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溧水體育廣場跑步
要考二級啊!這要看個人的身體條件了,高個步幅會大頻率會小,小個步幅小頻率快。要多練習高抬腿,弓箭步。加強腿部力量訓練。在平常練習過程中適當減慢速度,保持大步幅跑動動作,一般大腿跟上體成九十度,但要切記身體要前傾,要不然就形成常說的「坐著跑」了!一般175CM途中跑的步幅能達到2米10多就是極限了。
希望採納
㈡ 溧水體育廣場晚上跑步
應該是飲食沒調節好的緣故吧,要根據自己的運動量合理攝入能量,我指的是你可能吃的少了,攝入的鹽量太多了吧。
希望採納
㈢ 家庭養殖中葯材昆蟲,動物
可以養殖土元
品名:
土元
別名:
地鱉蟲、地烏龜、簸箕蟲、土鱉、土王八、地團魚等。
概述:
土鱉蟲為我國傳統常用中葯,是活血化瘀的要葯,應用歷史悠久。
本品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蟲乾燥體。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1990年版收載。前者習稱"蘇土元"或"蘇地鱉",後者習稱"漢土元"或"冀地鱉"。
土鱉蟲始載於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記有:"味咸寒,主心腹寒熱洗洗,血積症瘕,破堅,下血閉……,一名地鱉,生川澤"。以後歷代本草對土鱉蟲的分布、生態環境、習性、性狀、功能主治及捕捉加工方法等均有較全面地記述。梁·陶弘景曰:"形扁扁如鱉,故名土鱉。有甲不能飛,小有臭氣。生河東川澤及沙中,人家牆壁下土中濕處。十月采,暴干"。宋·寇宗曰:"今人謂之簸萁蟲,為其像形也。乳脈不行,研一枚,水半合,濾清,服"。均指本品而言。宋·蘇頌論其功效曰:"張仲景治雜病方,主久瘕積結,有大 蟲丸,又有大鱉甲,丸及婦人葯並用之,以其有破堅積下血之功也"。明·《本草綱目》曰:"行產後血積,折傷瘀血,治重舌木舌口瘡,小兒腹痛夜啼"。明·《本草經疏》載:"治跌打損傷,續筋骨有奇效。乃足厥陰經葯也"。
產地分布:
地鱉和冀地鱉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家野均有。
地鱉主產於江蘇無錫、吳縣、海門、興化、南通、溧水、濱海、盱眙、張家港、海安、句容、啟東;浙江寧波、三門、嘉興、餘杭、紹興、安吉、桐廬、海寧;湖南寧鄉、慈利、雙峰、石門、臨澧、澧縣、邵東;四川沐川、夾江、閬中、平昌、井研、簡陽、龍泉驛、新津、綿竹、蒼溪、仁壽、萬縣;上海崇明、奉賢。
冀地鱉主產於河北定州、威縣、邢台、大廠、臨城、邱縣、易縣、清河、內邱、臨西、沙河、邯鄲、永年、平鄉、元氏、高邑、肥鄉、青龍、武安、唐縣、阜平、曲周、晉縣、柏鄉、撫寧、灤縣、曲陽、平山、寧晉、南和、大名、博野、黃驊、靈壽、臨漳;河南原陽、延津、汲縣、滎陽、密縣、鄭州、新鄭、登封;山東龍口、平陰、蓬萊、泗水、沂水、博山、平度、臨淄、夏津;北京延慶、昌平、朝陽、順義、房山;遼寧新金、北鎮、遼陽、錦西、義縣。
地方慣用品:東方後片蠊,商品習稱金邊土鱉,分布於福建、海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主產於福建惠安、南安、仙游、莆田、建陽、漳浦、沼安、東山、龍海、長泰、莆城;廣東饒平、南澳、惠東、陽江、海豐、潮陽、興寧、廉江、信宜、惠來。以野生為主,現開始了人工飼養。
形態特徵:
1、地鱉 地鱉雌雄成蟲異形,雄蟲有翅,雌蟲無翅。雌蟲長約3厘米,體呈扁平卵圓形,棕黑色有光澤。分頭、胸、腹及肛板四部。頭小呈三角形,向腹面彎曲,為棕黑色,咀嚼式口器,大顎堅硬。有1對發達的腎臟形復眼;單眼2個。觸角絲狀,長而多節。前胸背板擴大,第1節呈盾形蓋於頭上,2、3節似梯形。雄蟲前胸呈波紋狀,有缺刻,具翅2對,前翅革質,後翅膜質,不用時摺成扇狀。胸部有足3對,發育相等,具細毛,脛節上著生5-20枚銳刺,基部擴大,蓋及胸腹面及腹基部分,跗節5,具2爪。腹部第1節極短,其腹板不發達,第8,第9兩腹節之背板縮短,尾須1對。雄蟲第9腹板有腹刺1對;雌蟲第8,9兩腹板縮藏於第7腹板的下面。腹端肛上板橫向長方形,其後緣平直與側緣有顯著角度,後緣中央有凹角。生殖器不突出。
2、冀地鱉成蟲 與地鱉形態相似,亦雌雄異形。但體稍大,長約3-3.6厘米,呈長橢圓形。背面淡褐色或黑棕色,略顯光澤。背部在前胸前緣及側緣,中胸及後胸背板兩側,以及腹部各節兩側的外緣上有一圈棕黃色(或淡黃褐色,或淡紅褐色)斑紋;且在胸、腹各節兩側的斑紋中間,各有一黑色小點。體表密布小顆粒。前胸前部邊緣弓起,由前胸、腹背板至尾端有一條稍隆起的背棱線,最後的腹部橫節隆起最為明顯。肛上板後緣稍突出,中央凹,為二裂。余者同地鱉。
慣用品:東方後片蠊[Opisthoplata orientalis(Burmisler)],(又名金邊土鱉)。雌雄成蟲同形,翅皆退化。體呈長卵形而扁,體大形,雌體大於雄體。體背面黑褐色或紅褐色,具光澤,兩側深紅色。前胸背板闊大,寬約為長的1.9倍,前緣和側緣形成寬弧形,沿弧線呈金黃色的寬邊,故名"金邊土鱉蟲"。具典型的步行足,3對。腹部背面可見7節,各節後側角向後突出成短刺狀,第8節縮入第7節之下。肛上板兩側著生尾須1對,粗短。
生態環境:
土鱉蟲喜生活於有機質豐富、陰暗潮濕的場所。室內常見於廚房灶腳、作坊牆邊和柴草堆的碎屑底下。野外常棲於枯枝落葉及石塊下的鬆土或沙土中。
生物學特性:
土鱉蟲為不完全變態昆蟲,完成一個世代需經卵、若蟲、成蟲3個階段,歷時2-3年。具有喜潮濕,喜溫、畏炎熱,抗凍,怕光、晝夜伏出,假死,休眠及自相殘食等特性。為雜食性昆蟲,取食特點為喜新鮮、忌陳舊,耐飢餓。
生長發育最適溫度20-30℃,超過40℃開始死亡,低於10℃時,停止活動,進入休眠。蟲卵發育最適溫度為28-30℃,相對溫度70-75%。土壤最適濕度1-4齡若蟲為20%,5-7齡12%,8齡以上及產卵期均為13%。雄成蟲較雌蟲壽命短,雌蟲一次交尾,終生產卵。一生能產卵30多枚,卵成塊產出。產卵時,不立即將卵鞘產出體外,有一個明顯的"拖卵期",一般為2-3天,最長6天,最短15-16小時。平均每個卵鞘孵化出若蟲8-10個。
生長習性:
具有喜潮濕,喜溫、畏炎熱,抗凍,怕光、晝夜伏出,假死,休眠及自相殘食等特性。為雜食性昆蟲,取食特點為喜新鮮、忌陳舊,耐飢餓。
生長周期:
人工飼養1年即成商品。
捕收及加工:
1、捕收 野生資源的捕捉:在溫暖季節(南方一般5-9月,北方5-8月),夜間,選土鱉蟲常棲息處或倉房、廚房等糠堆底下翻捕,亦可用草墊、麻袋等鋪在土鱉躲藏處,搬開自然掩蔽物,待土鱉轉移到草墊物下,掀起捕捉;有的地方用炒香麥麩灑於地面,或燈光誘捕;也可將缸埋入土鱉常活動的地方,缸口與地面相平,口上放稻草等遮蔽物,引土鱉進缸,於翌晨捕收;在土鱉活動處,以草皮泥塊疊成塔式,內放草類及其喜食之物,定時翻捕。
飼養捕收:一般於10-11月,捕收產卵2年的雌蟲;如冬季加溫飼養,14-15個月就達到入葯程度。雌蟲第2年產卵量低於第1年,自然死亡率高,商品出干率低30%左右。因此,採收要結合分擋,首先捕收超過產卵盛期或已達到入葯程度,及體弱不能越冬者;飼養蟲口密度過大時,留足供繁殖的雌蟲,余者大批採收;非強壯做種的雄蟲在蛻完第7次皮後,如還沒生翅,亦可挑出來,加工成商品。
2、加工 有曬干、烘乾兩種方法。曬干法是將捕捉野生或採收的蟲體,用開水燙死、洗凈、曝曬至干。烘乾法是將洗凈的蟲體放在烘箱內烘乾或放在鍋內用文火炒拌(溫度控制在50℃左右),待蟲體的足尖微粘鍋鏟時,將蟲體放在鐵絲網內,架在灶上,借灶膛中的余熱將蟲體烘乾。
儲藏養護:
土鱉蟲用內襯防潮紙的瓦楞紙箱包裝,每件100公斤,貯存於低溫、乾燥、通風處。
本品易蟲蛀,受潮後生霉。危害的倉蟲有白腹皮蠹、花斑皮蠹、黑擬谷盜、跗蠊蟎、粗足粉蟎、齒蠊蟎、扎氏脂蟎、圓胸甲、赤擬谷盜等10餘種,蛀蝕品外表不整齊,體足殘損破碎,常見蛀粉、蟲糞。
儲藏期間,在包裝內放置樟腦、花椒、山蒼子、起封白酒等,對抗驅蟲,或按件密封,抽氧充氮(或二氧化碳)養護。發現輕度霉變、蟲蛀,及時晾曬,也可置50℃左右烘烤0.5-1小時,或-4℃以下冷凍10小時左右處理。嚴重時用磷化鋁、溴甲烷熏殺。
葯材性狀:
地鱉:蟲體呈扁平卵圓形,長1.3-3厘米,寬1.2-2.4厘米。前端較窄,後端較寬,背部紫褐色,具光澤,無翅。前胸背板發達,蓋住頭部;腹背板9節,呈覆瓦狀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部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脫落。胸部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節,質鬆脆,易碎,腹內有灰黑色內含物。氣腥臭、味微咸。
冀地鱉:蟲體呈橢圓形而扁平,長2.2-3.7厘米,寬1.4-2.5厘米。背部黑棕色,通常在外側邊緣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由前胸、腹背板至尾端有一條稍隆起的脊棱線。余者同地鱉。
規格標准:
土鱉蟲均為統貨,不分等級。商品質量以身干、完整、體厚而輕、油潤光澤、無蛀、無霉變、不烘焦、腹中無泥、癟肚者為佳。
性味功效:
土鱉蟲味咸,性寒;有小毒。歸肝經。具有破瘀血,續筋骨等功效。用於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症瘕痞塊。
主要成分:
生物鹼,氨基酸,蛋白質,有機酸,酚類,糖類,甾體,油脂,香豆素,萜內脂、強心甙及鈣、鉀、鐵等14種無機元素。其中已鑒定出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等6種脂肪酸,谷氨酸、甘氨酸、異亮氨酸等17種氨基酸,20種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萘。另外分離出的有效單體物質為β─谷甾醇。
主要葯理作用:
浸膏對白血病細胞的繁殖有抑製作用;提取物具有溶解血栓、抑制肝出血性壞死病灶的形成、活化纖溶系、抑制D-半乳糖胺肝障礙發生等作用;總生物鹼可延長小鼠心電消失時間,增加小鼠耗氧至缺氧的存活時間,亦可對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T的改變;其水溶液對擴張冠狀A,增加冠狀A血流量和改善缺氧方面有療效。近期研究表明,土鱉蟲具有抗腫瘤作用,對有血瘀者表現更宜。
混淆品種:
商品中將龍虱科昆蟲東方龍虱(Cybister tripunctatus orientalis Gschwendtner)的乾燥雌、雄全蟲,混入。其形態特徵為體翅周邊有黃帶;頭近扁平,中央微隆起,兩側有淺凹陷及小刻點,復眼突出;前胸背板橫闊,有細縱溝;腹下第3-5節兩側各有1個橫翅;後足脛節短闊,脛端兩側生刺。
飼養技術:
(一)選場建池
土鱉蟲人工養殖曾採用室外建池方法進行,為更好地控制飼養溫度、濕度及管理,現已改用室內箱養、池養、瓮養及房養。
(二)飼養方法
1、種蟲來源 一般有捕捉野生和飼養選種2種方法。
捕捉野生種蟲,可提高種性。生產上多用飼養選種,優良種蟲的標准,雌種蟲:體長,橢圓形,個大,腹部飽滿,棕褐色光亮,活動能力強,行動速度快,食量大,產卵率高,無寄生蟲和病害;若種蟲:生長健壯,活潑,體型大,色澤鮮,具光澤;種卵: 豆莢形,紅褐色帶有光澤,卵粒飽滿。
2、飼養方式 飼養土鱉蟲通常在室內進行。以飼養量及條件分小型飼養、分散飼養和大型飼養。
小型飼養:於室內採用長1米,寬0.7米,高0.48米的木箱數個,置於火炕上,內放充分晾曬處理過的砂土17-24厘米厚,保持適宜的濕度,放種蟲1-1.5公斤。有的地方在室內挖瓮形地洞,洞壁光滑,口小。直徑約30厘米,洞深1米左右;如濕氣大,捏土成團,要挖淺些,砌牆增高,內放鬆土50厘米左右。用無底的大口瓮埋入土中,作飼養池更好。
分散飼養:在室內用土坯搭箱,放適量砂土及種蟲。冬季箱內溫度不低於零下10℃;有條件的,將木箱置於火炕上飼養,方便靈活,有利於土鱉生長發育。
大型飼養:選擇適當地方,設專養房,於室內搭地炕,炕上砌成若干個水泥槽,槽上留有適當間隙,分層放置同規格的木箱,進行立體飼養,四季均可。亦有於室內建深1米左右的飼養池,土壤過濕不能深挖,需砌牆增高;土壤乾燥,深挖仍達不到所需濕度,可灑水增濕。池壁要堅實、光滑,上做活動頂,並留一至多個通氣孔。飼養土要選用菜園中或田埂上含腐殖質較多的濕鬆土,忌用施過氨水、氮肥或農葯的土壤。剔除草根及雜物,曝曬2-3天,或用開水消毒後晾乾,揉碎過篩,土粒大小似米粒或綠豆粒,濕度以手捏成團,鬆手即散為宜。
無論飼養箱、槽或瓮口,均需用塑料膜蓋好,防止土鱉蟲爬出或逃跑,以及敵害入侵。
(三)飼養管理
1、調節溫濕度 防寒增溫:冬季北方多採用地炕取暖;南方有的將池養轉入缸養,然後裝入比缸徑大6-10厘米的木箱中,缸箱之間,填入2/3的谷糠、木糠或草木灰,上蓋麻袋;有的將飼養缸用2-3層麻包或稻草捆紮,缸口蓋兩層麻袋;有的將飼養缸集中於室內池中,用稻草填滿四周的空隙過冬;或者合並集中蟲體,增加飼養密度,提高抗寒能力。氣溫低於0℃,可用塑料薄膜密封室內缸、池,用25-40瓦燈泡加溫,或燃炭火增溫。防暑降溫:在缸、池內灑水降溫,也可通過調配飼料的干濕度降溫。調濕:飼養土濕度過小,影響蟲體生長發育、產卵與孵化、以致自相殘食、噬食卵鞘;濕度過大,影響蟲體呼吸,甚至全身粘滿泥土、腿部粘泥,重者斷褪,卵鞘發臭及寄生蟎蟲。飼養土過干,可噴水或喂含水量高的飼料調節。夏季一般每隔3-4天噴水1次,噴水後,勿攪拌,避免濕土粘污蟲體,影響採食與活動。結合分擋,飼養土每隔30天左右過篩1次,去除雜質,起到調濕作用。
2、調節飼養土厚度 一般飼養土厚度,1-4齡不超過8厘米,5齡以上為10厘米左右,產卵時為4-17厘米。夏天可薄些,冬天加厚至17厘米左右,並覆蓋稻草或礱糠灰保暖過冬。每年需換土1-2次。
3、餵食 要掌握飼料干濕相兼,精料吃光、青料有餘,精粗搭配、以青為主的原則。一般驚蟄後,土鱉蟲休眠復甦,體內營養消耗較多,先餵食精料;幼齡若蟲食量小,以精為主;6齡後若蟲進入暴食期,以粗為主,輔以精料;產卵期加喂含蛋白質的精料。餵食要精粗搭配得當,適量,以每次有少量剩餘為宜,換新料前,取出剩餘。夏季炎熱多喂西瓜皮、南瓜瓤等多汁菜葉瓜果飼料,或用碟盛一些清水於飼養池內,以便土鱉蟲飲用;冬季餵食干樹葉,需加熱水浸悶3-6分鍾,樹葉濕潤變軟後,均勻撒在飼養土上,以蓋過70%土面為度。一般每隔2-3天喂1次粗料,3-5天喂1次精料。繁殖和活動盛期,1天1次。
4、分擋飼養 群體飼養土鱉蟲,在一般飼養條件下,同期孵化的若蟲到成蟲階段,不同個體發育程度會有很大差別。為使蟲體正常發育,避免參差不齊,飼養到一定階段時,可分擋飼養。按蟲齡可分為:成蟲、高齡若蟲和低齡若蟲。按蟲體大小分為芝麻型(1-2個月的若蟲,型小如芝麻);黃豆型(3-4個月的若蟲,型如黃豆);蠶豆型(5-6個月的若蟲,型似蠶豆);拇指型(體型大小如拇指的成蟲)。根據不同齡期或體型大小分別飼養。分擋方法:一般在塑料膜上,依擋次不同,相應剪些孔,自製成篩。把大小混雜的土鱉蟲輕輕地過篩、分擋。不宜使用鋼絲篩、蔑篩。
5、定期篩卵 一般產卵期間,每隔7天將約3厘米厚的飼養土表層過篩;每隔30天將飼養土全部過篩,取出卵鞘。卵鞘單獨存放,經常翻動,有利孵化;或用捏得攏、撒得開的濕土,將卵鞘保存起來;亦可與低齡若蟲混養。
6、孵化 分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把卵鞘置孵化箱中,用砂埋好,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即可孵出若蟲。一般孵化箱置卵鞘0.75公斤/米2,砂埋厚度約3.3厘米。自然孵化,夏季要注意通風降溫,飼養池上適當培土防曬或放帶葉樹枝遮蔭,冬季用培土或草簾遮蓋,保持室溫不低於10℃,濕度要適度,防止卵鞘發臭變質。
7、蟲口密度與雌雄配比 一般飼養池放養8齡以上的若蟲2500隻/米2;4-7齡若蟲15000隻/米2;3齡以下的若蟲80000隻/米2。同時注意雌雄合理配比,大面積養殖,可按雄蟲15%,雌蟲85%的配比放養。自然繁殖,雄蟲佔40%左右。一般雄若蟲發育到7-8齡時,除留足健壯做種外,余者加工入葯。
8、勤檢查 經常檢查土鱉蟲的活動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現象,立即查找原因,及時處理,避免損失。土鱉蟲對農葯很敏感,極易受害。因此,各種農葯不能與飼養土鱉蟲的環境接觸。
病蟲害防治:
1、病害 大肚病:由於飼養土與飼料含水過多,導致土鱉蟲消化、分泌紊亂,殼甲代謝機能失常。症狀是間節膜無限擴張,腹部膨脹,光澤異常,頭部變尖,失去正常習性,胃納大於正常蟲一倍,長期不脫皮。防治方法:幼蟲期保持飼養土含水量不超過20%,中蟲期和成蟲期,依生長需要,隨時調節飼養土濕度。
胃壁潰爛病:因餵食不當,導致長期瘀食,消化不良。多發生在成蟲期。症狀是腹下部中節處有黑斑點,胃壁粘連節膜,嚴重時節膜潰破,流出臭液,絕食致死。防治方法:及時調整精、粗飼料結構,保持新鮮,再拌入適量酵母片(10片/斤)、抗菌素和復方維生素B片(或液)。
腸胃病:症狀是食慾下降,活動緩慢,體質衰弱,雌成蟲因流水或難產而死。防治方法:及時清理、更換飼養土,加喂稍帶鹼性的干飼料,如茶葉渣等,或用小蘇達20片、5萬單位土黴素或四環素5片搗碎與炒香米糠0.5公斤拌勻,分次餵食。忌喂萵苣葉(生菜葉)、南瓜花、蓖麻花等青料。
綠霉病:當池內高溫高濕或蟲口密度過大時。易發生感染。症狀是蟲體白天不出土,不進食,行動遲緩,後期在腹部顯綠色霉狀物,腿收縮,觸角下垂,體柔軟,很快死亡。防治方法:調整蟲口密度及溫濕度,定時更換飼養土,剔除病蟲;或在飼料中拌加適量的酵母片、土黴素粉或鏈黴素,增強消化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發病時,採用飼料拌入青黴素葯粉0.5克/米2或四環素0.25克,亦可用1-2%福爾馬林液噴灑。
線蟲病:被線蟲寄生後,行動緩慢,腹脹發白,口吐腹水。防治方法:注意飼料衛生,用5%生理鹽水拌飼料,以減輕病情。
2、蟲害 易受蟎害,症狀是蟲體四周開始時內卷,並逐漸變硬死亡。主要寄生在土鱉蟲胸、腹部及腿基節的薄膜處;對幼齡若蟲威脅最大。防治方法:隨時注意餵食量,防止餘量摻入土層及有機物污染,保持飼養土清潔。孵化時,及時剔除壞死卵鞘;用糠篩處理、更換飼養土,將炸面魚、骨頭等放入飼養池內,誘蟎,每隔2小時取出處理; 或用草繩浸米泔水,晾乾後放入飼養池內誘集;也可以用火燎燒表土及飼養池壁,熱殺;用40%樂果2000倍液噴灑飼養池,亦可用30%三氯殺蟎碸或20%蟎卵脂與飼養土摻拌驅殺。
3、天敵 螞蟻能成群咬死土鱉蟲,影響繁育;其次是蜘蛛、蛇、鼠、壁虎及家禽等。防治方法:做好防護工作,選擇無蟻穴(洞)處飼養,或建池時,池基用氯丹粉劑或50%氯丹乳油進行清理。池內發現蟻群,要立即清缸,堵穴(洞)。池周塗寬3-6厘米的凡土林或機油。池邊灑少量石灰粉,或用氯丹粉拌濕土撒於池周。如池內仍有螞蟻,可將10%氯丹粉溶液在離池底高20厘米處塗一圈,驅走螞蟻,或用豬骨頭等誘引螞蟻聚食,然後殺滅。
發展前景:
土鱉蟲是婦科和傷科病的常見葯。不僅用於臨床配方,還是不少中成葯的重要原料。據統計,以土鱉蟲為原料生產的"紅葯片"、"跌打丸"等中成葯達30多種。特別是近年來,又發現土鱉蟲有抗腫瘤,抑制白血病、肝出血及肝障礙等作用;臨床上用於治療冠心病、白血病、肝炎、肝硬化、肺結核、痔瘡等症,已引起醫葯界和科研部門的高度重視,為篩選有效葯物提供了新的葯源。
此外,人工飼養的土鱉蟲,又為養蠍提供了飼料來源。
土鱉蟲產銷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農村衛生運動的繼續開展,土鱉蟲的生活環境受到破壞,野生資源減少;人工飼養因受價格影響,生產不穩定。因此,應加強科研工作,提高人工飼養管理技術;搞好定點定量生產,保護生產基地和蟲源;使生產、供應持續穩定地發展。
50年代至80年代生產情況:
50-60年代初期,土鱉蟲商品來源於野生資源。60年代中期,野生變家養試驗成功,家養土鱉蟲逐步成為商品的主要來源。新中國成立後,土鱉蟲列為三類品種,由市場調節產銷。40年來,土鱉蟲的生產發展很快,收購一度因野生資源減少而下降,銷售仍逐年增長。屬於能夠滿足市場需要的品種。
50-60年代初期,隨著廣大農村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環境得到改善,影響了土鱉蟲正常生活繁衍,野生資源減少,收購有所下降,盡管各級葯材公司發動和組織群眾捕捉,仍產不足銷。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後期,人工飼養土鱉蟲獲得成功,飼養管理技術和經驗推向全國後,很快掀起了人工飼養的熱潮,加上提高價格,使收購量急劇上升。1965年收購8萬公斤,銷售9萬多公斤,均比1957年增長約80%。1978年收購32萬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比1965年增長2倍半,造成了商品積壓,庫存猛增。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由於商品庫存過多而調整了收購計劃和收購價格,挫傷了群眾生產的積極性,生產出現了簫條景象,收購急劇下降。1983年收購12萬多公斤,比1978年下降了63%;銷售仍穩步增長,市場供應未受影響。
2005年版 葯典標准:
本品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蟲乾燥體。捕捉後,置沸水中燙死,曬干或烘乾。
性狀:地鱉 呈扁平卵形,長1.3-3cm,寬1.2-2.4cm。前端較窄,後端較寬,背部紫褐色,具光澤,無翅。前胸背板較發達,蓋住頭部;腹背板9節,呈覆瓦狀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部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膠落,胸部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節。質鬆脆,易碎。氣腥臭,味微咸。
冀地鱉 長2.2-3.7cm,寬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邊緣帶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
鑒別:(1)本品粉末灰棕色。體壁碎片深棕色或黃色,表面有不規則紋理,其上著生短粗或細長剛毛,常可見剛毛脫落後的圓形毛窩,直徑5-32μm,則毛棕黃色或黃色,先端銳尖或鈍圓,長12-270μm,直徑10-32μm,有的具縱直紋理。橫紋肌纖維無色或淡黃色,常碎斷,有細密橫紋,平直或呈微波狀,明帶較暗帶為寬。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聲處理30分鍾,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土鱉蟲對照葯材1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二氯甲烷-丙酮(5:5: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噴以香草醛硫酸試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雜質 不得過5%(附錄Ⅸ A)。
水分 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 H第一法)測定,不得過10.0%。
總灰分 不得過13.0%(附錄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5.0%(附錄Ⅸ 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X A)測定,不得少於22.0%。
性味與歸經:咸,寒;有小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破瘀血,續筋骨。用於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症瘕痞塊。
用法與用量:3-9g。
注意:孕婦禁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㈣ 溧水無想山風景區私家車可以入內嗎
可以的,環山路風景優美,裡面小湖可以喝茶小憩,騎車鍛煉,開車兜風的人很多,個別路段會有禁行標志,看路標行駛就行,天熱了,去納涼避暑還不錯呀
㈤ 溧水有沒有親子瑜伽
瑜伽最早是從印度梵語而來,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源於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瑜伽發源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能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癒。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鍛煉系統,也就是體位法。這些姿勢歷經了五千多年的錘煉,教給人們的治癒法,讓世世代代的人從中獲益。
瑜伽發展到了今天,已經成為世界廣泛傳播的一項身心鍛煉修習法。因為它對心理的減壓以及對生理的保健等明顯作用而備受推崇。同時不斷演變出了各種各式的瑜伽分支方法,比如熱瑜伽、哈他瑜伽、高溫瑜伽、養生瑜伽等等,以及一些瑜伽管理科學。
瑜伽雖好,但是卻必須要小心練習,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禁忌一:情緒波動不宜練習瑜伽。瑜伽屬於身心靈都要配合的運動,如果生氣、焦慮、緊張的情況下,肌肉群緊綳,最好不要練習瑜伽,以免受傷,只有在肌肉柔軟的情況下練習瑜伽,才能更加健康安全。
禁忌二:上幾節課後,覺得關節及肌腱酸痛,可能不適合練瑜伽。有些人天生身體的柔軟度就不好,而瑜伽則是訓練身體的柔軟度與肌力的延展,如果每次練完瑜伽之後,就出現關節疼痛或是肌腱發炎的情況,可能本身身體柔軟度不夠,不適合瑜伽動作。
禁忌三:骨質疏鬆症者,練習要小心。有些瑜伽的動作必須用手或腳等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如果有骨質疏鬆症,很可能因為核心肌群的力量沒有訓練好,以致手肘支撐的時候,不小心骨折。
禁忌四: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眼,不建議頭下腳上的倒立動作。前彎或倒立,會增加眼壓,因此原本就有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的人,不建議練習瑜伽。
禁忌五:身體狀況不佳、大病初癒、骨折初期不宜練習瑜伽。瑜伽需要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能達到鍛煉身體機能及肌群的功效,如果身體狀況不好,肌肉、關節、韌帶無法發揮力量,練習瑜伽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傷。
禁忌六:癲癇、大腦皮質受損。瑜伽許多動作會牽扯伸展到頸部,而如果有癲癇或是大腦皮質受損者,前彎後仰按摩頸部的伸展,就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禁忌七:有血液凝固疾病、血液凝固病者,避免練習瑜伽。瑜伽的動作需要擺位、肢體伸展扭轉,過程中可能導致末梢血流減少,更容易導致血液凝固嚴重,引發心臟血管疾病。
㈥ 160公里騎自行車新手要多久 溧水到梅村
22-25碼 排除休息時間 7-8小時,一天能騎完。帶水和補充能量食物,打氣筒,補胎工具,新的內胎。如果雨天做好防雨工作。
㈦ 波爾山羊的飼養管理
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種公羊對提高羊群的生產力和雜交改良本地羊種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波爾羊數量少,而需求量又很大的情況下,在飼養管理上更要嚴格要求。對種公羊的要求是體質結實,保持中上等膘性,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好。而精液的數量和品質,取決於飼料的全價性和合理的管理。
種公羊的飼養,要求飼料營養價值高,有足量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 A、維生素 D及無機鹽等,且易消化,適口性好。較理想的飼料中,鮮乾草類有營蓿草、三葉草、山芋藤、花生秸等,精料有玉米、麩皮、豆粕等,其他有胡蘿卜、南瓜,麥芽,骨粉等。動物蛋白對種公羊也很重要,在配種或采精頻率較高時,要補飼生雞蛋、牛奶等。
波爾種公羊要單圈飼養,公羊要單獨組群放牧、運動和補飼,除配種外,不要和母羊放在一起。配種季節一般每天采精1~3次,采精後要讓其安靜休息一會兒。種公羊還要定期進行檢疫、預防接種和防治內、外寄生蟲,並注意觀察日常精神狀態。
深水縣飼養的波爾羊以舍飼為主,公羊每天放牧結合運動的時間為4~6小時,干粗料為山芋藤、花生秸,任其自由採食,每天按體重的1%補飼混合精料。采精較頻時,每天補飼2個雞蛋。每天采精1~2次,3~4天休息一次,除夏季特別炎熱的時候和冬季特別寒冷的時候精液品質較差不採精外,其餘時間精液品質都較好,幾乎常年可以采精。
二、母羊的飼養管理
(1)配種前的飼養管理
配種前,要做好母羊的抓膘復壯,為配種妊娠貯備營養。日糧配合上,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為基礎,對斷奶後較瘦弱的母羊,還要適當增加營養,以達到復膘。
溧水縣種羊場飼養的波爾母羊也以舍飼為主,干粗飼料如山芋藤、花生秸等任其自由採食,每天放牧4小時左右,此時期每天每隻另補飼混合精料0.4公斤左右。
表為混合精料配方 種類 含 粗蛋白 代謝能 鈣 磷
玉米 50% 5.166 1.812 0.024 0.126
豆粕 25% 11.8 0.768 0.08
(2)妊娠期的飼養管理
在妊娠的前3個月由於胎兒發育較慢,營養需要與空懷期基本相同。在妊娠的後2個月,由於胎兒發育很快,胎兒體重的80%在這兩個月內生長,因此,這兩個月應有充足、全價的營養,代謝水平應提高15%~20%,鈣、磷含量應增加40%~50%,並要有足量的維生素 A和維生素 D。溧水飼養的波爾羊妊娠前期基本同空懷期一樣,妊娠後期,每天每隻補飼混合精料0.6~0.8公斤,並每天補飼骨粉3~5克。產前10天左右還應多喂一些多汁飼料。
懷孕母羊應加強管理,要防擁擠,防跳溝,防驚群,防滑倒,日常活動要以「慢、穩」為主,不能吃霉變飼料和冰凍飼料,以防流產。
(3)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產後2~3個月為哺乳期。在產後2個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營養物質,尤其是出生後15~20天內,幾乎是唯一的營養物質,應保證母羊全價飼養。波爾羊羔羊哺乳期一般日增重200~250克,每增重100克需母乳約500克,而生產500克乳,需要0.3公斤風干飼料,即33克蛋白質,1.8克鈣和1.2克磷。
哺乳母羊的管理要注意控制精料的用量,產後 1~3天內,母羊不能喂過多的精料,不能喂玲、冰水。羔羊斷奶前,應逐漸減少多汁飼料和精料喂量,防止發生乳房疾病。母羊舍要經常打掃、消毒,胎衣和毛團等污物要及時清除,以防羔羊吞食發病。
波爾羊在哺乳期除青乾草自由採食外,每天補飼多汁飼料 1~2公斤,混合精料0.6~1公斤。為加快波爾羊母羊的繁殖,羔羊出生15~20天,開始補飼商品乳豬全價料,並逐步喂些青飼料,一般羔羊到2月齡左右斷乳。
三、羔羊的護理及培育
羔羊的培育,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而且將影響其終生的生長和生產性能。加強培育,對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羔羊的培育。
初乳期 :母羊產後5天以內的乳叫初乳,它是羔羊生後唯一的全價天然食品。韌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等營養物質和抗體,具有營養、抗病和輕瀉作用。羔羊初生後及時吃到初乳,對增強體質,抵抗疾病和排出胎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讓初生羔羊盡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吃得越多,增重越快,體質越強,發病少,成活率高。
小羊羔
常乳期(6天~60天):這一階段,奶是羔羊的主要食物,輔以少量草料。從初生到45日齡,是羔羊體長增長最快的時期;從出生到75日齡是羔羊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此時母羊的泌乳量雖也高,營養也很好,但羔羊要早開食,訓練吃草料,以促進前胃發育,增加營養的來源。一般從10日齡後開始給草,將幼嫩青乾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讓小羊自由來食。生後20天開始訓練吃料,在飼槽里放上用開水燙後的半濕料,引導小羊去啃,反復數次小羊就會吃了。注意燙料的溫度不可過高,應與奶溫相同,以免燙傷羊嘴。
奶、草過渡期(兩月齡至斷奶):兩個月齡以後的羔羊逐漸以來食為主,哺乳為輔。羔羊能採食飼料後,要求飼料多樣化,注意個體發育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以促使羔羊正常發育。日糧中可消化蛋白質以16%~30%為佳,可消化總養分以74%為宜。此時的羔羊還應給予適當運動。隨著日齡的增加,把羔羊趕到
牧地上放牧。母羊與子羊分開放牧有利於增重、抓膘和預防寄生蟲病,斷奶的羔羊在轉群或出售前要全部驅蟲。
羔羊的培育
加強培育,對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初乳期:母羊產後5天以內的乳叫初乳,它是羔羊生後唯一的營養物質。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等營養物質和抗體。交羊代數
很多地方都在利用波爾山羊改良地方山羊,廣大飼養戶不知道怎麼識別各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為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這里介紹一下各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識別方法。 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體型特徵要明顯好於本地山羊(槐山羊、奶山羊、黑山羊),增重速度要明顯高於母體。另外,其雙耳不像母體那樣直豎,而是平直或略微下垂。如果說前面的外表特徵不好識別的話,那麼,利用其雙耳特徵進行識別則是比較容易和絕對必要的。二代波爾山羊雜交羊二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體型特徵、增重速度和體重要明顯優於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其頭部開始出現微紅特徵(但也有不出現此特徵的)。
波爾山羊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種。它原產於南非,現已分布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德國等世界各地,數量已達750萬頭以上。具有繁殖力強、生長快、體格大、產肉多、肉質好、皮板優、遺傳性穩定、適應性廣和雜交改良地方山羊效果顯著等特點。6月齡即可配種受胎,2年產3胎,也可1年產2胎,胎產1~3隻,有時高達4隻:平均產羔率每胎達200%左右,每年達300%左右;體重母羊可達60~80千克,公羊可達90~130千克,體重可提高20%~30。在世界羊業品種中,波爾山羊體型大、產肉多、效益佳,被人們譽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父」,各國都紛紛將其作為肉山羊生產的終端雜交父系品種來引種、利用。我國有山羊1.7億多隻,其中,除了奶用、絨用、皮用和毛用山羊之外,生產水平低下的肉用山羊及普通山羊就佔了1億多隻。
一、配種前的管理
配種前一個月讓母羊處於生長狀態,不宜過肥。配種前3周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對乳期母羊,備一小帳篷,供舐鹽,每天補飼少量玉米。配種前2~3周放入試情公羊,配種前1~2 個月接種地方性流產疫苗。
二、配種季節管理
1、群體配種。盡可能將青年母羊與成年母羊分開,每35~40頭母羊安排1頭公羊。
2、單一配種。每50頭母羊安排1 頭公羊。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炎熱時應將公羊留在小蔭棚中,少量補飼。夜間離開母羊群,放入公羊圈。
3、人工授精。在發情周期第1天安放陰道海綿栓,周期第14天去除海綿栓。而後在48小時、60小時和72小時,注射0.25~0.5毫升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在同一天授精的母羊通常在5~7 天內陸續產羔,因此應在人工授精時做好安排。避免過多母羊在同一時間發情,以免在不良氣候產羔時產生麻煩。人工授精時要有防熱措施,盡可能使母羊安靜。人工授精後,將試情公羊或青年公羊置於與母羊相隔的柵欄中誘情,並維持人工授精前的營養水平。三、配種後的管理
配種後第一個月維持同樣的飼養管理水平,以防流產。配種後40天用超聲波做妊娠診斷。或將授精母羊做好標記,於14 天後與試情公羊放在一起,觀察返情母羊,初步判斷是否受孕。
四、產羔前的管理
產羔前2個月—3個月接種抗子宮壞死疫苗。此病的症狀是母羊子宮嚴重炎症,在產羔3天後的短期內死亡。產前1個月服抗疥癬葯,以防乳房感染。在妊娠的最後3周,為保證胎兒的生長,應特別給母羊補充營養,和配種前—樣補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由於波爾山羊的平均產羔率為180 %,可出現許多三胞胎情況,補充營養可使羔羊健壯,特別有利於多胞胎維持存活力。
五、羔羊的管理
羔羊易因吸奶過量而發生腹瀉,開始感染絛蟲、傳染性膿皰皮炎和布氏桿菌病,應進行預防和對症治療。商品波爾山羊公羔應在產後2~4周內進行去勢。公羔於3月齡、3.5月齡斷奶,母羔和去勢公羔於3.5~4.5 月齡斷奶。
㈧ 南京溧水有練瑜伽的地方么,學費是多少
當然有,一般都是年卡,大概在1k-2k左右
㈨ 波爾山羊好養嗎
飼養管理
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種公羊對提高羊群的生產力和雜交改良本地羊種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波爾羊數量少,而需求量又很大的情況下,在飼養管理上更要嚴格要求。對種公羊的要求是體質結實,保持中上等膘性,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好。而精液的數量和品質,取決於飼料的全價性和合理的管理。
種公羊的飼養,要求飼料營養價值高,有足量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 A、維生素 D及無機鹽等,且易消化,適口性好。較理想的飼料中,鮮乾草類有營蓿草、三葉草、山芋藤、花生秸等,精料有玉米、麩皮、豆粕等,其他有胡蘿卜、南瓜,麥芽,骨粉等。動物蛋白對種公羊也很重要,在配種或采精頻率較高時,要補飼生雞蛋、牛奶等。
波爾種公羊要單圈飼養,公羊要單獨組群放牧、運動和補飼,除配種外,不要和母羊放在一起。配種季節一般每天采精1~3次,采精後要讓其安靜休息一會兒。種公羊還要定期進行檢疫、預防接種和防治內、外寄生蟲,並注意觀察日常精神狀態。
深水縣飼養的波爾羊以舍飼為主,公羊每天放牧結合運動的時間為4~6小時,干粗料為山芋藤、花生秸,任其自由採食,每天按體重的1%補飼混合精料。采精較頻時,每天補飼2個雞蛋。每天采精1~2次,3~4天休息一次,除夏季特別炎熱的時候和冬季特別寒冷的時候精液品質較差不採精外,其餘時間精液品質都較好,幾乎常年可以采精。
二、母羊的飼養管理
(1)配種前的飼養管理
配種前,要做好母羊的抓膘復壯,為配種妊娠貯備營養。日糧配合上,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為基礎,對斷奶後較瘦弱的母羊,還要適當增加營養,以達到復膘。
溧水縣種羊場飼養的波爾母羊也以舍飼為主,干粗飼料如山芋藤、花生秸等任其自由採食,每天放牧4小時左右,此時期每天每隻另補飼混合精料0.4公斤左右。
表為混合精料配方 種類 含 粗蛋白 代謝能 鈣 磷
玉米 50% 5.166 1.812 0.024 0.126
豆粕 25% 11.8 0.768 0.08
(2)妊娠期的飼養管理
在妊娠的前3個月由於胎兒發育較慢,營養需要與空懷期基本相同。在妊娠的後2個月,由於胎兒發育很快,胎兒體重的80%在這兩個月內生長,因此,這兩個月應有充足、全價的營養,代謝水平應提高15%~20%,鈣、磷含量應增加40%~50%,並要有足量的維生素 A和維生素 D。溧水飼養的波爾羊妊娠前期基本同空懷期一樣,妊娠後期,每天每隻補飼混合精料0.6~0.8公斤,並每天補飼骨粉3~5克。產前10天左右還應多喂一些多汁飼料。
懷孕母羊應加強管理,要防擁擠,防跳溝,防驚群,防滑倒,日常活動要以「慢、穩」為主,不能吃霉變飼料和冰凍飼料,以防流產。
(3)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產後2~3個月為哺乳期。在產後2個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營養物質,尤其是出生後15~20天內,幾乎是唯一的營養物質,應保證母羊全價飼養。波爾羊羔羊哺乳期一般日增重200~250克,每增重100克需母乳約500克,而生產500克乳,需要0.3公斤風干飼料,即33克蛋白質,1.8克鈣和1.2克磷。
哺乳母羊的管理要注意控制精料的用量,產後 1~3天內,母羊不能喂過多的精料,不能喂玲、冰水。羔羊斷奶前,應逐漸減少多汁飼料和精料喂量,防止發生乳房疾病。母羊舍要經常打掃、消毒,胎衣和毛團等污物要及時清除,以防羔羊吞食發病。
波爾羊在哺乳期除青乾草自由採食外,每天補飼多汁飼料 1~2公斤,混合精料0.6~1公斤。為加快波爾羊母羊的繁殖,羔羊出生15~20天,開始補飼商品乳豬全價料,並逐步喂些青飼料,一般羔羊到2月齡左右斷乳。
三、羔羊的護理及培育
羔羊的培育,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而且將影響其終生的生長和生產性能。加強培育,對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羔羊的培育。
初乳期 :母羊產後5天以內的乳叫初乳,它是羔羊生後唯一的全價天然食品。韌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等營養物質和抗體,具有營養、抗病和輕瀉作用。羔羊初生後及時吃到初乳,對增強體質,抵抗疾病和排出胎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讓初生羔羊盡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吃得越多,增重越快,體質越強,發病少,成活率高。
小羊羔
常乳期(6天~60天):這一階段,奶是羔羊的主要食物,輔以少量草料。從初生到45日齡,是羔羊體長增長最快的時期;從出生到75日齡是羔羊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此時母羊的泌乳量雖也高,營養也很好,但羔羊要早開食,訓練吃草料,以促進前胃發育,增加營養的來源。一般從10日齡後開始給草,將幼嫩青乾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讓小羊自由來食。生後20天開始訓練吃料,在飼槽里放上用開水燙後的半濕料,引導小羊去啃,反復數次小羊就會吃了。注意燙料的溫度不可過高,應與奶溫相同,以免燙傷羊嘴。
奶、草過渡期(兩月齡至斷奶):兩個月齡以後的羔羊逐漸以來食為主,哺乳為輔。羔羊能採食飼料後,要求飼料多樣化,注意個體發育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以促使羔羊正常發育。日糧中可消化蛋白質以16%~30%為佳,可消化總養分以74%為宜。此時的羔羊還應給予適當運動。隨著日齡的增加,把羔羊趕到
牧地上放牧。母羊與子羊分開放牧有利於增重、抓膘和預防寄生蟲病,斷奶的羔羊在轉群或出售前要全部驅蟲。
波爾山羊飼養區
羔羊的培育
加強培育,對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
初乳期:母羊產後5天以內的乳叫初乳,它是羔羊生後唯一的營養物質。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等營養物質和抗體。
交羊代數
很多地方都在利用波爾山羊改良地方山羊,廣大飼養戶不知道怎麼識別各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為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這里介紹一下各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識別方法。 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體型特徵要明顯好於本地山羊(槐山羊、奶山羊、黑山羊),增重速度要明顯高於母體。另外,其雙耳不像母體那樣直豎,而是平直或略微下垂。如果說前面的外表特徵不好識別的話,那麼,利用其雙耳特徵進行識別則是比較容易和絕對必要的。二代波爾山羊雜交羊二代波爾山羊雜交羊的體型特徵、增重速度和體重要明顯優於一代波爾山羊雜交羊,其頭部開始出現微紅特徵(但也有不出現此特徵的)。
波爾山羊種公羊
波爾山羊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種。它原產於南非,現已分布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德國等世界各地,數量已達750萬頭以上。具有繁殖力強、生長快、體格大、產肉多、肉質好、皮板優、遺傳性穩定、適應性廣和雜交改良地方山羊效果顯著等特點。6月齡即可配種受胎,2年產3胎,也可1年產2胎,胎產1~3隻,有時高達4隻:平均產羔率每胎達200%左右,每年達300%左右;體重母羊可達60~80千克,公羊可達90~130千克,體重可提高20%~30。在世界羊業品種中,波爾山羊體型大、產肉多、效益佳,被人們譽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父」,各國都紛紛將其作為肉山羊生產的終端雜交父系品種來引種、利用。我國有山羊1.7億多隻,其中,除了奶用、絨用、皮用和毛用山羊之外,生產水平低下的肉用山羊及普通山羊就佔了1億多隻。
一、配種前的管理
配種前一個月讓母羊處於生長狀態,不宜過肥。配種前3周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對乳期母羊,備一小帳篷,供舐鹽,每天補飼少量玉米。配種前2~3周放入試情公羊,配種前1~2 個月接種地方性流產疫苗。
二、配種季節管理
1、群體配種。盡可能將青年母羊與成年母羊分開,每35~40頭母羊安排1頭公羊。
2、單一配種。每50頭母羊安排1 頭公羊。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炎熱時應將公羊留在小蔭棚中,少量補飼。夜間離開母羊群,放入公羊圈。
3、人工授精。在發情周期第1天安放陰道海綿栓,周期第14天去除海綿栓。而後在48小時、60小時和72小時,注射0.25~0.5毫升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在同一天授精的母羊通常在5~7 天內陸續產羔,因此應在人工授精時做好安排。避免過多母羊在同一時間發情,以免在不良氣候產羔時產生麻煩。人工授精時要有防熱措施,盡可能使母羊安靜。人工授精後,將試情公羊或青年公羊置於與母羊相隔的柵欄中誘情,並維持人工授精前的營養水平。
三、配種後的管理
配種後第一個月維持同樣的飼養管理水平,以防流產。配種後40天用超聲波做妊娠診斷。或將授精母羊做好標記,於14 天後與試情公羊放在一起,觀察返情母羊,初步判斷是否受孕。
四、產羔前的管理
產羔前2個月—3個月接種抗子宮壞死疫苗。此病的症狀是母羊子宮嚴重炎症,在產羔3天後的短期內死亡。產前1個月服抗疥癬葯,以防乳房感染。在妊娠的最後3周,為保證胎兒的生長,應特別給母羊補充營養,和配種前—樣補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由於波爾山羊的平均產羔率為180 %,可出現許多三胞胎情況,補充營養可使羔羊健壯,特別有利於多胞胎維持存活力。
五、羔羊的管理
羔羊易因吸奶過量而發生腹瀉,開始感染絛蟲、傳染性膿皰皮炎和布氏桿菌病,應進行預防和對症治療。商品波爾山羊公羔應在產後2~4周內進行去勢。公羔於3月齡、3.5月齡斷奶,母羔和去勢公羔於3.5~4.5 月齡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