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介入治療主要分為腫瘤動脈葯物灌注、血管栓塞、支架技術等,
腫瘤的介入治療治療優勢:
1、
動脈葯物灌注療法,通過動脈向腫瘤組織直接給葯,接受葯物劑量大、治療效果好。
2、
對機體整體傷害小,毒副作用低,並發症少、全身狀況恢復快。
3、
血管栓塞治療可抑制腫瘤發展,使其縮小,為患者爭取二次手術機會,物理療法,無毒副作用。
4、
急診介入治療為晚期腫瘤的大出血有良好控製作用。
5、
食管和膽道支架介入技術可明顯改善腫瘤壓迫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腫瘤的介入治療適合范圍:
1、
各種實體腫瘤的術前、術後、常規及姑息性化療,如肝、肺、食道、胰腺、胃、結腸、直腸、膀胱、盆腔等部位腫瘤的動脈葯物灌注治療。以肝癌效果最好。
2、
支架介入技術主要適用於晚期食管癌的食管介入和解決阻黃的膽道介入。
肝癌、肺癌、盆腔等部位腫瘤均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注入供血動脈,阻斷其血運,達到「餓死腫瘤」的目的。
腫瘤的治療方法相對於其它疾病可謂手段豐富,如手術、放療、化療、中醫中葯、生物治療等,但絕大多數病人仍需以化療作為其必須或輔助之治療手段,傳統的化療主要以靜脈方式給葯,腫瘤部位的葯物濃度較低,副作用大,許多病人往往難以接受。介入診療的興起給動脈用葯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條件和機會,經過近30年的臨床實踐,通過介入手段治療腫瘤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腫瘤的介入治療主要分為腫瘤動脈葯物灌注、血管栓塞、支架技術等,其治療范圍幾乎可以包括所有的實體腫瘤,動脈化療的主要特點是腫瘤組織接受葯物劑量大、毒副作用小、並發症少、全身狀況恢復快等,其基本原理如下:
葯物的療效除與其自身的葯理作用和病變對其的敏感性有關外,病變區的葯物濃度及作用時間亦為重要因素,而不同的給葯方式將對上述因素產生重要作用。以往注射給葯的部位主要為皮下、肌肉和靜脈,當葯物經過充分稀釋混合及與蛋白結合後,抵達靶器官時已所剩無幾,而葯物的副作用則與其外周血漿濃度成正比,因此提高療效和減少副作用之間的矛盾幾乎無法通過常規途徑解決。動脈葯物灌注則是直接將導管通過股動脈插至靶動脈,使靶器官的葯物濃度提高,延長葯物與靶器官的接觸時間,而外周血液葯物濃度並不增加,達到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的目的。
葯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動脈給葯時,葯物首先進入靶器官,而此相(分布Ⅰ相)分布是由局部血流量決定的,也就是說其分布Ⅰ相使靶器官葯物分布量不受血流分布的影響,成為全身葯物分布量最大之所在。如某器官的血流量佔全身的10%,靜脈給葯時Ⅰ相的葯物分布也佔10%,而以同樣劑量經動脈給葯,其瞬間葯物分布量則可提高10倍。分布Ⅱ相又稱快速再分布相,主要受器官血流灌注和葯物的脂溶性及蛋白結合性影響,而動脈給葯則可最大限度的減輕這些影響。
首過效應:主要指葯物第一次通過靶器官時被代謝和攝取的現象。葯物經靜脈注射後通過漫長途徑到達靶器官時,已有相當數量的葯物與血漿蛋白結合,而使具有生物活性的游離葯物量減少,從而使葯效降低,而動脈給葯時路途捷近,避免了蛋白結合,葯物效價則可明顯提高,約為靜脈給葯的10-20倍,總體療效可提高10-30倍。
㈡ 介入醫學的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的幾種
經導管動脈栓塞術和經導管動脈內化療栓塞術 它主要用於晚期腫瘤的治療。其特點是適應症寬,副作用相對較小,治療效果可靠。因為它可准確地將葯物注入病變部位,對全身其它組織影響不大。
經皮血管成形術血管內支架術它主要用於治療冠心病,可以使狹窄或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使病變心臟重獲生機和活力。這種效果是任何先進的內科葯物都無法達到的。
動脈內溶栓術 可用於急性梗塞性腦卒中和急性心肌梗塞,使凝固的栓子徹底溶化,恢復血管暢通,從根本上祛除病因。這一技術近年來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而在過去,腦卒中和心肌梗塞的致死率和致殘率都極高,內科醫生僅僅能作保守治療而已。
用於疑難病例的確診如經皮穿刺活檢、血管造影術用於判斷血管畸形等,可使診斷准確率大大提高。
取代部分外科手術 避免手術帶來的出血多、創傷大等問題,為病人准確而輕桷地解決病情。如椎間盤切除術、膽道和泌尿系結石碎石術、深部組織引流術等。
根據專家預測,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人類疾病的診療概念將發生根本扭轉。通過介入醫學的方法,不但可方便地獲取人體任一組織、器官的標本,而且可准確地將治療基因導入靶器官內。到那時,介入醫學必將帶給我們更加美好的前景
㈢ 心血管的介入治療
做介入治療不是一般的醫院能做的,它要求要很好的設備和技術的人員.還要與病人的健康體質有很大的關系.
像做造影不是說做造影有生命的危險,而是病人對造影劑的過敏不耐受造成的死了.
介入療法是最安全的有效的療法.它針對於內臟臟器的病變療效是確切,他比起手術與微創的損害是小得很多.可以說只要患者能夠對葯物的耐受可以說是無損害的和無危害的它比全身用葯的安全系數都更高的.因為葯物公對病變的臟器進行的葯物療法.像上海有十多家醫院都能做介入的治療
祝他老早日的康復.
㈣ 介入治療具體介紹
介入治療 :
介入放射學又稱介入治療學,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合了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於一體的新興學科。它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CT、超聲和磁共振等影像設備的引導和監視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過人體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治療的一系列技術的總稱。目前已經成為與傳統的內科、外科並列的臨床三大支柱性學科。
1、血管疾病方面:包括治療血管狹窄和閉塞的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血管支架置入術、治療動靜脈血栓的溶栓治療、控制出血(急慢性創傷、產後、炎症、靜脈曲張等)、血管畸形以及動靜脈瘺與血管瘤的栓塞治療、預防肺栓塞的下腔靜脈濾器、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經頸靜脈途徑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S)技術、各種血管造影診斷、靜脈取血診斷等等。
2、腫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腫瘤的供血動脈栓塞與葯物灌注、術前栓塞腫瘤血管、腫瘤經皮穿刺活檢、射頻消融、冷凍消融(氬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3、非血管介入技術包括各種經皮穿刺活檢術、各種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術(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膽道等狹窄的擴張和支架)、實體瘤局部滅能術(經皮穿刺瘤內注葯術、射頻消融術)、囊腫膿腫引流術、造瘺術(胃、膀胱等)、膽道結石和腎結石微創取石術、骨轉移或椎體壓縮骨折的椎體成形術、神經叢阻滯術治療慢性疼痛等。
㈤ 什麼是血管內介入治療
血管內介入治療是一種新型治療技術。血管內介入技術是在醫學影響設備的引導下,利用穿刺針、導絲和導管等器械所進行的診斷與治療操作。
㈥ 什麼是介入治療癌症
介入放射學又稱介入治療學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放射診斷學和臨床治療學於一體的學科。它是在放射診斷學設備(數字減影X線機、CT機、核磁共振機和常規X線機等)的指導下,通過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治療的臨床應用學科。但其治療方法一般都有一定副作用。人類試圖用醫學和科學的力量解決癌症所帶來的痛苦,花了上百年的時間來尋找能夠突破這種難病治療方法,終於在空氣負離子防治癌症方面取得了突破。
據悉,目前國內已經研製出了能夠生成小粒徑、高活性等同於大自然的生態級負離子的專利技術—生態負離子生成晶元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應用這兩項技術的負離子理療儀可以生成生態級負離子,在無需風機外吹的情況下,釋放的負離子覆蓋范圍可達4-5米,在室內形成森林浴環境,使人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生態療養山莊的環境,有效預防治療癌症。
㈦ 什麼是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簡單的講,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的方法。
優點
介入治療其特點是創傷小、簡便、安全、有效、並發症少和明顯縮短住院時間。
一、對於需內科治療類疾病,介入治療相對與內科治療優點在於:
葯物可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不僅可大大提高病變部位葯物濃度,還可大大減少葯物用量,減少葯物副作用。
二、對於需外科治療類疾病,介入治療相對與外科治療優點在於:
1、它無需開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幾毫米的皮膚切口,就可完成治療,表皮損傷小、外表美觀。
2、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從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險性。
3、損傷小、恢復快、效果滿意,對身體正常器官的影響小。
4、對於治療難度大的惡性腫瘤,介入治療能夠盡量把葯物局限在病變的部位,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腫瘤在介入治療後相當於外科切除。
正由於以上諸多優點,許多介入治療方法成為了一些疾病(如:肝硬化、肝癌、肺癌、腰椎間盤突出症、動脈瘤、血管畸形、子宮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2常用技術
按器械進入病灶的路徑分為: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內介入。
血管內介入是指:使用1-2mm 粗的穿刺針,通過穿刺人體表淺動靜脈,進入人體血管系統,醫生憑借已掌握的血管解剖知識,在血管造影機的引導下,將導管送到病灶所在的位置,通過導管注射造影劑,顯示病灶血管情況,在血管內對病灶進行治療的方法。包括:動脈栓塞術、血管成形術等。常用的體表穿刺點有股動靜脈、橈動脈、鎖骨下動靜脈、頸動靜脈等。
非血管介入是指:簡單的講就是沒有進入人體血管系統,在影像設備的監測下,直接經皮膚穿刺至病灶,或經人體現有的通道進入病灶,對病灶治療的方法。包括:經皮穿刺腫瘤活檢術、瘤內注葯術、椎間盤穿刺減壓術、椎間盤穿刺消融術等。
此外還有使用穿刺針直接經過體表穿刺至病灶供血動脈的治療方法。暫時被我們歸類為非血管介入。
3治療方法
支架技術:(1)食管支架:晚期食管癌患者難以進食時,可經口咽將食管支架置入病變處,改善患者進食狀況,同時支架對腫瘤有一定壓迫作用,造成腫瘤缺血,延緩腫瘤生長。(2)膽道支架:適合於因肝門、胰腺等部位腫瘤壓迫膽管引起的阻塞性黃疸,採取經皮肝穿,將膽道支架置於狹窄段,使膽汁直接進入十二指腸,是解決阻黃的首選方法。
栓塞治療(1)腫瘤的栓塞:肝癌、肺癌、盆腔等部位腫瘤均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注入供血動脈,阻斷其血運,達到「餓死腫瘤」的目的。(2)出血的栓塞:晚期腫瘤常引發大出血,如不及時控制,常引起其它並發症,導致死亡。如肺癌、膀胱癌、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破裂等,該類患者應行急診介入治療,栓塞其供血血管,控制出血。如支氣管動脈、髂內動脈、胃冠狀靜脈等。
4分類
血管性/非血管性介入治療
非血管性介入治療
各種經皮活檢術、各種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術(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膽道等狹窄的擴張和支架)、實體瘤局部滅能術(經皮穿刺瘤內注葯術、射頻消融術)、引流術、造瘺術(胃、膀胱等)瘺栓塞術、輸卵管粘堵和再通術、椎間盤突出介入治療、椎體成形術、神經叢阻滯術治療慢性疼痛等
血管性介入技術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血管支架、溶栓治療、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創傷、產後、炎症、靜脈曲張等)、血管畸形以及動靜脈瘺與血管瘤栓塞治療、下腔靜脈過濾器、TIPSS、血管再建、各種血管造影診斷、靜脈取血診斷等等。
腫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腫瘤的供血栓塞與葯物灌注、動脈內照射、放射性損傷的預防、化療、術前栓塞腫瘤血管、血管作用性葯物及酒精等灌注。
5介入放射學
簡介
簡單地說它是採用電視監視器高科技設備,通過在人體某一部位開一個小洞,然後用一根導管深入病人體內血管,進行修補、擴充、疏通工作的微創腔內手術治療。由臨床的介入治療為主軸,介入放射學這門專業學科也隨之形成了 。
介入放射學又稱介入治療學是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放射診斷學和臨床治療學於一體的學科。它是在放射診斷學設備(數字減影X線機、CT機、核磁共振機和常規X線機等)的指導下,通過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治療的臨床應用學科。介入治療學採用「非外科、微創手術」方法可治療多種疾病。近幾十年介入治療學發展迅速,和內科、外科學一道成為臨床3大支柱性學科。
由來和發展
「介入放射學」一詞由美國放射學家Margulis首次提出。Margulis敏銳地意識到在放射領域一個嶄新的專業正在形成發展中,他撰寫的題為《介入放射學:一個新的專業》的述評在1967年3月國際著名的學術刊物《AJR》上發表,在這篇述評中,他把介入放射學定義為在透視引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操作技術。特別強調從事介入放射學的醫師,需要經過介入操作技術、臨床技能的培訓,並且與內外科醫師密切合作。但是介入放射學(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一詞被學術界廣泛認可是在1976年,Wallace在《癌症》(Cancer)雜志上,以「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為題系統地闡述了介入放射學的概念以後,並於1979年在葡萄牙召開的歐洲放射學會第一次介入放射學學術會議上作了專題介紹,此命名才被國際學術界正式認可。
國內學者對「Interventional Radiology」這一名稱的翻譯也多種多樣,諸如「手術性放射學」、「干涉性放射學」、「治療性放射學」、「侵入性放射學」等,也有叫「導管治療學」的,但現普遍願意接受「介入放射學」這一名稱。我國介入放射學家對這一名稱也作了具體的定義。介入放射學是以影像診斷為基礎,在醫學影像診斷設備(DSA、US、CT、MRI等)的引導下,對疾病作出獨立的診斷和治療。在臨床治療屬性上是微創的腔內手術治療。
6特點
簡便、安全、有效、微創和並發症少。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治療=不用開刀的手術。介入治療相對於傳統的外科手術,
優點在於:
1、它無需開刀,術後恢復快,介入治療採用微創治療方式,僅在大腿根部處有一個2-3毫米的穿刺創口。
2、損傷小、恢復快、效果好,對身體的干擾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正常器官。
3、對於尚無根治方法的惡性腫瘤,介入治療能夠盡量把葯物局限在病變的部位,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4、介入治療只需要局部麻醉,副作用小,更加適合年老,體弱的患者。
5、手術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根據相關統計,介入治療的成功率高達90%而死亡率幾乎為零。
正由於以上諸多優點,許多介入治療方法成為了某些疾病(例如:肝癌、肺癌、腰椎間盤突出症、動脈瘤、血管畸形、子宮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甚至取代或淘汰了原來的外科手術。
㈧ 什麼叫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是指在醫學影像或內鏡的導向下,利用經皮穿刺和導管技術,通過葯物、物理、化學等手段直接消除或減輕局部病變,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介入治療具有微創、可塑性強、定位準確等特點,對有些疾病,其療效優於傳統內、外科治療.
治療技術主要有:
1血管性介入技術例如:
①經導管血管栓塞術;
②經導管局部葯物灌注術;
③經導管腔內血管成形術;
④經皮血管內支架置放術;
⑤經頸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
⑥經皮血管異物和血栓取出術;
⑦經皮血管內導管葯盒系統植入術;
⑧心臟瓣膜成形術;
⑨射頻消融術;
⑩選擇性血管造影術和葯物性血管造影技術等。
2非血管性介入技術例如:
①經皮針吸活檢術;
②經皮穿刺內、外引流術;
③經皮椎間盤切割術;
④輸卵管再通術;
⑤腹水-靜脈轉流術;
⑥腦積水腹腔或靜脈轉流術;
⑦內支架置放術;
⑧經皮胃造瘺術;
⑨結石處理技術;
⑩「T形管置換術等。
3內鏡下的介入技術例如:
①經胃鏡食管曲張靜脈化劑治療;
②經胃鏡食管癌支架術;
③經鼻腔鏡輔助顱底腫瘤切除術;
④經皮腎鏡下碎石術;
⑤經顯微內鏡腰椎間盤脫出治療術等。
㈨ 介入治療心血管疾病都有哪些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介入治療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許多心血管疾病都可以通過介入治療的手段進行治療。由於疾病本身的特點,某些心血管疾病可以達到根治即"除根"的效果。
心血管疾病是介入治療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許多心血管疾病都可以通過介入治療的手段進行治療。由於疾病本身的特點,某些心血管疾病可以達到根治即"除根"的效果,而有些則在現有醫學水平下不能根治。
1、能夠通過介入治療根治的心臟病
(1)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通過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Ⅱ孔中央型房間隔缺損——通過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瘺——通過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肺動靜脈瘺——通過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縮窄——通過球囊擴張術及支架植入術治療。
(2)心律失常
。房室結雙徑路所致的陣發性室上速、房室旁道所致的陣發性室上速、特發性室速所致的陣發性室速、心房顫動、心房撲動通過射頻消融術治療。
2、不能根治但具有明顯治療效果的心臟病(1)冠心病——球囊擴張術、支架植入術等。
(2)心臟瓣膜病。主要是風濕性二尖瓣狹窄及主動脈瓣狹窄——球囊擴張術。
(3)某些心律失常
。如心肌梗死後室速、某些房性心動過速、特發性心房顫動等——射頻消融術、體內埋藏式自動起搏除顫器植入術。
(4)一些後天原因造成的血管狹窄。如腎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四肢動脈狹窄、下腔靜脈狹窄和/或閉塞——球囊擴張術及支架植入術等。
(5)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經皮間隔心肌消蝕術。
(6)其他。主動脈夾層——帶膜支架植入術;主動脈瘤——帶膜支架植入術;肺動脈血栓栓塞——肺動脈血栓碎擊術、血栓抽吸術及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房間隔造口術;心動過緩——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㈩ 介入治療是什麼意思介入治療又有什麼樣的優勢
介入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在不對患處開刀的情況下,利用患者身體原有的通道或者只在患處皮膚、血管作直徑只有幾毫米的微小通道。在現代醫療影像設備的指引下,對患處進行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由於傷口很小或者根本沒有,因此可以把對患者的傷害降到最小。那麼介入醫生平時都做什麼工作呢?
介入手術治療費用一定比傳統手術費用高嗎?
介入治療可能因為會使用到各種導絲、導管、球囊、支架等不同的手術器材,因此其材料費用可能高於傳統手術。但因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療效佳,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勢,因此介入手術總的住院費用不會高於傳統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