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甘草乾薑湯長期服用有什麼作用和負作用
病因人而異,葯因約而治。失其時即失其位,失其位即失其時,即產生了增與減。也就形成了好與壞。所以長期服只會使人體對於這種葯性的創造性下降,如果突然停下來不服它了就會出現不適,感覺身體好像缺它似的,也就是上隱了,這就是任何葯都有副作用的原因。所以沒病不要亂吃葯,有病要對症下葯。病隨時間是變化著的,所以還得對時下葯,不能說醫生配的葯放一段時間再吃也能把病治好。
㈡ 治療鼻炎
鼻炎的分類及具體症狀如下:
1、慢性單純性鼻炎是基於鼻腔血管的神經調節功能紊亂,形成一種以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為特點的慢性炎症。其症狀表現為鼻腔間歇性或交替性阻塞,流粘液性鼻涕。檢查可見鼻黏膜腫脹,下鼻甲肥大,表面光滑、質軟易收縮等。
2、慢性肥厚性鼻炎,則是以粘膜、粘膜下層甚至骨質增生肥厚為特點的慢性炎症。症狀表現為鼻塞較重且多呈持續性,嗅覺減退,鼻流粘涕液或膿涕。檢查所見鼻粘膜肥厚、增生,下鼻甲肥大,質硬不易收縮。
3、慢性萎縮性鼻炎則是一種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發展較為緩慢,以鼻粘膜萎縮,嗅覺消失,鼻腔內有結痂,鼻腔易出血,甚至可導致鼻樑塌陷而呈鞍鼻的一種慢性炎症。
4、過敏性鼻炎症狀也常常表現為鼻塞、流涕反復發作,長期不愈。所不同的是,過敏性鼻炎具有陣發性鼻癢,連續打噴嚏,少則一次幾個,多則幾十個等特點。檢查可見鼻粘膜以蒼白水腫為主,分泌物塗片檢查可見嗜酸性白細胞增多等。
5、鼻息肉、鼻腔腫瘤的病人也可表現為長期鼻塞、流涕等症狀。
綜上所述,你的可能是過敏性鼻炎。
現在說一下醫院檢查鼻炎的方法:
鼻鏡下檢查:過敏性鼻炎患者就診後可檢查見鼻粘膜蒼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鼻甲水腫,(右圖,點擊見大圖)總鼻道及鼻腔底可見清涕或粘涕。如合並感染,則粘膜充血,雙側下鼻甲暗紅,分泌物呈粘膿性或膿性。病史長、症狀反復發作者,可見中鼻中息肉樣變或下鼻甲肥大。約30%患者合並有變應性哮喘,部分病人可以發現鼻息肉,花粉症患者在發作期可伴有結膜充血。
鼻腔分泌物塗片檢查:在變態反應發作期間,鼻分泌物中可見嗜酸性白細胞增多,也可查見較多嗜酸性白細胞或肥大細胞。
變應性激發試驗:一般用皮膚試驗(劃痕、皮內及接觸法等),原理是有多種假定的變應物質,使與機體接觸後,視有無反應出現,可協助診斷。
過敏性鼻炎的診斷:
根據上述典型典型症狀及檢查結果,即可以做出過敏性鼻炎的診斷,
【驗方】
方法1 配方:菊花10克,梔子花10克,薄荷3克,蔥白3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上述葯物用沸水沖泡,取汁加蜂蜜調勻. 用法: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用3-5日. 適應:急性鼻炎.
方法2 配方:蔥須20克,薄荷6克蔓荊子15克.製法:上述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適應:急,慢性鼻炎.
方法3 配方:生薑9克,大棗9克,紅糖70克.製法:上述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用3-5日.適應:急性鼻炎.
方法4 配方: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製法:上述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用法:早晚分服,每日1劑.適應:急性鼻炎.
方法5配方:蔥適量.製法:將蔥搗爛取汁.用法:每晚用葯棉蘸蔥汁,輪流塞鼻炎內.適應:鼻炎.
㈢ 高分跪求大夫看好我的鼻炎
鼻炎從中醫上來講,復雜,但不難,只是好中醫比熊貓還少!
但我認為你一定要有找到好中醫的自信!
與其寄希望於漫無目的的嘗試,不如有選擇的學習一點中醫知識,方便自己識別好醫生
你需要自己根據情況再辨證一下,你需要明白,鼻炎究竟是怎麼回事!
下面的內容是轉的,有些葯毒性很大,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鼻炎是個常見病,也是個難治病。根據臨床觀察,此病似乎越來越多見,也越來越多見於兒童。西醫認為,本病男女老幼均可發生,無季節性和地區性,在受涼受濕後症狀更加明顯。不少網友要求我談一談此病,由此,且就中醫的理法方葯,略述病人應該如何自我保健治療。
鼻炎是西醫的病名,西醫把鼻炎分得比較細,有急性,慢性之不同,慢性鼻炎又有單純性、肥厚性、萎縮性以及過敏性之不同。另外還有鼻竇炎,亦類似於鼻炎。其治法一般是見症治症,或者宣通鼻竅,或者消炎殺菌,甚或手術切除。就我所體會,中醫的治療思路和方法顯然比西醫更為高明有效。
從中醫來看鼻炎到底是什麼病呢?中醫一般稱為鼻鼽、鼽嚏或鼻窒。鼽即鼻出清涕,嚏乃鼻中因癢而氣噴作聲,窒是以鼻塞時輕時重,或雙側鼻竅交替堵塞,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甚至嗅覺失靈為特徵的慢性鼻病。中醫在兩千年前即明確地診斷了此病,並且提出了有效的治療思路和方法。
l 鼻炎的本質是正氣不足,無力祛邪。
《內經》認為:「肺開竅於鼻」,故鼻病似當責之於肺。但人體是一個動態的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平衡體,凡病需要整體辨證,以求其根本。且多數慢性病往往不拘泥於一個臟腑的問題,而是整體影響,所以,治療鼻炎當然也不能拘泥於肺臟。
中醫認為鼻炎多因臟腑功能失調,再加上外感風寒,邪氣侵襲鼻竅而致。此病往往纏綿難愈,一則是正虛而邪戀,二則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濁阻塞鼻竅。因此五臟六腑功能失調為本,主要包括肺、脾、腎之虛損。脾屬土,為肺之母,脾虛則肺之生源化絕而肺虛;腎屬水,金水互生,且肺納氣歸於腎,二者互相影響。因此,治療鼻炎先需治本,重點是溫補肺氣、健脾益氣、溫補腎陽。正氣是祛邪的基礎,扶正即所以祛邪,治鼻炎如此,治療其他大病亦如此。
正氣是我們身體健康的保證。正氣足則自動尋找體內客伏的病邪,並且會努力祛邪外出。鼻炎是外邪客於肺臟,因肺氣不足,無力祛邪,導致邪氣久客。邪客愈久,其病越是纏綿。正愈虛而邪愈盛,且變症百出,漸而成難治痼疾。其本全在正虛,而標不過是鼻炎所出現的各種相關症狀。
目前的中醫常規治療思路往往跟著西醫的屁股走,治標不治本,在炎症上下功夫,見炎就用苦寒傷正之葯。常見有人用銀花、連翹、公英、紫草、丹皮等雜施濫投,且美其名曰既清熱涼血而化瘀,又具抗變態反應之效而有利於調節免疫功能。如此治療,是用西醫的思路指導中醫的臨床。這樣的治療根本就是南轅北轍,誤已害人。況且,更有西醫醫生開中醫處方,根據就是中葯的有效成分,或者是中成葯包裝盒上的說明。病人千萬謹慎小心,不可濫吃西醫開的中醫處方。用西醫理論指導中醫,整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麼現在反而成了常規了呢?!或許是經濟利益的原因吧。
2 鼻炎的熱症是假象
鼻炎患者往往會出現鼻中有黃涕,或者鼻癢,鼻熱等表現。曾有古代醫家對鼽、嚏均從火熱病機而論。如元代的《素問玄機原病式》指出:「鼽者,鼻出清涕也。或言鼽為肺寒者,誤也。彼但見鼽嚏鼻窒,冒寒則甚,遂以為然,豈知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密,熱極怫鬱,而病癒甚也。」又說:「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鼻為肺竅,癢為火化,心火邪熱干於陽明,發於鼻而癢則嚏也。或故以物擾之,癢而嚏者,擾癢屬火故也。」
據於此,一些中醫就辨證鼻炎為風熱犯肺,於是大量地濫用寒涼解毒中葯。豈不知這些所謂的熱症其實都是假象,是標象。讓我們分析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外感風寒之後,正氣不足,無力祛邪,於是風寒邪氣內伏於肺竅,久而化熱,灼津成痰。此時如果只是見熱清熱,就會犯見症治症的毛病。為什麼會出現熱象,根本還是正氣不足,邪氣內伏,郁而化熱。所以,越是清熱,越是傷正;正越虛則邪越伏。如此治法,必然會把一個普通的感冒或者急性鼻炎治成慢性鼻炎,且越治越重。
所以說,治療鼻炎一定要用溫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方法是辛溫解表,而苦寒之劑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不過是庸醫用以害人的工具而已。即使是病人表現為風熱之象,亦需在辛溫解表的基礎上配合少許辛涼解毒之葯,萬萬不可一意清熱解毒為能事。如此治法,那是把鼻炎往大病重病上治,是根本不付負責的做法。
3 炎症的本質是抵抗反應。
鼻炎,顧名思義,是鼻子發炎了,是鼻子里有細菌引起的發炎。如果這樣看的話,西醫用抗生素是有道理的。因為抗生素可以消炎殺菌,治療炎症應該葯到病除。事實上結果如何呢?我不說大家也知道,用抗生素治療鼻炎,百無一愈,而且越治越重,甚至於漸而治成頑疾。君不見多少鼻炎病人反復用抗生素,但數年、數十年不能痊癒。
有的人得病後常常自行用些消炎葯,認為抗生素能包治百病。這是西醫病名引起的禍根,叫某某炎的,不一定就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比如鼻炎,根本就與細菌無關,面對這樣的炎症,抗生素有勁也使不上。且抗生素性寒涼,傷害陽氣。濫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適得其反,導致機體陽氣損傷,病情加重。
需知炎症的實質不在於什麼樣的細菌感染,而在於病人的體質因素。有什麼樣的體質,才會導致什麼樣的症證。比如,同樣是一種葡萄球菌感染,三陽體質的人發為高熱,治療可以解表,清陽明,樞少陽。而三陰體質的人則發為低熱,或者反復寒熱,這時要扶三陰之陽氣,而不是清熱。事實上,當前的三陰體質佔了大多數,感染細菌(中醫稱為感受外邪)之後,其脈多屬沉軟,已經極少有真正的浮緊脈了。因此說,中醫眼中的炎症,大多是寒證,而非熱症。見炎即認為是熱,而且非寒涼不用,非解毒不止。如此治療是見標不見本的治法。
我一直呼籲社會謹慎看待抗生素,不要把抗生素神化,認為其能殺死所有的細菌。要知道,西醫本身也並不主張濫用抗生素的。況且,在國外,抗生素的使用與管理非常嚴格,大街上的葯店裡根本就不太容易買到各種抗生素。因為西醫也發現,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了細菌的耐葯性增加,同時也造成了新的疾病的出現。
中醫認為,只有陽氣比較充足,或者相火比較旺的人,才可以適量地應用抗生素,但也不能長期應用。這樣的病人一般脈比較洪大且沉取有力,多見於一些實證患者。但正常人脈多顯沉軟,那是相火不足的反應。所以,本來機體已經偏於陽虛了,怎麼能夠濫用寒涼的抗生素來消滅不足的真陽呢。
4 過敏的反應也即是人體防禦系統對外來邪氣的抵抗。
鼻炎常常被認為是過敏反應。春季是過敏性鼻炎高發期,很多患者都因對花粉、粉塵過敏,出現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那麼,什麼是過敏呢?我們接著再分析一下過敏性疾病的本質。
人體正氣有兩個作用,一是保證健康,二是祛除邪氣。過敏反應即是正氣的祛邪反應。比如遇到冷氣侵犯皮毛,人體就會打噴嚏,這是肺氣的排邪反應。如果吃到不易為人體接收的食物,胃腸就會促進排出,產生腹瀉,這是胃氣的排邪反應。如果皮膚接觸到傷害正氣的物質,就會在局部產生紅腫熱痛等反應,這是正氣鼓動的局部祛邪反應,表現為各種皮膚紅疹。如此等等,西醫認為是過敏反應,是疾病,但中醫卻認為是正氣的正常排邪反應,而並非疾病。
過敏性鼻炎患者,每於秋冬呼吸冷空氣即加重病情。這是因為正氣感受到寒氣的入侵,奮起抵抗。但因為正氣不足以完全祛邪外出,邪氣亦因正氣阻隔而難以內陷,所以,正邪會交爭於肺的層次,表現為鼻炎發作。這時的過敏反應正好是調整身體正氣的最佳時期。扶正即可祛邪,從而完全恢復健康,而如果傷正即會陷邪於里。這兩種治法的結果都會出現鼻炎症狀消失,但一種是正旺而邪退,一種是正虛而邪陷。
這就象日本鬼子侵入中國一樣,中國人民八年抗戰而趕走鬼子,恢復大好河山。如果中國人民放棄抵抗,讓鬼子佔領中國,似乎也得到了合平。兩種結果,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相信每一位中國人都有明確的答案。治療鼻炎亦是如此,治療其他疾病亦可做同樣的比喻。
西醫治病,極為重視病因。對於過敏性鼻炎來說,西醫認為如果能祛除花粉、粉塵、寒冷等過敏因素,可自行痊癒,或是局部鼻噴激素來控制過敏炎症,緩解不適。其實,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下次粉塵來襲,還是會復發。中醫認為,治病要治本。本是什麼,是人體的正氣,把正氣扶起來才是治病的王道。正氣足了,自然就會恢復健康,而健康的身體根本就不怕花粉、粉塵、寒冷等等的刺激。
由此亦可分析一下西醫對其他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思路。西醫認為一定要努力找到並且祛除過敏源,舍此無他法。臨床我所診治的不少花粉過敏、胃腸過敏等患者,都拿著一張西醫幫助找到的過敏源列表來看病。其實非常可笑,想一想,病人真的能一輩子不碰花草,一輩子不吃麵食嗎?這種所謂的治療,其思路根本就是錯誤的。治療此類過敏性疾病,關鍵在於內求,而不是外求。內求是扶助正氣,以正氣為治病之本。外求是找客觀原因,不過是暫時地躲開致病源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治得好病,。
5 治療鼻炎,扶正才是關鍵。
綜上所述,正氣是治病之本。舍此而他求,不過是治療標象,糊弄病人而已。這么簡單的道理,奈何不少庸醫就是不懂。比如臨床所見不少庸醫治療肝炎、腫瘤、胃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鍾意於苦寒解毒,濫施涼葯,而不知溫補。需知,若外邪入侵,顧護病人的正氣即是最根本的治療。
現代西醫是實驗室醫學,相信看得見的東西,根本就不理解什麼是生命,西醫把生命看成是一些組織器官細胞的組合體而已。所以,西醫相信刀剪的力量。再者,西醫把致病源與人體健康完全地對立看待,所以會發明各種抗病毒、抗細菌葯物以殺死致病源。受這種觀點影響,不少中醫的臨床治療觀發生了改變,開始相信葯物對致病源的直接殺滅作用。於是就偏愛清熱解毒之類的中葯,因為據稱它們含有某些殺菌成分,對於某些致病菌有殺滅作用。
豈不知指望通過葯物直接把疾病治好,那根本就是南轅北轍的想法。疾病的本質是受邪氣干擾,人體正氣的平衡被打破,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不平衡狀態。而真正意義上的治療應該是恢復正氣的平衡,而不是拘泥於殺菌消炎。再者,所有的葯物根本就不可能在體內直接殺死致病源,而是刺激機體的正氣產生排邪反應而已。所以說,冀希望於苦寒解毒中葯,何如直接扶足正氣,配合以祛邪之法。
臨床上我以這樣的思路治療一些大病重病,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而且頻頻能從西醫抗生素底下救治一些生命回來。我認為,其根本就是相信人體正氣的力量,治病先扶住正氣,讓正氣去祛邪,去調整周身的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平衡。這樣的思路一樣可以應用於治療鼻炎,扶正即是治鼻炎之本。
6 濫用西葯,導致病情反復,纏綿難愈,且損傷體質,大病叢生。
鼻炎是多發病,但並非是不治之症。但現實是西醫治療鼻炎,往往會把簡單的病治成慢性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以激素為例。現在西醫發明了鼻用糖皮質激素,由於使用方便、價格便宜、可長時間使用等優點,已在2001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過敏性鼻炎治療的首選用葯。但請問,自從發明了鼻用糖皮質激素,是不是過敏性鼻炎都消失了呢?答案是根本沒有,而且越治越多了。
激素的作用是什麼?是激發人體腎中所藏的元精元陽,以此來祛除邪氣。短時應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反復使用,長期應用,則會因調動元精元陽太過,導致腎之疲憊。腎氣充足是健康的根本,也是各種疾病得以恢復的原動力。如果腎虛,則正氣之根本不足,難以完全祛邪。久之邪氣必然久客,甚至可能深陷入三陰層次,導致其他大病重病的發生。
關於抗生素的濫用,這個話題我曾經在空間里反復地寫文章討論過,大家可以找來以前的文章看看。這里只對鼻炎談抗生素的濫用。
以臨床所見的鼻炎病例中,100%都濫用過抗生素。事實上,濫用抗生素只會導致鼻炎遷延不愈。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哪位鼻炎患者因為用了抗生素而治癒了。
對慢性鼻炎患者來說,感染細菌只不過是諸多病因之一種。即使是西醫亦承認,除非出現高燒、鼻子有膿性分泌物時,才考慮是細菌感染,可選擇性使用抗生素,其他時候根本就不應該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極大。抗生素寒涼傷陽,導致正氣愈虛而邪氣愈盛。對於三陰體質的人來說,極易致正虛而邪陷入三陰。從此,手腳發冷,面色青暗,食慾不振,精神萎靡,這都是正傷邪陷之象。如果不知悔改,久之必然大病叢生。我曾經在奧地利治療過數例此類過用抗生素的病人,包括鼻炎、膀胱炎、胃腸炎等患者,個個精神不振,面色無華,食慾不振,甚至於病人自己說,如果再不停抗生素,感覺自己的命快沒有了。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針灸治療後,都可以完全停止抗生素而且諸症皆好轉。
再者,撲爾敏,新敏樂等西葯的濫用,亦對健康影響極大。此類葯物可預防和治療過敏反應,可以短時有效。但這類葯物能進入手少陰層次,可引起嗜睡。手少陰屬心,是人體君火所藏之處,君火主管全身五臟六腑的協調平衡,主神志。如果西葯傷及心,則會影響到五臟六腑的病變。《黃帝內經》有言:「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再者,心神主管人之精神、情志以及思維、智力、意念等。心神受損,對健康的損害極大。我的觀點是,此類葯物,能離多遠就離多遠,永遠也不到讓它傷害我們的心神。
至於西醫發明的鼻用濕化劑、激光,微波或者等離子射頻等等,不過是見症治症,幫助減輕鼻腔內稠厚的分泌物和痂皮,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治癒鼻炎。手術方法是某些症狀影響了生命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做的最後選擇,怎麼也不可以隨隨便便地就在鼻子里切上一刀。內伏的風寒邪氣未祛,而拘泥於見鼻治鼻,濫用手術,切除組織,則會導致永遠也不可能完全恢復鼻的功能了。
一、鼻炎治療的思路和方法
我們已經清楚,鼻炎是外邪內伏為因,而正氣不足為本。所以其治療思路非常簡單,就用六經辨證。扶三陰之陽氣,祛內伏之邪氣。
急性鼻炎其實就伴隨在感冒症狀里,因此,就當成感冒來治即可。我已經寫過數篇相關的文章,其所用之方多屬經方,療效確切,一兩劑即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細細地參看一下。
大凡久患鼻炎,必是三陰體質。陽氣素虛,無力祛邪。所以,治本之道在於要先扶三陰之陽氣。在扶陽的基礎上,配合開表、通竅、溫通諸葯即可。
太陰體質者,中焦陽氣不運,清陽不升,其表現為面色青白,腹胖易瀉,消化不良,體質比較弱。其舌質多淡胖而大,見齒印,其脈右關無力。當溫補脾土以養肺,臨床我慣用理中湯,附子理中湯,苓姜術甘湯,補中益氣湯等等。這種體質的人往往吃寒涼的食物即容易發作鼻炎,這時可以用麻黃理中湯,開太陽扶太陰,標本皆治。《黃帝內經》有謂:「形寒飲冷則傷肺」,說的就是太陰之證。這時可以用小青龍湯來開太陽,去形之寒;用附子理中湯以扶太陰,解飲之冷,則數劑必效。
少陰體質者,腎陽不足,其表現為面暗色萎,畏寒肢冷,精神不振,睏倦無神。其舌質淡而潤,其脈右尺沉軟無力。當溫補少陰以扶腎陽,我經常以真武湯、附子湯,或者四逆湯加味治之。這種體質的人每每一遇冷空氣,或者一受寒即易誘發鼻炎,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扶少陰之陽,開太陽之表。
厥陰體質者,其陰陽之氣不能平衡,或易陽亢,表現為性急易怒,情緒自我控制力差,頭暈目眩,頭脹頭痛,熱汗出,失眠健忘,腰膝酸軟,或胃脘灼熱疼痛,自覺氣上撞心等證。或者易轉寒證,表現為身冷而畏寒,體質虛弱,體力嚴重不足。或者易於忽寒忽熱,忽躁忽靜。此證我常用烏梅丸、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等加減進退。此類體質的人每每於寒熱交作時節發作鼻炎,或者情緒激動亦能引起鼻炎發作,在上方基礎上加通竅解表開太陽之麻黃即可。
再者,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都通鼻,所以用葯亦當重視肺經與大腸經。可以常服玉屏風散,這是一個扶正固表的方子。我喜歡在其方中加白芷以通鼻竅,兼以為入陽明的使葯。臨床試用,效果不錯。
鼻炎亦不能只是扶正,雖然正足邪自退,但仍要在扶正的基礎上開表祛邪。風寒邪氣自太陽而入,亦必自太陽而出。所以,開表之法,首在開太陽。而開太陽之葯,首用麻黃。
我曾在《中醫對小病變大病的認識》一文中提到:治鼻炎之法,就在於扶助中陽,其法極為簡單。可以用桂枝甘草湯,或者甘草乾薑湯,都極有效果。有鼻炎的病人要馬上停止再用各種抗生素,多護陽,多養陽,平時可以用用這兩個方子,一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如果是少陰體質的人久患鼻炎,那就一定要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就我臨床經驗,如果辨證准確,此方對鼻炎可以說是特效之方。即使不是精確的少陰證,此方亦頗能收到效果。因為少陰與太陽互為表裡,扶助少陰層次的陽氣,最能助太陽層次以祛邪之力。而太陽一開,則風寒邪氣自然自內而出。此方極具治本治標之用,所以能收到極好的療效。
之所以現在極少有人用此方,無非是因為這三味葯都有些毒性。但現在的中醫也並非不敢用毒葯,另外還有兩個原因,一則是溫病理論重視滋陰,於辛溫扶陽頗有顧慮。二則,現代中葯葯理研究發現,麻黃含麻黃鹼,附子含烏頭鹼,都會強心和升壓,細辛能抑制中樞神經等等,開方的中醫怕其副作用。其實,既然是對證之方,當放心應用。方證相當,一般可收覆杯之效。而且,無毒以養生,小毒治小病,毒葯治大病,庸醫所擔心的毒性,其實正好是治病的仙丹。
初患鼻炎本來不難治,就看成是感冒即可,一兩付葯即愈。但因為怕用毒葯,所以漸而治成慢性的了。然後再治來治去,最終治成頑固性疾病了。誰之錯?醫生還是患者?庸醫不通鼻炎之理,濫用寒涼,耗傷病人正氣,其良心何在?!
二、鼻炎標症的有效葯方和葯味
鼻炎發作時出現鼻塞、鼻涕、頭暈頭痛等症狀時,需要先緩解其不適,此時當先治其標。當症狀緩解後再徐徐扶助三陰陽氣,以圖治其本。以下數方皆是治鼻炎標症所設,雖然能有效緩解不適,但非根治之法。各位病人用之有效當見好就收,然後仍需要回到改善三陰體質的根本治療上。
傳統以來,大家都喜歡用蒼耳子散加減方來治療鼻炎,其有疏風解表,宣通鼻竅的作用,對於緩解鼻流濁涕、鼻塞等症狀頗有好處。其方:辛夷花15克,蒼耳子10克,白芷30克,薄荷3克。上葯共研為極細末。每服5克,於飯後用一根大蔥白和6克綠茶煮湯調服,日三次。
如果不喜歡內服,還可以用蒼耳子散吹鼻,亦可馬上通理鼻竅,其效果不差於西葯的激素噴霧劑,且久用亦沒有副作用。其方:蒼耳子、白芷、辛夷、薄荷各等分,上葯共研為極細末,加冰片少許和勻,每次取少取吹鼻,每日4次。其效果極為明顯,凡慢性鼻炎鼻塞明顯,影響呼吸、頭暈頭脹、精神不振者都可試用。還有一個吹鼻的外用方,亦用於各型鼻炎發作期。其方:鵝不食草5克,細辛5克,川芎5克,辛夷花5克,青黛5克。上葯共研極細末,少許吸鼻,日2次。
蒼耳子散亦可變方為煎劑,治療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證屬風邪所致者均可本方加減,有一定緩解症狀的效果。其方:蒼耳子10克,白芷30克,川芎10克,黃芩10克,薄荷10克,川貝母10克,淡豆豉30克,菊花10克,甘草10克。使用本方雖變散為湯,但訣竅是煎煮時宜少加水,武火短煎即可,以使葯性上攻鼻竅,而不沉於中焦。
我自己的經驗,治慢性鼻炎時喜歡用玉屏風散合蒼耳子散為基本方,再據症化裁。寒象明顯則加桂枝、麻黃、細辛等辛溫之葯,若見熱象則加黃芩、魚腥草、川貝之品以清化伏熱,臨床效果尚屬滿意。
對於各型鼻竇炎,《十一師秘要方》書上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方子。我臨床試用,效果極好。其方:辛荑10克(烘乾),桔梗10克,柴胡10克,葶藶子30克。上葯共研極細末,每次3克,溫水沖服,日2次。
季節交替是過敏性鼻炎的好發時期。西醫認為這是過敏反應所致,因此,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脫敏治療,但該療法需持續數年之久,且極易復發。在中醫看來,這是不懂治本之法。此類病患可以下方:紫草15克,茜草10克,旱蓮草10克,白花蛇舌草3克,地龍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荊芥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劑,分兩次服。
如果由於肺氣不足,每每感受寒冷邪氣而發用鼻塞流涕的患者,可用此方。辛夷花30克,川芎10克,川木通10克,細辛10克,防風10克,羌活10克,蒿本10克,升麻10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上葯共研極細末,每次6克,淡茶水送服,日服2次,飯後半小時許服。我曾用之於高年男性久患鼻炎,服葯一次而鼻即通暢。
如果病人出現鼻流黃涕,那是邪郁化火之象,要清其邪熱。可暫用此方。辛夷12克,當歸10克,梔子10克,柴胡6克,川貝母6克,玄參30克。水煎服,日一劑。此方服後,濁涕消失即可停葯,後當以扶正為法。或者亦可用此方止涕:防風10克,荊芥10克,獨活10克,藁本10克,辛夷10克,生甘草6克,細辛10克,牙皂3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未效可將細辛5克,牙皂2.5克,石菖蒲5克,共研極細末,棉花裹塞鼻內即效。
若鼻流濁涕,久久不止,則治療時當清解內郁之火。用下方:蒼耳子9克,辛夷6克,白芷6克,細辛2.1克,川芎3克,藁本3克,桔梗3克,枯黃芩3克,連翹3克,藿香6克,生石膏12克,淡竹葉6克,甘草1.5克,水煎服。這是已故名醫蒲輔周的經驗。
治療鼻炎的鼻塞流涕症狀,最常用的一味中葯就是辛夷花。但此葯入煎效差,當作散服效果始好。比如,我治療長期以鼻塞為主症的鼻炎,或者久年鼻炎而嗅覺喪失,就用單味辛夷花200克,微火烘脆,研為極細末。每次溫水沖服4克,日三次,可取通鼻竅的速效。但久服亦不可,因過於通散,恐耗肺氣,於康復無益。
對於花粉過敏而引起鼻炎者,我喜歡用桂枝湯加玉屏風散,再配合疏表祛邪之劑,效果不錯,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狀,且有治本之功。我認為,抗過敏一定要扶正,永遠勿拘泥於過敏所產生的諸多症狀。
治慢性鼻炎要祛伏邪外透太陽,其最有效的葯物就是麻黃。不少中醫不敢用此葯,怕開表太過,汗出亡陽。其實,可以診病人之脈,有一分浮緊即用一分麻黃。邪氣深伏時往往脈象並非伏緊之象,亦需辨清證候,當用即用,怎可縮手縮腳,怠誤治療,讓病人繼續忍受長期鼻炎的折磨。我臨床經常用麻黃數十克,頗有透邪之功,而不慮其能傷陽。如果病人屬三陰體質,陽氣素虛,醫生怕過用麻黃,可以加白術以扶脾陰,加熟地以滋腎陰,加山茱萸以補肝陰,然後用等量麻黃開太陽,則麻黃開表之力即深入三陰之中,而根本不會過汗。
再補充幾句針灸之道。針刺治療鼻炎效果極好。一般來說,治標可取迎香,魚際,通天諸穴,往往針入而鼻塞消失。治本當扶正,我喜用尺澤穴,是肺經水穴,可取金水互生之功。足三里,培土扶正,又是可補肺之不足。另外,需要辨證取穴,如若因肝膽火熱而眼癢或者黃涕,當取行間、合谷、俠溪諸穴以清瀉木火,加鼻尖點刺出血效果更好;若木郁而鼻塞頭痛、精神不振,則需用四關穴以左右升降,此為治本之道;若三陰虛寒,則當溫補元氣,灸中脘、關元以及肺俞頗有扶正之功;若花粉過敏,當鼓舞督脈陽氣,配合宣降肺氣,用肺俞、大椎、太淵即可。針灸治療鼻炎,勿拘於症狀,當認清疾病本質,盡量標本兼治,則其效甚至快於中葯。
三、慢性鼻炎的配合治療
慢性鼻炎不僅僅是鼻子生病了,其實是全身多個系統出了問題。因此,不能見鼻而治鼻,當重視整體調整。所以,鼻炎患者一定要重視整體辨證,勿拘泥於肺之一臟,當協調周身陰陽、扶助三陰陽氣,以為治療之根本。
慢性鼻炎患者平時可常服四逆湯,這是扶助正氣的最簡單用效的辦法。此方能鼓舞少陰的陽氣,於促進康復能力,提高免疫力極有好處。平時三陰體質的人亦可常服此方,漸而可以改變體質,增加抵抗力。
出汗是開太陽的方法,可以祛邪。因此慢性鼻炎患者可常服生薑紅糖湯,或者神仙粥,能溫運中焦,扶助脾陽,且能打開太陽,祛邪外出。此方對於平時胃寒怕冷,面色青白之人極有好處。
四肢經常發冷的人,可以常服當歸生薑羊肉湯。特別是在容易鼻炎發作的冬季,服此方可以溫通厥陰的陽氣,以促進排邪之功。
人受寒,足先寒。所以,要扶陽就要讓腳溫暖起來。每天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半小時許,一直泡至後背出汗,對鼻炎也很有效果。
如果不願吃葯,也可用針灸的辦法。可以灸足三里、肺俞、關元以及中脘等穴位。可以用艾柱直接灸,也可以用艾條懸灸,同樣都有扶陽的效果。
另外,適當多鍛煉身體。推薦慢跑、長距離散步和太極拳。永遠不要用冷水洗澡,也不要冬泳,特別是三陰體質的人,切記切記。這些都是傷陽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之所以有人堅持冬泳而不生病,是因為體內的陽氣被冷水調動了起來,護於體表之故。但陽氣外浮,體內的陽氣因而也就變虛了。冬天不怕冷也不是什麼好事,陽氣外布,內陽不足,於健康無益。健康是要內陽充足,而不是外陽充足的表象。
㈣ 慢性鼻炎可以用哪些葯方治療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臨床表現以一側或兩側鼻腔通氣不良,反復發生或經久不愈,鼻腔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無明確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反復發作為特徵。本病分成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兩種類型。
中醫稱本病為「鼻窒」。認為本病多因正氣虛弱,傷風鼻塞反復發作,余邪未清而致。
【方一】黃芩湯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黃芩12克、梔子15克、桑白皮15克、連翹15克、薄荷6克、荊芥12克、赤芍12克、麥冬12克、桔梗6克、甘草6克。
【功用】清熱散邪,宣肺通竅。
【主治】肺經蘊熱、壅塞鼻竅,鼻甲腫脹、鼻塞、涕黃量少、鼻氣灼熱
【方解】方中以黃芩、梔子、桑白皮、甘草清瀉肺熱而解毒。連翹、薄荷、荊芥疏風清熱通鼻竅。赤芍清熱涼血。麥冬清熱養陰。桔梗清肺熱,載諸葯直達病所。諸葯合用,清熱瀉肺、宣通鼻竅。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表明黃芩具有較廣的抗菌譜,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作用較強;其抑菌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芩素和黃芩苷,還有促進淋巴細胞轉化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方二】溫肺止流丹
【出處】《辨證錄》
【組成】訶子6克、甘草6克、桔梗18克、魚腦骨(煅過存性)15克、荊芥9克、細辛35克、人參12克。
【功用】溫補肺氣,散寒通竅。
【主治】鼻窒病因肺氣虛寒所致,見鼻塞不通,鼻涕白濁,遇風寒加重者。
【方解】方中以人參、甘草、訶子補肺斂氣;細辛、荊芥疏散風寒;桔梗、魚腦石散結除涕。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訶子對白喉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另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細辛亦有抗炎作用。
【用法】上葯研細末,糊丸,每服5克,每日2次。
【方三】通竅活血湯
【出處】《醫林改錯》
【組成】桃仁12克、紅花9克、赤芍12克、川芎12克、老蔥3根、生薑9克、大棗5枚、麝香0.3克、黃酒半斤。
【功用】行氣活血,化痰通竅。
【主治】邪毒久留,血瘀鼻竅所致鼻塞較甚或持續不減,語聲重濁或有頭脹頭痛,嗅覺減退等症。
【方解】方中桃仁、紅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疏通血脈。麝香、老蔥通陽開竅;黃酒溫通血脈。全方合用,有行氣活血、化瘀通竅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紅花黃素可增加與改善纖維蛋白溶酶活性,改善微循環。赤芍對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抑製作用,對流感病毒也有一定抑製作用。
【用法】將前7味煎一盅,去滓,將麝香入酒內再煎二沸,臨卧服。
【方四】蒼耳散
【出處】《濟生方》
【組成】蒼耳子7.5克、辛夷15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
【功用】疏風散熱,宣肺通竅。
【主治】風熱外襲,肺氣失宣,而致鼻窒。
【方解】本方以蒼耳子宣通鼻竅,散風止痛;辛夷、薄荷散風通竅;白芷祛風宣肺,諸葯合用,具有疏散風邪,通利鼻竅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表明白芷含有多種呋喃香豆素,對多種病毒、革蘭氏陽性菌、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其提取液有鎮痛、消炎、解熱作用。
【用法】上葯曬干,研為粗末,每次取6克,食後用蔥茶調服。亦可以原葯不研末,水煎服,每日1劑。
【方五】川芎茶調散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薄荷12克,川芎、荊芥各6克,甘草6克,防風9克,白芷、羌活各6克,細辛3克。
【功用】疏風散邪,通絡止痛。
【主治】風邪頭癰。治療風邪外襲,肺氣失宣而致鼻塞、涕多之鼻窒症。
【方解】方中重用川芎辛溫祛風活血而止頭痛;薄荷、荊芥、白芷、羌活疏風止痛,清利頭目;細辛散寒止痛;防風辛散上部風邪;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葯。
【葯理】實驗研究顯示川芎能在炎症的早期滲出性階段發揮抗炎作用,並能抑制炎症的晚期增殖病變,同時能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次數,提示川芎嗪及阿魏酸具有抗炎及鎮痛作用。
【用法】上葯研末。每次取6克,食後用清茶調下。每日2次。亦可不研末,水煎服。每日1劑。
【方六】防風散
【出處】《世醫得效方》
【組成】防風、羌活各15克,薄荷、大黃6克,當歸、梔子、川芎各10克,蟬蛻9克,甘草6克。
【功用】疏風清熱,消腫通竅。
【主治】風熱外襲,引動肺胃內熱,上灼鼻竅而致鼻窒症,見鼻部疼痛或鼻涕量多,發熱、便秘者。
【方解】方中防風、羌活疏散風邪;薄荷、梔子、蟬蛻疏風清熱通竅;當歸、大黃、川芎清熱涼血活血;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實驗研究顯示防風含有揮發油、甘露醇、苦味苷等,具有抗病毒解熱鎮痛作用,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揮發油能增強吞噬細胞功能。
【用法】上葯共研為粗末。每次取12克,加燈心100厘米,竹葉10片,水煎服。每日2次。或可不研末,水煎服,每日1劑。
【方七】升降散
【出處】《傷寒溫疫條辨》
【組成】白僵蠶15克、蟬蛻9克、姜黃12克、生大黃9克。
【功用】升清降濁,散風清熱。
【主治】外感風熱,引動陽明內熱,上灼鼻竅而致鼻窒症。
【方解】方中僵蠶能散風邪;蟬蛻祛風透邪;姜黃化瘀行氣,通絡止痛;大黃泄陽明火熱於下。
【葯理】實驗研究證明本方煎劑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還可擴張毛細血管,增強鼻通氣性。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和勻。每次用6克,用黃酒、蜂蜜調勻冷服。每日2~3次。亦可不研末,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方八】辛夷湯
【出處】《御葯院方》
【組成】辛夷、甘菊花、白芷、前胡、川芎、薄荷葉、石膏、白術、赤茯苓、生乾地黃、陳皮各30克,甘草60克。
【功用】疏風清熱,行氣通竅。
【主治】熱邪壅肺,肺氣不利,頭目昏眩,鼻塞聲重,咯痰稠粘。
【方解】方中甘菊花、薄荷葉、石膏疏風清熱;辛夷、白芷、前胡辛溫散風;白術、陳皮、赤茯苓健脾利水化痰;生乾地黃養陰清熱;川芎行氣;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白芷含有多種呋喃香豆素,對多種病毒、革蘭氏陽性菌、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其提取液有鎮痛、消炎、解熱作用。
【用法】上葯同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食後溫服。每日2次。
【方九】辛夷散
【出處】《濟生方》
【組成】辛夷仁、細辛、藁本、升麻、川芎、防風、羌活、甘草、白芷各等份。
【功用】疏風散寒通竅。
【主治】肺虛,風寒濕邪外襲,鼻內壅塞,涕出不已,氣息不通或不聞香臭。
【方解】方中辛夷仁、細辛、藁本、升麻、防風、羌活、白芷著力疏風散寒通竅,川芎行氣止痛,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現代實驗研究,藁本含揮發油,主要為丁基苯酚,川芎內酯等,有顯著的抗病毒功效,並對多種常見的致病性真菌有抑製作用。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6克,食後用清茶調服。每日2次。
【方十】蒼辛魚芷湯
【出處】《雲南中醫雜志》
【組成】蒼耳子10克、辛夷7克、魚腥草20克、白芷10克、防風10克、桔梗6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
【功用】疏風清肺通竅。
【主治】慢性單純性鼻炎。
【方解】方中白芷、防風疏散風邪;蒼耳子、辛夷、魚腥草、桔梗清肺化痰通竅;川芎行氣活血通竅;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葯理研究表明,魚腥草有較好的抑制卡他球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十一】清燥救肺湯
【出處】《醫門法律》
【組成】桑葉19克、煅石膏12克、甘草3克、人參12克、胡麻仁9克、阿膠9克、麥門冬12克、杏仁15克、枇杷葉1片。
【功用】清燥潤肺,宣肺散邪。
【主治】肺津不足,燥熱傷肺,而致鼻窒,見鼻中乾燥,灼熱疼痛,涕痂帶血者。
【方解】方中以桑葉、石膏清宣肺經燥熱;麥冬、人參、阿膠、火麻仁養陰生津潤燥;杏仁、枇杷葉宣肺散邪;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桑葉對傷寒桿菌有強大抑製作用,也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石膏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有消炎、抗水腫作用,煅制後能收斂黏膜、皮膚等組織,減少分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方十二】百合固金湯
【出處】《醫方集解》
【組成】熟地黃、生地黃、當歸身各18克,白芍、甘草各9克,桔梗、玄參各12克,貝母、麥冬、百合各15克。
【功用】滋養肺腎,生津潤燥。
【主治】肺腎陰虛所致鼻窒,見鼻干較甚,鼻衄,嗅覺減退,咽乾燥者。
【方解】方中以熟地黃、生地黃、百合、麥冬、玄參滋養肺腎之陰,生津潤燥;白芍、當歸養血益陰;貝母、桔梗清肺而利咽喉;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表明當歸有抗炎、抗菌、止痛作用,又有促進淋巴細胞轉化的功能。麥冬可使周圍血液中白細胞增多,增強體液免疫力,提高適應外界刺激的能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㈤ 鼻炎怎麼才能治好
鼻炎的話,嚴格來說是無法治癒的。
但可以減輕,比如說洗鼻。用生理鹽水清洗,當然要長期堅持。
最好的方法,就是少感冒,冷天別凍著。
鼻塞太難受可以用那個滴鼻濟,那玩意有依賴性,少用為好。
切忌挖鼻孔,也不要鼻塞時候使勁擤鼻涕。這樣都容易傷害到鼻黏膜,對鼻子很不好的。
鼻甲腫大,真想治的話,建議去做個小手術,激光什麼的。不會有什麼風險,而且比吃葯要過好很多。
術後依舊需要注意,不能經常感冒。
分享一下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㈥ 甘草乾薑湯的用法用量
看過最好劑量甘草60克,乾薑30克的,總之比例就是2比1
㈦ 甘草的功效和服用方法
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 香煙矯味。在化工、印染工業中,甘草也廣有用途。 注意事項 甘草的食用方法 訶子甘...
㈧ 甘草乾薑湯神奇功效是什麼
甘草乾薑湯為中葯試劑,主治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誤用桂枝湯解表之後,出現咽中干,煩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處方用葯
(1)甘草(炙)4兩,乾薑(炮)2兩。古方一兩有考證約為今方三分之一兩
(2)傷寒論: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古方一兩有考證約為今方三分之一兩。
(8)甘草乾薑湯治療鼻炎服用方法擴展閱讀:
方劑主治
脾胃陽虛,手足不溫,口不渴,煩躁吐逆;老年虛弱尿頻,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暈短氣,脈沉無力;現用於胃脘痛、吐酸、腸鳴腹泄、胸背徹痛、眩暈、喘咳,經期腹痛屬寒證者;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
㈨ 甘草乾薑水作用與功效
方劑主治
脾胃陽虛,手足不溫,口不渴,煩躁吐逆;老年虛弱尿頻,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暈短氣,脈沉無力;現用於胃脘痛、吐酸、腸鳴腹泄、胸背徹痛、眩暈、喘咳,經期腹痛屬寒證者。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
(9)甘草乾薑湯治療鼻炎服用方法擴展閱讀
姜甘草湯出自《傷寒論》,治療傷寒後期陽氣不足證,表現為四肢發涼、煩躁、嘔吐而氣逆等。方中,炙甘草補中益氣,乾薑溫中復陽,二葯同用,辛甘化陽。
腹痛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並有寒邪、濕熱、氣滯、飲食、瘀血等病理因素之分。
復中焦陽氣。乾薑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可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甘草用於胃痛、腹痛及腓腸肌痙攣,加入芍葯更佳。
若為熱邪、飲食積滯、瘀血內阻所致的腹痛則不宜用此方。另外,服用此方需注意保暖,忌生冷之物。
㈩ 治療鼻炎的偏方
慢性鼻炎治療偏方:
一、食療:
1)配方:菊花10克、梔子花10克、薄荷3克、蔥白3克、蜂蜜適量.。
制用法:將上述葯物用沸水沖泡,取汁加蜂蜜調勻。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用3-5日。
制用法:上述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
2)配方:生薑9克、大棗9克、紅糖70克。
制用法:上述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用3-5日。
3)配方:蔥須20克、薄荷6克、蔓荊子15克。
4)配方: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
制用法:上述葯物加水煎,取汁即可。早晚分服,每日1劑。
5)配方:鮮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飲,連用1個月。
6)配方:荊芥、百合、黃芪、雞血藤、蒼耳子各10克,辛夷6克,細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
7)配方:蘇葉、蔥白、生薑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8)配方: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 炒蒼耳子7.5克。
制用法:共為細末。每次服6克,飯前用蔥湯或涼開水送服。
二、按摩:「搓揉穴位治療慢性鼻炎」的步驟是:
1、用雙食指的外側來回地搓鼻樑兩側的上下,共搓200下,搓揉到鼻樑有發熱的感覺。
2、用雙食指尖揉動鼻孔兩側的「迎香」穴位,共揉動200下。「迎香」穴位於鼻翼根部正側方的小凹陷處。
3、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動右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動左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合谷」穴位於拇指與食指分叉的凹陷處。
三、冷水治鼻炎:
洗臉不用熱水,用冷水,用手心盛自來水管放出來的冷水,捂在鼻子上,把冷水吸進鼻孔里,而後擤出來,再盛水吸進去,再擤出來,連續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