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騎自行車的方法
騎自行車應當首先保持一個正確的姿勢,這樣才不至於因為長期騎行導致,生理結構受損。正確的騎自行車的姿勢應當是上體前傾,軀干向上躬起,頭部稍向前伸。雙手有力地握住車把,兩臂自然彎曲,支撐住上體。臀部穩定地坐在車座上。兩腿作100-170度左右的蹬踏循環,通過腳部把力量傳到腳踏板,動作要順滑有力。
車架的高低由腿長決定,長度由臂長加軀干長度決定。車座的高度可按以下方法決定:穩定地坐在車座上,當腳蹬在最低點時用腳後跟踩住,此時腿應剛好伸直,既不彎曲也不蹦直。車座前後和俯仰角的調整由整個身體結構決定,以舒適為准。調整好的車座應使你騎在車上,當曲柄與地面平行時膝關節與腳踏應在一條鉛垂線上,在蹬踏最低點時腿部應稍有彎曲。
學會正確的蹬踏技術:蹬踏時蹬踏腳的用力方向應盡量與腳踏板運動圓周的切線方向一致,在進入蹬踏的時候應逐漸加力,在曲柄與地面平行時力量加到最大,再向下時力量逐漸減小。通過最低點後腳腕和腿部開始放鬆,並且順滑放鬆地到達最高點,再進入用力階段。整個循環中兩腿不要左右晃動,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長途旅行時應嘗試用腳的不同部位蹬踏,並掌握好節奏,以使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鬆。不要用你承受不了的高齒輪比騎行,也不要頻繁地變換齒輪比。
『貳』 如何才能學會騎車
用心去騎!加油!
一、自行車基本騎行技巧
(一)姿勢
正確的騎車姿勢是: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雙臂自然彎屈,便於腰部弓屈,降低身體重心,同時防止由於車子顛簸而產生的沖擊力傳到全身;雙手輕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穩車座。
(二)踏蹬
自行車運動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腳尖朝下和腳跟朝下式三種。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優秀運動員大都採用自由式踏蹬方法。這種踏蹬方法,就是腳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根據部位不同,踝關節角度也隨著發生變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學原理,用力的方向與腳蹬旋轉時所形成的圓周切線相一致,減少了膝關節和大腿動作幅度,有利於提高踏蹬頻率,自然地通過臨界區,減少死點。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對的放鬆。但這種踏蹬方法較難掌握。
2、腳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點是,在整個踏蹬旋轉過程中腳尖始終是向下,這種方法踝關節活動范圍較小,有利於提高頻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自然通過臨界區。
3、腳跟朝下式踏蹬法: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腳尖稍向上,腳跟向下8~15度,這種方法在正常騎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數人在騎行過程中作過度性調劑用力時才使用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點是肌肉在短時間內改變用力狀態,得到暫短休息,達到恢復肌肉疲勞的目的。
二、轉彎技巧
(一)傾斜法:車體為一線,往彎內傾斜。
1、身體重心基於車上往彎內傾斜,人車保持同樣的傾斜角度。
2、伸直外側的膝蓋並且下意識的加點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腳踏踩下來似的(不過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來的話可別找我)。
3、用內側的膝蓋頂著橫梁,這是一個調節你的軌跡的好方法,減少壓力就可以縮小彎度。
4、外側的手稍稍拉起車把。
運用傾斜的兩個好時機:
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轉彎處(少於45度)加速
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彎處
濕瀝青路上,傾斜的兩個缺陷:
在雨天,盡管這種轉彎技巧能給你一個很好的牽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於濕滑路面;傾斜技巧沒有相應的扭轉來得靈敏。
(二)把向法:車子保持直立些,身體往彎內傾斜。
1、向前挪動,直至鼻子和剎車把成一行。
2、保持車子直立,身體往彎內傾斜(足以讓外側的手臂伸直)
3、把車把往彎內一側歪。
4、彎曲內側手臂的手肘把車把拉回,同時外側手臂把車把推出以轉動車把方向。
5、保持兩邊膝蓋內扣,繼續蹬踏。
三、自行車上下坡騎行技術
上、下坡騎行技術是公路自行車的一種重要的基本技術。
(一)上坡騎行技術
上坡騎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動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況下,不宜採用站立式騎行或提拉式騎行方法,否則會過多地消耗體力。遇到短距離坡路,應充分利用物體運動的慣性原理,輕松地踏蹬,快到坡頂時可採用站立式騎行,把速度盡可能提高,給下坡加速創造有利條件。遇到漫長的上坡,要根據自己的體力狀況及時調整傳動比,不要等到騎不動和速度完全降下來時才改變傳動比,要堅決避免重新起動的現象出現。坡路較長或有陡坡時,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騎行方法,調劑用力部位,讓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時跟車不要太近。由於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車常常左右擺動,跟車過近,可能發生碰撞。再者,上坡時速度顯著下降,跟車反而會使自己的騎行方法受到限制。
(二)下坡騎行技術
下坡騎行要達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機智,膽大心細,精力集中,兩眼密切注視前方路面,隨時准備果斷處理路面上出現的任何情況;不僅要充分利用車子運動慣性滑行,而且要敢於主動踏蹬,加大速度。
轉彎時,身體和車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傾斜,上體和車子保持一條直線,以克服離心力。傾斜角度根據速度和彎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過28度,否則就有滑倒的危險。
轉彎前要控制車速。用點閘的方法逐漸減速,剎車時,盡可能前後閘同時使用,前閘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閘,要求前輪的方向和車子前進的方向相一致,否則,會因騎行者的體重和車子慣性受到限制而導致摔跤。進入彎道後將閘放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減速。彎道上使用後閘不要過猛。否則車子可能掉頭或滑倒。
四、剎車的技巧
前剎車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動力,但是也可以讓你變成空中飛人,下面我們告訴你如何剎車。
(一)使用前剎車的時候將重心往後移
當你使用前剎的時候,你的重心會因為慣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須練習當你開始剎車時,有意識地將你的重心向後
移動(身體放低,屁股往後移)。重心往後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剎車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點濕滑的平地上練習,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壓下你的前、後剎車,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剎車。或在騎行的時候詢問高手他是怎麼使用剎車的。
(二)轉彎時減低前剎的力量
和駕駛汽車一樣,在轉彎的時候你必須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
『叄』 學騎自行車的方法和技巧
『肆』 騎自行車的方法步驟
現在人們都熱衷於健身,其中騎自行車很受青年人的喜愛,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會騎,甚至還害怕,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下怎麼騎自行車才是正確的:
1、先推:先不要急於騎車,可以先試著推著自行車走,然後右腳踩在左踏板上滑行,多試幾次,直到熟練不害怕為止,最好選沒人的地段和有安全措施的敵方學習;
2、再上:先坐在車座上,一隻腳放在踏板上,一隻腳放在地上,不要直接騎車,先試著用一隻腳蹬地向前滑行,掌握一下平衡感,有條件的話找個會騎的人,在旁邊指導和看護;
3、騎:試著在向前滑行時,將另外一隻腳放到踏板上,這時可能車把會扭轉略微失去平衡,但不要害怕的將車把松開,建議先慢點,可以先踩半圈騎。
『伍』 正確的騎行訓練方法
1, 黃金三點法。
腳踏、車座、車把是是騎行單車最重要的「黃金三點」,因此調整好車座與車把高低、前後,並確立好標準的騎車姿勢。這樣踩踏起來才可以更省力氣,並能發動黃金肌肉群,將力量直接傳達到腳踏上,有效跨出輕松騎行第一步。
2,縮小腹、立骨盆、弓背拱,肘微彎、高踝
縮小腹就是為了立骨盆,骨盆立起後就可以發動大腿部肌肉,從而騎車更有力;手肘微彎不但可以吸收地面傳來震動,而且還會讓人不疲勞以保證安全。總之正確的騎行姿勢就是是要發動人體的黃金肌肉群。剛開始訓練騎行姿勢時可以在飛輪車上,邊看鏡子邊做練習。
3,上半身放鬆,重心在腳踏上。
騎單車時雙手要輕輕扣在把上,太松或太緊的施力方式都不對,因為只有輕松握把,保持上半身輕松,將重心放在腳踏上,才能保持體力,達到長途騎行而不疲累。因為要用最小力量支撐上半身,所以要針對上半身坐肌肉力量培養,增加手臂、腹部、背部力量,用來支撐上半身穩定。平時可以通過仰卧起坐,俯卧撐、引體向上聯系。
4,用體重踩踏,不僅僅是用腳力。
騎車要省力,就要學慣用自己體重助踩,利用體重的優勢,在踩踏時,將體重下壓的力道轉化為騎車動力來源。至少要一半的重心在腳踏上。而且要記住車座是用來靠的而不是做的。
5.,平行腳騎行,平均踩踏力量。
在騎單車時如果兩腳不能維持平行踩踏,不但力量無法充分發揮,而且長期姿勢不正確,還會導致膝蓋受損。平時可以通過學習踢正歩,跑步來體會雙腳的平行運動。
6,減少騎行時臀部疼痛。
導致屁股疼痛的主要原因就是騎行方式不對,使上半身的重量集中在和車座接觸地方。只要大家用正確的騎行姿勢,就可以減少阻礙血行,減少破皮、腫脹的機會。除了用正確的騎行姿勢,利用體重來踩踏外,騎自行車也要像騎馬一樣,是靠著車座,臀部要輕坐與車座上。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力氣,還能減少壓迫臀部,,讓其血液流通,就可避免屁股疼痛。另外沒隔十分鍾左右更換一下坐姿,也可減少疼痛。
7,舒展拉筋。
舒展拉筋可以防止抽筋及減少疲勞。尤其是長時間騎行,會導致手腕、頸肩、腳筋等的酸痛,甚至抽筋,因此車友要經常在途中伸展筋骨。騎車前拉筋要從頸部開始,往下到腳部,而在途中或騎車後的拉筋要從腳部開始到頸部。總之在運動的前、中、後都要養舒展拉筋的習慣。這樣才能保證筋骨柔軟,防止抽筋。
8,騎車姿勢。
正確騎行姿勢的形成,要通過專門訓練,每次訓練課都要嚴格要求,不論高速騎行或是終點沖刺,都要保持正確的騎行姿勢,萬不可忽視。
『陸』 騎行正確的姿勢
注意事項
為預防騎自行車引起的下部不適,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車座太硬的,可用泡沫塑料做一個柔軟的座套套在車座上,以減少車座對下部的壓迫。
2.調整車座的高度和角度。車座太高,騎車時臀部必然左右錯動,容易造成會下部的擦傷;車座前部上翹,更容易造成會陰處的不適。
3.騎車時間較長時,要注意變換騎車姿勢,使身體的重心有所移動,以防會陰處某一點長時間著力。
4.初騎變速車時,速度不要太快,時間也不要太長,待身體適應後再加速和加時。
5.在騎車時,若發覺會陰處有不適症狀,要及時查明原因,若因車座有問題,要及時排除或改進,並要注意休息,症狀消除後再騎車;若不能消除症狀者,應到醫院請醫生檢查治療。
技術要點
有自行車旅遊特別是長途旅遊,掌握好自行車技術是很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節省體力,保證安全。自行車車座的調整,是自行車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自行車車座應調整到什麼高度為最佳呢?一般說來,以車座較低並有5-10度的後傾最便於長途旅遊。因為低車座好處很多:一是低車座蹬車靈活,可用腳的不同部位輪流用力,這樣可使腳的各種肌肉輪流休息,延長耐久長;二是車座低,人的位置相對降低,可減少空氣阻力,也便於伏在車把上,改進空氣流張;三是車座低,微後傾,可使身體挺直,臀部受力均勻,減少疲勞感,同時又可減輕雙臂的負擔,保護手腕;四是車座低於有利於安全,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雙腿伸直便可著地,這樣可避免造成危險。因此,旅遊時對車座的調整,應以低車座為最佳,這對保持體力、速度、耐力都有很大的好處。此外,自行車旅遊選擇好適當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講,普通自行車,在體力正常、道路平坦等條件下的長途旅遊,速度應保持在每小時15公里左右,體力好的可加快到每小時20公里。自行車旅遊貴在保持速度,選擇適當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有勁拚命騎,沒勁步步停的現象。無論是山間小路,還是又長又陡的下坡道,車速度既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應因地制宜選擇速度。
手腳雙動力自行車騎行方法:
1、加力和轉向一體化技術,實現了車把同時用於加力和控制方向兩項功能。
2、無間隙雙超越離合器動力整合技術,實現了將前推和後拉的動力都整合成自行車的驅動力,且推、拉的幅度隨心所欲。
3、無間隙聯軸器技術,實現了車把對前輪的無間隙操控。
4、手腳動力分離技術,實現了手、腳動力即互不幹擾,又相互配合。
5、車把鎖定技術,實現了手、腳並用自行車與普通自行車的隨意轉換。
6、齒輪傳動技術,實現了動力傳動的高效、穩定。
7、車把和鞍座同步後移方案,腳踏成為後拉時的發力支撐點,後拉發力充分。
8、鞍座靠背方案,靠背成為前推時的發力支撐點,前推發力充分。
9、減速箱傳動比方案,實現了手、腳活動頻率合理、配合和諧。
10、獨特的車架結構,實現了車把高度、長度合理,有足夠的幅度,推拉的軌跡更接近直線,既有利於全身力量的參與,又便於操控。
『柒』 騎自行車要點
(一)姿勢:
正確的騎車姿勢是: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雙臂自然彎屈,便於腰部弓屈,降低身體重心,同時防止由於車子顛簸而產生的沖擊力傳到全身;雙手輕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穩車座。
(二)踏蹬:
自行車運動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腳尖朝下和腳跟朝下式三種。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優秀運動員大都採用自由式踏蹬方法。這種踏蹬方法,就是腳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根據部位不同,踝關節角度也隨著發生變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學原理,用力的方向與腳蹬旋轉時所形成的圓周切線相一致,減少了膝關節和大腿動作幅度,有利於提高踏蹬頻率,自然地通過臨界區,減少死點。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對的放鬆。但這種踏蹬方法較難掌握。
2、腳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點是,在整個踏蹬旋轉過程中腳尖始終是向下,這種方法踝關節活動范圍較小,有利於提高頻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自然通過臨界區。
3、腳跟朝下式踏蹬法: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腳尖稍向上,腳跟向下8~15度,這種方法在正常騎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數人在騎行過程中作過度性調劑用力時才使用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點是肌肉在短時間內改變用力狀態,得到暫短休息,達到恢復肌肉疲勞的目的。
『捌』 騎自行車的方法和技巧
騎自行車的方法和技巧:
蹬踏時,注意腳用力的方向,盡量與踏板運轉方向一致,這樣才更省力。蹬踏時,不要一開始就猛用力,應逐漸增加力度,並且盡量在踏板向下時,讓力度變小,同時在曲柄與地面平行時,讓力度變大。到達最低點,腳腕和腳都要放鬆,而到達最高點,要使勁用力。
整個過程,腳不要頻繁晃動,盡量保持在踏板正中間。若長時間騎車,可以嘗試在腳部疲勞時更換別的部位蹬踏,掌握好節奏,使肌肉放鬆。當承受不了高齒輪騎行時,就要考慮更換,千萬不要勉強自身,不然會感到很累。
騎自行車的正確的姿勢:
騎自行車首先姿勢要正確,這才不至於騎車後手腳酸軟、腰背酸痛。一般,騎車時,保持上身挺直,軀干向上躬起,頭前伸,雙手握住車把,兩臂稍彎,臀部坐在車座上,兩腳放在踏板上。保持身體放鬆,眼看前方,隨時准備出發。
『玖』 公路自行車騎行姿勢和技巧是什麼
一、騎行姿勢:騎公路車要做到全身放鬆,背部伸直,昂頭平視適當的坐墊高度是能讓當腳下蹬到最低點時,腳水平,膝關節略彎曲。
二、技巧:
1、正確的騎行姿勢
上體前傾,頭部稍傾斜前伸,目視前方,兩臂自然彎曲,雙手輕而有力地握住車把,腰部弓屈,雙腳做垂直的園周蹬踏動作,避免兩腿左右搖擺,將體重比較均勻的分配在臀部、兩腳和雙手上。
2、養成良好的蹬踏習慣
很多人習慣用腳心接觸踏板,在長途騎行的過程中,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正確的蹬踏方法應該是用前腳掌蹬踏。但是在長時間的騎行時,只用一種姿勢極易引起疲勞,腿和腳也是一樣,所以要經常變換蹬踏的方式。
自行車運動員採用的蹬踏方式主要有三種:
自由式蹬踏法、腳尖朝下蹬踏法、腳跟朝下蹬踏法。其中應用最廣的是自由式蹬踏法。
這種蹬踏方法的要領是用前腳掌接觸腳踏板,踝關節與小腿之間的角度隨腳所在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力的方向與腳踏旋轉時形成的圓周切線一致。它的優點是減少了膝關節和大腿的動作幅度,肌肉能得到相對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