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肺脾腎三臟同調治療方法

肺脾腎三臟同調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30 12:47:55

A. 肺和脾、腎有什麼關系秋季是潤肺養肺的最佳時機,怎麼養才好

肺不好,要從脾和腎找原因?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肺不好就是肺本身的問題,和脾、腎,風馬牛不相及,沒有半點關系。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肺不好,有時候真的就是脾和腎出了問題。明白人體生理結構的人就會知道,肺與脾、腎之間其實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從經絡的角度來看,更是如此。因此,肺、脾、腎這三個器官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

多吃養肺食物。大自然是相生的,秋天肺部容易出問題,大自然就會產出潤肺的食物。秋天是蓮藕成熟的季節,它是一種特別養肺的食物。可以用新鮮蓮藕和排骨一起燉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潤肺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註:圖片來自網路

B. 如何調理心肝脾肺腎

調心
心主神明,是高級中樞神經活動的主宰;是一身之主,臟腑、百骸之君王;主血脈,其華在面; 主汗,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裡。 心正常與否的表象 (一)心氣足,心靜神安 心氣足者兩眼炯炯有神,信心十足,給人以美感;心氣虛者,心悸,兩目無光,興致索然,重則厭世。 (二)心氣足,面有光華 心,「其華在面」。心氣足者臉色白里透紅,皮膚光滑柔軟、細嫩;心氣虛者面色蒼白無光,毛孔見粗,因氣鎖不住毛孔而汗水自出;重者大汗亡陽。 (三)心氣足,聲圓音亮 心氣足的人聲音洪亮,樂於言表,喜形於色;心氣虛者聲音低沉,長吁短嘆,少言寡語,抑鬱不歡。 調心要領 心機失衡者,原因各異:勞累過度,心情抑鬱,暗耗心陰;受刺激,鬱郁不歡;步入中老年,氣漸虛;大病初癒,氣已傷等。 心失衡有陰陽之分。心陽不足,心寒乏力;心陰不足,久熱傷氣。 (一)心陽虛、心陰虛的辨別 1.「舌為心之苗」,舌嫩胖而苔白者為陽虛;舌瘦而苔燥紅者為陰虛。2.舌尖有潰瘍者,舌白為陽虛,舌紅為陰虛。3. 長吁短嘆,自汗者為陽虛;面紅燥熱,盜汗者為陰虛。4.心區憋悶,透不過氣,心裡怯懦者為陽虛;心區燥熱、煩悶、易發火者為陰虛。 (二)心的調養 針對人體心陽虛的北方秋冬氣候,營造一個相應的南方春夏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針對人體心過熱的南方夏天氣候,營造一個相應的北方秋冬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調肝 肝主藏血,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說。人卧則血歸肝,肝開竅於目。肝主筋,其華在爪;主疏泄,助脾胃消食運化。肝氣升發,氣機舒暢;肝氣郁結則躁動不安肝主謀慮,肝鬱多躁,謀慮不周。肝與膽相表裡。 肝正常與否的表象 (一)肝養日,心明眼亮 「肝開竅於目。」肝的精氣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七、八十歲目不眩花。如果肝火上延,可見雙目腫赤;肝虛,則雙目干澀、視物不清,重則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脫落等症。 (二)肝養筋,指甲榮華肝的精氣充足,方能養筋。筋壯,肢體靈活自如,指甲豐滿、光潔、透明,呈粉色;肝虛,筋氣不舒,活動遲鈍,指甲脆弱,凹陷,不透明,缺少血色。故中醫理論講 「肝主筋,其華在爪。」 (三)肝氣條連,心平氣和肝氣條達順暢,人的精力旺盛,心平氣和,與人交往親和友善。肝瘀氣滯,易生怒火,目光凶灼,臉呈絳色,體內臭氣鼓脹,不願聽人講話。 (四)肝陰足,血氣旺 肝陰,包括血液和全身筋與肌肉運動時所需要的潤滑液。肝陰足,身體輕松,內心自信,不溫不火;肝陰虛,頭暈眼花,迎風流淚,腰膝酸軟,筋張弛不利,失眠多夢,驚恐不安,煩躁、委屈愛哭,女性過早閉經或經血不止。 調肝要領 肝的不適之症分陽亢、肝氣不足和陰虛等情況,無論哪一種都會影響形象美。例如:肝陽亢時滿腹「臭氣」排不出,眼晴會流露出煩躁或凶灼的目光,有什麼美感?又如:肝氣不足或肝陰虛,兩目無光,面無血色,也無從談美。 (一)肝失衡的辨別 調肝要區別陽亢、肝氣不足和陰虛,其不同的特點如下: 1、肝陽亢者性情急躁尚有氣力,肝氣不足和肝陰虛者疲憊不堪。 2、肝陽亢者眼紅、干澀、眼角膜有斑(白翳)、眼袋鼓脹、下垂或眼球外突:肝陰虛、肝氣不足者眼窩內凹、干澀、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眼花、色盲、視網膜脫落、黃斑性病變、白內障,重則患視神經炎。 3、肝陽亢者飯後兩肋下脹滿或右肋常脹痛;肝氣不足、陰虛者右肋常隱隱作痛。 4、肝陽亢者雙腳躁動不安;肝氣不足、肝陰虛者兩膝酸軟。 5、肝陽亢者遇事急躁,處事不周;月干氣不足者辦事,心有餘而力不足;肝陰虛者焦慮不安。 肝陽亢與肝陰虛可轉換,物極必反。陽亢至極,耗盡肝陰,可轉為肝陰虛;肝陰虛至極,陰不制陽,可導致肝陽亢,故有肝陰虛和肝陽亢皆備者。 肝氣不足和肝陰虛的區別在於前者自己感覺偏涼,後者自己感覺偏熱。 (二)肝的生活調養 1、肝陽亢的調養 針對肝躁動的東方春天氣候,營造一個相應西方秋天收斂的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2、肝氣不足的調養 肝氣不足,不足以氣化營養為血,人會目倦神疲,腰膝酸軟。針對肝冬天藏而不動的氣候,營造一個春天生機勃勃的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3、肝陰虛的調養 肝陰虛,是肝的物質基礎匱乏所致。針對肝西方收斂內熱的秋天氣候,營造一個東南方春夏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調脾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輸布全身,維持生命。脾胃為營血生化之源,故稱為「後天之本」。所以,人後天的身體狀況、健康與否,與脾有重要關系。 脾正常的表象 一、脾氣足,肌肉豐活 「脾主肌肉。」脾氣足,肌肉豐潤、鮮活,面部生動而富有活力。這是因為脾氣足,人體肌肉中的氣血通暢,故肌肉皮膚色白、豐潤而富有彈性。「氣色」二字,講的是內有氣外才有色。脾氣虛者,面部肌肉呆板,全身肌肉酸懶乏力,甚者萎縮。 二、脾氣足,臉不臃腫 面部白里透紅的胖,是正常的胖,可謂「富貴之美」,這是相當一部分男性所持的審美標准。除此之外的胖,多數為腫胖。「脾主運化水濕,輸布體內水分。脾虛失職,則導致水腫。」腎虛引起的水腫在腿腳,脾虛引起的水腫在臉部及全身。 脾氣足,可使人面部去水腫而輪廓清晰,膚色白里透紅,全身的贅肉逐漸消失。這就是「應該把人補瘦,而不應該把人瀉瘦、餓瘦」的道理。 三、脾氣足,精神爽 脾氣足者氣血貫通肌肉,精神爽快;脾氣虛者精神抑鬱,許多精神病患者或心理有疾的人都與脾虛有關。 四、脾氣足,嘴唇紅潤 許多現代女性靠塗抹口紅,遮蓋暗淡粗糙的嘴唇,卻不懂得只要調好了脾,就可以使嘴唇自然紅潤。 「脾開竅於口,其榮在唇;脾氣通於口,脾氣足能知五穀。」脾氣足者呼出的氣無異味,吃五穀雜糧可品出其中的香味。脾氣弱者唇白而粗糙,若寒凝脾中則唇紫或黑,呼出的氣息異味濃重,飲食無味。 五、脾氣足,皮下無瘀斑 「脾統血,使血液在脈管內運行順暢不致外溢。」脾氣虛,無力統血時,血溢出脈管外,稱為「血不循經」,即血衄。有人會皮下出血形成瘀斑(紫癜)、鼻孔出血、甚至出現「血汗」(流出的汗為紅色),有的女性會經血不止。 脾虛的原因 引起脾虛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吃,二是思。過多吃冰冷食物、水果,暴飲暴食,都能傷脾;思慮過多,也可能傷脾。高考前不少孩子瀉肚,就是由於用腦過度,脾虛所致。 健脾和胃要領 脾和胃相表裡。脾相當於指揮長,胃相當於加工車間,二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是,脾、胃的習性不同。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氣上升,人中氣足;胃氣下降,才能順利消化、吸收。 脾胃失衡的辨別 脾和胃的功能正常與否,其症狀如下: 1.脾氣虛時唇偏白,重則無血色;胃火上行,唇乾,重則有裂紋。 2.脾氣虛得太久,上牙齦萎縮;胃氣虛弱久,下牙齦萎縮。 3.脾氣虛弱便溏稀,重則瀉肚;胃火上行,大便干硬。 4.脾氣虛時四肢不溫;胃火旺時人躁且熱。 5.胃陽不足,胃脘涼而脹痛,嘔吐清涎。 脾胃的生活調養 針對人體脾、胃過寒的北方冬天氣候,營造一個南方的夏天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針對胃過熱的南方夏天氣候,營造一個北方的冬天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調肺 肺主諸氣,司呼吸,吸入清氣與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結合,化為元氣,維持生命。肺朝百脈,氣推動血運行,有賴於肺。肺參與人體水液代謝,通調水道。肺開竅於鼻,主皮毛,凡皮膚、鼻、咽喉諸症,皆與肺有關。肺和心同為上焦,相互依存。肺主氣,心主血,氣離血死,血離氣枯。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正常與否的表象 1.肺氣足,精力旺盛 肺氣足,人的血液中含氧充足,必然精力旺盛。老年人生病時往往氣短,因肺氣弱而身體缺氧,必然導致精疲力竭。 2.肺氣足,皮膚光滑 「肺主皮毛。」肺氣足,皮膚層氣血充足,營養物質豐富,皮膚柔嫩、光滑,毛孔細;肺氣虛,皮膚抵抗力弱,皮膚容易出現皮下紅疹、皮癬,面有紅斑、粉刺,面部毛孔粗,皮膚過敏。 3.肺氣足,鼻子精巧 「肺開竅於鼻。」肺氣足,鼻子光亮、精巧;肺氣虛,鼻子毛孔漸粗,或鼻翼變紅,重則為「酒糟鼻」。 4.肺氣足,人不虛胖 「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調節人體的水分,需要脾、腎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任何一個環節出了毛病,都會引起體內水液代謝不利,形成虛胖,重則浮腫。 5.肺氣足,不易感冒 「肺主衛氣。」肺氣足,可形成保衛身體之氣,預防病邪從氣管和皮膚侵入,使人不輕易感冒。 6.肺氣足,嗅覺靈敏 肺氣足,鼻內不生炎症,嗅覺靈敏;肺氣虛,易患鼻炎,容易過敏,有時不辨香臭。 7.肺氣足,人不憂愁 「肺主憂。」肺氣足,人常歡喜;肺氣虛,人多憂愁。 養肺要領 肺有陰虛、陽虛之分,不同症狀如下: 1.肺陽虛 肺陽虛時咳喘無力,流清鼻涕,痰多清稀,甚則喘促或呼吸困難,疲倦,懶語,聲低,怕冷,自汗,臉色青白,舌胖淡嫩。 針對肺過寒的北方冬天氣候,建立一個相應的南方夏天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2.肺陰虛 肺陰,是肺循環系統的物質基礎部分。肺陰虛相當於肺的物質基礎薄弱,肺自身的陰液不足,細胞在運動中摩擦力過大,出現燥熱。肺陰虛時乾咳少痰,潮熱盜汗,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燥音啞,舌紅乾燥,苔少。肺與大腸相表裡,肺陰虛可引起腸燥,導致便秘。 針對肺過熱的南方夏天氣候,營造一個相對應的北方冬天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調腎 腎正常與否的表象 1.腎氣足,人過中年不虛胖.「腎者水臟,主津液。」腎氣足,可調節體內水分循環使用並將多餘的水分及時排出體外。腎氣衰時,體內該排掉的水分不能及時排出,造成腰以下部位虛胖,甚至浮腫。若臉也腫胖,表明已相當嚴重。補充腎氣,人的腰圍即可減小,但體重可能不減。這是因為「腎主骨」,人的腎氣足了,骨質密度隨之增加,體重也會增加。 2.腎氣足,毛發榮光.「腎主毛發。」腎氣足,頭發濃密而榮光;腎氣不足,頭發脫落,發質枯乾。所以,治理脫發的根本是調養腎。腎氣足者,過百歲仍然鶴發童顏。 3.腎氣足,頸直挺、齒堅固. 腎主骨,牙是骨之餘。腎氣足,頸椎自然直挺,人體輕松挺拔;腎氣虛,頸椎無力挺直,重則骨質增生。 腎氣足,牙齒堅固,白而亮,年過80歲也可完好;腎氣虛,牙齒松動,甚者40歲左右即脫落。 所以,當人到中年出現骨質增生或出現牙齒松動時,不要急於做手術,應從調腎入手,這樣既能從根本上解決病患,又可保住牙齒。 4.腎氣足,人不氣喘,臉不長色斑.「腎納肺氣,為氣根;肺主皮毛。」腎氣足,可接納肺氣,人不會氣喘,肺朝百脈可養皮膚;腎氣虛,使肺的肅降功能受阻,嚴重時會氣喘,面部易生斑等。腎陽虛者在秋冬季節手腳寒涼,嚴重者夏季也涼。有此症狀者,每年春節過後,臉上即長色斑,也叫「腎銹」。如果在進入秋冬季節時,能調養得手腳溫熱,並一直保持到夏季,一般情況下全年臉上不長斑。腎氣足者面色白亮,皮膚細嫩。腎氣虛者面色青白,無光澤。嚴重的人會因腎虛不納肺氣,臉色晦暗。 5.腎氣足,消化吸收旺盛 。腎陽是生命門火而化脾胃土。一些人常年胃病,甚者幾十年治不好,其原因是腎寒引起的胃寒,此症不溫補腎陽如隔靴搔癢。補足腎陽,人消化、吸收旺盛,必定精神煥發。 6.腎氣足,更年期可延至60歲以後 。《黃帝內經》講:女子四十九(虛)歲天癸枯竭,但善保養者高壽仍可生子。天癸枯竭,指女性體內雌性激素迅速減少。這時,女性體內潤滑物質匱乏,細胞在運動過程中摩擦力增大,造成內熱增升,消耗元氣,導致女性燥熱不安,徹夜難眠,甚至狂躁、閉經。這就是女性更年期到來的徵兆。如果針對此症,適時滋腎陰、降虛熱,不出一個月,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可減輕或消失,月經來潮也可能延至60歲以後。 7.腎氣足,夫妻生活和諧。已婚女子腎氣足,對丈夫溫存依戀,是夫妻生活正常的表現。女性腎陽虛者氣不能達到私密處,引不起快感,甚者疼痛,導致所謂的性冷症,反感夫妻性生活,容易導致夫妻感情不和。男性腎氣不足,年過40歲後則會厭倦夫妻房事,影響男性的自信,甚至出現疑心過重現象。 需提醒的是,房事後男女皆不要立即洗浴,防止濕冷侵入體內。及時睡眠,可恢復氣力,次日少有或沒有疲勞感 8.腎氣足,二便正常。「腎下開竅於二陰。」腎氣足,二便正常。腎氣虛,易導致小便失禁。腎陽虛,命門火衰,可致凌晨便急、便稀,也叫「五更瀉」。嚴重者二陰可患各種炎症。 9.腎氣足,耳聰目明。「腎上開竅於耳。」腎氣足,聽力好。「腎為肝之母,肝腎同源。」肝。腎足者耳聰目明;腎虛易導致聽力差、耳鳴、眩暈,甚者耳聾。 10.腎氣足,心定神安 。「腎主恐。」腎氣足,人心神安定;腎氣虛,人易恐懼,嚴重者可出現精神性疾病。 補腎要領 人體腎氣不足,出現任何一種症狀都會影響外在美。例如:小便失禁,他人不易察覺,但患者的心理負擔必然要影響到面容的光澤與坦然。所以,要及時補腎,使其達到正常的功能,保持舒展美好的容顏。 1.對腎陰、腎陽兩虛的辨別 補腎,首先要確定腎陽虛,還是腎陰虛。陽虛升陽,陰虛滋陰。調反了非但達不到補腎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腎虛的特點如下: (1)陽虛怕冷,手或腳易涼;陰虛怕熱,手心、腳心及其內心燥熱,即「五心煩熱」。 (2)陽虛舌嫩胖、苔白:陰虛舌瘦、舌紅,苔少而燥。 (3)陽虛易瘦:陰虛易胖。 (4)陽虛精神疲憊:陰虛燥熱不安。 (5)陽虛面色青白無光;陰虛顴紅、臉呈絳色。 2.腎的生活調養 (1)腎陽虛 腎陽虛相當於腎這部機器電力不足。腎陽虛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先天不足。表現為耳垂枯小,從小怕冷,手腳冬天涼,重者夏天也涼。女性月經期間經血色黑,有血塊,重者痛經。另一種是先天腎氣足,到了一定年齡段時腎陽虛,如《黃帝內經》講的:男四十歲,女三十五歲,腎氣漸衰。 腎陽虛者多數面色青白,怕冷畏寒。在不同的年齡段表現不同: ①少年時期,除上面所述各類症狀外,因腎虛不納肺氣,肺不主皮毛而生粉刺因腎不通腦而疲倦、智力下降;因腎不主骨,影響發育。 ②女性35歲以後,只要冬天手腳涼的,子宮、卵巢、乳房易生囊腫、肌瘤、腫瘤:40歲以後,有人會小便失禁,有人過早進入更年期。 ③男性40歲以後,性功能急劇減退;60歲以後,易患前列腺炎或增生。 ④男女腎陽虛者的共同性症狀:牙齒寒痛,腿腫、腳腫;風濕;脫發;腰痛;骨質增生;泌尿系統炎症、尿急、尿頻;耳鳴、耳聾;精神恐懼,睡眠不實或因命門火衰不生脾胃土而凌晨腹瀉。 升陽是針對腎處於北方冬天的氣候,營造一個相應的南方夏天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人體雙腎的陽氣由命門補充到脊椎中的骨髓,由下至上直通大腦,人體四肢百骸方能通暢。故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根,通腦,主骨,主髓,主智,固齒,藏五臟六腑之精華,繁衍後代。」 只要腰背酸痛或板結等,均為陽虛。腹為陰,背為陽。後背陽氣要足,陽氣足後背爽,百病漸退。 (2)腎陰虛 腎陰虛的症狀:顴紅腮熱、自汗口渴,下午加重;內熱伴習慣性口腔潰瘍;牙根松動、畏酸、疼痛,怕冷,怕熱;腰酸,腿腫,手、腳、心煩熱;尿急、尿頻;血糖、尿糖偏高;兒童睡覺盜汗,煩躁不安,多動易怒,習慣性感冒,重則哮喘。有些人冬天腎陽虛畏寒,夏天會轉為腎陰虛怕熱症狀。 針對腎過熱的南方夏天氣候,營造一個北方的冬天氣候。二者相抵,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中醫將內火分為實火和虛火。實火是氣血運行受阻、淤積所致;虛火多由陰津匱乏,細胞組織運動潤滑不利,摩擦生熱所致。針對人體脾、胃、肺、大腸、小腸、三焦等過燥的西方氣候,營造一個中部濕的氣候,不適之症自然消退。 腎主藏精,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故稱之為「先天之根」。 腎主水,合三焦、膀胱主津液,與肺、脾同司體內水液代謝和調節。 腎主骨,生髓,有充養骨骼、滋生腦髓的作用,故骨、腦的興衰發育與腎有關。 腎主毛發,腎主骨,牙為骨之餘,故牙齒和毛發的榮堅與否和腎有關。 腎寄命門之火,為元陰、元陽之所藏,有「水火之臟」、「陰陽之宅」之稱。 腎上連於肺,故主接納肺氣。 腎與膀胱相表裡。上開竅於耳,下開竅於二陰。耳病諸症,二便不利,皆與腎有關聯。 腎氣旺,人耳聰目明,消化吸收旺盛,精力充沛,頸直膚亮,可延緩衰老數十年之多。

C. 脾肺腎虛吃什麼中成葯

你可以用帝王強勃,效果的確不錯 但要堅持服用

脾腎陽虛症的飲食
脾腎陽虛症是由於素體陽氣虛,或年老體弱,陽氣不足,或脾陽虛日久,波及腎陽,導致脾、腎陽氣均不足的病症。脾虛陽氣不足,多引起大腸功能失調,表現為或腹瀉,或便秘。吸收不良綜合症、潰瘍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常出現或伴有此症。
1.脾腎陽虛症臨床表現及宜忌食物
臨床表現:
陽虛泄瀉者:泄瀉多於黎明之前發生,腹部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陽虛便秘者,大便艱澀、排出困難、腹中冷痛;兩者的共同之處是都有面色蒼白、手腳發涼、喜暖怕冷、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遲。
宜食食物:
性質溫熱、具有補益腎陽、溫暖脾陽作用的食物,如秈米、淡萊、辣椒、刀豆、肉桂等。
陽虛便秘者更宜食既溫補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
陽虛泄瀉者更宜食既溫補又止瀉的食物,如糯米、乾薑、花椒等;具有收澀止瀉的食物,如石榴、烏梅、蓮子、芡實等。
忌食食物:
性質寒涼、易傷陽氣,或滋膩味厚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蕎麥、莜麥、豆腐、豬肉、鴨肉、松子、花生、黑木耳、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萊、菠菜、龍眼、香蕉、蜂蜜等。
陽虛便秘者還需忌食收澀止瀉、可加重便秘的食物,如蓮子、石榴、芡實、烏梅、糯米、河蝦等。
陽虛泄瀉還需忌食具有潤下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銀耳、海參、海蝦、牛奶、兔肉、龍眼、桃子、蘿卜等。
2.食療參考方
核桃仁粥(宜於陽虛便秘):核桃仁30克,研成膏狀,注入50毫升熱水拌勻濾汁;秈米50克煮粥,米熟爛後將核桃汁加入再煮,待無核桃生油氣後即可,熱食。
腎陽虛常用中成葯有:
(1)桂枝防風煎湯送服腎氣丸腎氣丸是溫腎助陽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溫補腎,山萸肉、山葯補益肝脾,三葯合用,補腎養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溫腎助陽;澤瀉、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腎三臟之濁氣。全方溫而不燥,滋而不膩,重在溫化腎氣。用桂枝防風發散在表之風寒,煎湯送服腎氣丸,以達溫腎助陽解表之目的。
(2)蘇葉生薑煎湯送服右歸丸右歸丸之「右」即命門之意,右歸者指葯歸命門溫補腎陽。方中熟地滋補腎陰以助腎陽;鹿角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溫,溫補腎督二脈;山萸肉、山葯、枸杞子滋補肝腎;菟絲子、肉桂、附子溫腎壯陽;當歸、杜仲溫養肝腎,祛寒壯腰。全方共奏溫陽補腎壯腰的功效。凡腎陽虛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軟,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陽萎、水腫等,均可適用。用蘇葉、生薑煎湯送服,使發散風寒寓於溫陽之中,有互為裨補之益。若陽虛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後施溫補。
山葯:山葯又名薯蕷,葯名淮山。有健脾益肺、強精固腎的功效。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山葯除了含澱粉質、精蛋白外,還含有尿囊素、精胺酸、澱粉脢等,補而不膩,為食補佳品。煎湯服用或調制山葯粥,能補腎益精、固澀止遺,經常食用可防治陽萎、早泄、遺精、腿軟。糖尿病患者,常食山葯,可穩定血糖。
蓮子:有補皮澀腸、養新固腎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蓮子中含有蓮子鹼、蓮子糖等成分,鈣、磷、鐵的含量也相當豐富,是收斂強壯的健康食品,常吃能夠治脾久瀉,孟遺滑精、頻尿、婦女白帶,是成葯金瑣固精丸成分之一。
芡實:芡實又名雞頭米,又健脾止瀉、固腎澀精的功效,為收斂性強壯食物,其功效與山葯、蓮子類似,是蘇東坡居士的養生佳葯。
枸杞子:是強精固腎、固本培原、抗衰老的葯食養用物品。據現代醫學研究,枸杞子含有多種必須氨基酸,能使身體強壯。內服補益精氣、強盛陽道。

D. 有什麼好的方法治肺結核

現代醫學療法: 有症狀的患者是優先治療的對象,要用葯物、營養、休息、適當鍛煉、精神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法。患者本人要主動配合。生活有規律,治療方案要完整,觀察應嚴密,以免延誤治療及並發症發生。

一般護理: 病人結核中毒症狀明顯,咯血或病灶處於急性活動期,應卧床休息。症狀緩解逐漸增加活動量。酌情加強營養,如增添動、植物蛋白質及含有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適當的日光浴也有益康復。

抗癆葯物的選擇: 1. 雷米封(異煙肼、INH,H):有抑制和殺滅結核菌的作用,是抗癆首選第一線葯物。成人0.3克,1次或分3次口服,也可靜脈或氣管內給葯,對急性粟粒性肺結核,劑量可加大到0.6克/日,同時加用維生素B6,以防周圍神經炎的發生。療程為6~12個月。本葯副作用小,但也偶有精神興奮、周圍神經炎、男性乳房增生、肝損害等副作用發生,故用葯期間應注意觀察,有副作用發生應停止用葯,另選它葯。
2. 鏈黴素(streptomycin SM):有抑制結核菌繁殖作用,適用於活動性肺結核,也是第一線抗癆葯,成人每日1.0克,肌肉注射,老人、兒童及體瘦小者應酌減。也可氣管內滴注或霧化吸入,肌肉注射療程為2~6個月。也可在1~3個月短程治療後,改用間歇療法,每周肌肉注射2次,每次1克,療程為2~6個月。本葯副作用為第8顱神經損害引起的耳鳴、耳聾、前庭功能障礙,導致眩暈,平衡失調,如不及時減少劑量或停止用葯,則常形成不可逆性失聽和眩暈症。
3. 對氨基柳酸鈉(para-aminosalicylic acid,NaPAS):對結核菌抑菌作用弱,但耐葯性小,成人每日8~12克,分2~4次口服,或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靜脈滴注,因此葯遇光易分解變性而失效,故滴注時必須用黑紙或布包繞輸液器以避光。副作用有納呆、惡心、腹瀉等,如在飯後服用,或加用蘇打,可減少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4. 利福平(rifampicin RMP)利福定(rifadin RFD)是廣譜抗菌素,但對結核菌作用較強,故近來作為抗結核首選葯物。RMP劑量為每日450~600毫克,清晨空腹口服。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及肝功能損害,故用葯前應測肝功能,有肝疾病者慎用。 RFD作用與RMP同,但劑量為RMP的1/3即可,即每日150毫克,空腹頓服。由於劑量小,副作用亦減輕,也為抗癆首先聯合用葯之一。
5. 乙胺丁醇(ethambutol EMB):殺結核菌作用較強,成人每日600毫克,分2~3次口服,副作用為可引起球後視神經炎,表現為視敏感度降低,中心盲點,綠色視覺減退。
6. 卡那黴素(kanamycin):其作用同SM,遇SM過敏者可選用。成人劑量每日1克肌肉注射,但注射局部常有吸收不全或疼痛較重的反應。副作用是第8對顱神經和腎臟損害。
7. 吡嗪醯胺(pyrazinamide PZA):有抑制腎對尿酸的排泄作用,促使尿酸向關節組織沉積,引起關節疼痛,而RMP有促進尿酸清除作用,故常與RMP合用,以減少以上副作用。成人劑量每日1.5~2克,分3次口服,副作用有肝損害。
8. 胺硫脲(TB1):劑量為成人每日75~100毫克,分3次口服,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白細胞減少,肝損害。

抗癆葯物使用注意事項: 以上抗癆葯物,作用准確,效力可靠,使用方便,治療中應首先選用。為增加療效,減少耐葯性形成,多採用三聯治療,即SM加H加RMP,或乙胺丁醇。病情輕者,也可用二聯法,即H加SM。為預防性用葯或防止復發者也可用H單種葯物。 用葯要早,劑量要足。早期病變以滲出為主,當結核菌代謝旺盛時,葯物制菌力發揮較強,同時早期病變,肺組織破壞輕,及早用葯,組織吸收較好,修復也快。當病變成乾酪壞死,空洞形成後,破壞的肺組織修復也差,因此應及早足量用葯。 抗癆葯物多有對肝、腎、顱神經等副作用故在用葯前應詢問既往肝、腎、視力方面有無疾病,用葯後注意觀察,定期復檢肝腎等功能,以免發生合並症。 國際防癆協會主張將雷米封(H)、利福平(R)、吡嗪醯酶(Z)、鏈黴素(S)、氨硫脲(TB1)和乙胺丁醇(E)列為主要抗結核葯,我國將其中:H、E、R、S列為一線抗癆葯。 1. 初治菌陽性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應用方案: ①2SHRZ/4RH(指4個月後減去SZ);②6RHE;③2SHP/IOHP。 2. 初治菌陰性活動性肺結核病人使用方案: ①痰菌陰性,但有空洞或病變范圍廣泛者。可參考選用初治菌陽性病人使用方案治療。②6RH;③RHP。 本方案中阿拉伯數字表示葯物使用月數:P代表PAS,即對氨柳酸。各地可根據當地葯源供應和經濟情況。將方案中R改用D(利福定),將P改用E。 劑量:S:0.7克/日;H:0.3克/日;P:10克/日;Z:1.5克/日;E:體重<55公斤,0.75克/日,體重>55公斤,1克/日;R:凡體重<55公斤,0.45克/日,體重≥55公斤,0.6克/日;D:體重<55公斤,0.2克/日,體重≥55公斤,0.3克/日。 3. 復治方案: 復治是指:①初治失敗(規律化療6個月痰菌仍陽性,或病變惡化)。②不規則化療超過3個月。③初治後復發。復治方案有:①REH;②K(卡那黴素)ZH;③T(TBI)ECP(捲麴黴素);④I3, I4THECP。 4. 繼發性肺結核: 痰菌陽性或有空洞者用:①2SHP/4S2H2P2(4個月後每周2次聯用SHP);②3SHP(或T)/9I5HP(或T);③2SH或2SH/7HR;④2SHRZ/4HR。 痰菌陰性,無空洞者用:①2SH/IOH2P2;②2SH/IOHP(或T);③I2HP(或T);④2SHR?/FONT>3HR。
注意:在抗癆葯應用期間,應定期作有關肝功能、白細胞計數等檢查,以觀察它們的毒副反應。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1. 肺陰虧損型: 症狀:乾咳、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絲、胸部隱痛,骨蒸潮熱與手足心熱,兩顴發紅午後更著,盜汗,形體消瘦,口乾喜冷飲,舌紅脈細數。(血沉常增速,血紅蛋白偏低。) 證候分析:肺為嬌臟,喜潤惡燥,肺陰不足,失於清肅,氣逆作咳,但陰虧肺燥,故無痰。燥熱傷絡而咯血,陰虛內熱則過午低燒,因此有口乾喜冷飲以清內熱之需。盜汗為睡中不動而汗出,為陰虛之象。陰虛陽盛,迫汗外溢而有盜汗,舌紅脈細數也是陰虛之候,此證多見於疾病初起階段。 治法:養陰潤肺,清熱殺蟲。方葯:月華丸加減。沙參12克,麥冬12克,天冬10克,生地18克,百部15克,白芨20克,山葯30克,雲苓15克,川貝12克,菊花10克,阿膠15克(烊化),三七3克(沖服)。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咯血加茜草,大、小薊、三七。盜汗加糯稻根。虛火盛加黃芩、知母,遺精加鍛牡蠣。 2. 陰虛火旺型: 症狀:咳嗽、氣急、痰粘而少、顴紅、潮熱、盜汗少寐、胸疼、咯血、遺精、月事不調、消瘦乏力、舌絳苔剝、脈沉細數。(血紅蛋白與紅細胞偏低。) 證候分析:癆邪客肺,日久傷陰,肺傷咳甚,邪久化熱,更損肺陰,故痰少而粘稠,不易咯出,甚至絡傷而咯血痰。輕者量少可為痰中帶血,色鮮紅,重則大口咯血,挾有血塊,視為危候。若有脾虛,水濕失布,聚濕為痰貯於肺,而症見咳嗽,多痰,則多見於肺脾兼虛者。潮熱為慢性定時發熱,多由內傷所致,陰傷則火旺,水不制火,陽氣升騰,證見兩顴潮紅而內熱重,心煩而少寐,逼津外泄而盜汗重。脈絡不和、氣血瘀滯而胸疼,相火偏亢而遺精,沖任失養而月事失調。子盜母氣,肺病及脾,生化失養,而見形體消瘦,肌肉疲倦少動。舌絳苔剝,脈沉細數,是久病傷陰,臟氣虧虛之象。多見於病發日久的結核病患者。 治法:滋陰降火,抗癆殺蟲。方葯:百合固金湯合青蒿鱉甲散加減。龜板10克,阿膠12克(烊化),冬蟲夏草12克,胡黃連10克,銀柴胡10克,百合30克,生地20克,麥冬12克,桔梗12克,貝母12克,當歸12克,青蒿15克,知母12克。 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3. 氣陰耗傷型: 症狀:面色晄白,神疲體軟,咳語聲微,納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風自汗與顴紅盜汗並見,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而少力。(血紅蛋白及紅細胞顯著降低。) 證候分析:久病之體,陰病損陽,致使氣陰兩傷,主要累及肺脾兩臟。肺不主氣,脾失運化,則見體弱聲微、面晄白,納呆便溏諸證,脾虛水失輸布,聚而多痰。肺虛衛外不固,故而汗出畏寒,陽氣衰則神疲體軟,倦怠乏力,皮毛不固易發感冒,加之肺癆固有的陰傷顴紅盜汗等證,從而形成氣陰兩傷證候,舌淡苔白有齒痕及脈沉細少力,皆為陰耗氣傷之象。此多見於久病不愈的結核病患者。 治法:益肺健脾,殺蟲補虛。方葯:參苓白術散加減。太子參15克,雲苓15克,白術15克,山葯30克,桔梗12克,百合30克,大棗10個,黃芪20克,蓮子15克,當歸12克,白芨20克,功勞葉12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4. 陰陽兩虛型: 症狀: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喑音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閉經,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 證候分析:臟腑之間有互相資生、制約的關系,因此在病理情況下,肺臟局部病變也必然會影響其他臟器和整體,故有「其邪展轉,乘於五臟」之說,肺癆與脾腎兩臟關系最為密切,脾為肺母,肺虛則耗奪脾氣以自養,則脾亦虛,脾虛不能化水谷為精微上輸以養肺,則肺虛更重,互為因果,終致肺脾同病,見神疲乏力、納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 腎為肺之子,肺虛腎失滋生之源,或腎虛相火灼金,子盜母氣,致使肺氣更為耗竭,而不能滋養於腎,終致肺腎兩虛,腎陰虧虛,相火偏亢,擾動精室,則見夢遺,女子則月經不調等腎虛症狀。 若肺虛不能制肝,腎虛不能養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見性急善怒,脅肋掣疼等症。如肺虛心火乘克,腎虛水不濟火,還可伴見虛煩不寐、盜汗、骨蒸癆熱等症。 久延而病重者,可演變發展至肺脾腎三臟同病。或因肺病及腎,腎虛不能納氣,或因脾虛及腎,脾不能化精以資腎,由後天而及先天,甚則肺虛不能佐心治節血脈運行,而致氣虛血瘀,出現氣短、喘急、心悸、唇紺、肢冷、浮腫等症,即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 此證見於肺脾腎三臟俱虛的患者,為氣陰耗損發展而成,見於重症肺結核晚期。 綜上所述,肺癆以陰虛為先,繼可導致氣陰兩虛,陰陽俱虛。以臟腑辨證而言,病之初起,為肺陰虧損,繼之肺脾同病,氣陰兩傷,後期肺脾腎三臟交虧,陰損及陽,而致陰陽俱虛,並見心肝臟腑功能損害的嚴重證候。 治法:滋陰補陽,固本殺蟲。方葯:補天大造丸加減。太子參15克,白術15克,山葯30克,茯苓20克,黃芪30克,紫河車15克,當歸15克,鹿角10克,龜板12克,白芍12克,白芨30克,功勞葉12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對症治療: 1咯血:中小量咯血,可用十灰丸、白艾粉、三七粉、仙鶴草素、安絡血、6氨基己酸等葯物。大量咯血,可用腦垂體後葉素10單位加10%葡萄糖溶液20毫升,靜脈推注或滴脈滴注,但有高血壓及冠心病患者忌用。咯血時採用患側卧位,以防咯血淹肺的發生,或急作氣管切開術吸除血液,以防窒息。必要時可輸血;如僅為痰中少量帶血,不必特殊治療。 2發熱:高熱者物理降溫,酌情給予退熱劑與皮質激素,繼發感染用抗菌劑。 3盜汗:睡時服止盜汗片或顛茄酊0.3~0.6毫升(或片劑)。中葯用浮小麥、糯稻根各30克,碧桃干15克,紅棗5~7個,水煎服。 4咳嗽咯痰:乾咳用咳必清、可待因;痰多粘稠用氯化銨、蒸氣或α糜蛋白酶霧化吸入,也可用復方桔梗片,每次0.3克、每日3次,必要時加服撲爾敏。 激素的應用: 一般不用激素,但病情較重者,為減輕毒性反應可加用。成人劑量為強的松30毫克/日,分1~3次口服,長期使用激素者,症狀減輕後,劑量應逐周遞減,至4~6周停服,更重者,可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維持腎上腺皮質功能,劑量為25~50單位,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手術治療: 對經系統抗癆治療,病灶仍較大且不癒合或空洞形成經治療不閉合,痰菌仍陽性,或結核球形成,或有大量咯血危及生命者,都可考慮肺葉切除、氣胸、氣腹等手術治療。

精神心理治療: 精神心理治療是抗癆綜合治療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調動病人本身抗癆能力,促使病情好轉的積極措施。要使病人掌握治病防病的基本知識,做到自我調治,主動配合治療。方法有疏導法、暗示法、生物反饋等治療方法。

營養治療: 這是扶植正氣的重要途徑。合理調配膳食,增強體質,以促使病情好轉。中醫學認為「葯補不如食補」,是有道理的。 體質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呼吸運動,有益於改善全身症狀,促進肺臟功能恢復。但不可過量,以防損害體質。如簡單的氣功、呼吸操、散步等等。

單方驗方: 1. 蒜白芨:紫皮蒜20克,去皮搗爛,加白芨3克與米汁同服,每日2劑。 2. 芩部丹:黃芩9克,百部18克,丹參9克,共為細未,每日1劑。 3. 白黃四味散(《千家妙方》):適於肺結核咯血患者。白芨12克,生大黃9克,兒茶6克,白礬3克,共為細未,分30包,每日3次,每次1包。對肺結核有小量咯血者常有很好療效。 4. 鐵包金、穿破石各30~60克,阿膠、白芨、瓜蔞、杏仁、杷葉、紫菀、百部、貝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下。適用於各型肺癆。 5. 冬蟲夏草、麥冬、沙參各9克,瘦豬肉100克,加水共煮湯,每日1次,連服10~15天。適用於肺癆肺陰虧損者。 6. 生地、桃仁、麥冬、山葯、百部各9克,白花蛇舌草、仙鶴草各30克,凌霄花根、丹參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於肺陰虛型。 7. 秦艽、銀柴胡、北沙參、麥冬、川楝子、生地、地骨皮、白薇、青蒿、石斛、白芨、馬兜鈴、黃芩、百部各9克,白花蛇舌草、仙鶴草各30克,凌霄花根、丹參各12克,加水煎服。適用於肺癆陰虛火旺型。 8. 鱉肉250克,百部、地骨皮、北芪各15克,生地20克,加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10天。適用於肺癆氣陰兩虛型。 9. 炙黃芪、黨參、懷山葯、茯神、麥冬(米炒)、炒棗仁、蒸薏米、玉竹、百合、阿膠珠(蛤粉炒)、當歸、枇杷葉各70克,熟地黃100克,山萸肉、川貝、川斷、紫菀、款冬花各50克,炙甘草30克,白蜜1000毫升,冰糖500克,將蜜、冰糖、阿膠珠之外諸葯加水浸泡24小時後,濃煎3小時取汗,再煎濃縮加入阿膠珠、白蜜、冰糖收膏,裝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1湯匙。適用於肺癆各型。 10. 牛胎盤1個,甜杏仁15克,苦杏仁12克,生薑3片,紅棗3個,酒適量,牛胎盤清水洗凈,浸泡幾小時後,再用開水焯透,切塊,炒鍋燒熱,加少量油再燒熱,下胎盤塊翻炒,泡適量白酒、薑汁然後加棗仁、薑片、棗及適量清水,倒入砂鍋,煲至熟爛食用。適用於肺癆久嗽不愈者。 11. 浮小麥50克,黑豆(或豆衣)50克,烏梅2個,水煎,傍晚服,連服1周。適用於肺癆盜汗者。 12. 石決明12克,地骨皮10克,銀柴胡6克,石決明碾碎,與其他2味共煎湯服。適用於肺癆低熱。 13. 蛤粉、阿膠,炒後研細末,每日9克,分2次服。適用於肺癆咯血。

外治法: 1. 敷葯法:五靈脂、白芥子、白鴿糞、大蒜(去皮)各30克,甘草12克,白鳳仙草l株,豬脊髓60克,麝香1克,醋適量,先將醋倒鍋內加熱,入麝香溶化,再將五靈脂、白芥子、鴿糞、甘草共研細未,過篩,和豬脊髓、風仙花全草、大蒜,放在醋內搗成膏,炒布包裹,敷於肺俞、脾俞、腎俞、膏肓俞,2日換葯1次,15日為1療程,中間休息3,繼續使用。適用於肺癆陰虛肺熱型。 2. 敷臍法:五倍子、辰砂各2克,共研細粉,水調成糊狀,塗於塑料薄膜上,敷於臍窩,膠市固定,24小時1次。適用於肺癆盜汗。 3. 摩擦法:鳳仙根、姜、桂皮、樟腦。姜、桂同搗,摻入樟腦,以鳳仙根蘸葯擦前胸、後背,日2~3次,每次30分鍾。適用於肺癆氣喘、盜汗、咯血。 4. 吸入法:將紫皮大蒜50克搗爛,蒜泥攤於玻璃瓶內,瓶口置於口鼻,吸其揮發氣,1~2小時,1日2次。適用於肺癆形成空洞之證。

針灸療法: 毫針療法: 1.肺陰虧損型: 取穴:肺俞BL13,尺澤LU5,中府LU1,膏肓俞LB43。咯血配孔最LU6,魚際LU10。膏肓俞用補法,其餘各穴用平補平瀉法。 2.陰虛火旺型: 取穴:大椎GV14,太溪KI3,孔最LU6,三陰交SP6。經閉配血海SP10,遺精滑泄配關元CV4,心煩不寐配神門HT7、復溜KI7。大椎用瀉法,其餘各穴用平補平瀉法。 3.氣陰耗傷型: 取穴:肺俞BL13,脾俞BL20,足三里ST36,太溪KI3。潮熱配大椎GV14、間使PC5,盜汗配陰郄HT6、後溪SI3,便溏配天樞ST25、氣海CV6。太溪用平補平瀉法,其餘各穴用補法。 耳穴療法: 取穴:肺、腎、神門、屏間。便溏配大腸。毫針直刺行平補平瀉,中強度刺激,留針20分鍾,隔日1次。 穴位注射: 取穴:肺俞、大椎、結核穴、中府、膏肓俞、足三里、曲池。用維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或鏈黴素0.2克,每次選用2個穴位,常規消毒後刺入穴位,待局部有酸麻脹重感後,回抽無回血,再緩慢注入葯液。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10次為1療程,休息5~7天後,進行下一療程。 灸療法: 取穴:肺俞BL13,膏肓俞BL43,太溪KI3,足三里ST36,三陰交SP6。潮熱盜汗配陰郄HT6、照海KI6,咯血配孔最LU6,遺精配志室BL52,經閉配血海SP10,便溏配天樞ST25。用艾條懸灸,每穴5~10壯,每日1次。

拔罐療法: 取穴:肺俞、膏盲俞、結核穴,以閃火法拔罐,每次15~20分鍾,每日1次。

推拿療法: 處方:肺俞、膏肓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等穴。施按、揉、推等法。加減:若肺氣不足,症見喘促短氣,乏力汗多者,加禪推法於定喘穴,並按揉腦中、中脘等穴,補肺益氣、培土生金;若見呼吸淺短難續,聲低氣怯,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卧者,乃肺腎兩虛,不能主氣納氣,加按、揉法於關元、氣海、百會、印堂、太陽等穴,以補肺納腎;若陰虛火旺,潮熱顯現者,用拇指按揉法,施術於尺澤、天突、曲池、大椎、腎俞、太溪、三陰交等穴,以滋陰降火,潤肺兼清熱。

預防: 結核病防治的根本在於治療患者的同時,切斷結核病的蔓延傳播。為減少結核病的發病率,應搞好預防接種,並加強社會性的宣傳管理工作。

卡介苗(BCG)接種:BCG是一種滅活的牛型結核疫苗,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傳播的有效辦法。

治療原發病:現已證明糖尿病、塵肺、肝硬化、病毒性疾病(麻疹、流感等)可促進肺結核發病。肺動脈狹窄時,肺尖部肺動脈壓低,局部抵抗力弱,也是結核的易發部位。因此治療原發病是預防治療肺結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某些葯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抗癌葯物等,能促使結核發病,使用時應予注意,尤其是長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如哮喘病人等),應加服抗癆葯物,以避免靜止的結核病感染趨向活動性結核病發作。

加強結核病預防宣傳:除健康人掌握預防受感染的知識以外,還要使病人學會不散布病菌,病人家屬學會隔離,處理病人痰液等知識。 對易染人群的定期體格檢查:既往一向認為結核病好發於年輕人。但近幾十年的調查證明,青年人的發病率下降迅速,而老年人的發病率相對地在上升,可能與老年人免疫功能減低,易發生再感染或靜止病灶再燃有關。吸煙、酗酒、營養減低等可促使結核病發作。老年人發病後,症狀常不典型,OT皮試常呈陰性,胸片也可無陽性所見,易與衰老相混淆,尤其是有其它病變時(如腫瘤,貧血等),更難發現,故作定期的體格檢查更為重要,遇有乾咳、潮熱、盜汗者,可給以診斷性治療,即給予抗結核治療,如果症狀改善,應全程治療,以達治療目的。

E. 脾肺腎三臟在津液代謝中的主要作用

脾肺腎與水液代謝密切相關,其相互協調,共同維持人體水液的生成、輸布與排泄。 脾對水液代謝的作用,也稱為脾主運化水液。其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脾的運化功能,能夠協助胃、小腸等將水飲進行消化、吸收,化生津津液;二是指脾的升清作用,能夠將既成之津液上輸至肺,經肺布敷全身,或直接布散四旁,而發揮其滋養臟腑、潤澤官竅的作用。 肺司水液代謝,亦稱為肺主通調水道,是指肺通過其宣發肅降作用對體內的水液發揮著疏通與調節作用。肺主通調水道亦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肺宣發作用將津液向上向外布散,將濁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另一方面,通過肺的肅降作用,向下向內布敷津液,並將濁液下輸膀胱。故有「肺為水之上源」之稱。 腎主水液代謝,即腎主水,主要表現在腎對水液代謝的升清降濁的作用。腎主水,主要是通過腎陽氣化作用來完成的。其一,將由肺的肅降下達於膀胱的濁液,使濁中之清者復上升至肺,並重新分布全身;使濁中之濁者,化為尿液而排出體外。其二,腎為先天之本,腎中陽氣為全身陽氣之根,肺的宣降、脾的運化、三焦氣化、膀胱的氣化皆賴腎中陽氣溫煦蒸化才得以正常進行。故曰「腎主水」,「腎為水之下源」。 盡管肺、脾、腎皆能司水液代謝,但三焦為「水道」,主管體內水液的流通與排泄,亦為水液輸布與排泄之道。脾肺腎對水液輸布、排泄的作用,必須經由三焦「水道」,方能得以實現。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人體的水液代謝是以腎的氣化為基礎,以肺的宣降為動力,以脾胃的升降為樞紐,以三焦為通道,與上焦、中焦、下焦諸多臟腑密切相互協調,共同完成的。因此,若由於各種原因影響人體的水液代謝,而見痰飲、水腫等病症,其治療亦多從脾、肺、腎三臟入手。故《景岳全書。腫脹》曰:「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焦相干之病。蓋水為至陰,故本在腎;水化為氣,故其標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F. 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怎麼辦

明明一件事情做完,只需要3分鍾,可是啟動身體調動身體卻需要5分鍾,說是懶,卻能在調動身體之後拚命幹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平時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舌頭有齒痕,舌苔白膩,鋪滿整個舌面。而且整天精神不佳。容易走神。

不用看了,這就是氣虛,身體虛了。

食物里的水谷精微,通過脾的運化,就成為水谷精氣(脾氣)。

脾氣虛的人常見症狀有:

1、喜歡躺著,懶得說話,四肢沒有力氣

2、吃一點點就腹脹、大便稀溏、面色萎黃

2、身體浮腫,體內的津液不能運化,結果變成了濕。

3、氣虛不能固表,常出汗、記憶力差、健忘、失眠。

調理方法:脾氣虛的朋友,可以取脾經上的太白穴和大橫穴。

1、太白穴

此穴集脾經的原穴與腧穴於一身,不但對腸鳴,腹瀉,腹脹,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證有很好效果,而且還能治療身體困重疼痛,是脾經上的重要穴位。

取穴方法:太白穴在腳上面,你把腳平放,順著大腳趾邊緣向下,明顯摸到骨頭後往下,即可找到一個凹陷處——太白穴。

2、大橫穴

大橫穴位於腹部,腹結穴的水濕雲氣,傳到這個穴位之後,受到脾部外散之熱影響,水濕雲氣化為脾氣,圍繞臍部橫向傳輸,所以叫大橫

取穴方法:位於腹中部,距臍中4寸

用大拇指按揉左右大橫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治療繞臍疼痛。

腎氣虛、衛氣不足

腎藏元氣,藏著身體一身之氣的根本。

腎氣虛的人常見症狀有:

1、頭發早白,手腳冰冷

2、虛汗、盜汗,早上一覺醒來,渾身粘膩是汗

3、老人、小孩小便時,頭部打激靈

調理方法;可以取極泉穴和太溪穴。

1、極泉穴

極泉穴經常拍打,能夠促進腎臟氣血流動,疏通腎部經脈,補充腎氣。

方法:平躺在床上,彎曲手臂放於腦後,找到腋窩頂點部位,用中指輕輕敲打,或者採用彈撥手法,要做到動作連貫、力度柔和,每晚睡前敲打50次左右即可。

2、太溪穴

古代很多醫家,面對垂危的病人,多用太溪穴,有“補腎氣、斷生死”的作用。

它是腎經的原穴,是匯聚腎經元氣的「溪流」,經常艾灸太溪穴可以使人腎精充足、精神充沛、腰膝壯實、行走有力。

這個穴位上能摸到動脈的跳動說明病人腎氣未竭還可救治,如果沒有跳動就說明病人陰氣纏身比較危險了。

取穴方法:太溪穴在叫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只要是生病,無論什麼病,都是先虛而後病。不想給病趁“虛”而入的機會,已經堅持按起來了,按按沒壞處,怎麼就不按呢?

G. 心肝脾肺腎 各主什麼

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心主神明
心:主血脈,主神志。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心藏神。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在志為憂,在液為涕,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在竅為鼻。肺藏魄。 脾: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脾藏意。 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肝藏魂。 腎:主藏精,主水,主納氣。在志為恐,在液為唾,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在竅為耳及二陰,腎主生殖。腎藏志。
1,【心主血脈、主神志】,【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2,【肺主氣,司呼吸】,【肺朝百脈】,【主宣發肅降】,【在志為憂】,【在液為涕】,【在體合皮,其華在毛(主皮毛)】【在竅為鼻】3,【脾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4,【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5,【腎藏精】【主水】【主納氣】【在志為恐】【在液為唾】【主骨生髓通腦】【在竅為耳及二陰】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恆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里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里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復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系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1.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藉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2.心與肝:心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肝是貯藏血液的一個重要臟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貯藏也就充盈,既可營養筋脈,又能促進人體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動。如果心血虧虛,引起肝血不足,則可導致血不養筋,出現筋骨凌痛、手足拘攣、抽搐等症。又如肝鬱化火,可以擾及於心,出現心煩失眠等症。
3.心與脾:脾所運化的精微,需要藉助血液的運行,才能輸布於全身。而心血又必須依賴於脾所吸收和轉輸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統攝血液。若脾氣虛弱,可導致血不循經。
4.心與腎:心腎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在生理狀態下,心陽不斷下降,,呂陰不斷上升,上下相交,陰陽相濟,稱為「心腎相交」。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
5.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肝氣郁結,橫逆犯脾,可出現腹痛、腹瀉等。
6.肝與肺:肝之經脈貫脂而上注於肺,二者有一定聯系,肝氣升發,肺氣肅降,關繫到人體氣機的升降運行。若肝氣上逆,肺失肅降,可見胸悶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見胸脅痛、於咳或痰中帶血等症。
7.肝與腎:腎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需肝皿不斷的補充,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資生。腎精不足,可導致肝血虧虛。反之,肝血虧虛,又可影響腎精的生成。若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導致肝陽偏亢或肝風內動的證候,如眩暈、耳鳴、震顫、麻木、抽搐等。
8.肺與脾:脾將水谷的精氣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精氣相結合,而成宗氣(又稱肺氣)。肺氣的強弱與脾的運化精微有關,故脾氣旺則肺氣充。由脾虛影響到肺時,可見食少、懶言、便搪、咳嗽等症。臨床上常用「補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療。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體倦食少等症,病證雖然在肺,而病本則在於脾,必須用 「健脾燥濕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謂「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這些都是體現脾與肺的關系。
9l脾與腎: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黎明泄瀉,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滕廢冷、水腫等。
10.肺與腎:肺主肅降,通調水道,使水液下歸於腎。腎主水液,經腎陽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歸於肺,依靠脾陽的運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謝的功能。肺、脾、腎三臟,一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發生水腫。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兩臟有協同維持人身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H. 腎病綜合症中醫怎麼治療

腎病綜合症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組癥候群,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腫、高脂血症。
中醫認為水腫、蛋白尿等症為水精輸布失調導致,而水精輸布主要涉及肺、脾、腎三臟,所以中醫治療主要以調理肺、脾、腎三臟為主。
中醫的主要治療方式為內服湯葯加上飲食營養治療來調理肺、脾、腎三臟的功能。
我知道的有一個林秀斌醫生治療腎病綜合症挺好的,你可以在網上查查她現在在哪裡出診,可以找她看看。

I. 中醫高手請進!

根據你所說的症狀分析屬於脾腎陽虛。
問題的關鍵是脾胃虛弱。胃的受納功能因胃寒而受到影響。不能正常的受納腐熟(消化過程)脾胃升降失常,不能正常的消化,更不能將營養水谷精微吸收轉輸到脾,以致脾虛不得健運,脾氣主升,肩負著把營養物質上傳到肺,通過肺朝百脈的作用,再營養全身。
因脾胃虛寒,升降失常,故見食少納呆,或見脘腹脹滿,脾主肌肉。脾虛則不能濡養四肢肌肉,且不能榮於四末,可見手足發涼,不能榮於上故見面色萎黃,頭暈,乏力倦怠。
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與腎的關系是後天與先天的關系。後天與先天是相互資助,相互促進的。
先後天相互資生: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為後天之本;腎藏精,主命門真火,為先天之本。脾的運化,必須得腎陽的溫煦蒸化,始能健運。腎精又賴脾運化水谷精微的不斷補充,才能充盛。這充分說明了先天溫養後天,後天補養先天的辯證關系。總之,脾胃為水谷之海,腎為精血之海。脾與腎在病理上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致脾陽不振或脾陽久虛,進而損及腎陽,引起腎陽亦虛,二者最終均可導致脾腎陽虛。
綜上所述,因脾虛而損及腎陽,導致腎陽虛損,可見你的房事不遂,陽痿早泄。不能持久等症。
治療應以調理脾胃為主,兼補脾腎之陽。最好的方法是用湯葯。成葯比較單一,不盡完美。此病症錯綜復雜,重在調理,絕非樓主所說,單純使用名貴的補葯所能治療的。如果實在沒有條件,非用成葯不可,可以服香砂養胃丸和桂附地黃丸。日2次,早晚同服。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J. 怎樣調理五臟,尤其是脾腎

中醫對於五臟的理解不同於西醫解剖概念。五臟是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的合稱。一般認為他們具有地化生、貯藏功能,生理特點是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能實。在綜合了陰陽五行思想的基礎上,又進一步總結了不同的特點。

心君主之官,主血脈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心通過血脈將氣血運送於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中心,在人體中處於最高主導地位。
肝主疏泄,能調節人的情志活動,協助脾胃消化。肝又藏血,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作用。
脾主運化,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營養物的輸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有後天之本之稱;脾又統血,能統攝血液不致溢出於經脈之外。
肺主氣,司呼吸,是人體氣體交換的場所,又能宣發衛氣和津液於全身以溫潤肌腠皮膚。
腎藏精,與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關,故有先天之本之稱;腎又主水,在調節人體水液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另外和五臟相關的又有:
五體:筋 脈 肉 皮 骨
五華:爪 面 唇 毛 發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淚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黃 白 黑
五方:東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長夏 秋 冬
五氣:風 暑 濕 燥 寒
五化:生 長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宮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調理的話需要結合時令、環境和人體當時的身體狀況,根據陰陽、五行進行調解。歸根結底一句話:順天應人,很關鍵。葯物是起到輔助作用的。

閱讀全文

與肺脾腎三臟同調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紅酒糯米酒的方法步驟 瀏覽:529
蘋果ipad手寫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38
教你如何祛斑的小方法 瀏覽:610
自製燈籠的方法簡單漂亮 瀏覽:480
蝦的培訓方法和步驟 瀏覽:619
淘寶賣家助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2
快速洗頭發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292
漏電保護器的安裝方法圖片 瀏覽:294
了解用戶需求有哪些方法 瀏覽:221
腰扭傷了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602
陽疹圖片及治療方法 瀏覽:495
糧食仲裁檢測方法 瀏覽:279
發燒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60
蘊兒聰貝孕期乳母營養包食用方法 瀏覽:68
詠菊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93
平台同軸度測量方法圖解 瀏覽:466
菊粉ph檢測方法 瀏覽:965
如何看待笨人笨方法 瀏覽:900
數值模擬顯式計算方法 瀏覽:864
談談你對教學方法的改革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