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數學中正確的指角方法

數學中正確的指角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9 05:37:32

㈠ 小學二年級數學 什麼樣的圖形是角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想問問大家,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在哪裡舉辦?對!在我們的首都北京!恩,現在啊,老師就和大家一起重溫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精彩片斷.(多媒體演示精彩片斷)
同學們回顧一下,開幕式幾點開始?哦,是晚上8點,請同學們看畫面上的時鍾,剛好指著8點,觀察一下,時針和分針構成了一個什麼圖形? 從這個圖形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有誰認識這個圖形?對!這個圖形就是角,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認識的新的平面圖形----角.
板書:認識角
設計意圖:創設輕松愉快的情境,通過讓學生找一找,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探索新知:
1.擺角.同學們,你能用兩根小棒擺出象時針和分針這樣的圖形嗎?試試看!
師:同學們真棒!這就是我們在數學裡面講的角.
2.用手勢比劃比劃角.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人體上有許多小秘密,請你試著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來表示角,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兩個人合作,我們比比看誰找到的角最多。
設計意圖: 通過設計讓學生在身體上找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3.說角,找角. 角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也處處存在著很多很多的角,比如剪刀、鍾表的角……(課件演示:由實物抽象出角的過程).
同學們,找找看,在你的身邊,還見過哪些角?(讓學生找角,舉例)
4.指角。師:剛才同學們擺了角,還用手勢比劃了角,但是,你找到的角究竟是物體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這就需要我們注意指角的方法.老師也找到了一個角,看!這是一塊三角板,裡面有許多的角,老師找到的是這個角,下面請小朋友們睜大你的小眼睛,看看老師是怎樣把這個角指出來的.師在三角板上演示指角.
師:同學們都看清楚了嗎?再看一次.會指嗎?好,每一個小朋友選剛才找到的一個角,象老師這樣,指給你的小夥伴看看.開始!( 師巡視,學生互相指角.)
選一、兩名小朋友出來示範指角.
(這位小朋友找到的是這個角,老師看見xx在數學書上找到了角,請你出來指給同學們看。)
5.摸角。(過渡:都指對了!同學們表現得真好,)現在請你摸一摸你指出來的這個角,有什麼感覺?對,「頂點」是尖尖的,邊是直直的。
過渡:(師:看來呀,同學們不但會找角,而且還能准確的指出角.但是,我們數學中的角,它是什麼樣子的呢?大家想知道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6.畫角.剛才我們在三角板上找到的這個角,現在呀,老師把這個角蒙下來.請小朋友仔細的看.(師蒙三角板上的角,生看)同學們想想看,當老師把這個三角板移開以後,留在黑板上的會是什麼樣的圖形呢?請大家把眼睛閉上,然後靜靜的想一想,想啊、想啊,1、2、3看!跟你們想到的一樣嗎?嘿!同學們真棒!給掌聲自己!師指黑板上的角,象這樣的圖形,在數學上就叫做角。
(過渡:那這些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
7.給角起名。
師:這些角都有什麼?4人小組互相說說。
(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師評價,再歸納。)
歸納:每個角都有一個點和直直的線,在數學上,我們把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跟老師讀一遍,頂點,邊)那每個角都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呀?對,每個角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板書)(鼓勵:小朋友們真聰明!那黑板上的這個角誰來把它的頂點和邊指給大家看看?)
生邊指師邊板書。注意學生指的時候「邊」要從頂點開始,往外直直的指,因為「邊是一條直直的線。」
師:同學們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指角得到時候是這樣指的,(師手勢示範)指出的恰好是角的頂點和邊,所以呀,以後我們指角一定要把角的這兩部分准確的指出來。
過渡:那怎麼表示這個角呢?
同學們看:角包括頂點、兩條邊以及兩條邊之間的區域。我們把兩條邊之間用一條圓弧連接,並在旁邊寫上「1」,就表示這是角1。記作「∠1」讀作「角1」(板書)
發散:如果你看到的圖形的角不是一個,有2個、3個,怎麼辦?我們就依次類推寫∠2、∠3。
師:我們都知道了角是一個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也知道了角的樣子,那麼你能把角畫下來嗎?動手試試。(師指導畫角一定要用尺子來畫,並要畫出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老師有個請求,請小朋友們你來當一回小老師,你來指導我畫,好嗎?先畫什麼?(頂點)再畫什麼?(邊)怎麼樣才能把兩條邊畫好呢?必須用尺子。把尺子擺好,從哪開始畫?(從頂點開始,沿著尺子的邊畫一條直直的線。)畫完了嗎?還要再畫一條邊,怎樣畫?我想和一位小朋友合作,你來擺尺子,我來畫,好嗎?畫好後把這個角標出來。恩,這就完成了。
小老師當得真好。老師也忍不住要誇誇你們---嘿嘿!真棒!送你一首兒歌獎勵獎勵。(課件出示兒歌。)一個角,真簡單, 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
三.實踐與應用:
(過渡:同學們學會了這么多關於角的知識,現在老師要考考你了,你能行嗎?)
1.判斷下面的圖形,哪個是角?在( )里畫「√」
2.課本88頁「指一指」
3.小小游戲:我會造角
(過渡: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所以啊,老師想送你一件禮物,這件禮物在上課之前呢老師已經悄悄的放進了你的抽屜里,小朋友把手放進抽屜里,有嗎?拿出來看看。這是一個可以造角的工具,可以張開,也可以合攏,是一個活動角。你能用它造一個角嗎?)
(1) 隨意造角。來,准備,老師數到3,你就把你造的角舉起來。1、2、3舉起來!同學們互相看看,是不是造好了一個角?
(2) 聽指令造角。A.造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
B.造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
師:很好!繼續!不過呢這次老師有要求,先看,我也造了一個角,這么大,請同學們造一個比老師這個大的角,准備,1、2、3舉起來!互相看看,是比老師的角大嗎?好,請你告訴老師,你是用什麼方法造出來的角比老師的大?(張開)對!看看,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就越大。還想玩嗎?老師還是這個角,這次你造出來的角要比老師的小,准備,1、2、3舉起來!互相看看,是比老師的角小嗎?兩條邊越合攏,角就越小,所以,我們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就要看角的張口,張口越大角就越大。
4.比一比兩個三角板的大小。感悟角的大小與邊長無關。
師:來,再考考你的眼力和智慧。拿起你的三角板,看,比一比,你的三角板的這個角大還是老師三角板的這個角大?(師生互動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邊長的角為什麼不比邊短的角大呢?哦,原來啊,角的大小與邊長沒有關系,只跟角的張口有關系,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再一次驗證一下,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看,老師還有一首兒歌送給大家:我是一個小小角,一個頂點兩條邊,想知我的大與小,要看張口不看邊。現在同學們會比較角的大小了吧?試試看,請完成下面的練習。
5.(練習)
6.拓展:一個三角形去掉一個角,還有幾個角?
師:同學們做得非常好,老師這里有一個腦筋急轉彎的題目,你想挑戰嗎?請看:一個三角形去掉一個角,還有幾個角?(課件演示)
感悟:學習數學是一件非常有趣而且快樂的事情吧?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要養成勤於思考的好習慣。
4.延伸。展示角構成的圖案,鼓勵學生用角畫出更美麗的圖案。(課件演示。)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平面圖形的王國里又多了一位新的成員—角。其實角就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也給人們許多設計的靈感和美的享受。我們一起來欣賞。
四.課堂小節,感悟收獲。
同學們,你今天學會了什麼?和你的小夥伴分享分享。
五.激勵
師:同學們這節課表現的很好,老師想用一個符號來評價大家的表現,你知道是什麼符號嗎?看!對,是√,√有角嗎?角在哪?這兩條是角的?哇!非常棒!我還想用一個手勢來誇誇大家,(勝利的手勢)--耶!

㈡ 在數學中三個英文字母的角指的是哪個角例如<ACB指的是哪個角

邊AC與BC的夾角,頂點為C

㈢ 角的認識蘊含什麼數學思想

聽了楊老師執教的《認識角》後,我們組一致認為本節課楊老師進行了精心設計,整節課的教學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能夠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的機會。經過討論,我們組認為本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分層組織教學,思路清晰,有條有理。

楊老師是按「由實物抽象出圖形並認識圖形,到創造角並認識角有大小,再到體會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最後掌握比較角大小的方法。」這個思路,循序漸進組織教學的,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二、結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表象。

學生在生活中對角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對角的幾何圖形的認識還是第一次。在本課中,楊老師首先利用生活情境導入新課,通過學生熟知的「五角星」和「三角形」引出角,並出示實物指導學生指角,引導學生找物體表面的角,從而抽象出角的圖形,建立角的表象,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特點。同時,在學生能初步認識角的本質屬性的基礎上,又不忘回歸生活,從周圍實物上找角,這樣的設計,既深化了學生對角的認識,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㈣ 二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初步認識 怎樣數角

1、復習引入

出示長方形圖、正方形圖、三角形圖後,請學生說一說下面各是什麼圖形,完後教師闡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不一樣的新圖形:它就是角,這節課只對它進行初步認識(板書課題:角的的初步認識)

2、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 出示學校的一角的圖片,讓學生觀察並說一說哪些地方有角,之後課件把校園圖中的角用明顯的紅色標識出來。

課件出示剪刀,易拉罐,水龍頭的圖片,再一次讓學生觀察並說一說哪些地方有角
並把物體表面上的角請下來,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三個角,說說你發現了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這里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現實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小組討論後匯報並引導學生得出:他們都有尖尖的部分,都有直直的兩條線,這時教師教師在課件上以一個角為例,告訴學生這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頂點,直直的兩條線叫角的邊。也許在課的開始,學生對於自己所認識的角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是模糊的,是非數學性的,然而在這時,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這時候學生所建立的是角的正確的表象。

接下來請2個學生上來指指屏幕上的另外兩個角的頂點和邊(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總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答案板書出來。

(2)判斷「練習中的第一題」

找一找,下面哪些圖形是角,哪些不是角?讓學生判斷,不是角的說說為什麼不是角。(這個環節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角一定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組成的)

(3)找生活中的角

告訴孩子們,其實,不光在這些圖片中有角,我們的身邊,有好多角陪伴著我們。教師先以黑板面上的角為例示範指出,再請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並和同桌說一說,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並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小組活動後請若干學生向全班匯報找到的角,並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教師闡述:一間教室就有這么多的角,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角更多了,你們課後可以再去生活當中找找。

這一環節讓學生鞏固了數學中的角後,讓學生回到生活,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更理性地找角,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了孩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意識和能力,也讓孩子有了成功的體驗,培養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3、折角

當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表象後,讓學生折角,把准備好的紙,在教師的引導下折出自己喜歡的角。然後讓學生觸摸角並感知角的頂點是尖尖、角的兩條邊是直直的。(這過程能讓學生從視覺感受的方式過度到觸覺感受,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角的認識)

4、活動角

讓學生把手上的活動角變得大點怎麼變?再變大點怎麼變?變小點怎麼變?再變小點怎麼變?如果把做好的角的邊剪掉一點,角的大小變了嗎?如果把角的邊延長一點,角的大小變了嗎?組織學生討論: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與什麼無關?並把結論板書。(這一環節,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的認識,初步感知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並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5、動手畫角

教師闡述:你們剛才認識了角,也會折角,想不想自己也畫一個漂亮的角呢?接著教師先示範畫一個角,強調要用尺子畫,再讓學生嘗試畫角。教師進行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待學生完成之後,請幾名同學在幻燈片下向全班展示畫好的作品,其他學生對其作品進行評價。

如何教會學生用量角器量角

臨岐鎮小鄭如法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角的度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在教學角的度量中,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中下層的學生,掌握的較難,在課前,我也預設到了這節課學生的難度,但是課上了以後還是不盡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數分內圈和外圈,學生看量角器時,不論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他們習慣看的是外圈的度數;有的即使外圈內圈看對了,但是在讀刻度的時候,有時把四十幾讀成五十幾,從哪邊讀過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比較模糊。我認為主要是學生對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個方向讀數容易受錯覺指引,再加上有兩排數據,有時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線沒找准外,視覺上產生的錯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對量角為什麼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於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自然讀度數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麼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於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範,但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學會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除了教師演示,學生演示外還安排了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麼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這樣就解決了量角這個難點。

㈥ 數學中方位角是如何規定的

方位角又稱地平經度(Azimuth (angle)縮寫Az),是在平面上量度物體之間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是從某點的指北方向線起,依順時針方向到目標方向線之間的水平夾角。

㈦ 數學角度要什麼看

一、「語言是思維的體操」——注重語言訓練,促進思維發展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愛因斯但曾說過:「一個人智力的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長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由於小學生語言區域狹窄,更缺乏數學語言,而他們的思維活動對語言又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加強學生語言訓練對低年級數學教學尤為重要。
用詞准確。語言的建築材料是詞,用詞的准確程度,直接涉及到語言的發展。首先要正確使用單位名稱,如一「頭」牛、一「棵」樹、一「個」人等。這次考試中就有好幾個學生在單位名稱上丟了分,一個學生居然把「個教室」寫成了單位。其實單位對於學生解題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說用加減法解決的問題,他的單位肯定是一樣的,而用乘除法解決的問題,單位有的時候就會不同,因此了解了單位上的秘密,對於他們解題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如:班上一共有24人,每4人一組,問可以分成多少組?這一題前兩個單位是「人」,而問題中所求量的單位是「組」,很顯然,這題不是用乘法就是用除法,而總數24人已經告訴我們了,所以肯定用除法。
其次要正確使用數學術語,如:不能把「乘」說成「乘以」。把「除以」說成「除」。再次要正確認識算式的含義,如:求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求剩餘用減法計算等,求兩個部分合起來是多少用加法計算,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除法計算等等。
語句完整。例如:一年級學生剛進校,數學書上全是認一認、分一分、比一比、認位置等內容,看上去都不像數學知識,其實就是要通過這些知識的訓練指導學生完整表述:「誰比誰長或誰比誰短,誰比誰多或誰比誰少」、「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左邊」這樣兒童的語言就會逐步完整、規范。教學有關倍的認識時必須要說清楚「誰的什麼是誰的幾倍」,不能就光說誰是誰的幾倍。
口述、復述計算過程。例如:在教學加減法豎式計算時,寫好豎式之後還要看著豎式說計算過程,說的過程同時又是檢查的過程。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另外,低年級的練習中還設計很多觀察比較的題目,我都會讓學生在下面先自己說,然後再請學生上來當老師,說給別的學生聽,無時無刻都想著要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學會提問就能學會思考」——設疑激趣,啟發思維
法國著名文學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該歸功於「如何」。用什麼來吸引學生,點撥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從精心設置的情景中引出問題,用以啟發學生的求知慾,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在這里,情景的設置對整堂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我請小朋友給教室照相,先照教室的前面,再照教室的後面,然後再讓他們描述看到了什麼,並進一步提問:都是我們的教室,為什麼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呢?這一問刺激了學生思考的火花,立刻教室里就討論開了,而結論也很自然得出:雖然看的是同一個物體,但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這個物體也會不一樣,由此引出新課,整節課學生的思維都異常活躍。
現在的低年級教學,新授課多是一幅主題圖,我通常都是這樣教的:要孩子說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接著便會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想想看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把提問的主動權交到孩子的手上,一來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在學會提問的同時,他們學會了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思維自然得到了訓練。
三、學會思考不能是「紙上談兵」——注重方法,學會思維
古人常說:給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學生樂於思維後,還可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思維方法。
觀察法。觀察是思維的開端和源泉,低年級學生思維的主要形成是具體形象思維呈現。例如:剛入學的兒童雖然已會看圖,但觀察時常有一定的隨意性,而且往往只能看出圖中比較明顯的事物,因此教師可讓學生對具體形象的事物如圖片、幻燈片、投影片、直觀教學具進行觀察,建立清晰的表象,並精心指導學生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學會用「整體一—部分——整體」的方法觀察圖意,為其思維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比較法。低年級學生比較時,往往不善於分清本質特徵與非本質特徵。所以可從相異點開始過渡到相同點。如出示這樣一組練習題: (1)每袋8個蘋果,有這樣4袋,一共有多少個蘋果?(2)有32個蘋果,裝成4袋,每袋幾個?(3)有32個蘋果,每8個一袋,可裝幾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三道題目的相同點。不同點,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建立乘、除法關系,培養比較能力。
遇到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會把算式寫在黑板上,然後讓學生想我為什麼這樣列式,其實在想的過程中他們也就慢慢摸索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久而久之,不需要我的幫助,他們也能獨立思考出難題,這樣比領著他們一步步思考效果要更好一些,這就像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了他們一根拐杖,而不是牽著他們往前走。
四、「小手幫大腦」——在動手操作中發展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23一7時可先出示23根小棒(2捆零3根)同學生這里有幾個十、幾個一,拿走7根小棒,怎麼拿?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新知,通過擺小棒知道從2捆零3根小滓中拿走7根必須先拆開一捆小棒為10個單根和3個單根加在一起是13根,然後從13根中拿去7根,剩下6根,再把6根和1捆小棒合起來是16根。這樣即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又使抽象靜態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在頭腦中深刻留下「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當十再減」的算理,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揮,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也得到全面和充分的體現。
小學幾何知識屬於直觀實驗幾何,而小學生由於年齡小,缺乏空間觀念,因此在教學幾何形體知識時應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數一數等手段動手操作,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幾問形體表象。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認識》時,首先出示課本、學生的作品畫、生字卡片等具體事物,讓學生從不同的圖形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形成相應的表象,然後讓學生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最後再通過練習一些標准圖和變點陣圖,使學生更全面准確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本質特徵,再現其表象,從而促使其空間想像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五、讓課堂上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從當前國際競爭上看,國與國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放眼二十一世紀高、新、尖的人才必需具備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一個人的創造力不是與身俱來的,而是通過不斷的培養、發掘才完備的。正如最近全教會所提出的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可見作為一名教師在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之重要。教師可通過為學生提供一些數字,例如14、2、42、36等,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編應用題。這時同學們會編出各種各樣的題目:如在學雷鋒做好事活動中一班做了14件好事,二班做的是一班的2倍,三班做了42件好事,三個班共做了多少件好事?等等。然後再通過一一解答,使學生不但鞏固了知識而且通過豐富的想像迸發出創造的火苗。
只要讓孩子從生活中去發現數學,發現問題,想必解決問題的思維就會日日在培養,在提高,從而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

㈧ 數學題目,回答正確有好評,數角的方法教下。

按第一條線和第二條線、第三條、第四條。。。組成什麼角;第二條線和第三條線、第四條線。。。組成什麼角,一條條這樣依次數下來

㈨ 數學課中怎樣指角才是正確的

先指頂點,再指兩條邊

㈩ 數學里的角指的是什麼呢

大於180小於360的角,叫做優角。
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畫圖時用「┓」表示.直角是90°.小於直角的角叫做銳角,銳角大於0°小於90°。大於直角而小於平角的角叫做鈍角,鈍角大於
90°而小於180°.小於平角的角叫做劣角,銳角、直角、鈍角都是劣角.大於平角小於周角的角叫做優角,優角大於180°而小於360°

閱讀全文

與數學中正確的指角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打鐵棍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10
如何學好初三化學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336
供給潤滑油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37
蔥爆蛋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21
油性擦色寶使用方法 瀏覽:227
分析復調方法 瀏覽:910
fluent計算方法 瀏覽:364
橢圓暖氣片安裝方法 瀏覽:145
如何自己懲罰自己的方法 瀏覽:487
新客戶開發率測量方法 瀏覽:17
經常失眠快速入睡的方法 瀏覽:459
數據的離散程度的三種計算方法 瀏覽:898
海藻的種植方法圖片 瀏覽:353
手機二手資料的方法 瀏覽:603
有兩根棍子倒庫最簡單又準的方法 瀏覽:728
硬水轉換成軟水的簡單方法 瀏覽:242
潰瘍快速痊癒方法 瀏覽:463
詩歌鑒賞常用的方法有幾種 瀏覽:425
花式裁員的最佳方法 瀏覽:597
不斷探索新形態教學方法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