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的兩大史詩講的是什麼
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聞名於世的文學作品。這兩首史詩內容龐大,情節生動復雜,藝術手法高超,在印度文學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兩部史詩的篇幅之長,在其他民族的史詩中是非常罕見的。兩大史詩成書以後,對印度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成了印度教教義的核心。
《摩訶婆羅多》《摩訶婆羅多》共18篇,長10萬頌(每頌兩行詩,每行16音),成書時間約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摩訶婆羅多》書名意為「偉大的婆羅族的故事」,主線故事講婆羅多族兩大後裔俱盧族和般度族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斗爭,內容涉及列國時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被視為一部「網路全書」式的史詩,一位印度學者甚至把它稱為「亞洲到現在為止所產生的最偉大的想像作品」。
《摩訶婆羅多》的作者,據詩中自敘是毗耶婆。他是漁家女貞信嫁給象城福身王之前的私生子。貞信與福身王結婚後,生有一兒名叫奇武。但奇武婚後不久便死去,沒有子嗣。於是貞信便找來在森林中修行的毗耶婆,讓他與奇武的遺孀結合,生下持國、般度和維杜羅三個兒子後,毗耶婆仍回到森林隱居。持國後來生有百子(俱盧族),般度生了五子(般度族)。持國百子與般度五子之間因王位之爭而引發一場爭斗,毗耶婆目睹了斗爭的全過程,於是創作了史詩《摩訶婆羅多》。
《摩訶婆羅多》是一部集歷史、傳說與神話故事為一體的巨型史詩,通篇貫穿著愛情與戰爭的主題,講述了上千個傳奇故事。除了與核心情節有關的許多動人故事外,書中還插入了大約200個相對獨立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譬喻故事以及寓言童話,這些故事像鑲嵌在史詩中顆顆明珠,異彩紛呈。全書的主線故事表現出作者頌揚正義、抨擊邪惡勢力的思想。全書雖然情節復雜,但基本上都是圍繞這兩方面來寫的,表現出作居樓王和般度王的鏖戰《摩訶婆羅書》者較高的藝術表現手法。全書包羅萬象而又結構完整,內容龐雜而又形式統一,頭緒紛繁而又貫穿了一條主線。從文字藝術的價值看,作品語言質朴而又表現鮮明,說理簡單而又寓意深刻,既有奇特的想像,又有誇張而逼真描寫。總之,史詩所表現出的古印度人非凡的想像力和對文學巨著的架構能力令人嘆為觀止。
在印度文學史上,《摩訶婆羅多》享有很高地位,被印度人奉為聖典,占據了僅決於「吠陀本集」的地位,甚至被稱為「第五吠陀」。它所展現的是一幅遠古印度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內容廣泛涉及宗教、哲學、歷史、政治、倫理、地理、天文、傳說、神話、民族、語言、文學等印度學的所有領域。生動的故事內容,扣人心弦的情節,廣闊的社會畫面,為後世詩人和劇作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
《羅摩衍那》《羅摩衍那》書名意為「羅摩傳」。全書內容以阿陀城王子羅摩與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為主線,反映了列國時代錯綜復雜的斗爭。《羅摩衍那》共7篇,長24000頌。史詩的中心思想是頌揚善和正義。史詩中的羅摩智勇雙全,聖明神武,是一位賢明君主,是印度人自古崇拜的英雄和膜拜的神明。
《羅摩衍那》的主線故事情節生動,扣人心弦的場面迭出。在編纂體例、文學描寫手法上,較之《摩訶婆羅多》都有大的提高,因此被譽為「最初的詩」,同時也表現出古代印度文學創作有了很大的發展。
《羅摩衍那》對後世印度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影響都是相當深遠的。它的創作方法與素材,常被後世的作品沿用。
居樓王和般度王的鏖戰《摩訶婆羅書》
❷ 印度兩大史詩是哪兩部它們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印度古代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史詩的合稱。它們約形成於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4世紀的八百年間,長期在民間流傳,主要頌揚傳說中的民族英雄業績,表現了光明戰勝黑暗、正義戰勝非正義的主題。《摩訶婆羅多》的作者相傳是廣博仙人,題目的意思是「偉大的婆羅多族的故事」,全詩約10萬頌(每頌兩行,每行16個音),共分18篇,是世界上已有寫本的最長史詩。主要寫了婆羅多的後代黨兄弟之間為爭奪王位和國土而進行的斗爭和戰爭。《羅摩衍那》成書稍晚,書名的意思是「羅摩的漫遊」或「羅摩傳」,傳說作者是「蟻垤」。全書共7篇500章,2400頌。史詩以羅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歡離合為主要線索,展示了印度古代社會生活的全貌。兩大史詩都用「輸洛迦」詩律,都體現了婆羅門教的基本教義。
❸ 《巴霍巴利王:開端》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這部電影被譽為印度電影史上最貴的影片,是一部史詩級的作品,大多數人都會談及它的特效製作,畢竟這是製作影片最燒錢的地方,而宏大的場面,也是史詩電影的標配。不過,如果你就這樣理解印度史詩電影,就太膚淺了,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印度的史詩片里必定在特效之外,會釋放更為厚重的人文情懷底蘊。
人文情懷之神話史詩的傳統
盡管劇情中沒有出現任何神靈,但是影片在敘事手法上沿用了不少印度古典神話史詩的傳統。比如主角高貴的出身和坎坷的命運,這就是印度兩大神話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基本套路,再者,當施瓦杜出現在皇宮內,民眾集體突然高呼「巴霍巴利」、施瓦杜母親對施瓦杜到來的預感以及巴哈拉拉德瓦的反應過度,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都顯得太過邪乎,這都是神話故事裡常用的手法,非常原始。這種沿用神話史詩傳統的處理方法,結合故事的時代背景,讓影片蒙上了一層古典的氣息。
印度電影在中國一直流傳不廣泛,而且少量精品在電影院也很少上映,所以希望大家對印度文化和史詩級大片有興趣的同學自行查閱!
效果是杠杠滴,關鍵是你要買到真的。最後勸一句,一個月用一二次就行,切莫頻繁使用,小心後悔莫及!
❺ 跟抗日神劇一樣誇張的印度電影,怎麼成為印度史詩級
是電影《巴霍巴利王》
印度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電影
劇情特效都很給力,開掛只是阿三的一貫作風而已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❻ 荷馬史詩與印度史詩的敘事方式有何不同
1、創作方式的不同,《荷馬史詩》是個人創作而印度史詩是集體創作。這就像是屈原的《離騷》和《詩經》之間的區別。沒有誰的更好,但就是不同。
2、《荷馬史詩》故事性很強,西方的史詩都是先有故事後有抒情,而中國的是先有抒情才有故事,像《孔雀東南飛》連故事的朝代都很難弄清楚。至於印度史詩包含太多以至於故事性都被淹沒。所以第二點是故事性的強弱不同。
❼ 印度史詩中是怎樣記載飛行器的
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記載一種名叫維摩那的飛行動力裝置,它可以藉助旋風在很高的空中飛行,能夠飛得很遠,可以自由地向前、向上、向下任意飛行。其中寫道:「在羅摩的命令下,一架堂皇的車子帶著巨大的聲響升到雲中。」這里不但提到了飛行物,還提到了「巨大的聲響」。
在印度的另一部史詩《摩呵婆羅》中,還有一段類似的描述,在一大片像太陽般耀眼的光亮之中,毗摩駕著維摩那飛過,發出一陣雷鳴般巨大的響聲。在這段描寫中,至少涉及有關火箭的某些概念,知道這樣一種飛行器可以駕著一道光,發出可怕的甚至恐怖的響聲。
這部史詩的第十篇中寫道,枯爾呵從一個巨大的維摩那上向三重城投下一枚炸彈,當時的情景是,比太陽還要亮千萬倍的白熾煙雲騰空而起,城市片刻之間化為灰燼。
飛船
❽ 印度史詩有哪些特點
印度史詩的特點:
1、史詩所寫的故事不是一般的王族內爭,而是顯著對立的兩類統治者的斗爭,是弱小對強暴、受侮辱損害者對加侮辱損害者、遭遇流放迫害因而接近人民的貴族對高踞王位驕橫殘暴的貴族的斗爭。
基調是頌揚以堅戰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譴責以難敵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堅戰公正、謙恭、仁慈,而難敵貪婪、傲慢、殘忍。難敵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連俱盧族內一些長輩也同情和袒護般度族。史詩表現了人民在亂世希望由比較賢明的君主,而不是由暴虐的君主統一天下的願望。
2、貫穿史詩的是法的哲學思想體系。「法」是作為國家社會的結構秩序,同時也是每個人所應遵守的行為准則。法和非法規定了是非善惡的標准。這種思想利用史詩故事形象地表達出來,把最後倖存的般度族長子堅戰解釋為是法的化身和勝利。
3、一千多年以來,對於史詩的主幹故事有各種解釋。印度教徒認為羅摩是神,因而把史詩看成是聖書。
4、史詩產生於印度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歷史階段,書中所宣揚的已是封建道德教條。歌頌的是新興地主階級,且通過大力宣揚一夫一妻制,強調女子的貞節,表現了作者對王位繼承的純潔性的關心。
(8)印度史詩片的正確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印度兩大史詩簡介:
《羅摩衍那》:
羅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長的史詩《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礎,對印度文學、宗教的發展有相當大的作用。羅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當於耶穌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羅摩衍那成書不早於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後來(不早於公元前200年)補充進去的,原作將羅摩描繪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後來補充的部分將羅摩說成是毗濕奴的化身,兩部分的文筆也不一致。
原書依據吠陀體系推算,羅摩和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之間的戰爭發生在距2005年880,147年之前,印度傳統的歷書都是根據這種推算編制的,但是並不為現代歷史學家所接受。
印度傳統認為羅摩是毗濕奴的化身,他殺死魔王羅波那,確立了人間的宗教和道德標准,神曾經答應蟻垤,只要山海還存在,人們就仍然需要閱讀羅摩衍那。
《摩訶婆羅多》:
摩訶婆羅多(天城文〉、IASTMahābhārata),一譯「瑪哈帕臘達」,是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而成,其中不但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還有宗教哲學及法典性質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長。
《摩訶婆羅多》的成書時間約從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歷時八百年。它長期以口頭方式創作和傳誦,不斷擴充內容,層層累積而成。它的成書年代處在印度從原始部落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的時代,也是從吠陀時期的婆羅門教轉化為史詩時期的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的時代。
這部史詩以印度列國紛爭時代為背景,描寫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展開的種種斗爭,最終導致大戰。大戰的結果雖然有勝敗,但雙方將士幾乎全部捐軀疆場,是一個歷史悲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摩耶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訶婆羅多
❾ 古代印度人留下的兩部史詩是
《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是享譽世界的印度史詩,它的漢語全譯本,約有五百萬字,和《羅摩衍那》並列為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加工而成,其中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有宗教哲學以及法典性質的著作。有10萬「頌」(詩節),內容篇幅相當於《羅摩衍那》的4倍,被稱為網路全書式的史詩,規模宏大、內容龐雜。印度現代學者認為《摩訶婆羅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詩,內含印度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堪稱是「印度的靈魂」。
摩訶婆羅多(天城文 〉、IASTMahābhārata),一譯「瑪哈帕臘達」,是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而成,其中不但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還有宗教哲學及法典性質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長。《摩訶婆羅多》有「二十萬行長詩」之稱,在《格薩爾王》被發現之前,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摩訶婆羅多》的成書時間約從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歷時八百年。它長期以口頭方式創作和傳誦,不斷擴充內容,層層累積而成。它的成書年代處在印度從原始部落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的時代,也是從吠陀時期的婆羅門教轉化為史詩時期的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的時代。這部史詩以印度列國紛爭時代為背景,描寫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展開的種種斗爭,最終導致大戰。大戰的結果雖然有勝敗,但雙方將士幾乎全部捐軀疆場,是一個歷史悲劇。這部史詩的成書過程是印度古人匯集和保存民族思想文化遺產的一種特殊方式。這部史詩本身就宣稱道:「正法、利益、愛欲和解脫,這里有,別處有,這里無,別處無。」也就是說,這部史詩的內容囊括了人世間的一切。因此,這部史詩成書後,在印度古代被奉為「第五吠陀」,也就是被奉為「聖典」。印度現存最古老的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 毗耶娑
吠陀》)是吠陀時代的「聖典」,而《摩訶婆羅多》則是史詩時代和古典時代的「聖典」,即「第五吠陀」。了解了《摩訶婆羅多》這部史詩也就基本了解了印度教傳統文化。所以,印度現代學者認為《摩訶婆羅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詩,內含印度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堪稱是「印度的靈魂」。史詩所寫的故事不是一般的王族內爭,而是顯著對立的兩類統治者的斗爭,是弱小對強暴、受侮辱損害者對加侮辱損害者、遭遇流放迫害因而接近人民的貴族對高踞王位驕橫殘暴的貴族的斗爭。基調是頌揚以堅戰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譴責以難敵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堅戰公正、謙恭、仁慈,而難敵貪婪、傲慢、殘忍。難敵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連俱盧族內一些長輩也同情和袒護般度族。史詩表現了人民在亂世希望由比較賢明的君主,而不是由暴虐的君主統一天下的願望。當然,史詩也是忠於現實的,它描寫每逢大戰關鍵時刻,般度族都是在黑天支持下採用詭計取勝的,因而使他們減卻光彩。這說明作者對統治者的認識是清醒的,並未違背生活真實而一味進行美化。 貫穿史詩的是法的哲學思想體系。「法」是作為國家社會的結構秩序,同時也是每個人所應遵守的行為准則。法和非法規定了是非善惡的標准。這種思想利用史詩故事形象地表達出來,把最後倖存的般度族長子堅戰解釋為是法的化身和勝利。當然,這是很牽強的。 這部作品很早就以各種形式傳到了東南亞,對當地文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它已被譯成印度現代一些主要語言和英、法、德、俄語乃至爪哇語。漢語全譯本共六卷,由金克木、趙國華、黃寶生等翻譯,乃迄今為止,除梵、英以外世界上第三個全譯本。
編輯本段傳承方式
《摩訶婆羅多》成書後,以口傳和抄本的形式傳承。抄本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樺樹皮和貝葉。十九世紀開始出現《摩訶婆羅多》的印刷文本。二十世紀初,西方學者認識到《摩訶婆羅多》對於研究印度文化的重大學術價值,曾經計劃編訂《摩訶婆羅多》精校本,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中斷工作。從1919年開始,印度本國一批梵文學者重新啟動這項工作,歷時近半個世紀,於1966年出齊《摩訶婆羅多》全書精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