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捕大魚道具的做法(能抓大魚,方便製作。)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將一張廢舊的漁網織好,用很大很粗的鐵絲在外圍穿一個大圓口,網做深點,然後在用繩子拴四邊,像十字交叉的樣子,在交叉的地方綁很長的繩子就可以出去捕魚了。
2.流網,又稱「扎網」,是由網片和芒子等組成。芒子,是一個細竹竿,上面系著紅綠小旗作標志,下面裝一個大的浮標。
3.小拉網——據說很早就使用這種工具。早年沒有網線和線麻,而是用野生植物螫麻的纖維,紡成細線織網,網苗子約有一丈左右高。網綱和網線是用椴樹皮纖維或柳樹皮纖維擰成的繩。
4.甩鉤——此鉤的製作方法和形狀與蹶達鉤完全相同,只是鉤桿長約8市尺。釣魚時在鉤柄上甩上紅布,引誘魚來吞鉤。
⑵ 冬天捕魚有那些好方法
冬季捕魚 一、捕魚前要注意清除魚塘中的雜物:為作好安全冬捕,一定要清除魚塘中障礙雜物,如樹樁、樹枝、鐵絲網、白色污染物等。 二、因塘制宜。捕魚前要作好魚塘的排水灌水;如魚塘水位太深,不便拉網操作,可以將水位降至1-1.5米,但捕魚後要立即灌水增至2.5米以上,以增加水位保溫,使未達標的商品魚安全越冬,以待來年飼養連續獲利。 三、捕魚時,應注意輕下網快起網:切記下網前,應先將魚網理好,然後依次將底網、網衣、浮網沿塘邊輕輕地放入水中,從兩邊同時拉網。拉網時,在魚塘水面的前1/3-1/2范圍內要緩慢前行。避免塘內魚過早狂游、跳躍與碰撞,拉網至塘面的後半部時要迅速收網、起網,以減少魚的碰網損傷與逃脫數量。 四、捕撈後,更要將親魚與未達到商品魚規格的小魚選出牶用3-4%食鹽水浸洗10分鍾消毒防病後,再放回塘中,以便來年繁殖與茁壯成長。 五、不要為多賺錢而連日操作捕撈:由於冬季水溫低,魚體新陳代謝慢、抵抗力差,如果長期使未捕撈的魚反復拉網受傷,傷口難愈,這樣水霉病等病菌便乘虛而入,造成來年發病減產減收
⑶ 冬天捕魚方法
冬季捕魚 一、捕魚前要注意清除魚塘中的雜物:為作好安全冬捕,一定要清除魚塘中障礙雜物,如樹樁、樹枝、鐵絲網、白色污染物等。 二、因塘制宜。捕魚前要作好魚塘的排水灌水;如魚塘水位太深,不便拉網操作,可以將水位降至1-1.5米,但捕魚後要立即灌水增至2.5米以上,以增加水位保溫,使未達標的商品魚安全越冬,以待來年飼養連續獲利。 三、捕魚時,應注意輕下網快起網:切記下網前,應先將魚網理好,然後依次將底網、網衣、浮網沿塘邊輕輕地放入水中,從兩邊同時拉網。拉網時,在魚塘水面的前1/3-1/2范圍內要緩慢前行。避免塘內魚過早狂游、跳躍與碰撞,拉網至塘面的後半部時要迅速收網、起網,以減少魚的碰網損傷與逃脫數量。 四、捕撈後,更要將親魚與未達到商品魚規格的小魚選出牶用3-4%食鹽水浸洗10分鍾消毒防病後,再放回塘中,以便來年繁殖與茁壯成長。 五、不要為多賺錢而連日操作捕撈:由於冬季水溫低,魚體新陳代謝慢、抵抗力差,如果長期使未捕撈的魚反復拉網受傷,傷口難愈,這樣水霉病等病菌便乘虛而入,造成來年發病減產減收
1、網具
小拉網——據說很早就使用這種工具。早年沒有網線和線麻,而是用野生植物螫麻的纖維,紡成細線織網,網苗子約有一丈左右高。網綱和網線是用椴樹皮纖維或柳樹皮纖維擰成的繩。距今一百年前已經無人用這種網了,完全使用棉線網和線麻織的網。線麻的一部分是赫哲人自己耕種生產的,絕大部分線麻和全部棉網線均由伯力街(蘇聯境內的哈巴羅夫斯克)的俄國人和現在的依蘭縣漢族那裡買來的。
拉網的網眼直徑約有2市寸左右,網苗子高約15——30市尺,每塊網片長約有50市尺。網的上部和網底,都用8股或6股合一的線麻織成網綱。早年用黃菠蘿樹皮或松木板做漂子。每個漂子長約5市寸、寬3市寸、厚六七公分。在網的上綱每隔一市尺左右拴一個漂子。網墜是用黃粘土摻白漿土燒制而成的陶網墜。它每塊呈長方形約有2市兩重。在網底綱上,每隔1市尺左右拴一塊陶網墜,使網底部下沉,在水裡形成一堵牆。捕魚時,將10——30片拉網連結成一起進行捕撈。
圈網——距今九十多年前還使用這種網。早年也是用野生植物纖維織網,網口大、尾尖呈圓錐形,沒有漂子和網墜。網中間有三至五道用柳條或鐵絲製成的圓圈,將網撐起來,並在網的口門和中部設兩道「卡陷」。第一道「卡陷」的入口處要大一些,以便魚游入口內無防備。如果入口小了,魚游至口門不願意前進或退出來。第二道「卡陷」的入口是扁而小的,魚能擠進去即可。這種網長約一丈有餘,口部直徑4市尺左右。撒網時,網口還有迎網。迎網的寬度和圈網的口部是一樣大的網片子,捕魚時將迎網順著下在圈網的口門上。魚觸到迎網後,便沿著迎網進入圈網內。
製作圈網的成本很低,用1市斤棉線即可織成一塊圈網。但它捕魚效果很低,如果魚多時,還可以使用這種網捕魚。這種網主要用它堵小河溝里的魚。現在魚少了,先進的捕魚工具日益增多,所以這種網使用的人少了。
扒網——在一百多年前赫哲人均使用這種網,制網原料有鉛、網線等,均由伯力街和依蘭縣買來的。這種網是用麻繩織的。頂尖底闊,呈圓錐體。沒有網漂,只是底部每隔6寸左右拴一個用鉛鑄成的網墜,網墜下邊有網兜,以便兜魚用。網的最頂端有一根提索繩長約3——4丈。現在還普遍使用此網,主要用它打渦子。
待河網——據說這種網很早即在赫哲族中流傳使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用細麻線織成的,呈袋形,口部和尾部都是一樣大,約有一丈五尺至二丈左右長,七八尺寬。沒有網漂和網墜。網眼約有2市寸大,尾部的一角上有個小口,並用小繩抽綁著,以便捕到魚時,從小口往外取魚。在網的尾部約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拴上一根長約3丈左右的小細繩,捕魚時將網下在水裡後,將繩子的一頭拉到水面上,握在捕魚人的手中,如果有魚入網內觸到網底時,就扯動這根小繩,便把網口拖到船上來,然後再將網尾拉到船上取出魚。
掛網——使用這種網的年代很久了,是用麻繩織的,沒有網墜,用黃菠蘿樹皮做漂子。每塊網長約10丈左右,約6市尺高。網眼大小不等,在3——6市寸之間,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的,以便捕大魚時把有大眼網的下在河裡邊,將小眼網的下在河外口。這樣能使較小的魚通過大眼網,到小眼網方能掛住,大魚就掛在大眼網上。現在已無人使用了。
鼓咚網——在50年前即使用這種網。這種網呈口袋形,長約二三丈,有網漂和網墜,適用於冬季和流量較大的水域,捕獲量不大,現已無人使用。
絲掛網——這種網是由松花江上游的漢族人傳入的,絲掛網有兩種:一種是浮掛子,另一種是底掛子。浮掛子每塊高約6市尺,長約10幾丈,網眼約有4市寸左右,在網的上綱每隔1.2市尺拴一個秫秸漂子,在底綱上每隔1.4市尺左右拴一個鉛制網墜。但網墜子的壓力要比網漂的漂浮力小一些為宜。所以這種網下到水裡是在水的上層浮著,可以下在有流的大江上。底掛網的網苗高約3市尺,網眼的大小和網片的長短與浮掛網相同,只是漂子的浮力沒有網墜的壓力大,所以將網下在水裡就沉到水底。因此,這種網適合於無流的小河或泡子里捕魚。
這種網的上下網綱都是棉線的,均用豬血染好。「網衣子」(即網片)是用八股蠶絲合在一起織起的。將網片全部織成後,再用蘇油或桐油抹在網片上,曬干後即可使用。
2、魚叉
魚叉是赫哲人使用最早的一種捕魚工具。製作魚叉比較簡單,使用也較便利,一個人就可以操作。
魚叉有兩種:一種是連柄叉,另一種是活柄叉。叉頭是鐵製成並有倒鉤的。連柄魚叉是將叉頭固定在長約六七尺,直徑一寸的木桿上。這種魚叉只能叉小魚(如鯽魚、狗魚、鯉魚等),由岸上、船中或冰上叉魚。活柄魚叉,叉頭有庫,使用時將叉頭安在叉柄上。叉柄長約一丈七八,用一根繩拴在叉庫上,另一頭拴在叉柄的最末端。叉到魚後,叉頭脫離叉柄,由繩子系著,魚不易逃跑。如果魚拼力掙脫遠游,還有叉柄浮在水面,有追尋的目標。魚叉一直沿用至1950年左右。
魚叉多是赫哲人自製的,制魚叉的廢鐵原料,是由蘇聯境內的伯力街和我國的依蘭縣城買來的。以後雖然有了漢族鐵匠不斷進入赫哲族地區,但赫哲人仍是自己動手製作魚叉。他們認為自己制的魚叉堅固耐用,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成本也低。
3、魚鉤
快鉤——這種鉤亦稱「滾鉤」,是由漢族地區傳入的,赫哲人用快鉤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製作這種鉤的技術比較復雜,成本也高。制鉤的原料有鐵絲、棉線、白鐵皮等物。使用時還用鋼銼銼成銳利鉤尖,使用數日後,用「糊皮」與鉤綱放在鍋中煮,以防鉤綱朽爛。
制鉤的原料是用10——12號鐵絲截成約5寸長的小節,然後用炭火燒紅,捻成四棱尖,用做好的模子彎成鉤形,再用適當數量的火硝、木炭屑和豆油拌在一起,裝在壇子里或較厚的半截鐵桶內,架在特製的火爐上。用火燒一晝夜左右時間後,將鉤子或將壇子倒在水中淬火,使鉤子成鋼性,然後再與小米摻一起在鍋內翻轉不停地烘炒,並經常用鋼銼銼著試驗其硬度,既能銼動,又不脆斷,不彎鉤尖為正合適。這樣,使鉤有韌性,鉤到魚後不易拉直。用棉線捻成6寸長的鉤爪繩,一頭拴在鉤把上,另一頭拴在鉤綱上。每隔5寸左右距離拴一把鉤,每隔24——28把鉤子,拴上一個小白鐵合漂子,但也根據漂子的浮力決定拴鉤子若干,主要標志是鉤子將漂子壓至水裡,似露不露即可。
鉤綱長10——11丈、直徑粗70毫米的繩,是用線麻或棉線擰成的。將新鉤綱放在豬血中浸泡,待豬血浸透鉤綱後,再放在鍋內,將鉤綱煮至一定程度取出晾乾,以防腐爛而耐用。一根鉤綱拴200——260把鉤子,是為一桿子鉤,捲起來後,用小桿子串上,放置木架中,以備下鉤之用。
快鉤在使用前,必須用「糊皮」放鍋內糊好,「糊皮」是從外地買來的。但有的人自己用柞樹皮或柞樹上結的橡子用鍋煮後,呈咖啡色,並稍有粘性而代替「糊皮」的。將鉤子放在鍋里,用小勺往鉤綱、鉤爪繩上澆「糊皮」的湯,使白色的鉤線變成「古銅」色,這樣,鉤綱即抗腐爛。再將鉤尖銼銳利些,放入江中捕魚。這種鉤子使用起來很便利,二人即可下20多桿子快鉤,什麼魚都能捕到,生產效能很高。
快鉤捕魚對魚類繁殖、保護是不利的,因為有時魚掛在鉤上不牢固,脫鉤後死的較多,即是不死,也不能繁殖。國家為了繁殖魚類,頒發了對鉤具的發展和管理的規定。在全省范圍內不再發展鉤具,並逐漸減少,在1958年內消滅25%,1960年基本根除,另以網具代替。
鰉魚鉤——這種鉤出現約有一百五十多年,起初由俄國傳入,所以稱這種鉤為「毛子鉤」。此鉤大小不等,一般可分為3個型號:一號是最大的鉤,鉤莖約有6——7市寸長;二號鉤較一號鉤小一些;三號鉤是最小的,與現在用的快鉤相類似。這種鉤子是機械製作的,鉤是圓細而長尖。但個別的鉤莖也有三棱或四棱的。用1——1.5市寸長,約70厘米粗細的繩子,做「鉤爪繩」拴在鉤把上。每個鉤彎處拴一個黃菠蘿樹皮做成的漂子。漂子大小要根據鉤的型號大小確定。鰉魚鉤不是先將鉤子固定在鉤綱上,而是另外有一根約10餘丈長、用椴樹皮和柳樹皮的纖維擰成的粗繩子,下鉤時先將這根大繩子下到江里,然後再將鉤子每隔1市尺拴在已下好的鉤綱上。
架子鉤——這種鉤主要是秋季用它捕鮭魚,不太適合用於捕雜魚。架子鉤和鰉魚鉤相似,但它沒有漂子,下鉤方法也不相同。
毛毛鉤——它是一種很簡單的捕魚工具,也是赫哲人使用較早的捕魚鉤具之一,這種鉤是用普通的「鯉魚鉤」或用較厚的鐵片、鐵絲等赫哲人自己製作的。此鉤有幾種不同類型:有的用「鯉魚鉤」在鉤柄上用鉛鑄成一個約半兩重的疙瘩;但鑄鉛時留一個小孔,以備穿繩用。繩子長約2丈左右,將繩的一頭拴於鉤上,另一頭拴在約5尺多長的木桿或竹桿上。釣魚時在鉤柄上拴上兔子毛或狍子毛,將鉤蓋住。另一種方法是用鉛片或鐵片製成小勺形狀,拴在鉤柄上,將其扔入水中拉著魚線走動,使小勺閃閃發光,用以引誘吃活食的大魚前來,使其誤認為是小魚在游動,在大魚吞食小勺時將它鉤住。製作毛毛鉤的成本很低,生產效能也不高。
底鉤——它是一種最早、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捕魚鉤具,捕魚效能也是最低的。尤長友老人說:「過去沒有機器製作鉤子時,漁人自己揀到一塊鐵絲,銼成尖,彎成鉤即可釣魚」。現在是用機器製作的小魚鉤釣魚。此鉤拴在長約7-10市尺長的木桿上或木板上,釣魚時甩入水中,不用時將鉤線纏在木桿或木板上,便於攜帶。老年人、兒童在閑暇時用這種鉤釣一些小雜魚做菜吃,無人用它專門捕魚生產。
蹶達鉤——用三四個快鉤,也可以用鰉魚鉤拴在一起,成為三角錨形或四方形,然後再用鉛鑄成頭大、尾尖、錐形的鉤柄。全鉤約有半斤重,尾部有個小鐵圈,由一根長約1丈的細繩拴在小鐵圈上,繩子的另一頭拴在長約5市尺的木棍上,以便放入水中上下蹶達著釣魚。
甩鉤——此鉤的製作方法和形狀與蹶達鉤完全相同,只是鉤桿長約8市尺。釣魚時在鉤柄上甩上紅布,引誘魚來吞鉤。
⑸ 夏天晚上絲網怎麼正確捕魚
絲網用在窄一點的地方,晚上下網最好,注意水的深淺,網上的沉重物不要太大太沉,能沉下去就行;買網按照河裡比較普遍的魚的大小去買;收網,用個大盆按照放網時候繞線的方式去收網,帶浮子的那邊收好,有魚直接倒到盆里;捋網,在干凈的水泥地上把草之類的東西慢慢拿掉,然後再把網像收網時候那樣捋一遍,打結,然後就可以再下網了。
絲網(粘網)用在窄一點的地方,晚上下網最好,注意水的深淺,網上的沉重物不要太大太沉。能沉下去就行。
步驟如下:
1、買網,按照河裡比較普遍的魚的大小去買,論指的,比如三指、四指之類的。
2、下網,就想你放線一樣的,河水不急的話可以攔河下,河水急的話就順水下,記住不要丟了,然後就是等待了,中間也可以用個竹竿之類的東西去挑下網收魚, 一般都是網放那裡幾個小時的。
3、收網,用個大盆按照放網時候繞線的方式去收網,帶浮子的那邊收好,有魚直接帶到盆里。
4、捋網,在干凈的水泥地上 把草之類的東西慢慢拿掉, 然後再把網像收網時候那樣捋一遍打結,然後就可以再下網了。
⑹ 怎麼錨魚用什麼錨鉤好
用錨鉤,也叫滾鉤,一般將很多帶子線的鉤子掛在主線上,從水底拖過去掛魚。適合用於江河湖泊、淺海捕魚。
用自行車的車輻條做鉤子(用鉗子就可以彎出你想要的形狀),將三個鐵絲穿過過油嘴(穿過之後將三根鐵絲頭部對折5毫米),然後固定澆鉛。不用焊接,鉛皮冷卻之後會把三個鐵絲箍緊。
⑺ 水比較深如何下絲網捕魚,絲網放下去看不見浮子
在晚上下網較好,因為白天下網,魚會看見網,不會往上撞。並且需要注意水的深淺,網上的沉重物不要太大太沉。注意安全。
下網,就想你放線一樣的,河水不急的話,可以攔河下,河水急的話,就順水下,記住不要丟了。然後就是等待了;收網,按照放網時候繞線的方式,去收網,帶浮子的那邊收好,有魚直接帶到盆里;捋網,在干凈的水泥地上,把草之類的東西慢慢拿掉,然後再把網像收網時候那樣捋一遍,打結,然後就可以再下網了。
捕魚季節:
我國北方一年四季都可捕魚,但一般多在春秋兩季。春天的魚十分香嫩。春季一開江,在冰下生活了一冬的魚,由於不受外界環境的污染,所以「開江」的魚最好吃。
東北的夏天也可捕魚,但漁民一般不在這個季節撤網捕魚。一是因為夏天空氣潮濕,容易爛網;二是因為魚的繁殖期多在夏天,所以漁民自然不捕。
秋天的魚鮮肥,是捕魚的好季節,但要選好魚種和方位。民間有」秋打插江魚,冬打穩水魚」之說。
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東北捕魚的黃金季節到來了。歷代冬季東北民間捕魚都十分興旺,捕撈方式多為打冰洞,也叫打「冬網」,還有用「攪拉網子」或釣網拉拖的。
(一)、絲網的主要應用:
絲網應用領域遍布工業、農業、科技、國防。上至科技尖端,高新產業,下至衣食住行,文化生活,與國民經濟同步發展,與國計民生休戚相關。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網生產國,我國的絲網生產基地是河北安平。
篩網是對一類絲織品的大的規類,又叫絲網。是用化學纖維、蠶絲、金屬絲等通過一定的紡織方法製成的產品。
篩網應用領域遍布工業、農業、科技、國防。上至科技尖端,高新產業,下至衣食住行,文化生活,與國民經濟同步發展,與國計民生休戚相關。
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建築、印刷、印染、電子、采礦、制葯、糧食、食品加工、化工。 篩網的四大功能:篩、濾、印、固。
篩:主要用於冶金、煤炭、橡膠、石油、化工、制葯、汽車、陶瓷、玻璃等工業中作固體顆粒、粉末、篩分等。濾:主要用於石油工業作泥漿網,化工化纖電鍍工業作酸洗網及液體氣體過濾凈化等。
護:主要用於土木建築批水泥,飼養雞、鴨、鵝、兔及動物園圍欄。機械設備的防護,高速公路護欄,體育場所圍網,馬路綠化帶防護網。固:可用於建築業、公路、橋梁作鋼筋用及骨架支撐等。
此外金屬絲編織絲網可用於石油工業作泥漿網,化工化纖電鍍工業作酸洗網,冶金、煤炭、石油、化工、制葯、汽車、陶瓷、玻璃等工業中作固體顆粒、粉末、篩分及液體氣體過濾凈化,絲網印刷,骨架支撐等。
(二)、長江禁捕退捕在行動:
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共抓長江大保護、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關鍵舉措。
農業農村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牽頭抓總職責,發揮部際協調機製作用,組建跨部門工作專班,強化政策支持和工作督導,穩步推進長江禁捕退捕各項工作。
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下達補助資金87億元,占計劃安排數的95%;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於2020年1月起實現全面禁捕,其他重點水域將於2021年1月起實行10年禁捕;累計回收處置漁船8.3萬艘,約占需退捕漁船的73%。
⑻ 怎樣自製撈魚的網
傳統的製作漁網方法:漁網用經線和梭子里的緯線套結而成,結節大小是網繩直徑的4倍,突出於網衣平面。這種網稱有結網。
異於傳統漁網的製作方法:
1、絞拈法
兩組紗線由機器同時絞拈,在交接點處相互穿心交結成網,這種網稱絞拈無結網。
2、經編法
通常用裝有4~8把梳櫛的拉舍爾經編機將經紗成圈連接成網,稱經編無結網。經編無結網平整、耐磨、重量輕、結構穩定、結節強度高、網衣破損後不變形、不鬆散,可廣泛應用於海上捕魚,淡水捕魚和養殖以及其他各種特殊用途。
⑼ 撈魚網的做法
工具/原料
一根小鐵絲
一個小網袋
一根空心的小鐵棍
方法/步驟
1
准備一根小鐵絲、一個小網袋和一根空心的小鐵棍。
2
用小鐵絲沿著袋子口繞一圈。
3
小鐵絲沿著袋子口繞一圈後,繼續延伸,預留5-10厘米的長度。
4
把穿過袋子口的鐵絲那端纏繞住另一端鐵絲。
5
把鐵絲塞進空心的小鐵棍里(沒有空心小鐵棍可以找小竹子代替)
6
鐵絲塞進小鐵棍後,可愛的撈魚網就製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