中對瘀症、痤瘡(皮膚病)之類的治療效果極好。
放血療法的功效及作用
退熱作用:中醫認為發熱主要有兩種,一為陽盛發熱,一為陰虛發熱。放血的退熱作用,則適用於前一種。因為陽氣盛必然會血盛,放血可以減少血盛,從而減少了血脈中的邪熱,使機體的氣血趨於正常。
止痛作用: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內有疼痛症狀的疾病,在其經脈中必有閉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療法可以直接帶出經脈中的瘀滯的病邪,調整閉塞的壅阻的局面,經脈暢通了,疼痛立時可止。臨床許多急性病,例如咽喉痛及偏頭痛等,應用放血療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解毒作用:中醫所說的解毒作用,是指機體在病理的狀況下,由於自身機能障礙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現的證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紅絲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瘡瘍癰疽。放血不僅能使侵及機體的毒邪隨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血調氣」的作用,使人體機能恢復正常,以抑制病邪擴展與再生。
瀉火作用:中醫認為,火熱內擾,可致多種病證,常表現為心煩不安、口舌生瘡、肢體疼痛腫脹、急躁易怒,甚至發熱、神昏、譫語等症狀。放血療法可以直接使火熱之邪隨血而瀉,適用於多種熱證。
消腫作用:腫痛多由於氣滯血澀,使經絡瘀滯而造成的。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經脈中瘀滯的氣血與病邪,促使經脈暢通無阻,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止癢作用:癢是風邪存在於血脈之中的表現,故此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療原則。放血就是理血調氣,使血脈流暢迫而風邪無所留存,達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緩解麻木作用:氣虛不能帥血達於四末,或者血虛失於濡養,則往往出現麻木的症狀。用毫針點刺患側肢體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療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氣至的理論為指導的,效果較好。
鎮吐作用:急性嘔吐多屬胃熱熾盛或肝氣橫逆犯胃或食滯停留,放血能瀉熱平肝逆,並有疏導腸胃積滯下行的作用,故能鎮吐止嘔。
止瀉作用:放血治療泄瀉的范圍,一般是指腸胃積滯化熱而成的熱瀉,或者感觸流行時疫,造成清濁不分的泄瀉等。其機制是瀉火降熱而達到升清降濁的作用。
急救作用:指卒然昏倒,驚厥不省人事的閉證而言。放血能改善血液循環的狀況,是一種很好的有效的搶救方法。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濕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灶處的濕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濕「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針灸的治療作用
疏通經絡: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針灸科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調和陰陽: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的機理是復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在於能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如果說放血拔罐治病效果不明顯,說明選擇方法錯誤,或者施術者技術問題,但放血、拔罐的治療方法是很好的。建議你到專業的醫院或診所進行明確的診斷,然後辯證施治,很多內科病放血拔罐確實難以收效的。
⑦ 針灸放血的原理是什麼
針灸放血在中醫臨床正式的稱呼叫做「刺絡療法」,最早見於《黃帝內經》,據統計,《內經》中有48篇(其中《素問》有20篇,《靈樞》有28篇)涉及到絡病及刺血療法,其內容不僅包括刺絡療法的臨床應用,而且對刺絡施術的工具,刺絡的機制、治則,刺絡操作手法,刺絡療法的適應病證、禁忌證,刺絡後的反應(包括病人的反應、出血的顏色),出血量以及誤刺後果等方面也都有較詳細的論述。
一、先說一說絡脈(包括孫脈)和經脈的關系。
《靈樞•九針十二原》曰:「經脈十二,絡脈十五」。
《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於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指出人體共有十二正經聯系五臟六腑脈,每經又各有一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和任脈、督脈二絡,共計十五絡,絡脈循行較淺,多在體表可見。
《靈樞•脈度》中又進一步指出了經脈和絡脈的關系:「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二、絡脈系統在人體系統中的主要作用
1、溝通表裡經脈。如《靈樞•經脈》曰:「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別走陽明也」。
2、通營衛。《素問•氣穴論》:「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營衛」。
3、濡筋骨,利關節。《靈樞•本臟》曰:「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指出絡脈通過接引貫通經脈中的氣血而實現「濡筋骨,利關節」的作用的。《靈樞•小針解》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
4、津血轉化。《靈樞•血絡論》曰:「新飲而液滲於絡」。《靈樞•癰疽》曰:「腸胃受谷……中焦出氣如露,上注豀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
三、絡脈為病的起因
1、外邪襲絡
《靈樞•百病始生》:「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發入……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
2、久病入絡
《靈樞•終始》說:「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者,深內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針道畢矣」。指出久病邪氣入深有在經和入絡之別,其入絡者,邪氣阻滯絡道,便可出現絡中血氣阻滯等病理變化。清代名醫葉天士明確指出「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百日久恙,血絡必傷」(《臨證指南醫案》),從而提出了「久病入絡」的概念。
3、飲食起居、跌仆、金刃傷絡
《靈樞•百病始生》說:「卒然多食飲,則脈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並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另外還有內傷七情、血瘀痰瘀阻絡等等。
⑧ 如何正確艾灸
自己在家艾灸的話,一定要做到關閉空調,避開風扇,千萬不要坐在當風口。這個時候選擇一種比較舒適的方式,比如說做好或者躺好,然後聽點輕音樂,讓自己平靜下來,再專心致志的找到要艾灸的穴位,然後開始艾灸。
要明確艾灸並不是單純的只是正確選擇穴位進行艾灸,還可以結合推拿、泡腳以及熱敷等這樣的方法來一起施治,這樣獲得的針灸效果會更理想。
03
選擇正確的艾灸方式。目前艾灸的方法有多種,比如說直接灸、間接灸、艾條灸、溫針灸以及溫灸器灸等這五種常見的方式。大家要懂得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更合適的艾灸方法。
04
如果想要直接灸的話,要記得選購大小適宜的艾柱,這類艾柱可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就是有的如果將皮膚給燒傷的話,過後會留疤,就叫做瘢痕灸;如無燒傷化膿不留疤的話,叫做無瘢痕灸。
05
如果想要間接灸的話,需要藉助外物或者葯物等,將艾柱跟施灸穴位的皮膚進行隔開,然後才開始施灸。這類辦法可以是用生薑來隔開,或者用鹽,或者用蒜等來隔開,我們分別稱之為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
06
如果是要用到溫針灸的話,這個時候就需要採用到針刺跟艾灸一起結合的辦法來實施了。我們可以用長約2厘米的艾條插在針柄上,然後點燃施灸。等到艾條燒完了,灰燼去除了,就可以取出針了。
做完艾灸後要注意一些事情,比如說施灸後要盡量保持飲食清淡,還不能過度操勞,建議一定要避免性生活,同時還要讓心情持續在開朗的狀態。
08
另外,開始艾灸後一般是無不良反應的,若發現有不良反應的話,比如說發熱、疲倦、口乾或者全身不適等,這些情況問題不算嚴重,通常情況下繼續施灸的話會讓症狀消失的。
⑨ 現代針灸使用的針有哪些類型
針灸針最早的雛形是針石。針砭治病在殷商甲骨卜辭中就像一個人手持尖銳器具,治療病人腹病疾病。殷商至西周針刺治療,或者用的是砭石,隋代醫家全元起認為:「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古來未能鑄鐵,故用石為針,故命之針石。」
中國古代的針灸非常盛行,那麼你知道針灸分哪些類型嗎?他們的作用又分別有哪些不同呢?
現代針灸規格型號:
針灸是一種非常傳統的中醫項目,相信很多人都有嘗試過,即使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針灸治療,那麼古代針灸分幾種?一起去看看古代針灸分幾種的介紹吧!
古代針灸分幾種
鑱針
鑱針,古針具名。九針之一。醫學敎育網搜集整理《靈樞·九針論》:「鑱針者,取法於巾針,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也。」該針形如箭頭。主要用於淺刺出血,治療頭身熱病及皮膚疾患等。
圓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如圓筒狀,針尖呈卵圓形。多用於按摩穴位以治療肌肉疾病。
鍉針
古針具名。九針之一。《靈樞·九針論》:「鍉針,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出。 又稱推針,是通過對經絡穴位的皮膚表面進行按壓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鍉針長約3~4寸,以粗鋼絲製成,也可採用骨質或硬木製成。針頭鈍圓,不致刺入皮膚,用於穴位表面的推壓。柄部或用鋁絲纏繞,在推壓時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動,以增強感覺。
鋒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即現代常用的「三稜針」。針體圓,針尖呈三稜狀,有刃。主要用於刺破皮下靜脈及小血管,治療癰腫、熱病、急性胃腸炎等。
鈹針
鈹針,古針具名,九針之一,亦稱(釒非)針、鈹刀、劍針。《靈樞·九針論》:「鈹針,取法於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是形如寶劍,兩面有刃的針具。多用於外科,以刺破癰疽,排出膿血。
圓利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狀如馬尾,針尖又圓又尖。多用於治療癰腫、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毫針
毫針(filiform needle),是用金屬製作而成的,以不銹鋼為制針材料者最常用。不銹鋼毫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能耐熱和防銹,不易被化學物品腐蝕,故目前被臨床上廣泛採用。也有用其他金屬製作的毫針,如金針、銀針,其導電、傳熱性能雖明顯優於不銹鋼毫針,但針體較粗,強度、韌性不如不銹鋼針,加之價格昂貴,一般臨床比較少用。至於鐵針和普通鋼針,因容易銹蝕,彈性、韌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於磁針法外,目前已不採用。
長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較長,一般為六至七寸(相當於 20~23 厘米)或更長一些。 多用於深刺,以治療慢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
大針
針尖形如杖,略圓,似鋒針,長4寸。大針主治關節內有水氣停留的疾患,用以瀉水。這種針也可用以通利九竅,祛除三百六十五節的邪氣。
針灸的作用
1、疏通經絡
經絡幾乎遍布我們整個身體,縱橫交叉,聯繫上下,維持著我們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經絡不通,人體器官等會因為失去溫煦濡養,氣血堵塞,從而導致疾病。針灸治療則可以起到「舒筋活絡,調和氣血」的功效。按照經絡和臟腑的關系,會互相產生影響,在針灸過程中,會選擇一些腧穴,進行治療,可以讓我們的經絡暢通,營運有度,氣血調和,陰陽平衡。
2、調和陰陽
人之所以會生病,從根源上看是因為陰陽不平衡,出現偏盛偏衰而導致的。而針灸方法,剛好可以調理陰陽,補偏救弊,讓我們體內的陰陽保持平衡。在針灸治療過程中,主要是利用腧穴配伍開進行治療的。
如果是因為胃火導致的牙痛,那就是我們體內的陽熱過盛,就應該要清胃瀉火。這個時候就可以針刺足陽明胃經腧穴內庭。如果是寒邪傷胃導致的胃痛,同樣也是陽邪過盛,就要溫中散寒,則可以針刺足陽明胃經腧穴足三里以及胃之募穴中脘。
3、扶正祛邪
在疾病發展的時候,體內的正氣和邪氣也在進行斗爭。而且,它們的斗爭會決定疾病的是好轉還是繼續惡化。如果邪戰勝了正,那麼病情就會繼續惡化,而正戰勝了邪,病情則會好轉。針灸治療,則可以發揮扶正的功效,可以體內的祛除邪氣。
針灸扶正祛邪要通過針刺結合腧穴配合進行治療的。另外,針刺補法和艾灸都可以起到扶正的效果;但是,針刺瀉法和刺血療法則是起祛邪的效果。
針灸治療失眠
取 穴,常用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操 作: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後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圍內按常規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狀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⑩ 怎樣通過穴道療法治療腎虛頭痛
治療腎虛頭痛的穴位如下:
刺骨
經穴名(ShùgǔBL65)。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束骨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輸穴,五行屬木。束骨為第五跖骨小頭之古稱,此穴在其處,故名束骨。束骨穴主治頭目,腰背,下肢等疾患:如身熱,頭痛,目赤,耳聾,眩暈,項強,腰痛,髀樞痛,腳如結,腨如裂,癲狂,驚癇,泄痢,瘧疾,癰疽,疔瘡,目眩,腰背痛,下肢後側痛,腰腿疼痛,癲癇,癇,現代又多用束骨穴治療神經性頭痛,落枕,腓腸肌痙攣,頭暈,精神...
內昆侖
5~10分鍾。太溪穴的配伍:太溪穴配少澤,有滋腎陰,清虛熱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齒痛。太溪穴配飛揚,為原絡配穴法,有滋陰補腎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眩。太溪穴配腎俞、志室,有溫腎壯陽的作用,主治遺精。陽痿,腎虛腰痛。太溪配關元、中極、腎俞、膀胱俞,治小便頻數。太溪配大陵、神門、三陰交,治失眠。太溪配腎俞、命門、志室、腰陽關、委中,治腎虛腰痛。太溪配太沖、風池,治頭痛、眩暈。太溪配三陰交、聽官、聽會,治耳鳴...
本神
》:主驚癇,吐涎沫,頸項強急,頭痛,目眩,胸脅相引不得轉側,癲疾嘔吐涎沫,偏風。本神穴研究進展:治療頑固性失眠:神庭、本神向頭頂方向斜刺為主,四神聰向百會方向斜刺為主,神門直刺,用平補平瀉手法;兼見腎虛者,加太溪(雙側),針用補法;心脾虧虛者,加三陰交(雙側),針用補法;心虛膽怯者,加丘墟(雙側),針用平補平瀉法;肝膽火旺者,加太沖(雙側),針用瀉法。隔日針治1次,留針30min,每10min行針...
風府
京))。屬督脈。風府是陽維脈、督脈的交會穴。風即風邪,府即聚集處,此穴在枕下,可治風邪之為病,常是風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風府。風府穴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神志以及頭項、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經性頭痛,頸項強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腫痛,暴瘖,中風舌急難言,精神分裂症,腦萎縮,延髓麻痹,高血壓,頭痛,項強,眩暈,失音,癲狂,中風,癇證,癔症,中風不語,舌緩不收,目痛,聾啞,背痛,嘔吐,黃疸,下...
足太陽膀胱經
經對外界赤刺激反應也較頻繁,與各臟腑大都有腧穴關系與腎經相表裡。足太陽膀胱經病發病,主要表現為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志病、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等。如:小腹偏腫而痛、癃閉或遺尿、癲狂、寒熱、頭痛、目痛、鼻塞、鼻血、項強、腰脊疼痛、髖部不能屈、腘部掣強、小腿肚及腳痛、痔、經脈所過處疼痛、麻木、厥冷。五行:水表裡經脈: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相表裡足太陽膀胱經屬絡的臟腑:足太陽膀胱經屬膀胱,絡...
天沖
《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作天衢。屬足少陽膽經。天沖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天即天空,指頭部,沖即沖要,此穴在頭部兩側,為本經循行的沖要處,故名天沖。天沖穴主治頭面,神志等疾患:如頭痛,耳鳴,齦腫,項強,癲疾,驚悸,善驚,頭痛,牙齦腫痛,耳聾,癲癇,齒齦腫,癭氣,現代又多用天沖穴治療血管性頭痛,神經性耳聾,牙齦炎,甲狀腺腫等。天沖穴的別名:天衢(《備急千金要方》)。出處:《針灸甲...
強間
述:強間為經穴名(QiángjiānGV18,DU18)。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大羽。屬督脈。強即強硬,間為中間,此穴當頂骨與枕骨結合之中間,主治項部強硬等,故名強間。強間穴主治頭目、神志疾患等:如頭痛,目眩,耳源性眩暈,口歪,頸項強痛,枕神經痛,失眠,神經衰弱,精神病,煩心,失眠,癲狂,癇證,瘛瘲,眩暈,項強,嘔吐涎沫,心煩,腦膜炎,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癔病等。強間穴的別名:大羽(《針灸甲乙...
天衢
《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作天衢。屬足少陽膽經。天沖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天即天空,指頭部,沖即沖要,此穴在頭部兩側,為本經循行的沖要處,故名天沖。天沖穴主治頭面,神志等疾患:如頭痛,耳鳴,齦腫,項強,癲疾,驚悸,善驚,頭痛,牙齦腫痛,耳聾,癲癇,齒齦腫,癭氣,現代又多用天沖穴治療血管性頭痛,神經性耳聾,牙齦炎,甲狀腺腫等。天沖穴的別名:天衢(《備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