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道教鍛煉的方法

道教鍛煉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3 19:14:58

1. 道教有什麼鍛煉身體的方法嗎

通過打坐獲得養生,道教主導的是靜
希望對你有幫助,

2. 道教修煉方法

據元代李道純的統計,當時流傳的養生修煉方法有三千餘種,而道書上記載的大約只有二百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十大類。

1、導引按摩類

這一類功法是以健身強體為目的的動功,包括導引術、按摩術、點穴術、叩齒法、鼓漱咽津法、鳴天鼓、干梳頭、乾洗臉、揉耳運目、仙鶴點水、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動、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動搖肢體為門徑,與服氣、存思配合,組成系列功法。

道家手訣(資料圖 圖源網路)

大約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韻文,第二種是無韻的短語,第三種取自佛教咒語。道教在修煉時,多用咒語,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氣一類,在開始做功及做功結束時,都要掐訣念咒。內丹修煉中亦往往用咒語。念咒時不但要掐訣,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訣同時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應。道教的符篆派,在修煉時,還常書符。符的種類很多,各有其用場,雖召神制鬼自屬無稽,但符籙的實際運用,都與氣功修煉密切相關。

3. 求道家煉氣方法

真氣運行學五步功成(五步功法)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
1. 方法。做好練功准備,放鬆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內守,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
2. 時間。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固定時間練功,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更有幫助。沒有固定的時間也不要緊,只要抽空抓緊練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練習三次,每次二十分鍾。如認真操作,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效果。開始幾天由於不習慣,姿勢也不夠准確,有的同志會感到頭暈,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齶等,這都是自然的現象。不要有顧慮,只要按要求堅持鍛煉慢慢就會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1. 方法。每次呼氣都從心窩部開始,呼氣注意下丹田。
2. 時間。每天依法練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鍾或者半個小時,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氣沉丹田。
3. 效果。由於真氣已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後,丹田周圍的臟器,如大小腸、腎、膀胱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會感到食慾增進;大小便異常現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調息守丹田。
1. 方法。呼氣注意丹田,但要避免過份用力呼氣往下送,以造成丹田發熱太過,耗傷陰液。
2. 時間。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時以上。這一段是培養丹田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一個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3. 效果。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轉。通過練功不斷的給腸胃增加熱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體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氣充足,腎功能增強。患有陽痿病症的大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因此,在這一階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顯好轉。堅持鍛煉,自然痊癒。
第四步,通督勿忘復勿肋。
1. 方法。原則上還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氣沿督脈上行的時候,意識應該跟隨上行的力量。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不要用意念去導引。這就是勿肋。
2. 時間。每天練功次數可適當增加,每次的時間也應延長到四十分鍾或一小時左右。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通督的時間和力量不可能一樣。有的人一剎那就通過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的人通督時間稍長,並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數在十天左右通督。
3. 效果。通督之後,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刻形成任督循環,養生界稱此為「小周天」。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實際情況。真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凡是由於腎精虧損和內分泌紊亂所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慾減退等神經官能症狀,都可得到改善。長期堅持,可以康復。因練功經絡通暢,有些多年不愈的頑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顯。一般情況表現為精力充沛,身體輕捷。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
所謂元神,就是大腦調節管制的本能力量。與識神對立。識神是有意識的精神狀態。元神和識神是體和用的關系,元神為體,識神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脈,腎氣不斷灌溉腦髓,元神的力量不斷得到補充。心主神明,心氣上照於腦,才能發揮其全面的調節管製作用。
1. 方法。原則上還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後各個經脈相繼開通。如果頭頂百會穴(上丹田)處有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頭頂。可以靈活掌握,這叫「有欲觀竅,無欲觀妙」。
2. 時間。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時或更長一些。總的說時間越長越好。大約一個月左右,身體內的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現象。
3. 效果。根據身體的表現,尤其是丹田與頭頂百會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說明,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內分泌協調而旺盛。這種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現的越明顯活潑,對全身的生理生活機能調節就更好,真氣也就更加充實,不斷地補償和增強身體的代謝機能,可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強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減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痾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癒。堅持鍛煉,就可以達到身心健康、益壽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氣運行法靜功鍛煉過程中的基本概況。在實踐中,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具體條件又不一樣,所以效果與表現也是因人而大同小異。鑒此,練功時既要順乎自然,靈活運用,不能刻意拘執;又要本著一定的要求,耐心求進,持之以恆,不可自由放任,實為成功之要訣。
練功姿勢
初學真氣運行法要有正確的姿勢,作為初學者的規范。練習真氣運行有行、立、坐、卧四種形式,其中以坐式為主,其他姿勢為輔。為有效地促使真氣運行不斷進步,除坐式以外,還可隨時隨地採取多法進行。�
1、坐式。坐式有盤腿和垂腿兩種姿勢,主要按照個人習慣和環境條件,自行選擇。一般認為盤腿坐過於形式化,且易麻腿。因此,一般採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較為便利。
(1)盤腿坐式。「雙盤式」是把左腳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腳搬到左大腿上,兩手相合置於小腹前面。這個坐法只是為了坐得穩固不易動搖,但沒有相當功夫不易做到。「單盤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勢如前法。這比雙盤易於做到。「自由盤腿」是將兩腿互相交叉而盤坐,是一般人習慣用的坐式。�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凳上,以坐下來大腿面保持水平為度,小腿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的距離以能放下兩拳(拳眼相對)為准。兩手心向下,自然的放在大腿面上。兩肩下垂,腰須直,勿用力,不要挺胸駝背、仰面低頭。下頜略向回收,頭頂如懸。體態以端正自然為標准。此式為現代習慣採用之姿勢(圖6-4)。�
2、卧式。右側著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將手置於頭之前下側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應用為坐功之輔助,或體弱不能坐者採用之圖。�
3、站式。站式有各種姿勢,在這里不一一介紹。茲介紹方便易行的一個姿勢,以為坐功之輔助功。兩腳並立,兩手覆於丹田(左手掌心覆於丹田,右掌心覆於左手背上)。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虛心實腹,眼半垂廉一切要求同坐式。�
4、行式。行路和散步時,目視前方三五步處,意守鼻尖,神不外馳,依行路的速度,一般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個呼吸。如能長期鍛煉此法,對走長路很有幫助,可以久行不倦。
五官要求
1、口腔。口唇自然閉合,上下齒相對,將舌上卷約成九十度,用舌尖輕輕地抵往上齶。唾液分泌得多了,將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
2、眼睛。閉目內視,練哪一步功就內視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窩部,就內視心窩部。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發出粗糙的聲音。保持從容自然,不可憋氣使呼吸不暢,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4、呼吸。在練習真氣運行法的過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氣,吸氣任其自然,不加註意,自無流弊。丹田真氣充實後,自然地貫通督脈。那時即感到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沿督脈入腦。這是真氣五官要求
1、口腔。口唇自然閉合,上下齒相對,將舌上卷約成九十度,用舌尖輕輕地抵往上齶。唾液分泌得多了,將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
2、眼睛。閉目內視,練哪一步功就內視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窩部,就內視心窩部。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發出粗糙的聲音。保持從容自然,不可憋氣使呼吸不暢,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4、呼吸。在練習真氣運行法的過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氣,吸氣任其自然,不加註意,自無流弊。丹田真氣充實後,自然地貫通督脈。那時即感到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沿督脈入腦。這是真氣的自然活動狀態,無須追求。外呼吸則綿綿密密,若存若無,呼吸表現的更加自然。這時外呼吸就無須注意了。�
5、收功。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收功的時候,慢慢睜開眼睛,搓搓雙手,再用雙手搓面,最後用十指梳頭片刻,再慢慢站起來活動。
什麼叫丹田?
其部位有三:在臍下的叫下丹田,在心窩的叫中丹田,在兩眉間的叫上丹田
人身雖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說,但實際練功時,除特殊情況之外,一般所說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認為下丹田和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最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匯集烹煉、儲存真氣的重要部位。當然,從現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觀點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並未發現有特殊的形態和功能。但是,通過意守丹田來促進練功人的意識達到入靜狀態,取得療效,則早已被實踐所證實。其中的機理,有待於人們進一步研究、揭示
任脈,督脈在體內的走向,牽扯到哪些內臟連說都沒說,就讓人家練,不是誤導,是什麼???
<<真氣運行法>>中的方法已明確規定了真氣在任脈,督脈中的走向,大家按方法做是不會錯的,大家不必太在乎經脈分布,練到第三步意守丹田真氣滿了自己就會沿任脈而下,而後經會陰穴沿督脈而上,這就像自來水多了就會沿水管流動,而不需讓水知道路線,因為水管已經規定了路線
具體的經脈分布大家大可以自己查找,一般網路上就可查到。

大家如果縣樓主的不太好理解可按下文練習
第一步、呼氣時注意心窩部
①方法:練功條件准備好,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用耳朵細聽自己的呼氣,約一兩分鍾後平靜下來即可沒有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時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識作為。久久行之,真氣就在心窩部聚集起來。而且這個方法本身就是排除雜念的好辦法。
呼氣時真氣下行進入丹田,為達此目的,必須先聚集真氣,這就是為什麼第一步時並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開始就氣沉丹田,初學不易掌握,一時見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終止。
②時間:如果想如期完成這一階段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條件許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練習,沒有固定時間也不要緊,抓緊練習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鍾。認真練習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應:練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氣就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

第二步、氣沉丹田
①方法:當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氣即覺心窩發熱時,就可以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進。不可操之過急,用力過大將產生高熱,很不舒服。
②時間: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鍾,10天左右即可氣沉丹田。
③反應:每次呼氣一股熱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當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顯的感覺,就可以把呼吸有意無意的止於丹田。不要再過分注意呼氣時把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②時間:每日三次,每次30分鍾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養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③反應:基於第二步氣沉丹田,小腹發熱明顯,十數日後小腹形成氣丘,隨著時日和功夫增長,氣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強。力量足夠時會向下遊走,有時陰部作癢,會陰跳動,四肢腰背發熱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時候,勿忘勿助!意識跟隨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也不要用意識向上引導(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決定的,若力量不夠,它就會停下來,待丹田力量充實再繼續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關通不過,內視頭頂即可。
②時間:每天可增加練功次數和時間(40~60分鍾)。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這樣通過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人經過數小時、數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關過程為正常生理現象,人人可通,極個別通不過的另有原因。
③反應:在第三步的基礎上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後腰發熱,名門處感覺真氣活躍,自覺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氣培養充足,一股熱力直沖而上,勢頭很猛,一次沖過督脈;有的行行駐駐,數日方過;有的像水銀柱一樣,隨呼吸上下活動,漸次上行。通督前後身體可能不穩,注意及時調整。頭部感覺箍緊,有時沉悶不適,為正常現象。此階段異常關鍵,不可疑慮放鬆。

第五部、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氣過玉枕、百會後,向下經鵲橋(舌抵上顎)入壬脈。小周天就已經通了!此時,一吸氣真氣入腦海,一呼氣真氣入丹田。此後,原則上還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會出現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百會,靈活掌握。
②時間:每日三次,每次60分鍾或更長。 ③反應:此步初期,可能各種觸動現象不斷,十餘天即可消失

4. 道教怎麼煉體

難難難,道最玄,道法修煉入門最難,首先打通沖帶任督四脈,沖脈在人體中線,主生殖系統,帶脈在腰腹以丹田為一圈,主五臟六腑,只有道法講究氣息運轉,正常身體都是陰升陽降,順生人逆成仙,道家修的是陽升陰降直到煉就純陽之體,修行人陰火強盛,死後陰火化陽火,一些穴位的氣旋會燒成舍利,原理類似窯里燒出琉璃,境界更高一些的會形成肉丘身,修行不能自己亂修,會修出病,陰火強盛的不能引火歸元,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五心燥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在修行者身上表現為衣不蔽體,語亂癲狂。有些人可以脫了衣服冰天雪地靜坐幾十個小時,張三豐寒冬臘月只穿單衣就是因為陰火強盛。道家也好佛家也好,不是為了禁慾而禁慾,從科學上講是刺激中樞神經而感到快樂,佛家稱極樂,道家叫長樂,遠大於平常感受的快樂,煉到一定階段口中真水甘甜無比,食之成癮,自然不思飲食,辟穀即如此,兩三日入定不食,覺得餓了就吃點,循序漸進自然不食人間煙火,常人在體外進行陰陽交合,修行人在自身進行陰陽融合,久之不思男女之樂。大道以欲趨使自然萬物生長繁衍生生不息,妙不可言。印度苦修人通過痛苦來感受快樂,因為刺激痛感神經樂感神經也會興奮,健身跑步上癮和以武入道的也是一樣的原理,真火聚頂之感就是佛家所說的極樂,莊子的「忘身物外」「忘我」萬事萬物皆空,非俗世之樂可比。道家不講神通異能,不可一昧追求氣感,無能而無所不能,無為而無不為,陽火升則有,陰火降則無,似有非有,似無非無即是「入虛」道德經是老子對修行人的高階段指導手冊,普通人不會懂得其中奧妙。長壽是修行的基本要求,「千歲厭世,去而上仙」是早已厭倦了塵世的種種而自然離世,世間的一切都沒有了吸引力還待著幹啥。四脈貫通才有可能實現服氣而不思飲食,就是所謂的地仙,但是也要循序漸進,不能強行逼迫自己,與健身跑步鍛煉武術一樣,之前很少跑步,哪有一上來就馬拉松的,萬事講究順其自然。有詩:奉勸世人希聖賢,榮華富貴亦徒然。身中自有長生酒,體內不無養命錢。色即是空空是色,仙為祖性性為仙。

5. 道家有何等養生方法

方法/步驟
一、道教養生要求人們重視自己思想道德晶質的修養,這是養生長壽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道教先賢曾這樣教導養生者,「養生者,不但餌葯餐霞,其在兼於自行。自行周備,雖絕葯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也就是說,道教在修煉養生中常講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難成。

為了強化養生者的思想道德修養,道教制定了許多清規戒律,強調必須要做到與人為善,積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救人之急,憫人之孤等。通過這些具體的道教行為規范,凈化社會,凈化人們的心靈,最終就可達到不求壽而壽自延的目的。

養生 道家有何等養生方法
二、道教養生素重煉氣之法。這是一種動靜結合以養護元氣為主的養生之道。道教認為,人的元氣為生命之源,得元氣則生,失元氣則死,欲保生命之體,就必須養氣。養氣分為服氣和行氣兩個方面。服氣即吸收天地之生氣,具體操作時應該注意:時間以每天清晨為主,以晴天為主,端立或平坐,閉目叩齒,舌抵上顎,津液回咽,吸氣平穩適度有力。

行氣的要求是以我之心,行我之氣;適我之體,攻我之疾。實際就是用體力真氣抵抗外部邪穢之侵襲,從而達到氣血兩旺,身體免疫力增強的效果。道教服氣、行氣早已成為氣功修煉的基本要領,同時也被醫學界所推廣,用於治療很多慢性頑固性疾病。如養生治病的呼吸行氣的「呵、呼、咽、吹、噓、唏」六宇訣即是最好的例證。

養生 道家有何等養生方法
三、道教養生十分注重適度鍛煉,而且必須持之以恆。生命在於運動,這是養生的基本要求。有病者要注意鍛煉,無病者也應該經常加以鍛煉。鍛煉身體能夠強筋骨、健精神、增食慾、活氣血、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為此,道教的修煉者發明了武當拳、太極拳、形意拳、太極劍、八段錦等等。

當然,鍛煉的方式很多,打拳舞劍、長跑短跑、散步淡心、跳舞做操等。人們可以根據身體的承受能力選擇其中的若干項作為鍛煉的基本方式。鍛煉身體切記要做到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不要一暴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堅持不斷才能收到強身健體的理想效果。這是益壽延年、養生強身的治本之道。

6. 道教的養生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在眾多的道教養生方法中,可分為兩個方面:
1、修煉精神層面:內視、坐忘、存思、守一之法;
2、鍛煉形體層面:導引、太極、行氣、服食之術。
綜合的來看,道教養生法主要有胎息行氣、守一存神、導引按摩、動功靜功,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

7. 道家的修行方法

一、心齋
心齋,「齋」即清心之義,心齋指內心清虛寧靜。最早出自《莊子·人間世》:「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意思是說:大道至虛至靜,因此人心應當清虛寧靜,以合大道。所以道家所講的真正齋法,不是外表吃素謂之齋,乃指內在的心裡干凈,這也是道家修養的高妙義諦之所在。

二、坐忘
坐忘,即靜坐忘身。見《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意思是說:肢體廢去不動,聰明免去不用,離開形體去掉思慮,心同於無所不通之大道,就叫做坐忘。道家這時的坐法,不是後來佛教的盤腿打坐法,而是坐於杌上或席地而坐。

三、緣督
緣督,指遵循中道,或雲運行督脈。見於《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意思是說:遵循中道(或運行督脈)作為途徑,就可以做到保養身體,可以做到完善生命,可以做到奉養親人,可以做到盡享天年。後世修煉中的任督周天,即依此作為理論根據。

四、導引
導引,即導行肢體,以通經絡。《莊子。刻意》雲:「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說:象熊一樣攀援樹木而自懸,如鳥一樣展翅而伸腿,這是為了長壽的需要,是導引鍛煉、保養身體,象彭祖長壽的這一類人的愛好。在三國時華陀所傳之五禽戲,即屬道家之導引法。

五、吐納
吐納,指吸進清炁,而呼出濁氣。《莊子。刻意》雲:「吹噓呼吸,吐故納新。」意思是說:用呼吸之法,吐出濁氣,而吸人清炁。這就是道家修煉的調息之法。後文築基煉炁之吐納法,即淵源於此。

六、聽息
聽息,又稱「聽炁」。指靜中用炁聽呼吸,以凝神合道。見《莊子·人間世》:「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意思是說,不要用耳朵去聽呼吸,要用心去聽呼吸;又不要用心去聽呼吸,要用炁去聽呼吸。因為這時心與炁打成一片,心已在炁中了,所以不用心聽而用炁聽。這種方法,也是道家調息入靜的一種。聽息法的目的,最後是要達到無心而聽炁;世俗流傳的數息法,最後還是有心在數息。比較而言,用「聽息法」比用「數息法」,更為容易入靜,而且入靜的層次更深。

8. 道家練內功的方法

道家內功是強身健體的無上神功,武當是道家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所傳功法更是神奇奧妙。
武當有道門五行養生秘功、秘傳五形功、天罡氣功、十二段錦、武當祖師功等等。
此次為 123RMB 提供「中國道教秘傳養生強身術——武當祖師功」。

武當祖師功:
一、前言�
武當祖師功屬道教秘傳養生強身術,是一種內外兼修、動靜合一的內家功夫。這套古老功法全國流傳很少,其淵源無從細考。據傳一百多年前,湖北省均縣(今丹江口市)境內的武當山附近的樊城西邊有個叫竹筱鋪的小鎮,鎮上有家葯店,葯店裡有名叫熊楚的傭工。其人沉默寡言而身懷武功絕技,世人也不知他的身世。常有患癆病來店求醫者,醫生無法醫治熊楚就代為醫治,一經其手莫不妙手回春。熊楚還傳給病人一套練功法,病人習練後不僅身體越來越強壯,且日久身體經得起外力排打。人多驚奇問他這是什麼功夫?他說:「這個功夫是從武當山真武祖師那裡傳下來的,傳到我手裡也不知是第幾代了,反正我師父授功於我時說這叫武當祖師功。」熊楚後來把這套功法完整地傳給了竹筱鋪附近孫家營的一位名叫孫洪斌的拳師。�
1917年,張子野先生在襄陽鹿門中學讀書,因患肺結核不能升學,為了治病拜武術名師孫洪斌先生為師學習了這套武當祖師功。經過鍛煉不僅病癒而且身體健壯。一直堅持習練,張子野先生很少患過大病,整個腹肌、腹內壁堅實,經得住外力擊打,幾個壯小夥子對其腹部重拳重腳沖擊也無損傷。1988年張子野先生病逝,享年89歲。� 這套功法是1987年張子野先生被國家體委評為全國健康老人時,安陸市武術協會主席楊國友先生為了搞好武術氣功的挖掘整理而根據張子野先生的述錄整理的。十餘年過去了,武術界各期刊未見有此功的撰寫者,遂由我整理並將功法拍攝成照片奉獻給《中華武術》雜雜的讀者朋友們。本功法曾得到楊國友先生的鼎力指導,好友朱朝彬配合動作示範,在此一並致謝!�
二、功效�
(1)通過該功的習練可以祛病強身,防治許多慢性病。�
(2)抗老益壽:凡是通過武當祖師功鍛煉的人大多數能享有高壽。孫洪斌先生本人活到92歲,張子野活到89歲。�
(3)功成後腰腹部能承受外力較大沖擊,而且功夫上身後永不消失。�
三、練功要領�
(1)循序漸進。武當祖師功共二十一個把子(氣功術語即動作姿勢也叫勢子、式子),每一把子練兩天後加一新把子。講究從易到難。排捶(即用拳頭排打),也是由輕到重,由下到上;下重上輕,由少至多;排捶腹部重兩肋輕。排捶之前,先用手指探測功夫的深淺及其達到部位,只能在功下面排不能在功上面排,排捶的聲音實而脆就加重,空如鼓聲就輕排。這種循序漸進逐步加重的方法使練功者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運動強度,提高了人體抗擊打能力,功夫也就一天一天地加深。�
(2)整體鍛煉。武當祖師功鍛煉的范圍全面。從身體的上至下,從左到右,從內而外,全身肌肉、肌腱、韌帶、關節、骨胳、內臟及神經系統都受到鍛煉。�
(3)功法特殊。練功時既不意守丹田,也不氣沉丹田,而是講究氣不沉而自沉,意不守而自守,自然而然地達到調心、調息、調意、調神的目的。很多把子只注意腹部肌肉及內臟的收縮而使氣下沉,實際上它包含意念、氣血、力量都在下沉,比調心的效果要大,范圍也廣,而且不會出偏差。�
(4)內外兼修。在整體鍛煉的基礎上,內部修持與外部排打藉以增強機體抵抗和修復的能力,達到內外雙修。�
(5)每一把子多拗武、拗勁,藉以增加運動量和效果。如虎爪勢、金線運斗、雲里背劍、天台貫頂、雲里擔槍、千斤墜等都是採用這一方式。�
四、功法名稱�
全套功法共有二十一個把子、一個帽子。�
功法名稱開列於下:�
(一)帽子——金線運斗。在練每一把子之前,做金線運斗一次,因而叫做帽子。�
(二)把子即每一功法的動作姿勢。 1貫膀、2鎖喉、3腰穴、4鎖肋、5雲里背劍、6手脈平挺、7天台貫頂、8雲里擔槍、9平步、10步、11織女渡河、12尾子、13脊干、14千金墜、15九步蹲下、16頂功、17息功、18捧珠、19仙人打坐、20坐默丹田、21總功。每一把子,先做一次帽子 ,接著做七次把子,共做七次帽子 ,四十九次把子。每一把練兩天,加新把一次,按上列順序依次加練,四十二天加完。每加一新把子,新舊一起練。�
五、功法解析�
(一)帽子——金線運斗�
1、自然站立,頭上頂,身體上部與下端成一直線,兩眼平視,口微閉,舌尖舔抵上顎,含胸拔臂,松肩垂肘,兩手成半握拳垂於體側。�
2、兩手成虎爪向上彎屈,手心向下,兩成虎撲向內屈指相對。從小腹前兩膀伸直下按至腳背,兩爪指轉向前方腳尖沿兩腿如拉物狀,慢慢上拉至丹田翻向左右分開,兩掌復拳停於兩腰際。
3、兩拳變爪,屈指相對,兩膀伸直向上至印堂;兩爪變掌左右向下拍打大腿外側,向上拳拍胸部(乳上部)。�
4、接著兩手變爪置於丹田下邊,兩爪相對,手心向下;兩手伸直上舉至印堂,兩爪變掌向下旋轉後翻掌變拳,拳心向上,迅速甩至丹田前面,兩拳相碰,同時上體前傾,腹肌收縮氣下沉。� 要領:上身微傾,腹肌內收下沉,兩拳向內旋轉迅猛甩至丹田,各動作要協調一致同時進行。�
(二)把子�
1、貫膀:自然站立,兩掌相交於胸前。左手變拳向左平直沖擊,右手變拳向右屈肘如拉弓狀,與肩相平。右邊動作相同。�
2、鎖喉;自然站立,右腳震腳下踏左足向左跨一步;右手成爪置左肩上側,左爪置左後右腰際處,手心向後;以兩腳尖為軸上身向右轉180度,左膀右旋置於右肩側。左右旋轉相同,互成弓步。�
3、腰穴:自然站立,右手仰掌置右上方,左手成俯掌向右下方迅猛按去,同時上身前傾,腹肌內收,腹下隔膜和氣血隨左手猛按而下沉。左手仰掌右手俯掌向左下方迅猛按去與左同,只是方向相反。�
4、鎖肋:動作與腰穴相同,只是變掌成拳,向左移時左拳心向下,右拳眼向上。向右移動做法相同,只是拳勢相反。� 5、雲里背劍:右腳震腳,左足向左跨一步,兩掌成虎爪掌心向下屈指相對約七厘米,由右腰際向左移動至臍右上方雙爪向左下迅速猛下按。兩爪過臍後向左後移動至180度與肩同高,成左步。向右動作與左同。�
6、手脈平挺:自然站立,左腳向前跨一步,同時兩手成虎爪,屈指相對,手心向前猛向前推出;雙爪用力後拉至胸部兩側,同時左腿後撤與右腿靠攏。右邊動作與左相同。要領:雙手推拉與兩腿同時進行,手腳要協調一致。胸腹一開一合,一弛一張,使胸腹得到鍛煉。�
7、天台貫頂:兩腳尖相接近成倒八字,兩腿彎曲,雙膝靠攏;兩手在頭頂相叉交,上身向左右盡力彎曲但不能前俯後仰。起練功壯腰之作用。�
8、雲里擔槍:手腿腳與天台貫頂相同,只是向左右後面扭動腰部,眼看後方。�
9、平步:左腳向左跨一步,屈左腿成左弓步,兩手在頭頂部上方相叉交;身體向左彎曲,但不可前俯後仰。右邊動作與左同。�
10、陟步:動作與平步相同,只是左右運動時腳尖上翹,上體左彎翹左腳尖,上體右彎翹右腳尖。� 11、織女渡河:馬步與肩略寬,左手在頭上繞三圈(順時針),右手同時在右胸部向內繞三圈(逆時針);三圈繞畢兩手成虎爪相對如蟹鰲狀,身體向左後轉動180度成左弓步;上身右轉恢復原狀。右邊與前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12、尾子:左腳向左前方跨一大步,右手握拳從右胯旁劃弧向左腳掌內側打去,左手握拳置左臀後方。右邊動作同左,唯勢子相反。�
13、脊干:自然站立,右腳比左腳前出一腳,兩手握拳,左前右後相接,拳眼向前,拳上舉, 兩手腕向上彎屈成拳心向上;兩手伸直,兩拳下按直達右腳尖。左邊動作相同,唯左腳置右腳尖前不同。�
14、千金墜:動作同脊干相同,唯右腳前至左腳掌中端,即1/2處習練。右邊與左同。�
15、九步蹲下:左腳向左前方跨一大步成弓步:兩手變爪上舉過頭頂,伸腰:兩爪隨著身體向左前彎屈,下撲直達左腳尖兩旁,右與左同。�
16、頂功:牆腳斜放木板一塊,上放布墊。頭頂木板上,全身傾斜伸直,兩手放脊背上,舌舔上顎,力注頭頂。待口中津液滿後緩緩吞下,頂1至2分鍾起立。做帽子一次再頂,共頂七次。時間長短以各人體力為轉移,逐漸延長決不勉強(患高血壓者不做此功)。�
17、息功:左手握拳放在地上,全身側卧伸直使身體重心壓在左拳上,右手置於右側上舉。頭與上體向下傾接近地面,嘴唇以接近左拳為度。初學者不易做到,右足可以放在腿前面,頭部和上體下傾適可而止,不要勉強。換右拳練習。(註:此動實象單手卧撐)。�
18、捧珠:左腳向左前方跨半步成虛步,兩手變劍指相對上舉與印堂同高;左腳回撤成屈膝為馬步,兩手下按擊撐。開始要輕,逐步加重。右邊相同,唯右腳向前回撤成馬步。
19、仙人打坐:前面栽兩木樁橫穿一棍,約四指高兩足寬,後放板凳,人坐凳上兩腳伸入橫棍下;兩手握放小腹上,上體後仰頭部距地約二寸。�
20、坐默丹田:坐默丹田,設備與上同,只是後仰時雙掌背後拍掌,坐起時前面拍掌。�
21、總功:自然站立,兩手握拳,左拳在下右拳在上,拳眼均向上,兩拳向下伸直,同時上體向後彎,兩拳上下相互變換。�
收功:還原成並步,全功完畢。

也可以到 網路 > 武當祖師功(http://ke..com/view/1063711.htm) 詳細閱讀。
(呵呵! 網路 > 武當祖師功 的創建者也是在下)

9. 道教打坐的正確方法

打坐是道家養生的一種方法,它也稱靜坐、盤坐,據有關資料介紹,活了101歲的少帥張學良在年輕時就時常打坐,但是,並不是兩腿一盤就可以稱之為打坐,打坐是有很大學問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道家打坐的正確方法。

打坐前准備

1、靜坐最好能另覓靜室,假使條件不許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門宜開,使空氣流通,但有風吹到處不宜坐,門能關閉更好,以免別人的騷擾。

2、坐時或另備坐凳或就在床上,但總以平坦為宜,座位上需鋪被褥或墊子,務使軟厚,以便於久坐。

3、在入坐之前,應寬松衣帶,使筋肉不受拘束,氣機不致阻滯。

道家打坐的正確方法

一、姿勢

以打坐姿勢進行,(在這里最好不用睡式來煉以免昏沉入睡的現象)。

打坐的姿勢,可分坐椅式、散盤式、單盤式與雙盤式。一般最好用盤坐的姿勢,確實沒有盤坐條件時,也可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雙腿著地)。盤坐時,依自己的能力散、單、雙盤均可,不必勉強坐雙盤,道家不要求一定要雙盤。(當然能雙盤更好)

盤坐時要求注意以下幾點:

1、臀部後半部,要求墊高一些,可墊棉墊或較薄的枕頭。這樣,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時因腰肌疲勞,慢慢彎腰曲背的弊病。

2、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則任督二脈氣不通暢,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3、頭正頸直、下頜微收。舌抵上齶。因為日常生活習慣,大多數人頭總喜歡偏向一側,或左或右,打坐時往往自己覺得頭正了。實際上仍有偏斜。可以平時在坐好以後,在面前放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頭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正確感覺。這樣可自動糾正體內的不平衡與氣脈。

二、意念與呼吸

坐好以後,不要急著閉眼,先定心神,平呼吸,等心情安靜下來,呼吸均勻下來後,再慢慢地講眼睛閉上(輕閉或微留一線之之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數自己呼吸的遍數,身體虛弱之同志數吸,即一吸上記一個數,呼氣不記數即一吸一呼為一個計數;身體健壯,平時火氣大,脾氣暴躁這類的人則數呼氣,一呼氣記一個數,不記吸。這樣從一數到五,就從頭再來,再從一數開始,如此反復不斷的訓練。

三、注意事項:

1、數息時,要注意的是在呼吸上,心裡數呼吸,耳朵注意聽著呼吸。全神貫注,心念集中,好像母雞孵蛋一樣。

如果數息過程中發生雜念則馬上將意念收回來,從一重開始數起。

2、注意要將呼吸調到:深、長、勻、緩、柔。「深長」: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綿綿不斷,慢慢將一呼一吸所用時間拉長;慢慢則會感到自己的呼吸深入體內,帶動全身的氣機;「勻」,不要時快時慢,要速度均勻;「緩」,呼吸宜慢不宜急,「柔」,柔和,若有意若無意,不要用力呼吸。

3、如果數息可以達到比較專注,心無雜念或入靜的程度,可以將計數改為從一到十,慢慢可以過渡到從一到三十,基本上,如果可以做到從一數到三十,中間都沒有雜念產生,則第一步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經達標,可以修第二步了。

10. 道教倡導的氣功的鍛煉方法包括哪三個步驟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這是傳統內丹術的修練方法,當代練氣功興起後,所謂的道教氣功也是這樣的格局。

閱讀全文

與道教鍛煉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兒去甲腎上腺素計算方法 瀏覽:301
幼兒身高測量方法 瀏覽:40
證券技術分析最基礎的方法 瀏覽:944
衣服的裁剪方法簡單 瀏覽:620
有沒有竹筍怎麼看的方法 瀏覽:574
小鴿子鑒別方法 瀏覽:226
梧桐子跳繩的安裝方法 瀏覽:871
三次樣條插值函數計算方法 瀏覽:636
早期腺肌症的治療方法方案 瀏覽:169
公積金貸款利息計算方法 瀏覽:947
清洗洗衣機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346
認知能力訓練方法 瀏覽:252
你好鄰居第一章通關快速方法 瀏覽:100
測量人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361
去視頻水印字的方法 瀏覽:309
菜花炒肉方法步驟美食傑 瀏覽:495
嬰兒長濕疹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888
胡麻油減肥食用方法 瀏覽:511
頸結石最快的治療方法 瀏覽:999
白駁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