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特殊兒童治療方法

特殊兒童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7 21:50:59

Ⅰ 孤獨症的疾病治療

孤獨症治療原則:①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②促進家庭參與,讓父母也成為治療的合作者或參與者。患兒本人、兒童保健醫生、患兒父母及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應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形成綜合治療團隊;③堅持以非葯物治療為主,葯物治療為輔,兩者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④治療方案應個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根據患兒病情因人而異地進行治療,並依據治療反應隨時調整治療方案;⑤治療、訓練的同時要注意患兒的軀體健康,預防其他疾病;⑥堅持治療,持之以恆。
關於孤獨症治療的幾點共識:
①孤獨症沒有特效葯物治療。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以改善孤獨症的預後,因此孤獨症治療一般認為是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年齡的截止點,事實上也存在著部分患者在較大年齡獲得改善。
②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建立了許多的孤獨症特殊教育和訓練課程體系,前述幾個主要的訓練方法各有優缺點,尚無證據表明哪一種療法顯著優於另外一種。目前各種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趨勢。
③由於孤獨症缺乏特效治療,目前尚存在數以百種的另類療法(alternative therapy),這些療法缺乏循證醫學證據,使用需慎重。少部分未經特別訓練和治療的孤獨症兒童有自我改善的可能,部分療法聲稱的療效可能與此有關。 20世紀80年代以前,孤獨症普遍被認為屬不治之症。自從1987年Lovaas報道採用應用行為分析療法成功「治癒」9例孤獨症兒童以後,世界各國(主要是美國)相繼建立和發展起來了許多的孤獨症教育訓練療法或課程,多數療法或課程的建立者均聲稱自己的療法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但是一些療法的療效有誇大之嫌。
Helfin等將各種孤獨症療法分為以下4類。(1)以促進人際關系為基礎的療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時光(floor time)療法、Gutstein建立的人際關系發展干預(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療法;(2)以技巧發展為基礎(skill-based)的干預療法:包括圖片交換交流系統(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行為分解訓練法(discrete trial training,DTT);(3)基於生理學的干預療法(physiologically oriented intervention):包括感覺統合訓練、聽覺統合訓練、排毒治療與膳食療法;(4)綜合療法,孤獨症以及相關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Treatment and e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ABA)屬於這一類。以下將對常見干預療法作一簡單介紹。
1 TEACCH
TEACCH是由美國北卡羅來那大學Schopler建立的一套主要針對孤獨症兒童的綜合教育方法,是現時在歐美國家獲得較高評價的孤獨症訓練課程。該方法主要針對孤獨症兒童在語言、交流以及感知覺運動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核心是增進孤獨症兒童對環境、教育和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服從。該課程根據孤獨症兒童能力和行為的特點設計個體化的訓練內容。訓練內容包含兒童模仿、粗細運動、知覺能力、認知、手眼協調、語言理解和表達、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緒情感等各個方面。強調訓練場地或家庭傢具的特別布置、玩具及其有關物品的特別擺放;注重訓練程序的安排和視覺提示;在教學方法上充分運用語言、身體姿勢、提示、標簽、圖表、文字等各種方法增進兒童對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運用行為強化原理和其他行為矯正技術幫助兒童克服異常行為,增加良好行為。課程可以在有關機構開展,也可在家庭中進行。
2 ABA
1987年Lovaas報道對一組19例孤獨症兒童採用ABA療法干預2年,結果有9例基本恢復正常,其他兒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這一報道引起了轟動。其後許多研究者重復了ABA,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報道ABA對高功能孤獨症有較好療效,目前認為該療法對各類廣泛性發育障礙(PDD)兒童均有很好的療效。Lovaas的研究對象主要是3歲左右的孤獨症兒童,這是取得良好療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認為即使對於年齡較大的孤獨症兒童,ABA仍然有很高的應用價值。ABA採用行為塑造原理,以正性強化為主促進孤獨症兒童各項能力發展。傳統上,ABA的核心部分是任務分解技術,典型任務分解技術有4個步驟:訓練者發出指令、兒童的反應、對兒童反應的應答、停頓。具體包括:(1)任務分析與分解;(2)分解任務強化訓練,在一定的時間內只進行某分解任務的訓練;(3)獎勵(正性強化)任務的完成,每完成一個分解任務都必須給予強化(reinforce),強化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頭或身體姿勢表揚,強化隨著進步逐漸隱退;(4)提示(prompt)和提示漸隱(fade),根據兒童的發展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幫助,隨著所學內容的熟練又逐漸減少提示和幫助;(5)間歇(intertrial interval),在兩個分解任務訓練之間需要短暫的休息。訓練要求個體化、系統化、嚴格性、一致性、科學性。要保證治療應該具有一定的強度,每周20-40h,每天l-3次,每次3h。現代ABA技術逐漸融合其他技術強調情感人際發展。
3 RDI和地板時光
隨著對孤獨症神經心理學機制的研究深入,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缺陷逐漸被認為是孤獨症的核心缺陷之一,所謂心理理論缺陷主要指孤獨症兒童缺乏對他人心理的推測能力。患兒因此表現為缺乏目光接觸、不能形成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不能分辨別人的面部表情因而不能形成社會參照能力、不能和他人分享感覺和經驗,因此不能形成與親人之間的感情連接和友誼等。鑒於此,Gutstein建立了「提高患兒對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RDI,Gutstein認為正常兒童人際關系發展的規律和次序是:目光注視-社會參照,互動-協調-情感經驗分享-享受友情,他依此為孤獨症兒童設計了一套有數百個活動組成的訓練項目,活動由父母或訓練者主導,內容包括各種互動游戲,例如目光對視、表情辨別、捉迷藏、「兩人三腿」、拋接球等,訓練中要求訓練師或父母表情豐富誇張但不失真實,語調抑揚頓挫。Gutstein聲稱RDI方法取得了顯著成功。
與RDI相比,由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時光訓練體系也是以人際關系以及社會交往作為訓練的主體,但是與RDI不同的是,在地板時光訓練中,教師或家長是根據患兒的活動和興趣決定訓練的內容,在訓練中,父母或老師一方面配合孩子的活動,同時在訓練中不斷製造變化、驚喜、困難,引導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時光中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而發展社會交往能力,訓練活動不限於固定的課室,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時段。這樣的訓練對家長或教師的要求其實更高。目前這一方法在美國也獲得較高評價。
4 感覺統合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療法是由美國Ayres創立,起初主要應用於兒童多動症和兒童學習障礙的治療,孤獨症兒童普遍存在感知覺方面的異常,因此該方法也廣泛運用於孤獨症兒童的治療。該療法主要運用滑板、鞦韆、平衡木等游戲設施對兒童進行訓練,有報道和觀察稱對於減少孤獨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等有一定療效。此外類似於感覺統合訓練的療法還包括聽覺統合訓練、音樂治療、捏脊治療、擠壓療法、擁抱治療、觸摸治療。感覺統合訓練治療的療效在國外存在爭議,未被主流醫學所認可。
5 葯物治療
目前無特效葯可以治癒孤獨症,但以下葯物可能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並有利於教育訓練。具體包括:
(1)抗精神病葯 常用氟哌啶醇(0.5mg-4.0mg/日)、硫利噠嗪(12.5mg-50mg/日)、舒必利(100 mg-400mg/日)。前兩者可減輕多動、沖動、自語、自傷和刻板行為,穩定患兒情緒;舒必利則可改善孤僻、退縮,使患兒活躍、言語量增多,並改善情緒。以上葯物均需從小量開始服用,根據症狀改善情況和葯物不良反應逐漸加量。目前尚有報道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也可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但此方面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2)抗抑鬱葯 該類葯可改善該症的刻板重復行為,改善情緒,並緩解強迫症狀。可選用氯丙帕明(25mg-150mg/日)、舍曲林(25mg-150mg/日)、氟伏沙明(50-200 mg/日)等。該類葯也應從小量開始服用,根據症狀改善情況和葯物不良反應逐漸加量。
(3)中樞興奮葯或可樂定 適用於伴有注意障礙及多動症狀的患兒。用葯方法參見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中有關內容。
(4)改善和促進腦細胞功能葯 同精神發育遲滯中有關內容。
(5)維生素B6和鎂劑 有研究報道大劑量維生素B6和鎂劑可能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但此方面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確定。
6 孤獨症教育訓練中家庭的作用
孤獨症的教育訓練並不完全是一個醫學問題,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及父母心態、環境或社會的支持和資源均對孩子的頂後產生影響。採用綜合性教育和訓練,輔以葯物,孤獨症兒童的預後可以有顯著的改善,相當一部分的兒童可能獲得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綜合征和高功能孤獨症兒童。在教育或訓練過程中應該堅持3個原則:(1)對孩子行為寬容和理解;(2)異常行為的矯正;(3)特別能力的發現、培養和轉化。訓練應該以家庭為中心,同時注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辦日間訓練和教育機構,在對患兒訓練的同時,也向家長傳播有關知識,是目前孤獨症教育和治療的主要措施。父母需要接受事實,克服心理不平衡狀況,妥善處理孩子的教育訓練與父母生活工作的關系。化愛心、耐心、恆心為動力,積極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訓練和治療活動中,並和醫生建立長期的咨詢合作關系。

Ⅱ 自閉症最好的治療方法什麼

問題分析:兒童孤獨症有以下症狀表現和體征:
本症起病年齡大多在23歲,嬰兒孤獨症通常在生後第一年表現出來,不會晚於3歲發病,也有出生即起病者。主要臨床表現如下:
1.病態依戀某些特殊物品
孤獨症患兒通常會對某些物品發生特殊的興趣,如積木、收音機、球等,以至於達到依戀的程度。他們對這些東西愛不釋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滿足,如將這些物品拿走,則會引起哭鬧、驚慌。患兒很少參加其他兒童的游戲,一個人玩耍反而高興,常常自得其樂;
2.刻板重復動作
患兒常堅持重復刻板的游戲模式和生活活動模式,抵抗改變,缺乏變化和想像力,如反復給玩具排隊;坐的位置不能改變;東西放的地方不能改變;生活內容的順序必須保持原樣等。頑固地保持原樣不變是孤獨症的重要症狀之一;
3.人際交往障礙
患兒常常感到特別孤獨,與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聯系,如新生兒被抱起時不與母親貼身;78個月時被親人或其他人抱起時反應無差異;患兒對父母的歸來和離去無動於衷,沒有依戀之情;對親人和對生人一樣,與生人在一起時,他們也不感到畏懼。該類患兒缺乏與人眼對眼的凝視,常常迴避與人的對視,與周圍人缺乏情感的交流;
4.語言發育障礙
為本症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兒童患病後一般語言逐漸減少,嚴重時完全缺乏。患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低下,常出現一些刻板、重復、模仿和代詞錯用(尤其是在指代自身時用你代替我)等異常語言。患兒缺乏抽象概念,且思維過程趨向強迫性、局限性和貧乏性,缺乏幻想和想像力。患兒不會運用面部表情、軀體動作、姿勢及音調與他人交往;
5.感知覺障礙
患兒對聽覺、視覺刺激反應遲鈍,好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周圍環境中出現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沒有看到,對他們的講話也不予理睬;
6.智能障礙
孤獨症患兒外貌無明顯呆滯,但社會適應能力明顯落後,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多數有智力中、重度低下。極少數孤獨症患兒在某一方面可顯示出對音樂、計算機和機械記憶領域的特殊能力,極個別患兒可有島狀早熟或特異功能,即所謂「白痴學者」。部分患兒有癲癇發作。
7.其他症狀
有大約20%40%的患兒在青春期前會並發癲癇。有些患者到青春期或成人早期伴發精神分裂綜合征,如出現妄想、幻覺等。意見建議:自閉症,也稱孤獨症,是一種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及刻板的行為為興趣的精神疾病。

Ⅲ 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有特殊兒童對父母來說,是很復雜的心情,包括了罪惡感,焦慮,否定,依賴…等.首先,當父母知道自己有個特殊兒童時,會顯得悲哀和傷痛,可能會持續一年以上,才慢慢的接受這個事實. 孩子有任何方面的障礙,對父母而言都是震撼的,但是父母卻是接觸身心障礙兒童時間最多,最了解特殊兒童的人.因此在幫助殘障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地位及重要性絕不亞於教師或相關專業人員,父母的角色與任務也不是他人所能取代的. 以下有幾點,提供父母親們參考: 一,家長與教師不斷地探討適合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思想,提供合乎孩子特殊需求之教學內容,雙管齊下,發揮孩子的潛能. 二,家長需讓孩子盡早接受專業的治療與安排,以提早進行學習與補救,並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融入居家生活中的一部份. 三,積極的人生觀:重新學習以不同的眼光看人論事,珍惜最可貴的生命,以及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四,推廣融合教育:融合教育乃未來特殊教育之趨勢,家長對融合教育應該有正向的態度,並了解其重要性.普通生家長會懷疑將特殊兒童融入普通班中,則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顯得差異太大,教師如何在課程,作息環境,活動安排及教室管理上同時滿足普通與特殊兒童的需求 因此必須教育普通生家長相信融合教育對他們的孩子並不會造成學習落後,反而能培養出體貼他人的同理心,尊重個別差異,並認同自我價值. 特殊的孩子並不是他前世犯了什麼罪,今世才得到報應,也不是他的父母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連累他的孩子,他也是個生命體,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是他比一般所謂的「正常人」需要額外的幫助,才能學會生活的基本技能,而且有越來越多發現,證明殘障的人雖然在某方面有缺陷,卻往往在另方面比一般人靈巧,例如,失聰的人視覺特別敏銳,失明的人觸覺和聽覺特別敏銳,自閉兒有的在數理方面具有資優的表現.由此可見,重視特殊教育並不是浪費,而是人才投資.天生我才必有用,希望每個家庭,都能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特殊兒童,給他們良好的教育,讓他們在社會上也能享有平等立足的空間.

Ⅳ 自閉症干預都有哪些療法

1、行為干預:以行為為基礎的ASD干預方法,重點是通過特定的,結構化的技術,教導孩子新的行為和技能。這些干預技術,對於訓練孩子的技能,鼓勵恰當的行為,是較好的教學工具。
2、發展干預:ASD的發展干預,目的在於幫助孩子跟他人形成積極的,有意義的人際關系。重點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結構化的場景,教導孩子社交和溝通技能,也把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作為目標。
3、結合型干預:有些方法將行為干預和發展干預的要素結合在一起,也吸收和採用ASD和典型兒童發展的新觀點。
4、以家庭為基礎的干預:強調家庭參與對於兒童發展需求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家長不僅要主導干預決策,而且必須承擔干預實施的關鍵角色。
5、以治療為基礎的干預:以治療為基礎的ASD干預,針對某個方面的缺陷,提供特定的治療。常用的治療性干預有:
•言語治療(ST),促進孩子的溝通和社交技能。

•職能治療(OT),促進孩子的日程生活技能。
以治療為基礎的干預,常常與別的干預計劃一起實施。比如:
•功能性溝通訓練(FCT)
•手語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PECS)
6、醫學干預:時不時地,你會聽到有一種新的ASD「特效治療」。至今為止,沒有醫學證據證明ASD可以被治癒。相反,大部分葯物只是用於改善,而不是去除ASD的伴發症狀。

Ⅳ 如何給自閉症孩子做家庭干預

兒童孤獨症也稱為兒童自閉症,是一類起病於3歲前、與社會交往障礙或溝通障礙、局限性、刻板性、重復性的行為為主要特徵的心理發育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兒童自閉症的治療:

自閉症的治療:

1、現代康復治療

① 感統訓練

給予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視、聽、嗅等多種刺激,並與運動相結合,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指導下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由原來焦慮的情緒變為愉快。

② 言語訓練

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提高聽覺和言語能力的活動。以鍛煉受訓練者對言語活動中的聽覺或視覺信號的分辨力和理解力,形成和發展其言語感受和表達能力。 ③ 認知訓練

系統結合被訓者的現狀及心理發展特點,主要對注意力、感知覺、記憶力、思維力、情緒能力、認知靈活性等6大認知能力進行訓練,幫助提升認知水平。

④ 注意力訓練

使用特定方式培養訓兒童集中注意力,既可提高其學習能力,亦可改善興趣與行為異常,提升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給予必要的觸覺引導,是吸引自閉症兒童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2、物理治療

經顱磁刺激治療儀——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磁信號可以無衰減地透過顱骨而刺激到大腦神經。

腦循環治療儀——可以明顯調整大腦供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智力。

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儀——是一種發展迅速且已經逐漸成為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方向。

磁場刺激治療儀YRD——直接作用在腦細胞和腦血管上,改善細胞活性,加速腦神經功能的恢復。

腦神經綜合修復治療儀——長期堅持治療有助於改善患兒認知功能障礙,提高自主能力和行為認知。

經絡生物靶向治療——促使神經遞質長期平衡分泌,從根本控制疾病逐步達到臨床效果。

Ⅵ 自閉症兒童怎麼治療最好

自閉症的治療有四種主要方向:

1、醫學上的治療:

① 預防性治撩:防止自閉症的出現,包括遺傳學上的輔導。

② 補救性治療:及早診斷,針對生理因素而加以治療。暫時這兩種方法都未有突破性進展。

③症狀性治療:葯物治療可以減輕症狀,例如過分活躍、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暴力傾向、睡眠困難等。

2、行為心理治療及特殊教育:

主要的治療集中在這個方向,而事實上亦對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有很大的幫助。該方式基本原則有:

① 一個一致的治療計劃。

② 盡量令自閉症兒童能明白對他的要求,令他對環境產生興趣,覺得參與有意義。

因此不能讓他獨自消磨下去。要製造一個穩定、一致的治療結構,與及要主動的幫助他們參與。

A、教他的東西要適合他的能力。

B、盡量幫助家長去學習在家裡用同樣的方法教導他。

③ 教他學習正常行為去代替異常行為。

④ 盡量用鼓勵的方法:

C、開始時可能需要物質獎勵,去幫助他參與。

D、最重要是令他參與後得到成功感。成功的經驗會令他的情緒穩定,及有更大的動機去參與。

E、要從多方面去評估他的能力。他的能力是參差不齊的。根據評估結果去提供適合他能力的訓練方法及學習機會。

F、重覆性行為及不願改變的傾向需要慢慢治療。通常是幫助他學習其他較好的行為去代替這些行為。另外,他們愈明白得多,這些行為就會愈少。

G、用行為心理治療方法去應付一些困難行為,例如發脾氣、不願吃飯等。

H、盡量令兒童和家長有愉快的生活經驗。

3、言語治療:

言語治療師的協助十分重要。將兒童言語的發展詳細分析,然後訂出適當的訓練方法,將這些方法融合於兒童的日常生活之中。另外根據他的進步,將方法調整。幫助每個和兒童經常接觸的人去學習這些治療辦法。

4、社會工作治療:

自閉症兒童對家庭造成很大的壓力。首先要幫助家長認識兒童的基本病理,發展程度及治療方法。另外,減少家庭的壓力,例如經濟方面、居住方面。還有,幫助其他家庭成員,尤其是兄弟姊妹,去認識及幫助自閉症兒童。

Ⅶ 自閉症如何治療

自閉症的治療:

1、現代康復治療

① 感統訓練

給予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視、聽、嗅等多種刺激,並與運動相結合,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指導下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由原來焦慮的情緒變為愉快。

② 言語訓練

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提高聽覺和言語能力的活動。以鍛煉受訓練者對言語活動中的聽覺或視覺信號的分辨力和理解力,形成和發展其言語感受和表達能力。 ③ 認知訓練

系統結合被訓者的現狀及心理發展特點,主要對注意力、感知覺、記憶力、思維力、情緒能力、認知靈活性等6大認知能力進行訓練,幫助提升認知水平。

④ 注意力訓練

使用特定方式培養訓兒童集中注意力,既可提高其學習能力,亦可改善興趣與行為異常,提升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給予必要的觸覺引導,是吸引自閉症兒童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2、物理治療

經顱磁刺激治療儀——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磁信號可以無衰減地透過顱骨而刺激到大腦神經。

腦循環治療儀——可以明顯調整大腦供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智力。

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儀——是一種發展迅速且已經逐漸成為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方向。

磁場刺激治療儀YRD——直接作用在腦細胞和腦血管上,改善細胞活性,加速腦神經功能的恢復。

腦神經綜合修復治療儀——長期堅持治療有助於改善患兒認知功能障礙,提高自主能力和行為認知。

經絡生物靶向治療——促使神經遞質長期平衡分泌,從根本控制疾病逐步達到臨床效果。

Ⅷ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方法

第一,干預的時機選擇上,「越早越好」,可能可以早到「懷孕前」,針對一些可能存在的風險就要進行干預,一般狹義的早期干預指的是0~3歲期間為特殊嬰幼兒提供的各種服務的整合,廣義來說,則可以是孕期直到學前的幼兒期(有的法律會規定直到8歲)。
第二,早期干預的對象,除了確定有缺陷和障礙的嬰幼兒,還包括可能存在發展風險的嬰幼兒,包括出生時低體重(低於2500g)、難產、早產(孕期不到32周)、營養不良、貧窮等風險因素,同時由於家庭是特殊嬰幼兒的主要照料者,早期干預的對象應該是圍繞特殊嬰幼兒及其家庭進行的。
第三,干預目標,普遍的早期干預的目標是,預防缺陷或改善現存的殘障,以促進特殊幼兒在生理、認知、語言、社會情緒或自我照料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第四,干預內容,早期干預應結合醫療、教育與社會福利,以對特殊幼兒提供個別化發展、教育與治療,並對其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是所有的持續和系統化的專業團隊服務的綜合。
兒童學習中的腳手架一般是指成人為年幼的學習者提供支持,雖然維果斯基從未使用腳手架的概念,但他的理論強調了社會互動,以及成人基於兒童的「最近發展區」提供相應的支持來促進兒童學習和發展。

閱讀全文

與特殊兒童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麗花的種植方法圖片 瀏覽:349
如何繼續答題的方法 瀏覽:763
c怎麼調用靜態方法 瀏覽:778
石膏線異形牆面切角計算方法 瀏覽:694
羽毛球的發球正確方法與技巧 瀏覽:659
蘋果聲音鍵是哪兩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91
男人快速掙錢的方法 瀏覽:49
請用簡便方法計算10除4x8 瀏覽:930
引流管使用方法 瀏覽:634
鋼筋連接的檢驗方法 瀏覽:283
mt4xm電腦版下載方法 瀏覽:34
家庭硬裝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605
閱讀教學的新方法新在哪裡 瀏覽:433
直背瘦胸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37
面試禮儀說話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462
有什麼方法解決白內障 瀏覽:843
電腦快慢檢測方法 瀏覽:339
正確期望孩子的方法 瀏覽:750
孕婦膽淤症治療方法 瀏覽:410
判斷疾病的四種基本方法是什麼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