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貨幣貶值,房子也不值錢了,怎麼能最低限度的降低自己的損失
賣掉房子,買地皮或者資源性產品等不可再生資源,或者最簡單的辦法,用一半買黃金,一半買美元,定能保值,這是因為黃金與美元成反比,這樣以來可取平均數,達到保值的目標。
2. 房齡多少年把房子賣掉最合適
在房子價值最大化時交易,那應該是適宜的時間段。
3. 房子買完就貶值,避免房子砸手裡的黃金定律有哪些
就是看房子附近的地形如何,看以後痛不痛地鐵,附近的學校之類的。
4. 若房價下跌,這5種房子最容易貶值,聰明人早已避開,建議了解下
對於中國的大多數人來說,買房屬於頭等大事,一是因為房價比較高,房子屬於大件商品,所以誰也不想買完房子後後悔;二是因為房子涉及到大事,比如談婚論嫁,和孩子上學問題,都需要有房子來解決。
雖然多數人買房是為了居住,但是畢竟房子有保值屬性,所以買房人也希望自己的房子能保值,當然升值更好,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房子在到手後都會升值,畢竟現在的樓市不像以前那樣熱了,隨著樓市降溫,有些地方的房價已經有了回落的趨勢,而細心的人會發現,只要是保值屬性高的房子,即便是樓市降溫的時候,它的價值也不會降低多少,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保值屬性較差的房子就另說了,一旦房價下跌,它們最容易貶值,接下來筆者就跟大家聊聊最容易貶值的5種房子,聰明人早已避開,而不懂行人卻還被蒙在鼓裡。
別墅
在大多數情況下,別墅是富人的奢侈品。富人購買別墅的主要價值是體驗它的舒適,而不是關心它的增值。然而,如果別墅是用來投資的,為了欣賞,它可能不是理想的。別墅市場小,公眾的購買力很弱,一旦買了,總是有很多麻煩。如果房價真的下跌了,它貶值會更快,再出售也就更難了。
地下室
一直以來,國家都嚴禁地下室住人,但是在一些熱點城市,地下室仍然住著許多人,這就等於抱著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面臨著生命危險。也許在高房價時期,買地下室的人會有不少,但是,一旦房價暴跌,誰還會買地下室呢!
商住房、小產權房
很多人對於商住房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覺得這類型房子可以商住兩用,買到一套就是大賺了。但是現在國家就商住房出台了許多限制政策,比如:在一些城市,就規定了商住房不能租給個人,而且購房者不能貸款買房,必須要全款買房才可以。
此外,小產權外是最嚴重的一種類型,因為它是一直不能辦理產權證,換句話說就是這個房子不是屬於你,只能對屬於自己這一部分的小產權房擁有使用權。所以,一般小產權購房者在發生糾紛之後是很難維護自己合法權利。
周邊環境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房子
買房首先是為了居住,誰不想自己買的房子住著舒心呢?然而想要房子住著舒心除了裝修要精美外,小區以及周邊環境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周邊環境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房子買的時候可能價格就低,當整體價格下跌的時候,這種房子降價更是首當其沖。
三四線城市的房子
眾所周知,房價變化的方向其實就是人口流動的方向,畢竟人口的需求是決定房價的重要因素,為啥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普遍比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貴?基礎設施影響房價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需求也是影響房價的因素,大家都愛往大城市轉移,所以需求高,房價也就有了上漲的動力,三四線城市人口容易外流,所以人口需求少,房價上漲動力小,當整體房價下跌的時候,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自然也會跟著下跌,房子就會跟著貶值。
買房不是買衣服,畢竟它的價格在那擺著,所以當我們買房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好,最好是考察好,避開以上這5種容易貶值的房子!對此,您怎麼看?
來源:今日必讀資訊
5. 如何把房價給降下來
黃奇帆不必多介紹,學術型官員,一個把重慶房價按在地上摩擦很多年的男人。還在重慶嘗試過「地票」改革,這個政策未來很可能會深度影響農村土地市場。
黃奇帆每次講話都很有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說「金融的本質就三句話」:
第一,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
第二,金融實際上就三個詞:信用、杠桿、風險;
第三、金融不是單純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業,它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如果不為實體經濟服務,就沒有靈魂,就是毫無意義的泡沫。在這個意義上,金融業就是服務業。
說回正題,黃奇帆最近又有一次分享,發言稿很長,將近兩萬字。今天正文發是我整理的摘抄干貨版,還有一半是劃重點的全文,我放到了「閱讀原文」里。
1. 樓市的4個發動機,未來都會慢慢熄火
在過去的20年,中國房地產每年的新房銷售交易量差不多從1億平方米增長到17億平方米,翻了四番多。
持這種增長的動力主要有4個:
一是城市化,背後的動力是人口遷徙和聚集,前半程是城鎮化,後半程十大城市化。城市人口增長,城市規模擴大,形成了對房地產的旺盛需求;
但是城市化已經進入後半程,天花板近在眼前,人口增速放緩,人口紅利逐步淡出,人才靠搶。
二是舊城拆遷改造,也能產生較大的新房建設銷售交易量。但是舊城改造大拆大建未來會逐漸淡出,棚改已經熄火,舊改更多是修修補補。
三是住房質量升級,之前的建築水平一般,老房壽命比較短;現在新房的質量比之前好很多,每年的折舊速度也會相應地變慢。
四是人均住房面積增加,老百姓對更新更大的房子也有旺盛需求。但是現在「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6平方米,已經基本足夠;
這種趨勢也會體現在「新房交易量」上:1998年到2008年,每年增長25%,3年就能翻一番。2008年到2012年,每年增長15%左右,五、六年翻一番。
2012年到2018年,大體上維持在6%-7%的區間,去年增長率只有1.8%。
2. 樓市未來在三種地區仍有增長行情,中心城市還會增長。所謂「中心城市」,指的是省會和區域中心,比如山東有濟南和青島,福建有福州和廈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子星」省份;
有些已經過了1000萬人口的大城市,比如鄭州、濟南、杭州、南京、合肥、武漢、成都、西安,這些城市不會封頂,還要向1500萬、2000萬發展。
有些省會城市現在是500、600萬人口,以後可能往1000萬人口的方向走。
省會城市一般都會遵循「一二三十」的發展規律:
用不到全省10%的土地,吸納至少20%的人口,創造本省30%的GDP,享受全省40%的學校、醫院、文化、金融、商業等公共資源。
大都市圈還會增長。
已經是2000萬以上的超級大城市,這個超級大城市自身的核心圈已經密密麻麻地碰了天花板了,它的發展將集中表現在大都市圈。
大都市圈不是一個行政范圍,而是它的經濟輻射范圍,大都市圈的輻射范圍一般會有1.5—2萬平方公里。大體上50公里—70公里的半徑繞一個圈。
城市群還會增長。
以超級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群,一般是四五百公里的半徑范圍內的城市構成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