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麻黃為什麼能成為第一種被現代醫學證明有效的中草葯
麻黃草,也叫草麻黃、麻黃,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麻黃科麻黃屬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乾燥草質莖。有廣泛的中葯用途。麻黃草是葯材,也是製造冰毒的原料,原產新疆、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中國對麻黃草實行嚴格控制,禁止自由買賣。
自2019年1月1日起,對麻黃草實施出口配額管理,不再實行禁止出口管理,符合條件的經營者可向商務部申請出口配額,麻黃草出口的報關口岸指定為天津海關。
3.用於水腫而兼表證,本品發汗利水,有助於消散水腫,常與生薑、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4、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應葯物可以治風濕痹痛及陰疽、痰核等證
麻黃全草及種子有毒,服大量中毒後初表現為中樞興奮、神經過敏、焦慮不安、煩躁、心悸、心動過速、頭痛、眩暈、震顫、出汗及發熱,有的有惡心、嘔吐、上腹脹痛、瞳孔散大,或有排便困難、心前區疼痛,重度中毒者則視物不清、呼吸困難、驚厥、最後因呼吸衰竭、心室纖顫而死亡。
⑵ 麻黃(草麻黃)有哪些特徵
(朱蔚華)
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 f.)別名川麻黃。為麻黃科草本狀小灌木。主產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等省區。以綠色莖枝和根入葯。全草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麻黃鹼、偽麻黃鹼,此外尚含微量的甲基麻黃鹼、甲基偽麻黃鹼、去甲基麻黃鹼、去甲基偽麻黃鹼、麻黃定鹼、麻根素、麻黃唑酮、α-松油醇以及鹽基苄基甲胺等。葯理試驗認為麻黃能興奮中樞神經,對於大腦、中腦及延腦、呼吸與循環中樞,均有興奮作用;還有類似腎上腺素的作用。內服麻黃制劑後,表現全身溫暖,心跳加快,末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緩解支氣管和胃痙攣;促進膀胱內括約肌緊張或痙攣;抗過敏,可用於蕁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縮,故可用治療鼻炎。麻黃揮發油對流感病毒(亞洲甲型,AR8)有抑製作用,麻黃揮發油乳劑有解熱作用,有鎮靜作用及引起肌肉癱瘓現象,對蟾蜍心臟有抑製作用。麻黃定鹼能降低血壓,增加豚鼠的離體子宮及離體兔腸的收縮。偽麻黃鹼有顯著的利尿作用。地上部分味辛、微苦、性溫;有發汗、平喘、利尿功能;主治風寒感冒、發熱無汗、咳喘水腫。根:味甘、澀,性平;有止汗作用;主治自汗、盜汗。
其同屬植物木賊麻黃(E.equisetina Bge),主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等省區;中麻黃(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主產於甘肅、新疆、青海等省區,亦供葯用。
一、形態特徵
株高20—40cm。木質莖匍匐橫卧土中,似根莖狀,外皮褐色或褐紅色,有須根。小枝圓,具淺縱槽,對生或輪生,直或微曲,節明顯。葉膜質鞘狀,生於節上,下部合生,上部2裂,裂片銳三角形。花單性,雌雄異株,雄球花黃色,常有數個雄花序組成穗狀;雌球花單生枝頂,具苞片4對,雌球花成熟時苞片增大,肉質紅色,成漿果狀,長方卵形或近圓形。種子2粒,卵形(圖16—33)。
圖16—34 紫蘇形態圖
1.果枝 2.花 3.花冠剖開 4.果實
作紫蘇用的除上述種外,還有回回蘇(雞冠蘇)〔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Thunb.)Hand.-Mazz。〕主要區別為葉皺曲,全部深紫色,邊緣流蘇狀或條裂狀,形如公雞,故名雞冠紫蘇,惟植株較矮小,因此產量不及紫蘇。
與紫蘇形態相似的還有白蘇〔P.frutescens(L.)Britt.〕和野蘇〔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Thunb.)Kudo〕。白蘇的全株密被白毛,莖葉淡綠色,花冠白色,小堅果褐色或灰色,較紫蘇大。野蘇葉較小,卵形,長4.5—7.5cm,寬2.8—5cm。該二種的種子在部分省區以蘇子入葯。
二、生物學特性
紫蘇對氣候條件適應性較強,但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下生長旺盛產量較高。土壤以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為好。在重粘性或乾燥、瘠薄的砂土上都生長不良。前茬以小麥、蔬菜為好。紫蘇需要充足的陽光,因此可在田邊地角或壟埂上種植,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種子發芽的適溫25℃左右,在溫濕度適宜的條件下,3—4天可發芽。白蘇種子發芽所需溫度較低,15—18℃即可發芽。紫蘇屬短命種子,常溫下貯藏1—2年後發芽率驟減,因此種子採收後宜在低溫處存放。紫蘇生長要求較高的溫度,因此前期生長緩慢,6月以後氣溫高,光照強,生長旺盛。當株高15—20cm時,基部第一對葉子的腋間萌發幼芽,開始了側枝的生長。7月底以後陸續開花,從開花到種子成熟約需一個月,花期7—8月,果期8—9月。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選陽光充足、排灌方便、疏鬆肥沃的壤土種植為好。4月上旬整地,每畝施廄肥或堆肥2000—3000kg作基肥,耕翻土地深25cm左右,整細耙平。
(二)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直播生長快,收獲早,並可節省移栽勞力,但要注意及時間苗,掌握好株行距,過稀過密都影響產量。移栽紫蘇可利用油菜或麥茬地,也可栽於未成熟的玉米行間,只要加強管理,產量也高。
1.直播
播種期北方4月中下旬,南方3月下旬。條播、穴播均可,條播按行距50cm,開0.5—1cm淺溝,播後覆薄土並稍壓實,有利於出苗。每畝用種子0.75kg左右。穴播按株行距30×50cm挖穴,播後覆薄土。南方播後在穴內施稀薄人畜糞尿,每畝1500kg左右。或每畝用種子約150g,草木灰150kg及人畜糞尿30—40kg,拌成種子與灰糞的混合物,播種時每穴施一把混合物,不必覆土。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快慢與溫度有關,播種早溫度低出苗慢,反之則快。在適溫(約25℃)下5天左右可出苗。
2.育苗移栽
在乾旱地區沒有灌溉條件或種子缺乏,或前茬作物尚未收獲等,都可用育苗移栽法。苗床宜選向陽溫暖的地方,床土要施足廄肥或堆肥,並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或草木灰。育苗期南方3月北方4月。播前先澆透水,待適耕時再翻土作苗床,將種子均勻撒於床面,蓋細土0.5cm即可,保持床面濕潤,一般7—8天可出苗。早春氣溫低,可在苗床上貼地覆塑料薄膜,待幼苗頂土後再揭去薄膜,採取如此措施,5月上旬即可移栽。苗高15—20cm時可選陰雨天或晴天下午移栽。挖苗前一天,將苗床澆透,以保證挖苗時不傷根。苗子要隨挖隨栽。在整好的地上,先按50cm行距開溝,深約15cm,將苗按30cm的株距排列在溝內一側,然後覆土,澆水。1—2天後鬆土保墒,乾旱時澆2—3水即可成活。以後減少澆水,使根系入土較深,有利於吸收深層肥水,促進生長發育。
(三)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
條播者應在苗高15cm左右時按30cm株距定苗,穴播者,每穴留苗2—3株,如有缺株應補上。育苗移栽者,栽後一周左右,如有死亡,也應及時補栽。
2.中耕除草
植株封壟前必須勤鋤,特別是直播容易滋生雜草,作到有草即除。澆水或雨後土壤易板結,應及時鬆土,但不宜過深,以防傷根,也可將中耕與施肥培土結合進行。
3.施肥
紫蘇施肥量大則枝葉繁茂,如果土壤貧瘠或未施底肥,出苗後可隔周施一次化肥,每次畝施13—20kg,全生育期用量100—130kg,應N、P、K俱全,按成分計算全生育期N10kg,P 10kg,K 6.7kg。若用人畜糞尿追施,6—8月每月一次,每次1500kg左右,第一次由於苗嫩施肥宜淡,最後一次追肥後要培土。
4.排灌
紫蘇在幼苗和花期需水較多,乾旱應及時澆水,雨季應注意排澇,以免爛根死亡。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紫蘇斑枯病
(Septoria perillae Miyake)
6月以後開始發生,初期葉面出現褐色或黑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為近圓形大病斑,病斑乾枯後形成穿孔。高溫多濕種植過密透光和通風不良易染此病。防治方法:不要種植過密,雨季注意排水,不用病株種子,發病初期用代森錳鋅70%膠懸劑乾粉噴粉防治,每隔一周一次,連噴2—3次,也可用1∶1∶200倍波爾多液防治,採收前20天停止用葯。
2.銹病
7月以後發生(四川)。開始時植株基部的葉背發生黃色斑點,濕度越大傳播越快,嚴重時病葉枯黃反卷脫落。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栽種密度適宜;發病初期可用25%粉銹寧1000倍液噴霧防治。
3.歐洲菟絲子
(Cuscuta australis R.Br.)
又稱南方菟絲子、金絲藤,為高等寄生種子植物。6—9月在紫蘇莖上寄生,7—8月為害最重。防治方法:水旱輪作或深翻土地使寄生植物不能出土。用生物制劑「魯保一號」工業用品0.25—0.4kg或土製品0.75—1kg對水100kg,肥皂0.1kg噴霧防治。
4.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4—5月為害,從地面咬斷幼苗。防治方法參見人參。
5.銀紋夜蛾
(Plusia sp.)
7—9月幼蟲咬食蘇葉,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倍液噴霧防治。
6.紫蘇野螟
(Pyrausta phoenicealis Hübner)
幼蟲咬食葉片和枝梢,常造成枝梢折斷。北京7—9月為害。一年3代以老熟幼蟲在殘葉或土縫內滯育越冬。防治方法:清園,處理殘株;收獲後翻耕土地,減少越冬蟲源。
其它尚有紫蘇隱蚜(Cryptaphis siniperillae Zhang)等。
四、採收與加工
(一)採收
紫蘇的採收期因用途及氣候不同而異。一般認為枝葉繁茂時揮發油含量高,即花穗剛抽出1.5—3cm時含油率最高,因此上海一帶,作蒸餾紫蘇油的紫蘇全草,在8—9月花序初現時收割。作葯用的蘇葉、蘇梗多在枝葉繁茂時採收。南方7—8月,北方8—9月。蘇葉、蘇梗、蘇子兼用的全蘇一般在9—10月份,等種子部分成熟後選晴天全株割下運回加工。
(二)加工
紫蘇收回後,攤在地上或懸掛通風處陰干,干後連葉捆好稱全蘇。如摘下葉子,揀出碎枝、雜物,則為蘇葉;抖出種子即為蘇子;其餘莖稈枝條即成蘇梗。有的地區在紫蘇開花前收獲凈葉或帶葉的嫩枝時,將全株割下,用其下部粗梗入葯,稱為嫩蘇粳;紫蘇子收獲後,將植株下部無葉粗梗入葯,稱為老蘇梗。全草收割以後,去掉無葉粗梗,將枝葉攤曬一天即入鍋蒸餾,曬過一天的枝葉225kg一般可出紫蘇油0.2—0.25kg。
五、留種
留種的紫蘇宜稀植,以行株距各0.5m為宜,加強水肥管理,使之生長健壯。當果穗下部2/3長一段的果萼已經變褐色時可收割,因種子壽命短,宜在乾燥低溫處保存。
⑶ 麻黃升麻湯配方
<組成用法>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葯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石膏六銖(碎,綿裹) 白術六銖 乾薑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令盡。汗出愈。
<方葯功效> 發越郁陽,清上溫下。
<適應證候> 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寸脈沉遲,下部脈不至。
本證以邪陷陽郁,上熱下寒為病機關鍵,以邪陷而陽郁不達之手足厥冷、熱甚於上而灼傷津液之咽喉不利、唾膿血、脾虛而寒甚於下之下部脈不至、泄利不止為審證要點。
<方葯詮解>
1. 葯物配伍 本方主治邪陷陽郁,寒熱錯雜之證。故方中重用麻黃以宣內郁之邪,配升麻則宣透之功更著,且升麻又能升舉下陷之陽氣;知母、石膏、黃芩,苦寒以清在上肺胃之熱;天冬、萎蕤、養陰生津;當歸、芍葯養血和陰;桂枝、乾薑溫中通陽;白術、茯苓、甘草健脾補中,交通上下之陰陽。諸葯合補、瀉、寒、溫、宣、散於一體,補而不斂邪,散而不傷陰,葯效互補,充分發揮清上溫下、滋陰和陽,發越郁陽之功。本方用葯特點有二:其一,葯味多。集宣、散、清、溫、補、瀉之品於一方,以適應復雜之病情;其二,劑量小而重點突出。其中麻黃用量最大,為二兩半,以寓宣散為主之義,余葯量小,又利於發散陽郁而防傷陰液之弊。故服葯後,宣散而致「汗出」,從而達到交通表裡上下,既濟陰陽水火之效,則其病可愈矣。
2. 名家方論
王晉三:麻黃升麻湯,方中升散、寒潤、收緩、滲泄諸法具備,推其所重,在陰中升陽,故以麻黃升麻名其湯。膏、芩、知母苦寒,清降上焦之津,芍葯、天冬酸苦,收引下焦之液,苓、草甘淡,以生胃津液,歸、術、萎蕤緩脾,以致津液。獨是十味之葯,雖有調和之致,不能提出陰分熱邪,故以麻黃、升麻、桂枝、乾薑開入陰分,與寒涼葯從化其熱,庶幾在上之燥氣除,在下之陰氣堅,而厥陰錯雜之邪可解。(《絳雪園古方選注·汗劑》)
張令韶:傷寒六七昌,乃由陰出陽之期也。粗工以內在熱不解而大下之,虛其陽氣,故寸脈沉遲,手足厥逆也。下為陰,下部脈不至,陰虛不能上通於陽也。咽喉不利吐膿血,陽熱在上也,泄利不止,陰寒在下也。陰陽兩不相結,故為難治。與升麻、麻黃、桂枝以升陽,而復以茯苓、白術、乾薑調其下利;與當歸、白芍、天冬、萎蕤以止膿血;與知母、黃芩、甘草以利咽喉;石膏性重,引麻黃、升麻、桂枝直從里陰而透達於肌表,則陽氣下行,陰氣上升,陰陽和而汗出矣 ......
來自:五穀蟲鼠婦 > 《經方3》
麻黃升麻湯案
傷寒六七日,大下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是過經向愈之時,陽氣當自復而生發為用。此時大下之,無論中陽受損程度如何,總會重挫陽氣向外之勢。如此陽氣不能生發外達,則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
下部脈不至,應是指趺陽脈不至。大下後使中陽下陷,伏郁於里,則當升不升、當降不降,故下部脈不能應之而至,且泄利不止。若證僅見此,則陽虛者與理中、四逆輩,陽未損者與葛根湯,但使陽升厥愈,利必自止。
但此時並見喉咽不利唾膿血,說明大下之時亦使未解之邪熱內陷,灼傷血絡。此時如復其陽升發之用,則恐助邪熱;不復陽用,則泄利不止,故曰難治。
難治非不可治,還需謀求治法。此證屬大下陷陽,故治當須升提陽氣以復其用。喻嘉言謂:「寸脈沉而遲,明是陽去入陰之故,非陽氣衰微可擬,故雖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泄利不止,其不得為純陰無陽可知。況咽喉不利、唾膿血,又陽邪搏陰上逆之徵驗,所以仲景特於陰中提出其陽,得汗出而錯雜之邪盡解也」。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二兩半,合60銖。(六銖為一分,四分為一兩)
升麻、當歸各一兩一分,合30銖;
知母、黃芩、萎蕤各18銖;
天冬、芍葯、石膏、茯苓、桂枝、白術、甘草、乾薑各6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方中四種用量的比例是10:5:3:1。
麻黃10份,取其浮散向外之勢,發越以「提陽」,復正氣之所欲為,為君。
升麻5份,《本經》謂其「甘、平;主解百毒……」;《別錄》謂其「苦,微寒,無毒,主……風腫諸毒,喉痛、口瘡」;《金匱》中治陰毒陽毒皆以之為主葯,證則皆有「咽喉痛」,可知此處升麻之用在解毒、治喉咽不利唾膿血。針對主要的兼證,應為臣。
當歸主「諸惡瘡瘍」(本經);「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別錄)亦用至5份,蓋血分已傷,取其和血之用,同升麻共治咽喉之證,亦為臣。此二葯主治兼證而不礙君葯之發越,但於內郁之邪熱尚不能制之而使不炎。
知母「苦、寒,主……熱中,除邪氣」(本經)。
黃芩「苦,平,主諸熱……惡瘡疽蝕」(本經)。
萎蕤「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本經·女萎)。
此三味寒以治熱,性皆沉降,可撤除邪熱使之不散發上炎為患。既與升、歸共治邪熱內灼之喉咽水利唾膿血,又能兼顧其所導致的「諸不足」。共為佐。
苦寒以撤熱,若葯簡量大,可攻專力顯,但其沉降之性亦顯,不利「提陽出陰」。故上三味各用3份,多用葯味、小制其量,使其各各稍顯沉降,終不能匯成一股大力而防礙君葯之發越「提陽」。
餘下諸葯亦循此法,更是小制其量。天冬、芍葯、石膏仿知、芩、萎;術、姜、桂、苓、草是兼顧下利。但畢竟陽氣得以提出復其用,其下利可自止,故不必全仗葯力,且此組葯味稍重,又大不利於咽喉之治。
綜觀全方,君以麻黃,是一個突出的大勢力,但以升浮為用。次者治喉咽不利唾膿血,亦著力不少,但終以不妨礙發越「提陽」為要。此「難治」而曲折之治,恐不能盡切病機,故不妨以亂治亂,又派了一隊散兵,對各處不安定因素均加以看管,管治力量雖弱,但只要「壞分子」不進一步猖厥即可。葯需頻服,有急於「半日許令三服盡」,但求君葯速速召出「正規部隊」。一俟汗出,機體自身的管理系統被啟動,則愈矣。
⑷ 嘔吐如何治療
首先要判斷嘔吐的原因,才能針對性給予治療。發生嘔吐的原因有很多,治療方式也不同,如急性腸梗阻、幽門管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性胃炎、胃石、肝病、腫瘤化療後等疾病都能都可能會出現嘔吐症狀。急性腸梗阻、幽門管潰瘍、胃石引起的嘔吐,需要給予胃腸減壓同時要給予禁食,應用抑酸護胃和靜脈營養治療。腫瘤化療後嘔吐可以應用阿扎司瓊等葯物靜點止吐治療。肝病引起的嘔吐,可對症止吐治療。隨著肝功能的好轉,嘔吐也會有所好轉,如果是嘔血,給予止血治療。胃炎引起嘔吐,除了護胃治療外,可以給予胃復安肌注止吐治療。
⑸ 麻黃能治療哪些病症呢那麼麻黃的用法是什麼呢
如果只是單純的用理論說明它能夠治療哪些病症,那麼倒是比較多,但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不要真的用麻黃來治療疾病。因為我們在看醫生的時候,醫生在給不同的人開葯,會有這個量的問題,大人的葯物用量跟小孩子的葯物用量是有差別的,掌握不好,這個量容易引發嚴重的不良後果,甚至會給身體帶來損傷。如果我們想要用麻黃治療,病症掌握不好量或者量達不到,那麼自然會延誤病情,而且沒有效果是得不償失的。對於身體所發生的一些疾病往往不是單一的,可能還會有其他的疾病存在,所以單一靠某一種中葯想要治療一種疾病,往往不是很好的選擇,接下來就單純說一下麻煩到底有哪些功效?對哪些病症有效果。
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不要盲目用葯,不要以為自己查一下資料,覺得他有這種功效,就去用,雖然喝少沒關系,不會帶來影響,但延誤病情,那麼這個事兒就麻煩了。
⑹ 麻黃有什麼功效麻黃能治療什麼
別名:華麻黃、木麻黃、山麻黃、蛇麻黃、勃氏麻黃。
葯性類別:發散風寒葯
性味與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
用法與用量:炙麻黃2~9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臨床應用:
1.麻黃湯(《傷寒論》)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10g(去節),桂枝6g(去皮),甘草3g(炙),杏仁70個(去皮、尖)。上4味,以水9升,先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2.5升,去滓,溫服8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剖啜粥。方中麻黃發散風寒。
2.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傷寒論》)治太陽病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黃12 g(去節),杏仁50個(去皮、尖),甘草6 g(炙),石膏25g(碎,棉布囊)。上4味,以水7升,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2升,去滓,溫服1升。方用麻黃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熱。
3.射干麻黃湯 (《金匱要略》)主治痰飲咳喘之證。射干6g,麻黃9g, 生薑9g, 細辛3g, 紫菀6g, 款冬花6g, 大棗3枚, 半夏9g, 五味子3g。水煎服,每日一劑。方用麻黃合五味子,宣中有斂,有開有合。
⑺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是什麼,麻黃的正確吃法是啥
麻黃是我國常見的一種中葯,它又有草麻黃、華麻黃的別稱。麻黃作為中葯由來已久,在多部中醫古書中均有關於它的記載。作為一種傳統中葯材,麻黃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應用歷史。其性溫,味辛、微苦,主要用於輔助鼻塞、咳外感風寒,頭身疼痛等病症。
麻黃辛散溫通,《葯性論》:「治的的的身上毒風頑痹,皮和肉不仁。」《日華子諸家本草》又言:「麻黃能調氣血,開臉上毛孔肌膚。」《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明確提出:麻黃「輕陽上達,無氣無色,無味,乃味道中又比較輕則,能透著皮膚毛孔以外,又能各個方面凝痰停血當中,凡葯效所不可以到個人見解,此能體貼入微,對比氣雄力厚者其力更高一些一些。」故宋、金、元、明、清至今,本產品作為佐使葯,普遍用以輔助風寒濕痹,肌膚病症,癰疽發脹,傷害瘀腫等證。口服外敷皆可。
麻黃的適度食用方法
麻黃一般可以用來協助止咳潤肺,麻黃之中帶有的其餘的方案設計相較為刺激性,在應用麻黃之中的情況下一定要留意不能應用的需要量太多,一般在十克下列或是十克上下。
大麻花在操作以前一般要先走紅煎開小火煲煮,那樣出去的嗎,麻黃對大家身體較為有效,目前的干麻黃還而言是比較好的,在採用的發展歷程中一定走紅煎開,用小火煮的發展歷程中會造成,有一些白沫子,這個時候要用咱們的飯勺把白沫子清除。
麻黃湯的用法其實相對是比較多的,很可以煮湯,將麻黃放水裡面煎煮後,再用大火燒開,煮到水當中喝麻黃湯,這對於身體來說還是有比較多的,能夠調節血壓,幫助興奮神經的作用,但在這里一定要注意食用量過多的可能,會引起我們的神經性的問題。
對於今天所說的內容,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都可以留言一起討論,期待你的回復哦!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
⑻ 什麼是麻黃
麻黃又名龍沙。本品性味辛苦溫。具有發汗、平喘、利水之功效。主治感冒風寒、惡寒無汗、氣喘咳嗽、水腫、關節痛等。內服煎湯1.5~6g。
【毒理】
成人最小致死量為60mg。其毒理作用為抑制丁氨基氧化酶的活性,使腎上腺素和腎上腺能神經的化學傳遞物質的破壞減慢,能興奮大腦皮質和皮質下各中樞如呼吸中樞、血管運動中樞、使血壓升高,使支氣管平滑肌發生良好而持久的馳緩;作用於心臟,可增加心收縮力,增加排出量,提高應激性和加快傳導,加快心跳。大劑量又引起心臟抑制。
【診斷要點】
1.病史超量服用。
2.臨床表現潛伏期約0.5~2小時,起初出現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興奮的症狀,如煩躁不安,神經過敏、頭痛頭暈、耳鳴失眠、惡心嘔吐、顏面潮紅、上腹不適、口渴出汗、血壓升高、瞳孔散大,心前區疼痛、心動過速。嚴重者排尿困難、血糖升高,當心臟受抑制時可引起心動過緩及其他心律失常,最後可因心血管衰竭、心室顫動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長期服用引起病態嗜好。
【急救治療及預防】
(1)盡快催吐,方法之一可用瓜蒂散0.6g,用白開水沖服,然後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部催吐。
(2)洗胃、導瀉。
(3)用氯丙嗪對抗麻黃鹼毒性,因其具有減弱皮質興奮過程,降壓和血管擴張作用,且能抑制嘔吐中樞的興奮和抗驚厥、降溫等。每次25~50mg肌肉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
(4)必要時吸氧。其他對症治療,可給鎮靜劑如苯巴比妥鈉0.1g,肌肉注射,或水化氯醛灌腸。但不必用降壓葯。
(5)忌用氨茶鹼等中樞興奮劑,因其與麻黃鹼有協同作用。
(6)可及時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1mg,15分鍾後視情況可重復注射1次。
(7)大黃9g、厚朴9g、木香6g、元明粉15g(沖服),甘草6g,水煎2次合在一起,分2次服完,每4小時1次。
(8)綠豆15g、甘草30g,加水煎至300ml,每2小時服150ml,連服3~5劑。
(9)預防①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心臟病患者,甲亢、體質虛弱而自汗、盜汗、氣喘及正在接受洋地黃治療的病人不用,慎用或忌用。②嚴格掌握劑量和適應證。
⑼ 服用麻黃中毒怎麼辦
1.洗胃及導瀉
對服葯量大而未超過4~6小時者應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清水洗胃。洗凈後灌入硫酸鈉20~30克導瀉,也可灌入20%葯用炭懸液。
2.中樞興奮劑
應用對深度昏迷、呼吸淺或不規則,可考慮選用下列葯物。
(1)美解眠 如出現惡心、嘔吐、肌肉顫抖等中毒症狀需減量或停葯。
(2)尼可剎米 直至角膜反射與肌肉顫抖出現。
(3)納絡酮 直至呼吸或(和)意識狀態明顯改善。中樞興奮劑量過大可引起驚厥或出現心律失常,加重呼吸、循環衰竭,凡遇肌張力及反射恢復或出現肌肉震顫等情況均應減量或停葯。
3.利尿劑
應用巴比妥鈉和苯巴比妥主要從腎臟排出,對合並顱內高壓者尤為適合,亦可間斷靜注速尿,靜脈滴注5%碳酸氫鈉,鹼化尿液,可促進葯物排泄。
4.血液凈化
血液透析是有效方法,對服葯劑量大、昏迷程度深、洗胃不徹底的病例更應盡早實施,有條件可行血液灌流,如病人不宜搬動也可用腹膜透析。
5.一般處理
常規吸氧,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循環不穩定可使用血管活性葯物;呼吸衰竭可氣管插管及機械通氣。注意防治並發症如肺部感染、腦水腫、休克等,加強護理與支持治療等。
⑽ 麻黃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功效作用
麻黃,別名:龍沙、狗骨、卑相、卑鹽
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膀胱經。麻黃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於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主風寒表實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疼;邪壅於肺;肺氣不宣;咳嗽氣喘;風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肌膚不仁以及風疹瘙癢;陰疽痰核。
1.宣肺氣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無汗,脈浮緊等表實證。本品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增強發汗解表力量,如麻黃湯。
2.散風寒用於風寒外束,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湯,可增強平喘功效;若兼內有寒飲,可配伍細辛、乾薑、半夏等,以溫化寒飲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龍湯;若屬熱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與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湯。
3.宣肺利尿用於水腫而兼表證,為宣肺利尿之要葯,本品發汗利水,有助於消散水腫,常與生薑、白術等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禁忌人群:體虛自汗、盜汗及虛喘者禁服。
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草質莖。8-10月間割取綠色莖枝,或連根拔起,去凈泥土及根部,放通風處晾乾或晾至六成干時,再曬干。放置乾燥通風處,防潮防霉。干後切段供葯用。草麻黃草麻黃為小灌木,常呈草本狀,莖高20~40厘米。分枝較少,木質莖短小,匍匐狀;小枝圓,對生或輪生,節間長2.5~6厘米,直徑約2公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