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微創治療退變性脊柱炎的鍛煉方法

微創治療退變性脊柱炎的鍛煉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3 02:25:41

① 退行性脊柱炎可以適用於拔罐穴位法嗎

退行性脊柱炎亦稱脊椎骨性關節炎、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椎炎等,是中年以後發生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病變。一般以負重和活動范圍較大的關節常累及,臨床上的頸椎和腰椎發病較多。早期症狀是腰部僵酸痛,不能久坐,久坐時必須頻頻更換體位。晨起症狀較重,稍活動則症減,但活動稍久,尤其是在疲勞後,症狀又加重。少數患者可有脊髓或脊神經根受壓症狀。

【拔罐部位】

1背部:命門、腰陽關、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

2下肢部:委中、承山、陽陵泉。

② 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合肥和平創傷骨科醫院
療法獨特
效果顯著
安徽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好的醫院,合肥和平創傷骨科醫院骨科科研組經過多年的潛心臨床研究,首創「四聯通痹療法」
臨床應用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對強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關節粘連、纖維性強直、輕中度變形能達到化開強直、糾正變形的極好療效。此療法改寫了關節強直不可糾正的歷史,扣開了世界性頑疾的大門。

四聯通痹療法
」即:浴、針、術、葯,四種治法。四法循環,根據不同病人的發病原因,同病非同步,根據病情分步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融諸法於一體,合肥和平創傷骨科醫院根據患者的具體發病情況,分人、分因、分病程、分病位、分步進行治療。該方法的大特點就是個體化、差異化治療,終達到治療的目的。
1、浴——將20餘味名貴中葯材科學配伍,在熏蒸艙的作用下,熏蒸滲透和葯物活血雙重作用,能擴張皮膚、肌肉及關節內的血管,明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性物質的清除,改善患處缺氧狀況和理化環境,達到消炎止痛、緩解症狀的作用。
2、針——包括針刀微手術、激光針等療法,是合肥和平創傷骨科醫院在長期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研究提煉而成的特殊治療手段。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變局部炎變,減輕關節水腫,緩解疼痛,達到恢復骨關節運動功能的作用。
3、術——通過對支配免疫系統神經的微創手術,清除慢性非細菌性炎性介質,消除沉積的免疫復合物,同時通過免疫調節,保障其營養供給,從而使機體功能得以恢復,抑制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發展,達到治療的目的。
4、葯——指因人、因病施葯,即根據不同病人的病因、病位、病性分別使用合肥和平創傷骨科醫院專家研製的系列葯物,修復因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的肌纖維損傷和壞死,抑制結締組織增生、纖維化,改善關節血液循環,增強骨細胞代謝,抗血管內膜增生,增強機體免疫力,達到鞏固療效的目的。

③ 退行性脊柱炎的有效治療方法

你好:有腰腿痛建議到中醫骨傷科診治,常用正骨療法、按摩、針灸、小針刀療法、骶療,理療,貼黑膏葯等等。可以服用扶他林膠囊,芬必得,復合維生素B,活血止痛膠囊,傷科片,活血化瘀的中成葯。

④ 治療強直性脊椎炎的偏方

(取穴;指掌關節取合谷、後溪、二間、中渚、勞宮、四縫;腕關節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關節取肩貞、天宗、肩井、臂�;踝關節取昆侖、丘墟、懸鍾、解溪、商丘、太溪、申脈;膝關節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委中、梁丘、豐隆、足三里;髖關節取環跳、秩邊、髀關、承扶;下頜關節取下關、合谷、翳風、頰車、內庭;脊柱關節取病變部位相應的督脈和膀胱經有關穴還可以試下骨研素,這個葯品

⑤ 我爸爸有退行性脊柱炎總是腰痛,有什麼行之有效的辦法嗎

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堅持運動是最重要的,實在受不了先去做做理療。可以用一些活血的葯物,口服或靜滴都可以,但是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⑥ 請問誰曉得強直性脊柱炎怎磨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簡稱AS) 又名類風濕脊柱炎。本病為脊柱各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侵襲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其後由於病變發展逐漸累及腰椎、胸椎和頸椎,出現小關節間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體骨質疏鬆破壞、韌帶骨化,終致脊柱強直或駝背固定。主要症狀為發病部位疼痛,活動受限。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常見病。

參考資料:
強直性脊柱炎
症狀:
起病緩慢,全身症狀輕微,早期可有倦怠,體征減輕,或有惡心、發熱等。逐漸出現下腰部疼痛,肌肉痙攣及僵硬,休息後症狀往往加重,活動後減輕。以後逐漸出現典型的骶髂關節疼,並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壓痛、僵硬、活動受限,並逐漸出現屈曲畸形,陰天或勞累後症狀加生,遇暖或休息後減輕。常有復發性虹膜炎並存,部分患者可出現坐骨神經痛。病變若波及肋椎關節,還可出現呼吸時胸部擴張受限或喪失以及肋間神經痛等。
晚期患者脊柱強直在畸形位,頸腰部不能旋轉,側視時必須轉動全身,可出現嚴重的駝背畸形,不能前視。病變有時也可波及髖膝關節,髖關節受累時,呈搖擺步態。隨著受累部位的骨性強直,疼痛等症狀逐漸消失,而遺留終生畸形。

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幾千年前的古埃及人的骨骼就發現有強直性脊柱炎的證據。以往曾認為強直性脊柱炎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樞型,但隨著醫學的發展,檢測手段的提高,發現該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很大的區別,故將其定為一種獨立性疾病。
現代醫學認識到,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和炎性疾病,病變部位主要在骶髂關節、脊柱、脊柱旁軟組織及四肢關節。該病變常自骶髂關節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到脊柱及脊旁組織,最後引起骨性強直。目前認為本病是一種結締組織的血清陰性關節病,是較常見的腰背痛疾病之一。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什麼?�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與下列因素有一定關系:
(1)基因因素:本病發病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強直性脊柱炎的HLA�B27 陽性率高達90%~96%,家族遺傳陽性率達23.7%。類風濕者其家族的發病率為正常人的2~1 0倍,而強直性脊柱炎家族的發病率為正常人的30倍。
(2)感染因素:泌尿生殖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盆腔感染經淋巴途徑播散到骶髂關節再到脊柱,還可擴散到大循環而產生全身症狀及周圍關節、肌腱和眼色素膜的病變。
(3)內分泌失調或代謝障礙:由於類風濕多見於女性,而強直性脊柱炎多見於男性,故被認為內分泌失調與本病有關。但利用激素治療類風濕並未取得明顯效果,激素失調與本症的關系也沒有肯定。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的病人患類風濕或強直性脊柱炎的比率無明顯增加或減少。
(4)其他因素:年齡、體質、營養不良、氣候、水土、潮濕和寒冷。其它包括外傷、甲狀旁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化膿感染等,可能與本病有一定關系,但證據不足。

什麼是HLA-B27?�
HLA是3個英語單詞的大寫字頭,H代表人(Human),L代表白細胞(Leuc ocyte),A代表抗原(Antigen),即人類白細胞抗原(以下簡寫為HLA)。HLA是組織細胞上受遺傳控制的個體特異性抗原,最早是在白細胞和血小板上發現的,現在發現該抗原廣泛分布於皮膚、腎、脾、肺、腸和心等組織器官有核細胞的細胞膜上。第8次國際組織相容性會議確定HLA有92個,分屬於A、B、C、D和DR5個位點,分別稱為HLA-A,HLA-B,HLA-C,HLA-D和HLA-DR。HLA-B 位點有42個,B27為其中之一。現已證明HLA-B27陽性者比HLA-B27陰性者發生強直性脊柱炎的機會要大得多。

HLA-B27陽性就是強直性脊柱炎嗎? �
HLA-B27的意思是人類白細胞抗原B27,也稱W-27,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其陽性率可高達90%以上,且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一級親屬中約有50%其HLA-B27 抗原為陽性,而在普通人中僅有3%為陽性。同時尚有其它一些如牛皮癬、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Whipple病等疾病HLA-B27抗原也呈陽性反應。所以說HLA-B27陽性不一定就是強直性脊柱炎,只是可能性較大。目前HLA-B27仍為檢查早期強直性脊柱炎的方法之一。

HLA-B27 陰性者是否也可得強直性脊柱炎?
各國報告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的陽性率差別較大,個別低的報告為22%,多數為90%,也有高達100%的。這些數據從另一方面表明,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10%~78%的患者,不具有HLA-B27,即為HLA-B27陰性者,他們也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這說明HLA-B27與強直性脊柱炎並非絕對相關。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主要有下列六項指標:
(1)骶髂關節炎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根據之一,正常的骶髂關節幾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比脊柱的X線改變更早,這有利於早期診斷。骶髂關節炎的X線表現分三期。早期可見關節邊緣模糊,並稍緻密,關節間隙加寬。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增生與腐蝕交錯,呈鋸齒狀,髂骨側骨緻密帶增寬,最寬可達3cm。晚期可見關節間隙消失,骨緻密帶消失,骨小梁通過,已呈骨性強直。
(2)胸椎疼痛及強直。
(3)下腰痛、強直已超過3個月,雖休息也不能緩解。
(4)腰椎活動受限。
(5)胸部擴展受限。
(6)虹膜炎或其他繼發症。
以上6項指標中第1項再加一項即可確診。在後5項中有4項也可診斷。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拍攝骶髂關節X線片以什麼位置為佳?
由X線片證實的骶髂關節炎,是目前公認的診斷強直性脊柱炎的必須條件。因此,選擇適當位置拍攝骶髂關節片,最好地顯示病變部位及程度,對確定診斷有重要意義。國外經驗,攝骶髂關節正位片即足以清楚地顯示雙側骶髂關節病變,斜位片或其他片無益於提高陽性率,故可不必採用。國內廣東汕頭醫學院附屬醫院,經過對比研究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關節正位片與斜位片發現,正位片的結果比斜位片好,與國外觀察結論一致。

強直性脊柱炎有哪些主要症狀?�
本病多發生於青壯年男性,發病緩慢,發作與緩解交替進行。初起時症狀輕微,易被忽視。疾病主要部位在脊柱,即自骶髂關節由下而上出現腰椎、胸椎和頸椎症狀,病初患者偶有腰背部、骶部和臀部疼痛、發僵,約10%的病人疼痛可沿臀部往大腿和小腿屈側向下放射(沿坐骨神經分布范圍),但神經系統檢查一般無陽性發現。經過數月或數年患者症狀逐漸加重,出現持續性腰、胸或頸部疼痛,常在半夜痛醒並有翻身困難,需起床活動方能減輕。隨著病情發展,胸椎和肋椎關節受累後可出現呼吸不暢或束帶狀胸痛,病變波及頸椎則頸部活動受限,最後整個脊柱都可能僵直,有的合並嚴重的駝背畸形,以致患者站立或走路時,眼不能平視,僅能看到自己足前小塊地面;胸腹腔容量縮小,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明顯障礙。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可發生眼炎嗎?�
虹膜睫狀體炎是眼的一種炎性病變,通常表現為眼球疼痛,充血和畏光。約25%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可發生虹膜睫狀體炎。多數患者的虹膜睫狀體炎發生在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出現之前數日或數年,此時很難斷定虹膜睫狀體炎與強直性脊柱炎有關;也有病人在強直性脊柱炎症狀出現後數日至20年才發生虹膜睫狀體炎。虹膜睫狀體炎見於一側或雙側,也可雙側交替發作,炎症持續時間一般半月左右,也可能非常頑固,經久不愈或反復發作,但很少導致失明。虹膜睫狀體炎的發生,與強直性脊柱炎的外周關節炎或脊柱炎的症狀輕重,沒有明顯關聯。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如何選用葯物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目前尚無特殊療法來阻止本病的發展,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緩解疼痛、減輕炎症、強化鍛煉及維持良好的姿勢與功能,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具有較強的抗炎、止痛和解熱作用,25mg,每日3次,餐後即服。扶他林的抗炎和止痛效果較消炎痛更強,副作用少,並有緩釋劑型,每日服葯次數可減為2次,扶他林腸衣片劑量為25~50mg,每日3 次,值得臨床應用。其它對強直性脊柱炎較好的抗炎葯物有萘普生、布洛芬等。以上葯物應連續治療幾個月,至症狀完全控制或消失後再逐漸減量,最好以能控制症狀的最小量維持一段無症狀期,如半年左右。使用上述葯物均應注意葯物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肝、腎損傷,頭痛及浮腫等。治療前後應定期檢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等。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否可用皮質激素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關節炎、骶髂關節炎或脊柱炎,不是用皮質激素的適應症。因為以上表現用非激素抗炎葯物和柳氮磺胺吡啶可收到明顯效果。故從關節病變考慮,不適於用激素治療,但約有25%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可發生虹膜睫狀體炎。一旦經過眼科醫師查明為虹膜睫狀體炎,就應該開始用激素治療。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可用0.5%可的松眼液點眼,每日4次。有些病例則需服用強的松進行全身性治療。這些治療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中醫如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中醫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以補腎壯腰為主要治療原則,兼以清理痰火。偏於腎陽虛者以右歸丸合二陳湯加減,偏於腎陰虛者以知柏地黃丸合二陳湯加減。熱甚者,可加黃柏、知母、生地、玄參、石膏以清熱滋陰;痛甚,加細辛、桂枝、延胡索以通絡止痛。單味雷公藤煎劑有一定療效。局部可用舒筋活絡葯膏如寶珍膏、定痛膏外敷,或用麝香風濕油塗擦均可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強直性脊柱炎可進行哪些非葯物治療?�
理療和按摩對本病的治療均有輔助作用。常用的有紅外線照射、超聲波、微波、蠟療、熱水浴、離子導入等。患者還可自行按摩,用手掌按摩關節的皮膚、按捏肌肉。理療及按摩均能起到活血化瘀、放鬆肌肉、擴張血管、改善血運、促使炎性產物吸收的作用。畸形頑固進展時,可用支架或器械矯正。對畸形不甚嚴重,存在時間不太久者適用皮牽引或骨牽引,髖關節可用4~6kg,膝關節2~4kg。保守治療無效的可行滑膜切除術、關節清理術、松解術、融合術、成形術及關節置換術等。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否應堅持運動療法?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本人及家屬,常為了避免或減輕患者的關節疼痛,使病變關節長期處於完全或基本不活動狀態,從而導致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使本來並不嚴重且有可能完全恢復的關節、肢體,實際上處於活動度喪失的殘疾或殘廢狀態。正確的方法是積極接受抗炎葯物治療,使關節疼痛得以控制,並及時、謹慎地漸進地進行關節活動。病變急性期,每天1~2次輕柔地幫助關節活動,使之剛達到出現疼痛的程度,有助於減輕關節攣縮。不運動時,應將急性發炎的關節置於適當的位置和(或)用夾板制動,以備將來發生不可避免的攣縮、畸形又無法矯正時,多保持一些功能。在病變的亞急性、慢性期,應堅持四肢及脊柱的伸展運動,並根據疼痛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活動次數、時間及頻率。應讓患者知道,堅持各部位的活動鍛煉十分重要,在疼痛症狀完全消失和停止葯物治療後,仍應長期堅持運動,盡可能保持各關節處於正常功能狀態。

強直性脊柱炎如何進行手法治療?
手法治療對早期強直性脊柱炎是有效的,能緩解疼痛,幫助脊柱及雙髖關節恢復運動功能,減輕僵硬,防止駝背畸形的發生或減緩畸形的發展。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患者俯卧位:上胸部及大腿前分別墊2~3個枕頭,使前胸及腹部懸空,兩手臂屈肘置於頭前。醫者站於旁,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兩側,用扌袞法上下往返治療,同時另一手掌在背部沿脊柱按壓,按壓時要配合病人呼吸,當呼氣時向下按壓,吸氣時放鬆。
(2)接上勢:用指按法按壓脊柱兩側膀胱經及臀部秩邊、環跳、居�FDDD�等穴。
(3)患者仰卧位:用扌袞法治療髖關節前部,配合髖關節的外展,外旋被動活動。再拿大腿內側肌肉和搓大腿。
(4)患者坐勢:醫者站於後方,用扌袞法施於頸項兩側及肩胛部,同時配合頸部左右旋轉及俯仰活動,然後按揉或一指禪推頸椎兩側上下,往返數次,再拿風池及頸椎兩側到肩井。
(5)接上勢 :囑患者兩肘屈曲,抱於後腦枕部,兩手指交叉握緊。醫者站於背後,以膝部抵住患者背部,再以兩手握住患者兩肘,作向後牽引及向前俯的擴胸俯仰動作。在進行這種被動活動時,患者要配合呼吸運動(前俯時呼氣,後仰時吸氣)。俯仰5~8次。
(6)患者坐位:將腰背暴露,上身前俯,醫者站於旁,用肘壓法施於脊椎兩旁。再直擦背部督脈及兩側膀胱經,橫擦骶部,均以透熱為度,可加用熱敷。

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是怎樣認識的?
中醫認為本病大多由於寒濕外襲,濕熱浸淫,跌打損傷,瘀血阻絡,氣血運行不暢,或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骨脈失養所致。
(1)風濕寒邪外襲:由於久居濕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勞汗當風,衣著濕冷,或氣候劇變,冷熱交錯而致風濕寒之邪侵襲人體,注於經絡,留於關節,氣血痹阻而致本病。
(2)濕熱浸淫:歲氣濕熱行令,或長夏之際,濕熱交蒸或寒濕蘊積日久,郁而化熱,濕熱之邪浸淫經脈,痹阻氣血,筋骨失養而致本病。
(3)瘀血阻絡:跌仆挫傷,損及腰背,瘀血內停,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筋骨失養而致。
(4)腎精虧虛: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勞累太過,或久病體虛,或年老體衰,或房室不節以致腎精虧損,筋骨失養而發本病。
綜上所述,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筋骨失養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礎,而寒濕痹阻,濕熱浸淫,瘀血阻絡,氣血運行不暢,則是造成本病發生的基本病理因素。

西醫對強直性脊柱炎是怎樣認識的?
(1)病因
對於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但總括國內外研究報道,大概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基因因素:強直性脊柱炎比類風濕關節炎有更強的家族遺傳傾向。其家族集合度約為40。AS病人HLA-B27抗原為陽性者,在其一級親屬中,約51% HLA-B27抗原為陽性。
②感染因素:有人認為生殖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男性病人多為前列腺精囊炎引起,其感染可能通過淋巴或靜脈先到骶髂關節,再到脊柱,還可擴散到大循環而產生全身症狀及周圍關節、肌腱等病變。
③其他因素:包括外傷、甲狀旁腺疾病、肺結核、鉛中毒、上呼吸道感染、淋病、局部化膿感染、內分泌及代謝缺陷、過敏等,都可以是本病的致發因素,但證據尚不足,有待深入研究證實。
(2)病理
盡管AS是一種不同於類風濕關節炎的疾病,但在早期,二者的病理卻很相似。二者都以增殖性肉芽組織為特點的滑膜炎開始。此時鏡檢可見滑膜增厚、絨毛形成、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這些炎細胞多聚集在小血管周圍,呈巢狀。和類風濕關節炎不同之處為在附近骨質中也可發生與滑膜病變無聯系的慢性炎性病灶。
病變多由骶髂關節開始,逐漸向上侵犯腰椎、胸椎,最後頸椎。肩、髖、肋、胸骨柄體等關節和恥骨聯合也常被累及。約25%的病人同時患膝、踝等周圍關節病變。
強直性脊柱炎晚期病變則與類風濕關節炎截然不同。在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破壞較輕,因而很少發生骨質吸收或脫位,但關節囊和韌帶骨化卻十分突出。因而最後容易發生骨性強直。
強直性脊柱炎,韌帶、肌腱、關節囊與松質骨結合部的病理改變很有特點。該處的肉芽組織既破壞松質骨,又向韌帶、肌腱或關節囊內蔓延。在組織修復過程中,骨質生成過多、過盛,新生的骨組織不但填補松質骨缺損處,還向附近的韌帶、肌腱或關節囊內延伸,形成韌帶骨贅。
韌帶骨贅(包括肌腱和關節囊骨贅)的增生和發展,最後可導致關節骨性強直,此種變化,在髖關節最明顯。
強直性脊柱炎的心臟病變頗具特點:即主動脈瓣肥厚、纖維化最突出,主動脈環擴大伴以Va lsalva竇膨隆,主動脈中層的彈力纖維破壞後被纖維組織代替。

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率如何?
強脊炎(AS)是病因不明的常見疾病。本病患病率根據人口性別和年齡的構成而異,但本病多見於男性,從1959~1982年根據五位作者統計男女之比9∶1~14∶1之間。又據Kellgren綜合不同作者有關報導,本病患病率平均約占人口的0.1%,如此推算全國10億人口將有強脊炎患者100萬之多。
全國風濕病學會主任委員,協和醫科大學張乃崢教授調查北京郊區正常人群發病率為千分之3~千分之5;曾度余報告正常人群發病率為千分之1.97,孫貴田報告為千分之0.6,張風山報告北方高寒區為千分之0.9;山西交城郭來旺報告千分之0.2。上述報告遠比歐美加拿大白種人患病率1%為低。性別為男女比例8.7∶1~19∶1。
原發性AS通常在10歲和20歲發病,但是幼年AS(幼年慢性多關節病的一個亞類)可在更小的年齡發病,繼發型發生於任何年齡。

診斷強直性脊柱炎要做哪些檢查?
(1)血沉檢查:早期和活動期,80%的病人血沉增快;靜止期和晚期血沉多降至正常。
(2)腦脊液檢查:腦脊液蛋白稍增加(45mg%~60mg%),尤以合並坐骨神經痛的病例多見。
(3)組織相容抗原檢查:最近研究發現,90%以上的病人,其組織相容抗原HLA-B27為陽性,正常高加索系白人中僅5%~6%陽性。
(4)X線檢查
①骶髂關節的改變:骶髂關節炎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根據之一。早期骶髂關節邊緣模糊,並稍緻密,關節間隙加寬。中間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增生與腐蝕交錯,呈鋸齒狀,髂骨側骨緻密帶增寬,最寬可達3cm,晚期關節間隙消失,骨緻密帶消失,骨小梁通過,已呈骨性強直。
②脊柱的改變:a.纖維環的改變:纖維環骨化是本病特點之一,最常見於晚期病例。當整個脊柱的纖維環都發生骨化時,脊柱外觀上和竹子一樣,故稱為竹節樣脊柱。b.前椎體炎及方椎:椎體前上下緣骨質腐蝕、消失,加上前縱韌帶後方骨質新生,因而使椎體前緣的正常凹陷消失,變成平直,故椎體在側位X線片上呈方形,有的甚至向前方凸出,故稱為方椎。c. 關節突間關節的改變:先發生關節腐蝕,繼之關節間隙狹窄,最後形成骨性強直。d.椎旁韌帶骨化:繼纖維環骨化後,棘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前縱韌帶等都相繼骨化。e.椎體破壞和脫位:整個脊柱骨性強直後,胸椎部位可出現疲勞骨折。在骨折早期的X線片上可見與脊柱結核類似的破壞,日後出現不規則的骨痂,但絕不出現寒性膿腫陰影。如拍照前屈及後伸位像,可見已經骨化的椎弓也有不規則的骨折線通過。個別晚期病人,可發生與類風濕關節炎類似的環樞椎半脫位。
③髖、膝關節的改變:髖關節早期可見骨質疏鬆、關節囊膨隆和閉孔縮小。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囊性改變或髖臼外緣和股骨頭邊緣骨質增生(韌帶骨贅)。晚期可見髖臼內陷或關節呈骨性強直。膝關節早期可見軟組織腫脹及骨質疏鬆,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可發生骨性強直,強直多在屈曲位。
④肌腱附著點的改變:坐骨結節的肌腱附著處骨質不光滑,有不規則的腐蝕和新生骨,骨的外形呈絨毛狀。跟骨結節跖側腱膜的附著處,可見巨大韌帶骨贅,骨質緻密和不規則腐蝕。

特殊的X線檢查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有何意義?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對於臨床懷疑而X線不能確診者,可以行CT檢查。它能清晰顯示骶髂關節間隙,便於測定關節間隙有無增寬、狹窄、強直或部分強直有獨到之處。
磁共振(MRI)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美國科學家研究了36例患者,24例為炎性下背痛,12例為機械壓力所致下背痛的病人。通過標準的X線檢查骶髂關節正常。但應用MRI檢查:發現54%的炎性下背痛和17%的機械原因性下背痛的患者有骶髂關節炎。用SPECT 檢查:發現38%的炎性下背痛存在骶髂關節炎,而機械原因組無此發現。MRI和SPECT同時檢查陽性發現率明顯升高。炎性下背痛者58%和機械性下背痛者17%的患者存在骶髂關節炎。因此研究者認為MRI和SPECT閃爍造影骶髂關節拍片,非常有助於極早期診斷和治療,從這個角度講明顯優於普通X線,但費用昂貴,不提倡作為常規檢查。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1)全國部分省市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學術座談會(1985)制定的診斷標准(1988年4月昆明全國中西醫結合風濕類疾病學術會議修訂通過)
①症狀:以兩骶髂關節、腰背部反復疼痛為主。
②體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動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現強直駝背固定,胸廓活動度減少或消失。
③實驗室檢查:血沉多增快,RF多陰性。HLA-B27多強陽性。
④X線檢查:具有強直性脊柱炎和骶髂關節典型改變。
a.早期:脊柱活動功能受限,X線顯示骶髂關節間隙模糊,脊椎小關節正常或關節間隙改變。
b.中期:脊柱活動受限甚至部分強直;X線顯示骶髂關節鋸齒樣改變,部分韌帶鈣化,方椎、小關節骨質破壞,間隙模糊。
c.晚期:脊柱強直或駝背畸形固定;X線片顯示骶髂關節融合,脊柱呈竹節樣變。
(2)國際上的診斷標准
①羅馬會議(1963)制定的診斷標准
a.腰痛和腰僵3個月以上,休息也不緩解。
b.胸部疼痛及僵硬感。
c.腰椎活動受限。
d.胸廓擴張活動受限。
e.虹膜炎的病史、現象或後遺症。
雙側骶髂炎加上臨床標准之一,即可認為強脊炎存在。
②紐約會議(1973)修定的臨床診斷標准
a.腰椎在所有三個方面(前屈、側彎、後挺)的活動皆受限,Schober試驗陽性。
b.胸腰部或腰椎疼痛或疼痛病史。
c.胸廓擴張受限。
肯定的強直性脊柱炎(AS)
(1)Ⅲ Ⅳ級雙側骶髂關節炎和至少具備一項臨床表現。
(2)Ⅲ Ⅳ級單側骶髂關節炎或Ⅱ級雙側骶髂關節炎,並具備臨床標准①(Schober試驗陽性) ,或具備臨床標准②和③項。
可疑的強直性脊柱炎(AS)
Ⅲ Ⅳ級雙側骶髂關節炎而不具備臨床標准。
以上標准對診斷有一定幫助,但不能機械照搬,仍應全面考慮後決定。例如症狀首現於45歲以後,很少可能為強直性脊柱炎。病史中有虹膜炎、眼色素層炎者,有跟腱炎者,有家族史者,都支持AS的診斷,這些對早期診斷更為重要。

診斷強直性脊柱炎應與哪些疾病進行鑒別?
需要進行鑒別的疾病有:
(1)骶髂關節結核:病人常有結核接觸史或患病史,或同時患有肺或他處結核病。絕大多數(98%)為單側性,而且女性病人較多。X線片關節一側骨質破壞較多,常可見死骨。關節破壞嚴重者可發生半脫位。如有膿腫或竇道鑒別就更容易。
(2)骶髂關節化膿性關節炎:也常見於女性病人,因女性盆腔感染機會較多。初起時局部疼痛較著,發熱,白細胞增多,以後炎症可轉為慢性。X線片上早期關節間隙增寬,晚期關節邊緣腐蝕、緻密、硬化或發生骨性強直。病變常為單側性,腰椎及胸廓活動正常。
(3)緻密性髂骨炎:多見於青壯年女性,產後發病者更多,常為雙側性。症狀多比較輕微,血沉一般不快。X線片上髂骨一側明顯緻密,緻密帶上寬下窄,略呈腎形,其凹側面向關節。關節間隙尚好,腰椎活動正常。
(4)脊柱結核:病人也常有結核病接觸史或患病史,或同時患有肺或他處結核病。脊柱活動受限僅見於受累局部,駝背多呈角形。X線片上椎體及椎間盤破壞明顯,常見死骨及膿腫陰影。
(5)脊柱化膿性骨髓炎:發病多急驟,體溫迅速升高,白細胞增多,局部疼痛明顯,椎旁肌肉痙攣,脊柱活動明顯受限。身體其他部位常可查出化膿感染病灶。X線片可見椎體或椎間盤破壞,常見死骨和膿腫陰影。晚期骨緻密明顯。
(6)脊柱增生性關節炎:本病多發生在40歲以後,脊柱活動輕度受限,駝背畸形不明顯。好發於頸椎和腰椎。X線片骶髂關節正常,或僅下緣有骨贅增生。脊柱可見多數間隙狹窄及骨贅增生,骨贅向橫的方向發展,與纖維環的韌帶骨贅不同。病人血沉不快。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1)雖然現階段不能治癒,但多數病人能生活得很好。
(2)對病人進行有關疾病科普教育有利於控制病情。
(3)早期診斷非常重要,尤其是對關節外表現的早期認識和治療更是如此。
(4)非甾體類抗炎葯可以控制疼痛和炎症反應。
(5)每日體療有益於保持良好的生理曲度,減少畸形和維持良好的胸廓擴張度;游泳是很好的全身運動。
(6)髖關節置換術和脊柱關節矯形手術,有一定益處。
(7)對病人進行心理的、社會的和家庭的支持有利於治療。
(8)對AS的家族史了解和AS病人親屬體格檢查可能會發現家族聚集性和AS病人親屬中被誤診或未診斷的病人。

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如何辨證論治?
(1)風濕寒邪外襲
主證:背腰拘急疼痛,或連髖股,或引膝脛,或見寒熱,腰背覺冷,遇寒則重,得溫痛減,脈浮緊,苔白膩。
主證分析:寒濕之邪,侵襲腰背,痹阻經絡,寒性收引,濕性凝滯,故背腰拘急疼痛且感覺冷;得溫則氣血較為流暢,故其痛減;遇寒則血益凝滯,故疼痛加重;風濕寒邪或留於髖股,或下注膝脛,故痛引髖股或膝脛;風寒束表,營衛不和,故見寒熱。脈浮緊,苔白膩為風濕寒邪侵襲之象。
治則:疏風散寒,祛濕止痛。
方葯:三痹湯加減。
獨活10g,秦艽12g,細辛6g,川芎10g,當歸12g,熟地15g,芍葯10g,茯苓12g,桂枝10g,杜仲12g,牛膝10g,黨參12g,黃芪12g,續斷12g,防風10g,制川草烏各10g。
方解:方中獨活、細辛、川烏、草烏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桂枝溫經通絡,為主葯;熟地、續斷、杜仲、牛膝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為輔葯;川芎、芍葯、當歸補血活血;黃芪、黨參、茯苓、甘草益氣扶脾,均為佐葯,使氣血旺盛,以助主葯驅邪外出;使以秦艽、防風祛周身之風濕寒邪從外而解。諸葯合用,扶正祛邪,共奏疏風散寒、祛濕?/td>

⑦ 退行性脊椎炎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拜託了各位 謝謝

退行性脊柱炎又稱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脊柱骨關節炎、老年性脊柱炎等,是中年以後發生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常累及負重和活動范圍較大的關節,臨床上以腰椎發病較高,以椎體邊緣增生和小關節肥大性變化為其主要特徵。多年來,臨床對本病的認識不一,但其對患者的恐懼和影響遠遠超過了疾病的本身,是引起腰背痛的常見病。 治療:目的:推拿治療的目的是增加腰部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增強腰部肌肉的張力,從而恢復腰椎的穩定性。 治則:舒筋通絡,行氣活血,解痙止痛。 部位及取穴:患部及腎俞、腰陽關、大腸俞、關元俞、居露、委中、承山等。 手法:滾、按、揉、點壓、彈撥、扳法等。 操作: (1)松解手法:患者俯卧位,醫者站於患側,先用滾法和掌根按揉法沿腰脊柱兩側骶棘肌自上而下反復施術3。5分鍾。再結合局部用雙拇指按揉夾脊穴、腎俞、腰陽關、大腸俞、居髂等穴,每穴半分鍾,且以酸脹為度,如有臀部及下肢的酸脹疼麻者,加攘揉下肢,並配合腰部後伸被動運動,能使腰肌痙攣得以緩解。 (2)解痙止痛法:用點壓、彈撥手法施術於痛點及肌痙攣處,反復3~5遍。本法具有很好的松解粘連,解痙止痛的功效,能即刻緩解疼痛。 (3)腰椎微調手法 ①取俯卧位,醫者先用疊掌置於胸腰段,逐一自上而下按壓腰脊柱3~5遍,重點按壓腰骶部,力量要適度,不可過於粗暴。後用後伸扳腰法先扳健側,再扳患側,各5~8次。 ②腰椎斜扳法:患者側卧位,患側下肢在上,屈膝屈髖,健側下肢在下,自然伸直,全身放鬆,醫者與患者面對而立,一手扶按側卧上方之肩部,另手扶按屈膝屈髖下肢的髂部,兩手輕用力作相反方向的搖擺,使腰脊牽拉,關節放鬆,然後兩手用力推扳至極限,再施一快速靈巧的扳動,常可聞見「喀嗒」聲,本法有調整腰椎後關節紊亂的作用。 ③屈膝屈髖動腰法:患者仰卧位,醫者將患者雙下肢屈膝屈髖,一手扶按雙膝,另一手扶按雙足踝部,然後作順、逆時針搖轉腰骶部,各16次,再向腹部推壓8~10次。 最後分別牽抖雙下肢。 (4)舒筋活血法: 患者俯卧位,醫者站立一側,以冬青膏或紅花油為介質,用魚際擦法直擦腰骶部督脈及膀胱經,橫擦腰骶部2~3分鍾,且以透熱為度,可達溫經活血之目的。最後用桑枝棒有節律地拍打腰背及下肢,結束治療。 (5)輔助治療:功能鍛煉。 ①腰部搖擺功:患者自然站立,兩足比肩稍寬,兩手叉腰,然後腰部作輕緩的左右搖擺2~3分鍾。再作順、逆時針方向的環轉各32次。幅度可由小到大。 ②腰部左右側屈:患者自然站立,兩足與肩同寬,一手叉腰,另一手側上舉,然後腰部向叉腰側盡量側屈作32次,再換手向相反方向作32次。

記得採納啊

⑧ 如何治療退行性脊柱炎

沒有什麼可行性的辦法。每個人超過30歲後都有腰椎退變性變。如果症狀不明顯,就不需要治療。如果症狀比較明顯,可以求助中醫推拿、中葯外敷或內服。西葯的非甾體內抗炎葯可以使用,但副作用很大。

閱讀全文

與微創治療退變性脊柱炎的鍛煉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兒去甲腎上腺素計算方法 瀏覽:301
幼兒身高測量方法 瀏覽:40
證券技術分析最基礎的方法 瀏覽:944
衣服的裁剪方法簡單 瀏覽:620
有沒有竹筍怎麼看的方法 瀏覽:574
小鴿子鑒別方法 瀏覽:226
梧桐子跳繩的安裝方法 瀏覽:871
三次樣條插值函數計算方法 瀏覽:636
早期腺肌症的治療方法方案 瀏覽:169
公積金貸款利息計算方法 瀏覽:947
清洗洗衣機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346
認知能力訓練方法 瀏覽:252
你好鄰居第一章通關快速方法 瀏覽:100
測量人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361
去視頻水印字的方法 瀏覽:309
菜花炒肉方法步驟美食傑 瀏覽:495
嬰兒長濕疹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888
胡麻油減肥食用方法 瀏覽:511
頸結石最快的治療方法 瀏覽:999
白駁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