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髂窩膿腫治療方法微創

髂窩膿腫治療方法微創

發布時間:2022-05-25 08:21:41

Ⅰ 髂窩膿腫手術後吃什麼食物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有膿腫 說明傷口發炎 有細菌 在飲食上不能吃 辛辣酸冷 熱的 油炸的 上火等刺激性的食品 多吃些清熱解毒的食品 苦瓜,黃瓜,蜂蜜、薏米,綠豆,蓮子,黑豆,甘草,苦味菜,...
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蛋白質的 食品可以促進傷口恢復 比如牛奶 蛋 瘦肉 黑魚湯 蘋果 香蕉 梨等
祝你兒子早日康復

Ⅱ 急性闌尾炎手術後一個星期經常肚子疼,是一天比一天疼,結果通過B超發現,闌尾炎下面的兩腸道之間有濃,

病情分析:
分析您所述的症狀,常見於闌尾炎手術後,髂窩膿腫所致,請到醫院普外科進行檢查確診
指導意見:
在當地醫生的指導下,頭孢類抗生素靜點,配合甲硝唑靜點。必要時做右下腹膿液引流。

Ⅲ 闌尾炎怎樣治最好應如何預防

闌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種常見病。臨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體溫升高、嘔吐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等表現。

病因和發病機制

細菌感染和闌尾腔的阻塞是闌尾炎發病的二個主要因素。闌尾是一條細長的盲管,管腔狹小,易瀦留來自腸腔的糞便及細菌。闌尾壁富於神經裝置(如肌神經叢等),闌尾根部並有類似括約肌的結構,故受刺激時易於收縮使管腔更為狹窄。闌尾動脈為回結腸動脈的終末分支,是一條終動脈,故因刺激發生攣縮或有阻塞時,常招致闌尾的缺血甚至壞死。

闌尾炎因細菌感染引起,但無特定的病原菌。通常在闌尾腔內能找到大腸桿菌、腸球菌及鏈球菌等,但必須在闌尾粘膜發生損害之後,這些細菌才能侵入引起闌尾炎。闌尾腔可因糞石、寄生蟲等造成機械性阻塞,也可因各種刺激引起闌尾痙攣,引起闌尾壁的血液循環障礙造成粘膜損害,有利於細菌感染而引起闌尾炎。

病變

1.急性闌尾炎,有3種主要類型

(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acute simple appendicitis):為早期的闌尾炎,病變多隻限於闌尾粘膜或粘膜下層。肉眼觀,闌尾輕度腫脹、漿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澤。鏡下,粘膜上皮可見一個或多個缺損,並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和纖維素滲出(圖10-20)。粘膜下各層則有炎性水腫。

圖10-20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

闌尾隱窩處粘膜上皮壞死脫落,該處有大量中性白細胞浸潤 ×94

(2)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或稱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常由單純性闌尾炎發展而來。肉眼觀,闌尾顯著腫脹,漿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纖維素性滲出物。鏡下,可見炎性病變呈扇面形由表淺層向深層擴延,直達肌層及漿膜層(圖10-21)。闌尾壁各層皆為大量中性粒細胞彌漫浸潤,並有炎性水腫及纖維素滲出。闌尾漿膜面為滲出的纖維素和中性粒細胞組成的薄膜所覆蓋,即有闌尾周圍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現。

圖10-21 急性蜂窩織炎性

闌尾炎的發展過程模式圖 圖中點狀區示炎性細胞浸潤

(3)急性壞疽性闌尾炎(acute gangrenous appendicitis):是一種重型的闌尾炎。闌尾因內腔阻塞、積膿、腔內壓力增高及闌尾系膜靜脈受炎症波及而發生血栓性靜脈炎等,均可引起闌尾壁血液循環障礙,以至闌尾壁發生壞死。此時,闌尾呈暗紅色或黑色,常導致穿孔,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或闌尾周圍膿腫。

結局及合並症

急性闌尾炎經過外科治療,預後良好。只有少數病例因治療不及時或機體抵抗力過低,出現合並症或轉變為慢性闌尾炎。

合並症中主要有因闌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彌漫性腹膜炎和闌尾周圍膿腫。有時因並發闌尾系膜靜脈的血栓靜脈炎,細菌或脫落的含菌血栓可循門靜脈血流入肝而形成轉移性肝膿腫。如果闌尾近端發生阻塞,遠端常高度膨脹,形成囊腫。其內容物可為膿汁(闌尾積膿)或為粘液(闌尾粘液囊腫,mucocele)。粘液囊腫破裂,粘液進入腹腔,可在腹膜上形成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2.慢性闌尾炎多為急性闌尾炎轉變而來,也可開始即呈慢性經過。主要病變為闌尾壁的不同程度纖維化及慢性炎細胞浸潤等。臨床上時有右下腹疼痛。
闌尾炎
闌尾炎是指闌尾的化膿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壓痛對急性闌尾炎具有重要診斷意義;若是慢性闌尾炎則多有急性闌尾炎史,僅有右下腹不適感或隱痛,可因活動、飲食不節而誘發。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大黃10克,芒硝9克,連翹、銀花各12克,紅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清熱通腑,行氣活血,適用於濕熱瘀滯所致的闌尾炎,其主要症狀如右小腹隱痛拒按,持續或陣發,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繞臍疼痛,隨後轉移至右天樞穴附近,可伴腹皮攣急,脘脹納呆,惡心噯氣,微熱,大便正常或秘結。舌苔薄白或黃白相兼,脈弦滑、弦滑數或細澀。
[方二]
金銀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黃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清熱解毒,化瘀消痛,適用於熱蘊所致闌尾炎,其主要症狀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壓痛較明顯,有反跳痛,腹皮攣急,或可捫及包塊,伴身熱口渴食少脘痞,惡心嘔吐,大便秘結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黃少津或厚膩,脈弦數或滑數。
[方三]
銀花10克,連翹12克,黃芩、生地、玄參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黃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本方清熱解毒,通腑排膿,適用於膿毒潰散所致的闌尾炎,主要症狀如:腹痛自右下腹擴展至全腹,痛勢劇烈,腹皮緊急,全腹壓痛,反跳痛,高熱不退或往來寒熱,面紅目赤,唇乾口臭,惡心嘔吐,腹脹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穢臭不爽,小便頻數似淋,舌質紅降而干,苔黃糙起刺或黃厚而膩,脈弦滑數或細數。
[方四]
鮮野菊花60克,敗醬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選其中1種,水煎;分3--4次服,每日—劑。
本方可用於急性闌尾炎。
[方五]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殼、丹皮、黃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重者加倍服。
本方適用於急、慢性闌尾炎。
[方六]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蓮15克,甘草3克,鮮生地30克,連根蔥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劑。
本方適用於急性闌尾炎。
[方七]
大蒜60克,芒硝、大黃各刃克。先將大蒜、芒硝合搗如泥狀敷腹部最痛處(局部先塗上一層凡士林,以防皮膚損傷)2小時後去葯,再取大黃粉醋調外,敷6---8小時,共為一次,必要時數小時後可重復一次。
本方用於急性闌尾炎。
[方八]
新鮮馬齒莧120克(於者30克),綠豆30--60克。煎湯,分2--3次服下。
本方對急性闌尾炎有效。
[方九]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爛為粥,稀稠適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劑。
本方用於急性闌尾炎恢復期及慢性闌尾炎。
[方十]
甜瓜子30克,白糖適量。將其搗爛研細,用開水沖服。
本方適用於急性闌尾炎。

Ⅳ 闌尾炎能吃麵包嗎

闌尾炎可以適量吃麵包。
麵包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含有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和無機鹽等。麵包容易消化和吸收,絕大多數人可以適量食用。闌尾炎如果是急性發作,腹痛劇烈,需要禁飲食、靜脈消炎治療,必要時急診手術治療;慢性闌尾炎對麵包沒有禁忌,可以適量吃麵包。
怎麼
麵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搭配蔬菜、水果食用。高血糖患者,不宜進食含糖量較高的麵包。
飲食建議
闌尾炎的形成一般與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季節氣候變化影響、精神因素有關。闌尾炎患者應及時治療,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大便通暢。另外,還應在飲食上注意以下原則:
1、少吃油炸食物,油炸食物不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使血脂增高;
2、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
3、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如西瓜、黃瓜、苦瓜、辣椒、胡椒、花椒等,此類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4、規律飲食,定時定量,避免過飢或過飽;
5、細嚼慢咽,減輕胃腸負擔。
闌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闌尾由於多種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變,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以下所提及內容多涉及急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是一種最常見外科疾病,其預後取決於是否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典型臨床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伴發熱、惡心及嘔吐,右下腹有固定壓痛點。早期診治,病人多可短期內康復,死亡率為0.1%一0.2%;如果延誤診斷和治療可引起嚴重的並發症,甚至造成死亡。
嬰兒的闌尾,其基地部較寬,呈漏斗狀,好似盲腸尖端的延續。成年後,隨著盲腸不對稱的生長,盲腸右前壁增大較快,闌尾就被移向左後方。90%以上的闌尾起自於盲腸後內側壁、三條結腸帶的匯集處。因此,沿盲腸前面的結腸帶向下端追蹤可找到闌尾根部,其體表投影相當於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
,稱為麥克伯尼點(McBurney point),簡稱麥氏點。麥氏點是選擇

闌尾手術的切口標記點。由於闌尾系膜的游離緣短於闌尾,故闌尾均有不同程度的捲曲,外形似蚯蚓。闌尾的長度差異較大,一般在6-8cm,短者僅為一痕跡,長者可達30cm.闌尾的外徑為0.5-1,0cm。闌尾的先天性畸形有三種:1)闌尾缺如,十分罕見;2)闌尾全部或部分重復或多闌尾;3)闌尾腔節段閉鎖。後兩者也不多見。闌尾根部的位置取決於盲腸的位置,一般在右下腹部,但也有高達肝下方,低至盆腔內,甚至越過中線至左下腹。闌尾尖端指向有6種類型:回腸前位、盆位、盲腸後位、盲腸下位、盲腸外側位、回腸後位。闌尾的神經由交感神經經腹腔叢和內臟小神經摻入,由於其傳入的脊髓節段在第10胸節、第11胸節,所以當急性闌尾炎發病開始時,常表現為臍周的牽涉痛,屬於內臟性疼痛。
根據臨床過程和病理改變,分為四種病理類型:

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病變多隻局限於粘膜和粘膜下層。闌尾外觀輕度腫脹,漿膜充血並失去正常光澤,表面有少量纖維素性滲出物。光鏡下,闌尾各層均有水腫和中性粒細胞浸潤,粘膜表面有小潰瘍和出血點。本型屬於輕型闌尾炎或病變早期,臨床症狀和體征較輕。

2.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病變已累及闌尾壁的全層。闌尾明顯腫脹,漿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膿性滲出物。闌尾周圍ude腹腔內有稀薄膿液,形成局限性腹膜炎。光鏡下,闌尾粘膜的潰瘍面加大並深達肌層和漿膜層,管腔各層有小膿腫形成,腔內亦有積膿,亦稱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常由單純性闌尾炎發展而來,臨床症狀和體征較重。

3.壞疽性及穿孔性闌尾炎:闌尾管壁壞死或部分壞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闌尾腔內積膿,壓力升高,闌尾壁血液循環障礙。穿孔部位多在闌尾根部或近端的系膜緣對側。如果明尾穿孔的過程較快,穿孔的口未被包裹,闌尾腔內的積膿可自由進入腹腔,可引起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本型屬於重型闌尾炎,在兒童和老年人多見。

4.闌尾周圍膿腫:急性闌尾炎化膿壞疽或穿孔時,如果過程進展較慢,穿孔的闌尾將被大網膜和鄰近的腸管包裹,則形成炎性腫塊或闌尾周圍膿腫。由於闌尾位置多變,其膿腫位置可能在盆腔、肝下或隔下。

急性闌尾炎的轉歸著以下幾種:①炎症消退,單純性闌尾炎經及時葯物治療後炎症消退。大部分將轉為慢性闌尾炎,易復發。②炎症局限,化膿、壞疽或穿孔性闌尾被大網膜和鄰近的腸管粘連包裹,炎症局限,形成闌尾周圍膿腫。經大量抗生素或中葯治療多數可以吸收,但過程緩慢。③炎症擴散,闌尾炎症重、發展快,未予及時手術切除,又未能被大網膜包裹局限,炎症擴散,可發展為盆腔或髂窩膿腫、彌漫性腹膜炎、化膿性門靜脈炎、感染性休克等,需急診手術治療。

Ⅳ 做右髂窩寒性膿腫手術醫生卻把腸子弄漏這屬於醫療事故嗎

這肯定是啦!百分之一億是!

Ⅵ "腹股疝"

腹股溝疝

--------------------------------------------------------------------------------

腹腔內臟在腹股溝通過腹壁缺損突出者,稱為腹股溝疝,是最常見的腹外疝,佔全部腹外疝的90%。

根據疝環與腹壁下動脈的關系,腹股溝疝分為腹股溝斜疝和腹股溝直疝兩種。斜疝從位於腹壁下動脈外側的腹股溝管內環突出,向內下,向前斜行經腹股溝管,再穿出腹股溝環,可進入陰囊中,佔95%。直疝從腹壁下動脈內側的腹股溝三角區直接由後向前突出,不經內環,也從不進入陰囊,僅佔5%。腹股溝疝發生於男性者佔多數。男女發病率之比為15:1,右側比左側多見。老年患者中直疝發生率有所上升,但仍以斜疝為多見。

[解剖]

(一)腹股溝區解剖層次 腹股溝區位於髂部,呈三角形,左右各一。上界是髂前上棘到腹直肌外緣,下界為腹股溝韌帶。腹股溝區的腹壁層次與腹前壁其它部一樣,由淺及深分為7層:皮膚、淺筋膜(camper』s筋膜)、深筋膜(Scarpa筋膜)、肌肉層(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以及它們的腱膜)、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和腹膜(壁層)。層次結構雖同,但遠為薄弱。

(1)腹外斜肌:此肌在髂前上棘與臍連線水平以下,已無肌肉,進入腹股溝區移行為腱膜。此腱膜在髂前上棘到恥骨結節之間,向後向上反折,增厚成為腹股溝韌帶。該韌帶內側部有一小部分纖維,繼續向後向下向外反折成陷窩韌帶(Gimbernat韌帶),附著於恥骨梳上,邊緣呈弧形。此韌帶的游離內緣組成了股環的內界。陷窩韌帶繼續向外延續,附於恥骨疏韌帶(Coper韌帶)。上述各韌帶在腹股溝疝修補術中很為重要(圖2-19)。腹外斜肌腱膜的纖維自外上方向下方行走,在恥骨結節的外上方分為上、下二腳,二腳之間形成一個三角形裂隙,即為腹股溝管的外環。正常人的外環口可容一食指尖。在腹外斜肌腱膜深面,有兩條呈平行的髂腹下神經和骼腹股溝神經於腹內斜肌表面行走,二者纖維可相互交叉相連,有時成為一條神經,行腹股溝疝修補術時,謹防誤傷。

圖2-19 腹股溝區的韌帶

(2)腹內斜肌與腹橫肌:在腹股溝區,腹內斜肌與腹橫肌分別起自腹股溝韌帶的外側1/2與1/3,兩者的肌纖維都向內下行走,下緣構成弓狀,越過精索前、上方,在其內側都折向後方,止於恥骨結節。在手術和屍體解剖中,發現腹內斜肌下緣弓多為肌肉,甚至少形成腱膜;而位於深面的腹橫肌下緣多為腱膜結構,稱腹橫腱膜弓。此腹橫腱膜弓在各類疝修補術中是修補的基本用物,有極重要的臨床意義。有約5%的病例,腹橫腱膜弓與腹內斜肌下緣腱膜結構在精索內後側互相融合,形成聯合肌腱或稱腹股溝鐮,止於恥骨結節(圖2-20)。

圖2-20 左腹股溝區解剖層次(前面觀)

(3)腹橫筋膜:在腹股溝區,腹橫筋膜外側與腹股溝韌帶,內側與恥骨梳韌帶相連。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約2cm處,腹橫筋膜有一卵圓狀裂隙,即為腹股溝內環。精索由此通過,腹橫筋膜向下將其包繞,成為精索內筋膜,腹橫筋膜在內環內側增厚緻密,形成凹間韌帶;而在腹股溝韌帶內側半,則覆蓋股動靜脈,並隨伴至股部,形成股鞘前層。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腹溝內側1/2區,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下緣與腹股溝韌帶之間,有一個極為薄弱的腹壁「空隙」區,因為在此區,與其它腹前壁不同,完全沒有強有力的肌肉層(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的保護,僅一層腹外斜肌的腱膜和一層非薄的腹橫筋膜,力量極為薄弱,這就構成了腹股溝區好發疝的解剖基礎(圖2-21)。更何況,當人立位時,該區所承受的腹內壓力比平卧時約增加三倍。

圖2-21腹股溝區解剖層次(後面觀)

(二)腹股溝管解剖 腹股溝管在正常情況下為一潛在的管道,位於腹股溝韌帶的內上方,大體相當於腹內斜肌、腹橫肌的弓狀下緣與腹股溝韌帶之間。在成人管長4~5厘米,有內、外兩口和上下前後四壁。內口即內環或稱腹環,即上文所述腹橫筋膜中的卵園形裂隙;外口即外環,或稱皮下環,是腹外斜肌腱膜下方的三角形裂隙。管的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在外側1/3尚有部分腹內斜肌;後壁是腹橫筋膜及其深面的腹膜壁層,後壁內、外側分別尚有腹橫肌腱(或聯合肌腱)和凹間韌帶。上壁為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下壁為腹股溝韌帶和陷窩韌帶。腹股溝管內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宮圓韌帶通過,還有髂腹股溝神經和生殖股神經的生殖支。

(三)直疝三角 又稱Hesselbach三角。亦稱腹股溝三角。直疝三角是由腹壁下動脈構成外側邊,腹直肌外緣構成內側邊,腹股溝韌帶構成底邊的一個三角形區域。此處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蓋,且腹橫筋膜又比周圍部分為薄,所以是腹壁的一個薄弱區。腹股溝直疝即在此由後向前突出,故稱直疝三角(圖2-22)。直疝三角與腹股溝管內環之間有腹壁下動脈和凹間韌帶(腹橫筋膜增厚而成)。

圖2-22 直疝(Hesselbach)三角

一、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

[發病機理] 胚胎早期,睾丸位於腹膜後第2~3腰椎旁,以後逐漸下降,同時在未來的腹股溝管內環處帶動腹膜、腹橫筋膜以及各層肌肉徑腹股溝管逐漸下移,並推動皮膚而形成陰囊。隨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狀突,而睾丸則緊貼在鞘狀突的後壁。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後不久,除陰囊部分成為睾丸固有鞘膜外,其餘部分即自行萎縮閉鎖而遺留一纖維索帶(圖2-23)。如環不閉鎖,就可形成先天性斜疝,而未閉的鞘狀突就成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圖2-24)。有時,未閉的鞘狀突只是一條非常細小的管道,則在臨床上並不表現為疝,僅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積液。如果鞘狀突下段閉鎖而上段未閉,也可誘發斜疝;如兩端閉鎖而中段不閉,則在臨床上表現為精索鞘膜積液。右側睾丸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突閉鎖也較遲,因此,右側腹股溝疝較為多見。

圖2-23 睾丸下降過程

(1)後天性 (2)先天性

圖2-24 腹股溝斜疝結構特點

後天性斜疝較先天性者為多,其發病機理則完全不同。此時,腹膜鞘狀突已經閉鎖,而有另外新的疝囊形成,經腹股溝所引起的(圖2-24)。它是因為腹股溝區存在著解剖上的缺陷所致,即腹股溝管區是腹壁薄弱區,又有精索通過而造成局部腹壁強度減弱,但主要是發育不良或腹肌較弱而腹橫肌與腹內斜肌對內環括約作用減弱,以及腹橫肌弓狀下緣(或為聯合肌腱)收縮時不能靠攏腹股溝韌帶,均誘發後天性斜疝。

[臨床表現] 臨床症狀可因疝囊大小或有無並發症而異。基本症狀是腹股溝區出現一可復性腫塊,開始腫塊較小,僅在病人站立、勞動、行走、跑步、劇咳或嬰兒啼哭時出現,平卧或用手壓時塊腫可自行回納,消失不見。一般無特殊不適,僅偶爾伴局部脹痛和牽涉痛。隨著疾病的發展,腫塊可逐漸增大,自腹股溝下降至陰囊內或大陰唇,行走不便和影響勞動。腫塊呈帶蒂柄的梨形,上端狹小,下端寬大。

檢查時,病人仰卧,腫塊可自行消失或用手將包塊向外上方輕輕擠推,向腹腔內回納消失,常因疝內容物為小腸而聽到咕嚕聲。疝塊回納後,檢查者可用食指尖輕輕經陰囊皮膚沿精索向上伸入擴大的外環,囑病人咳嗽,則指尖有沖擊感。有的隱匿性腹股溝斜疝,可以通過此試驗,確定其存在。檢查者用手指緊壓腹股溝管內環,然後囑病人用力咳嗽、斜疝腫塊並不出現,尚若移開手指,則可見腫塊從腹股溝中點自外上方向內下鼓出。這種壓迫內環試驗可用來鑒別斜疝和直疝,後者在疝塊回納後,用手指緊壓住內環囑病人咳嗽時,疝塊仍可出現。

以上為可復性疝的臨床特點。其疝內容物如為腸袢,則腫塊柔軟、表面光滑、叩之呈鼓音。回納時,常先有阻力;一旦開始回納,腫塊即較快消失,並常在腸袢進入腹腔時發出咕嚕聲。內容物如為大網膜,則腫塊堅韌無彈性,叩之呈濁音,回納緩慢。

難復性斜疝在臨床表現方面除脹痛稍重外。其主要特點是疝塊不能完全回納。

滑動性斜疝往往表現為較大而不能完全回納的難復性疝。滑出腹腔的盲腸常與疝囊前壁發生粘連。臨床上除了腫塊不能完全回納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狀。滑動性疝多見於右側,左右發病率之比約為1∶6。在臨床工作中應對這一特殊類型的疝應有所認識,否則在手術修補時,滑出的盲腸或乙狀結腸可能被誤認為疝囊的一部分而被切開。

嵌頓性疝常發生在強力勞動或排便等腹內壓驟增時,通常都是斜疝。臨床上常表現為疝塊突然增大,並伴有明顯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腫塊不能使之回納。腫塊緊張發硬,且有明顯觸痛。嵌頓的內容物為大網膜,局部疼痛常輕輕微;如為腸袢,不但局部疼痛明顯,還可伴有陣發性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 腹脹等機械性腸梗阻的病象。疝一旦嵌頓,自行回納的機會較小;多數病人的症狀逐步加重,如不及時處理,終將成為絞窄性疝。腸管壁疝嵌頓時,由於局部腫塊不明顯,又不一定有腸梗阻表現,容易被忽略。

絞窄性疝的臨床症狀多較嚴重。

[鑒別診斷] 腹股溝斜疝雖是一種比較容易診斷的疾病,但它很易和以下疾病混淆,應注意鑒別。

(一)腹股溝直疝:與斜疝的鑒別(表2-2)。

表2-2 斜疝和直疝的鑒別

斜 疝 直 疝
發病年齡
突出途徑

疝塊外形

回納疝塊後壓住內環

精索與疝囊的關系

疝囊頸與腹壁下動脈的關系

嵌頓機會
多見於兒童及青壯年
經腹股溝管突出,可進陰囊

橢圓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狀

疝塊不再突出

精索在疝囊後方

疝囊頸在腹壁下動脈外側

較多
多見於老年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進陰囊

半球形,基底較寬

疝塊仍可突出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頸在腹壁下動脈內側

極少

(二)睾丸鞘膜積液:完全在陰囊內,腫塊上緣可觸及,無蒂柄進入腹股溝管內。發病後,從來不能回納,透光試驗檢查呈陽性。腫塊呈囊性彈性感。睾丸在積液之中,故不能觸及,而腹股溝斜疝時,可在腫塊後方捫到實質感的睾丸。

(三)精索鞘膜積液:腫塊位於腹股溝區睾丸上方,無回納史,腫塊較小,邊緣清楚,有囊性感、牽拉睾丸時,可隨之而上下移動。但無咳嗽沖擊感,透光試驗陽性。

(四)交通性鞘膜積液:腫塊於每日起床或站立活動後慢慢出現逐漸增大,平卧和睡覺後逐漸縮小,擠壓腫塊體積也可縮小,透光試驗陽性。

(五)睾丸下降不全:隱睾多位於腹股溝管內,腫塊小,邊緣清楚,用手擠壓時有一種特殊的睾丸脹痛感,同時,患側陰囊內摸不到睾丸。

(六)髂窩部寒性膿腫:腫塊往往較大,位置多偏右腹股溝外側,邊緣不清楚,但質軟而有波動感。腰椎或骶髂關節有結核病變。

[治療] 除部分嬰兒外,腹股溝斜疝不能自愈,且隨著疝塊增大,必將影響勞動和治療效果,並因常可發生嵌頓和絞窄而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數特殊情況外,均應盡早施行手術修補。

(一)非手術治療

1.嬰兒在長大過程中,腹肌逐漸強壯,部分有自愈可能,一般主張在一周歲內的嬰兒,可暫不手術,先用棉線束帶或綳帶壓迫腹股溝管內環,以防疝的突出(圖2-25)。

圖2-25 棉束帶使用法

2.對於年老體弱或伴其它嚴重疾病不宜手術者,可配用疝帶。方法是回納疝內容物後,將疝帶一端的軟壓墊對著疝環頂住,可阻止疝塊突出(圖2-26)。疝帶可以白天佩帶,晚間除去。長期使用疝帶可使疝囊頸經常受到摩擦變得肥厚堅韌而增高疝嵌頓的發病率,並有促使疝囊與疝內容物粘連的可能。這是使用疝帶的缺點。

圖2-26 疝 帶

3.嵌頓性疝手法復位法:嵌頓性疝原則上應緊急手術,以防止腸管壞死。但在下列少數情況下:①如嵌頓時間較短(3~5小時內),局部壓痛不明顯,沒有腹部壓痛和腹膜刺激症狀,估計尚未形成絞窄。尤其是小兒,因其疝環周圍組織富於彈性,可以試行復位;②病史長的巨大疝,估計腹壁缺損較大,而疝環鬆弛者。復位方法:注射杜冷丁以鎮靜、止痛、鬆弛腹肌,讓病人取頭低腳高位,醫生用手托起陰囊,將突出的疝塊向外上方的腹股溝管作均勻緩慢、擠壓式還納,左手還可輕輕按摩嵌頓的疝環處以協助回納。手法復位,切忌粗暴,以免擠破腸管。回納後,應反復嚴密觀察24小時,注意有無腹痛、腹肌緊張以及大便帶血現象,也須注意腸梗阻現象是否得到解除。手法復位成功,也僅是一種姑息性臨時措施,有一定的危險性,須嚴格控制應用,成功後建議病人盡早進行手術治療,以防復發。

(二)手術治療 術前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難、便秘、腹水、妊娠等腹內壓增加情況,應先予處理,否則,手術治療易復發。斜疝的手術方法很多,但可歸為高位結扎術、疝修補術和疝成形術三類。

1.高位結扎術:手術在內環處顯露斜疝囊頸,在囊頸根部以粗絲線作高位結扎或貫穿縫合術,隨即切去疝囊。此手術沒有修補腹股溝區的薄弱區,因此僅適用於嬰幼兒,因其在發育中腹肌逐漸強壯可使腹壁加強;但對成年人不能預防其復發。疝囊切除高位結扎術也適用於斜疝絞窄發生腸壞死局部有嚴重感染的病例。因當時不能進行疝的修補手術。

2.疝修補術:是治療腹股溝斜疝最常見的手術。修補在高位切斷、結扎疝囊頸後的基礎上進行的。修補應包括內環修補和腹股溝管壁修補兩個主要環節。內環修補只適用於內環擴大、鬆弛的病例;它是在疝囊頸高位結扎後,把內環處腹橫筋膜間斷縫合數針或作一「8」字縫合,以加強因疝內容物經常通過而鬆弛、擴大了的內環。這是疝修補術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可以減少手術後疝復發;但對於內環區缺損不明顯的病人,並無必要。而腹股溝管壁的加強或修補是絕大部分腹股疝手術的主要步驟。但迄今尚無一種術式適用各種情況,故而方法很多,通常有加強腹股溝前壁和後壁兩類手術。(各種術式依主張如何修補的創制者而命名的)。

加強腹股溝前壁的方法有佛格遜(Ferguson)法。在切斷疝囊頸作高位結扎後,不游離精索,將腹內斜肌下緣和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在精索前面縫至腹股溝韌帶上,目的是消滅上述兩者間的空隙薄弱區。這是一種加強腹股溝管前壁的修補術。此法適用於腹橫腱膜弓無明顯缺損,腹股溝管後壁尚腱合的兒童和年青人的小型斜疝。

加強腹股溝後壁的方法有三種:① 巴西尼(Bassini)法、是切斷並高位結扎疝囊頸部後,將精索游離提起,在精索後面將腹內斜肌下緣和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縫至腹股溝韌帶上,以加強腹股溝管後壁。經此手術後,精索移位,處於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間。此法應用最廣,適用於成人腹股溝斜疝,腹壁一般性薄弱者。②赫爾期坦(Halsted)法。此法也是加強腹股溝管後壁。不同之處,在於精索稱位於皮下,在其深面先和腹內斜肌,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與腹股溝韌帶的對合縫合,再做腹外斜肌腱膜縫合。此法也適用於腹壁肌肉重度薄弱的斜疝,但由於精索移位較高,可能影響其發育,不適用於兒童與年青患者,適於老年人大斜疝。③麥克凡(Mc Vay)法。此法與巴西尼氏法唯一區別處,是將腹內斜肌下緣、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縫於恥骨梳韌帶上,以達到加強腹股溝管後壁的目的。此法如同Bassini手術,將精索移位於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間。此式適用於腹壁肌肉重度薄弱的成人大疝、老年人和復發性斜疝。加強後壁的方法亦宜於不同情況的腹股溝直疝修補術。

3.疝成形術:適用於巨型斜疝、復發性疝、腹股溝管後壁嚴重缺損,腹橫腱膜弓完全萎縮,不能用於縫合修補的病例。手術步驟按Bassini法進行,在精索深面用同側腹直肌前鞘瓣,向外下方翻轉縫於腹股溝韌帶上;或用移植游離的自體闊筋膜以修補腹股溝管後壁,也可用各種人工製品材料如尼龍布、不銹鋼絲網、鉭絲網等。

(三)嵌頓性和絞窄性疝的處理原則 嵌頓性疝需要緊急手術,以防止疝內容物壞死並解除伴發的腸梗阻,絞窄性疝的內容物已壞死,更需手術。術前應做好必要的准備。如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應迅速補液或輸血。這些准備工作極為重要,可直接影響手術效果。手術的主要關鍵在於正確判斷疝內容物的生命力,然後根據病情確定處理方法。判斷嵌頓腸管的生命力應先擴張或切開疝環,在解除疝環壓迫前提下,根據腸管的色澤、彈性、蠕動能力以及相應腸系膜內是否有動脈搏動等情況加以判定。凡腸管呈紫黑色,失去光澤和彈性,刺激後無蠕動和相應腸系膜內無動脈搏動者,即屬已經壞死。如判定腸管尚未壞死,則可將其送回腹腔,按一般易復性疝處理。但如嵌頓的腸袢較多,應特別警惕逆行性嵌頓的可能。所以,不僅要檢查疝囊內腸袢的生命力,還應檢查位於腹腔內的中間腸袢是否壞死。

如果檢查後認為腸袢生命力可疑,可在其系膜根部注射0.25%普魯卡因60~80ml,再用溫熱等滲鹽水紗布覆蓋該段腸管,或將該段腸管暫時送回腹腔,10~20分鍾後,再行觀察。如果腸壁轉為紅色,腸蠕動和腸系膜內動脈搏動恢復,則證明腸管尚具有生命力,可回納入腹腔。如腸管確已壞死,或經上述處理後病理改變未見好轉,或一時不能肯定腸管是否已失去生命力時,則應在病人全身情況允許的前提下,切除該段腸管並進行一期吻合。病人情況不允許腸切除吻合時,可將壞死或生命力可疑的腸管外置於腹外,並在其近側段切一小口,插入一肛管,以期解除梗阻;7~14日後,全身情況好轉,再施行腸切除吻合術。切勿把生命力可疑的腸管送回腹腔,以圖僥幸。

少數嵌頓性或絞窄性疝,臨手術時因麻醉的作用而回納腹內,以致在術中切開疝囊時無腸袢可見。遇此情況,必須仔細探查腸管,以免遺漏壞死腸袢於腹腔內。必要時另作腹部切口探查之。

凡施行腸切除吻合術的病人,因手術區污染,在高位結扎疝囊後,一般不宜作疝修補術,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補失敗。

絞窄的內容物如系大網膜,可予切除。

(四)修補術手術步驟(以常見的Bassini法為例)

1.麻醉:多選用局麻,也可用腰麻,小兒宜用乙醚全麻。局部麻醉方法:1%普魯卡因溶液,約100毫升左右,首先在髂前上棘內側約2橫指處做皮內小丘,隨即浸潤腹內斜肌和腹橫肌之間組織,用來阻滯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再在恥骨結節外側,即相當於外環的內上側,做皮下小丘,注入普魯卡因溶液於恥骨骨膜附近及精索周圍組織以阻滯局部神經。然後,在兩注射點之間,行菱形的浸潤麻醉(從皮膚、皮下組織、筋膜到肌層),必要時,再加沿切口作各層浸潤。

2.切口:在腹股溝韌帶上2厘米,切口起自腹股溝韌帶中點稍外斜行至恥骨結節上方(相當於外環處),切口與腹股溝韌帶平行,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顯露出銀白色的腹外斜肌腱膜與外環。

3.以手指找到外環,用有齒鑷在外環處提起腹外斜肌腱膜,以彎血管鉗細心分開深層組織,推開在腱膜下面的髂腹股溝神經,沿著纖維方向用直剪刀將腱膜剪開。然後用鈍力將腱膜兩葉分離、推開,內側顯露腹內斜肌、腹橫肌及其腱膜弓(或為聯合肌腱),外側顯露腹股溝韌帶的內面。

4.用牽開器將骼腹股溝神經和腹內斜肌、腹橫肌及其腱膜弓(或聯合肌腱)一起拉開,充分顯露提睾肌,沿肌纖維分開提睾肌,看到疝囊。有時,為了幫助辨識,囑病人用力咳嗽,可使疝囊沖動而鼓動起來。術者用有齒鑷輕輕提起疝囊,第一助手在離0.5cm處提起疝囊另一點,在此二點之間切開疝囊。將疝囊內的小腸、大網膜等內容物回納入腹腔,如有粘連,宜先分離。

5.以血管鉗夾位疝囊切口邊緣幾點,術前左手提起疝囊,左示指伸進疝囊內頂住囊壁,右手示指裹以鹽水紗布,用鈍力將疝囊與其周圍組織和精索分離。精索動靜脈與輸精管位於疝囊外側,與疝囊粘連,宜細心推開,特別要注意不可損傷靜脈引起出血。大此處,不可盲目動力,以免切斷或誤傷輸精管。

6.游離疝囊頸部一圈,然後在中間橫形切斷,分疝囊為近、遠兩部分。術前細心用鈍力或以剪刀分離近側囊壁,直至內環。然後將疝囊用血管鉗向四周牽開,再將探查疝囊內的內臟組織確已全部回納入腹腔後,用絲線在疝囊頸部(內環處)作荷包口或貫穿縫合(圖2-27)。剪去多餘的疝囊壁,荷包口的遠端再以絲線貫穿縫合一次。將兩根縫合線分別以彎針從腹橫肌腱膜弓深面穿過腹橫肌、腹內斜肌兩肌淺面結扎,以期達到將疝囊殘端向高處移位,避免成為腹內壓直接壓住點的目的。如查得內環鬆弛寬大者,可將其附近腹橫筋膜縫合數針以修補加固。

圖2-27 疝囊頸部高位貫穿縫扎

7.遠側疝囊應根據粘連程度,可以全部、部分剝離,或者全部不剝離。但需檢查剝離的邊緣以及疝囊與精索的剝離面、予以妥善和嚴密的止血。

8.腹股溝管管壁修補(Bassini法):游離並以紗布條提起精索。在其深面用粗絲線將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與腹股溝韌帶內側面作間斷縫合,自上而下縫合3~4~ 5針(圖2-28)。最後一針應將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縫於恥骨結切的骨膜上,以防止最內端殘留三角形空隙,術後易引起疝的復發。近內環一針與精索間的距離可通過一小指尖為宜,避免過緊,引起精索血液循環障礙。

圖2-28 縫合聯合肌腱與腹股溝韌帶

9.將精索放置於新位,再次檢查無出血後,以粗絲線間斷縫合腹外斜肌腱膜。分層縫合皮下及皮膚層。

其它的腹沒溝斜疝修補術1~7和9的步驟均相同,僅在第8項腹股溝管壁修補有異。如Mc Vay法,在完成前7項後,將精索牽開,在恥骨上支的淺面切開腹橫筋膜,推開疏鬆組織,以顯示恥骨梳韌帶。術者左手示指沿恥骨梳韌帶由內向外側移動,直到觸到股靜脈,固定不動,以擋開股靜脈。此時將腹內斜肌、腹橫腱膜弓(或聯合肌腱)的游離緣縫穿一針於恥骨梳韌帶上。然後,在第一針縫合和恥骨結節之間,再縫合2~3針(圖2-29)。縫合完畢後,放回精索,在精索淺面縫合腹外斜肌腱膜。

圖2-29 聯合肌腱恥骨梳韌帶縫合法

二、腹股溝直疝

腹股溝直疝系指從腹壁下動脈內側、經腹股溝三角區突出的腹股溝疝。其發病率較斜疝為低,約占腹股溝疝的5%,多見於老年男性,常為雙側。

[病因] 腹股溝直疝絕大多數屬後天性,主要病因是腹壁發育不健全、腹股溝三角區肌肉和筋膜薄弱。老年人因肌肉萎縮退化,使腹股溝管的間隙變得寬大,同時腹內斜肌、腹橫肌和聯合肌腱的支持保護作用也減弱,當有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或排尿困難而致腹內壓增高時,腹橫筋膜反復遭受腹內壓力的沖擊,造成損傷、變薄、腹腔內臟即逐漸向前推動而突出,形成直疝。沒有先天發生的。

[臨床表現] 主要為腹股溝區可復性腫塊。 位於恥骨結節外上方呈半球形,多無疼痛及其它不適。當站立時,疝塊即刻出現,平卧時消失。腫塊不進入陰囊,由於直疝頸部寬大,極少嵌頓。還納後可在腹股溝三角區直接捫及腹壁缺損,咳嗽時指尖有膨脹性沖擊感。用手指在腹壁外緊壓內環,讓病人起立咳嗽,仍有疝塊出現,可與斜疝鑒別。雙側性直疝、疝塊常於中線兩側互相接近。

[治療] 直疝多採用手術療法。手術要點:加強腹內斜肌和腹橫筋膜的抵抗力,以鞏固腹股溝管的後壁。直疝修補方法,基本上與斜疝相似(圖2-28、29)。常用 Bassini法,如果在手術過程中,發現腹橫筋膜缺損很大,不能直接縫合時,可利用自身闊筋膜、腹直肌前鞘,以及尼龍布等材料,作填充缺損成形術。

直疝屬繼發性疝。術前須考慮其發病原因(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便秘等),應予處理。若不能控制或另伴有嚴重內臟疾病者,則不宜手術,可使用疝帶治療。

三、腹股溝滑動性疝

臨床的特點是:絕大多數患者是男性,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右側多見,內容物多為盲腸,及其相連的回腸、闌尾、 升結腸等。在左側則為乙狀結腸與降結腸。疝塊巨大,大多下墜至陰囊,疝囊內滑出的內容一般較多如大段回腸,可以回納;但其滑出的腹膜後內臟如盲腸,則始終不能回復,構成難復性疝。滑動性疝發生嵌頓較少,手術前難以確診,大半在術中才予發現。

治療:採取手術修補。原則是將滑出內臟的周圍腹膜(實即疝囊的一部分)切開,縫合,將內臟回納,人工形成一完整疝囊,然後進行修補。一般採用經腹腔外修補術:切口和顯露疝囊的手術步驟與腹股溝斜疝手術相同。顯露疝囊後,在其前壁切開,然後在滑出內臟(例如盲腸)的周圍約1.5cm處作一環形切口,切開腹膜( 即疝囊),在腹膜外游離盲腸,直至疝囊頸部(內環)處,在切開與游離時,特別在疝囊與腸之間有粘連處,必須十分細心,千萬不可誤傷供應腸管的動靜脈,以致引起腸壞死,並謹慎地推開精索。將游離的盲腸顯露於切口外,在其後面將兩側腹膜作間斷對合縫合,使其成為一個新的完整疝囊(圖2-30、31)。然後,將游離的盲腸回納入腹腔,在內環處用絲線作一荷包縫合,以關閉腹腔,剪除多餘的疝囊(圖2-32)。然後施行Bassini 或 Mc Vay術修補腹股溝管。

圖2-30 游離盲腸

圖2-31 間斷縫合腹膜

圖2-32 荷包縫合疝囊頸部

四、復發性腹股溝疝

腹股溝疝修補術後的復發率一般仍較高,斜疝術後復發率約在4%左右,但也有高達10%的報告,直疝術後復發率,約比斜疝高4~ 6倍,多在術後1年內復發。

造成復發的原因很多,除了患者全身和局部因素外,手術宜做到:①准確可靠的疝囊高位縫扎;②妥善修補內環;③合理選擇術式;④修補術的間隔不太寬,避免修補處張力過大;⑤防止術中損傷神經和術後並發血腫,⑥防止感染。

當然病人全身和局部

Ⅶ 什麼是闌尾炎,急性和慢性的症狀是什麼

闌尾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是一種極常見的急腹症。闌尾也稱蚓突,是盲腸內側一個細長盲管。人體闌尾的長短和位置不一,一般長7~9厘米,位於右下腹髂窩內。闌尾近端與盲腸相通,末端為盲端。闌尾粘膜下層有豐富的淋巴組織,並常呈增生,使闌尾腔狹窄或梗阻;闌尾腔內常有糞便、結石、寄生蟲等存留,這些因素都可造成闌尾腔內容物引流不暢,尤其因闌尾動脈為終末動脈,供血較差,一旦因某種原因造成血循環障礙,就易引起闌尾缺血壞死而發炎。闌尾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闌尾炎可在各種年齡發生,發病率以青年人為最高。主要症狀是腹痛,多半開始在臍周圍、上腹部疼痛,以後逐漸加劇,經數小時後疼痛轉移至右下腹部。腹痛性質變為持續性。劇痛時病人真不起腰,可伴有惡心嘔吐、發熱、食慾減退,如把手慢慢壓下去,然後突然移開,發炎的闌尾撞擊鄰近的內臟而激發出疼痛,醫學上稱為反跳痛。大多數病人均有一個明顯的闌尾壓痛點。由於病變刺激闌尾的感受器,沖動傳入中樞,會反射性地引起腹壁肌肉收縮,表現為右下腹部肌肉緊張。闌尾一旦穿孔,引起腹膜炎時,可出現右下腹或全腹肌緊張,壓痛和肌緊張在診斷急性闌尾炎上也有一定意義。當腹痛懷疑有急性闌尾炎的可能時,千萬不能盲目服用止痛葯,而應及早去醫院診治。慢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病,患者常感右下腹隱病,並反復發作。急性闌尾炎如經非手術治療,有的則轉為慢性闌尾炎。闌尾炎患者一般均需切除闌尾才可治癒。

Ⅷ 闌尾炎症狀

1)原發性慢性闌尾炎:其特點為起病隱匿,症狀發展緩慢,病程持續較長,幾個月到幾年。病初無急性發作史,病程中也無反復急性發作的現象。

(2)繼發性慢性闌尾炎:特點是首次急性闌尾炎發病後,經非手術治療而愈或自行緩解,其後遺留有臨床症狀,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發作。

症狀

(1)腹部疼痛:主要位於右下腹部,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病人在飽餐,運動和長期站立後,誘發腹痛發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闌尾炎的發作。

(2)胃腸道反應:病人常覺輕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納不佳。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惡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3)腹部壓痛:壓痛是唯一的體征,主要位於右下腹部,一般范圍較小,位置恆定,重壓時才能出現。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但有時可觸到脹氣的盲腸。

(4)間接體征:各種特定的壓痛點如麥氏點、蘭氏點及腰大肌征、羅氏征,在慢性闌尾炎的診斷中無意義

急性闌尾炎 病因

(一)闌尾管腔的阻塞:闌尾的管腔狹小而細長,遠端又封閉呈一首端,管腔發生阻塞是誘發急性闌尾炎的基礎。

(二)細菌感染:闌尾腔內存在大量細菌,包括需氧菌及厭氧菌兩大類,菌種與結腸內細菌一致,主要為大腸桿菌,腸球菌及脆弱類桿菌等。

(三)神經反射:各種原因的胃和腸道功能紊亂,均可反射性引起闌尾環形肌和闌尾動脈的痙攣性收縮。

症狀

主要表現為腹部疼痛,胃腸道反應和全身反應。

1.腹痛:迫使急性闌尾炎患者即早就醫的主要原因就是腹痛,除極少數合並有橫貫性脊髓炎的病人外,都有腹痛存在。

(1)羅氏征(又稱間接壓痛):羅氏征陽性結果只能說明右下腹部有感染存在,不能判斷闌尾炎的病理類型和程度。當右下腹疼痛需要與右側輸尿管結石等疾病鑒別時,羅氏征的檢查可能有一定的幫助。

(2)腰大肌征:腰大肌征陽性,提示闌尾可能位於盲腸後或腹膜後,當下肢過伸時,可使腰大肌擠壓到發炎的闌尾。

(3)閉孔肌征:陽性表示闌尾位置較低,炎症波及到閉孔內肌的結果:

腹痛的部位:典型的急性闌尾炎病人,腹痛開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劍突下或臍周圍,約經6-8小時或十多小時後,腹痛部位逐漸下移,最後固定於右下腹部。

腹痛的特點:急性闌尾炎的病人腹痛多數以突發性和持續性開始的,少數可能以陣發性腹痛開始,而後逐漸加重。

2.胃腸道的反應:惡心、嘔吐最為常見,早期的嘔吐多為反射性,常發生在腹痛的高峰期,嘔吐物為食物殘渣和胃液,晚期的嘔吐則與腹膜炎有關。

3.全身反應:病程中發燒,單純性闌尾炎的體溫多在37.5-38.0℃之間,化膿性和穿孔性闌尾炎時,體溫較高,可達39℃左右,極少數病人出現寒戰高燒,體溫可升到40℃以上。

望採納謝謝!!

Ⅸ 肛腸科主要檢查什麼

你好,肛腸科主要做視診、指診、肛門鏡檢查、實驗室檢查等,主要檢查發生於肛門直腸部位的疾病及部分結腸疾病,如痔瘡、肛裂、肛痿、肛周膿腫、肛乳頭瘤、肛隱窩炎、肛門狹窄、肛門失禁、肛門濕疣、肛門濕疹、肛門瘙癢症、肛管癌、直腸癌、直腸類癌、直腸息肉、脫肛、直腸前突、直腸炎等等。

Ⅹ 闌尾炎是怎麼造成的

闌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種常見病。臨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體溫升高、嘔吐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等表現。 闌尾炎是闌尾的炎症,最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
急性闌尾炎的典型臨床表現是逐漸發生的上腹部或臍周圍隱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慾不振、惡心或嘔吐,發病初期除低熱、乏力外,多無明顯的全身症狀。急性闌尾炎若不早期治療,可以發展為闌尾壞疽及穿孔,並發限局或彌漫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發生彌漫性腹膜炎後的死亡率為5~10%。
急性闌尾炎經非手術治療或自愈後,可以遺留闌尾壁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管腔狹窄及周圍粘連,這稱為慢性闌尾炎,易導致再次急性發作。發作次數越多,慢性炎症的損害也越嚴重,可以反復急性發作,在未發作時沒有症狀或偶有輕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稱為慢性復發性闌尾炎。若病人從無急性闌尾炎病史,而主訴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輕易診斷為慢性闌尾炎而切除闌尾,應注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腫瘤、結核、非特異性盲腸炎、克羅恩氏病及移動性盲腸症等,也應排除精神神經因素,否則切除闌尾會遇到困難,即或無其他病變也不一定能消除症狀。
病因
闌尾一端與盲腸相通,長約6~8cm,管腔狹小,僅0.5cm左右。闌尾壁有豐富的淋巴組織,這就構成闌尾極易發炎的解剖基礎。這種解剖特點,也容易使闌尾發生梗阻,約70%的病人可發現闌尾腔有不同原因的梗阻,諸如糞塊、糞石(即長時間停留的糞塊與闌尾分泌物混合凝聚,並可有鈣質等礦物質沉積而成)、食物殘塊、闌尾本身扭曲及寄生蟲(如蛔蟲和蟯蟲)等都可造成闌尾梗阻。急性闌尾炎的炎症消退後,可以在闌尾形成瘢痕性狹窄,容易導致炎症反復發作。由於闌尾壁存在豐富的淋巴組織,炎性反應嚴重,更促使梗阻的發生。闌尾腔內平時有大量腸道細菌存在,當有梗阻時,梗阻遠端的腔內壓力升高,闌尾壁的血循環受到影響,粘膜的損害為細菌侵入造成條件,有時闌尾腔內的糞塊、食物殘塊、寄生蟲、異物等雖然並未造成梗阻,但能使闌尾粘膜受到機械性損傷,也便於細菌侵入。此外胃腸道功能紊亂也可使闌尾壁內的肌肉發生痙攣,影響闌尾的排空甚至影響闌尾壁的血循環,也是發炎的原因。細菌可經血循環侵入闌尾引起發炎,屬於血源性感染。
病理過程和臨床表現
急性炎症開始時,闌尾表現充血和腫脹,壁內有水腫及中性多形核白細胞浸潤,粘膜出現小的潰瘍和出血點,漿膜有少量滲出。腔內積存混濁滲出液,稱為單純性闌尾炎,因內臟疼痛定位不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臍周圍隱痛,常伴有惡心及嘔吐、全身不適,腹痛逐漸轉移至右下腹部。局部並有明顯觸痛,臨床常用麥克伯尼氏點表示觸痛部位。在右下腹部,臍與右骼前上棘聯線中外側1/3處有限局性壓痛點,這個痛點是美國人C.麥克伯尼於1889年首先發現和描述的,故稱為麥克伯尼氏點(麥氏點)。若病情繼續發展,數小時後闌尾腫脹和充血更為明顯,闌尾壁內常有小膿腫形成,粘膜有潰瘍及壞死,漿膜面多量纖維性滲出,腔內充滿膿性液體,稱為化膿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此時全身症狀較重,右下腹疼痛明顯。最後可發展為闌尾壁的組織壞死,若有梗阻,則闌尾遠端壞死更嚴重,呈紫黑色,常在此處發生穿孔,稱為壞疽性闌尾炎,一般均合並限局性腹膜炎,此時除壓痛外,還伴有明顯的肌緊張和反跳痛。體溫多超過38.5℃以上,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也增多。因闌尾腔的近端均有腫脹而閉瑣,經穿孔的溢出物只是腔內積存的膿液,無腸內容物,加之有大網膜包裹,很少繼發彌漫性腹膜炎,而形成闌尾周圍膿腫。

診斷
[編輯本段]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上腹部和臍部周圍疼痛,數小時後疼痛轉移到右下腹,並在右下腹有顯著的觸痛,一般診斷不難,但仍存在20%左右的誤診率。誤診的原因除了醫生的經驗和技術上的問題外,還有兩個主要原因:①一些急性闌尾炎的表現不典型。由於闌尾位置不正常,如高位闌尾炎易與急性膽囊炎相混淆,後位闌尾炎腹部體征較輕,盆腔位闌尾炎可出現腹瀉症狀;或者由於闌尾炎的發病較特殊,若闌尾突被異物堵塞或發生扭轉,腹痛一開始就位於右下腹,無明顯轉移過程,且為陣發性,腹部體征不明顯,很像是泌尿系結石或腸痙攣。此外,也存在病人的個體因素:病人的神經類型和疼痛閾以及胃腸道反應各有不同,老年人反應差,症狀和體征常不能反映急性闌尾炎的實際嚴重程度;小兒闌尾相對體積大,就診較晚,病史也難以詢問清楚;孕婦的闌尾向上、向外或向後移位,又有子宮增大,腹部體檢也與一般人不同。②一些其他急腹症表現類似急性闌尾炎,如回腸末端憩室炎、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以及某些婦科疾患如急性附件炎、卵巢濾泡破裂、卵巢囊腫扭轉等。較小的潰瘍病穿孔,穿孔很快封閉,少量十二指腸內容物流至右下腹部,也可以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而上腹部壓痛不明顯。有些內科疾患如急性胃腸炎、腸蛔蟲症,腹型紫瘢等也有類似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表現。

治療
[編輯本段]
單純性急性闌尾炎採用非手術療法,多數病人可治癒,但遺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狹小者易於復發,所以急性闌尾炎一旦診斷明確,仍應急診手術將病變的闌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闌尾炎症發展更快,所以也應及時手術。診斷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現或全身感染證明顯,也應開腹檢查,以免延誤治療。術中若發現闌尾無急性炎症表現,則應探查有無其他急性病變。病人就診時若闌尾炎已形成周圍膿腫,應先行非手術治療,膿腫吸收後,過3個月或半年再切除闌尾。

閱讀全文

與髂窩膿腫治療方法微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測距離的方法在哪裡 瀏覽:890
行業劃分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18
蜂群介王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33
如何清洗汽車節氣門的方法 瀏覽:521
汕頭情感提升方法有哪些 瀏覽:269
神經皮炎民間土方法治療 瀏覽:623
油漆刷牆有哪些方法 瀏覽:536
印度神油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807
快速瘦下來的方法只用三分鍾 瀏覽:942
入睡方法圖片 瀏覽:84
如何快速戒掉王者榮耀的方法 瀏覽:177
折蓮花盆的方法圖片 瀏覽:797
線性方程組解題方法和技巧 瀏覽:601
浴中柔軟劑使用方法 瀏覽:582
蘋果六手機白點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0
大腳趾指甲變形最佳矯正方法 瀏覽:327
丙烯畫畫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585
火烈鳥鑒別方法 瀏覽:297
edius加字幕快速方法 瀏覽:636
等電位和管道連接方法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