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08 07:44:13

⑴ 種蘑菇怎麼培育

第一種用稻草種植。把稻草用刀切成一小節之後,用石灰水消毒,泡上幾天之後,撈起來把水分瀝干,種上菌種,發酵幾天之後,就可以慢慢的生長蘑菇了。當然生長出來的是什麼蘑菇,就看撒的是什麼菌種,菌種在網上也是可以購買到的。

第二種方法就是用溫棚種植,這個對場地的條件較高,首先你要有一個溫棚,因為需要溫棚給蘑菇提供一個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蘑菇需要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栽培,對濕度的要求較高。在北方寒冷的季節還要生火加溫,還要根據蘑菇的品種不同,製作不同的生長帶。一般都是用一些鋸末加上棉花殼加濕後拌勻,裝進袋子裡面。

⑵ 蘑菇怎麼種 蘑菇種植技術

蘑菇種植技術:
一、栽培季節

蘑菇渭北旱腰帶地區,溫差大,空氣濕度小,季節變化快,可提前播種,時間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關中平原一帶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當然,有窯洞、果窖的菇農,可在麥草收獲後就能堆積發酵,7月底就可以播種,8月下旬就能收獲。玉米稈收獲後,待玉米稈干後,能進行第二輪播種,用截斷玉米稈+牛糞,12月-元月播種,越冬,春季3月開始出菇,5月底前結束。經試驗產量和質量近似麥草。
二、原材料的准備
蘑菇栽培雙孢菇的主料:麥草、玉米稈、牛糞。輔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麥開始,收集麥草,麥草要堆在距播種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時不用粉碎:玉米稈收集時,待11月份玉米稈干後,沒有綠色時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兩段均可發酵用;牛糞要提前拉回涼半干搗碎,再堆起寬2米、高1.5米,長不限,自然發酵,溫度升到75℃。約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調換讓其自然發酵。牛糞也可曬干搗碎存起備用。
另外,雞糞、豬糞均可加入栽培用。糞中不能摻有土塊。
油渣:最好採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稈:發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稈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應備好。
⒈預濕
建堆前在麥草堆上撒上一層石灰粉,用水管澆濕麥草,讓其軟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潑在上面。
⒉建堆
建堆時,將所有稱好的輔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灑一層石灰,在面上鋪一層乾的草,其厚為30厘米左右,寬為2.3米,長28米左右為1畝地料。分5-6層堆料,一層25-30厘米的麥草,上面撒一層石灰,鋪一層牛糞,撒一層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層分別撒入,把輔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層撒一分,再鋪料。如此一層草料、一層輔料建堆,撒完後開始澆水,將料面澆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齊,按同樣方法作完一堆,總高為1.5米,頂部為龜背形。用薄膜覆蓋發酵。
⒊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內溫度達到70-7℃,穩定後即可進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從料堆的一側開始撤料,在另一側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滾式翻堆。翻堆時要將料堆頂部料放在一邊,後夾在中間,外層料放在內層,內層料放在外層,下層料堆放在上層,邊翻邊抖松培養料,將培養料混合均勻,排除料中廢氣,增加新鮮空氣。將剩餘的石灰、石膏分層撒上,料偏干發黃、白時表示水分不足,要邊堆料邊灑水,補足水分。每隔50厘米豎立一根木棒,堆完棒搖動抽出,即料上許多通氣孔。每隔一天將膜揭開排排廢氣,亦利於升溫,約3天後溫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進行翻第二遍。
⒋第二次翻堆
經第一次的調整水分,添加輔料,增設通氣孔,料溫上升很快,約,5-6天進行翻堆,用同樣方法翻,此時可採用從一頭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氣孔,完後蓋上薄膜。用同樣方法過五天後翻第三次堆,翻後四周噴上三氯殺蟎醇。
⒌第四次翻堆
三次過後,料已腐爛,熟後標准為麥草棕紅色,手一拉即斷,料握住不沾手。此時進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邊翻邊噴除臭劑或甲醛和殺蟎葯。檢查酸鹼度,PH值8-8.5為宜。翻完後悶二天便可准備涼料播種。
⒍排料
當第四次翻堆後已能播種時,關鍵要會辨認料的腐熟程度,培養料要求腐熟均勻一致,色棕紅,草稈柔軟、富有彈性,用手拉即斷,無氨味,無臭味,不發粘,不變黑,料疏鬆為標准。PH值7-8。不能有夾生料,否則在栽培時,會有鬼傘雜菌等發生。
具體做法:將料堆攤開,排廢氣,可在外面涼開,亦可直接進棚,按照開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場地、行間、距離、厚廢都所所不同。
三、配料及堆制
培養料配方:每畝的用量
⒈麥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鮮牛糞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殼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⒉玉米稈2500公斤、麥草2500公斤、鮮牛糞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⒊堆制:根據自身地理環境,無論是溫室、大弓棚、大田、窯洞栽培,堆料發酵均在距栽培場地附近,水、電要方便的進料場所建堆。
建堆發酵步驟為 預濕-建堆-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撤堆,共計:28天左右。以上已敘述過。
四、大棚、露地選擇及開畦
栽培蘑菇,現有的溫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過小麥的地里,弓棚南北走向,溫室東西走向。大棚用舊薄膜或黑薄膜,加草簾均可。一般棚長30-50米為宜。
⒈大棚開畦方法是
① 直畦:棚內鋪料一般三行料二行走道(4米的棚),或四行料三個走道。兩邊畦放線鋪料各60厘米,中間畦放線鋪料1.2米,走道各70厘米。
② 橫畦:在棚內中央留一條寬70厘米的溝路兩邊作橫畦,每畦放線鋪料80厘米-1米,畦溝間隔40厘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長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種開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雜草拔掉,鋪料前一天灌一次大水,濕度適宜,使棚內土壤手捏成片,一拽即散,便可進行鋪料播種,每畝地撒石灰25公斤。
⒉露地開畦方法是 將畦子直開,畦寬1米,直道寬70厘米(兩邊各留10厘米作取土用),畦深20厘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厘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後劃線鋪料、涼料排廢氣。
五、鋪料播種
鋪料播種應選在晴天和陰天進行,不能在雨天播種,因料被雨水淋後,一是會增加含水量,二是易感染雜菌。晴天中午強陽光下也不宜播種,以免曬死菌種。
⒈鋪料 將堆制發酵好的培養料從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鮮石灰的畦面上,讓其散熱冷卻到30℃以下,然後抖散並混勻培養料後鋪在成龜背型的畦床上,鋪料厚度為20厘米左右,料厚薄均勻一致。邊鋪料邊播種。
⒉播種 播種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層播。麥粒菌種應採取分層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採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種1.5-2瓶,菌種要求菌絲濃白、粗壯、不吐黃水、沒有萎縮、無雜菌、無蟎蟲。先將菌種瓶在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里洗一遍,表面消毒後再用,將菌種瓶打碎,種塊放入干凈的盆中,用手掰碎,取三分之二的菌種,往料面上撒一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養料,讓菌塊落入料層中,整平料面,再將餘下的三分之一菌種均勻地撒在料表面,最後用木板或盆底稍壓平料面,緊跟覆蓋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特別注意:撒種時面積不宜過大,應撒多少土蓋多少,另外大棚可採用播種7天後覆土。
六、覆土及管理
⒈覆土時間 播種後應立即覆土,有利於保溫保濕發菌,還可提早出菇,一般在播種25天左右就開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濕,可播種7天後才開始覆土,一方面讓水分蒸發,另一方面可看到菌種塊菌絲生長情況。播種後上面可蓋薄膜或草簾。
⒉覆土方法 栽培雙孢菇必須覆蓋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勻從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將走道出挖處打碎,上面撒上少許磷肥、爐渣、石灰粉、拌勻,最大土粒不能超過2厘米,土濕度是手捏成扁並能搓成團、而不粘手為宜。邊撒種邊蓋土,露地播種的可直接蓋上一層地膜和草簾,畦要帶龜形,料面上土四周要蓋嚴,均勻4厘米厚左右;走道順便形成了一條地溝,地溝能放水,增濕、通風、保濕。
⒊覆土後的管理 大棚播種,覆土後料面可以不蓋草簾,為了預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蓋一層地膜,前三天不要揭膜,以後每天揭一次,每次通風30分鍾,以增加菌床內新鮮空氣。若土表面干發白,可用噴霧器表面噴濕,若膜下菌絲已上土約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濕度,讓氣生菌絲倒伏增粗,呈線狀橫向生長,使土內菌絲往土下長,往往因土層乾燥菌絲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據菌絲上土情況靈活管理,菌絲離表面土1厘米,料內全部長白,時間約20天左右;便可進入出菇期管理。
七、出菇管理
當氣溫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滿料的菌絲很快就會出菇,此時關鍵在於保持土層的水分。檢查土層菌絲是否離表面1厘米左右,菌絲邊低,出菇慢,菌絲在表層,出菇密而個體小,易(開傘)成薄皮菇,產量低。
⒈催菇 催菇即是誘導菌絲扭結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來進行,此次噴水叫結菇水。當菌絲長到距土層表面1厘米時,噴一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噴水可根據土的干濕程度噴,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溫20℃以下噴水,噴水後,要加大通風量,大棚兩側要打通風孔,兩頭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鍾。噴水後,若溫度適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點狀原基,此時不能再噴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溫保濕管理。
⒉子實體生長時間的管理 噴水後形成的原基,經過2-3天以後,便分化形成菇蕾,當其長到有黃豆粒大時,噴一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濕度,滿足子實體生長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噴水還要根據天氣、土壤濕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干發白,菇多,菇蕾大時,噴水量要大。要用噴霧器噴水,或者用灑水壺裝水淋下。在雨天和陰天,土壤濕潤,菇少、菇蕾小時,少噴水或不噴水。菇體表面光滑、潔白、無鱗片時,則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時噴水增加濕度。出菇土的濕度仍是能捏扁並搓成圓形而不粘手為宜,菇蓋長到5厘米左右便可採收。
八、採收與管理
⒈採收 當菇蕾長到菌蓋直徑達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沒有裸露出來時,就要採收。一般適溫下5-7天便可採收。採收時,采大留小,旋轉摘下,注意不要傷及周圍的幼菇。叢生的菇,用刀切取大菇,留下小菇繼續生長,采菇留柄1厘米,切口要平整,不破裂,切根時將開傘菇、畸形菇分別裝在一起,標准菇整菇裝在一起,要輕拿輕放,裝入塑料筐或桶中。採收同時,清理掉菌床上的死菇、病菇,用土填補好菇腳坑。
⒉轉潮管理 每批菇采完後,徹底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殘留根和死菇,修補好覆土層、填平菇腳坑,噴一次殺蟲葯,氯氰菊脂和殺蟎葯,然後噴一次重水,即稱轉潮水。過3-5天,下一潮菇又形成了。有的菌床連續出菇,一般出4-5潮菇,營養基本耗完。春節上凍前,若播種早,9月初下種,12月前可出2-3茬,晚了只出一茬,越冬,春季3月份後再出三茬。關中地區氣候乾燥,人為管理程度大,出菇潮數明顯,南方濕潤地區,連續出菇,沒有明顯潮次。秋菇質量比春菇好。
九、越冬管理
當氣溫低於10℃時,就極少有菇長出,此時停止噴水,做好越冬管理。其做法是:在畦料面上蓋上一層草簾或薄膜,保溫保濕管理,每周揭開1-2次,通風1小時,要在中午進行,若床上有菇,及時採收,檢查菌床土壤不能過干,保持土處於微濕狀態。
十、病蟲害防治
在磨菇生長過程中,由於不適宜的環境條件,或沒有發酵的培養料,或是采菇後沒有及時清理等諸多原因,都會導致發生病蟲害,要求每個管理人員,一定要有嚴格、衛生、保量的完成每個操作過程,棚內場地常撒石灰,發料一定要熟透拌勻,覆土要干凈,用水要衛生,用清潔水,通風良好,棚內空氣新鮮,都會減少病蟲害發生。一旦發生有菌蠅、線蟲,用菇蟲凈、高效氯氰菊脂噴霧或灌食鹽水,蘑菇上表面出現斑點,要多通風,少上水,用噴重康寧或百菌清克霉靈噴霧,以便要做到早預防早治療,這樣病蟲害發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十一、蘑菇追肥有竅門
一般而言,蘑菇出菇盛期和生長後期,生長期間養分供應不及時,會使得蘑菇產生畸形菇,嚴重影響蘑菇的產量和質量。對蘑菇進行及時的追肥,能使得蘑菇的產量有所提高。蘑菇在大棚中播種,應將大棚內的溫度調節在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滿料的菌絲會很快出菇,農業人員應保持土層的水分。據了解,蘑菇一般以經常澆水,小水勤澆為宜,一般每畝每批蘑菇應進行追肥2-3次,同時,應結合水進行追施,每平方米的用量為250-500毫升,在蘑菇施肥後應施一次清水,可及時的洗去蘑菇體上的肥液,可以及時的避免蘑菇花斑、黃斑的發生。肥液和水進行施用,可能夠使得蘑菇充分吸收。
為了有效的提高蘑菇的產量,應及時施用肥料提高蘑菇的生長發育。農業人員加強蘑菇間的管理,選用尿素150克或選用氨水250毫升,進行兌水50公斤,在溶化後進行均勻噴施,可促使蘑菇的的菇體變厚;可選用綠勃康1∶1000倍液,在蘑菇的子實體發育期間到蘑菇黃豆大小時進行均勻噴施,每隔5-7天噴施一次,可以及時的避免畸形蘑菇和病害的發生,可有效的提高蘑菇產量的20-30%;蘑菇噴施植物健生素水,使用植物健生素金都一號粉劑稀釋1000倍(每平方米用量2克兌水l000毫升)進行噴施。每次出菇後噴灑一次。可以促進蘑菇肥大,結實,可增加蘑菇的保鮮期,一般可增產20-30%。同時,蘑菇中可追加施用優質腐熟的人糞尿,將人糞尿兌水10-20倍進行噴施,噴完後可用清水噴灑一次,促進蘑菇的正常生長。

⑶ 黃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蘑菇的種植方法:
買一份蘑菇菌種
第一步 收到蘑菇菌種之後,拿出來,放在陰涼的地方(不要放在太陽底下,也不要放在室外,見風長不好)
每天噴水三到五次(注意:是小噴壺),如果是南方陰雨天氣的話,可以不噴水或者是少噴水,如果是北方的乾燥天氣,一定要多噴水,不然就不長。

第二步 等待出芽
天天堅持噴水,大概一個星期左右,會開始出芽,看到出芽之後,拿剪刀把出芽的地方輕輕劃十字口子(注意不要劃到蘑菇),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對著芽噴水,不然會澇死。

第三步 出芽後不要噴水,只需要在周邊的空氣噴些水就好。

第四步 出芽之後等蘑菇長成了小蘑菇的時候再繼續噴水,差不多三天就可以摘了,如果蘑菇摘了之後,還有一些小的沒長的,也一並摘掉,不然後面不會繼續長了。

注意事項:如果看到蘑菇袋子上發黃,不要以為是壞了,是正常現象,不用管它。另外如果蘑菇已經出芽了,但是芽已經變黃了,記住 ,摘掉,讓它重新長。蘑菇的出芽最先開始是一些白色的徒起。

⑷ 蘑菇怎麼種植

最佳答案室內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設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種植過程中,培養料和土粒的搬運又大大增加了菇農的種植成本和大量人工,並且菇房由於年年種菇,房間內雜菌、害蟲的密度增大,消毒滅蟲工作稍有疏忽,會造成蘑菇減產,質量降低。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土地的管理,要大規模發展食用菌,建設標准化的蘑菇房將會遇到較大困難。因此,將蘑菇種植由室內向室外發展成了今後大規模種植蘑菇的方向。 重慶沙坪壩區蘑菇生產基地的菇農,在專家的技術指導下,成功地在閑置的冬季稻田種植,其產量達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設施簡單,成本低,病蟲害少,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用工量。種植蘑菇後的菌渣,就地處理,又成為稻田的有機農家肥,創造了良好生態農業模式,取得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選地搭棚 稻田種菇是利用水稻收獲後閑置的冬水田來種植蘑菇。當水稻在散籽後,排干稻田水,開始整地作廂有:2溝3廂式,中廂1.5米,邊廂1米,廂溝寬0.3米,深0.3米,長度10~15米;3溝兩廂式,廂寬1.5米,溝寬0.3米。作廂時,將溝中的田地挖出,壘在廂邊上,形成土埂,用以擋住培養料。廂溝又作操作人員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廂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撐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間用大竹竿連接成頂梁。用地膜覆蓋頂梁,拉直兩邊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麥草用重型夾成大毛扇靠放在頂樑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經過頂梁後,兩邊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兩頭,用草簾遮光。棚外應做好四周的排水溝。

2.培養料的發酵 培養料的配方與室內種菇相同。可採用一次發酵法和二次發酵法。室外二次發酵法不用燃料加溫,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溫來達到二次發酵的效果,降低了生產成本。 方法是用磚、石做墊墩,高約20厘米。在熱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個床架,做成寬1.5米,長不定的基座。把經過前發酵的料堆,調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調pH值到7.8~8。然後將培養堆在基座上,預置木棒或竹成通氣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氣孔作成丁字形,當料堆好後,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內空氣交換之通道。用0.5%敵敵畏或三氯殺蟎醇噴霧料堆表面殺蟲。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個簡易的框架,離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貼到培養料上影響發酵。最後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嚴密封閉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陽光增溫,加上料堆中積累的發酵熱,使料堆溫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當高溫結束後,每天降溫1~2℃,通風3~4次,每次30分鍾。控溫在50℃左右,6~7天發酵結束,最後將溫度降到45℃以下時,就可把料搬進人字棚。

3.鋪料與播種 在料進棚前兩天,用0.5%的敵敵畏對栽培床進行全部噴霧殺蟲,作好培養料進棚的准備。 培養料進棚鋪在床面時,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為宜,料pH值7~7.5,無氨味。鋪料厚度在13~17厘米,邊鋪邊拌,力度均勻。料鋪好後,應用溫度計測定料溫,若料溫在28℃以下是老謀深算可以播種。播種多使用班次粒種,每瓶種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員將手、工具和菌種瓶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播種時,用菌種的2/3撒於培養料的表面,然後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將餘下1/3的種撒於料面,並用干凈木板輕輕壓實。

4.發菌及出菇管理 播種後的3天內,緊閉人字棚,棚兩頭用草簾遮嚴,保溫保濕,以促使菌種萌發和吃料。3天後,晚上可以適當掀開棚兩頭,通風換氣。15天後,料內菌絲基本長滿,就可以覆土了。覆土採用濕土拌礱糠。分次將粗土、細土均勻覆蓋在料面上。當菌絲長上土縫時,開始噴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長大,在整個了菇期間,對水分管理,採用輕噴勤噴,保持覆土濕度即可。 開春後,氣溫上升,注意增加噴水量,力爭多出春菇,4月份整個稻田種菇結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可增加稻穀產量,減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種菇,是一項開發稻田資源,引導農民致富的好途徑

⑸ 蘑菇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擇在地勢較高、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種植大棚,用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稻草、玉米桿等堆制養料,一層草料一層糞便,半個月可完成堆制,採用採用的穴播的方式進行接種,每株間距10厘米。出菇初期濕度控制在70%左右,澆水遵循少量勤澆的原則,出菇期將溫度調高到20-28℃左右,蘑菇長到一定大小時進行採收。
一、建設種植大棚
選擇在地勢較高、地面平坦、周圍比較空闊,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種植大棚,大棚要選用散射光材質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這樣方便沖洗,留有窗戶或者是卷簾,這樣可以增強通透性,在菇房內要設好菇床,可木製、可鐵制、還可磚砌。
二、堆制養料
在七月份左右的時候用家畜糞便、麥草、麩皮、稻草、玉米桿等堆制養料,糞便曬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斷,然後混合適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層草料一層糞便的堆起來進行發酵。一般間隔3-4天翻一次堆,大概半個月後即可完成堆制。
三、接種
1.養料堆制完成之後,接種之前需要對菇房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殺菌,消毒完成後將堆制好的養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鋪好,然後將關閉門窗,將室內的溫度調高到60℃左右,三個小時之後將溫度降低10℃,維持這個溫度一周,讓養料徹底的發酵。
2.等到養料的溫度降低到25℃左右時,開始進行蘑菇接種,將養料在菇床上整平,厚度要達到15厘米左右,接種採用的穴播的方式,每株間的間隔為10厘米左右,適當播密可以提高發菌速度。最後將細肥土均勻的覆蓋在養料上面,即可等待發菌。
四、採收
保持養料的濕度,在出菇初期濕度一般是在70%左右,後期慢慢的恢復到80%-90%左右即可,在澆水的時候,我們要遵循少量勤澆的原則。出菇房在發菌期間的溫度最好是保持在10-18℃左右,在出菇期將溫度調高到20-28℃左右,這樣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了。

⑹ 自己蘑菇怎麼種植方法

可以將菌包放在陰涼的地方。然後呢。放上三天左右。切記不要將它們放在陽光下面喲。接下來,大家就可以在這上面輕輕的蓋一層土了呢。這些土呢,最好是花盆裡邊的土呢。因為這樣的土對於蘑菇來說是最有利的,同樣也是最有營養的。然後呢。在向菌包袋口處套上塑料袋。但是對於塑料袋也是有要求的呢。塑料袋的上面呢。可以噴一點水。

但是千萬不要用塑料袋把它套死喲?這樣的話呢。是完全不利於空氣的流通的。所以。如果這樣做的話。空氣進不來。那蘑菇就會死掉。所以,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呢。對於蘑菇是非常不利的。然後呢。就是同其他的蘑菇一樣。把它們放在那些非常陰涼的地方。然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了。不知道大家對於蘑菇了解有多少呢。又或者大家對於作者給出的建議有什麼想法呢。

其實呢。最近這幾年,蘑菇真的是越來越受歡迎了呢,想要種植蘑菇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蘑菇也偏偏不是那麼好種植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只能是在一些細節的方面格外的注意了。我們一定要把許多的問題注意起來。如果注意不起來,對我們的影響真的很大。就比如說,我們沒有注意到。然後把蘑菇放在了陽光下面。對於那個時候的蘑菇來說,它們怎麼能夠受得住那麼大的太陽的照射呢。所以在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它們就會死掉。

所以作者認為,在培養蘑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給它通風。換句話說。也就是一定要注意空氣的流通性。然後呢。就是要給它澆水。當然了。澆水一定要有個量。千萬不能是過多或者是過少。然後呢。就是保持濕潤。然後呢。就是每天都注意觀察。千萬要仔細。慢慢地關注它們的成長其實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然後我們就可以靜靜地等待著它們長成大蘑菇了。真的是很期待喲。大家覺得呢?其實這真的是一件趣事。

⑺ 蘑菇如何種植

一、培養料配方。⑴稻草、菜餅、尿素、菇樂素、過磷酸鈣、石灰.培養料採用二次發酵法,在室外堆制15天左右,其間翻堆3—4次,然後進菇房或菇棚,加溫至65℃左右保持6—8小時,後降溫至52℃保持3天,進行後發酵。
二、播種及發菌期管理。採用二次撒播法。即先把菌種量的2/3撒於料面,然後將菌種翻入料內,再把餘下的1/3菌種撒在料層表面,用木板輕輕拍平。播種量為每平方米用麥粒種2瓶或棉殼種3瓶。播種後以緊窗發菌為主,溫度高時適當通風。 三、覆土。當菌絲基本長到料層底部時進行覆土,覆土材料用細泥、礱糠灰或河泥、礱糠灰,龍糠灰與泥土的比例為20:1,用前噴甲醛消毒,水分掌握在捏得攏、撒得開,pH值為8左右。覆土厚度3—4厘米,每平方米噴清水2.25公斤,緊窗,土層縫隙里有菌絲冒出時補土。 四、出菇管理。覆土後約15天,菌絲開始扭結成原基,這時進行通風、噴水,使床面始終保持濕潤狀態,同時菇房(菇棚)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達到85%—90%。 五、病蟲害控制。一潮菇結束後,用敵殺死4毫升加水25公斤噴打床面,同時加大通風量,使水分不淤積於菇體而造成色變、爛斑。 現在由於食用菌種植的經濟效益較好,從事生產的農戶越來越多。究竟怎樣才能種植好食用菌,記者采訪了有關農業專家。 食用菌是知識密集和勞動密集相結合的產業,是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要用科學的態度來指導發展食用菌,沒有成熟、過硬的技術,想達到理想的經濟效益肯定不行。那麼,怎樣才能提高食用菌的經濟效益,降低市場風險,一是選擇營養價值高、無霉爛的原料作為栽培食用菌的營養料。二是適時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季品種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種同樣不行,遲栽也不行。三是選擇優質、高產的菌種。俗話說「好種出好苗」,沒有好的菌種就達不到好的產量。四是提高產品質量。做到適時採摘。食用菌生長分為前期、中期、後期三個時期,後期大量的孢子已經分生、老化,重量和品質都會下降。據了解,市場上最常見的平菇,大部分採收都在後期,同時有些從事食用菌銷售的商販還加些水,但消費者對此不清楚,買回去後烹飪,出現大量的水,一點鮮味也沒有,逐漸地消費者對這種產品就不再購買。還要注意增加室內通風和濕度,創造適合食用菌生長的環境。 發展一個產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場信息,不能憑空想像。要了解市場上哪一種品種今年會走俏,哪一種品種適合在當地銷售,投入有多大、產生的效益如何、技術能不能接受等。靠「自產自銷」的思路來發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慮找一家有實力、技術過硬、信譽度好、可靠的單位與其聯手或簽約合同,生產出來的產品由單位來銷售。必須採取公司加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方式來發展食用菌,由公司提供技術、新品種和市場,通過基地來生產,跟銷售方簽訂合同,帶動農民一家一戶生產,才能把食用菌生產風險降到最低 如何用牛糞種植蘑菇,及如何發酵,及如何選種子? 答:雙孢蘑菇牛糞、鋸末堆料發酵制種 傳統的雙孢菇制種技術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絲不易長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種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們採用了牛糞、鋸末堆料發酵技術進行雙孢菇制種,制母種的成功率達99.9%,制原種的成功率達98.1%.制栽培種的成功率93.2%。 制種方法如下: 牛糞、鋸末的發酵 選未變質的鋸末,過篩後在陽光下暴曬2~3天。曬時要攤勻、曬透。然後貯存備用。將牛糞曬干、打碎後備用。另外,備足碳酸氫銨、磷酸二氫鉀、生石灰、輕質碳酸鈣等輔料。將牛糞、鋸末,按體積比1:1的比例混合。同時,加入牛糞和鋸末總重量0.3%的碳酸氫銨、2%的磷酸二氫鉀、約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據其質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勻後,pH值為7.5~8)、2%的輕質碳酸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水分含量達68%~70%。然後建高1米、寬1.2米,長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後插入溫度計。當溫度上升到75℃左右時進行第一次翻堆(時間約為10 天)。每次翻堆前,給料堆表面噴少量的石灰水,在發酵過程中,若發現料堆的中下部有變黑的趨勢,可用木棍適當打孔通氣。一般翻堆4~5次,時間間隔為10、9、8、7天。若時間來不及,可翻堆3次。發酵完後曬干備用, 發酵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處理辦法: (1)料堆不升溫或升溫緩慢。鋸末發酵不如秸稈升溫快,若發現升溫較慢,可適當加入碳酸氫銨,調節碳氮比,促其升溫。若溫度能升到60℃以上,則不必調節。 (2)料堆中下部變成黑褐色,有異味。這種現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過大或過實,應抓緊翻堆,翻堆後打孔通氣。 配製培養基將麥粒煮透後,加入麥粒體積1/4左右的鋸末發酵料,然後加人生石灰,將pH值調至7.5~8。按干麥粒的重量,加人1%~2%的輕質碳酸鈣,拌勻後裝瓶。鋸末料必須細碎,不能有大塊,防止因塊內干心而導致滅菌不徹底裝瓶時要將料充分混合。裝瓶時瓶子要放正,不能過度傾斜。否則,裝瓶後麥粒偏向一側,鋸末偏向一側,裝料後接入菌種。

⑻ 蘑菇怎麼種植

一、菇房要求地勢較高,四周開闊,環境清潔,房子朝南,頂上設風筒,牆壁上開設南北對稱呈長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風防雨,室內能保溫保濕,通風透光(散射光),地面便於沖洗,或便於每次栽培加墊新土夯實。四周牆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內每次可用葯劑熏蒸消毒,防止雜菌感染。
菇床可用竹製,木製或鐵制,床寬1.2米,橫檔以毛竹或雜木搭架,攤上蘆墊等。床與床間距0.4-0.6米,底層距地面0.3米;層與層間距0.6米左右。床架四周留出走道。參考以上條件,各地可根據情況,利用簡易房室加以修理利用,或因地制宜搭蓋菇房。
二、培養料的堆制
培養料要經堆制發酵處理,分解為可供蘑菇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過去多採用一次發酵,發酵不甚完全,養分末得到充分分解,雜菌和蟲害還有存在。為解決這個問題,近年發展了二次發酵(後發酵)技術。
蘑菇培養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糞便和麥草、稻草等配製而成。約7月上、中旬開始堆制,糞草比例一般為7:3或6:4。稻草類要先曬干切斷,糞便要曬乾粉碎。其它配料為少量的石膏粉,過磷酸鈣等。培養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濕,一層草一層糞堆好,然後可覆蓋草簾保溫濕。建堆3-4天後可第一次翻堆,水份不夠可加水增溫。7-8天以後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培養料中加入1.5千克石膏粉。11-12天後可第三次翻堆,100平方米培養料中加入150克過磷酸鈣。堆制後約13天,即完成前發酵。趁熱將料搬進菇房,在菇床架上攤開,密閉房內窗戶,迅速將室溫提高到60℃左右,保持2-3小時,而後可降低到52℃左右,保持4-7天。室內加溫可用煤爐或蒸汽管道,並維持室內一定濕度,這就是後發酵。後發酵是蘑菇培養中一項新技術,有殺蟲滅雜菌的效果。並使培養料中產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氨味完全排除。由於嗜熱性微生物的活動,大大地改善了培養料的質地,蘑菇可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增加了。
三、播種及覆土
料溫下降到28℃以下時,即可開始播種。將培養料整理成平面,厚度12-15厘米,採用穴播,株行距約9×9厘米,每瓶菌種(750毫升)約播1平方米,若要發菌快,可多播一些。播種後需注意保濕,菌絲開始萌發生長時,要逐步加強通風,促使菌絲向料內生長,並控制雜菌生長(發現時可挖去)。菇床上要覆蓋細泥團,蘑菇子實體正常形成,生長。可用曬乾的菜園土上豆類土等肥土塊過篩,大泥團約鴿蛋大小,小泥團約花生仁大小。當菌絲體發滿表面,並已深入培養料之大部份時即可進行,先蓋粗土,(約2.4厘米厚,含水量20%),後蓋細土(約1.2厘米左右,略干)。
四、水份管理
蘑菇的水分管理要做到少噴勤噴。培養料和覆土層基本是底濕上干,內濕外干。溫度保持在10-18℃,最適宜於實體形成生長。發現粗細土層上有小菌蕾時,要噴施出菇水,當子實體發育到有豆粒大小時,可多噴水,以利發菇。出菇期間,空氣濕度保持80-90%。秋菇採摘三批後,氣溫降低,可用0.2%尿素或硫酸銨,腐熟的人糞尿、畜尿或1%葡萄糖追肥。入冬後,加強管理,還可試驗用增加菇房室溫的辦法繼續產菇。春菇生產約在3月份開始,管理需保溫保濕,適時噴水,並在每批菇採摘後,下批菇蕾形成前噴施追肥。
更多種植技術 請 網路 〉種地網。海量技術等你來發掘

閱讀全文

與蘑菇怎麼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月經不調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270
如何封裝方法 瀏覽:210
海鉤的連接方法 瀏覽:129
除了整容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廋臉 瀏覽:398
魅族的系統鈴聲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43
電腦滑鼠箭頭顏色設置方法求回答 瀏覽:868
電化學方法酒精檢測 瀏覽:291
5孔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594
如何掌握爭取的學習方法 瀏覽:419
電腦qq飛車起步最快方法 瀏覽:197
解析網頁的常用方法 瀏覽:293
5厘米卵巢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526
鋼板測厚儀使用方法 瀏覽:56
通管道工具使用方法 瀏覽:525
引流最好的解決方法 瀏覽:316
東阿阿膠使用方法 瀏覽:674
汽車長期熄火正確方法 瀏覽:688
數學背答案教學方法 瀏覽:609
怎麼去除蟑螂最簡單方法 瀏覽:915
手術床使用方法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