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才是正確讀書的方法
1.勤於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進行主動的思考,而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就不是一種有策略的學習,也不會取得好的效果。
「勤於思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要注意知識前後的聯系,通過理解知識而掌握知識,而不要死記硬背。通過理解而進行的學習是意義學習,而死記硬背的學習是機械學習。心理學研究表明,意義學習更牢固、不容易遺忘,並且容易發生遷移,在以後的學習中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相反,機械學習容易遺忘,往往只能應付眼前的考試,考試結束之後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2.置疑精神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如果對知識只是不加分析地接受,就不會有任何進步。因為學習的本質是獲得能力上的提高,而不是知識的增長。因此,要善於思考,鼓勵自己提出質疑,而不要做「思想的懶漢」、「接受知識的機器」,只知道囫圇吞棗,而不知道進行咀嚼、消化。
3.勇於發問
學問學問,學習本身是離不開發問的。好奇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如果沒有好奇、如果從不發問,人就不會成長,社會就不會發展。有時,父母或者老師會對你的問題感到不耐煩,那是他們的不對,你並沒有錯。千萬別因為他們的錯誤行為而放棄自己的正確行為。所以,你一定要繼續保持發問的勇氣!
有時你可能對於提問有很多顧慮。比如,擔心別人說自己笨,擔心問這個問題很傻,擔心問多了老師會不耐煩……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都不是羞恥的事情,更何況是向老師請教呢?並且,老師根本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所以,當你有不懂的地方,勇敢地舉起你的手!否則,日積月累問題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修補起來會更困難。
4.善於練習
學習是離不開練習的。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強調的就是練習的重要性。如果以為能聽懂老師講的知識就足夠,那就大錯特錯了。沒有經過練習的知識是不會牢固的。在必要的時候,還應該進行強化訓練,
以增加運用知識的熟練程度。
需要強調的是,練習是必需的,但過度練習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強調的是「善於練習」,所以,你要善於分配練習的時間,知道何時應該適可而止。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過度練習的效率非常有限。一定限度之內的練習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習,但超過某個限度後的過度練習對於改善學習並沒有多大作用。因此,如果已熟練掌握了某個知識點,就沒有必要再反復練習,此時的練習是時間的浪費,只會導致腦力的疲乏。
以上是關於學習方法的一般性的建議,它們對於各門功課都是適用的。但是,具體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課程,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摸索適宜的學習方法。
比如,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科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文科、理科的學習方法會不一樣;同是文科,英語和歷史、地理的學習方法也應該有所差異。又比如,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學習方法,做到揚長補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有的同學思維敏捷,但堅持性差,這類同學應該使用「交替學習法」,該玩時就去玩,如果強迫自己坐在那裡,也未見學得進去;但是該學時就要全神貫注,盡量提高學習效率。有的同學思維速度比較慢,但堅持性較好,這類同學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耐力」優勢。反應快但不準確的同學要盡可能地細心,細致但思路狹窄的同學應盡量拓寬思路,多與同學交流討論。
❷ 如何更好的去理解一門有關技術的書
.Java這門編程語言在使用上有其本身的特性:夠簡單並且資源豐富。這很容易讓人陷入不停學習組件的使用沒辦法深入研究的困境當中。我在剛使用java進行開發之初也陷入了這種困境,甚至直到現在也多多少少陷在裡面。對於我來說,從困境里爬出來的方法就是:被坑多了自然會試圖理解原理,並加以改造利用。我從業以來接觸的很多項目相對來說技術比較新,導致了就算去搜索都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並且有時候,因為依賴了相對較新的框架和模塊,這類模塊本身是存在缺陷和bug的,在我使用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就會暴露出來。這個時候就只能閱讀源碼以及文檔(假如有),理解原理,並加以改造。這個過程中,無形之間會加深自己理解復雜系統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持續保有的,並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滾雪球似的增長,持續受益;
所以,就這點來說,我建議你如果有機會可以選擇項目,那麼就請選擇對自己來說有挑戰性的;如果沒有這種機會,那麼可以在github上找你感興趣的項目,閱讀源碼,寫博客分享出去,一開始會寫得很淺,會被吐槽(我就是如此),但為了能成長,丟點臉怕什麼,誰不是這么過來的?
2.匠心這種東西玄而又玄,但是其實是可以在平常的工作中一點點培養的。比如一點點的性能優化,比如推動系統向更優雅的架構演化等等。你把你自己的項目當成自己孩子一樣看待,你想,你把多少的心血都投進去了,難道不希望它變得更好,更被人喜歡嗎?在這個過程中,你必定會越研究越深入。
3.抓住一切機會給團隊里的人做技術分享。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你提升在團隊內的技術影響力(直接關繫到你的晉升速度,漲薪速度),同時也可以給你一個被圍攻的機會。首先,你要是能把你自己肚子里的東西講給別人聽,那才能說明你真的理解了;其次,在下面聽的人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向你提出各種問題,如果你能淡定地面對各種提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加深你的理解和印象,同時也能提高你的自信,何樂而不為?
最後,我不建議為了提高自己的理解而不去看文檔、看技術社區的分享,我們是工程師,不是學生,為了所謂的學習而影響整體開發進度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專業的體現。任何正確的學習應該是共贏的:你能為你的團隊和產品帶來新的價值,同時也能提高你自己的水平和影響力。如果你認為你在做的事情滿足這兩點,那麼請堅持做下去,可能會很難很艱苦,但是如果不難那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不是難到只有你才能解決,你又憑什麼希望能得到
❸ 如何正確的閱讀課外書
同學們,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由於我們小學生經驗不足,分析辨別能力差,往往不加分析地將書中內容「拿來就用」,或者盲目地跟從和附和。在圖書館里經常會看到一些同學漫無目的,不知所以地在選書,有的乾脆選某某書,如外借了,就單純地認為這里的書不好看,不借了,而幾萬冊寓知識、趣味為一體的好書在他眼裡根本就不惜一顧,這些不正確的閱讀導向,往往抑制了自我的閱讀興趣,更談不上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怎樣選擇課外讀物,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已成為同學們課外閱讀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們說,首先同學們可選擇思想健康,內容積極向上的優秀圖書,如一些名人故事、名人傳記,像《英雄出少年》、《科學家的故事》、《哥白尼》、〈〈拿破崙〉〉等,如中外兒童文學名著、少年版世界名著,像《斯巴達克斯》、《湯姆叔叔的小屋》、〈〈長腿叔叔〉〉等等,平時應多注意圖書館的書籍推薦和導讀,學會從書中吸取精華,有所感悟,陶冶情操。
其次,可結合各年級各科課堂教學的需要,選擇一些介紹輔助課內學習的圖書資料,延伸課堂教學,拓展知識面,強化記憶和理解,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的目的。因為學生的儲備知識越豐富,融會貫通的能力就越強,課內的學習就越輕松、越牢固。
如可結合課文背景資料,選擇一些與課文作者相關的作品進行閱讀,進一步體驗作者的思想與寫作風格,由此產生共鳴,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詮釋;也可根據課文需求,閱讀一些相關的文本素材,進一步感悟、理解課文之內涵。
然後,可緊密配合學校大隊部、圖書館或班級的各種主題教育活動或讀書活動,選擇相應的課外讀物進行廣泛地閱讀。如配合「學雷鋒」活動,可適時地選擇閱讀一些《雷鋒的故事》、《雷鋒小傳》等讀物,如配合國情教育,可選擇《毋忘國恥》、《上下五千年》等讀物。又如正值我校讀書節活動,可閱讀大量的優秀作品或美文,如〈〈小文章大智慧〉〉、〈〈時文選粹〉〉、〈〈中國年度最佳兒童文學〉〉等等,並及時做好讀書筆記(或摘錄或心得或點評),並積極進行推薦、導讀,形成互動式的讀書氛圍,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最後,可根據同學們的個人閱讀興趣和愛好,選擇閱讀相關的課外讀物。如軍事愛好者,可選擇《軍事天地》、《兵器史話》、《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實》等讀物,從中了解軍事知識、知曉歷史史實,從而樹立遠大的理想;如科技愛好者,可選擇《科技小製作》、《小發明、小實驗》、〈〈科學大奧秘〉〉等書籍閱讀,滿足自我的閱讀需求,培養自我動手能力,提高自我的科學素養。
那麼,提高讀書能力,除了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基礎條件以外,還必須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法的採用因人而異,因書而異,但基本閱讀法則是無數閱讀者在長期的讀書治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創造出來的科學方法。同學們,應該學會這些常用的閱讀方法:
1、記憶法:即在閱讀時,將理解、重復、反復和記憶結合起來,使學到的知識牢固地記在頭腦中。
2、視讀法:即通過眼睛目視的方法閱讀圖書,包括欣賞、瀏覽、通讀、選讀、速讀、精讀等,具體可針對不同的圖書,採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
3、寫讀法:學會做讀書筆記、摘錄、做讀書卡片、索引、書評和讀後感的方法。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讀書筆記的幾種寫法,即摘錄式、提要式、心得式和索引式。
摘錄式主要是摘錄書中有關的學習資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詞語典故等;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對文中的某一觀點、事件、情節或某一章節,進行分析、歸納,用自己的話把其內容、要點寫出來;
心得式記下的是對某一問題思考的心得;
索引式即寫下有關文章篇目或書名等。
❹ 正確讀書的方法
1、閱讀一本書首先要知道這本書的相關內容,如果不知道可以上網查找,此外,為了避免閱讀理解錯誤的問題,還需要了解作者的性格,身世及創作這本書的背景,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你理解書本的內容。
2、閱讀前應避免帶著情緒閱讀,此時閱讀不會有太好的效果,因為帶著情緒,所以理解文章也可能出錯。而且還會心不在焉,也不會有興趣讀書,那麼效果自然也不會好。
3、一般真正喜歡讀書,經常讀書的人,他的手邊是必備一本字典的,因為,閱讀必不可少的就是字典,它可以幫助你查找不認識的字及不理解的詞語,它是閱讀的好助手。
4、閱讀時要集中注意力,思想不能跑偏,避免囫圇吞棗式閱讀,也要選擇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來閱讀,像圖書館、書屋這些地方,這樣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率和效果。也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收獲。
5、閱讀時,可以把閱讀到的佳句摘抄到摘抄本上,這樣有助於詞語知識的積累,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及寫作能力,時間久了以後,我們打開自己的摘抄本還可以體會到自己讀書時的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還可以回想起書中的劇情和內容。
6、讀書貴在堅持,只有持之以恆的閱讀才能顯現出你超乎眾人的能力與智慧。
❺ 該如何正確地看書、做讀書筆記、理解書中的意思
科學的看書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堅持練習,才能更好、更快的看懂一篇文章、一本書,學會一種知識。更快的把所學到的知識轉變成自己能力的提升。提高看書速度比較有效地訓練技巧有三個:
1、擴大吸收信息的范圍。眼跳時是移動焦點的過程,基本不吸收信息;眼停時才吸收信息。比如我們吃西瓜,影響吃得快慢的因素有兩個:一口咬多少和咬得有多快。所以,閱讀過程中應拋棄幼兒園時一字一句的閱讀習慣,要求「求甚解」「一目十行」,通過瀏覽標題,大塊閱讀,抓住關鍵詞關鍵句的方法抓住中心思想。
2、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我們所說的快速閱讀是兩個過程的疊加:「輸入」與「理解」。在「輸入」過程實現擴大新信息范圍的前提下,「理解」很關鍵。因為「理解」是需要積累才能獲得的能力。所以,我們平時的工作學習中要注重知識的積累:識記同一題材的基本常識與理念在以後的閱讀中迅速調動知識庫加強理解;相同專業多讀幾本書,全面了解認識問題;廣泛涉獵文學、哲學、藝術、生活服飾、美體美容、職業成功、婚姻家庭、育兒、旅遊等諸多不同領域,一方面修身養性,另一方面擴展視野,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3、合理的科學訓練有必要。如果你有追求知識的需要並且提高閱讀速度存在瓶頸。那麼,我們就有必要通過專業的訓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精英特超級速讀記憶訓練測試中,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比如是已感知到欄位還沒來得及記憶,或是還未感知欄位更談不上記憶,由此找出薄弱的項目,以便於重點訓練。值得一提的是,《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會據你的測試數據來決定,是否給你升級,也是因人而異進行訓練!
❻ 如何正確掌握讀書的方法
有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那麼,讀書多了,是不是就會讓自己特別厲害,或者活得特別有意義?
這時候就得搬出古代人說的話進行引用了。
幾千年前的老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的言下之意,讀書方面,量的積累和思維深度挖掘,是相輔相成的。但那老頭又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學也。」所以多讀書,比悶頭想,效率更高。
余華、王小波、卡爾維諾、博爾赫斯,每一個牛逼哄哄的作家其牛逼方式各有不同,這時候再拿自己的認知給不同的書作比對,就顯得特別滑稽了。如果不把讀書當成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放棄了純粹的實用主義,不抱著讀書以
致用的態度,而將讀書當做賞心樂事,你大概就會願意承認:
世上許多人事物,許多文化知識,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優秀之處,各有千秋,只要一閱,就會見到不同的世界,也就不會焦慮書讀得少或著急讀完。承認書是讀不完的,你在讀書的旅途中,便會靜下心來,少一些糾結,慢慢的,將多一些驚喜,而這些驚喜將成為你讀書的寶貴收獲。
我是老顯,把讀書寫作當作一輩子的事,有興趣關注一起行動
❼ 怎樣理解讀書
很多人都愛讀書,但是,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技巧,才能夠讓人更加快速有效地體會到書中的含義。那麼,讀書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技巧,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一,開始閱讀之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相似的體會:隨著年紀的增長,愈加難以靜下心來看書,總是看幾頁就分心了,想著其他的事情,有時候又忍不住拿起手機瞟兩眼,聊幾句天刷一會網頁。而看書的節奏,便被徹底打亂了。如果閱讀的介質是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收到的干擾和誘惑便更大,連一本好好的書也變成了碎片化閱讀。
浮躁嗎?浮躁。該自責嗎?倒也不全是自己的責任。
畢竟正如開頭所說,這是這個時代的特性,我們的萬分忙碌和緊迫感不斷暗示自己,拿出大把時間來閱讀是很奢侈的。而那種碎片化的閱讀恰好可以補足這種心態:我不需要花費多久,幾分鍾就可以看完了,不浪費多少時間。
然而事實上呢?碎片化的閱讀並不能取代真正意義上的傳統閱讀,效率和收獲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雖然我並不排斥碎片化閱讀,但是在正式看一本著作之前,還是應當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處於一個安定、平靜,可以耐心長時間專注的狀態下,再開始閱讀。
如果對於做到這一點有困難,可以嘗試去到圖書館,或者大學的自習教室看書,當周圍大家都在靜心看書時,也同樣會影響到你的心境。如果因為心事重重而根本無法安心閱讀,那麼就先解決困擾你的麻煩,等到心態安定了,再開啟書頁。
二,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循序漸進地閱讀。
還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翻書櫃發現了一本《三國演義》,當時被裡面的插圖迷住,又嘗試著閱讀,然而文體對於當時的我而言,顯得過於艱深了。恰好這時我父親看到了這一幕,就告訴我:你還太小,先不要看這本。轉而塞給我一本《上下五千年》,找出東漢三國的那一冊,果然看起來輕松多了。後來又看了《三國演義》的連環畫,在這個基礎上,我在比一般小孩早得多的年紀,就自己通讀了正式版本的《三國演義》。
舉這個例子的目的,就是說讀書應當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實際水準來選擇閱讀。我知道有些朋友喜歡參考別人的書單,拿來直接就用,盯著一本晦澀難懂的書啃了半天,明明看得不明不白卻不肯放棄。這是一種非常低效的閱讀方式。
每一本書的內容,都有著與之匹配的背景知識和閱讀基礎,如果對這些不夠熟悉,就應該去尋找淺一些的同類書籍作為鋪墊。如果一本書的交叉內容太多,就應該先把這些內容對應的基礎讀物通讀之後,再去閱讀那種建立在其上的交叉型內容讀物,否則,那些缺漏的信息點就會對閱讀造成巨大的障礙
怎樣才算循序漸進呢?我舉兩個例子,可以作為參考。比如之前有個對世界歷史不太了解的朋友跟我咨詢,說他看任何關於世界史的書,都會覺得非常痛苦,根本不知所雲。我給他當時的建議是,先去讀房龍的那本《人類的故事》。這本相當於是給孩子看的世界史讀物,非常適合入門級的閱讀,脈絡整理得很清楚,故事講得也淺顯易懂。
關鍵是,通過閱讀這本書,你可以了解自己究竟是否真的想去讀關於世界歷史的內容,畢竟這算是一本啟發興趣性質的讀本,如果依然看不下去,那麼還是暫時不要深入了。同樣的,對於哲學感興趣的新人,我也會推薦去讀《蘇菲的世界》一樣。
如果發現自己很有興趣,很快讀完之後,可以選擇淺一些的《世界五千年》,或者深一些的《全球通史》。在有了這樣的基礎上,就可以去讀那些斷代史、文明史了,比如《歐洲中世紀史》、《古代文明史》、《現代世界史》等等。在建立了完整的歷史架構基礎,了解了歷史的走向之後,再去閱讀各國的國家史,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細節性著作,比如關於羅馬帝國、二戰、冷戰之類的內容。
有了深厚的歷史知識儲備之後,去讀文化、經濟、政治等內容,包括一些理工科的內容,都會變得更加容易了,這就是循序漸進的閱讀所帶來的好處
三,不要求速度,精讀才能真正掌握一本書的內容。
經常看見網路上有些人喜歡吹噓自己一個月看了多少本書,或者一晚上看了多少頁書之類,我都會覺得這種吹噓毫無意義。實話實說,讀完一本書,和真正讀懂一本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事情,更不用說可以領會理解書中的關鍵性信息,在必要時刻拿出來靈活運用了。
誠然,對於通俗小說,抒情散文,或者是網文之類作為消遣的閱讀,快速地通讀不是問題,但是對於那些信息量巨大,條理清晰,接近學術作品一般的經典,想要真正看明白,就需要精讀,甚至是查資料、做筆記了。否則,就會變成「好讀書,卻不求甚解」的囫圇吞棗型閱讀者。
就拿上面所說的《歐洲中世紀史》為例,這本書里有大量的古代人名、地名,包括國家以及城邦的名字,當我初次閱讀時,一下子接觸到許多陌生的名詞,不但很難記不住,而且還會混淆。於是我就把每一個陌生的詞彙都在網上查詢,弄明白相關人士的生平大事,相關地點如今位於哪裡,在地圖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等等……這樣就對於記憶和理解,有了很大的幫助。
而且根據我的經驗,當大量閱讀之後,一個相對陌生的詞彙在一本書的不同地方,或者在不同的幾本書中都出現了之後,你就會對其產生很深的印象,並且轉化為自己知識儲備的一部分了,這也是記憶曲線的作用所在。
四,適當挑戰艱深的閱讀,收獲會超過你的想像。
不少朋友跟我提過,有時候看一本書非常吃力,看了幾頁就不想看了,實在沒那個耐心。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大都是一些需要一邊看一邊進行大量思考分析,看到後面還要回看前面總結的書,有一些甚至每一章節後面還留有習題。在我看來,如果你已經克服了第一條提到的心態浮躁問題,和第二條的知識儲備不夠的問題的話,大可以堅持一下,挑戰一本需要耗費大量腦力的書。
這樣的書往往都是作者的智慧結晶,是他們長期思考的核心元素凝練之後,才能夠產生的作品。而且這樣的書雖然起步困難,但是當你理順了作者的思路,跟隨其思維路程一起前行之後,就會發現柳暗花明,彷彿一下子看到了新的世界。而且越讀下去,那種激盪的頭腦風暴越發令人慾罷不能。
嗯,如果你問我什麼樣的書可以歸入此類,侯世達的《集異璧》算是我當時讀來感受最深的一本。
五,輕重閱讀,需要搭配著進行。
毋庸置疑,看艱深的書籍是需要耗費許多腦力的。燒腦之後也需要消遣,所以,我的選擇是把輕重閱讀間隔著,交替來進行。比如看完一本福柯的《規訓與懲罰》,接下來就來本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紅》調整一下思緒。這樣才能更加高效地閱讀,也不至於覺得過去疲憊睏乏。
如何定義輕重閱讀我覺得各人自有主張,在我個人看來,輕度的小說散文等等,包括推理類小說、歷史類小說等等,大都可以納入輕閱讀的范疇。而很多非虛構類的,比如科普的物理生物,或是文史專著一類,包括心理學、經濟學等等,都可以歸為重閱讀,需要一邊逐章做好筆記,一邊耐心深入理解
至於更加專業的,比如教材或者學術著作,那就更加需要放慢腳步,一邊練習一邊進行了,必要的還需要去聽課或者培訓。比如IT類的教學,沒有親自實踐搭起環境操作,光靠看書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因而,在進行這種學術性質的充電之後,看一些輕松的書作為消遣,是很理想的選擇。
六,開卷有益,不要過分強調讀書的目的。
在我看來,每個人的一生,如果能夠保持持續閱讀的習慣,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有些人為了追求快速地自我提升,讀書的目的性過於強,這也不是什麼好事情。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很多這么做的人沒有意識到,如果過於強調讀書的功利主義,就會陷入一個難以辨別書中內容正確性的狀態,說不好聽的,就是「中了魔」。
我一直很重視辯證地看待問題,以及批判性的思維,即便是讀書,也不能忘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用今天的目光去審視很多前人的作品,裡面有失偏頗的地方也很不少,可是功利性質的閱讀,往往為了追求效果和速度,就忽視了這些。
所以,讀書不要進入這樣的狀態,要選擇看什麼書,更要擴大自己的閱讀范圍,不要只盯著某個類型,或者某個領域的書不放。開放性的思維,需要開放性的閱讀。
說完了這些讀書方法,最後我還想再強調一點,讀書是種學習,實踐也是一種學習,能夠把讀到的知識,和自己的實踐經歷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內容。所謂「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就是這個道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採納
❽ 怎麼才能把書本給理解弄懂
先看題目-大標題-小標題,再瀏覽一下全文,再看題目-大標題-小標題,然後抓住其寫作中關心的主要問題,然後看其如何回答的(中心思想)。然後,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其是否正確。如果是錯誤的,錯在哪裡即可;如果不清楚,假定其成立,等以後檢驗;如果認為是正確的,看其表達是否有新意,證明是否更有力。從問題出發,獨立思考,用於實踐,不斷提煉,最後書中好的東西就融化到自己的身上。僅供參考。
❾ 請問看書應該怎樣看該從書中記住、了解、理解什麼
、如何看書?看書的時候該注意哪些問題?哪些是需要背的,哪些是需要理解的?介紹學習方法,避免陷入復習的誤區
(一)如何開始專業課的復習
1 .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專業課的復習越早越好。時間可以這樣分配,白天看英語。因為一般白天還要上課或者上班,大塊的時間比較少。而英語的好多東西不象法律那樣需要大塊時間來記 憶的。比如單詞,可以利用白天的時間一點點的背。每天花大塊的時間背法律不太現實,特別是對大三的朋友。晚上大塊的時間要用來看法律。因為法律需要一個整 體的系統的印象。政治要等到大綱下來再開始復習政治,原因是每年政治大綱變動很大。
2 .合理的看書步驟
國家從03年開始將不指 定考試用書。往年國家指定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為考試指定用書。從2005年開始,教育部考試中心出版《考試分 析》,就05和06兩年的試題來看,從裡面出的題目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分量,而且往往在答案方面向其傾斜。教育部是出於何種目的出這樣一本書已經不重要,重 要的是我們以後考試復習資料中必須增加一本《考試分析》。由此而來的問題是,如何使用這兩本在內容上基本相同的考試用書,應該以哪一本為主。05年的分析 比較簡單,基本上就是指南的縮寫,06年的充實了內容,但是依然過於簡單。因此,如果你是剛開始復習專業課的,建議使用《指南》為主,而且可以使用上一年 的《指南》。使用《指南》的時候,應當重在理解知識點。當你復習到一定程度之時,對諸多知識點有著一定的認識理解之後,並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的時 候,可是開始使用《分析》,其中,記憶也可以《分析》為主。但是,《分析》一定要買最新版本的。
看指南可以首先看一遍,跟看小說一樣,不要幻想自 己可以都記住。這時候最需要的是培養對法律的興趣;第二步,一邊看一邊做筆記。做筆記的時候有個標准,力求簡潔,不要跟抄了一遍指南一樣,這是很重要的一 步。這一步需要把民法,刑法的內涵的一條「線」悟出來。這條「線」可以把大部分的東西串起來。當然這條「線」不是那麼容易就出來的,往往是看了好幾遍指南 才有所領悟的;第三步,光看你的筆記,靠你對「線」的把握,回想指南上所講的內容。如果想不起來,那就是還不熟悉的部分,是需要加強理解或者記憶的地方; 第四步是做題,靠做題來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點。因為往往有些時候,覺得自己掌握了,但一旦做題卻發現很模糊。
注意:1原則是合理分配 時間,不能偏廢任何一個。特別是英語,每年考法碩的考生很多都是公共課過不了分數線,所以應該在英語上分配相當的復習時間。2看書的時候要找到一個適合自 己記憶的方法,比如我就適合做筆記來幫助記憶。但是也不要害怕忘記,忘記是大腦保護自己的一個手段,多重復幾遍就會記住的。就象拿把刀在桌面上,第一遍的 時候很淺,多劃幾次,就會深的。3看書要講求效率,不能太慢。太慢實際上是浪費時間。要養成不回視的好習慣,加快閱讀的書讀,盡量每次翻的快一些,以求得 整體的印象。
(二)如何深入掌握知識點
1推薦輔導書,練習題
除了指南、分析和大綱以外是必須要買的以外,還應該買一本配套的習題還可以。現在市面上的書質量都不高,所以輔導書不要買多了,買多了是浪費你的金錢和你寶貴的生命。其實最好的練習題就是歷年的真題,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2 培養法律思維
法律思維的培養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多看案例。拿到案例的時候,先試著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解釋內部存在什麼樣的法律關系,不太確定的時候再看答案,看看別人是如何分析案情的。人大21教材有一套配套的案例書,可以買來看。
注意的問題:真正掌握了知識點應該達到的程度是:真正的掌握了書的脈絡不是說把整個書都背下來了,而是拿到書就知道哪些部分是要考的知識點,會怎樣去考,答題時候應該答哪些與之相關的內容,哪些是無關緊要的內容。
(三)分別講一下五門專業課復習的特點
法理是比較難懂的一門。往往沒學過法律的考生看書的時候覺得很枯燥。所以最好的看書順序是不按指南每門課的先後順序看,而是先看刑法,因為刑法條理非常清 楚,容易理解,接著再看法理,理解起來就容易很多。因為法理其實就是把各個部門法內部共同的東西抽象出來了。法理內部的線其實比較簡單,歸跟到底法理就是 在講法律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存在?法律是以怎樣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內部的那條「線」就是:先講法律建立的原因和形式是什麼?法律建立以後對社會和每個人 都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法是如何才能滿足我們需要的的?我們又是怎樣制定出對我們更加有利的法律的?
民法的復習重在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 答好民法題。而這部分指南寫的比較亂一些,建議看看《民法總論》梁慧星著,法律出版社出版,19元,很便宜,綠色皮的。寫的非常不錯,條理很清晰,對理解 民法理論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幫忙串一下民法的內容:法理講任何法律都以一定范圍內的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相應的民法也是以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的,這種社會 關系有它的確特徵:平等性(和行政法規的上級對下級的不平等的社會關系相區別)。 這種平等的社會關系有專門的民法規范來調整就變成了民事法律關系,而民 事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消滅的前提條件就是民事法律事實。民事法律事實又分為兩種:事件和行為,其中行為又分為合法民事行為和不合法民事行為。合法民 事行為在民法上有一專門術語:民事法律行為(民法中講了一特殊的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作為民事行為的主體大體有兩種:公民和法人。公民和法人為民事行 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不管是公民還是法人,作出一定行為或者不做一定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這個目的常常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民事權利。 民事權利分為四大部分:物權、債權、人身權和知識產權。(1 )物權體現在對物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如果為了收益,將物轉讓個他人使用,物權就轉變 為他物權。他物權又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擔保物權又分為:抵押權、質權、留置權(這是法定擔保物權)。(2 )債權的發生的事由一般是合同(侵權行為 也是債權的發生根據,但將他歸入民事責任)。除了合同,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也是債的發生事由。(3 )人身權又分為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和榮譽權。 (4)知識產權分著作權和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又分為專利權和商標權。公民和法人如果作為了不合法的民事行為,就涉及到了民事責任的問題。民法的內容差不多 都在裡面了。這樣就把民法內部的那條線找了出來。民法除了《民法通則》要看熟練外,還要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簡稱《民 通意見》、《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婚姻法和繼承法。
刑法的脈絡比較清晰,復習起來比較容易。總則和分則是同 等重要的,每年出題分值各佔50%。刑法拿高分的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抓住重點,有的放矢的復習。刑法重點很好判斷,重點都有一些特徵的,可以幫助大家判斷哪 些地方是可能出題的地方。特徵如下:有明顯的大寫的一、二、三...大寫的標題下有小標題的數字如123...小寫的1、2、3下多涉及法律方面重要的概 念。這些部分一定要想辦法理解並且背會。先並後減,先減後並不是重點,搞不懂就算了。分則當中各罪里有很細的需要解釋的地方。如搶劫罪中,什麼是以非法目 的佔有,什麼是暴力,什麼是以其他方法。都要細細的扣。這點真的很重要。往往考完刑法覺得答的不錯。覺得四個要件都寫出來了,但考下來分卻不高。出問題的 地方就是需要答出來的的地方沒有好好解釋。分則中一些重要的章節主要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以及瀆職罪。根據《考試大綱》,在刑法分則所確定的413個具體罪名中,需要考生作為重點掌握的有170個, 約占總數2/5。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每章最重要的幾個罪都是前幾個罪名。另外刑法除要看刑法法條外,還要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 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其他幾個司法解釋。
憲法理論要求不是很高,復習起來難度不是很大。不過裡面的細小知識點特別容易混,所以一定要把憲法法條常備身邊,復習的時候還可以把專門做一些知識點的比較。此外《香港基本法》也比較重要,應該找到好好看看。
法制史復習起來最大障礙可能就是生僻的文言文,可是每年的考察重點恰恰不在這個地方。所以復習的時候盡量不要細扣文言文,跳過去就行了。法制史每年的重點 變化不大,具體來說法制史的重點集中在秦朝、隋唐、明、清、民國還有建國初期等年代的法制思想,刑事法律制度,重要的法典等等內容,最好的幫助記憶的辦法 是做表格,按照朝代順序把重點內容列出來,做個比較。每個朝代的民事經濟法律制度不是重點,只是其中一些比較重要的名詞要記住,如:七出,三不去。
(四)復習時容易陷入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寄希望於猜題押題,而非踏踏實實全面復習。每年猜題押題的都是一部分考生的目光所在,更是一些輔導班的生存之道。於是大家就狂傳消息,寄希望於個 別輔導班的內部消息和「權威老師」的預測。我們承認考研是需要一些運氣,但決不是第一位的,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來說話的。而且從命題趨勢看,命題人是 有意識的避開大家關注的熱點,其目的是達到公平競爭。所以說一定要全面扎實的復習。大家應記住,復習只有腳踏實地,考試才能揮灑自如。
誤區 二:題海戰術。從一道題出發,命題者就可以變換出各種題目。選擇、判斷、簡答、案例以及論述都可以相互的變通。因此最簡單、最直接得方法就是牢牢得掌握知 識點,如此一來豈不是萬事大吉。如果還是不放心,覺得非要把所有的題都做遍,一般而言我們對於此種有電梯不坐非要爬樓梯的人就不費口水了。 大家應記住, 做題是為了檢驗知識掌握的程度,同時進行歸納和總結,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
誤區三:用眼不用手,只注重背書,而不摸索答題的技巧。大家在教 室自習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光用眼睛看,嘴上默默有詞,卻懶的動手寫一下。剛才強調看書的時候要記筆記就是為了克服這種習慣的。因為這種情況看書的效果一定 不好。心理學表明,眼睛是最具有欺騙性的。這個誤區其實是個很可怕的誤區,因為它會很欺騙性,讓你覺得自己掌握的很不錯,但到真正解題的時候卻發現無從說 起,或者漏洞百出,該答的不答,不該寫的寫的滿滿的。每年很多人考完都覺得答的不錯,但最後分數下來卻不高的原因就在這里。
誤區四:買了N多 的輔導班書。你考研時,一定有N個人對N本書說了N種建議。如果聽信了別人的建議,把他們認為好的書都買回去就陷入了一個很可怕的誤區。一來因為現在市面 上真正的好書不多,要找出一本值得看的書特別困難。往往買回去做題的時候還要改答案,改錯別字。所以唯一值得信賴的只有指南、大綱和歷年的真題。我們所應 該做的只有反復記憶指南,並強化記憶,完善知識結構體系,把書讀薄,最終做到心中有書。復習過程中,切忌勤換書。如果一會兒這本,一會兒那本,你遇見的永 遠是新的東西,你需要不停的記憶而不是回憶,可以想像你的大腦負擔有多重。
誤區五:不重視歷年考題。很多人認為考過的題就不會再考了,因此也就沒 有什麼研究分析的必要。其實歷年考題是最能反映命題意圖,命題發展和趨勢。對歷年考題重視不夠,缺乏足夠分析,是非常不明智的。就法碩考試而言從2000 年聯考到2003年聯考客觀題每年都有重復試題,對於這些白白的送分題沒有理由不去拿。其實所有的解題的思路、技巧,都可從歷年真題中鍛煉出來。外語、政 治也是如此。退一步說即便是歷年考題不會再考,那麼你知道了那麼多不考的題,對你的復習范圍也是一種縮小,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來說說輔 導班的問題,如果你有錢又有時間,那麼參加一個基礎輔導班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對於那些剛接觸法律、剛開始復習法碩的人來說,其作用也是很明顯的。但 是,如果你已經是第二次考了,或者你在本科期間修過法律,或者你已經過了司法考試,那麼輔導班可以不作考慮。 參加輔導班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不要想著老 師會透露什麼內幕消息,應該沖著學習法律知識而已,而不是沖著押題而去,通過那些名師來快速建立一定的法律認識。至於什麼輔導班好,不一而足,大家可以在 網上看看別人的意見,尤其是那些參加過輔導班的人的意見。當然,每個老師的風格不一樣,每個人的口味也不同,關鍵時候還是要自己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