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些科學家對霍金的評價~~急!!
J:霍金的理論對哪些人有影響?
吳:我認為他的理論只有對追求終極意義有興趣的人才有意義。閱讀了解霍金的理論,才能滿足這種人的好奇心。霍金的研究成果還對哲學界和神學界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宇宙創生的問題,解釋了一直以來哲學界想解釋的問題「我們從哪裡來」,也就是「第一推動的問題」,同時,它否定了上帝的存在,這是對神學界一個大的沖擊,為那些渴求了解形而上問題的人們提供了一種非常新的視角,那就是科學的視角。在霍金的宇宙論誕生前,人們還無法在科學上詮釋世界從何而來的問題。現在,霍金的理論解釋了宇宙如何誕生。
或許可以這么說,霍金對科學的好奇心擊敗了盧伽雷病對他身體的侵害
J:醫生在霍金21歲時宣布他得了ALS病,這種病被稱為盧伽雷病或運動神經細胞病,醫生說霍金只有一兩年時間可以活。但幾十年過去後,他一直活著,繼續著他的物理研究工作,你覺得主要是什麼原因呢?
吳:首先是因為他有非常堅強的意志,極強的生命力,使他得病的兩年後,他並沒有死去,還和一個非常好的姑娘定婚了,並且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其次,他一直得到非常好的治療和照顧。
J:你覺得作為科學家的霍金與作為普通人的霍金有什麼區別?
吳:作為普通人,他熱愛美食和旅遊。作為普通人中的殘疾人,他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很多年前就非常糟糕了,而且每況愈下。自1985年因肺炎切開氣管之後,霍金的上呼吸道完全不工作,呼吸全靠氣管切口。切口需要隨時保持濕潤,以防感染。經常還須從切口吸痰,那種痛苦是常人無法體驗到的。拔出咽喉呼吸切口的管子時,他緊皺眉頭,面部表情痛苦。每天晚上睡覺時,每40分鍾他都要被翻一次身。每次坐長途飛機時,他必須吸氧。他承受了常人所無法承受的痛苦,他已經經過了好幾次生死搏鬥,比如1985年,他差點死了;2004年他得了一場大病,別人又以為他要死了,但他還是活了下來。最開始,他旅行的貼身護理只有一人,2001年是3個護理,後來是5個護理。現在,他只有幾根手指與眼皮能動,別的器官不能挪動。
2002年,霍金來華時,他還能用左手操縱輪椅開關,現在已經做不到了。他的輪椅非常重,有140公斤。這次來北京他隨身帶有3個大包,其中包括吸痰器和急救物品。
他無法開口說話,只能通過輪椅上的特殊裝置來表達。他的輪椅上有一個電腦屏幕,他的話語便是顯示在電腦屏幕上的字句。
一些常用的問候語和26個字母出現在他輪椅電腦屏幕的最上端。如果霍金選擇最常用的問候語,只需動一動眼瞼部位的肌肉。他額頭上的紅外感測器捕捉著眼瞼部位肌肉的微小動作,就可將問候語選出。但是若要組句,則先選第一個詞的第一個字母,選定之後,屏幕會將以此字母為首的所有詞彙,一行一行地顯示出來,霍金鎖定要選取的那個詞的所在行,再從該行中,一格一格地走到那個詞。選定之後,這個詞就跳到屏幕下方,如此重覆下去,直到組成句子。當一個句子完成,最後,他再用手按語音合成器,發出標準的美式英文。揚聲器發出的語音毫無抑揚頓挫。
他說話幽默,雖然坐在輪椅上,但思維異常靈敏,與外界的溝通絲毫不成問題。他在不同的場合知道恰如其分地作出反應。
作為普通人,我認為如果霍金不是作研究的話,他可能也活不了那麼久。還好,他是一個科學家,他還有自己的研究工作。
J:是不是他對物理科學的強烈熱愛最大限度地激發了他的生命力?
吳:或許可以這么說,他對科學的好奇心擊敗了盧伽雷病對他身體的侵害。這是他最異於常人之處,也是他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命運。
吳忠超博士是霍金的華人弟子。
此外國際數學大師霍金的好友丘成桐評價霍金:他是生活的鬥士,他的武器是樂觀和倔強,只要自己覺得能做的事決不讓別人做。
霍金同事索恩評價霍金:他是宇宙中最倔強的人,當他得知自己換上ALS後,他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研究方式,這是常人無法企及的。
⑵ 漸凍人霍金到底是怎麼活了這么久
眾所周知,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就是漸凍人患者!那麼,為什麼霍金能活這么久?我想有很多ALS患者及其家屬都有同樣的疑問,今天這篇文章解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1963年,也就是他在剛剛過完21歲生日的時候檢測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當時宣判他只有」兩年「的生存時間,然而,命運並非如此。霍金不但順利完成了學業,日後還結婚生子,並且在科研領域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到2017年1月8日,他老人家已年滿75周歲,要比」宣判期「長了不止多少倍。
早期護理:晚上平躺會呼吸效率低一些,所以睡覺時應該把頭和肩抬高,可以在頭和肩膀下墊兩個或多個枕頭,要選擇楔形的枕頭,或把床頭抬高。活動時出現氣短,應停止正在做的事,待平靜後氣短現象就會消失。
日常練習:坐在桌子邊稍微聳肩,用手或肘支撐身體的重量。這種姿勢能擴大肋骨腔,增大呼吸量。另外,支撐肩膀能幫組頸部肌肉協助呼吸。盡可能地吸氣,屏住呼吸幾秒鍾,然後呼氣,重復幾次。
⑶ 霍金的資料
斯蒂芬·霍金教授是當代享有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今的愛因斯坦。他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獲得英國爵士榮譽稱號。他是英國皇家學會學員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1963年,霍金教授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症,即運動神經病。1965年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1974年3月1日,霍金教授在《自然》上發表論文,闡述了自己的新發現—黑洞是有輻射的。在幾個星期內,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在討論他的研究工作(霍金所指的輻射被稱為霍金輻射)。霍金的新發現,被認為是多年來理論物理學最重要的進展。該論文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1975—1976年間,在其獲得6項大獎中有倫敦皇家天文學會的埃丁頓勛章、梵蒂岡教皇科學學會十一世勛章、霍普金斯獎、美國丹尼歐海涅曼獎、馬克斯韋獎和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勛章。1978年他獲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1979年,被任命為著名的、曾一度為牛頓所任的劍橋大學盧卡遜數學教授。1988年,霍金的驚世之著《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發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解答了人類有史以來一直探索的問題: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這是人類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該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了1000餘萬冊。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講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他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他試圖通過自己的書籍和通俗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2000年初,霍金在美國白宮做了演講,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動的一部分,柯林頓總統親切會見他並向他表示祝賀。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發行。該書是《時間簡史》的姐妹篇。在該書中,霍金揭示了自《時間簡史》發表以來,理論物理學的偉大突破。
史蒂芬·威廉姆·霍金於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生於英格蘭 牛津。他父母原住在倫敦北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牛津被認?是一個生 育孩子較安全的地方。他八歲時,他家搬到聖·愛爾本斯,倫敦北面20英里的一 個小鎮。十一歲時,史蒂芬到聖·愛爾本斯學校上學,然後上牛津的"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他父親上過的學院。雖然他父親想讓他學醫,但他 卻想學數學。而大學學院沒開數學專業,所以他選擇了學物理。在大學學院學了 三年,沒花多大工夫,他被授予自然科學甲等榮譽學位。 然後史蒂芬到康橋做宇宙學研究,那個時候在牛津還沒有一個人從事宇宙學研 究。他的導師是丹尼斯·西馬,雖然他本希望弗雷德·霍依爾做他的導師的,弗 雷德·霍依爾當時正在康橋工作。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在剛維爾·塞斯學院先是 做助研,後來便做職業研究工作。1973年史蒂芬離開天文學院來到應用數學和理 論物理系。自1979年,史蒂芬做"路克斯"數學教授。這個職位是1663年根據萊 佛仁德·亨利·路克斯的遺囑以路克斯留下的錢作?基金創建的。路克斯曾經是 該大學的英國議員。第一個獲得"路克斯"數學教授職位的是依扎克·巴羅, 然後是依扎克·牛頓。 史蒂芬·霍金一直從事宇宙的基本定律的研究工作。與羅傑·彭羅斯一起,他 發現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暗示了空間和時間是從大爆炸奇點處開始而至黑洞結 束。這些結果顯示把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結合起來是必要的,這是二十世紀前 半世紀的另一個科學發展。他發現的這樣一個結合的一個後果是黑洞不應該是完 全黑的,黑洞向外輻射,最終蒸發,消失。另一個推測是宇宙在想像的時間裏沒 有邊緣,它是無限的。這將意味著宇宙形成的方式完全是由科學定律決定的。 他發表的著作包括:與G.F.R.艾利斯合著的《時空的大規模結構》,與W.以色 列合著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世紀眺望》和與W.以色列合著的《重力300年》 。史蒂芬·霍金有兩部暢銷書:他的最暢銷書--《時間簡史》,和後來的《黑 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霍金教授有十二個榮譽學位。1982年他被授予CBE,1989年獲榮譽夥伴稱號。 他獲得過許多獎勵,獎金,獎牌。他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美國國家科學學會會員。 史蒂芬·霍金繼續把他的家庭生活(他有三個子女和一個孫子女),他的理論 物理研究與廣泛的旅行和演講結合起來。
生平
1942年1月8日
出生於英國的牛津。
1962年
在牛津大學完成物理學學位課程,搬到劍橋大學攻讀研究生,英國天文學家福雷德·霍伊爾(1915-),霍金青少年時代心目中的一位英雄,是這里的天文學教授。霍金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
1965年
被授予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表明:用來解釋黑洞崩潰的數學方程式,也可以解釋從一個點開始膨漲的宇宙。
1970年
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預言,來自黑洞(現在叫霍金輻射)的射線輻射及黑洞的表面積永遠也不會減少。
1974年
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他繼續證明,黑洞有溫度,黑洞發出熱輻射,以及氣化導致質量減少。
1980年
任劍橋大學數學魯卡斯教授(艾薩克·牛頓曾任此職)。
1988年
出版《時間簡史》,成為關於量子物理學與相對論最暢銷的書。
1996年至今
繼續在劍橋大學工作。
⑷ 霍金怎麼睡覺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於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霍金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目標是解決從牛頓以來一直困擾人類的「第一推力」問題。他的宇宙模型是一個封閉的無邊界的有限的四維時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決於物理定律。
耐人尋味的是,霍金的宇宙論事實上使上帝沒有存身之處,但梵蒂岡教廷仍對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認了對伽利略審判的錯誤之後,教廷科學院又選舉霍金為該院院士。世俗的偏見和神學的權威,都不能阻擋科學的透射力。
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數學來陳述,而且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講里,生動地向聽眾解釋「利用光速,從『黑洞』進去,從『白洞』到宇宙另一區域去作時空旅行」的設計,是有趣的科學幻想,而現實卻是難以做到的簡明道理。經過數年的辛勤寫作和修改,於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論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書中引導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誇克、大統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探索。《時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行了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並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極其堅強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類意志力的記錄,是科學精神創造的奇跡。
一生的心願是做個常人
與其說斯蒂芬·霍金證明的是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的存在,不如說他用一生在證明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自己是一個常人,並沒有因為受困輪椅而成了低人一等的「廢人」。然而,證明的結果甚至比他當年發現「黑洞並不全黑」時還要讓自己大吃一驚———自己怎麼變成了高人一等的「超人」?
所以,當8月11日他癱坐在輪椅上、面無表情地被推出杭州香格里拉酒店2樓電梯的那一剎那,霍金在瞬間亮起的無數閃光燈前多少顯得有些勉為其難。就像此前在浦東國際機場受到幾乎是超級明星式的媒體追逐,這位自愛因斯坦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最後選擇了閉緊雙眼,任憑身邊緩緩落下的窗簾將狂熱的「時間簡史迷」們阻擋在外。他寧願一個人靜靜地思考宇宙的命運。
也許,這才是霍金的世界。霍金曾經說,他清晰地記得小時候有一天很晚從倫敦回家,「那時人們為了省錢,半夜裡把路燈都關掉。我走在路上,那晚的夜空是我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整個銀河系彷彿剛好劃過頭頂。」對此,他母親說,「只要看看這孩子仰望星空的樣子,就知道他心裡有多好奇。」霍金甚至表示,「哪怕置身一個無人的荒島,我也寧可沒有燈光,因為那樣我就可以更好地看到星星。」
直到22歲,霍金被診斷患有運動功能萎縮的盧伽雷病,最多隻能活幾年時,這種對星空的執著才逐漸開始成為一種信仰———他想自己可以像常人一樣生活下去。即使是全身動彈不得,為了和心愛的女孩結婚,他就必須有工作,必須先完成劍橋的博士學位,於是就有了「宇宙起源於空間中一個奇點」的大爆炸理論。即使失去了說話功能,為了替女兒付學費,他就必須賺一筆錢,於是就有了銷量與《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媲美的《時間簡史》。人們能否想像,霍金廣為傳頌的科學成就,不過來自他想證明自己能如常人一般的初衷。
只不過,每一次霍金試圖證明自己是常人,證明的結果都遠遠高於他的預期。他發現,既然大質量的恆星在「油盡燈枯」後會坍塌成一個奇點,那麼是否可以把這個過程倒過來,宇宙就是從一個奇點大爆炸誕生的呢?既然天體間有萬有引力,那麼是否存在一種引力大到連光線也會被吸進去的黑洞呢?霍金關於奇點和黑洞的理論,「一不小心」觸動了理論物理學的神經。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天體類的大物質,量子力學適用於微觀粒子,但是這兩者卻無法統一。而霍金的奇點理論正好統一到「無限小的物質爆炸成為天體」上。他曾經預言,到上世紀末,這種「大一統」理論將最終發現———也許只要幾個簡單的方程式,人類對於宇宙的知識就到達極限,理論物理學也隨之終結。
但是,20多年過去了,他的預言並沒有實現。當記者就此問題請教霍金時,他的助手替他說,「我想霍金同意是他錯了。」這次不能開口講話的霍金不再向記者眨眼暗示什麼,而是直接咧嘴微笑表示同意。他費了好長時間才通過擬聲器回答,「科學是不可預測的。如果我要是知道的話,我早就把它做出來」———終於,他用自己預言的失敗向世人「成功」地證明了自己也是一個常人。
「保持安靜,老闆正在睡覺」
看到霍金的人都不會忍心去打擾這位天才。盡管有心理准備,但是記者見到他的那一瞬間還是被深深觸動。40年的盧伽雷病讓他的身體徹底變形:他的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雙只手緊緊地並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只腳則是朝內扭曲著。10年前的照片中還蠻勻稱的嘴,此時已經歪成一個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變成「齜牙咧嘴」的樣子———現在,這已經成了他的標志。
在現場幾十隻攝影「炮筒」的「狂轟濫炸」下,那台神奇的擬聲器看起來也完全不同於一般的液晶屏電腦。記者悄悄地溜到霍金身後,發現擬聲器中詞彙的選擇不是按照字母順序來排,而是按邏輯順序組合,比如表示選擇或並列的連詞成為一組,主語人稱成為另一組。霍金就是用它來選擇詞彙,並最後按下發音鍵,讓電腦合成的聲音來代他講話。
哪怕事先知道記者的提問,霍金的回答也慢得出奇。記者幾乎看不到他的手指在按動鍵盤,他彷彿永遠一動不動。現場在提問過後只有一片寂靜,無數的眼光齊刷刷地落在霍金身上,直到耳邊突然傳出幾句略顯怪異的英語———英國人說帶有美國口音,而美國人認為帶有北歐口音或愛爾蘭口音。他的回答極為簡短,往往漫長的十幾分鍾才等來一句只有主謂賓的簡單句。不到一小時,霍金就滿臉倦意,記者甚至看到他開始無聊地按起鍵盤,把屏幕弄得一閃一閃的。
從1980年起擔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教席的霍金就是這樣在輪椅上洞悉宇宙的一切。不過,也許對他而言,比起整天被人「眾星捧月」般的頂禮膜拜,獨自在劍橋的辦公室里安靜思考要簡單和自在得多。霍金每天坐著輪椅去辦公室,穿過整齊地掛著包括牛頓在內的所有盧卡斯教授畫像的長長走廊,霍金的辦公室就在一排落地窗戶的盡頭。辦公室的門口通常會掛上一塊木排,上面寫著:「請保持安靜,老闆正在睡覺。」
那多半不是真的———霍金只是不願被外人打擾。此時他一定坐在這間有著高高天花板的舒適小屋裡,安靜地在電腦前工作上好幾個小時,馳騁在自己的宇宙里。周圍兩三盆植物當中擺放的是三個孩子的照片。每天下午4點,他會在護士的幫助下與研究生們交談。他們喝著午茶,交流對宇宙的看法。一個護士托住霍金的臉頰,扶正他歪斜的頭,這樣茶水就不會漏出來。有時他的眼鏡還會從鼻子上滑下來,但是如果有學生對他的理論提出帶有質疑的問題,他立即會給一個咧嘴笑容。
至少,「老闆正在睡覺」的托詞讓霍金最感自由自在。就像他用莎士比亞的話給自己的書取名———「即便把我關在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霍金告訴記者,「我發現真實的宇宙甚至比《星球大戰》更吸引人。如果你想去太空,那麼必須先學物理學。」
願意帶著《安魂曲》去荒島
有記者問他,除科研之外最大的快樂是什麼,霍金的回答似乎要迅速得多,「我熱愛生活。音樂、家庭都讓我從中得到許多快樂。」宇宙之外,音樂正是他找到自己歸宿的地方。迄今為止,關於霍金最成功的一次訪談是1992年聖誕節時英國廣播公司的「荒島唱片」節目。這個節目要求被訪者假設自己在荒島上孤身一人,只能選擇8張唱片帶在身邊。只有這次,霍金破天荒地回答問題很少使用簡單句———談到音樂,他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 霍金很喜歡瓦格納的音樂。他說,「我是從1963年開始喜歡上瓦格納的,那年我被查出患有盧伽雷病。瓦格納音樂的暗色調和啟示錄式的情緒正好符合我當時的心情。」他甚至不厭其煩地復述了瓦格納的《魔戒》的情節———要知道,就是正常人也要頗費一番口舌,更何況是一個個詞選出來。
然而,如果只讓他選擇一張唱片,他說自己還是會選莫扎特的《安魂曲》。「15歲生日的時候,我得到一套莫扎特的CD,整整有200小時,現在我還經常聽。我最喜歡的是莫扎特臨終前寫的《安魂曲》,如果我只能帶一張唱片去荒島,我會帶上它,並且一直聽到DISCMAN的電池走光為止。」
1950年 舉家遷往聖奧爾本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學
1962年 牛津畢業,去劍橋讀研究生
1963年 被診斷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1965年 獲劍橋博士學位,與珍妮.懷爾德結婚
1967年 長子羅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兒露西出生/開始使用輪椅
1973年 首部著作<<空時的大型結構>>出版
1974年 宣布發現黑洞輻射,成為皇家學會會員
1977年 被任命為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
<<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出版
1981年 參加梵蒂岡宇宙學大會,宣布無邊界構想/<<超時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國高級騎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實行氣管造口手術從而失去語言能力,使用帶造音器的計算機
1988年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出版/獲沃爾夫基金獎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國榮譽爵士
1990年 與妻子離異
1991年 <<時間簡史>>同名電影上映
1993年 <<"黑洞與嬰兒宇宙"及其他論文>>出版
⑸ 名人的故事,要三個!急需要!!!!!!!!!!!!!!!!!!!
名人小故事
有次,蘇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無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無其事的站起來。目睹整個經過的旁人,看見他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奇的問他:你挨打,為什麼不還手?蘇格拉底微笑地回答:當一隻發野性的驢踢你時,你會還它一腳嗎?
*蕭伯納年輕時喜歡騎單車,有一次跌斷腿骨,他的女同學很體貼的照料他,蕭伯納擔心自己意志不堅,會向這位女同學求婚,他決定溜走.可是不小心從樓梯上跌到樓梯下,兩條腿都跌壞了結果他果然問她肯不肯跟自己結婚.當女同學點頭時,蕭伯納昏了過去.
*一位女士對毛姆說:我和一位男士相處很久,可是不敢斷定,我是不是愛上了他.這位名作家對戀愛的考驗有非常獨特的看法,他說: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測驗你是否真正愛上他,你願意不願意用他的牙刷刷牙
*有人問大仲馬說:你為什麼可以泰然步入晚年呢?他大不以為然地反駁說:我花盡了一生的時光才活到了今天.
*唐代名相房玄齡,未做官時,有一次患重病,對他太太盧氏說: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盧氏到房內,挖出一隻眼睛以示終身不改節.後來房玄齡病癒,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終對夫人極為尊敬.
*女小說家阿加撒.克里斯蒂的丈夫是個考古學家,有一次,在一個集會上有個朋友問他:像你這樣富有想像力的女人,嫁給一個玩古物的人,你感覺如何?這位偵探小說家說:考古學家是最理想的丈夫,你想,愈是老的東西,他愈是喜歡.
*伏爾泰於一七二七年訪問英國,他發現英國人非常仇視法國人,一群英國人向他怒吼:殺了他,把這個法國人弔死!伏爾泰說:英國人!你們因為我是法國人而要殺我.難到因為我不是英國人而受的懲罰還不夠嗎?英國人聽了哈哈大笑,居然一路送他安返寓所。
*卓別麟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開影片攝制會議,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著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著那蒼蠅.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一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為什麼你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方才那隻!
*李白死後遺體葬在採石江頭,往來詩人都在他墓上題詩.有人寫了一首絕句:採石江邊一壞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
*林肯有一次夢見自己參加集會.他走路時,眾人就讓出一條路來,讓林肯走過.這時在一大群人中,有一個悄悄地說:他只不過是一個面貌平凡的人.林肯聽了,就說:朋友,上帝喜歡面貌平凡的人,所以他生了許多面貌平凡的人.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談自己的成功秘訣:我以為我自己最大的優點,是能夠鼓起人家的熱忱.要叫人家能夠盡心竭力,最好的辦法是賞識他,贊美他,上司的指摘,是最容易消滅部署的信心的.我還沒看見一個人,在被吹毛求癖時,能比在被贊賞時把事情辦的更好.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愛略華說:我覺得哈佛現在的確可以稱為知識寶庫.不過我在想,哈佛之能成為知識寶庫,是由於大一新生帶來了知識來,而大四畢業生卻只帶了一點點知識離校.
*德國名醫寇杜斯有一次宴客,站在主人立場,他得把桌上的烤豬切開,分給賓客.他用刀先在烤豬胸部直剖一刀,接著又交叉地剖上一刀,然後把切碎了塞入豬肚中的香菇和其它填料,用快又卓越的手法拉出來.接著又從自己口袋裡取出一隻皮套,從皮套里抽出手術用針線,把割開的胸部縫起來.縫好後他就拍拍烤豬胸部,笑著對賓客說:只要小心調查,好好照顧他,不久就可以下地走路.
*美國哈佛大學名教授凱屈萊奇是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有一次他在講壇上教授莎士比亞課程不小心一腳踏空,跌到講壇下面.他站起身來,氣勢巍峨對那些學生說:教了四十年書,這是我第一次跌落到聽眾一樣的水平!
*有一次,某處舉行模仿卓別麟演技比賽,參加的人有三四十人之多,卓別麟自己也隱名參加,結果他得的竟是第三名,卓別麟覺得這是他一生最大的笑話!
*美國史密斯女子大學有個女學生,有一次因赴男朋友約會而遲歸宿舍,只得爬窗戶進去.可是窗戶太重,她的力氣抬不起來.忽然窗內有人來幫她忙,還輕聲對她說:不要讓旁人看到.爬進一看,正是笑容滿面的威爾遜校長.
*約翰遜博士,他的父親經營一個大舊書攤.有一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著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一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約翰遜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一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一口氣,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約翰遜博士年十八歲.五十年後,有一天中午十一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拐杖放在一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這時約翰遜博士業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里懺悔!
*一個巴黎的酒保說:一個顧客喝過兩杯雙倍的馬丁尼酒以後,我就可以說出他的國籍.法國人談戀愛,西班牙人跳舞,德國人誇口,義大利人唱歌,愛爾蘭人打架,美國人要站起來演說.
*喬伊勃朗在太平洋戰爭中到東方旅行,碰到麥克阿瑟將軍,兩人在一起照了個相.闊嘴名星連說:能與閣下照相,三生有幸!可是麥克阿瑟將軍卻說:這張相是為我小兒子照的,他常盼望他的父親能和名人在一起照相.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
*馬克土溫年輕時在一家報社工作,六個月以後,總編輯叫他明天不用再來了.馬克土溫就問為什麼?總編輯說:因為你太懶.馬克土溫聽著笑著回答:你要經過六個月的時間才發現我懶,可是我卻在進報社的第一天就知道了.
*後漢時曹操近臣楊修,九歲時就非常聰明.一天他的父執孔平坦來訪由他接見,他准備楊梅招待,孔平坦見了就戲問:這是你們家的果實?楊修馬上回答:我從來沒聽過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宋代蘇軾當杭州縣令時,有一縣民做扇子謀生,可是天涼,扇子賣不出去,於是欠稅.東坡就叫他拿扇子來在上面畫上枯木竹石,畫了二十餘把扇子,那縣民才走出縣府大門,就有人來爭購.因而把欠的稅,全部還清.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菲爾畫了一幅瑪利亞抱著聖子耶穌的畫像,在她的右下方是個老人,左下方是個使女.可是正下方有一大片空白,正在想該補些什麼.這時他從畫室窗口看到附近麵包店窗口有兩個孩子,大的一個四五歲左右托腮,仰望雲天,對他弟弟說話,小的一個頭靠在兩臂上,也望著天空,在聽他哥哥說話.拉菲爾覺得很美,就把他們畫在畫的下方,再加上翅膀,就成了兩個天使.
*有人問拉菲爾怎麼能畫出那麼美麗的作品?他回答說:我做了許多夢,然後圍繞著我的夢去作畫.幻想能使人得見不可見之物,意志則能使不可見者成為可見之實體.
*愛因斯坦在新聞記者招待會上提出了他對人生成功的看法.他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示:假設A代表一個人的成功,則我可以寫成下列的公式A=X+Y+Z,X代表工作,Y代表游戲.記者問:那Z代表什麼?愛因斯坦笑著回答:Z是把你的嘴巴閉起來.
*芬蘭指揮家鮑理司.塞博夫婦到美國來表演.他們住的房子,據說常常鬧鬼.有一天果然被鬼的聲音吵醒了.塞博太太要她先生去看看,可是這名指揮家卻說:不,親愛的,還是你去好了.因為你的英文說得比我好些.
*莫扎特六歲時,在德國慕尼黑市的皇宮舉行第一次演奏會.因為宮中地板光滑,所以他一進宮門,就滑了一跤.這時有一個小公主,走過來把他扶起來,還吻了吻他的手.莫扎特非常感激,不知如何答謝.就說: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取你做新娘.大家聽了,鬨堂大笑.
*一九四八年美國大選,杜魯門總統從白宮趕往其家鄉投票,有一批記者先生,追到總統家中,竟沒有見到總統.後來碰到總統時,一位記者就問他一路發生了什麼事,杜魯門總統回答:有一輛警車要我們停下來,看樣子彷佛今天有一位要人要經過這小城.
*有一次,有個新聞記者問肯尼迪:你怎樣成為二次大戰時的英雄的?肯尼迪回答:他們把我的巡洋艇弄沉了,我就成名了.我們知道肯尼迪當時搭DT-O八號小艇,被敵方擊沉,他也因此負傷.
*蘇格拉底的太太非常兇悍,有一次,她大發脾氣,把蘇格拉底大罵一頓後,還有餘怒未息,就提了一大桶水,澆在她先生頭上.蘇格拉底搔了搔淋濕的頭發,笑到:雷聲以後必有大雨,這是自然法則,也證明這是真理.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⑹ 「請保持安靜,主人正在睡覺。」霍金真的在睡覺嗎
他可能在靜靜思考宇宙深處的黑洞,可能在想自己的孩子……
霍金,你不願過頂禮膜拜,追星捧月般的生活,你只願一個人思索宇宙的奧秘。你那身殘志堅的精神令我們敬佩……
⑺ 誰有霍金的資料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於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霍金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目標是解決從牛頓以來一直困擾人類的「第一推力」問題。他的宇宙模型是一個封閉的無邊界的有限的四維時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決於物理定律。
耐人尋味的是,霍金的宇宙論事實上使上帝沒有存身之處,但梵蒂岡教廷仍對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認了對伽利略審判的錯誤之後,教廷科學院又選舉霍金為該院院士。世俗的偏見和神學的權威,都不能阻擋科學的透射力。
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數學來陳述,而且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講里,生動地向聽眾解釋「利用光速,從『黑洞』進去,從『白洞』到宇宙另一區域去作時空旅行」的設計,是有趣的科學幻想,而現實卻是難以做到的簡明道理。經過數年的辛勤寫作和修改,於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論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書中引導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誇克、大統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探索。《時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行了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並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極其堅強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類意志力的記錄,是科學精神創造的奇跡。
一生的心願是做個常人
與其說斯蒂芬·霍金證明的是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的存在,不如說他用一生在證明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自己是一個常人,並沒有因為受困輪椅而成了低人一等的「廢人」。然而,證明的結果甚至比他當年發現「黑洞並不全黑」時還要讓自己大吃一驚———自己怎麼變成了高人一等的「超人」?
所以,當8月11日他癱坐在輪椅上、面無表情地被推出杭州香格里拉酒店2樓電梯的那一剎那,霍金在瞬間亮起的無數閃光燈前多少顯得有些勉為其難。就像此前在浦東國際機場受到幾乎是超級明星式的媒體追逐,這位自愛因斯坦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最後選擇了閉緊雙眼,任憑身邊緩緩落下的窗簾將狂熱的「時間簡史迷」們阻擋在外。他寧願一個人靜靜地思考宇宙的命運。
也許,這才是霍金的世界。霍金曾經說,他清晰地記得小時候有一天很晚從倫敦回家,「那時人們為了省錢,半夜裡把路燈都關掉。我走在路上,那晚的夜空是我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整個銀河系彷彿剛好劃過頭頂。」對此,他母親說,「只要看看這孩子仰望星空的樣子,就知道他心裡有多好奇。」霍金甚至表示,「哪怕置身一個無人的荒島,我也寧可沒有燈光,因為那樣我就可以更好地看到星星。」
直到22歲,霍金被診斷患有運動功能萎縮的盧伽雷病,最多隻能活幾年時,這種對星空的執著才逐漸開始成為一種信仰———他想自己可以像常人一樣生活下去。即使是全身動彈不得,為了和心愛的女孩結婚,他就必須有工作,必須先完成劍橋的博士學位,於是就有了「宇宙起源於空間中一個奇點」的大爆炸理論。即使失去了說話功能,為了替女兒付學費,他就必須賺一筆錢,於是就有了銷量與《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媲美的《時間簡史》。人們能否想像,霍金廣為傳頌的科學成就,不過來自他想證明自己能如常人一般的初衷。
只不過,每一次霍金試圖證明自己是常人,證明的結果都遠遠高於他的預期。他發現,既然大質量的恆星在「油盡燈枯」後會坍塌成一個奇點,那麼是否可以把這個過程倒過來,宇宙就是從一個奇點大爆炸誕生的呢?既然天體間有萬有引力,那麼是否存在一種引力大到連光線也會被吸進去的黑洞呢?霍金關於奇點和黑洞的理論,「一不小心」觸動了理論物理學的神經。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天體類的大物質,量子力學適用於微觀粒子,但是這兩者卻無法統一。而霍金的奇點理論正好統一到「無限小的物質爆炸成為天體」上。他曾經預言,到上世紀末,這種「大一統」理論將最終發現———也許只要幾個簡單的方程式,人類對於宇宙的知識就到達極限,理論物理學也隨之終結。
但是,20多年過去了,他的預言並沒有實現。當記者就此問題請教霍金時,他的助手替他說,「我想霍金同意是他錯了。」這次不能開口講話的霍金不再向記者眨眼暗示什麼,而是直接咧嘴微笑表示同意。他費了好長時間才通過擬聲器回答,「科學是不可預測的。如果我要是知道的話,我早就把它做出來」———終於,他用自己預言的失敗向世人「成功」地證明了自己也是一個常人。
「保持安靜,老闆正在睡覺」
看到霍金的人都不會忍心去打擾這位天才。盡管有心理准備,但是記者見到他的那一瞬間還是被深深觸動。40年的盧伽雷病讓他的身體徹底變形:他的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雙只手緊緊地並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只腳則是朝內扭曲著。10年前的照片中還蠻勻稱的嘴,此時已經歪成一個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變成「齜牙咧嘴」的樣子———現在,這已經成了他的標志。
在現場幾十隻攝影「炮筒」的「狂轟濫炸」下,那台神奇的擬聲器看起來也完全不同於一般的液晶屏電腦。記者悄悄地溜到霍金身後,發現擬聲器中詞彙的選擇不是按照字母順序來排,而是按邏輯順序組合,比如表示選擇或並列的連詞成為一組,主語人稱成為另一組。霍金就是用它來選擇詞彙,並最後按下發音鍵,讓電腦合成的聲音來代他講話。
哪怕事先知道記者的提問,霍金的回答也慢得出奇。記者幾乎看不到他的手指在按動鍵盤,他彷彿永遠一動不動。現場在提問過後只有一片寂靜,無數的眼光齊刷刷地落在霍金身上,直到耳邊突然傳出幾句略顯怪異的英語———英國人說帶有美國口音,而美國人認為帶有北歐口音或愛爾蘭口音。他的回答極為簡短,往往漫長的十幾分鍾才等來一句只有主謂賓的簡單句。不到一小時,霍金就滿臉倦意,記者甚至看到他開始無聊地按起鍵盤,把屏幕弄得一閃一閃的。
從1980年起擔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教席的霍金就是這樣在輪椅上洞悉宇宙的一切。不過,也許對他而言,比起整天被人「眾星捧月」般的頂禮膜拜,獨自在劍橋的辦公室里安靜思考要簡單和自在得多。霍金每天坐著輪椅去辦公室,穿過整齊地掛著包括牛頓在內的所有盧卡斯教授畫像的長長走廊,霍金的辦公室就在一排落地窗戶的盡頭。辦公室的門口通常會掛上一塊木排,上面寫著:「請保持安靜,老闆正在睡覺。」
那多半不是真的———霍金只是不願被外人打擾。此時他一定坐在這間有著高高天花板的舒適小屋裡,安靜地在電腦前工作上好幾個小時,馳騁在自己的宇宙里。周圍兩三盆植物當中擺放的是三個孩子的照片。每天下午4點,他會在護士的幫助下與研究生們交談。他們喝著午茶,交流對宇宙的看法。一個護士托住霍金的臉頰,扶正他歪斜的頭,這樣茶水就不會漏出來。有時他的眼鏡還會從鼻子上滑下來,但是如果有學生對他的理論提出帶有質疑的問題,他立即會給一個咧嘴笑容。
至少,「老闆正在睡覺」的托詞讓霍金最感自由自在。就像他用莎士比亞的話給自己的書取名———「即便把我關在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霍金告訴記者,「我發現真實的宇宙甚至比《星球大戰》更吸引人。如果你想去太空,那麼必須先學物理學。」
願意帶著《安魂曲》去荒島
有記者問他,除科研之外最大的快樂是什麼,霍金的回答似乎要迅速得多,「我熱愛生活。音樂、家庭都讓我從中得到許多快樂。」宇宙之外,音樂正是他找到自己歸宿的地方。迄今為止,關於霍金最成功的一次訪談是1992年聖誕節時英國廣播公司的「荒島唱片」節目。這個節目要求被訪者假設自己在荒島上孤身一人,只能選擇8張唱片帶在身邊。只有這次,霍金破天荒地回答問題很少使用簡單句———談到音樂,他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 霍金很喜歡瓦格納的音樂。他說,「我是從1963年開始喜歡上瓦格納的,那年我被查出患有盧伽雷病。瓦格納音樂的暗色調和啟示錄式的情緒正好符合我當時的心情。」他甚至不厭其煩地復述了瓦格納的《魔戒》的情節———要知道,就是正常人也要頗費一番口舌,更何況是一個個詞選出來。
然而,如果只讓他選擇一張唱片,他說自己還是會選莫扎特的《安魂曲》。「15歲生日的時候,我得到一套莫扎特的CD,整整有200小時,現在我還經常聽。我最喜歡的是莫扎特臨終前寫的《安魂曲》,如果我只能帶一張唱片去荒島,我會帶上它,並且一直聽到DISCMAN的電池走光為止。」
1950年 舉家遷往聖奧爾本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學
1962年 牛津畢業,去劍橋讀研究生
1963年 被診斷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1965年 獲劍橋博士學位,與珍妮.懷爾德結婚
1967年 長子羅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兒露西出生/開始使用輪椅
1973年 首部著作<<空時的大型結構>>出版
1974年 宣布發現黑洞輻射,成為皇家學會會員
1977年 被任命為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
<<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出版
1981年 參加梵蒂岡宇宙學大會,宣布無邊界構想/<<超時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國高級騎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實行氣管造口手術從而失去語言能力,使用帶造音器的計算機
1988年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出版/獲沃爾夫基金獎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國榮譽爵士
1990年 與妻子離異
1991年 <<時間簡史>>同名電影上映
1993年 <<"黑洞與嬰兒宇宙"及其他論文>>出版
參考資料:《霍金時間網》
⑻ 霍金的簡介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於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霍金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目標是解決從牛頓以來一直困擾人類的「第一推力」問題。他的宇宙模型是一個封閉的無邊界的有限的四維時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決於物理定律。
耐人尋味的是,霍金的宇宙論事實上使上帝沒有存身之處,但梵蒂岡教廷仍對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認了對伽利略審判的錯誤之後,教廷科學院又選舉霍金為該院院士。世俗的偏見和神學的權威,都不能阻擋科學的透射力。
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數學來陳述,而且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講里,生動地向聽眾解釋「利用光速,從『黑洞』進去,從『白洞』到宇宙另一區域去作時空旅行」的設計,是有趣的科學幻想,而現實卻是難以做到的簡明道理。經過數年的辛勤寫作和修改,於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論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書中引導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誇克、大統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探索。《時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行了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並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極其堅強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類意志力的記錄,是科學精神創造的奇跡。
人生台歷
1942年 1月8日生於劍橋
1950年 舉家遷往聖奧爾本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學
1962年 牛津畢業,去劍橋讀研究生
1963年 被診斷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1965年 獲劍橋博士學位,與珍妮.懷爾德結婚
1967年 長子羅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兒露西出生/開始使用輪椅
1973年 首部著作《空時的大型結構》出版
1974年 宣布發現黑洞輻射,成為皇家學會會員
1977年 被任命為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出版
1981年 參加梵蒂岡宇宙學大會,宣布無邊界構想/《超時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國高級騎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實行氣管造口手術從而失去語言能力,使用帶造音器的計算機 1988年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出版/獲沃爾夫基金獎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國榮譽爵士
1990年 與妻子離異
1991年 《時間簡史》同名電影上映
1993年 《「黑洞與嬰兒宇宙 」及其他論文》出版
⑼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故事。
1. 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那天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
霍金去世於2018年3月14日,這天是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誕辰139周年紀念日。
難道真的存在「天才守恆定律」?
2. 與很多人想像中不同,霍金在小時候並不是一個「學霸」——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學渣」。他到了8歲,還沒學會閱讀。整個中學時代,霍金的成績從沒進過前20名。勉強考上了英國牛津大學,還因為兩次期末考試成績太差,不得不參加補考。
當然,那時候霍金的父母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家出了一個天才,他們工作很忙,顧不上悉心培養霍金,對他採用「放養」大法:任由他自己在房子里對著一堆堆書發呆。
結果,一個天才橫空出世。
3. 霍金在中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世界級的科學家中,除了愛因斯坦、牛頓之外,就是他最為中國人熟知。
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個叫吳忠超的中國物理學家。1979年,吳忠超留學英國劍橋大學,跟隨霍金研究極早期宇宙。吳忠超除了與霍金共同發表過量子宇宙學的論文,還將霍金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翻譯成中文版,引進中國。
於是,霍金就有了一大批中國粉絲。順便說一句,霍金在中國微博上發了20條微博,收獲了463萬粉絲。
4. 1985年4月28日,霍金第一次來到中國,先後到訪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
在中國科技大學,霍金在落成不久的水上講演廳公開演講。消息傳出去後,整個校園都沸騰了,學生們紛至沓來,將可以容納300多人的演講廳擠得水泄不通,「後來者只好順著過道往下站,最後連講台的兩側甚至門口也站了不少人。」
那時候,霍金還沒有完全喪失語言能力,但別人已經聽不懂他說的話了。只能由他助手重復一遍,再進行翻譯。
5. 霍金與中國還挺有緣分,他總共來過中國三次,分別是1985年、2002年、2006年。
2002年來到中國時,霍金登上了長城,做了一名「好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霍金不是靠自己的手腳,而是坐在輪椅上,輪椅被固定在纜車上,從空中登上了長城。
6. 2014年,一部叫《萬物理論》的電影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這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霍金為主角的電影。電影裡面是霍金的真實「聲音」——來自電腦語音合成器的聲音。
霍金坐在台下,安靜地看完了電影。電影結束之後,霍金秘書從他臉頰上擦去了一行眼淚。
7. 雖然早在1963年,霍金就因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被醫生診斷只能活兩年,但他卻奇跡般地生活至今。
不過,1985年時,他差點被醫生放棄治療。霍金在紀錄片《霍金》中透露:「當時,醫生覺得我已經不行了,還建議珍(霍金妻子)選擇關掉我的呼吸機。但她拒絕了。那幾個星期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期。幸好,葯漸漸開始發揮作用了,但由於切口,我還是失去了言語能力,只能開始使用造音器。」
8. 霍金拿過世界上所有重量級的科學獎項,包括物理學界最高獎——愛因斯坦獎章,唯獨沒有拿過諾貝爾獎。
這或許是因為,他所提出的「黑洞存在輻射」的假說,雖然打開了宇宙學的探索之門,但至今尚未得到證實。
(9)霍金晚上睡覺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2017年為英國BBC錄制紀錄片《探索新地球》。 [1] 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術有望逆轉工業化對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於消除疾病和貧困,但人工智慧需要加以控制。 [2] 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霍金逝世後,引發全球各界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