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收支平衡表怎麼看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一種統計工具,用於記錄、分類和整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國際經濟交易。通常用於一年的周期,它展示了該國家對外經濟活動的全貌。
國際收支平衡表主要分為三個項目: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和結算或平衡項目。經常項目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記錄了本國與外國之間的常規交易。若經常項目有盈餘,則表示國家的國外財富凈增加,意味著對外凈投資。若經常項目出現赤字,則表明該國進口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務,成為國際債務者,意味著外國對本國進行了凈投資。
經常項目下又分為貿易收支、勞務收支和轉移收支三項。貿易收支,即有形貿易收支,包括進口和出口貿易收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規定,進出口商品價格應按離岸價格計算,但各國實際操作中並不一致。大多數國家對出口商品價格按離岸價格計算,進口商品價格則按到岸價格計算。勞務收支包括運輸、保險、通訊、旅遊等各種服務的收入和支出,以及資本輸出入、信貸和投資所引起的利息、股息和利潤的收入和支出,還包括使館費用、廣告費、專利費等其他勞務收支。
轉移收支又稱單方面轉移,包括官方和私人的贈款、匯款、賠款、援助。這類轉移不需要償還,是無交易的國際經濟活動。
資本項目記錄的是官方和私人長期與短期的資本流入和流出。長期資本通常用於商品與勞務信貸、直接投資、有價證券投資與貸款等,包括政府長期資本流動和私人長期資本流動。短期資本則指一年內迴流的資本,主要用於經濟交易差額的暫時融通,包括短期借貸、存款和貿易信用。
結算或平衡項目包括錯誤與遺漏、分配特別提款權和官方儲備等。這些項目用於調整和平衡國際收支平衡表。
Ⅱ 會計試算平衡表如何學
要學習會計試算平衡表,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 理解試算平衡表的概念
2. 掌握試算平衡表的製作方法
3. 熟悉試算平衡表的基本平衡關系
4.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5. 持續實踐和總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