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拉肚子怎麼辦.怎麼治泄
腹瀉時糞便中的水分增加,排便次數增多,糞便排出量增加,亦可含有膿血粘液。腹瀉有急、慢性兩種。急性腹瀉與細菌或病毒感染、飲食不當、食物中毒有關。慢性腹瀉多半是腸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所致,少部分與全身疾病有關。腹瀉可引起嚴重營養缺乏及水、電解質平衡失調,若飲食安排不當,會延長病期,對健康造成極大影響。因此合理安排飲食,對腹瀉病人尤為重要。
急性腹瀉期,脫水過多者應補充水分。病情緩解後,可給患者細軟少油的米湯、稀粥、面以及淡茶水、果汁等。這些食物既易於消化吸收,又可補充熱量和維生素。一些粗質通便的蔬菜和易使腸脹氣的豆類不宜吃。慢性腹瀉由於拖的時間長,易造成體內多種營養素缺乏,而使腸道處於病變之中,因此補充營養要精心配製。飲食應是少油膩、少渣、高蛋白、高熱能、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食物。少吃多餐,可食蒸蛋、肉泥、魚、面條、菜泥、蘋果、香蕉等食物,隔夜食物要煮沸消毒後再吃。
㈡ 總是拉肚子!
慢性腹瀉(功能性腹瀉)
病因症狀
腹瀉是指腸管蠕動增快而引起排便次數增多(在正常情況下,成人每天解1-2
次成形的褐黃色大便),糞便稀薄,或有膿血、粘液相雜者。如果僅是排便次數增
多,糞便仍然成形者,稱為假性腹瀉。起病急,病程在2個月以內者稱為急性腹瀉,
多由急性腸道傳染病、細菌性食物中毒、腸道變態反應、飲食不當等所致;起病緩慢,常有反復發作,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為慢性腹瀉,常由慢性腹瀉可在多種疾病中出現。這里指的是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包括結腸過敏、
情緒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症狀表現有腹痛脹氣,排氣排便後疼痛或消失,稀
便與硬便交替出現。中醫將伴有腹部覺冷,四肢不熱,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時即
腹痛而瀉的稱作脾腎虛寒腹瀉;將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脹並有下垂感,四肢沉重無力的稱作脾胃氣虛腹瀉;將精神郁怒即痛瀉,瀉後疼痛減輕的稱作肝旺克脾腹瀉。慢性腹瀉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達數月、數年不愈。
自療注意事項
(1)尋找引起腹瀉的原因,盡力避免之。
(2)情緒安定,有利於腸胃功能的調整。
(3)飲食宜易消化、少渣宰,並忌食生冷食物。
(4)忌吃生大蒜。大蒜的辛辣會刺激腸壁,加劇腹瀉。
(5)紅棗、淮山葯、栗子、扁豆、糯米、蓮子肉有健脾厚腸止瀉作用,不妨多吃
點。蘋果能止瀉,煮熟後也可多吃。
(6)減少房事,使脾腎精氣得以滋養。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脾腎雙補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於脾腎虛寒者。
(2)補脾益腸丸,每次6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於脾氣虛者。
(3)逍遙丸,每次9克,每日3次,濕水吞服。用於肝旺克脾者。
2.驗方自療法
(1)厚朴、五味子、石榴皮、烏梅、黃芪各10克,雞內金5克。每日一帖,分
2次煎服。
(2)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實10克、甘草6克、法半夏15克、陳皮1
2克、茯苓3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於大便秘結與泄瀉交替出現、夾帶
粘液多者。
(3)赤石脂、禹余糧、浮小麥、大棗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
煎服。用於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即瀉者。
3.飲食自療法
(1)等量飯鍋巴、炒蓮子肉研成粉,拌入適量白糖。每次食50克左右,每日3
次。
(2)豬腰子2隻、骨碎補30克,煮食,喝湯食腰。用於腎虧虛寒者。
(3)大蒜、糖適量。生大蒜煨熟去皮,和糖服食。本方對長年泄瀉放臭氣者效果
顯著。
(4)大蒜2頭。將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變黑時取下,放入適量的水煮,食其
汁液即可。大蒜有殺菌功能,具有強化胃腸消化機能的作用,本方對便臭強烈的泄
瀉療效較好。
4.外治自療法
(1)腹部按摩。用手掌魚際從腹部外圍左下方開始,按逆時針方向慢慢推揉至右
下腹,約6分鍾。再在臍周、臍下揉摩6分鍾,最好產生熱感。每日數次。
(2)轉腰腹。雙手叉腰,兩腳分開同肩寬,兩膝微屈,臀部作前左後右的逆時針
轉動(俗稱扭屁股),每日多次。
(3)按揉穴位。重力按揉天樞穴,足三里穴。每穴5分鍾左右。
天樞穴:在肚臍兩邊2寸處。呈三里穴:在外膝眼下4橫指,脛骨外一橫指處。
以上3種按摩手法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4)獨頭蒜1個,生薑3片搗爛敷於臍上,膠布固定,每晚調換。
(5)等量補骨脂、吳萸、肉豆莞、附子、五靈脂、五味子、白芍、烏葯、炒蒲黃
、罌栗殼,研粉裝肚兜內,護住腹部,每2周更換。
食療法:
腹瀉是一種症狀。中醫認為脾胃虛寒則完谷不化;食生冷或遇寒則泄瀉;脾腎陽虛則納後脘脹,瀉下清稀或作五更瀉;油膩冷食也可導致泄瀉。夏秋之際,痢疾桿菌引起腸道感染可致腹痛腹瀉。阿米巴原蟲也可引起腹瀉。其臨床表現為:一般指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水瀉或完谷不化,甚或帶有膿血,腹痛,不思飲食,倦怠。若由於多種疾病引起,症狀有所不同,而腹瀉在l天內次數多至7~8次,10次或10次以上則為其共同點。下述驗方有時可獲意外療效。
l、楊梅果:楊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飲楊梅汁半杯。楊梅消食止嘔,和五臟,滌腸胃。該招能治痧氣和腹痛吐瀉。
2、荔枝幹:荔枝幹25g,大棗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氣,散滯去濕寒。此術可治脾虛泄瀉。
3、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紅糖適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澀腸止血,殺菌驅蟲。本方專治久瀉久痢,腸風下血。
4、山葯山楂:鮮山楂肉、山葯等份,加適量白糖,調勻蒸熟,冷後壓薄餅食。山楂補脾,消積食.活血破瘀,止瀉。該方能治小兒疳瀉和脾虛久瀉。
5、豬腎:豬腎l具切開,摻骨碎補末,煨熟食之。豬腎理腎氣,消積滯,骨碎補
6、豬肚山葯粥:豬肚、大米、山葯各適量。豬肚洗凈切片,與大米、山葯煮粥,加鹽、姜調味服食。豬肚補中益氣,山葯健脾胃。本方專治滑泄。
7、黃牛肉湯:黃牛肉,由姜、鹽調味,煮湯適量常服。黃牛肉補脾胃,療百損,能治脾虛久瀉。
8、赤小豆:赤小豆適量,煮至將熟,加入鵪鶉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湯。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瀉,鵪鵓蛋補益氣血,對一些過敏食物引起的腹瀉有抑製作用。
9、鵪鶉:鵪鶉1隻,去毛及內臟洗凈,赤小豆50g,生薑數片,煮熟食用。鵪鶉清利濕熱,本招專治濕熱類腹瀉。
10、豆腐:豆腐適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氣和胃,清熱解毒,能治腹瀉。
11、黃瓜鮮葉:黃瓜鮮葉適量,切碎調醋煎雞蛋。黃瓜葉可清熱鎮痛。醋殺菌治心腹痛,此方可治腹瀉。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㈢ 我拉肚子
慢性腹瀉(功能性腹瀉)
病因症狀
腹瀉是指腸管蠕動增快而引起排便次數增多(在正常情況下,成人每天解1-2
次成形的褐黃色大便),糞便稀薄,或有膿血、粘液相雜者。如果僅是排便次數增
多,糞便仍然成形者,稱為假性腹瀉。起病急,病程在2個月以內者稱為急性腹瀉,
多由急性腸道傳染病、細菌性食物中毒、腸道變態反應、飲食不當等所致;起病緩慢,常有反復發作,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為慢性腹瀉,常由慢性腹瀉可在多種疾病中出現。這里指的是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包括結腸過敏、
情緒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症狀表現有腹痛脹氣,排氣排便後疼痛或消失,稀
便與硬便交替出現。中醫將伴有腹部覺冷,四肢不熱,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時即
腹痛而瀉的稱作脾腎虛寒腹瀉;將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脹並有下垂感,四肢沉重無力的稱作脾胃氣虛腹瀉;將精神郁怒即痛瀉,瀉後疼痛減輕的稱作肝旺克脾腹瀉。慢性腹瀉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達數月、數年不愈。
自療注意事項
(1)尋找引起腹瀉的原因,盡力避免之。
(2)情緒安定,有利於腸胃功能的調整。
(3)飲食宜易消化、少渣宰,並忌食生冷食物。
(4)忌吃生大蒜。大蒜的辛辣會刺激腸壁,加劇腹瀉。
(5)紅棗、淮山葯、栗子、扁豆、糯米、蓮子肉有健脾厚腸止瀉作用,不妨多吃
點。蘋果能止瀉,煮熟後也可多吃。
(6)減少房事,使脾腎精氣得以滋養。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脾腎雙補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於脾腎虛寒者。
(2)補脾益腸丸,每次6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於脾氣虛者。
(3)逍遙丸,每次9克,每日3次,濕水吞服。用於肝旺克脾者。
2.驗方自療法
(1)厚朴、五味子、石榴皮、烏梅、黃芪各10克,雞內金5克。每日一帖,分
2次煎服。
(2)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實10克、甘草6克、法半夏15克、陳皮1
2克、茯苓3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於大便秘結與泄瀉交替出現、夾帶
粘液多者。
(3)赤石脂、禹余糧、浮小麥、大棗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
煎服。用於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即瀉者。
3.飲食自療法
(1)等量飯鍋巴、炒蓮子肉研成粉,拌入適量白糖。每次食50克左右,每日3
次。
(2)豬腰子2隻、骨碎補30克,煮食,喝湯食腰。用於腎虧虛寒者。
(3)大蒜、糖適量。生大蒜煨熟去皮,和糖服食。本方對長年泄瀉放臭氣者效果
顯著。
(4)大蒜2頭。將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變黑時取下,放入適量的水煮,食其
汁液即可。大蒜有殺菌功能,具有強化胃腸消化機能的作用,本方對便臭強烈的泄
瀉療效較好。
4.外治自療法
(1)腹部按摩。用手掌魚際從腹部外圍左下方開始,按逆時針方向慢慢推揉至右
下腹,約6分鍾。再在臍周、臍下揉摩6分鍾,最好產生熱感。每日數次。
(2)轉腰腹。雙手叉腰,兩腳分開同肩寬,兩膝微屈,臀部作前左後右的逆時針
轉動(俗稱扭屁股),每日多次。
(3)按揉穴位。重力按揉天樞穴,足三里穴。每穴5分鍾左右。
天樞穴:在肚臍兩邊2寸處。呈三里穴:在外膝眼下4橫指,脛骨外一橫指處。
以上3種按摩手法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4)獨頭蒜1個,生薑3片搗爛敷於臍上,膠布固定,每晚調換。
(5)等量補骨脂、吳萸、肉豆莞、附子、五靈脂、五味子、白芍、烏葯、炒蒲黃
、罌栗殼,研粉裝肚兜內,護住腹部,每2周更換。
食療法:
腹瀉是一種症狀。中醫認為脾胃虛寒則完谷不化;食生冷或遇寒則泄瀉;脾腎陽虛則納後脘脹,瀉下清稀或作五更瀉;油膩冷食也可導致泄瀉。夏秋之際,痢疾桿菌引起腸道感染可致腹痛腹瀉。阿米巴原蟲也可引起腹瀉。其臨床表現為:一般指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水瀉或完谷不化,甚或帶有膿血,腹痛,不思飲食,倦怠。若由於多種疾病引起,症狀有所不同,而腹瀉在l天內次數多至7~8次,10次或10次以上則為其共同點。下述驗方有時可獲意外療效。
l、楊梅果:楊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飲楊梅汁半杯。楊梅消食止嘔,和五臟,滌腸胃。該招能治痧氣和腹痛吐瀉。
2、荔枝幹:荔枝幹25g,大棗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氣,散滯去濕寒。此術可治脾虛泄瀉。
3、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紅糖適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澀腸止血,殺菌驅蟲。本方專治久瀉久痢,腸風下血。
4、山葯山楂:鮮山楂肉、山葯等份,加適量白糖,調勻蒸熟,冷後壓薄餅食。山楂補脾,消積食.活血破瘀,止瀉。該方能治小兒疳瀉和脾虛久瀉。
5、豬腎:豬腎l具切開,摻骨碎補末,煨熟食之。豬腎理腎氣,消積滯,骨碎補
6、豬肚山葯粥:豬肚、大米、山葯各適量。豬肚洗凈切片,與大米、山葯煮粥,加鹽、姜調味服食。豬肚補中益氣,山葯健脾胃。本方專治滑泄。
7、黃牛肉湯:黃牛肉,由姜、鹽調味,煮湯適量常服。黃牛肉補脾胃,療百損,能治脾虛久瀉。
8、赤小豆:赤小豆適量,煮至將熟,加入鵪鶉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湯。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瀉,鵪鵓蛋補益氣血,對一些過敏食物引起的腹瀉有抑製作用。
9、鵪鶉:鵪鶉1隻,去毛及內臟洗凈,赤小豆50g,生薑數片,煮熟食用。鵪鶉清利濕熱,本招專治濕熱類腹瀉。
10、豆腐:豆腐適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氣和胃,清熱解毒,能治腹瀉。
11、黃瓜鮮葉:黃瓜鮮葉適量,切碎調醋煎雞蛋。黃瓜葉可清熱鎮痛。醋殺菌治心腹痛,此方可治腹瀉。
12、蕎麥面:蕎麥面適量做飯吃,連吃4天。蕎麥寬腸降氣,治積滯,消腫痛。本法專治腹瀉。
㈣ 按摩手法調理腹瀉,會用到哪些穴位呢
拉肚子按摩哪裡?拉肚子在生活中時有發生,一般飲食的不當也會引起拉肚子的發生,多以飲食方面要多注意。那麼,拉肚子按摩哪裡好?
1、拉肚子按摩哪裡
天樞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壓住肚臍左右兩邊的天樞穴(臍旁2寸處),約按壓10分鍾後,再慢慢抬起按壓的手指。一般按壓一次可以緩解腹瀉,使大便成形。
下痢穴
下痢穴是治療腹瀉的特效穴,用手指用力按壓這個穴位,便意就會立即消失。出現嚴重腹瀉的時候,刺激這個穴位,症狀也會減輕。正坐或者仰卧、翹腳的姿勢,這個穴位於足背部位,腳拇趾和第二個腳趾中間向里2厘米的地方。
2、拉肚子什麼原因
2.1、X線檢查:X線鋇餐、鋇灌腸檢查和腹部平片可顯示胃腸道病變、運動功能狀態、膽石、胰腺或淋巴結鈣化。選擇性血管造影和CT對診斷消化系統腫瘤尤有價值。
2.2、內鏡檢查:直腸鏡和乙狀結腸鏡和活組織檢查的操作簡便,對相應腸段的癌腫有早期診斷價值。纖維結腸鏡檢查和活檢可觀察並診斷全結腸和末端回腸的病變。小腸鏡的操作不易,可觀察十二指腸和空腸近段病變並作活檢。懷疑膽道和胰腺病變時,ERCP有重要價值。
2.3、B型超聲掃描為無創性和無放射性檢查方法,應優先採用。
拉肚子按摩哪裡
2、注意患者的情緒。在患有腹瀉時候大部分的患者都會處於一種不良的情緒氛圍中,而不良的情緒對於腸胃健康的影響是十分大的。所以為了腹瀉的治療建議在生活中注意個人情緒的調節,盡可能讓患者保持在一個良好的情緒中,這樣腹瀉的治療難度就會大大的減低。
3、注意腹部保暖。腹部所處的環境會直接影響到腹部的舒適程度,也會影響到腹瀉的治療,因此在治療腹瀉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問題。
㈤ 拉肚子怎麼辦啊
拉肚子在某中程度上是件好事,特別在季節交換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拉肚子會排除身體的一些毒素!不必過度緊張,沒事的
若是頻繁性出現的話,就說明身體出現異常情況了!好好審視,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吧!
很多情況都會導致拉肚子:像冷,酸,涼,辣,含油量高之類的過度刺激腸胃的食物,會引起拉肚子!還有,吃的過多,因為腸胃的分泌液就那麼多,吃的食物過多,就不夠消化的了,因此會引起拉肚子。
向這些情況,向你推薦只種方法:
輕微的拉肚子,減少食量,最好空腹幾頓,可以減輕病情:
另外,就是食療了,不妨喝些酸牛奶來代替餐桌上的大魚大肉,效果也不錯!山楂,蘋果也行的。
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鹽水!
早晨起床後,早餐前的20分鍾喝一杯淡鹽水有助健康。
淡鹽水可以滋潤腸道,排毒!
若是情況還很嚴重的話,就吃點葯吧!
療效迅速的還數瀉痢停!
打點滴效果更徹底!
千萬不可忽視小病,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吧!
希望我提供的資料會對你有所幫助,這樣我會覺得很幸福!
㈥ 腹脹,拉稀,按摩什麼穴位
1、拉肚子按摩天樞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壓住肚臍左右兩邊的天樞穴(臍旁2寸處),約按壓10分鍾後,再慢慢抬起按壓的手指。一般按壓一次可以緩解腹瀉,使大便成形。
2、拉肚子按摩下痢穴
下痢穴是治療腹瀉的特效穴,用手指用力按壓這個穴位,便意就會立即消失。出現嚴重腹瀉的時候,刺激這個穴位,症狀也會減輕。正坐或者仰卧、翹腳的姿勢,這個穴位於足背部位,腳拇趾和第二個腳趾中間向里2厘米的地方。
3、拉肚子怎麼按摩好
3.1、寒濕型腹瀉:這類腹瀉時因寒濕侵襲腸胃,致使脾胃運化失常,升降失司所導致,主要表現為泄瀉清稀,腹疼腸鳴,脘肚脹滿,惡寒發熱,頭疼身困,肢體酸痛,個別時候亦可伴有嘔吐。
雙手五指並攏,掌根貼在同側腰骶,從上到下推擦多次,直到腰骶發熱。
3.2、傷食型腹瀉:這類腹瀉主要是因飲食不節,或者飲食生冷不潔之物,致使積食不消,傳化失常,主要表現為腹疼腸鳴,瀉下臭如敗卵,瀉後痛減,脘腹痞脹,噯腐酸臭,食慾不佳,舌苔垢濁等。
按摩下脘,天樞,關元,大腸俞,手三里,孔最等穴位。以手掌揉肚臍周圍,幫助消食。
3.3、脾胃虛弱型腹瀉:這類腹瀉是因脾胃氣虛,運化無權,升降失常,清濁不分所導致,主要表現為大便溏薄,腹瀉時而好時而壞,水谷不化,納呆肚脹,神疲乏怠,面色萎黃,舌淡苔白等。
按摩中脘,下脘,關元,胃俞,腎俞,大腸俞,手三里,孔最穴,以局部酸脹為好。掌或者拇指揉壓氣海,以溫中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