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頸動脈有哪些康復治療方法

頸動脈有哪些康復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5-04-26 08:43:15

1. 頸動脈硬化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頸動脈硬化即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在頸動脈的表現,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目前認為與老年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頸動脈硬化早期首先表現為內膜-中膜增厚,然後逐漸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在此基礎上出現斑塊內出血、斑塊破裂脫落、附壁血栓形成及繼發血管狹窄等,引起相應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缺血性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頸動脈硬化病因

同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硬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年齡60歲、男性、長期吸煙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

頸動脈硬化臨床表現

頸動脈硬化的症狀主要取決於管腔狹窄程度及斑塊的性質。

根據是否產生相關的腦缺血症狀,分為有症狀性和無症狀性兩大類:

1、症狀性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可表現為一過性單側肢體感覺、運動障礙、單眼失明或失語等,一般僅持續數分鍾,發病後24小時內完全恢復。發作過後查體無明確陽性體征,影像學檢查無局灶性病變;

(2)缺血性腦卒中常見臨床症狀有一側肢體感覺和/或運動障礙、失語,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查體可有相應神經系統定位體征,影像學檢查可見局灶性病變。

2、無症狀性

許多頸動脈硬化性疾病患者臨床上沒有任何神經系統症狀或僅有一些非特異性表現,如頭暈、頭痛、暈厥等。

頸動脈硬化治療

1、生活方式的改變

包括戒煙、加強鍛煉、控制體重、低鹽低脂飲食等。

2、葯物治療

(1)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2)抗血小板治療:預防性應用抗血小板葯物可顯著降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3)強化降脂治療:多項臨床研究均證實他汀類葯物可穩定斑塊、顯著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可根據患者LDL-C水平及是否合並其他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酌情使用他汀類葯物控制血脂。服用過程中需定期監測肝酶、肌酶的變化。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臨床上,醫生會根據頸動脈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的程度、斑塊的穩定性,結合患者的症狀、基本情況決定是否手術及採用何種手術方式。

(1)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手術剝離增厚的頸動脈內膜及硬化斑塊,多在全麻下進行,要求患者無較嚴重的心、肺或其他系統性疾病。

(2)頸動脈支架植入術(CAS):為微創手術,於病變位置放置支架,撐開狹窄的血管壁,使病變的血流恢復通暢,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適合合並嚴重基礎疾病無法耐受全麻手術的患者。術前3~5天需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目前認為CAS的遠期通暢率與CEA相同。

頸動脈硬化的治療根據病情採用生活方式的改變、葯物治療或者手術治療,是可以有機會康復的,但重在預防。醫生表示,頸動脈硬化疾病的預防主要是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堅持適當運動鍛煉,調節好心態等。

2. 頸動脈一邊全部閉塞如何治療

脈閉塞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應整體看待和治療,包括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嚴格戒煙等等,積極診治可能伴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在醫生的指導下加強鍛煉,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針對動脈硬化閉塞的葯物治療,主要用於早、中期的患者,或者作為手術及介入治療的輔助。常用的治療葯物抗血小板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擴張劑及促進側支循環形成的葯物,如安步樂克及甲狀腺素類的葯物。手術治療目的是重建動脈血流的通道,改善肢體供血,手術指征包括重度的間歇性跛行、靜息痛、潰瘍或者壞疽,手術的方案應該綜合考慮血管病變的部位、范圍、程度以及患者身體承受的能力等等。

閱讀全文

與頸動脈有哪些康復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方法捕鼠 瀏覽:981
正方形研究方法 瀏覽:936
登錄器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722
口乾咽干舌燥的治療方法 瀏覽:172
43x999用簡便方法 瀏覽:941
小吃攤如何引流客源最快的方法 瀏覽:804
鍛煉彈跳力的方法 瀏覽:857
眼皮老跳怎麼辦有什麼解決方法 瀏覽:152
速記方法視頻教學 瀏覽:579
震動棒圖片使用方法 瀏覽:862
男性打飛機正確方法 瀏覽:97
測量氧氣含量的帶氣球實驗方法 瀏覽:918
簡單三角龍粘土製作方法 瀏覽:529
漢初地方制度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479
手機主屏語言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9
酒葡萄種植管理方法 瀏覽:60
百合種子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683
熱奶器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81
腎結核檢測方法圖解 瀏覽:319
鍛煉身體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264