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馬步跳的正確方法圖解

馬步跳的正確方法圖解

發布時間:2022-07-14 04:32:58

㈠ 扎馬步標准動作圖解

正確的扎馬步姿勢

1、雙腳外開15度,與肩膀寬度相同,然後微微蹲下。

2、雙腳尖開始轉向前。這樣是為獲得一個扭動的勁力。但是腳尖雖向前,膝蓋仍需要對前,這樣形成一個微微的扭轉,從而獲得一個力。

3、重心下移,逐漸蹲深。這是為獲得向下的力。這時,腿上除有腳尖和膝蓋的一對力外,又出現了向下的力,這是身體的重力。

4、雙腳開大,達到自己兩腳直到三腳寬。這樣又獲得一個力,是外展的力。為克服這種力,小腿大腿肌肉開始工作,產生一個反力獲得身體的平衡。

5、雙手由環抱變成平擺,手心向下。

(1)馬步跳的正確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馬步一般不需要意守丹田,時間長了自然會氣聚丹田。單腳馬步是雙腳馬步功夫純熟之後自然能達到的功夫階段,是練功的成果。反過來說,雙腳馬步沒有站好的話是不可能會單腳馬步的。這是扎馬步的階段,也就是功夫的層次。

馬步功夫,有站穩,站實,站空這三個階段,單腳馬步也就是站空的階段。其意思也就是站正馬步的標准動作站好,身形不移動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個腳上,另一腳可以自由提起。所以還是腳踏實地,能站好雙腳就不錯了,功夫上去了自然就會了。

㈡ 武術中跳弓步 跳馬步是什麼

太簡單了 騎馬式 扎著馬步 腳底湧泉穴前用力前跳 左右左右 跟騎馬一樣 手伸直

如何正確的扎馬步

這里說一個比較偏門兒的,看看就好:不知道國內有沒有feldenkrais method 的課程,有的話強烈推薦。最大的效果是重新將肩胛骨-脊/頸椎-肋骨-髖-腿骨骼韌帶排列整齊,身體自然的與萬有引力配合(而不是別扭的去對抗),糾正大多數的不良好動作習慣(用力過猛,肌肉運用錯誤,放鬆和收緊沒有調序,動作過程不持續,用力局部,不用大肌肉群,四肢動作和丹田脊椎沒有聯系等等等等),而且作為亞歷山大技巧和瑜伽的入門對身體要求很低,只要四肢健全即可。這東西可以做到肩上如果一下子跳上來一個140斤左右的人,可以不用收緊肌肉變可以用自己的身體結構把對方的力量轉入地面,毫無負擔。大概感覺就好像一棟大樓不是考肌肉來支撐負重,而是靠受重結構合理,與萬有引力角度平行而保持結構的牢固性。這樣在去扎馬步/站樁會事半功倍!

㈣ 具體練習馬步樁功的方法和步驟

馬步是練習武術最基本的樁步,因此有「入門先站三年樁」、「要學打先扎馬」的說法。馬步樁雙腳分開略寬於肩,采半蹲姿態,因姿勢有如騎馬一般,而且如樁柱般穩固,因而得名。馬步蹲得好,可壯腎腰,強筋補氣,調節精氣神,而且下盤穩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還能提升身體的反應能力。馬步是練武前的基本功之一,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意指空學那些拳譜套路上的招式,而沒有實際進行全身肌肉的重力與耐力訓練,最終將會淪為花拳綉腿。
馬步是大多數中國武術門派所採用的基本的樁功訓練,包括形意拳等極少的拳種也有樁功,如三體式,只是內家拳的樁功與外家拳的樁功與外家拳有一些外形上的區別,並且以馬步為基礎。
通過練習馬步主要是為了調節「精、氣、神」,完成對氣血的調節、精神的修養的訓練,鍛煉對意念和意識的控制。在蹲馬步的時候,常常要求要凝神靜氣,要呼吸自然,要蹲得深、平、穩,以練習喉、胸、腎等器官,並使腹部肌肉縮進,腿步肌肉緊張,以圖達到全身性的綜合訓練。這種樁功,由於是長時間的靜功,所以對於人體全身各器官是很好的鍛煉,通過這樣的鍛煉能夠有效的提升在劇烈運動時人體的反應能力。
武術的許多門派中,常把馬步樁作為最基本的樁功之一進行訓練。它一直都被武林前人視為一種不可不練的、對內功的增長和提高搏擊能力極為有效的訓練方法,也常以步法的形式出現在許多套路中。作為一種樁法和步法,它為什麼會受到特別的重視,它在武功訓練中又是如何產生那種特有的效應,練習它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大致有哪些呢?
[編輯本段]馬步樁能滿足武功的特殊要求
武術作為一種制服對手或與敵手殊死搏鬥的技法,對人體機能有著不同於一般競技項目的特殊要求。這種特殊的要求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內在的精神意識,二是人體的特殊體能。
內在的精神意識主要是指在搏擊時人體通過練功得到的那種自然的、快速的反應與應變能力,以及對對手那種特有的精神震懾力和令對手不戰已輸掉三分的氣質。
人體的特殊體能要求主要是躥、蹦、跳的靈活性,手、足、膝、身等各部位打擊敵手的發力力度,頭、胸、腹、喉、襠等部位的抗打擊能力等。要滿足這種特殊的要求,就要有特殊的訓練方法。也就是武術界所說的「內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在這一點上,馬步樁則是一種基本能夠滿足武功這種特殊要求的、非常有效的訓練方法。
[編輯本段]馬步樁能滿足武功特殊要求的機理
練就真正的武功,不管是以武當為代表的內家拳,還是以少林為代表的外家拳,在練功時都需要內外兼修,二者缺一不可。從煉內的角度講,氣血的調節、精氣神的修煉、意念意識的培養,都要通過樁功來完成。從練外來講,肌肉的力量與骨骼的承受力,以及內臟的抗打擊能力等,也都需要通過樁功訓練來完成。而馬步樁恰恰是能滿足這兩者要求的一個極好的樁法。
對此,我們首先從煉內說起。不管何種武功,在演練馬步樁時都要求首先做到心平氣和(或者凝神靜氣)、氣沉丹田、呼吸自然,在意念上都有意念放大、假想等大同小異的要求。也就是說不管哪種武功,通過馬步樁都能得到意念上的特殊鍛煉,使人體的機能在搏擊中能夠得到充分或者超常的發揮。
一個練武之人,首先要練就強健的體魄。沒有良好的體能,沒有強健的體魄,要想在武功上有所成就是絕對不可能的。而體能的強弱則與內臟功能的好壞有著直接的關系。用武術和中醫理論來說,就是體內氣血的調和與否,內氣是否充盈。從現代醫學來看,就是內臟功能的強弱和內分泌功能的好壞。現代醫學和現代運動生理學是很注重人體在運動時腎上腺素的分泌狀況的,它的分泌狀況如何將直接影響人體體能的發揮。而馬步樁站得得法,將使人體內臟得到特殊的鍛煉,其功能將得到改善,從而使體內氣血平衡,內氣充盈,內分泌功能增強。由於內臟功能的增強,將使人體四肢百骸得以滋潤,使其在搏擊時能爆發出超常的能量。
至於站馬步樁時,能通過意念和假想來增加功力,這是不容懷疑的事實。大成拳(意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門派,尤為注重站樁時意念的作用,其功效在實戰中也是有目共睹的。對於以少林拳為代表的外家功夫,也同樣成就於樁功的意念和假想的修煉。如排打功、鐵布衫、鐵襠功等功法的初級階段,都開始於樁功的意念和假想的鍛煉。最典型的實例排打功,在初級階段就是通過站樁,待內氣充盈後,進而假想身體的某些部位不斷抵禦外來的打擊,最後再進行實物排打,從而練就較強的抗打擊能力。
對於練外,馬步樁的姿勢就決定了它是一個力量強度較大的樁法。因為對於習武的人來說,必須要練得外強內壯才能適應搏擊時的特殊體能的需要。這里所說的外強內壯與我們日常所說的健壯還有所不同。它要求既要身體強健,又能符合武功對體能的特殊要求。因為與敵交手,是一種殊死的搏鬥,這就要求既要有極強的打擊爆發力,又要有一定的抗打擊力。交手要有高度靈敏的反應,並在一定的時間內高速完成躥蹦跳躍等動作。要做到這些,身體必須有相當強的承載能力。這種承載力的強弱除了與內臟和肌肉骨骼的承受能力有關外,還與其它的部位有很大的關系。這些部位主要有咽喉、胸膜、腰腎、肛門、陰部等。如在用力時,咽喉不能瞬間強有力地屏氣呼吸,陰部不能上提,肛門不能緊縮,腰腎無力,胸膜不能橫托胸腔臟器,那麼這個人是絕對不可能有較大力量的。一個脫肛或疝氣患者,一個久咳肺虛的病人,絕不可能有力量舉起較重的物體。
而馬步樁則是一個對內對外都要進行負載承受力鍛煉的極為科學的樁法。先從練外說起,在蹲馬步樁時,兩腿的負荷是很大的。兩腿的肌肉需要承受較大的靜載力,而靜載力的練習在武功中是鍛煉內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機理是,當兩腿下蹲呈90°時,負載上身的重量需要很大的力量,這時就需要咽喉自然自鎖(只能用鼻自然呼吸),提肛縮陰,氣沉丹田。也就是要從滿足腿部承受力開始,而後鎖閉兩頭(即咽喉、肛門與陰部),使上下兩處的承受力得到鍛煉。如果這兩處的任何一處的承受力太弱,身上的任何其它部位都不會有較強的承載力。武術界常說的「不提氣」或「沉不住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指這兩種現象。只有在兩頭沉住氣的情況下,胸膜才能將胸部臟器托住,通過腹部肌肉的自然收縮,將腹腔各器官自然收緊,使整個身軀處在一個內氣非常充盈的狀態,身體的任何部位將有能力來承受較大外力,或以較大的能量向外發力。也就是說馬步樁練功的機理,是從腿部的承受力開始,由外向內,由內向外達到內強外壯。
當咽喉自鎖、提肛縮陰時,腹部肌肉會自然跟著收縮。隨著腿部靜支撐力的需要,腎上腺素的分泌將會大大增加。由於是靜支撐力,所以呼吸既不是有氧運動的大呼大吸,也不是靜養功的內腹式呼吸,而是既要配合咽喉與肛門的鎖閉,又要氣沉丹田均勻自然,既不用力憋氣又不過於無助的呼吸方式。
許多初練此樁者,練上三兩分鍾兩腿就感到難以支撐,為滿足上下鎖閉,或保持樁形,不自覺地將氣聚頂於胸部,不一會就使人感到憋悶難忍。此時練功者不是口中撒氣,便得急忙收勢,累得氣喘吁吁,這說明初練者的整體的承受力相對較弱。
還有一點,就是這種功法對人體的鍛煉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從練功初始,身體各部肌肉和內臟就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因為從外到內,從內到外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個部位功能較弱者,開始都不可能久站此樁。反過來說,認真練習此樁,任何部位的功能都將隨著功力的增長而得到相應的改善。
隨著功力的增長,人體咽喉和肛門的鎖閉能力將大大增強,胸部和腹部各器官的承受力和內分泌功能將會大大改善。身體各部肌肉,特別是腿部與腰部肌肉將變得非常強健有力。這就為進一步練就更深的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比如練習排打功,如果內臟和肌肉沒有特別強的承受力,在練習排打功或在搏擊遭到對方打擊時,輕者內臟受傷,重者將會斃命。
再有就是馬步樁對腰腎功能改善極為有益。武術搏擊是一種需要在瞬間產生極大能量來進行攻擊或防守的劇烈運動,這就要求人體要有很好的腰腎功能。通過站馬步樁,人體的腎臟功能在不知不覺中將會明顯改善。在這一點上,最明顯的實例就是套路的演練。在演練套路時需要在三五分鍾內,一鼓作氣干凈利落地完成所有的動作,盡管中間有亮勢動作(亮勢時多為短暫的停頓),但不容停下來大口喘氣。假如不能一口氣完成這些套路的演練,或勉強完成之後,除了氣喘吁吁外,感到腰腎處空乏無力,說明其腰腎的功能是遠遠不能適應這種劇烈運動的,更何況更劇烈的散手搏擊呢?站馬步樁時要求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就是對腰腎和脊椎的最好鍛煉。
[編輯本段]馬步樁的修煉
馬步樁作為內外家都修煉的基本樁功,其練功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拳種,有以修身(練體能)為主和修心(以培養意念)為主的,大致可將其分為兩類。一是通過不斷增加練功時受力的強度,加大靜支撐力力度來增強內臟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二是站樁時側重於意念和假想來增加功力。當然,這兩者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只是在練功時側重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決不能將兩者分開來進行練習。
當然,由於練習此樁所追求的目的不同,故而其姿勢和意念的引導也是不一樣的。
若以增強體能為主,如演練套路、硬氣功、排打功、鐵布衫以及增加自身力量的鍛煉等,就要從不斷增強靜支撐力開始。不管馬步還是丁馬步,勢子都要由高到低,受力由弱到強,時間由短到長,通過靜支撐力的作用來達到內強外壯的目的。此練功方法多為以少林拳為代表的外家拳、硬氣功等功法採用,往往能練就超常的體能和不可思議的功夫。
以武當拳為代表的內家拳,其樁功多以意念的培養為主,在站樁時特別強調意念和假想的主導地位。因此樁法的步法相對要小一些,勢子相對要高一些。這樣做相對減少了腿部肌肉的承受力,以便能靜下心來進行假想和意念的培養。而站樁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站樁時要求多以松、靜為主。
上面所說的都是相對而言,並非樁步大下勢深就不能練習意念的培養,也不是勢子高步子小就沒有練就肌肉和內臟承受力的功效。關鍵還在於個人體能的好壞、功夫的深淺,以及練功時所追求的目的。假如一個人的功夫較深,一口氣可以輕松地蹲上半小時的馬步樁,那麼他就可以更多地注重意念的培養。這樣既增強了體能又培養了意念,真可謂一舉兩得。反之,如果體能和功夫都不行,站樁時勢子又較低,還沒有站上3分鍾,兩腿就開始戰抖,同時胸悶憋氣,哪裡還顧得上去存意假想呢。很多練功者特意將樁功架子放高些,就是為了能夠相對輕松地去體驗意念和假想。因為意念和假想的培養需要相對的放鬆和較長的站樁時間。
當然,馬步樁的練功要求在不同的門派中,還有各自的具體法則,並無高低之分,只有練功的目的不同、要求不同罷了。
總之,馬步樁在武功中,是一個非常有效和非常實用的基本樁功。常練此樁對武功功力的增長是非常有益處的。
[編輯本段]馬步健身術
第一步,低樁(九十度)馬步沖拳(拳心要空),一次約100下(約30秒可完成),練後要意守小腹三分鍾。每天練兩次。
第二步,一天增加10下,一日不可斷。
第三步,三月後,便可一次完成1000下;如能到2000下更好;一次不要超過10分鍾(一般一分鍾200下)。
第四步,當達到1000下時,不再沖拳,只習四平式馬步樁功,靜站即可。如是達到10分鍾則結束,意守小腹3分鍾。
第五步,當達到第四步不費力時,雙手握拳屈肘做雙峰貫耳式(拳心向前,拳眼向耳),盡力向後扳;同時,站四平馬步樁,塌腰挺胸,如是10分鍾,結束。意守小腹3分鍾。
效果:
1. 力大千斤,行步如飛。
2. 內氣可貼背走,氣通督脈,上達頭頂並回丹田(不是氣通周天)。
3. 精力充沛,飯量增加,睡覺極香。
4. 帶脈、督脈真氣通暢,小腹時有熱團,口中津液常滿。
5. 如果功夫下得深,則內氣鼓盪充沛,可隨意而行;帶脈及小腹、腰處,以手碰之可自然騰起。與人碰一下手,可知對方「空不空」(有無內力及達到的程度)。
6. 如果第五步動作下的功夫足夠,當達到「心手相應、得心應手」之境時,不必學一切武功,盡可找會武的人去切磋。無論其人如何有名,相信只一下便可結束戰斗。(關鍵是要產生「心手相應」的靈勁)。
7. 此時,如人有小疾,可應手而解。如打坐,可迅速入靜,即所謂助道一品也。功深可達「仙人指路」之效(比如摸西瓜,比如判斷事物)。
注意事項:
1. 如有練丹功者,在內氣功充足後,可能會有小周天運轉情況。彼時如有氣憋感,則活動雙手即可。
2. 記住一句話:宗(中)氣只能上提,不能下降(老師原話如此)。
3. 如果疲憊,則喝白開水可解之;盡量不飲冰涼之物。另,初學者開始可稍緩一些。
4. 此術運動量大,適合青年人練習如有心臟等疾患,或感不適者,停練此術。馬步沖拳,一般是從腰出,但依習慣為好(此時,腿上著力,但全身反而要放鬆)。
第五步,手要緊握拳,越用力越好(最後出功夫全在手上);同時,其它地方不必用力(順其自然)。
你如果能堅持做這五步,哪怕一次只站兩分鍾或沖拳三四百次,相信你必已受益良多,並深為之喜。我還沒發現哪種健身法,有如此快捷的效果(一二周內就有)。 如果可能的話,最後要練跏趺坐並以深切心念誦佛號(或數息)。那是從心理到身體方面的徹底改變。佛經說:禪定之樂,徹骨徹髓,如大雨滂沱。那是所有世間樂都無法比之萬一的。如進入禪定,深入下去,要用「觀」字,達到「定中生慧」的終極目的。
主要是大腿要與小腿成九十度,也就是低樁。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稍寬。小腹就是小肚子,在內部中心處,你試練幾天就會在那裡有感覺的,如熱、燙等。站時不要意守,只在收時用一下。其他的,主要是要順一點,按自己習慣來,不要太拘泥。
為什麼要先練練馬步沖拳?
主要是因為,一般的人沒基礎,一上來就練第五步,有點吃力。如果馬步沖拳能一次有五六百或千把的水平,則四平樁就不太吃力,能站上三五分鍾,則做第五步就能容易點。
記住:要循序漸進。寧可慢點,也要保持興趣。掌握核心,自己可以變動一下:如,一天多做幾次,一次只打一百拳。這樣,時間長了,也能長功夫。 但重點,當然是第五步了。彼時,功夫主要在雙手上。
扎馬步的姿勢:
兩腿平行開立,兩腳間距離三個腳掌的長度,然後下蹲,腳尖平行向前,勿外撇。兩膝向外撐,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平行。同時胯向前內收,臀部勿突出。這樣能使襠成圓弧形,俗稱圓襠。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圓。兩手可環抱胸前,如抱球狀。虛靈頂勁,頭往上頂,頭頂如被一根線懸住。
這就是馬步的基本要求。初時不易站久,能站5分鍾以屬不錯,但貴在堅持,能站半小時已算有所成就了。
馬步一般不需要意守丹田,時間長了自然會氣聚丹田。單腳馬步是雙腳馬步功夫純熟之後自然能達到的功夫階段,是練功的成果。反過來說,雙腳馬步沒有站好的話是不可能會單腳馬步的。你的問題里也說得很清楚,這是扎馬步的階段,也就是功夫的層次。
我所知的馬步功夫,有站穩,站實,站空這三個階段,你所說的單腳馬步也就是站空的階段。其意思也就是站正馬步的標准動作站好,身形不移動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個腳上,另一腳可以自由提起。
所以還是腳踏實地,能站好雙腳就不錯了,功夫上去了自然就會了。
補充:兩腳同肩寬或三腳半都可以。北少林的四平大馬要求四腳距離,南拳有些門派要求窄馬(腳同肩寬)。寬馬和窄馬鍛煉的部位有所區別,另外窄馬的動作相對難些,特別是低窄馬步。很容易產生厥臀,腆胸的毛病,動作不易標准。如果動作錯了,當然無法增長功力,甚至可能出現傷害。初練時宜站大步,三腳或三腳半比較合適。

㈤ 初學者,我該如何扎馬步,正確的姿勢,最好有圖,謝謝啦

初學者扎馬步,正確的姿勢如圖一,

動作要領與渾圓樁基本相似,略有不同的是要求兩腳開立兩肩寬,腳尖向前。兩手體前上起,胸腹前抱球,百會上領,屈膝身體下蹲,成四平馬步樁(即頂平、肩平、腿平、心平),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腿平則勁正,心平則氣正。只有達到此四平四正,才能使身體達到內外相合(勁、氣、力、神合一)。古人曰:「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武指的是套路,功就是內功,通過站樁習練丹田內功。在武功里,有五丹田之說,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前丹田、後丹田。上乘武功都是把丹田氣和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煉炁入骨,功夫直達上層。武術家指出,當內功習練到上乘階段,「氣運海底,重如泰山;氣運頂門,輕如鴻毛」。要想出真功夫,就要從站樁習練內功開始。

馬步樁是通過心、神、意、氣、形的鍛煉來強化身體的整體功能,站樁非常重視混元開合升降並帶著全身開合升降。這一練法的根本特點是,以腰椎(命門)為定點,混元為中心,氣隨意走。混元開,身體上下內外皆開,丹田氣貼脊,氣由脊柱(督脈)上行至頭頂,前面任脈下降至會陰;進一步由丹田上升通達兩上肢(肩、肘、腕、手),再往下,氣下行貫至兩下肢(胯、膝、踝、腳)。混元合,全身之氣復歸丹田而一炁混元。混元太極練到一定的階段,就能體會到體內氣機通經開竅(周身經絡外通四肢、內融臟腑),當臟腑與十二經脈都練通了,此時意識可接通虛空,從「人天混融」到「天人合一」。習練馬步樁的整體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神念氣階段:要求意念隨時隨地想著氣。氣是無形無相的特殊物態,但不是空無所有。可以從想體外之氣開始,意想著虛空有一種非常均勻、無形、無相、無色的特殊物質(這一物象功夫高的人感受得比較真實)。體內的氣機隨著形體的開合(好像全身的皮膚、毛竅在呼吸),與體外之氣進行交換,即內氣外放,外氣內收,收虛空混元之氣源源不斷地進入體內,成為體內的能量,一股真氣在體內運動。使下丹田氣充足,全身筋絡氣血通暢。

習練馬步樁在含胸拔背的同時注重氣沉丹田,丹田氣貼脊,這是體呼吸的松腰法。只有含胸,腰勁才能自然用出,周身血脈流暢無阻。要松腰,須含胸,兩者不能分開進行,而是相輔相成,互為照應的。含胸不但要含住氣,而且要含住勁,讓真氣在體內流通,意識里很形象地感覺到氣往下暢通,這叫「神念氣」。進一步把氣用意念內斂到皮、肉、筋、脈、骨層層通透。混元太極十大要領指出:「能含胸,就能含住混元氣;能拔背,就能達到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初練功者,感覺到的大多是人自身彌散在身體周圍的那一部分混元氣,經過勤學苦練,久而久之,意識對氣的感覺逐步地會強化起來,隨著功夫的提高,大家都能感覺到氣的實在性。由此進入第二階段「神觀氣」的練習。

二、神觀氣階段:有了神念氣的基礎,收視返觀,就可以練習神觀氣了。神觀氣就是用神意來體察氣,這是看氣的層次,觀氣有觀內氣和外氣之別,習練者在站樁中,可以看到氣或者是在狀態中對氣的一種特殊感覺。當能感覺到一種實在性以後,把精神與氣緊密地結合,而收到強化氣的作用。觀內氣是在觀外氣有感覺的基礎上,隨著習練者功夫進展,慢慢地會出現內視功能,閉著眼睛向里看,耳朵向里聽,用意念察覺體內各部。人體中的氣,有局部的氣,有整體的氣,這些氣不僅受形的變化的影響,也受意念變化的影響。所以古人強調靜觀,又稱「寂照」。隨著「寂照」功夫的深入,在站樁中會感受到一個模模糊糊的氣態人。這有兩種表現:一是籠罩在自身的實體外面較大的氣態人——這是感受到了自身氣彌散到自身周圍的景象;二是在體內是一個恍恍惚惚的氣態人——這是充斥在人體膜上的氣的形態。

練習「神觀氣」的階段,身體下蹲時不要勉強往下坐。但意識要一層一層地向膜里透,透到哪裡氣通到哪裡,等到氣練足了,身體自然會慢慢地下蹲,蹲到一定的程度可將膝蓋往裡擰著往上提,再往外擠往外翻,從大腿根後邊往外撐,把胯撐開,使真氣向身體里邊聚。在狀態中不但能體會到氣感,而且能體會到體內是一個通明透亮的氣態人。到此境界就可以進入第三階段「神入氣中」的練習。

三、神入氣階段:在神觀氣階段,神是主動觀察者,氣是被觀察的對象,神與氣似乎是互不相乾的。神入氣階段,則要求神真正地進入氣中,進一步達到「神入氣中」、「氣包神外」的景象。傳統功法的習練基本是從裡面開始,先練下丹田氣,丹田氣練足了向外開,用內氣充開全身的毛竅、穴道,接通天地之氣,達到人天混化。現在的功法大部分都是從外向內習練,容易在民眾中普及。混元太極習練從下丹田入手,一層一層地往上走。下丹田氣練足了,丹田氣貼脊(煉精化炁),真氣由脊柱上升到中丹田,然後由中丹田連著脊柱在開合,氣機由中丹田上升到上丹田,意識接通虛空,收虛空混元氣為己所用。起步先練軀體混元氣,暢通形體,進一步練臟真混元氣(層層地向里滲透),練通了就能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但真正的神入氣中是意元體體察功能,當神能明確地觀察到氣後,由點到面,逐步進入整體的察覺,神意就能體察到氣機從皮、肉、筋、脈、骨、骨髓、臟腑、血液、細胞層層地通透,最後意元體入玄竅穴(意元體與臟真混元氣相合,合於混元竅),功夫高的人會達到意識氣化,神遊四方(真正地人天混化),與最原始的混元氣相融,再收回到人體內,進一步習練能達到高級境界。

馬步樁既是武功中煉炁入骨,斂氣入髓的上乘功夫;又是混元太極習練中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之法寶。動作雖簡單,但要求比較高。所以,在學練的過程中,可逐漸地體會個中妙境。上乘習練訣竅在於意念吃氣(體呼吸),即人與虛空相合,收虛空混元氣來補充人體能量。意內斂的過程就是練意、練氣的過程。心息相依,意氣相隨。混元太極的練氣就是在大腦意識的指揮下,通過動靜、開合、升降、出入、循環、往復的意識運用,把體內外之氣調動、聚集、充實起來,使氣血通暢旺盛,營運周身內外。內氣的調動、聚集和充實達到心神合一、神氣合一、心腎合一。後天返先天,中下兩丹田合於混元。把軀體之氣練通,融合於臟真混元氣。百會與會陰成一氣線,達到氣入骨、入臟,體內真氣就會更加充足了。從內向外開,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初步的人天混化(體察思維好的人,閉著眼睛能看到脊柱象一根通明透亮的氣柱子)。這種意境是五臟的臟真之氣與脊髓、脊神經細胞、腦髓、腦神經細胞合一了。這是「氣包神外」的層次,由此進入第四個階段「神氣合一」的整體習練。

四、神氣合一階段:神氣合一階段要求神與氣了無分別(即由軀體混元氣逐漸向臟真混元氣轉化,臟真更精細的混元氣向意元體凈化,當意元體氣機充足後,意元體就能統帥整個生命活動,這是神氣合一的高級習練方法)。下面以聚氣法為代表來闡述神氣合一的練法。

1、直腿喉呼吸聚氣法:兩腳開立,兩腳間距離一肩半寬,腳尖向前,平行站立,身體重心移至兩腳的中點。兩臂體側前上起,至頭頂上方,兩掌相合,沿中線下落,至面前呈合十手(掌根與肩平,中指尖向上,不低於印堂,掌臂內側外撐,使兩小臂有一個向外的微小弧度,肘略低於肩,並用內力外撐,使肩井穴下塌)。百會上頂,下頜回收,耳根(乳突靠後有名玉樓穴,又稱提氣穴)用力上提;耳根下面(胸鎖乳突肌)和頸項後面的肌肉綳上勁,使鎖骨、胸骨和肋骨上提,並把頸項部固定住,兩腿綳直,膝部四面用力(膝蓋和後面腘窩使勁向後綳直,膝蓋前面使勁把腿拉彎,膝蓋內側的膝眼使勁往外擠,膝蓋外側的膝眼使勁往裡擠),以外向里擠,向里貫氣。裡面氣充足後,由里向外通透(踝關節也是一樣),鶴頂穴上提;恥骨往後貼,小腹回收,腰向後放鬆,泛臀、圓襠,會陰上提,尾閭下垂,髂前上棘往腰陽關上收,同時推著兩肋向上提升並向兩側開張,百會(天門已開的用天門)和會陰形成一條直線。用喉呼吸,吸氣時以中趾帶動腳趾抓地,腳心內含,同時兩手中指內擠,掌心微含,前後陰和會陰收縮上提,三陰合一,合於混元,五心並合,合於混元;呼氣時,腳趾放鬆,腳心著地,同時兩手中指恢復原狀,前後陰和會陰不要完全松開,仍要有上提之意。通過呼吸運動,可使十二經脈(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都得到很好地鍛煉,使周身筋脈活潑,氣血運行暢通無阻。通過鍛煉,使周身一家、內外合一、氣力倍增,筋骨堅實。

2、下蹲喉呼吸聚氣法:丹田氣充足後身體下蹲,上身保持中正,小腿外側盡量堅直,膝蓋不過腳尖,百會上領,尾閭下垂把脊柱拉直,同時腰部命門向後放鬆,配合喉呼吸,這樣就明顯地感覺到上下、左右、前後都在向混元及脊柱聚氣。在練習中,需要吃氣的話,可不張口不出聲,意念用全身毛竅來吃氣。真氣從里向外沖,沖開關竅、穴道,全身的關竅、穴道包括毛孔,都能受意念的支配。意動氣動,氣動竅開,人與自然就能心心相印、信息相通。古人曰:「練皮容易練肌難,練肌容易練筋難,練筋容易練骨難,練骨容易洗髓難。」上乘功夫經明師指點,悉心體會,方能成效。習練此樁目的是鍛煉內氣,使氣在緊張之中仍能沉著平和,周身勁氣合一,練出整勁來,並使周身筋脈靈活,骨肉堅實,習練日久,自可化拙力為真勁。初練者如懶散之人忽騎乘終日,腿、足、腰、臂極其酸痛睏乏,反覺勁力不進而退,這便是換力。凡從前之浮力虛氣,必須全部換掉。此時不可畏懼退縮,宜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以兩腿久站不覺痛,兩臂不覺酸,但覺氣沉丹田,足力堅強,氣力大增為目的。隨著功力的提高,身體下蹲,沖開骶髂關節與髖關節,也就是開前胯和開後胯。

3、暗勁松腰體呼吸聚氣法:姿勢要求同前,第一步吸氣時,意念帶著胯關節和會陰往命門縮,肩關節往命門蹋,百會也往命門縮(閉著眼睛往命門看),一塊兒往回縮。呼氣時肩和胯松開,反復練習。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加上肘和膝。吸氣時,意念帶著膝關節催胯關節,往命門收;同時肘關節催肩關節,往命門收。呼氣時各部位放鬆,反復練習。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加上手和腳。吸氣時,意念帶著腳趾扣抓,腳心內含,腳催膝,膝催胯,往命門收;同時手指扣抓,手心內含,手催肘,肘催肩,往命門收。呼氣時各部位放鬆,反復練習。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礎上和丹田氣結合,習練內外三合(外三合:肩與胯合、合於丹田,肘與膝合、合於丹田,手與足合、合於丹田;內三合:心與意合、合於丹田,氣與力合、合於丹田,筋與骨合、合於丹田)。真氣充足後運化周身,引動內氣入骨、入髓,一層一層地向里透,從煉炁入骨到斂炁入髓,反復練習。第五步在第四步的基礎上向高層次習練,軀體混元氣向臟真混元氣轉化。達到神入氣中,氣包神外,天、地、人相合,精、氣、神相融,三田合一,合於混元。會陰至百會形成通天徹地的無形炁線,連於虛空母體合於脊柱。十二經脈練通好像十二條大河,奇經八脈是與十二條大河相通的湖泊,任督二脈是湖泊的主幹。身體從量變到質變,百脈通暢,百病消除,整體功能提高。詩曰:勤學苦練為何因,立志調和精氣神;君求長生須保精,純精化氣除病根。五氣歸元坐金蓮,三昧真火運乾坤;凝神還虛方為道,脫胎換骨修真人。

以前少林寺弟子習練馬步樁(動作要領參考混元太極拳大馬步樁)。時間要求第一次站樁從30分鍾入手。初學者身體略高一點,等內氣起來以後,身體自然會往下蹲,直至蹲平為標准。隨著功夫的增長,時間逐漸延長,從30分鍾到60分鍾、90分鍾、120分鍾……若天天堅持,直到一次能輕松地站3~5小時,馬步樁習練達到了一小乘。進一步上梅花樁練習,上乘站樁習練內功則需要明師指點,內外兼修。古人言:「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習練內功既是拳法練下身穩健的基本功,又是硬氣功里的上乘功夫。它不僅能用來強身健體、祛病延年,而且常常被拳師用來貫注於拳法之上,增加內力,使招沉、力實。內功習練者還可以行氣入膜,抵禦拳打腳踢。

古代少林寺武僧習練馬步樁,腿上、身上加鐵沙(即沙綁腿、沙背心)。腿上從2斤重開始,每隻腳各1斤。每月各加半斤,一直加到36~50斤為止;沙背心約從10斤重開始,每月加1斤,一直加到46~60斤為止;以上功夫大約需要4~5年,身帶鐵沙82~110斤,一次性能輕松地站樁兩小時以上,並且能自如地練拳。則功夫習練已達到了中乘階段,習練者同時可以加練輕功。

古代的輕功也是身帶沙背心、沙綁腿,大約從12斤重開始,在土坑裡作上下跳越,從 50公分高土坑開始跳,身上每月加1斤鐵沙,同時土坑挖低2公分,等到土坑與本人一樣高度,身帶鐵沙約70多斤,能自如地在土坑裡跳出,進一步可以習練飛行術,日久功夫直達上乘,則能飛檐走壁(此輕功習練大約需要8~10年時間)。

當內功、輕功習練到上乘階段,不但能達到松腰開竅,手腳輕靈,行走如燕飛,練拳招勢快如閃電,而且可以達到力托千斤,卧釘床、刀床破石,頭頂開磚,銀槍刺喉,腹頂鋼叉,汽車過身等等;如果用在健身養生上,則意到氣到,氣到病除,氣足竅開。

習練馬步樁的內功層次

上乘功夫,經明師指點,善悟漸修,從局部走向整體,以運化剛柔為特徵。內功習練到深層次,身體從量變到質變,氣滿渾圓身;在運用中,神氣合一,隨意用之,無往不可;剛中有柔,柔中蘊剛,氣隨意走,千變萬化;靜則渾然一體,潛如無極;動則靈活敏捷,變化莫測。擊人如雷電,無可阻擋。如果用來行氣治病,效果也好。這層功夫有先天慧根的人,加上勤學苦練才能成就。

中乘功夫以剛柔相濟、動靜一如為原理,神氣相凝為其特徵。與上乘功夫相比還不能運化剛柔,但可以以神御氣,以氣運身,打通周天,真氣充滿內膜,入骨、融臟,百脈暢通,能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妙用。中乘功夫,人人可練可得,只要神守體內,長期練習,水到渠成。下乘功夫以神氣會合,在意識引導下,氣自然能夠在體內運行,是內功習練的基礎,以鍛煉身心健康為目的。

㈥ 如何正確蹲馬步 詳解蹲馬步的正確姿勢

蹲馬步的正確姿勢:

兩腿平行開立,兩腳間距離三個腳掌的長度,然後下蹲,腳尖平行向前,勿外撇。兩膝向外撐,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平行。同時胯向前內收,臀部勿突出。

這樣能使襠成圓弧形,俗稱圓襠。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圓。兩手可環抱胸前,如抱球狀。虛靈頂勁,頭往上頂,頭頂如被一根線懸住。

馬步一般不需要意守丹田,時間長了自然會氣聚丹田。單腳馬步是雙腳馬步功夫純熟之後自然能達到的功夫階段,是練功的成果。反過來說,雙腳馬步沒有站好的話是不可能會單腳馬步的。這是扎馬步的階段,也就是功夫的層次。

我所知的馬步功夫,有站穩,站實,站空這三個階段,單腳馬步也就是站空的階段。其意思也就是站正馬步的標准動作站好,身形不移動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個腳上,另一腳可以自由提起。

補充:兩腳同肩寬或三腳半都可以。北少林的四平大馬要求四腳距離,南拳有些門派要求窄馬(腳同肩寬)。寬馬和窄馬鍛煉的部位有所區別,另外窄馬的動作相對難些,特別是低窄馬步。

很容易產生厥臀,腆胸的毛病,動作不易標准。如果動作錯了,當然無法增長功力,甚至可能出現傷害。初練時宜站大步,三腳或三腳半比較合適。

馬步樁作為內外家都修煉的基本樁功,其練功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拳種,有以修身(練體能)為主和修心(以培養意念)為主的,大致可將其分為兩類。

一是通過不斷增加練功時受力的強度,加大靜支撐力力度來增強內臟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二是站樁時側重於意念和假想來增加功力。當然,這兩者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只是在練功時側重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決不能將兩者分開來進行練習。

(6)馬步跳的正確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馬步:

是練習武術最基本的樁步,因此有「入門先站三年樁」、「要學打先扎馬」的說法。馬步樁雙腳分開略寬於肩,采半蹲姿態,因姿勢有如騎馬一般,而且如樁柱般穩固,因而得名。馬步蹲得好,可壯腎腰,強筋補氣,調節精氣神,而且下盤穩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還能提升身體的反應能力。

馬步是練武前的基本功之一,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意指空學那些拳譜套路上的招式,而沒有實際進行全身肌肉的重力與耐力訓練,最終將會淪為花拳綉腿。

馬步的全稱叫「拒馬步」,是步兵手持長槍的抵抗騎兵沖擊的戰術步伐。分低中高三種站法,以保證前後三根長槍能同時刺出。由於騎兵會左右跑動,尋找步兵們防禦的弱點沖刺,步兵們還要在馬步加上移步,保證槍頭永遠對准騎兵。

長槍兵方陣的弱點是後方,最忌諱騎兵繞道後方突襲。這種戰法歐洲人用過,宋朝時漢人也通常用來對付蒙古騎兵,而且效果也很好。

練就真正的武功,不管是以武當為代表的內家拳,還是以少林為代表的外家拳,在練功時都需要內外兼修,二者缺一不可。從煉內的角度講,氣血的調節、精氣神的修煉、意念意識的培養,都要通過樁功來完成。從練外來講,肌肉的力量與骨骼的承受力,以及內臟的抗打擊能力等,也都需要通過樁功訓練來完成。

馬步樁作為內外家都修煉的基本樁功,其練功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拳種,有以修身(練體能)為主和修心(以培養意念)為主的,大致可將其分為兩類。一是通過不斷增加練功時受力的強度,加大靜支撐力力度來增強內臟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

二是站樁時側重於意念和假想來增加功力。當然,這兩者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只是在練功時側重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決不能將兩者分開來進行練習。

當然,由於練習此樁所追求的目的不同,故而其姿勢和意念的引導也是不一樣的。

若以增強體能為主,如演練套路、硬氣功、排打功、鐵布衫以及增加自身力量的鍛煉等,就要從不斷增強靜支撐力開始。不管馬步還是丁馬步,勢子都要由高到低,受力由弱到強,時間由短到長,通過靜支撐力的作用來達到內強外壯的目的。

此練功方法多為以少林拳為代表的外家拳、硬氣功等功法採用,往往能練就超常的體能和不可思議的功夫。

網路:馬步

㈦ 怎樣正確扎馬步

第一步:雙腳外開15度,與肩膀寬度相同,然後微微蹲下。為什麼要外開?因為人的股骨是外旋15度的。這種位置,是最不違背人體生理的動作。眼前看,脖子貼衣服領子(頂頭懸),穿一件上衣,做到衣服輕輕貼後背(身體中正),肩胛骨的肌肉向四面微微拉開(拔背),這樣胸廓自然既開展又形成一個很小的內弧(含胸),意想腋下夾個熱饅頭,肘部吊一個10克的天平砝碼或者一個空墨水瓶(墜肘),不許聳肩(沉肩)。這樣站好,用鼻子慢慢呼吸。這樣就覺得兩肋和腹部都有充實感覺(氣沉丹田,這是自然做到的,不要管氣)。雙手環抱胸前,手心向內,掌指相對。
這樣練習一段時間。這是訓練身體各部在武術中應該保證的位置。
第二步:雙腳尖開始轉向前。這樣是為獲得一個扭動的勁力。但是腳尖雖向前,膝蓋仍需要對前,這樣形成一個微微的扭轉,從而獲得一個力。這是首先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一點用力。這個力是腿上的力,體會到這個力,步法、轉身就都有了。——這是什麼?內家拳的渾元樁!
第三步:重心下移,逐漸蹲深。這是為獲得向下的力。這時,腿上除有腳尖和膝蓋的一對力外,又出現了向下的力,這是身體的重力。為克服這個重力,重心放在湧泉,並在身體正中,這樣膝蓋和腳腕獲得一個向上的力來保持自己不坐到地上。這是第二個力。體會到這個力,彈腿、跳躍和千斤墜就都有了。
第四步,雙腳開大,達到自己兩腳直到三腳寬。這樣又獲得一個力,是外展的力。為克服這種力,小腿大腿肌肉開始工作,產生一個反力獲得身體的平衡。體會到這對力,橫踹、分踢、勾踢就都有了。
第五步,雙手由環抱變成平擺,手心向下。手上經過環抱,已經練出了綳勁這個綳勁是。手向內抱,腋向外頂的力,從第二步就可以練了。體會了這個力,直拳、翻拳、擺拳、勾拳就不費勁了。當手變成平擺後,出現了肩要把肘送出去,可肘還要墜下來保證手臂水平的一對力,這個力是練肘上力的,體會到這個力,擺肘、頂肘就不費勁了。
四平馬,是扎馬步的最高階段,全身出現了四對主要的力。練到這一步,你就獲得了幾乎所有武術動作的發力能力,所以說,扎馬步(地盆)是拳術之祖。渾元樁,是扎馬步的基礎階段,全身只有上下兩對力,但是這是基礎的基礎。練習扎馬步,不需要時間多長,而是需要體會力。

㈧ 九階幻方跳馬法之二

1、行列雙馬步

將9階幻方分成9個3×3的小區域,將1放於任意1個3×3的小區域的任意邊格開始跳馬步(第一步務必跳在3×3的區域內),落步格已有數字則退二步繼續跳馬步即可完成9階馬步幻方。

跳馬步的方法很多,有興趣再追問。

㈨ 蹲馬步可以提高彈跳嗎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
美國最著名縱跳訓練計劃, 練成預計縱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鍛煉過程很辛苦, 整個過程要15個星期.

對於每個動作項目,如果一種動作要作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不能超過2分鍾,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個項目,記住不要休息!!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 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2
第二項:抬腳尖(提踵)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3
第三項:台階
1. 找張椅子來, 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 在空中換腳,在放在椅子上,
3.重復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4
第四項:縱跳
1. 雙腳放直, 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彎曲你的腳腂, 膝蓋盡量不彎曲...
3. 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這一項很難, 你可用你的手幫助起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5
第五項:腳尖跳
1. 將腳尖抬到最高點,
2. 用腳尖快速起跳, 跳時不得超過1.5 或2.5cm
蛙跳練習是必要的,對於彈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畢竟這是訓練力量的一個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提高彈跳。具體做法:挖個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綁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裡。試著在負重的情況下從坑中躍出。半個月後,將坑挖深20公分,而負重增加2—3斤,繼續練習。如此循環,最後到了不能再負重、也不能從坑裡躍起的時候,練習就到此為止。解除負重,再試試看能跳多高。
第二種方法,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容易實施。具體方法:腳踝上綁上橡皮筋,原地縱跳。每日練習半小時。但是我感覺,這種方法效果不明顯。
祝你好運,未來的體育明星!
--------------------------------------------------------------------------------
現代籃球運動已呈現高空爭奪的格局,拼搶更加激烈,力量和速度的較量日益突出,誰能獲得高空優勢,誰就能掌握比賽的主動,高空優勢除了取決於運動員的身高外,出色的彈跳力則是爭奪空間優勢的關鍵。彈跳力是籃球運動員重要的身體素質之一,它不僅是籃球比賽爭奪空間優勢的必備條件,而且也是掌握各種難度空中動作的基礎。
我國籃球運動員的身高較之世界強隊相對較矮,因此,在世界水平的比賽中,要依靠良好的彈跳力來彌補由於身高不足所造成的空間爭奪能力方面的差距。
如何提高彈跳力是我們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對籃球運動員彈跳特點以及提高彈跳力的訓練原則的分析,提出提高彈跳力的訓練方法,為訓練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依據。

1 對籃球運動員彈跳特點的分析
由於籃球運動的特點,使籃球運動員在彈跳力方面體現出自己的特點,其中最大的特點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力量素質,尤其爆發力的發展水平。籃球比賽中跳躍動作的各種差別,表現出對彈跳在技術結構上的不同要求。在確定彈跳訓練的內容和選擇訓練的內容和選擇訓練方法時,必須充分考慮籃球運動員的彈跳特點。
據對比賽的不完全統計,在每場籃球比賽中運動員需要跳起120~140次、快速奔跑4000~5000米。在比賽條件下,運動員在彈跳方面主要體現兩個特點,既隨意性和多樣性。
隨意性:籃球比賽條件要求運動員能在各種情況下跳的高、跳的快、連續跳、滯空時間長、空中動作變化多。
多樣性:起跳方式多樣性,有行進間單、雙腳的起跳,原地雙腳起跳,幾乎包括所有的起跳方式。
根據這些特點,籃球運動員在起跳前的准備姿勢,除了要盡量保持膝關節的適當彎曲外,因踝關節背屈較大即小腿前傾使踝關節角度較小,小腿後群肌肉被拉長。
要發展爆發力,必須增大肌肉的收縮力量和工作距離,縮短工作時間,力量訓練時,要以小負荷的機械作快速運動,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逐步增大負荷提高肌肉收縮力量。剛才說的使用「背負投」的技術動作摔倒對手,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縮力量增大爆發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強對技術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訓練中,不但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而且還要特別在增如爆發力、提高肌肉收縮速度上下功夫。實踐證明,高強度的爆發力是提高成績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怎樣提高爆發力呢?(一)變換負荷與速度。(二)加強專業技術訓練,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發力前的放鬆能力。(三)肌肉的初長度,只有拉長的肌肉收縮時才有更快的速度和力量。(四)力量練習後的放鬆練習。
在爆發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導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長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但力量絕不等於爆發力。就是說實戰中並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術運用好。一個柔道運動員的爆發力,必須通過基本力量與速度、技術,靈敏度協調的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有的人可以舉起相當重的杠鈴,但一摔跤就不行了,具體說是缺乏專項力量。柔道運動員對抗時,既要力量,又要速度,還要耐力,我們的一些運動員感到力量上不差,關鍵是專項能力和快速力量差。在今後訓練中要重視在一盤力量轉移到專項力量的基礎上提高專項力量。
發展力量應注意的問題:
(一)負荷。事實說明,只有在一定重量條件下進行力量訓練,才可能使力量 增大,並且力量訓練中採用的負荷不同,其效果各異,因此,在訓練中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負荷。
(二)超量恢復。運動中大量能量物資消耗,運動停止,分解代謝居次要地位,能量物質合成開始恢復並超過原來體內能量物質含量。
(三)訓練間隔。實踐證明,力量訓練以隔最好,因為力量增長速度快,停止訓練後消退也快。
(四)年齡與性別。同一個人的力量訓練,在不同年齡時期反應不同,男女力量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別。
無論男女,只要堅持進行力量訓練,對保持和發展力量素質有良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你的彈跳力。
如何提高彈跳力?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討論次問題我們必須突破人種問題的誤區,萬不可被某些所謂權威鼓吹的"人種論"唬住。黑人天生就能跳的理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否則,我國跳高名將鄭鳳榮、倪志欽、朱建華的世界記錄又如何解釋?我當然不否認先天條件的重要性,然而後天艱苦、科學的訓練更為重要!
對此我談一點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經驗。
一、彈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動速度、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們不可以認為提高彈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BR< p>
負重蹲起,提鈴,抓舉。總之,這幾項練習的成績越高,你的彈跳力就越好。
至於每次練習的重量、組數、次數、動作規格等問題,原則是:
1、大力量訓練每周至少二次,不多於四次,要給身體超量恢復的時間,但要長年進行,不可間斷。
2、每次課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項練習方法。
3、要講究大力量訓練的技術動作規格,切不可亂來。
4、小力量訓練是指使用各種綜合訓練器械和啞鈴等進行訓練。重量較輕,組數和次數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纖維,減少脂肪,小力量訓練可以變化著花園天天練,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訓練同時進行。無論大力量還是小力量訓練,一次課的時間不要拖的太長,1.5小時至2小時為宜。有強度還要有密度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種專門的彈跳練習手段非常多,諸如跳繩、跳欄、摸籃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籃板上沿。
最後,我要提一提神經系統和彈跳力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速度、力量、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這些素質在瞬間綜合向下作用於地面時就產生彈跳力,那麼什麼東西是這些素質在瞬間同時爆發呢?就是動機和運動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運動神經系統想自己全身的肌肉發出最強的沖動信號。這種強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縮產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劇烈收縮有反過來促使運動神經系統更靈敏,能發出更強烈的沖動。兩者相互促進,你就越跳越高。然而,這也是難點中的難點,沒有超強的動機,運動神經系統就沒有超強的沖動,一切所謂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全是廢話。最後,祝你夢想成真。

㈩ 正確的扎馬步姿勢是什麼

第一步:站正馬步的標准動作站好,身形不移動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個腳上,另一腳可以自由提起。所以還是腳踏實地,能站好雙腳就不錯了,功夫上去了自然就會了。補充:兩腳同肩寬或三腳半都可以。

北少林的四平大馬要求四腳距離,南拳有些門派要求窄馬(腳同肩寬)。寬馬和窄馬鍛煉的部位有所區別,另外窄馬的動作相對難些,特別是低窄馬步。很容易產生厥臀,腆胸的毛病,動作不易標准。如果動作錯了,當然無法增長功力,甚至可能出現傷害。初練時宜站大步,三腳或三腳半比較合

眼前看,脖子貼衣服領子(頂頭懸),穿一件上衣,做到衣服輕輕貼後背(身體中正),肩胛骨的肌肉向四面微微拉開(拔背),這樣胸廓自然既開展又形成一個很小的內弧(含胸),意想腋下夾個熱饅頭,肘部吊一個10克的天平砝碼或者一個空墨水瓶(墜肘),不許聳肩(沉肩)。這樣站好,用鼻子慢慢呼吸。

這樣就覺得兩肋和腹部都有充實感覺(氣沉丹田,這是自然做到的,不要管氣)。雙手環抱胸前,手心向內,掌指相對。

這樣練習一段時間。這是訓練身體各部在武術中應該保證的位置。

產生一個反力獲得身體扎馬步,不需要時間多長,而是需要體會力。

閱讀全文

與馬步跳的正確方法圖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裝新牌照方法 瀏覽:921
兒童口周炎的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453
坐骨神經痛治療好方法 瀏覽:954
有什麼方法防止電腦發熱 瀏覽:22
寶寶入盆訓練方法 瀏覽:223
自建房工程量平方數計算方法 瀏覽:356
醫用高壓消毒滅菌鍋使用方法 瀏覽:744
檢測溶液酸鹼性的方法的實驗報告 瀏覽:752
氧氣管道溝渠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190
老年人強迫症治療方法 瀏覽:643
塑料花的製作方法與圖片 瀏覽:582
中醫癲閑病的治療方法 瀏覽:442
數控雕刻機操作方法和步驟圖片 瀏覽:554
想離職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906
定量分析方法的案例 瀏覽:21
用什麼方法能緩解牙疼 瀏覽:56
嵌入式電子秤的安裝方法 瀏覽:188
牙穿孔的治療方法 瀏覽:619
異位骨化治療最佳方法 瀏覽:204
有什麼掙快錢的方法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